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检测题3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共100分)一、选择题(29道,每道3分,共87分)1、20世纪的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一次巨变的领导人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他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毛泽东D、陈独秀2、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联合反清人士成立兴中会,兴中会成立的地点是在()A、上海B、长沙C、檀香山D、东京。

3、20世纪初期,邹容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4、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的革命组织是()A、兴中会B、中国国民党C、强学会D、中国同盟会。

5、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进化论B、民主和科学C、三民主义D、自强、求富6、右图是中国近代某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下列关于该革命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孙中山领导下成立B、其机关刊物是《民报》C、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D、在1905年成立于南京7、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其核心是()A、三民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8、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9、右图为黄花岗起义前的一位革命志士写的绝命书,该革命志士有可能是( )A、徐锡麟B、秋瑾C、黄兴D、陆皓东。

10、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的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A、上海B、武昌C、北京D、广州。

11、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被推举为都督的是( )A、黎元洪B、袁世凯C、孙中山D、黄兴。

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这是因为他(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务C、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

(本题有20 小题,每题3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 年8 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

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

”据此推断,他主张(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3.下图墓地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作出的巨大牺牲,体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下列对这一斗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镇守长江门户吴淞的老将陈化成参加的鸦片战争B.它是率舰冲向“吉野号”的邓世昌参加的黄海海战C.它是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参加的天津保卫战D.它是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而进行的广州黄花岗起义4.2020 年1 月,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武汉毅然决定封城。

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个英雄的城市。

”以下事件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B.广州起义C.武昌起义D.金田起义5. 孙中山认为革命为唯一法门,必须“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911 年,他领导了( )A.二次革命B.辛亥革命C.护国战争D.国民革命6.下列历史事件与下图所示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A. 广州黄花岗起义C.中华民国的建立湖北军政府B. 武昌起义D.清帝退位7.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废除丞相B.太平天国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8. 孙中山在1916 年说:“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之结果而得之者。

……国民者,民国之天子也。

”由此可见孙中山强调( )A. 政治制度C.民主民权B. 国家权力D.民主科学9.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 年1 月1 日成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第三、四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他在100多年前第一次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这里的“他”是指( )A.康有为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3.《纽约时报》是美国的传统主流媒体。

以下是其对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报道的新闻标题检索表。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发生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鸦片战争4.“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推翻清朝贵族的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D.提出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5.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成立了中华民国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6.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②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③成功组织了国民党的责任内阁④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8.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B.宋教仁改组国民党C.袁世凯修改《总统选举法》D.二次革命爆发9.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社会主义时代10.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3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社会习俗的变化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3分)如图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

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A.1946年B.1947年C.1948年D.1949年3.(3分)标志辛亥革命爆发的事件是()A.兴中会成立B.中国同盟会成立C.武昌起义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4.(3分)“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概括为()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5.(3分)观察如图所示漫画《吾皇万岁万万岁》.君主专制制度早已不在,但其思想余毒还存。

下列哪个事件使“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A.义和团运动B.解放战争结束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6.(3分)下列组合搭配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7.(3分)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建立了中华民国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8.(3分)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京”等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兴中会成立B.中国同盟会成立C.武昌起义D.中华民国成立9.(3分)某年中考结束后,张红和家人到台湾旅游,她看到报纸上的一则消息:民国103年,请问张红是哪一年到台湾旅游()A.2013年B.2003年C.2004年D.2014年10.(3分)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4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4单元测试卷
答: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民 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25-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 理想目标?(4 分)
答:推翻了清朝统治;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或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30-
(2)结合课文内容,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 分)
答: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31-
(3)请你概括五四精神的内涵,并谈谈如何发扬五四精神。(4 分) 答: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弘扬五四爱国精神,积极投身 于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等。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33-
(1)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受到了什 么思想洗礼?(2 分)对五四运动有何作用?(2 分)
答: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4-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 分)有何历史意义?(2 分)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12-
12.1916 年 5 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 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 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C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1.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

”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A.联合爱国华侨,成立兴中会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C.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武昌起义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2.1905年8月,日本东京记者报道了一个中国政党成立的重要会议,他报道的内容不应该包括() A.推举孙中山为总理B.宣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C.决定创办《民报》D.提出了“三民主义”3.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 .万国公报B .知新报 C.时务报 D.发报4.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著作是(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歌谣反映了()A.太平天国时期推翻清朝统治的目标 B.戊戌变法时期实现变法图强的愿望C.辛亥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革命纲领 D.五四时期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要求6.同盟会成立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开展武装起义放在了首要地位,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

下列武装起义中,孙中山亲自组织领导的有()①绍兴起义②镇南关起义③安庆起义④广州黄花岗起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当1911年革命到来时,……革命者利用了这种不满,并在学生和士兵中做了有效的工作。

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革命运动仍迅速传遍全国。

文中的“兵变”是指()A.戊戌政变B.武昌起义C.义和团运动D.火烧圆明园8.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项选择题(20题,40分)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中共一大确定当的中心工作()A、确定党的名称B、建立党的地方组织C、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D、制定党的革命纲领3、黄埔军校与以往军校的主要不同点是()A、共产党人任教官B、重视军事教育C、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D、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4、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是哪三股军阀势力()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④冯玉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是()A、广州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武昌起义6、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湘赣革命根据地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7、红军长征经过下列地方的先后顺序是()①渡过金沙江②强渡大渡河③四渡赤水④飞夺泸定桥⑤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④②①③⑤8、6月5日后,五四运动重心由转移到,斗争主力由转向()A、北京上海学生工人B、上海北京工人学生C、北京上海工人学生D、上海北京学生工人9、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是()A、1921年7月1日上海B、1921年7月23日北京C、1921年7月23日上海D、1921年7月1日北京10、黄埔军校创建时,曾任政治部主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是()A、毛泽东B、朱德C、叶挺D、周恩来11、为北伐胜利进军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江西战役B、武昌战役C、汀泗桥、贺胜桥战役D、长沙战役12、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的失败B、南京国民政府建立C、工农运动发展D、国民党在各地“清共”13、1928年4月,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辗转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的是()A、周恩来、朱德B、朱德、贺龙C、叶挺、朱德D、朱德、陈毅14、在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5、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C. 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A、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3、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

他们应该去的城市是:()A、南京B、广州C、上海D、遵义4、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这里的“新”不包括:()A、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C、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了革命的指导思想D、革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5、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人是:()A.贺龙B.周恩来C.叶剑英D.叶挺6、北伐战争胜利的最大意义在于:()A.首创了国共合作的形式B.战争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7、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A、国共两党分裂了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D、北伐战争失败了8、“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9、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C、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10、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如果要实地考察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应该去下面的哪些地方?()①井冈山②瑞金③遵义④南京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中国红军的第一支坚强队伍是:()A.红四军 B.红一方面军 C.红二方面军 D.陕北红军12、红军长征途中,采取的最有意义的举措是:()A、改进军湘西为进军贵州B、召开遵义会议C、以陕甘作为新的根据地D、声东击西,四渡赤水13、(2010•河南)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教版⼋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班次姓名第组⼀、单项选择题1.“皇帝倒了,辫⼦割了”。

下列直接导致这⼀现象出现的事件是( )A.⾟亥⾰命 B.五四运动 C.⼋国联军侵华 D.新中国成⽴2.下列属于中国同盟会创⽴的机关报是A.《新青年》B.《万国图志》C.《新⼈民》D.《民报》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后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或“君”。

它体现了()A 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B 地主阶级追求民主的愿望C 农民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D ⽆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4.“他是20世纪中国⾛在时代前列的第⼀个伟⼈,他是中国民主⾰命的伟⼤先⾏者,他毕⽣致⼒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

”“他”领导民主⾰命的指导思想是A. ⾃强求富B. 三民主义C. 民主科学D. ⽑泽东思想5.我们⾰命的⽬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专制,故要民族⾰命;不愿君主⼀⼈专制,故要政治⾰命;不愿少数富⼈专制,故要社会⾰命。

”孙中⼭先⽣把“政治⾰命”概括为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主义D. 民主主义6.在云南组织护国军,领导云南独⽴的将领是( )①蔡锷②黄兴③李烈钧④唐继尧⑤陆荣廷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7.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后来把它阐发为三⼤主义,即三民主义。

①民族②民主③民权④民⽣()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某地拟建⾟亥⾰命纪念馆,以纪念在⾟亥⾰命期间⾸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

这⼀地点应该是 ( )A.延安 B.天津 C.南京 D.武昌9.三峡⼯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利⼯程之⼀。

孙仲上先⽣最早提出开发三峡⽔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思想主张()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主义 D.民权主义10.⾟亥⾰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次政治上、思想上的⼤解放。

这⾥“思想上的⼤解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1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孙中⼭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12.⼆次⾰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A.⾰命党⼈军队不⾜ B.国民党⼒量涣散C.袁世凯军队强⼤ 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持13.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A.封建军阀垮台 B.民主共和观念深⼊⼈⼼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的政策破产1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 资产阶级共和国B. 君主⽴宪制国家C.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D. 独⽴⾃主的封建国家15.护国运动发⽣的主要原因是( )A.“宋教仁案”B.袁世凯⼏乎全部接受“⼆⼗⼀条”C.袁世凯复辟帝制D.袁世凯镇压“⼆次⾰命”⼆、读图题16.材料分析题材料⼀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民国,平均地权。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陈独秀D. 毛泽东。

2.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A. 檀香山B. 东京C. 武昌D. 南京。

3.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

4. 中华民国成立于()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5年。

5.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6.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7.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作文的是()A. 陈独秀B. 鲁迅C. 胡适D. 李大钊。

8.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9.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其目的是()A. 体现民主共和精神B. 方便人们生活。

C. 树立新的社会风尚D. 实现男女平等。

10. 新文化运动中,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A. 陈独秀B. 李大钊C. 鲁迅D. 胡适。

11.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自强求富B. 维新变法C. 三民主义D. 民主科学。

12.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

13. 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实现了民族独立B.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 结束了封建帝制D.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4. 在新文化运动中,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的是()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李大钊。

15. 下列哪项不属于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A. 男子剪掉辫子B. 女子停止缠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单元测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2*20=4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冲进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
①面粉业②纺织业③制糖业④印刷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进行快捷的联络方式是通过()
A、移动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信件
4、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的近代发明是()
①电报②电影③电脑④照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我国最早的由政府设立的出版机构()
A、商务印书馆
B、北京天文馆
C、知识出版社
D、人民出版社
6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三国志》
B、《天演论》
C、《四洲志》
D、《海国图志》
7、张謇弃官不做,回乡开办工厂的目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各出所学,各尽所知
D、不为五斗米折腰
8 、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被称为()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9、你认为孙中山的部下见到他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
A、鞠躬
B、握手
C、点头
D、跪拜
10、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清越铁路
D、京汉铁路
11、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
A、1000年
B、1300年
C、1500年
D、2000年
12、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是1898年7月建立的京师大学堂。

它是的前身()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北京师范大学
D、南京大学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采取的经济措施()
A、适当提高关税
B、改革财税
C、改革币制
D、实行经济统治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
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中国人剪掉辫子、停止裹脚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16、为我国制碱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李四光
D、冯如17《名优之死》的作者是()A、鲁迅B、田汉C、巴金D、老舍
18、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杰作是()A、《呐喊》B、《家》C、《阿q正传》D、《子夜》
19、著名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试图把其主张的理论变为现实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的大合唱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
二、列举题:列举与下列内容相对应的人物(2分*6=12分)
(1)“南张北周”的实业家。

(2)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

(3)否定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贫油论”。

(4)《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5)《雷雨》的作者是。

(6)《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

三、连线题
1、把下列作品与作者连接起来(8分)
A、《彷徨》1、老舍
B、《家》2、周立波
C、《子夜》3、冼星海
D、《骆驼祥子》 4 、鲁迅
E、《暴风骤雨》5、巴金
F、《奔马》6、严复
G、《黄河大合唱》7、徐悲鸿
H、《天演论》8、矛盾
2、将中间的人物分别与两边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10分)
A、地质学家1、陶行知a提出生活教育理论
B、铁路工程师2、侯德榜b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C、思想家3、李四光c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D、化学家4、魏源d发明联合制碱法
E、教育家5、詹天佑e创立地质力学理论
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为什么能够得到短暂的发展?
2、我国古代有领先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传播到中国,给中国社会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