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离子积与温度以及c(H+),c(OH-)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1. 离子积与温度以及c(H+),c(OH-)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1.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并指出在水中c(H+),c(OH-)之间的关系。

2.写出水的离子积表达式。

3.在水中加入盐酸后,水的离子积是否发生改变?
4.在水中加入强碱后,水的离子积是否发生改变?
5.在酸碱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H+]和[OH-]是否相等?
6.在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H+]和酸电离出来的[H+]是什么关系?7.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主要因素有那几个?
当堂检测:
1. 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求[H+]为多少?
2.求1mol/L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H+]为多少?
3. 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a mol/L一元酸HA与b mol/L一
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A.混合液的pH=7
B.混合液中,c(H+)=K W
C.a=b
D.混合液中,c(B+)=c(A-)+c(OH-)。

《溶液的酸碱性》PPT教学课件

《溶液的酸碱性》PPT教学课件
方法一:取待测液少量,用pH试纸检测 方法二:取待测液少量,用酚酞试液(或石蕊试液)检测。
治理措施:投入适量酸进行中和(合理即可)。
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活 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 用pH计(测pH的仪 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刻 5 : 5 : 5 : 5 : 5 : 5 : 5 : 05 10 15 20 25 30 35
硫酸厂产生的SO2和煤燃烧产生的SO2排放到 空中,溶于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利用水能、 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或将工厂产生的废气 处理达标后排放)。
碱性,向肥皂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C 正确;
厕所清洁剂pH 小于7,呈酸性,炉具清洁剂pH 大
于7,呈碱性,将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混合使
用,会发生反应,洗涤效果降低,D 错误。
感悟新知
1.【中考•宜昌】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 知3-练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感悟新知
知2-练
1.【中考•北京】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
碱性的是( A )
A.油污净(12~13)
B.西瓜汁(5~6)
C.洁厕灵(1~2)
D.橘子汁(3~4)
感悟新知
知2-练
2.【中考•雅安】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
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C )
A. 血浆7.35~7.45
B. 胆汁7.1~7.3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 对镉吸收率的是( C ) A.氯化钾 B.烧碱 C.熟石灰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知3-练
课堂小结
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息息相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的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概念。

一、酸碱性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在化学中,酸和碱是指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物质,它们的性质和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

酸通常呈酸性,而碱通常呈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酸和碱的性质及相对浓度。

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

pH值是一个无量纲指标,用于表示溶液的酸碱程度。

pH值的范围是0至14,其中7表示中性,小于7的值表示酸性,大于7的值表示碱性。

pH值的计算公式为:pH =-log[H+],其中[H+]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单位为摩尔/升。

二、测量pH值的方法测量溶液的pH值是化学实验中十分常见的操作。

目前常用的测量pH值的方法有两种:酸碱指示剂法和pH计法。

1. 酸碱指示剂法: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pH值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和甲基橙等。

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大致推测出溶液的酸碱性。

2. pH计法:pH计是一种能够直接测量溶液pH值的电子仪器。

pH 计原理利用了电极与溶液中氢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将电极放入溶液中,pH计可以快速、准确地显示溶液的pH值。

三、影响溶液酸碱性的因素溶液的酸碱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最常见和重要的几个因素。

1. 酸碱物质的性质:具有酸性质的物质,在水中解离时会释放出氢离子(H+),从而使溶液呈酸性。

相反,具有碱性质的物质在水中释放氢氧根离子(OH-),从而使溶液呈碱性。

酸和碱之间的相对浓度也会影响溶液的酸碱性。

2. 温度:温度对溶液的酸碱性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高温下溶液的酸性会增强,而在低温下溶液的碱性会增强。

3. 溶液的离子浓度: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越高,酸碱性的表现也会相应增强。

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以通过溶解度、电解和化学反应等过程实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单元教学计划节次教学课时主要知识点探究活动第1节 2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酸的腐蚀性;浓硫酸的稀释;酸的共性;复分解反应与盐的概念。

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盐酸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硫酸和盐酸性质的比较。

第2节 2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碱的腐蚀性;碱的俗名。

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 1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溶液分别呈酸性和碱性的原因;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测定溶液的pH。

第四节 2中和反应的探究;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及应用。

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寻找酸和碱反应的规律;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到实验室去1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单元复习 1 见单元综合课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节课课型:新授课课题: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1课时常见的酸盐酸的化学性质课标要求:1.认识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溶液的稀释方法。

内容和学情分析:通过上册二氧化碳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碳酸、盐酸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学生也接触到不少酸性物质,也知道酸在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什么是酸、酸有哪些性质,学生不是太清楚。

学习建议:1.温故知新,通过对二氧化碳内容的复习,让学生对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准备好实验用品,组织学生做好实验探究。

3.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的事物与现象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强对酸知识的认识,增强学习积极性。

学习目标:1.了解浓盐酸与浓硫酸的特性,学习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了解复分解反应与盐的概念。

4.通过对盐酸化学性质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盐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7.1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7.1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讲解]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pH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 溶液呈中性;pH<7 溶液呈酸性 pH越小 酸性越强;pH>7 溶液呈碱性 pH越大 碱性越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2.用pH试纸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过程
[引入]师:老师从家里面带来了两种水果(学生:苹果和橘子) 它们有什么味道?你怎么知道的?通过品尝可以知道生活中一些物质有酸味 而酸味是酸性的一种体现 但是实验室中的药品是不可以品尝的 你怎么知道它们的酸碱性呢?下面我们通过课本P32 中的一组实验来探究这样一个问题。
[讲解]有时候还可以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 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石蕊试纸的使用方法:将石蕊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溶液沾在石蕊试纸上 然后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阅读]课本第34页拓展视野
[过渡]用石蕊或酚酞试液可以检验出某溶液的酸碱性 但能否比较两种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呢?例如:橘子汁和苹果汁都是酸性的 谁的酸性比较强呢?
3.酸碱度的测定方法:(投影)
[讲解](1)pH试纸:
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 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简单记忆为:蘸、涂、比

初中化学_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溶液的酸碱性》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校的初三一班的学生,此班学生总体情况思维较活跃,班级纪律好,操作能力、协作能力较强,且集体荣誉强,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以下知识:酸的通性、碱的通性;酸碱指示剂;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判断;熟悉了盐的性质。

这些知识都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内容有关,学生对酸碱强弱程度有一定的认识,可通过对身边常物pH的检测归纳,学习有关pH的有关知识。

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初三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遇到问题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适时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所以,教学中适合由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

《溶液的酸碱性》效果分析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交流的精神,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落实较好。

通过当堂训练及时巩固了相关知识,学生掌握较好。

《溶液的酸碱性》教材分析第七单元以几种常见的有代表性的酸、碱、盐的性质与反应为主线,并根据性质引出应用。

本节课安排在第三节,在本册内容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一是第七单元的前两节刚学过酸和碱的溶液,学生对溶液有了一定的了解,而题目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对溶液酸碱性的进一步学习,感觉上不陌生;二是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已有一些直接经验,且实验简单现象鲜明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对酸、碱、盐的大致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对于有酸味的物质(白醋、柠檬汁、西红柿等)和有滑腻感的物质(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腻感?怎样用化学方法识别它们?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但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试样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结论:(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0(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九下 7.1 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

初中化学九下 7.1  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

A 、pH=0
B 、pH =1
C 、pH =7
D、 pH =14
2、医生提醒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吃苹果,
那么苹果的pH :
A 、大于7
B 、小于7
C 、等于7
D、 无法判断
成长这一路就是懂得闭嘴努力,知道低调谦逊,学会强大自己,在每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里,拼命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达尽头,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 最常见的勇气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和正直,能够抵制诱惑,敢于讲真话,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而不要虚伪造作。 当我对你越来越礼貌时,我们或许就越来越陌生了。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微笑地看着我,不说一句话。而我知道,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了。 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健康地活着,真诚地爱着,也不失为一种富有。
溶液的酸碱性
什么是酸、碱、盐?
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2SO4、HNO3、H2CO3等。
电离方程式: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 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1.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 石蕊试液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7.1 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记忆搜索】班级:姓名:1.汽水中有碳酸,当时我们是怎样证明它们显酸性的? ;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
2.说说你对酚酞试液的印象?。

[探索导航]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问题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酸是一种味道,请举出几种带“酸味”的物质.
酸味是物质酸性的反映。

但在实验室里品尝药品的味道,一种溶液是否有酸味即是否显酸性,如何通过化学手段去了解呢?
【寻找科学家的足迹】介绍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象石蕊或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初中阶段常见的指示剂是石蕊和酚酞。

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通过多次试验,终于发现了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听了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故事,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小结】
1.食醋、酸果汁、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表现出性。

2.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表现出性。

3.食盐溶液、蔗糖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既不表现出酸性,也不表现出碱性,呈性。

【交流和讨论】酚酞试液呈现的颜色和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1.一般,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溶液呈性;
2.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呈性;
【归纳】从前面的实验中得出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变色与溶液的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填写下表:
【活动探究三】以前我校组织过关于水污染的综合实践活动,发现带试纸比带试液方便,观察老师的操作,将稀盐酸、食盐水、纯碱溶液分别滴到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填写表格:
【交流与讨论】
1.某同学用石蕊试纸检验某溶液的酸碱性,若将溶液A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未变蓝,则溶液A可能显性;若将溶液B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未变红,则溶液A可能显性。

2.如果有同学外出测定河水的酸碱性,你建议他带蓝色的石蕊试纸还是红色的石蕊试纸还是两者全带?
【小结】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性物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性物质。

【巩固练习】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液体中加入紫色石蕊无明显变化的是()
A.雪碧
B.纯碱溶液
C.纯净水
D.柠檬汁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A.肥皂水
B.食盐水
C.白醋
D.石灰水
3.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毒性,你选择下列哪种浸泡蔬菜()
A.白酒
B.纯碱
C.白糖
D.食醋
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A.变蓝色
B.变红色
C.不变色
D.无法确定
5.欲区别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白醋,另一瓶是蒸馏水。

取样后进行下列操作,其中不能将两瓶液体区分开的是()
A.分别闻两种液体,有酸味的是白醋
B.分别用红色石蕊试纸测试,其中变红的是白醋
C.分别加入石蕊试液,其中显红色的是白醋
D.分别加入一些石灰石,有气泡产生的是白醋
6.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柠檬汁变红色,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柠檬汁呈酸性
B.柠檬汁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石蕊能与柠檬汁中的某种物质发生反应
D.柠檬汁和酸性溶液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微粒7.能用无色酚酞区别开的一组溶液是()
A.稀盐酸和稀醋酸
B.石灰水和雨水
C.纯碱溶液和稀氨水
D.食盐水和蔗糖水
8.小红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后,归纳总结出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图中A 、B 、C 、D 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颜色不正确的是( )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9.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 和 两种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如区别稀盐酸和食盐水,一般选用 ;区别石灰水和蔗糖水,常选用 ,现象更明显。

10.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性物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性物质。

11、革命先烈方志敏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中,为了将情报送给党组织,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别人看不见,但当用碘酒涂在信纸上后,字便会显示出来,这是因为米汤含有淀粉,碘酒含有碘,而无色的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蓝色。

小明同学在听了这一故事以后, 也想写一封“密信”,但他又不想再用上面的方法。

同学们,运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帮小明, 告诉他,用 写字,
12.(2013苏州)向2mL 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A .红色
B .紫色
C .无色
D .蓝色
13.(
2013.盐城市)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