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中的氢离子(H+)和羟离子(OH-)的相对浓度。
酸性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高于羟离子的浓度;碱性溶液中,羟离子的浓度高于氢离子的浓度;中性溶液中,氢离子和羟离子的浓度相等。
溶液的酸碱性对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
酸碱性的度量常利用pH值来表示。
pH的定义是pH=-log[H+],其中[H+]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pH值在0~14之间,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0为最酸;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14为最碱性。
中性溶液的pH值为7。
pH值的改变可能会造成化学反应、腐蚀、酶活性的改变等。
溶液酸碱性的调节与酸碱反应有关。
酸碱反应是发生在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其中酸和碱相互中和生成盐和水。
常见的酸碱反应有酸与碱反应、酸与金属反应、碱与金属反应等。
这些反应会导致令人感觉到的酸味、碱味和气味。
许多生物体利用酸碱反应进行生命活动。
比如,我们的胃酸能够帮助消化食物,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酸碱解离平衡是溶液酸碱性的重要因素。
酸和碱在水溶液中会发生解离,生成氢离子和羟离子。
酸的解离产生氢离子,而碱的解离产生羟离子。
强酸和弱酸的解离程度不同,会影响到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中出现氢离子浓度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pH值。
溶液酸碱性对生物体的影响很大。
细胞内的酸碱平衡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细胞内外的pH差异能够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的代谢功能。
酸碱平衡失调会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在工业生产中,酸碱性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许多化学反应需要在特定的酸碱条件下进行。
工业废水的酸碱性对环境保护也非常重要。
酸性废水对水体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破坏,而碱性废水可能会引起水体的浑浊和大规模无菌。
为了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人们常常采取一些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入酸或碱物质来调节pH值。
例如,当溶液变得过酸性时,可以加入一些碱物质如氢氧化钠来中和溶液,提高pH值。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酸碱度与pH值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酸碱度与pH值溶液的酸碱度与pH值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及其测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酸碱反应以及溶液中离子的行为。
本文将从溶液的酸碱性、pH值的定义、测定方法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溶液的酸碱性在化学中,酸碱性是指溶液中存在的酸性和碱性物质的特征。
酸溶液含有氢离子(H+),而碱溶液则含有氢氧根离子(OH-)。
溶液中的H+和OH-会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水(H2O)。
如果酸性物质的浓度高于碱性物质的浓度,溶液呈酸性;相反,如果碱性物质的浓度高于酸性物质的浓度,溶液呈碱性;如果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浓度相等,溶液呈中性。
二、pH值的定义pH值是用来描述溶液酸碱度的指标。
它的取值范围从0到14,其中7代表中性溶液,低于7表示酸性溶液,高于7表示碱性溶液。
pH值的计算公式为-pH=log[H+],其中[H+]代表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pH值的变化趋势是对溶液酸碱性强弱的评价,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三、测定pH值的常用方法1. 酸碱指示剂法: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溶液中改变颜色的物质,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红、溴酚蓝等。
通过对溶液滴加少量的酸碱指示剂,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pH试纸法:pH试纸是一种用来测定溶液pH值的简便方法。
它的原理是试纸上的酸碱指示剂可以随着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而改变颜色,通过比较颜色与标准色卡的对照,可以确定溶液的pH值范围。
3. pH计法:pH计是一种可以直接测量溶液pH值的仪器。
pH计通过使用玻璃电极检测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计算得出溶液的pH值。
四、溶液的pH值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在溶液中,酸性物质会产生H+离子,而碱性物质会产生OH-离子。
根据水的离子解离反应,水可以自动解离成H+和OH-离子。
对于酸性溶液,它含有较高的[H+]浓度,而[OH-]浓度较低;对于碱性溶液,它含有较高的[OH-]浓度,而[H+]浓度较低。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核心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核心知识点总结一、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酸碱指示剂:通过紫色石蕊试液辨别溶液酸碱性:1、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具有酸性;2、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显碱性;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呈中性。
通过酚酞试液辨别溶液酸碱性:1、凡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显碱性;2、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无明显现象)的溶液显酸性或中性。
酸碱指示剂: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不同酸性溶液的酸性强弱不同,不同碱性溶液的碱性强弱也不同,为此,人们用酸度和碱度来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强弱的程度。
用pH 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即溶液的pH 值)。
pH 的范围通常在0~14 之间,具体如下:1、pH=7 时,溶液呈中性;2、pH<7 时,溶液呈酸性,且pH 越小酸性越强;3、pH>7 时,溶液显碱性,且pH 越大碱性越强。
总之,pH从左向右酸性由强到弱直到呈中性,然后碱性由弱到强。
★pH试纸的使用方法: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取一小块 pH 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试纸显色后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得知溶液的pH;2、检验气体的酸碱性:先用蒸馏水将一小块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手持另一端移动玻璃棒使试纸靠近气体,观察颜色变化,判断气体性质。
※注意:1、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2、试纸不可接触试管口、瓶口、导管口等;3、测定溶液的 pH 时,试纸不可事先用蒸馏水润湿,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被检验的 溶液,这会导致测量不准确;4、取出试纸后,应将盛放试纸的容器盖严,以免被实验室的一些气体污染。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在一定的 pH 值范围内发生的,我们把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 pH 值范围叫做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初中化学实验9《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评价标准

3.仪器洗涤(洗净标志: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4.自制酸碱指示剂:
(1)自选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捣烂。
(2)加入适量酒精浸泡。
(3)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
5.用pH试纸测定所选生活用品溶液的酸碱度。
(1)pH试纸置于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
初中化学实验9《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评价标准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评 价 标 准
实验
操作
水平
仪器的
使用
1.托盘天平的使用:调零、垫称量纸、左物右码。
2.胶头滴管的使用:先挤瘪胶头后伸入取液,垂直悬空滴加。
基本操作
1.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适量液体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容器口紧靠,取完轻刮、复原。
取少量液体用滴管滴加:挤出滴管内的空气,伸入试剂瓶吸取液体,竖直悬空滴加。
8.废弃物处理:废弃物放入指定容器,废液放入废液缸。
实验
技能
技巧
实验方法
1.知道检查器材是否齐全;
2.准确记录和描述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1.根据测出的所选生活用品溶液的pH值,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2.确定自制的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创新应用
从自然界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集植物色素制备多种酸碱指示剂,并检验哪种植物色素制成的指示剂效果好。
(2)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3)试纸变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值
6.试验自制的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1)取待测溶液于试管;
(2)用滴管滴加少许自制指示剂;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酸碱性的定义2. 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3. 酸碱指示剂及其作用4. 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难点:pH值的计算及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分析、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pH试纸等。
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醋酸、硫酸铜等。
3. 课件及教学素材。
一、溶液的酸碱性概念:1. 通过实验引入溶液的酸碱性概念,让学生观察不同酸碱性溶液对酸碱指示剂的影响。
2. 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定义,解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二、pH值的表示方法:1. 讲解pH值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 演示如何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酸碱性溶液的pH值。
三、酸碱指示剂及其作用:1. 介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2. 讲解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现象。
四、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1. 通过实例讲解溶液的酸碱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对环境、健康的影响。
五、溶液的酸碱性判断与实验: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新课: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pH值的表示方法以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现象 呈酸性
白柠 檬
醋汁
加入紫色石蕊 红 红 试液后的颜色 色 色
加入无色酚酞 无 无 试液后的颜色 色 色
呈碱性
石肥 灰皂 水水
蓝蓝 色色
红红 色色
呈中性
食蔗 盐糖 水水
紫 色
无
无
色
色
归纳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都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都不变色,遇酸性溶液都变红色;
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遇中性溶液都不变色。
特别提示:1、酸的溶液一定显酸性,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 酸的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2、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发生颜色改变,而不是酸碱颜色改变。
阅读多识一点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二: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表示
溶液pH大小与酸碱强弱的关系 当PH=7时,溶液呈 中 性; 当PH<7时,溶液呈 酸 性 ,且PH越小 酸性越强 ; 当PH>7时,溶液呈 碱 性, 且PH越大 碱性越强 。
思考
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下:酸碱性的强弱根哪种微 粒的有关系?
酸性溶液中的 H+浓度越大,则酸性越强;
碱性溶液中的OH-浓度越大,则碱性越强。
测定溶液的PH
方法:阅读教材第14页
特别注意: 1、不能把PH试纸伸入试剂中; 2、不能把试纸湿润。
三: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主要成分 是盐酸
➢我的收获: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酸味
涩味、滑腻感
酸 H+ 酸性
碱 OH- 碱性
识别溶液的酸碱性方法:用酸碱指示剂
有许多物质像石蕊一样,遇 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 化,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酸碱 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 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
2.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pH试纸、pH计。
3. 常见酸碱性溶液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溶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醋、柠檬等,引入溶液的酸碱性概念。
2. 新课: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介绍pH试纸和pH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用pH试纸和pH计测定不同溶液的酸碱性。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溶液,如土壤、自来水、饮料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溶液的酸碱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溶液的酸碱性概念和实验过程。
2. 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pH试纸、pH计、各种溶液(如食醋、柠檬、肥皂水等)。
2. 准备多媒体课件。
3. 准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材料。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九、教学拓展:1. 酸碱中和反应: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 酸碱平衡:简要介绍人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九下 7.1 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

A 、pH=0
B 、pH =1
C 、pH =7
D、 pH =14
2、医生提醒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吃苹果,
那么苹果的pH :
A 、大于7
B 、小于7
C 、等于7
D、 无法判断
成长这一路就是懂得闭嘴努力,知道低调谦逊,学会强大自己,在每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里,拼命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达尽头,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 最常见的勇气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和正直,能够抵制诱惑,敢于讲真话,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而不要虚伪造作。 当我对你越来越礼貌时,我们或许就越来越陌生了。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微笑地看着我,不说一句话。而我知道,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了。 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健康地活着,真诚地爱着,也不失为一种富有。
溶液的酸碱性
什么是酸、碱、盐?
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2SO4、HNO3、H2CO3等。
电离方程式: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 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1.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 石蕊试液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