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

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
在准备人类学考研的过程中,必读书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值得考虑阅读的人类学书目:
1.《文化人类学》(作者:埃伦·巴特尔斯):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文化人类学教科书,涵盖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人类学的基本概念》(作者:罗伯特·哈斯基尔):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概述,涵盖了人类学的主题和理论。

3.《人类学导论》(作者:布莱恩·帕金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来理解人类学的概念和方法。

4.《人类学的范围》(作者:马里昂·博伊德和菲利普·瑞伊斯曼):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学范畴的经典著作,涵盖了文化、语言、生物和考古学等多个方面。

5.《文化的象征性》(作者:克劳德·利维-斯特劳斯):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文化人类学著作,探讨了文化象征和意义的重要性。

6.《考古学》(作者:科林·伦诺克斯):这本书提供了关于考古学的全面介绍,介绍了考古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7.《人类学中的性别》(作者:艾琳·卡伦):这本书探讨了性别在人类学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性别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以上这些书都是人类学考研必读书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你的考试成绩。

- 1 -。

文学人类学参考书目

文学人类学参考书目

文学人类学参考书目《文化人类学视阈中的蒙古族文学》课题部分参考书目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2006。

诺思罗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北京大学,1998。

诺思罗普·弗莱:《神力的语言》,社会科学文献,2004。

诺思罗普·弗莱:《批评之路》,北京大学,1998。

诺思罗普·弗莱:《诺思罗普·弗莱文论选集》,中国社会科学,1997。

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1987。

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四川人民,1988。

叶舒宪:《英雄与太阳》,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社会科学文献,2003。

叶舒宪:《原型与跨文化阐释》,暨南大学,2002。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中国社会科学,2010。

叶舒宪、萧兵、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上下),湖北人民,2004。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陕西人民,2005。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陕西人民,2005。

叶舒宪主编《文化与文本》,中央编译,1998。

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社会科学文献,1999。

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人类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2004。

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东方,1998。

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甘肃人民美术,2008。

孙绍先:《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社会科学文献,2000。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2002。

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广西师范大学,2006。

杨丽慧:《神话与神话学》,北京师范大学,2009。

彭兆荣:《文学与仪式》,北京大学,2004。

荣格:《荣格文集》,改革,1997。

畅广元:《文学文化学》,辽宁人民,2000。

简·艾伦·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三联,2008。

王霄兵:《仪式与信仰》,民族,2008。

戴卫·利明、埃德温·贝尔德:《神话学》,上海人民,1990。

文化人类学相关书籍

文化人类学相关书籍

文化人类学相关书籍: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
(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10版) 》
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人类学概论》、《银翅》
M. 哈里斯:《文化人类学》
莫斯:《社会文化人类学》
周大鸣:《人类学导论》、《中国田野大调查》、《凤凰村的变迁》
[美]伍兹著:《文化变迁》
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
本迪尼克特:《文化模式》
普里查德:《努尔人》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荣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图书奖")
和少英:《云南特有族群社会文化调查(社会文化人类学丛书)》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
林耀华《金翼》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许烺光:《祖阴下》
周建新:《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教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
争》
田松: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一个古老民族的变迁(科学文化系列丛书)。

文化人类学参考书目

文化人类学参考书目

“文化人类学”参考书目一、文化人类学教科书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宋蜀华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C·A·托卡列夫著:《外国民族学史》,汤正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容观瓊:《人类学方法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版。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C·恩伯、M·恩伯著:《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罗伯特·F·墨菲著:《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

威廉·A·哈维兰(William A. Haviland)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版;阿兰·巴纳德著(Alan Bamard):《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许丹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版;菲奥纳·鲍伊(Fiona Bowie)著,金泽译:《宗教人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版;何星亮:《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打印稿何星亮:《文化学原理》,打印稿。

何星亮:《文化人类学理论》,打印稿。

二、文化人类学学术著作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中译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1。

弗雷泽:《金枝》,中译本,有两种版本,任选一种罗维:《初民社会》,中译本,商务印书馆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

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华夏出版社,2002,马林诺夫斯基:《野蛮人的性生活》,中译本,团结出版社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译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88迪尔凯姆:《自杀论──社会学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迪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两种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430207X10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Cu1tura1Anthropo1ogy课程类别:学科教育课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社会学、法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C•恩伯一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李亦园著,《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等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4o4.王铭铭著,《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o5.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o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文化人类学》在社会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系列的必修课程,是学生理解和把握质性研究方法、锻炼基本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

该课程的意义在于:(1)培养学生掌握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2)激发学生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学会理解和欣赏他人,培养包容的心态;(3)学会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概念和理论理解与分析社会文化现象,探讨社会文化问题;(4)积极培育学生的人类学想象力,引导其探索人性普同性与文化多样性,拓宽其看问题的视野。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教学:教师侧重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出发,逐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不断深入探索,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互动与积极参与,同时课后安排作业和阅读任务,撰写读书笔记,较好地培养学生们的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其理解与分析日常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能力。

学生应该按照教师的要求,阅读有关文献并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程之中来。

6、知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准确把握文化人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核心理论与研究方法。

7、能力: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念分析和思考社会文化现象,具备人类学的眼光。

8、素质:提升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在理解文化与人性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人类学参考书目(已分好类,非常全面)

人类学参考书目(已分好类,非常全面)

人类学参考书目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社会人类学导论》,(英)陆一士著,黄宣卫、容贵译,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85年。

《人的创始纪——文化人类学的源流》,猛等编著,人民,1987年。

《当代人类学》,(美)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人民,1987年。

《文化和社会人类学》,(美)莫菲著,吴玫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P·K·博克著,童奇志译,人民,1988年。

《文化人类学》,马文·哈里斯著,,1988年。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庄锡昌、志民编著,人民,1988年。

《人类学史》,哈登著,廖泗友译,人民,1988年。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美)C·恩伯和(美)M·恩伯著,杜杉杉译,人民,1988年。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美)墨菲著,王卓君、吕辿基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文化人类学历史导引》,王海龙、何勇著,学林,1992年。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著,高等教育,1996年。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

《社会文化人类学演讲集》,周星、王铭铭,天津人民,1997年。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美)马尔库斯和费彻尔,王铭铭、蓝达居译,三联书店,1998年。

《社会人类学概论》,,(美)克拉克斯勒著,钟兆麟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年。

《本土化:人类学的大趋势》,许杰舜主编,广西民族,2001年。

《文化人类学调查》,汪宁生著,文物,2002年。

《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教育,2002年。

《社会人类学》,朱炳祥著,大学,2004年。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英)奈杰尔·拉波特和(英)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亚辉等译,华夏,2005年。

人类学参考书

人类学参考书

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学生必读与可参考书目《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斯基《安达曼岛民》拉德克里夫-布朗《努尔人》埃文斯•普里查德《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兹《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菊与刀》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露丝•本尼迪克特《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玛格丽特•米德《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研究》林耀华《他者的眼睛——人类学入门理论》罗伯特•莱顿《人类的视野》李亦园《文化人类学》马文•哈里斯《人类学经典导读》庄孔韶《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李亦园《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乔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夏建中《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教程》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阿拉腾《礼物》马塞尔•莫斯《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阎云翔《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史宗主编《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E•杜尔干《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西敏司《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朱晓阳《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阎云翔《裸猿》莫里斯•戴斯蒙维《人这动物》《穿裤子的猴子》《传统的发明》《原始文化》《金枝》佛雷泽《黑猩猩在召唤》珍妮•古多尔《文化人类学基础》《语言论》萨皮尔《第二性》《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塞维斯《人类学概论》庄孔韶《后现代时代中的文化理论》马文•哈里斯《母权论》巴霍芬《原始婚姻》麦克伦南《古代史研究》麦克伦南《父权制理论》麦克伦南《人家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摩尔根《古代社会》摩尔根《自杀论:社会现象的研究》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杜尔干《新几内亚人儿童的成长》玛格丽特•米德《澳大利亚部落的社会组织》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拉德克利夫—布朗《非洲的亲属制度和婚姻制度》拉德克利夫—布朗《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埃文斯—普里查德《非洲的习俗与冲突》格拉克曼《东南非洲的叛乱仪式》格拉克曼《人类学百年争论》瑟维斯《科学的文化理论》马林诺斯基《文化的进化》怀特《母牛、猪、战争和妖巫:人类文化之谜》马文•哈里斯《初民社会》罗维《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特纳《洁净与危险》玛丽•道格拉斯《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马尔库斯、费彻尔《古人类学》吴汝康《体质人类学》张实《体质人类学》朱弘《欧洲文明之黎明》柴尔德《考古学之研究》泰勒《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宾福德《新中国的考古研究》《垦丁:台湾南端的考古学天然实验室》李光周《考古学对其研究对象之解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遣欧使节眼中的西方博物馆》潘守永《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时间与传统》布鲁斯•炊格尔《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张光直《物与物质文化》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文化唯物主义》马文•哈里斯《农民社会与文化》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土与中国文化》(“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余英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庄孔韶《当代人类学》W•A•哈维兰《艺妓》《民族志访谈》詹姆斯•斯普拉德利《语言学纲要》蜚声、徐通锵《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戚雨村《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视点》周德祯《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言学概论》胡明扬主编《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马勒茨克《文化的透视——汉子论衡》《日本社会》中根千枝《双语对白族命运的影响》杨文辉、王峰《会话策略》约翰•甘柏兹《行为互动》亚当•肯顿《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日本的智慧:大和民族的乐章》冯伟《普通语言学教程》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人类语言学入门》W•A•Foley《鄂伦春社会的发展》秋浦《多种生态学:人类学,文化与环境》凯•米尔顿《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尹绍亭《民族学通论》林耀华《绥蒙经济的解剖》贺杨灵《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林耀华、切博克萨罗夫《父系家族公社形态研究》林耀华、庄孔韶《游牧文明史论》吉尔格勒《乡民社会》沃尔夫《农民经济组织》恰亚诺夫《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黄宗智《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斯科特《论城市本质》纪晓岚《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怀特《美国城市史》李庆余、周桂银《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史论稿》王瑞成《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施坚雅主编《当代文化人类学》基辛《中国社会分层》李培林、李强、孙立平《当代都市人类学》周大鸣《文化的变异》卡•恩伯、梅•恩伯《中国民族村寨调查•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婚姻家庭的起源》谢苗诺夫《民族志图集》默多克《人类婚姻史》韦斯特马克《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郑振满《家与中国社会结构》麻国庆《亲属与婚姻》Robin Fox《教育人类学》詹栋梁《民族性与教育》庄泽宣、陈学恂《心理人类学》维特•巴诺《宗教、种姓、俱乐部》《人观、意义与社会》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文化与自我》马赛勒等主编《文化与个人》克拉克洪等《民族与民族主义》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汪明珂《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菲利克斯•格罗斯《政治人类学:新的挑战、新的目标》马克•阿伯勒《政治人类学》董建辉《宗教人类学导论》鲍伊《宗教社会学》韦伯《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张桥贵、陈麟书主编《地方性知识》格尔兹《文化与实践理性》萨林斯《太平天国宗教》夏春涛《中国民间基督教》孙山玲《影视民族学》卡尔•海德《文化与灵性》庄孔韶《影视人类学原理》保罗•霍金斯《原始艺术》博阿斯《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影视人类学概论》张江华、李德军《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与当代世界》基辛《应用人类学》石奕龙《应用人类学》谢剑《人类学与应用》陈国强《应用人类学》基辛《发展人类学》《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李银河、王小波《同性恋亚文化》李银河《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佛林《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迈克尔•贺茨菲尔德《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人类学理论导论》《人类学历史与理论》。

文化人类学的50种名著(1985年前)

文化人类学的50种名著(1985年前)

文化人类学的50种名著(1985年前)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附录中所附的书目,是根据日本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の名著50》一书整理的。

从所选书目来看,绫部那本书估计是在85年前完成的,所列书目都在1985年前,暂如此命名豆列;另外这个书目是绫部的个人选择,需注意。

书中所列翻译版本都比较老,很多还不是译本。

近年来有不少新译本,我选择的是豆瓣评分较高的;由于很多书名是夏建中的个人翻译,因此很多找不到译本,也因为不知道原文难以找到原版。

找不到书目时,暂使用该作者另一本较有名的著作置换,时代可能越过1985年;在豆瓣未能找到且无法置换的书:【法】M·戈德利尔:《人类学的地平线与导向》,1973年出版;【英】A·W·索舍尔:《都市人类》,1973年出版;【法】L·多蒙特:《社会人类学的两种理论》,1971年出版;【日】山口冒男:《文化与两义性》,1975年出版;【荷】范·巴尔:《互惠与女性的地位》,1975年出版;【英】A·科恩:《双向度的人》,1974年出版;【荷】尼达姆:《结构与感情》,1962年出版;【法】列维·斯特劳斯:《亲属的基本结构》,1967年出版;【英】福蒂斯:《西非宗教中的俄狄浦斯与约伯》,1959年出版;【美】默多克:《社会结构》,1949年出版;【英】皮特·里弗斯:《希拉人》,1954年出版;【荷】J·P·B·德·约瑟琳·德莱格:《骗子的起源》,1929年出版;【比】A·霍卡特:《王权》,1927年出版;【德】W·施密特:《民族与文化》,1924年出版;【法】范·盖内普:《通过礼仪》,1909年出版;【美】H·韦伯斯特:《原始人的秘密结社》,1908年出版;也是由于自己在人类学方面是小白一个,有些书可能豆瓣是有的,只是我不熟悉,所以不知道另外的译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人类学”
参考书目
一、文化人类学教科书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宋蜀华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C·A·托卡列夫著:《外国民族学史》,汤正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容观瓊:《人类学方法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版。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C·恩伯、M·恩伯著:《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罗伯特·F·墨菲著:《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

威廉·A·哈维兰(William A. Haviland)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版;
阿兰·巴纳德著(Alan Bamard):《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许丹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版;
菲奥纳·鲍伊(Fiona Bowie)著,金泽译:《宗教人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版;
何星亮:《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打印稿
何星亮:《文化学原理》,打印稿。

何星亮:《文化人类学理论》,打印稿。

二、文化人类学学术著作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中译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1。

弗雷泽:《金枝》,中译本,有两种版本,任选一种
罗维:《初民社会》,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

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华夏出版社,2002,
马林诺夫斯基:《野蛮人的性生活》,中译本,团结出版社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译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88
迪尔凯姆:《自杀论──社会学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迪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两种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克利福德·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中译本,有两种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和北京三联书店。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一译《菊花与剑》),中译本,有两种译本,任选一种
马文·哈里斯、张海洋译:《文化唯物主义》,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A·R·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中译本,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
中根千枝:《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4。

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三联书店,1989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省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北京三联书店,2002。

王明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何星亮主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重要著作提要》,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何星亮:《中华文明·中国少数民族文明》上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何星亮:《中国自然崇拜》,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再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