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简介

合集下载

换热器拆装实习报告

换热器拆装实习报告

通过本次实习,了解换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拆装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对换热器原理的理解。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X公司换热器生产车间三、实习内容1. 换热器简介换热器是一种利用冷热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来达到热量传递目的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食品等众多领域。

本次实习主要针对列管式换热器进行拆装。

2. 换热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列管式换热器主要由壳体、管束、管板、封头等组成。

工作原理是:冷热流体在换热器内进行热量交换,通过管壁将热量传递给另一侧流体,从而实现热量传递。

3. 换热器拆装步骤(1)准备工具:扳手、螺丝刀、钳子等。

(2)拆卸管板:首先,将管板与壳体连接的螺栓拧下;然后,轻轻将管板从壳体中取出。

(3)拆卸管束:将管束从壳体中抽出,注意观察管束与管板、壳体的连接方式,以便后续安装。

(4)拆卸封头:将封头与管板连接的螺栓拧下,然后拆卸封头。

(5)检查管束:检查管束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6)安装管束: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将管束安装到壳体中。

(7)安装管板:将管板安装到壳体中,并拧紧螺栓。

(8)安装封头:将封头安装到管板上,并拧紧螺栓。

(9)检查密封性:检查换热器各部件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了解了换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拆装方法。

以下是几点体会:1. 换热器拆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安全。

2. 在拆卸过程中,要观察各部件的连接方式,以便后续安装。

3. 拆卸过程中,要注意对部件的保护,避免损坏。

4. 通过本次实习,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换热器原理的理解。

五、总结本次换热器拆装实习,让我对换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拆装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国换热器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换热器简介

换热器简介

图 3. 间壁式换热器分类 2.1 管式换热器 2.1.1 蛇管式换热器
图 4.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示意图 蛇管式换热器由弯头连接的直管或者盘成螺旋形的蛇形管构成,蛇管式盘 管可以制作成任意的形状, (例如地热盘管,气液分离器底部的蒸汽伴热盘管) 用焊或者铸的方式置于容器壁或底部。蛇形管换热器又分为沉浸式和喷淋式,沉 浸式蛇形管换热器结构简单,便于防腐,能承受高压,但其传热面积有限;喷淋
图 1.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示意图
图 2. 蓄热式换热器示意图 2.换热器分类及用途 换热器按照用途分类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按照 冷热流体的热量交换方式分为:直接接触式、蓄热式和间壁式,直接接触式换热
器是在工艺上允许的条件下直接将冷热流体混合实现热量交换, 方便有效且结构 简单,常用于气体的冷却或者水蒸气的冷凝,如图 1。蓄热式换热器主要由热容 量较大的蓄热室构成, 室内填充耐火砖等填料,冷热流体交替通过蓄热室通过填 料实现热交换, 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 可耐高温, 适于气体热余量或者冷量回收, 但其设备尺寸较大,且冷热流体会在某种程度上混合,如图 2。间壁式换热器是 目前化工行业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换热器, 该换热器冷热流体用某种导热性能较好 的材料分开, 以保证冷热流体在不混合的条件下实现热交换。下面重点对间壁式 换热器进行分类总结,如图 3。
近年来随着地源热泵的兴起,套管式换热器成为地源热泵的一种重要元件。地源热泵 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或者制冷的新型能源技术。 目前已经开始的应用于办公楼、 住宅等 场所的制冷或者供热。
2.1.3 列管式换热器
图 7. 列管式换热器示意图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如图 7 所示,距今已有较长的历史,是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设备, 也是我公司最常用的换热设备。相对于其他类型 的间壁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较大, 传热效果也更好, 且结构紧凑、 坚固,尤其适用于大型装置以及高温、高压的操作环境。 列管式换热器主要由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件构成,在设备操作时, 冷热流体的温差往往较大,当这一差值达到 50℃以上时就会造成壳体和管束之 间热膨胀差异较大,产生较大的热应力,甚至会毁坏整个换热器。因此为了避免 热应力带来的损坏, 一般会对于列管式换热器进行补偿,按照补偿方式的不同列 管式换热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 形管 式换热器。 2.1.3.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各种类新换热器简介

各种类新换热器简介

特点: 特点:
1.与管壳式相比,尽管其压降很大,但由于液体在凹凸的板 面上流动,二流道反复膨胀收缩,使其在相同芽茶下具有较高 的传热效率.其临界Re仅为10-400,这与板表面结构有关. 因此,流体黏度小于0.07-0.1Pa且在低Re下操作时,板 式换热器以多半在湍流下运行. 2.传热膜系数要比管壳式高2-4倍,还可实现理想的逆流 换热,有效对数平均温差比管壳式为高,对数平均温度差校 正系数接近0.95,而管壳式通常要低于0.80.
板式换热器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于食品行业.60年代末, 英国APV公司首先将其推广应用于.据APV公司报道,现已在200 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单片浓硫酸的冷却最大面积3.63m,但台 最大组装面积274m,角孔最大直径400mm,最大压力.5MPa.最 大流量0.75m/s,最高使用温度175C.
换热管: 换热管:
换热管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元件,采用高效传热元件是 换热管 改进换热器传热性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国内已使用的换热 管有以下几种. (1) 螺纹管 (2) T 形翅片管 (3) 表面多孔管 (4) 螺旋槽纹管 (5) 波纹管 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 为一个壳程.图示为最简单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简称为11型换热器.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 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 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 流速,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 空间,称为多壳程.多管程与多壳程可配合应用.
特点: 特点:
管壳式换热器操作适应性广,坚固耐用,可处理壳程压力 30MPa ,管程压力65MPa 以下以及温度为- 196~ + 600 ℃ 的物料,采用特殊设计或材料,其操作范围还可扩大.

换热器简介

换热器简介

、换热器的类型一二、列管换热器基本型式三、新型换热器四、各种间壁式换热器的比较和传热的强化途径1、管式换热器1)沉浸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是将金属管弯绕成各种与容器相适应的形状(多盘成蛇形,常称蛇管),并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

蛇管内、外的两种流体进行热量交换。

几种常见的蛇管形式如图所示。

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能承受高压,可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缺点:容器内液体湍动程度低,管外对流传热系数小。

2)喷淋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也为蛇管式换热器,多用作冷却器。

这种换热器是将蛇管成行地固定在钢架上,热流体在管内流动,自最下管进入,由最上管流出。

冷水由最上面的淋水管流下,均匀地分布在蛇管上,并沿其两侧逐排流经下面的管子表面,最后流入水槽而排出,冷水在各排管表面上流过时,与管内流体进行热交换。

这种换热器的管外形成一层湍动程度较高的液膜,因而管外对流传热系数较大。

另外,喷淋式换热器常放置在室外空气流通处,冷却水在空气中汽化时也带走一部分热量,提高了冷却效果。

因此,和沉浸式相比,喷淋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要好得多。

同时它还便于检修和清洗等优点。

其缺点是喷淋不易均匀。

3)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是由大小不同的直管制成的同心套管,并由U型弯头连接而成。

每一段套管称为一程,每程有效长度约为4~6m,若管子过长,管中间会向下弯曲。

在套管式换热器中,一种流体走管内,另一种流体走环隙适当选择两管的管径,两流体均可得到较高的流速,且两流体可以为逆流,对传热有利。

另外,套管式换热器构造较简单,能耐高压,传热面积可根据需要增减,应用方便缺点:管间接头多,易泄露,占地较大,单位传热面消耗的金属量大。

因此它较适用于流量不大,所需传热面积不多而要求压强较高的场合。

4)列管式换热器优点: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紧固传热效果好。

能用多种材料制造,故适用性较强,操作弹性较大,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中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由于管内外流体温度不同,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同,因此它们的热膨胀程度也有差别。

常见换热器简介

常见换热器简介
➢ 缺点:壳程不能进行机械清洗;当换热管与壳体的温差较大(大于50℃)时产生温 差应力,需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因而壳程压力受膨胀节强度的限制不能太高。
➢ 适用于壳方流体清洁且不易结垢,两流体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场 合。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浮头式换热器
➢ 优点:当换热管与壳体有温差存在,壳体或换热管膨胀时,互不约束,不会产 生温差应力;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便于管内和管间的清洗。
➢ 缺点:操作温度和压力不宜太高,目前最高操作压力为2MPa,温度在400℃ 以下;因整个换热器为卷制而成,一旦发现泄漏,维修很困难。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螺旋板式换热器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板翅式换热器
➢ 板翅式换热器,通常由隔板、 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 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 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 通道。
率,一般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3~5倍;拆装方便,有利于维修和清洗。
➢ 缺点:处理量小;操作压力和温度受密封垫片材料性能限制而不宜过高。
➢ 适用于经常需要清洗、工作环境要求十分紧凑,工作压力在2.5 MPa以下,温度在 -
35℃~200℃场合。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常见换热器简介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1
一、概述
1、换热器的定义 以在两种流体之间用来传递热量为基本目的的装置统称换热设备,又称换
热器(热交换器)。 2、功能
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 用率、回收利用余热、废热和低位热能。 3、应用

换热器简介

换热器简介

换热器简介一、换热器概述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以实现不同温度流体间的热能传递,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在换热器中,至少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的流体参加换热,但它的基本原理与前一种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且它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

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以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

二、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耗能用量大的领域。

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1、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可分为:1)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

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

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

2)蓄热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热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

蓄热式换热器有旋转式、阀门切换式等。

3)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是把两个表面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热载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热载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温流体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接受热量,在低温流体换热器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

这类换热器主要用于回收和利用高温废气的热量。

以回收冷量为目的的同类设备称蓄冷器,多用于空气分离装置中。

换热器类型与结构简介

换热器类型与结构简介
换热器类型及结构简介
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 能源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其主要用途适用 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干燥等方面, 因其使用的条件不同,其容量、压力、温 度等变动范围较大,为了适应不同的用途, 故要采用各种形式及结构的换热器。
换热器分类
一. 按传热特征分: 间壁式:冷、热流体由固体间壁隔开,传热面积固定, 热量传递为对流-导热-对流的串联过程。 混合式:通过冷、热两流体的直接混合来进行热量交换。 蓄热式 (蓄热器):由热容量较大的蓄热室构成,使冷、 热流体交替通过换热器的同一蓄热室。 二. 按用途分: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 等。 三. 按结构分:夹套式、浸没式、喷淋式、套管式和管壳式 等。 选取换热器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类型,还应 按传热基本原理选定合理的换热流程,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 积、结构尺寸以及校核流体阻力等。
常见的间/D(浮头式列管换热器)
常见的间壁式换热器 六.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1). 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很小的空间即可提供较大的换热面积,不 需另外的拆装空间;相同使用环境下,其占地面积和重量是其他类型换热 器的1/3~1/5。 (2). 传热系数高 雷诺准数>10时,即可产生剧烈湍流,一般总传热系数 可高达3000~8000W/m2.K。 (3). 端部温差小 逆流换热,可达到1℃的端部温差。 (4). 热损失小 只有板片边缘暴露,不需保温,热效率≥98%。 (5). 适应性好,易调整 通过改变板片数目和组合方式即可调节换热能 力,与变化的热负荷相匹配。 (6). 流体滞留量小,对变化反应迅速,拆装简单,容易维护 板片是独 立的单元体,拆装简单,可将密封垫密闭的板片拆开、清洗。 (7). 结垢倾向低 高度紊流、光滑板表面,使积垢机率很小,且具自清 洁功能,不易堵塞。 (8). 低成本 使用一次冲压成型的波纹板片装配而成,金属耗量低,当 使用耐蚀材料时,投资成本明显低于其他的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种类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按其温差补偿结构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浮头式换热器、固定式换热器、U形管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等
1)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该端称浮头。管子受热时,管束连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
新型浮头式换热器浮头端结构,它包括圆筒、外头盖侧法兰、浮头管板、钩圈、浮头盖、外头盖及丝孔、钢圈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外头盖侧法兰内侧面设凹型或梯型密封面,并在靠近密封面外侧钻孔并套丝或焊设多个螺杆均布,浮头处取消钩圈及相关零部件,浮头管板密封槽为原凹型槽并另在同一端面开一个以该管板中心为圆心,半径稍大于管束外径的梯型凹槽,且管板分程凹槽只与梯型凹槽相连通,而不与
结构: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 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列管式换热器,按材质分为碳钢列管式换热器,不锈钢列管式换热器和碳钢与不锈钢混合列管式换热器三种,按形式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换热器,按结构分为单管程、双管程和多管程,传热面积1~500m2,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
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耗能用量大的领域。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
1、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可分为:
1)间壁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式换热器之三——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 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 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 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 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
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

结构 :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 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 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 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 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 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
八、板面式换热器

板面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 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 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 交换。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 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 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 热器的趋势。
板面式换热器的特点
流道的选择
宜走管内的流体: 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 因为管内清洗方便; 2)腐蚀性的流体,因为 可避免管子、壳体同时受腐蚀,且管子便于清 洗和检修; 3)压强高的流体,因为可以节省 壳体材料; 4)有毒的流体,因为可减少泄漏 的机会。

接上页

宜走壳程的介质: 1)饱和蒸汽,因为可便于 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比较干净,清洗比较 方便; 2)被冷却的流体,因为可利用壳体散 热,增强冷却效果; 3)粘度大的流体或流量 小的流体,因为流体在折流板的作用下,可提 高流动对流传热系数; 4)对于刚性结构的换 热器,若两流体的温差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 的介质走壳程,可减少热应力。
七、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

分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浮 头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
型号举例

浮头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接上页


结构是两端管板和壳体连接在了一起。 适用于管壳程流体温差较小、管外流体较清洁 的场合,温差大于50℃时,需要在壳体上设置 膨胀节。 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但壳程清洗和检 修困难。
板式换热器图片
板式换热器特点

较高的传热效率 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清洗和维修方便 能精确控制换热温度,应用范围广 缺点是密封周边太长,不易密封,渗漏的可能 性大;承压能力低;使用温度受密封垫片材料 耐温性能的限制不宜过高;流道狭窄,易堵塞, 处理量小;流动阻力大
板翅式换热器

这种换热器的基本结构是在两块平行金属板 (隔板)之间放置一种波纹状的金属导热翅片, 翅片称“二次表面”,在其两侧边缘以封条密 封而组成单元体,对各单元体进行不同的组合 和适当的排列,并用钎焊焊牢,组成的板束, 把若干板束按需要组装在一起,便构成逆流、 错流、错逆流板翅式换热器
换热器图片
换热器1
换热器2(水冷器)
凉水塔
空冷器
空气预热器
四、换热器的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 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 备之一。 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独的设备,如加热器、冷 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 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热交换器。
接上页

辐射:高温热源通过空间射向低温物体,使低 温物体受热升温,这种热量的传递方式叫做辐 射。热辐射与光相似,它以直线方式进行,可 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可以通过空气和玻璃等 透明介质,而这些透明介质本身吸热极少。表 面黑、粗糙的物体善于吸收热;表面白亮光滑 的物体不善于吸收热和辐射热,但善于反射热。
管壳式换热器示意图
接上页
接上页

1-平盖,2-平盖管箱,3-接管法兰,4-管箱法兰,5-固 定管板,6-壳体法兰,7-防冲板,8-仪表接口,9-补 强圈,10-壳体,11-折流板,12-旁路挡板,13-拉杆, 14-定距管,15-支持板,16-螺栓,17-螺母,18-外头 盖垫片,19-外头盖侧法兰,20-外头盖法兰,21-吊耳, 22-放气口,23-凸形封头,24-浮头法兰,25-浮头垫 片,26-球冠形封头,27-浮动管板,28-浮头盖,29外头盖,30-排液口,31-勾圈,32-接管,33-活动鞍 座,34-换热管,35-挡管,36-管束,37固定鞍座, 38-滑道,39-管箱垫片,40-管箱圆筒,41-封头管箱, 42-分程隔板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蒸汽采样器
接上页


沉浸式换热器:将蛇管沉浸在盛有液体(B 流 体)的容器内,蛇管中流过另一种A流体。通 过管壁,热量由一种流体传递给另一种流体 。 由于蛇管外的流体几乎不动,流速很小,传热 系数很低,故这种换热器只适用于小容量换热。
喷淋式蛇管换热器
接上页


喷淋式换热器:管内热流体(A 流体)通过蛇 管壁与管外喷淋的冷流体(B流体)进行换热。 它主要由蛇管、喷淋装置、滴水板和支柱等组 成。蛇管由上下排列的水平直管借U形肘管顺 次连接在一起。 每排管子最上面设有喷淋装 置,如喷头或水槽等 。 传热效果好,耗水量小。但不适用于因水源不 足或突然停水时易发生意外事故的石油产品。
接上页
套管式换热器的优缺点


它的主要优点是:①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增减自如。 因为它由标准构件组合而成,安装时无需另外加工。 ②传热效能高。它是一种纯逆流型换热器,同时还可 以选取合适的截面尺寸,以提高流体速度,增大两侧 流体的给热系数,因此它的传热效果好。液-液换热时, 传热系数为 870~1750W/(m· ℃)。这一点特别适合 于高压、小流量、低给热系数流体的换热。 套管式换热器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单位传热面积金 属耗量多,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5倍;管接头多,易 泄漏;流阻大。

换热效率高 热损失小 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 安装清洗方便 应用广泛 使用寿命长
板面式换热器的分类

分为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 热器、板壳式换热器、伞板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是由两张平行钢板卷制成的具 有两个螺旋通道的螺旋体构成,并在其上安有 端盖(或封板)和接管。螺旋通道的间距靠焊 在钢板上的定距柱来保证。
管式换热器之二——套管式换热器

以同心套管中的内管作为传热元件的换 热器。两种不同直径的管子套在一起组 成同心套管,每一段套管称为“一程”, 程的内管(传热管)借U形肘管,而外 管用短管依次连接成排,固定于支架上 。 热量通过内管管壁由一种流体传递给另 一种流体。
接上页

通常,热流体(A流体)由上部引入,而冷流体 (B流体)则由下部引入。套管中外管的两端 与内管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内管与U形肘管多 用法兰连接,
板翅式换热器图片
板翅式换热器特点



传热效率较高 ,传热系数比管壳式换热器大 3~10倍 结构紧凑、轻巧,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是管 壳式换热器的十几倍到几十倍 ,而相同条件 下换热器的重量只有管壳式换热器的 10%~65%; 适应性广,可用作气--气、气--液和液--液的热 交换,亦可用做冷凝和蒸发
U型管式换热器
接上页



结构是把每根管子都弯成U型,然后两端都固 定在同一管板上。 每根管子可自由伸缩,来解决热补偿问题。 特点:结构较浮头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
浮头式换热器
接上页


结构是一端管板与壳体相连,而另一端管板不 与壳体固定连接,可以沿轴向自由浮动。当壳 体与管束因温度差而引起热膨胀时,管束连同 浮头能在壳体内沿轴向自由伸缩,可完全消除 热应力。在清洗和检修时整个管束可以从壳体 中抽出。因而尽管其结构复杂,造价高,但应 用较为普遍。 特点:可完全消除热应力,便于清洗和检修; 结构复杂,金属耗量较多,造价较高。
螺旋板式换热器图片

螺旋板式换热器特点:


结构紧凑 ,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 的2~3倍 ,传热效率比管壳式换热器高50%~100%左 右 制造简单;材料利用率高 流体单通道螺旋流动,有自冲刷作用,不易结垢 可呈全逆流流动,传热温差小 适用于液-液、气-液流体换热,对于高粘度流体的加 热或冷却、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的换热,尤为适合
换热器简介
重整组
黄勇
一、热量的传递方式

传导:在受热不均匀的物体中,热从高温处依 靠物体的分子逐渐传到低温处的现象,称为热 的传导。传导作用必须要使物体相互接触才能 完成。
接上页

对流:在液体或气体包括蒸汽中,热量靠物质 的流动从一部分向另一部分转移的传递方式称 为 对流。含热的液体或气体,体积因热而膨 胀,密度减小,于是因重量减轻而上升,其周 围冷的部份就来补充其原来位置,形成了对流。 热的对流只发生在液体或气体中,而且必与传 导同时发生。
五、换热器的分类

换热器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式、蓄热 式和间壁式三类。
混合式换热器

混合式换热器是通过冷、热流体的直接接触、混合进 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又称接触式换热器。由于两流 体混合换热后必须及时分离,这类换热器适合于气、 液两流体之间的换热。例如,化工厂和发电厂所用的 凉水塔中,热水由上往下喷淋,而冷空气自下而上吸 入,在填充物的水膜表面或飞沫及水滴表面,热水和 冷空气相互接触进行换热,热水被冷却,冷空气被加 热,然后依靠两流体本身的密度差得以及时分离。
六、间壁式换热器的分类



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 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 管式换热器以管子表面作为传热面,包括蛇管 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 板面式换热器以板面作为传热面,包括板式换 热器、螺旋板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板壳式 换热器和伞板换热器等;
接上页

其他型式换热器是为满足某些特殊要求而设计 的换热器,如刮面式换热器、转盘式换热器和 空气冷却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