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简介
制冷与空调专业常用换热器简介

换热器换热器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在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如食品、制药、石油化工、空调、动力、冶金、轻工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制药及能源等行业中应用相当广泛的单元设备之一。
定义: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是制冷空调、暖通、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按使用功能分:冷凝器、蒸发器、再热器、过热器和再沸器等。
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
在制冷空调、暖通等领域主要涉及混合式换热器和间壁式换热器,其中以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
一、混合式换热器混合式热交换器是依靠冷、热流体直接接触而进行传热的,这种传热方式避免了传热间壁及其两侧的污垢热阻,只要流体间的接触情况良好,就有较大的传热速率。
故凡允许流体相互混合的场合,都可以采用混合式热交换器,例如气体的洗涤与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汽-水之间的混合加热、蒸汽的冷凝等等。
它的应用遍及化工和冶金企业、动力工程、空气调节工程以及其它许多生产部门中。
(1)冷却塔(或称冷水塔)在这种设备中,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法,将生产中已经提高了温度的水进行冷却降温之后循环使用,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例如热力发电厂或核电站的循环水、合成氨生产中的冷却水等,经过水冷却塔降温之后再循环使用,这种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冷却塔是利用空气同水的接触(直接或间接)来冷却水的设备。
是以水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降低塔内空气温度,制造冷却水可循环使用的设备。
冷却塔主要应用于空调冷却系统、冷冻系列、注塑、制革、发泡、发电、汽轮机、铝型材加工、空压机、工业水冷却等领域,应用最多的为空调冷却、冷冻、塑胶化工行业。
各种类新换热器简介

特点: 特点:
1.与管壳式相比,尽管其压降很大,但由于液体在凹凸的板 面上流动,二流道反复膨胀收缩,使其在相同芽茶下具有较高 的传热效率.其临界Re仅为10-400,这与板表面结构有关. 因此,流体黏度小于0.07-0.1Pa且在低Re下操作时,板 式换热器以多半在湍流下运行. 2.传热膜系数要比管壳式高2-4倍,还可实现理想的逆流 换热,有效对数平均温差比管壳式为高,对数平均温度差校 正系数接近0.95,而管壳式通常要低于0.80.
板式换热器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于食品行业.60年代末, 英国APV公司首先将其推广应用于.据APV公司报道,现已在200 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单片浓硫酸的冷却最大面积3.63m,但台 最大组装面积274m,角孔最大直径400mm,最大压力.5MPa.最 大流量0.75m/s,最高使用温度175C.
换热管: 换热管:
换热管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元件,采用高效传热元件是 换热管 改进换热器传热性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国内已使用的换热 管有以下几种. (1) 螺纹管 (2) T 形翅片管 (3) 表面多孔管 (4) 螺旋槽纹管 (5) 波纹管 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 为一个壳程.图示为最简单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简称为11型换热器.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 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 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 流速,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 空间,称为多壳程.多管程与多壳程可配合应用.
特点: 特点:
管壳式换热器操作适应性广,坚固耐用,可处理壳程压力 30MPa ,管程压力65MPa 以下以及温度为- 196~ + 600 ℃ 的物料,采用特殊设计或材料,其操作范围还可扩大.
换热器的简介及各种分类

一、什么是换热器?1、换热器的定义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的热量交换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2、功能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回收利用余热、废热和低位热能。
3、应用换热器的应用^广泛,它是化工、炼油、动力、原子能、轻工、食品制药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设备。
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独的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热交换器。
二、换热器的各种分类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1)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分类1、表面式换热器:表面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
表面式换热器有管壳式、套管式和其他型式的换热器。
2、蓄热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热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
蓄热式换热器有旋转式、阀门切换式等。
3、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是把两个表面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热载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热载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温流体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接受热量,在低温流体换热器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
4、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是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设备,例如,冷水塔、气体冷凝器等。
(2)换热器按用途分类1、加热器:加热器是把流体加热到必要的温度,但加热流体没有发生相的变化。
2、预热器:预热器预先加热流体,为工序操作提供标准的工艺参数。
3、过热器:过热器用于把流体(工艺气或蒸汽)加热到过热状态。
4、蒸发器:蒸发器用于加热流体,达到沸点以上温度,使其流体蒸发,一般有相的变化。
(3)按换热器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浮头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板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换热器简介

、换热器的类型一二、列管换热器基本型式三、新型换热器四、各种间壁式换热器的比较和传热的强化途径1、管式换热器1)沉浸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是将金属管弯绕成各种与容器相适应的形状(多盘成蛇形,常称蛇管),并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
蛇管内、外的两种流体进行热量交换。
几种常见的蛇管形式如图所示。
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能承受高压,可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缺点:容器内液体湍动程度低,管外对流传热系数小。
2)喷淋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也为蛇管式换热器,多用作冷却器。
这种换热器是将蛇管成行地固定在钢架上,热流体在管内流动,自最下管进入,由最上管流出。
冷水由最上面的淋水管流下,均匀地分布在蛇管上,并沿其两侧逐排流经下面的管子表面,最后流入水槽而排出,冷水在各排管表面上流过时,与管内流体进行热交换。
这种换热器的管外形成一层湍动程度较高的液膜,因而管外对流传热系数较大。
另外,喷淋式换热器常放置在室外空气流通处,冷却水在空气中汽化时也带走一部分热量,提高了冷却效果。
因此,和沉浸式相比,喷淋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要好得多。
同时它还便于检修和清洗等优点。
其缺点是喷淋不易均匀。
3)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是由大小不同的直管制成的同心套管,并由U型弯头连接而成。
每一段套管称为一程,每程有效长度约为4~6m,若管子过长,管中间会向下弯曲。
在套管式换热器中,一种流体走管内,另一种流体走环隙适当选择两管的管径,两流体均可得到较高的流速,且两流体可以为逆流,对传热有利。
另外,套管式换热器构造较简单,能耐高压,传热面积可根据需要增减,应用方便缺点:管间接头多,易泄露,占地较大,单位传热面消耗的金属量大。
因此它较适用于流量不大,所需传热面积不多而要求压强较高的场合。
4)列管式换热器优点: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紧固传热效果好。
能用多种材料制造,故适用性较强,操作弹性较大,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中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由于管内外流体温度不同,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同,因此它们的热膨胀程度也有差别。
常见换热器简介

➢ 适用于壳方流体清洁且不易结垢,两流体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场 合。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浮头式换热器
➢ 优点:当换热管与壳体有温差存在,壳体或换热管膨胀时,互不约束,不会产 生温差应力;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便于管内和管间的清洗。
➢ 缺点:操作温度和压力不宜太高,目前最高操作压力为2MPa,温度在400℃ 以下;因整个换热器为卷制而成,一旦发现泄漏,维修很困难。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螺旋板式换热器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板翅式换热器
➢ 板翅式换热器,通常由隔板、 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 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 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 通道。
率,一般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3~5倍;拆装方便,有利于维修和清洗。
➢ 缺点:处理量小;操作压力和温度受密封垫片材料性能限制而不宜过高。
➢ 适用于经常需要清洗、工作环境要求十分紧凑,工作压力在2.5 MPa以下,温度在 -
35℃~200℃场合。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常见换热器简介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1
一、概述
1、换热器的定义 以在两种流体之间用来传递热量为基本目的的装置统称换热设备,又称换
热器(热交换器)。 2、功能
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 用率、回收利用余热、废热和低位热能。 3、应用
换热器简介

换热器简介一、换热器概述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以实现不同温度流体间的热能传递,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在换热器中,至少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的流体参加换热,但它的基本原理与前一种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且它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
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以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
二、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耗能用量大的领域。
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1、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可分为:1)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
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
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
2)蓄热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热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
蓄热式换热器有旋转式、阀门切换式等。
3)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是把两个表面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热载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热载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温流体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接受热量,在低温流体换热器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
这类换热器主要用于回收和利用高温废气的热量。
以回收冷量为目的的同类设备称蓄冷器,多用于空气分离装置中。
换热器换热效率计算

换热器介绍及热效率的简单计算一、换热器的基本概念换热器的定义:凡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通称换热器。
间壁式——冷热流体分别位于固体壁面两侧,而由壁面间接隔开来。
混合式——冷热流体通过直接接触、相互混合来实现换热。
回热式——冷热流体交替地通过同一换热表面而实现热量交换的设备称为蓄热式换热器。
2、换热器的分类螺旋板式换热器波纹管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汽水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分为浮头式换热器和固定管板式换热器1、浮头式换热器特点2、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该端称浮头。
管子受热时,管束连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
浮头式换热器的特点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固定在壳体与管箱之间,另一端管板可以在壳体内自由移动,这个特点在现场能看出来。
这种换热器壳体和管束的热膨胀是自由的,管束可以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
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比固定管板高20%),在运行中浮头处发生泄漏,不易检查处理。
三种类型换热器简介螺旋板式板式交叉流换热器管壳式壳管式套管式)蓄热式混合式间壁式板翅式管翅式管束式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壳体和管束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条件。
3、固定管板式换热器(,4E-401, 4E-200)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主要有外壳、管板、管束、顶盖(又称封头)等部件构成。
在圆形外壳内,装入平行管束,管束两端用焊接或胀接的方法固定在管板上,两块管板与外管直接焊接,装有进口或出口管的顶盖用螺栓与外壳两端法兰相连。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没有壳侧密封连接,相同的壳体内径排管最多,在有折流板的流动中旁路最小,管程可以分成任何管程数,因两个管板由管子互相支撑,故在各种管壳式换热器中它的管板最薄,造价最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换热器的缺点是:壳程清洗困难,有温差应力存在。
当冷热两种流体的平均温差较大,或壳体和传热管材料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热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时,在壳体上需设膨胀节,由于膨胀节强度的限制,壳程压力不能太高。
换热器

1)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该端称浮头。管子受热时,管束连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
新型浮头式换热器浮头端结构,它包括圆筒、外头盖侧法兰、浮头管板、钩圈、浮头盖、外头盖及丝孔、钢圈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外头盖侧法兰内侧面设凹型或梯型密封面,并在靠近密封面外侧钻孔并套丝或焊设多个螺杆均布,浮头处取消钩圈及相关零部件,浮头管板密封槽为原凹型槽并另在同一端面开一个以该管板中心为圆心,半径稍大于管束外径的梯型凹槽,且管板分程凹槽只与梯型凹槽相连通,而不与
结构: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 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列管式换热器,按材质分为碳钢列管式换热器,不锈钢列管式换热器和碳钢与不锈钢混合列管式换热器三种,按形式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换热器,按结构分为单管程、双管程和多管程,传热面积1~500m2,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
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耗能用量大的领域。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
1、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可分为:
1)间壁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 间壁式换热器分类 2.1 管式换热器 2.1.1 蛇管式换热器
图 4.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示意图 蛇管式换热器由弯头连接的直管或者盘成螺旋形的蛇形管构成,蛇管式盘 管可以制作成任意的形状, (例如地热盘管,气液分离器底部的蒸汽伴热盘管) 用焊或者铸的方式置于容器壁或底部。蛇形管换热器又分为沉浸式和喷淋式,沉 浸式蛇形管换热器结构简单,便于防腐,能承受高压,但其传热面积有限;喷淋
图 1.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示意图
图 2. 蓄热式换热器示意图 2.换热器分类及用途 换热器按照用途分类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按照 冷热流体的热量交换方式分为:直接接触式、蓄热式和间壁式,直接接触式换热
器是在工艺上允许的条件下直接将冷热流体混合实现热量交换, 方便有效且结构 简单,常用于气体的冷却或者水蒸气的冷凝,如图 1。蓄热式换热器主要由热容 量较大的蓄热室构成, 室内填充耐火砖等填料,冷热流体交替通过蓄热室通过填 料实现热交换, 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 可耐高温, 适于气体热余量或者冷量回收, 但其设备尺寸较大,且冷热流体会在某种程度上混合,如图 2。间壁式换热器是 目前化工行业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换热器, 该换热器冷热流体用某种导热性能较好 的材料分开, 以保证冷热流体在不混合的条件下实现热交换。下面重点对间壁式 换热器进行分类总结,如图 3。
近年来随着地源热泵的兴起,套管式换热器成为地源热泵的一种重要元件。地源热泵 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或者制冷的新型能源技术。 目前已经开始的应用于办公楼、 住宅等 场所的制冷或者供热。
2.1.3 列管式换热器
图 7. 列管式换热器示意图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如图 7 所示,距今已有较长的历史,是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设备, 也是我公司最常用的换热设备。相对于其他类型 的间壁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较大, 传热效果也更好, 且结构紧凑、 坚固,尤其适用于大型装置以及高温、高压的操作环境。 列管式换热器主要由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件构成,在设备操作时, 冷热流体的温差往往较大,当这一差值达到 50℃以上时就会造成壳体和管束之 间热膨胀差异较大,产生较大的热应力,甚至会毁坏整个换热器。因此为了避免 热应力带来的损坏, 一般会对于列管式换热器进行补偿,按照补偿方式的不同列 管式换热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 形管 式换热器。 2.1.3.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图 12. 螺旋板式换热器示意图 螺旋板式换热器由两张薄板平行卷制而成, 形成两个互相隔开的螺旋形通道, 两板之间有定距柱以保持其距离,同时也用于增强螺旋板的刚度。冷热流体以螺 旋板为传热面分别在板片两边的通道内做逆流流动并进行传热。 与平板式换热器类似, 螺旋板式换热器同样具有较高的传热系数, 结构紧凑, 不易堵塞的优点, 但是也因为其阻力较大、操作温度和压力不高以及不易检修等 问题而限制了使用范围。 2.2.3 夹套式换热器 夹套式换热器结构非常简单,夹套安装在容器的外部,夹套与容器之间的密 闭空隙作为载热体的通道, 这种结构普遍应用于需要加热搅拌但不便额外增加换 热设备的情况。 夹套式换热器由于其结构限制,传热面积不大,用于加热的夹套内的蒸汽压 力通常不高于 500 KPa。
膨胀差。 这种补偿方式简单, 但是不适用于两流体温差过大或者壳内流体压强过 高的场合。 2.1.3.2 浮头式换热器
1—防冲板;2—折流板;3—浮头管板;4—钩圈;5—支耳 图 9. 浮头式换热器示意图 当壳体和管束间温差比较大,而管束空间需要经常清洗时,比较常用浮头式 换热器。 该换热器的管板有一端不与壳体相连,可以沿管长方向在壳体内做一定 范围的自由伸缩, 从而解决了热补偿的问题,另外一端的管板仍用法兰与壳体相 连接,整个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拆卸出来清洗或者更换。相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清洗方便、无需额外热补偿,但是它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造价也 较高。 2.1.3.3 U 形管式换热器
安装在管束下面的轴流式风机向上吹过管束作为冷却剂。管外安装了翅片,既增 强了管外流体的湍动程度,又增大传热面积。这样,可以减少两边给热系数悬殊 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传热性能。 2.4 热管换热器
图 16 热管示意图 热管换热器式十九世纪中期开始使用的一种高效的换热装置, 目前在各行各 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热管是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 空管壳内工质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 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可控制温度等一系列优点。缺点 是抗氧化、 耐高温性能较差。 此缺点可以通过在前部安装一套陶瓷换热器来予以 解决,陶瓷换热器较好地解决了耐高温、耐腐蚀的难题。 以热管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有利 于控制露点腐蚀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炼油、锅炉、陶瓷、交 通、轻纺、机械等行业中,作为废热回收和工艺过程中热能利用的节能设备,取 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尤其是在化工行业中热量回收的装置普遍采用热管换热器。 按照热流体和冷流体的状态,热管换热器可分为:气 —气式、气-汽式、气 —液式、液—液式、液—气式。按照热管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式、分 离式和组合式。 表 1. 热管换热器与列管式换热器在热量回收应用的对比
6.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 7. 流量小或粘度大的液体,宜走管间-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8. 若两流体的温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者宜走管间-减少热应力 3.2 流体流速的选择 流体种类 一般流体 易结垢流体 气体 流速 m/s 管程 0.5~3 >1 5~30 壳程 0.2~1.5 >0.5 3~15
浮头式
沉浸蛇管式
传热面积有限 体积大、 耗水量大、 传 热不均匀、定期除垢 操作压力、温度较低, 处理量较小 传热面积小、 操作压力 低 成本高、 易堵塞、 不易 检修清洗 翅片清洗困难
喷淋蛇管式
平板式
生物、食流体较为 清洁的行业 干燥系统空气加热、冷却热 风机、空冷机 航空、 电子、 化工热量回收、 过程热能利用、
板翅式
翅片管式
热管式
成本较高
3.换热器计算及选型 不同型式的换热器具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且每种计算方法均涉及换算相关知 识。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热力计算、流动计算、结构计算 和强度计算。其中热力计算主要包括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等;流动计算主要是 指压降计算; 结构计算是指根据传热面积的大小计算其主要流部件的尺寸;强度 计算主要是指应力计算, 特别是高温高压下换热器受压部件按照国标标准的设计 计算。 下文以目前工程常用的列管式换热器为例,对于换热器的选型进行简单的 介绍。 3.1 流径的选择 冷热流体流径的选择有以下几个一般原则,这些原则常常不能同时满足,有 时甚至会存在矛盾, 因此实际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抓住主要方面做出适宜决 定。 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液体宜在管内-清洗比较方便 2. 腐蚀性流体宜在管内-避免壳体和管子同时腐蚀,便于清洗 3. 压强高的流体宜在管内-免壳体受压,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 4. 饱和蒸汽宜走管间-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 5. 有毒流体宜走管内,使泄露机会较少
1-防冲板;2-拉杆;3-折流板;4-分流割板;5-旁路挡板;6-带法兰管板;7-传热管
图 8.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示意图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将管束两段与管板以焊接法或者胀接法固定, 壳体和管 板焊接在一起,管板多同时用作法兰与封头连接。这样管束、管板和壳体就组成 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因而叫做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该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成 本低,适用于壳体和管束温差小,管外物料比较清洁且不易结垢的场合。为减少 热应力, 通常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中设置柔性元件膨胀节、挠性管板等来吸收热
式的传热效果通常比沉浸式要好, 但缺点是喷淋容易不均匀, 且一般安装在室外, 需要定期清除管外积垢。
图 5. 喷淋式蛇管换热器示意图 2.1.2 套管式换热器
图 6. 套管式换热器示意图 套管式换热器即将两种直径大小不同的直管装成同心套管, 每一段套管称为 一程,每一程内管之间用回弯头相连,外管之间也相连。如图 6 所示,进行热交 换时,一种流体在内管流动,另一种流体则在外套管间的管隙流动。套管式换热 器式标准管与管件组合而成,构造简单,加工方便,选择恰当的内外管直径即可 获得较高的传热系数,但是另一方面该种换热器街头多而易漏,占地面积较大, 单位传热面积消耗的金属量大,适用于传热量不大的设备。
2.5 换热器对比
表 2. 各类型换热器对比
换热器形式 优点 缺点 壳程不易清洗、 需补偿 造价成本高 适用范围 壳体和管束温差小 壳程流体不易结垢 壳体和管束温差大 壳程流体易结垢 常用于有机化工的冷凝 石油炼制、造气、酿造;浓 硫酸的冷却
固定管板式
造价成本低 清洗方便 无需补偿 结构简单、 耐高压、 防腐简单 易清洗、传热面积 增减灵活 传热系数大、结构 紧凑、操作灵活、 易检修、易清洗 设备简单、造价低 传热系数大、结构 紧凑轻巧 传热系数大 高效节能、结构紧 凑
图 11. 平板式换热器工作示意图 平板式换热器由传热板片、密封垫片和压紧装置组成,通过垫片密封、以及 孔槽定向实现冷热流体的分离和热交换。 传热板片一般压制成槽型或者波纹形的 表面, 既能增强板片的强度又能加强流体的湍动。 平板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食品、 轻工业和生物学研究等行业。 平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大、结构紧凑、操作的灵活性也较大,同时设备的清 洗、检修都很方便,但是设备的允许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较低,处理量较小,不 适用于大型化工生产过程。 2.2.2 螺旋板式换热器
图 12. 夹套式换热器示意图 2.3 翅片式换热器 2.3.1 板翅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由若干个基本元件和集流箱组成,基本元件由翅片、隔板和封 条组成。将各个单元体进行不同的叠积和适当的排列,并用钎焊焊为一体,得到 的组装件成为芯部或板束。图 13 所示为逆流和错流式板翅换热器组装件。板翅 式换热器传热效率高,传热系数比管壳是换热器大 3~10 倍。结构紧凑、轻巧, 单位面积内传热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十几到几十倍。 但是其结构相对比较复 杂,造价成本高,易堵塞,不易清洗和检修,因此要求流体清洁,且生产规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