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能演练(二十) 2.4.0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提能演练(十)2.2.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提能演练(十)2.2.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十)(4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正确)1.可充电电池是一种可以反复使用的电池,在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便携式计算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可充电电池的种类很多,根据其使用的化学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镍镉、镍氢、锂离子、铅蓄、铁锂等类型。

现有一块利用家用电源充电的手机可充电电池,对于其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下面是对电源电动势概念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B.1号干电池比7号干电池大,但电动势相同C.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的电能越多,电动势就越大D.电动势、电压和电势差虽名称不同,但物理意义相同,所以单位也相同3.(2012·南充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的输出电流越小时,电源的电动势越大B.电源的输出电流越大时,电源的电动势越大C.外电路断开时电源的电动势为零D.电路中,如果每通过1 C的电荷,电源能把2 J的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则电源的电动势就为2 V4.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 V,这表示( )A.电路中每通过1 C的电荷量,电源就把2 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铅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2 VC.铅蓄电池在1 s内将2 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铅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普通干电池(电动势为1.5 V)的大5.(2012·佛山高二检测)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电池的电路中每通过2 C的电荷量,电池提供的电能是4 J,那么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是0.5 VB.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时,其电源电动势一定也增大C.无论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其电源电动势一定不变D.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6.如图为一块手机电池的背面印有的一些符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容量为500 mA·hB.该电池的电动势为3.6 V,内阻为0C.该电池在工作时的电流为500 mAD.若电池以10 mA的电流工作,可用50小时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7.(10分)电动势为1.2 V的计算器电池,若在电路中用1.2 s 的时间移送2 C 的电荷量。

2024版物理课时提能演练(沪科版):1

2024版物理课时提能演练(沪科版):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三)(4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9分,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5分,共72分)1.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更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6 s末返回动身点D.物体在第5 s末离动身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2.(2024·福州模拟)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点、同时沿平直马路动身的s-t图像,从图像中可知( )A.t1时刻,两车速度方向相同B.t1时刻,两车速度大小相等C.在t1时间内,两车的路程相等D.在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3.(易错题)甲、乙两质点在始终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动身点间的距离是( )A.甲在乙之前2 mB.乙在甲之前2 mC.乙在甲之前4 mD.甲在乙之前4 m4.(2024·白银模拟)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质点在前10 s内运动的位移为20 mB.质点的加速度为-0.4 m/s2C.质点的初速度为4 m/sD.质点前20 s内所做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5.(创新题)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学问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s随时间变更的图像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像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像是( )6.(2024·荆州模拟)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别在水平拉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起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分别经过时间t0和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时撤去F1、F2,甲、乙两物体起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其速度随时间变更状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在F1、F2作用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s1、s2,则s1>s2B.若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s1′、s2′,则s1′>s2′C.甲、乙两物体匀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4∶1D.若在匀加速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a1<a27.(预料题)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 m,物体A以v 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 B=10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A.7 sB.8 sC.9 sD.10 s8.(2024·潍坊模拟)两辆嬉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竞赛起先,它们在四次竞赛中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哪些图对应的竞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9.(易错题)(14分)汽车由静止起先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更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 图线;(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10.(14分)A火车以v1=20 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觉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 m 处有另一列火车B正以v2=10 m/s速度匀速行驶,A车马上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意什么条件?答案解析1.【解析】选B.物体在前2 s内速度方向均为正方向,A错误;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v-t图线的斜率相同,故加速度相同,B正确;物体在前4 s内的总位移为零,在第2 s末和第6 s末离动身点最远,最大位移为m 1s12=⨯2 m 1 m ⨯=,故C 、D 均错误.2.【解析】选D.t 1时刻两汽车离动身点的位置相同,但是甲在返回途中,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 、C 均错.由图线斜率可知,v 乙>v 甲,故B 错.在t 1时间内,两车位移相同,由sv t=可知,D 选项正确.3.【解析】选D.甲、乙两质点3 s 末在途中相遇时,各自的位移分别为11s 2 2 m 2 m s 3 4 m 6 m 22=⨯⨯==⨯⨯=甲乙,,因此两质点动身点间的距离是甲在乙之前4 m ,故D 正确.4.【解析】选D.由v-t 图像可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4 m/s ,负号表示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C 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2va 0.4 m /s t∆==∆,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错误,D 正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质点在前10 s 内运动的位移1s 10 4 m 20 m 2=-⨯⨯=-,负号表示质点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A 错误.5.【解析】选C.A 项位移正负交替,说明物体做往复运动;B 项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周而复始;C 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循环下去,物体始终单向运动,C 正确;D 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零,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不是单向运动.6.【解析】选B 、C.在F 1、F 2作用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之比为0012002v t /2s 1s v 4t /22==,所以s 1<s 2,A 错误;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之比为0012002v 3t /2s 6s v 5t /25'==',所以12s s ''>,B 正确;甲、乙两物体匀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00002v 2t /24v t /21=,C 正确;匀加速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之比为00002v /t 8v /4t 1=,所以a 1>a 2,D 错误. 7.【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1)计算物体B 停止运动时,A 、B 两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推断物体A 是否已经追上物体B.(2)由位移公式求出追刚好间.【解析】选B.物体B 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时,所需时间B 1v 10t s 5 s a 2===,运动的位移22B B v 10x m 25 m 2a 22===⨯,在这段时间内物体A 的位移x A =v A t 1=4×5 m=20 m ;明显还没有追上,此后物体B 静止,设追上所用时间为t ,则有4t=x+ 25 m ,解得t=8 s ,故B 正确.8.【解析】选A 、C.v-t 图线与t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A 、C 两图中在t=20 s 时a 、b 两车的位移大小分别相等,故在20 s 时b 车追上a 车;B 图中b 车始终领先,间距越来越大;D 图中a 车在前7.5 s 始终落后,在7.5~12.5 s 间尽管a 车速度大于b 车,但由于前7.5 s 落后太多未能追上, 12.5 s 后v a <v b ,故a 车不能追上b 车.【变式备选】(2024·东莞模拟)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始终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 m【解析】选C 、D.v-t 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物体a 加速时图线的斜率小于物体b 加速时图线的斜率,故物体a 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 的加速度,A 错误;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故4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B 错误;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60秒时,图线a 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图线b 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故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C 正确;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a b 1x x x 104020 m 2∆=-=⨯+⨯+ 12040 m 2⨯⨯900 m =,D 正确.9.【解析】(1)设t=10、40、60 s 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1、v 2、v 3.由题图知0~ 1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2 m/s 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 1=2×10 m/s=20 m/s①(3分)由题图知10~40 s 内汽车匀速行驶,则: v 2=20 m/s ②(2分)由题图知40~6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 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 v 3=v 2-at=(20-1×20) m/s=0③(3分)依据①②③式,可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v-t 图线,如图所示. (3分) (2)由第(1)问v-t 图可知,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3060x 20 m 900 m 2+=⨯= (3分)答案:(1)见解析 (2)900 m10.【解析】两车恰不相撞的条件是两车速度相同时相遇, 则v 2=v 1-a ′t(3分)对A :2111s v t a t 2=-' (3分) 对B :s 2=v 2t(2分) 又有:s 1=s 2+s 0(2分) ()22221202010(v v )a m /s 0.5 m /s 2s 2100--'===⨯ (2分) 则a >0.5 m/s 2(2分)答案:a >0.5 m/s 2【总结提升】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1)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画出运动简图,列位移、时间关系式.(2)相对运动法:奇妙地选取参考系,然后找两物体的运动关系.(3)数学分析法:设相遇时间为t ,依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 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探讨,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碰;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4)图像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像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像求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提能演练(二十)3.4.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时提能演练(二十)3.4.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二十)(4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正确)1.一根容易变形的弹性导线,两端固定。

导线中通有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当没有磁场时,导线呈直线状态;当分别加上方向竖直向上、水平向右或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时,描述导线状态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2.一根长为0.2 m、电流为2 A的通电导线,放在磁感应强度为0.5 T的匀强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大小可能是( )A.0.4 NB.0.2 NC.0.1 ND.03.(2012·牡丹江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圈套在一水平光滑绝缘圆柱上,但能自由移动,若两线圈内通以大小不等的同向电流,则它们的运动情况是( )A.都绕圆柱转动B.以不等的加速度相向运动C.以相等的加速度相向运动D.以相等的加速度相背运动4.(2012·苏州高二检测)如图甲所示是磁电式电表的结构图,图乙是磁极间的磁场分布图,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指针稳定后,线圈受到螺旋弹簧的力矩与线圈受到的磁力矩方向是相反的②通电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也越大③在线圈转动的范围内,各处的磁场都是匀强磁场④在线圈转动的范围内,线圈所受磁力矩与电流有关,而与所处位置无关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2012·天津高考)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到N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

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A.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B.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C.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D.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6.(2012·福州高二检测)如图,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它的正中央上方固定一直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若给导线通以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少B.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C.桌面对磁铁没有摩擦力D.磁铁所受的合力不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7.(10分)如图所示,水平导轨间的距离L=0.5 m,B=2 T,ab棒的质量m=1 kg,物块重G=3 N,ab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电源的电动势E=10 V,r=0.1 Ω,导轨的电阻不计,ab棒电阻也不计,问R的取值范围为多少时棒处于静止状态?(g取10 m/s2)8.(2012·黄冈高二检测)(10分)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置一通有电流I,长为L,质量为m的导体棒,如图所示,求:(1)欲使棒静止在斜面上,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和方向。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 3.3.0 (2).pptx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  3.3.0 (2).pptx
A. 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 B.甲图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 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乙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6.(2011·山东高考)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 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 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 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7.(2012·邯郸模拟)如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2.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情形正确的是(黑点 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
A.①④
B.②④
C.③⑤
D.②⑥
3. (2012·宿州模拟)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 B.
(4) 正式实验中,请作如下分析: ①如果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
组实验。(溶液浓度梯度差
为 1ppm)
②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相同的实验材料。
学海无 涯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进行
④预期结果:
,每瓶投入 10 段 。 。
答案解析
1.【解析】选 A。A 项中,因单侧光和该实验变量均能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现象 ,故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项和D 项中 ,该实验可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 哚 乙酸,也不能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 项中,拜尔实验有两组,是相互对照。 一组是胚芽鞘尖端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第二组是胚芽鞘尖端放在切 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另外一侧。 2.【解析】选 A。对胚芽鞘来说,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且生长快;对根来说,在重力的影响下,近地侧生长素多,但生长慢。 3.【解析】选 D。乙烯利能够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 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类似物能够促进插枝生根,但只需处理形态学的 下端。 4.【解析】选 D。 用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及除去种子后的子房停止发育,都是 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点;修剪制造植物盆景是去顶,解除顶端优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提能演练(二)1.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提能演练(二)1.2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2·潍坊高二检测)当前世界范围内都在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列有关做法违背可持续发展精神的是( )A.将氢气、酒精设计成燃料电池,是因为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同时氢气、酒精等燃料可再生B.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并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率,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C.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如在我国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太阳能、风力发电站等D.合理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有助于缓解化石能源紧缺问题2.(2012·杭州高二检测)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ΔH=-110.5 kJ·mol-1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0.5 mol稀硫酸与1 mol稀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3 kJ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3.1.5 g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完全燃烧,放出50 kJ热量,则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 )A.1 000 kJ·mol-1B.1 500 kJ·mol-1C.2 000 kJ·mol-1D.3 000 kJ·mol-14.据报道,有一集团拟将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2H2O 2H2↑+O2↑。

有下列几种说法:①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②氢气是一级能源;③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④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生存条件。

JXLS2.4.0系列教程(一)——最简单的模板导出

JXLS2.4.0系列教程(一)——最简单的模板导出

JXLS2.4.0系列教程(⼀)——最简单的模板导出 Java中实现excel根据模板导出数据的⽅法有很多,⼀般简单的可以通过操作POI进⾏。

还可以使⽤⼀些⼯具很轻松的实现模板导出。

这些⼯具现在还在维护,⽽且做得⽐较好的国内的有easyPOI,国外的就是这个JXLS了。

笔者使⽤jxls 2也有半年的时间了,半年前因项⽬原因需要导出⼤量的excel⽂件,所以找到了jxls2,这是⽬前我⽤过最好的excel导出⼯具,基本可以完全满⾜所有的项⽬需要。

不使⽤easypoi的原因是那时候测试时候效果不是很好,项⽬中有很多复杂的报表(⼤量单元格合并和单元格样式),easyPOI处理合并单元格时候容易出现残损的情况。

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下JXLS 2.4.0 ,写⽂章前我搜索了下JXLS的教程,发现半年前我看到的是什么⽂章,现在的还是什么⽂章,⼤量的⽂章停留在JXLS1.0时代(作者2.0后重写了代码,使⽤⽅法完全不同)。

唯⼀最新的⼀篇中⽂⽂章是klguang 写的《jxls2.3-简明教程》。

剩下的就是官⽅⽂档了。

其实官⽅⽂档也很不错,就是系统化不够,值此国庆之际,正好把我的⼯作中使⽤JXLS的经验写⼀下,让更多⼈接触这款优秀的⼯具。

⾸先,我推荐各位有能⼒的先上官⽹下载最新版本和了解下基础功能。

(有没有被墙看缘分,公司的电信⽹络可以直接上,家⾥联通的要挂VPN) 其次,推荐各位完整的看完klguang ⼤神写的《jxls2.3-简明教程》这篇⽂章。

⾥⾯提供了klguang ⼤神的⼯具类,本⽂也基于他的⼯具类进⾏介绍(部分代码进⾏修改)。

好,现在我们开始。

我这⾥使⽤jxls 2.4.0进⾏教程(不使⽤最新的2.4.2是因为我懒,教程⽤的jar包是我直接从公司项⽬拷的,懒得去测试新版本会不会有什么⼳蛾⼦,不过我看了下更新说明,只是修复了⼀个bug,应该问题不⼤)。

2.4和2.3在操作上没什么变化,但是在jar包的依赖上发⽣了变化,所以在使⽤2.4时候主要看我提供需要依赖的jar包⽂件。

高二数学下学期课时提能演练卷20

高二数学下学期课时提能演练卷20

课时提能演练(十九)/课后巩固作业(十九)(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等,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1123()()()()A B C D32342.(2012·安徽高考)袋中共有6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从袋中任取两球,两球颜色为一白一黑的概率等于()1234()()()()A B C D55553.(2011·浙江高考)从已有3个红球、2个白球的袋中任取3个球,则所取的3个球中至少有1个白球的概率是()1339()()()()A B C D10105104.设a是从集合{1,2,3,4}中随机取出的一个数,b是从集合{1,2,3}中随机取出的一个数,构成一个基本事件(a,b).记“这些基本事件中,满足log b a≥1”为事件E,则E发生的概率是()1511()()()()A B C D21234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5.(易错题)甲、乙两人玩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任想一个数字记为a,再由乙猜甲刚才想的数字,把乙想的数字记为b,且a,b∈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1,2,3,4,5,6},若|a -b|≤1,则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个人玩这个游戏,得出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__________.6.(易错题)已知直线l 1:x-2y-1=0,直线l 2:ax-by-1=0,其中a ,b ∈{1,2,3,4,5,6},则直线l 1∩l 2= 的概率为________.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7.为了对某课题进行研究,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三所高校A ,B ,C 的相关人员中,抽取若干人组成研究小组,有关数据见下表(单位:人).(1)求x,y;(2)若从高校B ,C 抽取的人中选2人作专题发言,求这2人都来自高校C 的概率.8.(2012·浏阳高一检测)箱子里有3双不同的手套,随机拿出2只,记事件A 表示“拿出的手套配不成对”;事件B 表示“拿出的都是同一只手上的手套”;事件C 表示“拿出的手套一只是左手的,一只是右手的,但配不成对”.(1)请罗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2)分别求事件A 、事件B 、事件C 的概率.【挑战能力】(10分)甲、乙二人用4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2, 红桃3, 红桃4, 方片4)玩游戏,他们将扑克牌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甲先抽,乙后抽,抽出的牌不放回,各抽一张.(1)设(i,j)分别表示甲、乙抽到的牌的数字,写出甲、乙二人抽到的牌的所有情况.(2)若甲抽到红桃3,则乙抽出的牌的牌面数字比3大的概率是多少?(3)甲、乙约定:若甲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乙大,则甲胜,反之,则乙胜.你认为此游戏是否公平?说明你的理由.答案解析1.【解析】选A.因为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所求.概率为132.【解析】选B.1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分别记为a1,b1,b2,c1,c2,c3.从袋中任取两球有(a1,b1),(a1,b2),(a1,c1),(a1,c2),(a1,c3),(b1,b2),(b1,c1),(b1,c2),(b1,c3),(b2,c1),(b2,c2),知识改变命运(b2,c3),(c1,c2),(c1,c3),(c2,c3),共15种.满足两球颜色为一白一黑有6种,概率等于62.155=【变式训练】抛掷两个骰子,则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大于4的概率为()13875A B C D189126()()()()【解析】选D.抛掷两个骰子共有36个基本事件,事件“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大于4”包含30个基本事件,故所求的概率为305P366==. 3.【解析】选D.根据题意,首先从5个球中任取3个球,共10种取法,所取的3个球中没有白球,即全部红球的情况有1种,则没有白球的概率为110,则所取的3个球中至少有1个白球的概率是910,故选D.4.【解题指南】首先将已知的不等关系转化为a,b的关系,再求基本事件的个数,最后求概率.【解析】选B.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分别从两个集合中取两个数字,共有4×3=12种结果,满足条件的事件是满足log b a≥1,可以列举出所有的事件,当b=2时,a=2,3,4,当b=3时,a=3,4,共有3+2=5个,∴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得到概率是512.5.【解析】数字a,b的所有取法有62=36种,满足|a-b|≤1的取法有16种,所以其概率为164P369==.答案:496.【解析】∵a,b∈{1,2,3,4,5,6},知识改变命运∴a,b各有6种取法,∴总事件数是36,而满足条件的只有两组数a=2,b=4;a=3,b=6.∴21P.==3618答案:118【误区警示】本题易出现将所求事件含的基本事件中含有a=1,b=2的错误,实际上此种情况下两直线重合,不是平行的情况.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准确理解题意.7.【解析】(1)由题意可得,x2y==,183654所以x=1,y=3.(2)记从高校B抽取的2人为b1,b2,从高校C抽取的3人为c1,c2,c3,则从高校B,C抽取的5人中选2人作专题发言的基本事件有(b1,b2),(b1,c1),(b1,c2),(b1,c3),(b2,c1),(b2,c2),(b2,c3),(c1,c2),(c1,c3),(c2,c3),共10种.设选中的2人都来自高校C的事件为X,则X包含的基本事件有.(c1,c2),(c1,c3),(c2,c3),共3种.因此P(X)=310.故选中的2人都来自高校C的概率为3108.【解析】(1)分别设3双手套为:a1a2;b1b2;c1c2.a1,b1,c1分别代表左手手套,a2,b2,c2分别代表右手手套.从箱子里的3双不同的手套中,随机拿出2只,所有的基本事件是:(a1,a2),(a1,b1),(a1,b2),(a1,c1),(a1,c2);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a 2,b 1),(a 2,b 2),(a 2,c 1),(a 2,c 2);(b 1,b 2),(b 1,c 1),(b 1,c 2);(b 2,c 1),(b 2,c 2);(c 1,c 2).共15个基本事件.(2)①事件A 包含12个基本事件,故124P A 155==()(或能配对的只有3个基本事件,34P A 1155=-=()); ②事件B 包含6个基本事件,故62P B 155==(); ③事件C 包含6个基本事件,故62P C 155==(). 【挑战能力】【解析】(1)甲、乙二人抽到的牌的所有情况(方片4用4′表示)为:(2,3),(2,4),(2,4′),(3,2),(3,4),(3,4′),(4,2),(4,3),(4,4′),( 4′,2),(4′,3),(4′,4),共12种不同情况.(2)甲抽到红桃3,则乙抽到的牌只能是红桃2,红桃4,方片4,因此乙抽到的牌的数字大于3的概率为23.(3)不公平.由甲抽到牌的牌面数字比乙大有(3,2),(4,2),(4,3),(4′,2),(4′,3)5种, 甲胜的概率为15P 12=,乙胜的概率为27P 12=.∵571212<, ∴此游戏不公平.【方法技巧】巧用概率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概率与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的随机现象密不可分,可以说概率从生活中来,同时利用概率知识又可以解释生活的一些随机问题.例如,本例中对游戏公平与否的概率解释,就体现了概率知识在解决生活中随机现象的独到之处.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013版物理课时提能演练(沪科版):模块综合检测(二)

2013版物理课时提能演练(沪科版):模块综合检测(二)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模块综合检测(二)选修3-4(90分钟 100分)1.(2019·朝阳区模拟)(4分)单摆的摆长和释放摆球的位置都不变,摆球的最大摆角小于5°,若把摆球的质量增为原来的2倍,则此单摆的( )A.频率不变,振幅不变B.频率和振幅都减少C.频率不变,振幅增加D.频率增加,振幅不变2.(4分)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 s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 m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3.(2019·南开区模拟)(4分)一个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以某一时刻t=0为计时起点,经1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最大4的加速度,那么在图乙所示的振动图线中,能正确反映振子的振动情况的是(以向右为正方向)( )4.(4分)如图所示,图乙中图像记录了单摆中摆球的动能、势能随摆球位置变化的关系,下列关于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图线表示势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B.b图线表示机械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C.c图线表示动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D.图像表明摆球在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5.(2019·唐山模拟)(4分)一列周期为T的简谐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图甲为该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O、M之间;A、B、C是介质中的三个质点,此时,A在波峰,C在波谷,B在AC间,且B的速度方向为-y方向,若以C点开始振动时作为计时起点,则A点的振动图像是图乙中的( )6.(4分)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声波1和声波2,在空气中传播,如图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1的波速比声波2的波速大B.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1比波2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C.这两列波相遇时,不会产生干涉现象D.远离两个声源运动的观察者,接收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均与从声源发出时的频率相同7.(2019·大纲版全国卷)(4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波长为1.2 m,振幅为A.当坐标为x=0处质元的位移为3A2-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0.4 m=处质元的位移为32A.当坐标为x=0.2 m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时,x=0.4 m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A.1A-、沿y轴正方向2B.1A-、沿y轴负方向2C.3A-、沿y轴正方向2D.3A-、沿y轴负方向28.(2019·大纲版全国卷)(4分)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9.(4分)如图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束光的传播速度为( )A.0.4cB.0.5cC.0.9cD.1.0c10.(4分)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图所示),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像是( )11.(4分)应用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判断如图所示的表示电场产生磁场或磁场产生电场的关系图像中(每个选项中的上图表示的是变化的场,下图表示的是变化的场产生的另外的场)正确的是( )12.(4分)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A均匀膨胀,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λC.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4λD.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213.(6分)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___________mm.(2)接着测量了摆线的长度为l,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用题目中的物理量表示).(3)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l,测量了多组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甲同学把摆线长l作为摆长,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学作出02T-l图像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0影响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4.(6分)如图所示,画有直角坐标系xO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原点,直边与x 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得角α和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了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15.(8分)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本实验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__和__________.(3)若测得双缝间距为3.0 mm,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为0.70 m,通过测量头(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0.500 mm)观察到第1条亮纹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观察第5条亮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可求出红光的波长λ=_____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6.(2019·南通模拟)(6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大,所以激光可以比无线电波传递更多的信息C.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也越明显D.地面上测得静止的直杆长为L,则在沿杆方向高速飞行火箭中的人测得杆长应小于L(2)平行光a垂直射向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其截面如图所示,发现只有P、Q之间所对圆心角为60°的球面上有光射出,则玻璃半球对a光的折射率为__________,若仅将a平行光换成b平行光,测得有光射出的范围增大,设a、b两种色光在玻璃半球中的速度分别为v a和v b,则v a__________v b(选填“>”、“<”或“=”).(3)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此时刻沿-y运动,经过0.1 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波速为5 m/s,那么:①该波沿__________(选填“+x”或“-x”)方向传播;②图中Q点(坐标为x=7.5 m的点)的振动方程y=__________cm;③P点的横坐标为x=__________m.17.(1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摄影机镜头表面涂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原理B.光照射遮挡物形成的影轮廓模糊,是光的衍射现象C.太阳光是偏振光D.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应该采用长波发射(2)如图所示,是研究激光相干性的双缝干涉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是λ,屏上的P点到两狭缝S1、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0号亮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依次是1号亮纹、2号亮纹…则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L1,S2P1的长度为L2,则L2-L1等于多少?(3)玻璃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横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A为圆柱面的顶点.两束同种单色光分别按如图方向入射到圆柱体上,光束1指向圆心,方向与AO夹角为30°;光束2的入射点为B,方向与底面垂直,∠AOB=60°,已知玻璃对这种光的折射率n3.求:两束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d.18.(1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传播时,若遇到的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很多,衍射现象十分明显,此时不能认为光沿直线传播B.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C.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他又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2)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拍到的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甲图是振子静止在平衡位置的照片,乙图是振子被拉至左侧距平衡位置20 cm 处放手后的频闪照片,已知频闪的频率为10 Hz ,则振子振动周期为T=_________s ;振子在通过平衡位置后T 12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_________cm. (3)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t 1=0时刻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 2=0.05 s 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①由波形曲线读出这列波的振幅和波长;②若周期大于()211t t 2-,则最小波速是多少?方向如何?最大波速是多少?方向如何? 答案解析1.【解析】选A.由于单摆的摆长和释放摆球的位置都不变,单摆的振幅不变,又因为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故此单摆的频率不变,只有A 正确.2.【解析】选B.共振时单摆的频率f=0.5 Hz,所以单摆的固有周期为1T 2 s f==,A 错;由T 2g =πl 可得单摆的摆长 1 m ≈l ,B 对;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周期增大,固有频率减小,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C 、D 错.3.【解析】选D.由t=0为计时起点,经14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最大的加速度,说明t=0时振子处于平衡位置,B 、C 错;对比A 、D 两图,经14周期时,A 图对应的是振子具有负方向最大加速度,D 图对应振子具有正方向最大加速度,故选项D符合要求,故选D.4.【解析】选D.当摆球释放后,动能增大,势能减小,当运动至B点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然后继续摆动,动能减小,势能增大,到达C点后动能为零,势能最大,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摆球的机械能守恒,综上可知只有D项正确.5.【解析】选B.由质点B的振动方向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振源的起振方向是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振动由C传到A的时间为T,且A质点应从平衡位2置向上振动,故B正确,A、C、D错误.6.【解析】选B、C.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波的波长无关,A项错;根据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波长较长的波1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 项正确;两列波频率不同,故不能发生干涉现象,C项正确;由于波的多普勒效应,远离声源运动的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从声源发出时的频率低,D 项错误.7.【解析】选C.根据题意,画出此时波形图,可以看到,此时x=0.2 m处的质元正在平衡位置向下运动.再经过半个周期,x=0.2 m处的质元回到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在这半个周期当中,x=0.4 m处的质元已经过了波谷正在向着平衡位置运动,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此时的位移与半个周期之前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C正确.8.【解析】选B.第一次折射时,把水滴看做三棱镜,向下偏折程度最大的光线一定是紫光,偏折程度最小的是红光,故第二次折射后,从题图上可看出紫光是a,红光是d,所以正确答案是B.9.【解析】选D.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可知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恒为c,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故D 正确.10.【解析】选C.由20v 1()c =-l l 得,正方形沿x 轴方向的长度变短(沿y 轴方向尺寸不受影响),所以C 正确,A 、B 、D 错误.11.【解析】选B 、C.A 中的上图是稳定的磁场,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不会产生电场,故A 选项错误;B 中的上图是均匀变化的电场,应该产生稳定的磁场,故B 选项正确;C 中的上图是振荡的磁场,它能产生相同频率的电场,且相位差为π/2,故C 选项正确;D 中的上图是振荡的电场,在其空间产生振荡的磁场,但下图中的图像与上图相比较,相位差为π,故D 选项错误.12.【解析】选B 、D.出现最亮时,为B 的下表面反射光与A 上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后加强,A 错,B 对;薄膜干涉中,当薄膜厚度为光在薄膜中半波长的整数倍,反射光加强,为最亮,因此温度由t 1升至t 2时,A 的高度变化为增加2λ,C 错,D 对.13.【解析】(1)从游标卡尺上读出摆球直径d=14.05 mm.(1分) (2)由F-t 图像知单摆周期T=4t 0,(1分) 摆长0d2=+l l(1分) 根据T 2g=πl 20201(d)2g 4t π+=l (1分) (3)实际摆长为01d 2+l ,故甲同学测量结果偏小,而乙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测量结果无影响.(2分) 答案:(1)14.05 (2) 20201(d)24t π+l (3)偏小 无影响14.【解析】“在y <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 1、P 2的像”的原因是当光线进入y <0的区域的边界时发生了全反射,即入射角太大,故应减小入射角.(2分)在白纸上画一条与y 轴正方向夹角较小的直线OA ,把大头针P 1、P 2竖直地插在所画的直线上,直到能够在y <0的区域内透过玻璃砖看到P 1、P 2的像.按实验的要求,所插入的大头针应该在同一条光路上,因此插上P 3后,P 3刚好能够挡住P 1、P 2的像.(2分)由折射率的定义得sin n sin β=α. (2分)答案:减小入射角 使P 3挡住P 1、P 2的像sin sin βα15.【解析】(1)双缝干涉仪各组成部分在光具座上的正确排序为: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屏,因此应填E 、D 、B.(3分)(2)安装光学元件时,应注意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为5~10 cm ,同时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2分)(3)由题图可知,条纹间距为21x x 0.65x mm 44-∆==(1分)又双缝到屏的距离l =0.70 m ,双缝间距d=3.0 mm, 由x d∆=λl得:xd∆λ=l, (1分) 代入数据得λ≈7×10-7 m(1分)答案:(1)E D B(2)单缝与双缝的间距为5~10 cm 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3)7×10-716.【解析】(1)选B 、D.超声波测速是利用波的多普勒效应,选项A 错误;根据信息论,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传递的信息量越大,选项B 正确;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窄,衍射现象越不明显,选项C 错;根据长度的相对性原理,选项D 正确.(1分)(2)平行光通过玻璃半球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为n=1/sin30°=2,将a 平行光换成b 平行光,测得有光射出的范围增大,说明b 光的临界角大,折射率小,由cv n=,得v a <v b . (2分)(3)①根据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知波沿-x 方向传播. (1分) ②由()6T 1.2s v5λ===得,25T 3ππω==,又y=Acos ωt,因此()5y 5cos t cm 3π=. (1分) ③经过0.1 s 波向左传播的距离为5×0.1 m=0.5 m,所以P 点横坐标为3-0.5=2.5(m).(1分)答案:(1)B 、D (2)2 < (3)①-x ②55cost 3π ③2.517.【解析】(1)选A 、B.照相机、摄影机镜头表面涂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原理,A 正确;遮挡物的影轮廓模糊,是因为光的衍射现象造成的,B 正确;太阳光是自然光,不是偏振光,C 错误;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应使用频率较高的电磁波,即应采用短波发射,D 错误.(2分)(2)根据双缝干涉原理,产生亮条纹的条件是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 Δs=n λ(n=0、1、2…),当n=0时产生0号亮纹, (1分) 当n=10时产生10号亮纹, (1分) 所以L 2-L 1=10λ.(1分)(3)光线2:1122sin160,sin,30n2θθ=︒θ===θ=︒(2分)i=60°-θ2=30°1sinr nsini,r602===︒(2分)1R2OC Rcos30==︒(1分) 同理,光线1从O点出射,折射角∠EOD=60°(1分) 则△EOD为等边三角形,1d OE OD OCtan30R3===︒=. (1分) 答案:(1)A、B (2)10λ(3)1R318.【解析】(1)选C.光传播时,若遇到的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很多,衍射现象不明显,此时光沿直线传播,A错;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B错;光导纤维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故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C对;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错误. (2分) (2)由f′=10 Hz,得1T0.1 sf'=='从图乙知14周期内有3个间隔,则T3T4='所以T=1.2 s (1分)由于T T12=',由对称性知振子在通过平衡位置后T12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10 cm.(1分) (3)①由波形图可知:A=0.2 m, (1分) λ=8 m (1分)②由于()121T t t2->,即Δt<2T当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可能的周期为:Tt nT 4∆=+,且n=0或1 (1分)当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可能的周期为:3Tt nT 4∆=+,且n=0或1 (1分) 由波速公式v Tλ=可知,当速度v 最小时,周期T 最大,分析上面两类情况可知,当周期最大时,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且在T t nT 4∆=+中取n=0,即Tt 4∆=,则T 大=0.2 s (1分) 最小速度v 40 m /s T λ==小大. (1分) 方向沿x 轴正方向.(1分)当v 最大时,周期T 最小,由上面分析可知, 当周期最小时,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且在3T t nT 4∆=+中取n=1,即3T t T 4∆=+,则1T s 35=小 (1分) 最大速度v 280 m /s T λ==大小(1分) 方向沿x 轴负方向.(1分)答案:(1)C (2)1.2 10 (3)①0.2 m 8 m②40 m/s方向沿x 轴正方向280 m/s方向沿x 轴负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二十)(45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7题,每题5分,共3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是( ) ①人类的白化病②囊性纤维病③苯丙酮尿症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0·广东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B.每种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编码C.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在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细胞内伴随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4.(2012·扬州模拟)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③只发生在含有逆转录酶的病毒中B.转基因生物中能够体现①~⑤过程C.①~⑤的过程中,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③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时,遵循A-U、U-A、C-G、G-C的原则5.(2012·广州模拟)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是( )A.脱氧核苷酸B.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D.核糖核酸6.(2012·中山模拟)下列关于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个过程都以核酸作为模板②两个过程的产物都以碳链为骨架③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运载工具④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碱基互补配对⑤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高能磷酸键提供能量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7.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

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A.20个B.15个C.16个D.18个二、双项选择题(包括3题,每题6分,共18分。

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8.(易错题)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B.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C.不同mRNA分子中,不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D.不同核糖体中,不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9.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有( )A.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B.反应进行的场所C.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D.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10.(预测题)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

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C.一个基因只能控制一种性状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三、非选择题(包括3题,共47分)11.(12分)(2012·徐州模拟)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分子_________上,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位于分子_________上(填字母)。

(4)分子l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_________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l链的_________端开始的。

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_________分子的水。

12.(19分)(预测题)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1)图2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___________的一部分,它主要在__________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可以用图2方框中数字__________表示。

(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

(3)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1中⑥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A.乳酸杆菌B.T2噬菌体C.染色体D.流感病毒(5)若图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 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 )A.166和55B.166和20C.333和111D.333和2013.(16分)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 LHCP。

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反应。

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_________中。

答案解析1.【解析】选D。

人类的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都是由于酶缺少所致,而囊性纤维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蛋白质的结构改变所致。

2.【解析】选D。

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每种氨基酸可能不止有一种密码子编码;DNA 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解析】选A。

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包括转录和翻译,其中转录是指由DNA形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不能与DNA的复制同时进行,故RNA应该增加,而DNA不变;翻译是指以RNA为模板,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故氨基酸应该减少;上述过程尽管均消耗能量,但细胞内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4.【解析】选C。

含有逆转录酶的生物只有病毒,病毒只有在其宿主细胞中才能发生逆转录过程,在病毒中不能发生逆转录过程。

现有的转基因生物是细胞生物,只能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不能发生逆转录和RNA分子的复制过程。

逆转录时,遵循A-T、U-A、C-G、G-C的配对原则。

5.【解析】选A。

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需要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进行转录过程,以核糖核酸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进行翻译过程。

【误区警示】由于不明确基因表达的过程及所需的各种条件而误选B或D。

6.【解析】选D。

基因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都以核酸作为模板,前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后者以mRNA为模板;两个过程的产物分别是RNA和蛋白质,二者都是大分子有机物,都以碳链为骨架;翻译过程需要以tRNA为运载工具,而转录过程则不需要运载工具;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碱基互补配对和高能磷酸键水解提供能量。

7.【解题指南】1.考查实质:mRNA上的碱基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之间的数量关系。

2.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起始密码子的碱基组成和终止密码子的碱基组成先确定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然后确定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的个数,最后计算出氨基酸的个数。

【解析】选C。

先找到起始密码子,再找到终止密码子,两者中间一共45个碱基对应15个密码子,决定15个氨基酸。

注意起始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故为16个。

8.【解析】选C、D。

不同DNA分子可能储存相同的遗传信息,如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相同基因的情况;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有些基因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可以表达,比如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其他基因则在特定细胞中表达;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核糖体只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与mRNA的种类密切相关,同一mRNA结合的核糖体上翻译出的多肽都是相同的。

9.【解析】选A、C。

据图可知,甲过程为DNA复制,乙过程为转录,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而DNA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转录中发生A、U配对,而DNA复制过程中为A、T配对。

DNA的复制和转录都以DNA链为模板,因此二者发生的场所相同;都以呼吸作用为其提供的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10.【解析】选B、D。

由图可以看出,苯丙酮酸、多巴胺和黑色素物质的代谢异常与酶的合成直接相关,而酶的合成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1若发生变化,则多巴胺和黑色素的合成都受影响;多巴胺和黑色素的合成也都受多种基因的控制。

11.【解析】要注意复制、转录和翻译三者的区别,以模板为切入点,可以抓住本质,复制以解旋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解旋后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以RNA 单链为模板。

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都含有DNA,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a和d分别是亲代DNA分子上的单链,二者的碱基序列成互补关系,因此a和c、b和d上的碱基序列相同。

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属于DNA分子上的片段,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位于信使RNA上。

丙图中两个核糖体位于同一条链l上,说明l链为信使RNA,彻底水解后有6种化合物:核糖、磷酸、四种碱基。

从两条肽链m和n的长度上可以知道,翻译从A端开始。

l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最多对应117个密码子,最多对应117个氨基酸,脱掉116个水分子。

答案:(1)DNA复制、转录、翻译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2)a和c、b和d (3)e f (4)6 (5)A 11612.【解析】图1所示为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具有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其中的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DNA、tRNA、氨基酸、mRNA、多肽链、核糖体;在mRNA 的UCU碱基后的密码子是UAA;根据碱基的构成判断,图2中方框内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体的化学成分是RNA和蛋白质,这与RNA病毒的成分相似;DNA中碱基对的数目和mRNA中碱基的个数及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个数的比值为3∶3∶1,氨基酸的种类最多20种。

答案:(1)RNA 细胞核核糖核苷酸①②⑦(2)翻译[⑥]核糖体氨基酸(3)UAA (4)D (5)D【方法技巧】DNA、mRNA和蛋白质中氨基酸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11 - (1)翻译时,mRNA 上的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准确地说,mRNA 上的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