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
矿井水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

《水文地质学》念书陈说之巴公井开创作题目:矿井水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任课老师:刘忠保姓名:宋晨班级:地质21503班学号:201500780时间:2018年4月25日目录一.矿井水文地质介绍 (2)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4)三.矿井充水水源 (6)四.矿井充水水平 (7)五.矿井水害类型及整治办法 (8)六.防治主要办法 (13)七.结束语 (14)矿井水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摘要:矿井水是日常生活中其实不触及的词,可是矿井水害却是威胁平安生产的重要灾害类型,分析和研究矿井水害原因对矿井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不单关系到广年夜开采人员的生命平安,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发展,所以为有效地减少或消除矿井水害事故,首先需要对矿井水害的成因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掌控,才华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关键词:矿井水害;防治矿井水害是影响采矿企业平安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矿井水害一旦发生,不单影响各采掘工作面的平安施工,还将招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并淹没矿井和采区,危害十分严重.为切实保证矿井平安生产,应对矿井水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采用有利办法进行防治,不竭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矿井水害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是提高矿井防治水害工作的关键.一.矿井水文地质介绍1.矿井水文地质:矿井水文地质是指研究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水处治方法的地质工作.2.矿井水:凡是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滴入、淋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的水,统称为矿井水.3.矿井水灾: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空中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越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4.矿井水害: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平安的、增加吨煤本钱和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的矿井水,都称为矿井水害.5.地下水:地下水是指赋存于空中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6.地下水分类: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分歧,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年夜类.(1)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年夜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堆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2)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本地下水流出空中时就形成泉.(3)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年夜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接受更年夜的水压力.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年夜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7..地表水进入井下有多种途径.(1) 地表水通过第四纪松散砂、砾层及基岩露头,先是渗入补给地下水,后在一定条件下进入巷道.(2) 地表水通过构造破碎带或枯井直接溃人地下.(3) 洪水期,洪水通过地势低洼处的井口或打破围堤直接灌入井下.(4) 在水体下采煤时,煤层采动后,顶板岩层垮落并发生断裂,地表水可沿此导水断裂带进入井下.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井巷充水特征动身,根据矿井及其周边是否存在老空积水、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和富水性及补给条件、矿井涌水和突水分布规律及水量年夜小、煤矿开采受水害威胁水平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水平等,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种类型(见表).注:1.单位涌水量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2.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矿井突水量Q3中,以最年夜值作为分类依据.3.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动较年夜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煤矿要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提交类型划分陈说,由企业总工程师审定.一、水文地质简单(1、露头区被粘土类土层覆盖;2、被断层切割封闭;3、地表泄水条件良好;4、属于深部井田;5、在本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开采;6、属高原山地背斜正地形,煤层底部灰岩无出露;7、煤层距顶底板上下富含水层距离很年夜)二、水文地质中等(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溶隙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三、水文地质复杂(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灰岩溶隙-溶洞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煤层直接顶底板为含水砂层),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分.2未开展水文地质普查,存在老窑积水,资料不齐的整合和技改矿井.)四、水文地质极复杂(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为岩溶含水层,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水源极其充分;1、矿井经常的直接或间接受煤层顶底部灰岩溶洞-溶隙高压富水含水层突水的威胁;2、灰岩露头分布范围广,河溪发育,山塘水库多;3、在高原山地向斜正地形矿区灰岩岩溶特别发育常形成暗河系统或汇水封闭洼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一般每3-5年重新确定一次,但发生重年夜突水事故后(突水量首次达300m3/h以上或死亡3人以上)应在一年内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三.矿井充水水源1矿井充水水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包括年夜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积水.地表水又可以分为河水、湖水、海水.地下水又包括岩溶裂隙水、砂岩裂隙水、第四纪松散堆积层潜水.2.充水途径:矿井水的充水途径是指连接充水水源与矿井之间的流水通道.它是矿井充水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年夜大都的矿井突水灾害正是由于对矿井充水途径认识不清而造成的.充水途径主要有:构造断裂、顶板垮落、底板破坏、封闭不良钻孔、陷落柱等.3.充水强度:有了一定的充水水源和特殊的充水途径,相应的充水强度也得以确定.因此,矿井水害的主要的因素是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4.其它矿井水害发生的条件:对突水以外的其它矿井水害发生的条件,除上述的因素外,和煤层的品质和围岩的成份有关,另外还有采矿设备、采矿技术等人为因素.四.矿井充水水平矿井充水水平是指地下水涌入矿井内的水量的几多,用来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水平.生产矿井经常使用含水系数或者矿井涌水量2个指标来暗示矿井的充水水平,基建矿井的充水水平经常使用矿井涌水量暗示.1、含水系数含水系数又称富水系数,它是指生产矿井在某时期排出水量Q(m3)与同一时期内煤炭产量P(t)的比值.即矿井每采1t煤的同时,需从矿井内排出的水量.含水系数KB(m3/ t)的计算公式为:KB = Q/P根据含水系数的年夜小,将矿井充水水平划分为以下4 个品级:(1)充水性弱的矿井: KB <2 m3/t ;(2)充水性中等的矿井:KB = 2~5 m3/t;(3)充水性强的矿井: KB = 5~0 m3/t ;(4)充水性极强的矿井:KB >10 m3/t .2. 矿井涌水量矿井涌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用符号Q 暗示,单位为m3/d 、m3/h、m3/min.根据涌水量年夜小,矿井可分为以下4个品级:(1)涌水量小的矿井:Q < 2 m3/min ;(2)涌水量中等的矿井:Q = 2~5 m3/min ;(3)涌水量年夜的矿井:Q = 5~15 m3/min ;(4)涌水量极年夜的矿井:Q > 15 m3/min.3. 矿井突水点突水量品级划分矿井突水的突水量年夜小不同很年夜,对矿井的危害水平也不相同.根据我国矿井突水情况,1984 年5 月,煤炭工业部对矿井突水点突水量做了品级划分.其品级标准是:(1)小突水点涌水量:Q≤1m3/min;(2)中等突水点涌水量:1 m3/min < Q ≤10 m3/min ;(3)年夜突水点涌水量:10 m3/min < Q≤30 m3/min;(4)特年夜突水点涌水量:Q > 30m3/min.五.矿井水害类型及整治办法按突水水源分:(1)地表水水害(2)松散层(冲积层)水害(3)砂岩裂隙水水害(4)薄层灰岩水水害 (5)厚层灰岩水水害(6)老空水(老窑水)水害2.按水进入矿井的方式分:(1)井巷突水(不成预见) (2)正常矿井涌水(可预见) (3)顶板淋水(4)井筒漏水 (5)地表水倒灌(溃入)3.其它分类类型:矿井突水按采掘工作所处的阶段,可分为掘进突水与回采突矿井突水按所段可为突水与突水;(1)按突水点与开采煤层所处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顶板突水、底板突水;(2)按突水相对采掘工程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突水与滞后突水(3)按突水点的水量年夜小,可分为小型突水(Q≤60m3/h)、中等突水(Q=60m3/h~600m3/h)、年夜型突水(Q=600m3/h~1800m3/h)和特年夜型突水(Q≥1800m3/h).(1)断裂构造(断层):断层是矿井充水的重要通道,地下水、地表水,甚至年夜气降水都可能沿导水断层渗入或涌入矿井.(2)岩溶陷落柱:岩溶陷落柱是由于煤系地层下伏的奥陶系灰岩顶部岩溶发育,常形成巨年夜的溶洞,使上覆地层失去支撑,从而在重力作用下不竭向下垮落而形成.(3)构造裂隙和地动裂隙:构造裂隙:成岩或构造活动中形成的导水裂隙(天然导水裂隙).地动裂隙:现代地动活动中新生成的裂隙.(4)采动导水裂隙带:当煤层采出后,采空区围岩应力状态发生变动,招致顶板、底板破坏,在采场周围形成破坏带或人工充水通道.(5)导水钻孔:未进行封孔或虽封孔,但质量分歧乎要求的钻孔便成为沟通煤层上部或下部含水层的导水钻孔.2.地下水灾害防治(1)采空区积水水害分析和防治采空区指的是开采多年的老矿井自身的旧巷、老窑或者临近矿井的旧巷、老窑.从生产矿井的角度上讲,可以依据矿井开拓时间和采空区的形成时间的先后关系,将采空区分为两类:在对矿井进行正常回采时形成的采空区与以往存在的老窑采空区.依据煤层的赋存条件,在矿井的开采过程中,一定会有地下空间场所形成,而且这些地下空间场所一定会揭露、接近一些含水层,倘若这些地下空间场所所处位置低于含水层水位,就一定接受一定的静水压.而且在煤层开采之后,会在这些地下空间场所形成采空区,进而使得工作面上的覆岩层发生破坏、移动,形成裂缝带和冒落带岩层,使得含水层水体漏入、渗入到采空区,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对采空区积水水害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充分掌握采空区旧巷、老窑的积水情况,在井田开拓的过程中明确记录其采空区相关的数据,同时,将其积水情况正确的填绘到矿井充水图上.第二,探访积水,形成矿井平安生产区域.(2)地表水造成的水害与防治地表水是指湖、海、江、河、季节性的年夜气降水以及水库等空中水体.地表水对矿井造成的危害指的是地表水直接涌入到矿井的生活区、工业场地以及矿井井筒,进而影响了地表的生活、生产,比如:地表水直接灌入矿井井筒会使得矿井被淹,进而影响矿井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地表水还可以透过空中的塌陷区、煤层的露头地区及岩石受风化破碎地带中不能整体胶结形成的各洞口及裂隙等通道流入井下,进而形成井下水,损害矿井部份生产区域.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地表水对矿井的平安生产具有很年夜的影响,所以,矿井施工单位一定要采用一定的办法对地表水水害进行有效的防治.矿井企业在确定矿井位置时,首先要充分的考虑该矿井位置以往的最高洪水位,从而保证主要建筑以及工业场地、井口、生活区加高到最高洪水位以上,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开地表水通道处的泥石流、冲击堆以及山洪流经地带,另外,还应该在适当的位置建筑挖泄洪沟和防洪堤坝,防止空中水体直接涌入到工业场地、矿井井筒以及生活区.(3)地质构造水造成的水害与防治含水层水源作为矿井最重要的充水源头,是矿井水害的根源所在,所以,矿井水害防治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地下水防治.在理想状态下,堆积岩层是完整、水平或者近似水平、连续的,可是,形成后的堆积岩层基本上都是倾斜的,而且这些堆积岩层有些被切断了,有些被褶皱了.在矿井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都要求要尽量降低矿井中的涌水量.因此,在采掘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防止或者减少揭露、接近地质构造带,进而在一定水平上防止采掘工作面突水事故的发生.对直接向矿井工作区域充水的地质构造带含水层,可以使用探放疏干降压的法子,消除矿井采掘工作面的淋水和涌水;倘若通过导水裂隙、岩浆侵入体以及断层等含水层的水体作为补给源涌入到采掘破坏范围时,一定要留设防水煤岩柱,减少矿井的涌水量,消除突水危险;倘若当含水层的这个补给通道不是很年夜,形成筑地下防水帷幕时,可以使用帷幕注浆法堵这个补给通道.(4)小煤矿积水造成的水害及防治因为煤层赋存条件比力复杂,煤矿在进行深层开采的时候,在浅部会有个体小煤矿进行无序化的开采,而且这些小煤矿为了使得其效益到达最年夜,在开采的过程中盲目的、没有规范的开采煤炭,招致年夜量积水采空区形成,更有甚者,有的小煤矿会突破井田的界限,与国有煤矿的部份采空区相连,使得这些个体小煤矿的涌水、积水直接灌入带国有煤矿中,这种做法不单会影响国有煤矿的正常生产,还会威胁矿井施工人员的生命平安.六.防治主要办法1.空中水的防治:空中防治水是指在地表修筑各种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年夜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矿井.(1)井口位置的安插.井口和其它建筑标高一定要高出本地历史最高水位.(2)对空中河流的整治.包括铺整河床、对河流进行改道处置、设置排水沟及时排水.图2-4 防洪堤示意图(1)疏水降压.所谓疏水降压防治矿井水害技术,就是对威胁矿井平安生产的主要充水含水层水,通过专门的工程和技术办法在人工受控的条件下进行超前疏干或疏降水压,进而减少或消除其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矿井平安的威胁.(2)截流注浆防治.截流注浆防治矿井水害技术,是指根据具体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害类型与特点,将研究配置的低渗透浆液注入含水层、隔水层中的空隙等,使之与围岩固结成不透水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起到梗塞过水通道、降低受注岩体的渗透性、增年夜岩石强度和隔水作用的矿井水害防治技术方法.(1)高浊矿井水的治理高浊矿井水净化处置通常采纳混凝剂.矿井水处置中混凝剂混合方式通常采纳水泵混合、管道混合器混合和机械混合,其中水泵混合较常采纳.矿井水净化处置采纳沉淀池或廓清池作为主要处置单位.(2)高矿化度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置常采纳电渗析法、反电渗析法(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细菌).(3)酸性矿井水&物理化学法(中和法).采纳碱性物质作为中和剂.基来源根基理是利用酸碱的中和反应到达增加酸性水的pH值的目的.∋生物化学方法(微生物法).生物化学法在常温条件下对Fe2+具有很高的氧化率.解决了惯例石灰乳中和处置法由于反应不完全而发生年夜量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为矿山企业的多种经营开辟了一条新路子,生化处置后的水可以回用.(湿地生态工程处置法(兼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特点).利用特定植物在湿地中能降低酸性水中的金属离子的作用,让酸性水缓慢流经人为的植物群落,到达活体过滤的目的.七.结束语矿井水一直以来都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煤矿平安,本文通过对矿井水的分布情况和种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分析了发生分歧种矿井水的原因,提出了矿井水害防治的一些有效的方法.参考文献:[1]虎维岳矿山水害防治理论与方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书社2006年8月[2]陈元良何绪文我国矿井水处置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立异导报2009(24)[3]李志锋李巍浅谈矿井水的防治办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第1期[4]郑纪峰.浅谈矿井水害防治[J].装备制造.2015(1).[5]谭湘龙,李杰等.煤矿矿井水害的分析和防治方法[J].科技和财富,2015(4).。
煤矿开采的水文地质特征与水害防治

演练应模拟真实场景,注重实战 效果,并对应急预案进行检验。
开展水害防治培训,提高员工对 水文地质特征和水害防治知识的
了解和掌握。
05 水害防治管理措施
水害防治责任制
建立水害防治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 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水 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制定水害防治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 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水害防 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突水具有突发性强、来势迅猛、难以预测等特点,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底板突水
总结词
底板突水是由于地下水或采空区积水通过底板裂隙或薄弱层,突破底板防水层而进入矿坑的现象。
详细描述
底板突水通常发生在矿坑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或采空区积水过多,当矿层被采动后,底板 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极限承载能力,导致底板裂隙或薄弱层扩张,水通过防水层薄弱处进入矿坑。底板 突水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容易造成矿坑淹没和人员伤亡。
03 水害防治技术
超前探放水
目的
注意事项
通过超前探放水,了解工作面前方的 水文地质情况,为后续开采提供安全 保障。
应遵循“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 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确保工作 面的安全。
方法
利用钻孔、物探等手段,在工作面前 方一定范围内进行超前探测,了解含 水层、导水通道等水文地质特征。
注浆加固
水害监测监控系统
建立完善的水害监测监控系统,对矿 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矿 井涌水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监控。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
水害防治科技创新
加强水害防治科技创新,研究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 ,提高水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1.1主要含水层1.1.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孔隙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由砂质粘土夹细砂或卵砾石组成,厚度15m左右,水位埋深小于15m。
呈带状分布于沁河及其支流河谷两岸。
富水性较好,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1~5.0L/sm。
主要承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河流及基岩风化带含水层排泄。
水质类型属HCO3-Ca.Mg型水。
1.1.2碎屑岩浅层裂隙水含水岩组(裂隙水)风化带厚度受地形起伏的影响,据钻孔资料综合分析一般为60~90m,最深可达100余米,富水性取决于风化裂隙发育程度。
该含水层一般呈潜水性质,直接承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浅部富水性较强,下部较差,据井检孔的3次抽水试验,降深9.47~62.37m,单位涌水量0.0052~0.1655L/sm,平均为0.0075L/sm,渗透系数为0.0109~0.8974m/d,平均为0.3747m/d,富水性中等,水质类型为HCO3-Na型水。
1.1.3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裂隙水)该含水岩组主要指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岩组,其中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三段地层矿区内普遍出露。
含水层为巨厚层粗砂岩及中细粒砂岩。
直接承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地形相宜处以下降泉的形式排出地表。
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地层深埋地下,含水层主要为中细粒砂岩,是3号煤的主要充水来源。
钻进中的冲洗液消耗量及水位变化不大,岩芯裂隙不发育,据ZK3-1孔的抽水试验,降深36.12m,单位涌水量0.00108L/sm,渗透系数为0.00063m/d,水位标高694.04m,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水。
1.1.4碎屑岩夹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裂隙岩溶水)矿区内该地层埋藏较深,含水层岩性为砂岩、灰岩,其间夹数层泥岩、砂质泥岩等隔水层,裂隙不发育,相对减弱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据井检孔的2次抽水试验,降深66.18~79.28m,单位涌水量0.00078~0.0012L/sm,平均为0.00099L/sm,渗透系数为0.0039~0.0059m/d,平均为0.0049m/d,弱富水性,水质类型为HCO3-Na型水。
煤矿防治水措施

煤矿防治水技术措施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煤尘、顶板、火灾等并列的五大灾害之一,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瓦斯列第二。
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条件不断变化,特别是兼并重组后,由于地质资料不清,煤矿受采空区、古空区、奥灰水威胁越来越严重,给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煤矿水害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所以,搞好水害防治是我矿的重点工作。
一、矿井水害类型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水。
按照水源把矿井水害分成以下几种:(一)地表水水害: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水库、沟渠等);(二)老空水水害:主要水源为古井、小窑废巷及采空区积水;(三)孔隙水水害:主要为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孔隙水、流砂水和泥砂等。
(四)裂隙水水害:主要为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五)岩溶水水害:主要为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太原群薄层灰岩岩溶水等;二、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现状煤矿水害与其形成的条件有直接对应关系。
矿井充水三个条件。
即“矿井充水三要素”包括充水水源、涌水通道和充水强度(涌水量)。
(一)水文地质探查技术1、水文地质试验技术水文地质试验技术的基本方法是以水文地质理论为基础,以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底板岩石力学试验为主要手段,探查含水层及其富水性、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等。
2、地球物理勘探技术(1)地震勘探:包括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查明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查明区内幅度大于5米的褶曲和直径大于20米的陷落柱;探测采空区和岩浆浸入体。
(2)瞬变电磁探测技术:是地面探测含水层及其富水性、构造及其含水情况,老窑及其积水多少的主要手段。
(3)高密度高分辨率电阻率法探测技术:是地面及其地下洞体的首选方法。
(4)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属于全空间电流勘探,可在地面及井下使用。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巷道底板富水性探测;底板隔水层厚度,原始导高探测;掘进头和侧帮超前探测,导水构造探测;潜在突水点、老窑积水区、陷落柱探测。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水文地质H ydrogeology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建议胡建新(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湖南 株洲 412003)摘 要:开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分析和评价矿山开采受水害危害程度,有效地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可提升矿井防治水技术能力,它关系到矿井开拓方式的选择和采掘系统的布置,矿井的总体规划和设计,特别是排水能力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矿井建设和运行成本,同时又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因此开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湖南某矿对井下水文地质划分以及防治水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合理的工作建议,为矿工生命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中图分类号:TD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7-0101-2Suggestions for Mine Wa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of Mine Hydrogeological TypesHU Jian-xin(Geophysical Survey Team of Hunan Coal Geology Bureau,Zhuzhou 412003,China)Abstract: It is related to the selection of mine development mode, the layout of mining system,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ine, especially the design of drainage capacity,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cost of the min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ne hydrogeological type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a coal mine in Hunan Province, the hydrogeological division and water control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miners' life safety.Keywords: mine;Hydrogeology;Partition1 矿井基本情况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抽出式通风系统。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1. 引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是对矿井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系统分类和划分的过程。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有助于深入理解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并为矿井工程设计和水管理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目的、分类依据和方法,以及常见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2. 目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系统化地描述和分类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具体目标包括:•提供水文地质特征的综合描述,包括矿井地下水位、地下水含量、地下水流动特征等;•了解矿井地下水对矿井工程的影响;•为矿井工程设计和水管理提供依据。
3. 分类依据和方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可以根据以下主要依据进行分类:3.1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矿井的工程设计和水管理。
一般可以按照地下水位的相对高低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为以下几类:•高水位类型:地下水位高于矿井底板,对矿井工程造成较大影响;•中水位类型:地下水位介于矿井底板与矿井上部之间;•低水位类型:地下水位低于矿井底板,对矿井工程影响较小。
3.2 地下水含量地下水含量是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地下水含量可以根据矿井附近地下水的相对丰富程度进行划分:•丰水型:地下水含量较丰富,容易形成水流,对矿井工程施工和安全产生较大影响;•中水型:地下水含量适中,影响较小;•稀水型:地下水含量较少,对矿井工程影响较小。
3.3 地下水流动特征地下水流动特征是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根据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和方向可以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类:•快流型:地下水流动速度较快,对矿井工程的排水和防渗措施提出较高要求;•中流型:地下水流动速度适中,对矿井工程影响一般;•慢流型:地下水流动速度较慢,对矿井工程影响较小。
4. 常见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根据上述的分类依据和方法,常见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4.1 高水位丰水型快流型矿井这类矿井的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含量较丰富,地下水流动速度较快。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范本安福县长布山煤矿水文地质报告二O一O年九月安福县长布山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防止水规定,通过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矿床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编制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以根据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
来更好地指导生产。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1)矿井的生产历史和现状长布山煤矿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原矿井为斜井、暗斜井开拓,三级提升,中央并列式通风。
开采大光山煤矿外围边角煤,开采煤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王潘里段C13、C17煤层。
矿井历年煤炭产量5千吨以下。
2004年,该矿申请扩界的地质报告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矿区面积由原来的0.026平方公里扩大到0.18平方公里。
2005年,该矿委托江西省煤田地质局227地质队编制扩界地质报告。
2005年7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局227地质队提交了《江西省安福县长布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该报告已获吉安市矿业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评审通过。
同年进行了矿井开发利用方案设计。
矿井设计能力为2万吨/年。
(2)矿井生产规模和储量根据赣煤行管字[2006]93号文核准长布山煤矿2006年生产能力核定报告,核查结果为:可采储量19.89万t,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4万t/a。
(3)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简介①开拓方式: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分三个水平。
②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
③排水系统:五级排水系统。
④提升、运输系统:斜井单钩串车提升,地面和井下大巷人力推车运输。
⑤供电系统:矿井为高压10kv双回路供电,10kv下井。
(二)位置、交通。
地理位置、交通和气候条件长布山煤矿位于吉安市安福县山庄乡,安福县东北7km处,安福~分宜的公路和分宜~文竹铁路从附近西侧通过,距火车站约6km,交通方便。
地处安福县大光山煤矿西北部外围。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矿井水文地质是指在矿层的勘探、开采和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水文和地质问题。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是指将矿井水文地质现象分成不同的类型,以便对不同类型的矿井水文地质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利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主要分为三类:1. 洞室型矿山洞室型矿山是指采用巷道和井筒作为开采方式的矿山。
在洞室型矿山中,地下水主要通过岩石间隙和岩石裂隙流动,井筒较深,水位变化较小,水温波动也相对较小。
洞室型矿山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有:矿山降雨入渗、地下水流动、泉水流出、矿山排水和地面水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设置排水井、洪水沟、做好洞室防水等。
此类矿山多选用动态排水,即边开采边排水。
2. 凿岩型矿山凿岩型矿山是指采用凿岩工艺(如爆破)开采的矿山。
由于矿层与岩体之间的界限不清,因此在凿岩型矿山中,地下水主要通过岩石间隙、裂隙和矿体内流动,水位变化较大,水温波动较明显。
凿岩型矿山的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有:矿山降雨入渗、地下水流动、井筒渗漏、矿区地面塌陷、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下沉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设置全封闭水井、封闭井筒、开展土工填埋、矿山回灌或转移用水等。
3. 堆矿型矿山堆矿型矿山是指采用堆矿方式处理矿石的矿山。
在堆矿型矿山中,主要存在矿石浸出过程产生的厌氧反应和新鲜水的补给,会使废矿石堆内的水质发生明显变化。
同时,其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也比较复杂,主要有矿石浸出排放、废矿水渗漏和堆体浸润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和治理措施,如利用循环水、重新处理污水、减少渗漏等。
总体而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矿井水文地质现象,并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理和利用措施,以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治理策略,确保矿井开采和利用的安全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学》读书报告题目:矿井水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任课老师:刘忠保姓名:宋晨班级:地质21503班学号:201500780时间:2018年4月25日目录一.矿井水文地质介绍 (2)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4)三.矿井充水水源 (6)四.矿井充水程度 (7)五.矿井水害类型及整治措施 (8)六.防治主要措施 (13)七.结束语 (14)矿井水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摘要:矿井水是日常生活中并不触及的词,但是矿井水害却是威胁安全生产的重要灾害类型,分析和研究矿井水害原因对矿井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广大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发展,所以为有效地减少或消除矿井水害事故,首先需要对矿井水害的成因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关键词:矿井水害;防治矿井水害是影响采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矿井水害一旦发生,不但影响各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施工,还将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并淹没矿井和采区,危害十分严重。
为切实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应对矿井水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采取有利措施进行防治,不断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矿井水害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是提高矿井防治水害工作的关键。
一.矿井水文地质介绍1.矿井水文地质:矿井水文地质是指研究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水处治方法的地质工作。
2.矿井水:凡是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滴入、淋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的水,统称为矿井水。
3.矿井水灾: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
4.矿井水害: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和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的矿井水,都称为矿井水害。
5.地下水: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
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
6.地下水分类: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1)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2)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
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
(3)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
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7..地表水进入井下有多种途径。
(1) 地表水通过第四纪松散砂、砾层及基岩露头,先是渗入补给地下水,后在一定条件下进入巷道。
(2) 地表水通过构造破碎带或枯井直接溃人地下。
(3) 洪水期,洪水通过地势低洼处的井口或冲破围堤直接灌入井下。
(4) 在水体下采煤时,煤层采动后,顶板岩层垮落并产生断裂,地表水可沿此导水断裂带进入井下。
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井巷充水特征出发,根据矿井及其周边是否存在老空积水、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和富水性及补给条件、矿井涌水和突水分布规律及水量大小、煤矿开采受水害威胁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种类型(见表)。
注:1.单位涌水量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2.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矿井突水量Q3中,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3.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煤矿要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提交类型划分报告,由企业总工程师审定。
一、水文地质简单(1、露头区被粘土类土层覆盖;2、被断层切割封闭;3、地表泄水条件良好;4、属于深部井田;5、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开采;6、属高原山地背斜正地形,煤层底部灰岩无出露;7、煤层距顶底板上下富含水层距离很大)二、水文地质中等(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溶隙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三、水文地质复杂(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灰岩溶隙-溶洞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煤层直接顶底板为含水砂层),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
2未开展水文地质普查,存在老窑积水,资料不齐的整合和技改矿井。
)四、水文地质极复杂(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为岩溶含水层,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水源极其充沛;1、矿井经常的直接或间接受煤层顶底部灰岩溶洞-溶隙高压富水含水层突水的威胁;2、灰岩露头分布范围广,河溪发育,山塘水库多;3、在高原山地向斜正地形矿区灰岩岩溶特别发育常形成暗河系统或汇水封闭洼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一般每3-5年重新确定一次,但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突水量首次达300m3/h以上或死亡3人以上)应在一年内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三.矿井充水水源1矿井充水水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积水。
地表水又可以分为河水、湖水、海水。
地下水又包括岩溶裂隙水、砂岩裂隙水、第四纪松散沉积层潜水。
2.充水途径:矿井水的充水途径是指连接充水水源与矿井之间的流水通道。
它是矿井充水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大多数的矿井突水灾害正是由于对矿井充水途径认识不清而造成的。
充水途径主要有:构造断裂、顶板垮落、底板破坏、封闭不良钻孔、陷落柱等。
3.充水强度:有了一定的充水水源和特殊的充水途径,相应的充水强度也得以确定。
因此,矿井水害的主要的因素是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
4.其它矿井水害产生的条件:对于突水以外的其它矿井水害产生的条件,除了上述的因素外,和煤层的品质和围岩的成分有关,另外还有采矿设备、采矿技术等人为因素。
四.矿井充水程度矿井充水程度是指地下水涌入矿井内的水量的多少,用来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生产矿井常用含水系数或者矿井涌水量2个指标来表示矿井的充水程度,基建矿井的充水程度常用矿井涌水量表示。
1、含水系数含水系数又称富水系数,它是指生产矿井在某时期排出水量Q(m3)与同一时期内煤炭产量P(t)的比值。
即矿井每采1t煤的同时,需从矿井内排出的水量。
含水系数KB(m3/ t)的计算公式为:KB = Q/P根据含水系数的大小,将矿井充水程度划分为以下4 个等级:(1)充水性弱的矿井:KB <2 m3/t ;(2)充水性中等的矿井:KB = 2~5 m3/t;(3)充水性强的矿井:KB = 5~0 m3/t ;(4)充水性极强的矿井:KB >10 m3/t 。
2. 矿井涌水量矿井涌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用符号Q 表示,单位为m3/d 、m3/h、m3/min。
根据涌水量大小,矿井可分为以下4个等级:(1)涌水量小的矿井:Q < 2 m3/min ;(2)涌水量中等的矿井:Q = 2~5 m3/min ;(3)涌水量大的矿井:Q = 5~15 m3/min ;(4)涌水量极大的矿井:Q > 15 m3/min。
3. 矿井突水点突水量等级划分矿井突水的突水量大小差异很大,对矿井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根据我国矿井突水情况,1984 年5 月,煤炭工业部对矿井突水点突水量做了等级划分。
其等级标准是:(1)小突水点涌水量:Q≤1m3/min;(2)中等突水点涌水量:1 m3/min < Q ≤10 m3/min ;(3)大突水点涌水量:10 m3/min < Q≤30 m3/min;(4)特大突水点涌水量:Q > 30m3/min。
五.矿井水害类型及整治措施1.矿井水害类型划分按突水水源分:(1)地表水水害(2)(3)砂岩裂隙水水害(4)薄层灰岩水水害(5)厚层灰岩水水害(6)老空水(老窑水)水害2.按水进入矿井的方式分:(1)井巷突水(不可预见)(2)正常矿井涌水(可预见)(3)顶板淋水(4)井筒漏水(5)地表水倒灌(溃入)3.其它分类类型:矿井突水按采掘工作所处的阶段,可分为掘进突水与回采突矿井突水按所段可为突水与突水;(1)按突水点与开采煤层所处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顶板突水、底板突水;(2)按突水相对于采掘工程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突水与滞后突水(3)按突水点的水量大小,可分为小型突水(Q≤60m3/h)、中等突水(Q=60m3/h~600m3/h)、大型突水(Q=600m3/h~1800m3/h)和特大型突水(Q≥1800m3/h)。
4.矿井水害的形成条件(1)断裂构造(断层):断层是矿井充水的重要通道,地下水、地表水,甚至大气降水都可能沿导水断层渗入或涌入矿井。
(2)岩溶陷落柱:岩溶陷落柱是由于煤系地层下伏的奥陶系灰岩顶部岩溶发育,常形成巨大的溶洞,使上覆地层失去支撑,从而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下垮落而形成。
(3)构造裂隙和地震裂隙:地震裂隙:现代地震活动中新生成的裂隙。
(4)采动导水裂隙带:当煤层采出后,采空区围岩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导致顶板、底板破坏,在采场周围形成破坏带或人工充水通道。
(5)导水钻孔:未进行封孔或虽封孔,但质量不合乎要求的钻孔便成为沟通煤层上部或下部含水层的导水钻孔。
2.地下水灾害防治(1)采空区积水水害分析和防治采空区指的是开采多年的老矿井自身的旧巷、老窑或者临近矿井的旧巷、老窑。
从生产矿井的角度上讲,可以依据矿井开拓时间和采空区的形成时间的先后关系,将采空区分为两类:在对矿井进行正常回采时形成的采空区与以往存在的老窑采空区。
依据煤层的赋存条件,在矿井的开采过程中,一定会有地下空间场所形成,而且这些地下空间场所一定会揭露、接近一些含水层,倘若这些地下空间场所所处位置低于含水层水位,就一定承受一定的静水压。
而且在煤层开采之后,会在这些地下空间场所形成采空区,进而使得工作面上的覆岩层发生破坏、移动,形成裂缝带和冒落带岩层,使得含水层水体漏入、渗入到采空区,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
对采空区积水水害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充分掌握采空区旧巷、老窑的积水情况,在井田开拓的过程中明确记录其采空区相关的数据,同时,将其积水情况正确的填绘到矿井充水图上。
第二,探访积水,形成矿井安全生产区域。
(2)地表水造成的水害与防治地表水是指湖、海、江、河、季节性的大气降水以及水库等地面水体。
地表水对矿井造成的危害指的是地表水直接涌入到矿井的生活区、工业场地以及矿井井筒,进而影响了地表的生活、生产,比如:地表水直接灌入矿井井筒会使得矿井被淹,进而影响矿井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地表水还可以透过地面的塌陷区、煤层的露头地域及岩石受风化破碎地带中不能整体胶结形成的各洞口及裂隙等通道流入井下,进而形成井下水,损害矿井部分生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