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正稿:石门岩风景区概念性规划剖析
4正稿:石门岩风景区概念性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分析一、南靖县经济与旅游发展概况1.南靖县区位与交通概况南靖县地处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北部,九龙江西溪上游,北纬24°26′20″~24°59′58″,东经117°0′12″~117°36′36″,东邻华安县,西接永定县,北与龙岩市、漳平市接壤,南界平和县,东南面与芗城区、龙海市毗邻,距漳州市区38公里,厦门市90公里。
全县现辖11个镇、1个省级高科技工业园区、1个省级华侨经济开发区,182个村委会、19个居委会(其中山城镇含1个街道办事处)。
南靖县人口34.10万。
通行闽南方言厦门话,少数地区通行客家方言。
全县东西宽61.4公里,南北长62.2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明显倾斜,依次可划分为中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4个地貌类型区,3列支脉和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山谷相间,呈“川”字形,把全县切成东、中、西3大块,形成许多向南开的马蹄形优良小环境,千米以上山峰62座,大多分布在县境西北部,最高点书洋蛟塘岽海拔1390.9米,最低点靖城沧溪海拔6.1米,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河谷平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6%。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1.4℃,最高温度(7月)36.7℃,最低温度(1月)1.3℃;年平均降水量为1580~1880毫米,分布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南,高山多于平原;年平均无霜期321天。
全县共有公路174条,以国道319线,省道208、209线为主干,通车794.8千米,并拥有县道4条,总长1319公里。
实现村村通公路,已基本实现水泥路面化;在“村村通油路”工程中,共有72个村,206公里实现柏油路面化。
漳龙高速的开通使漳州成为闽南进入闽西的桥头堡,改建后的山梅公路从南靖县城起经南坑、船场、书洋等镇,终于曲江,使“土楼之乡”书洋、梅林两镇距县城只需40分钟车程。
九龙江西溪航运通漳州。
2.南靖县经济发展概况南靖为省林区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135728亩,其中有林地1611649亩,森林蓄积量4563548立方米,可伐量506808立方米,立竹量1792万株,其中毛竹1615万株,森林覆盖率74%,绿化率85%。
石门景区旅游规划

符家川镇石门度假山庄发展规划发展“农家乐”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收,促进农民创业的主渠道之一,为了切实推动我镇农业经济发展,根据当地实际,充分利用石门水库的有利资源,我镇将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石门度假山庄,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新农村,魅力石门水”为目标,以农户自营的“农家乐”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带动为抓手,充分发挥石门水库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乡土气息浓厚的优势,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垂钓、划船、滑冰等休闲旅游项目,把我镇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安定区农村旅游新亮点,全面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充分考虑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条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合法、合理地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和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做到量力而行、适度开发、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开发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兼顾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促进我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安全发展、规范经营原则。
发展“农家乐”旅游产业,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落实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业主、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加强对“农家乐”经营主体的管理和引导,培育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石门度假山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自然优势安定区符家川镇境内有全区唯一的水库----石门水库。
常年蓄水量达150万立方米,湖面开阔,碧波粼粼,可乘舟饱览湖光山色,可临湖垂钓颐养性情,可野炊尽享珍馐野趣,是集旅游休闲、农业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辖区内青山绿水,风景秀丽,鳜鱼遨游,珍禽翻飞。
石门水库建成于1979年,设计总库容368.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0亩。
三、发展目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以“低碳、休闲、度假”为主题,以功能多样化、投资多元化、发展产业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壮大融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业为一体的绿色新兴产业,2012年,建成石门度假山庄,招商引资300万元,建成休闲娱乐场所1处,一次性接待能力达500人,发展群众农家乐10户,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提供50个就业岗位,带动全镇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石门景区宣传方案

石门景区宣传方案第一篇:石门景区宣传方案陕西旅游现发展情况: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资源居全国首位,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三位,是最有潜力的文化旅游大省,未来将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
旅游业作为陕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这个被称之为“无烟工厂”的产业在世界经济发中柔和了吃、住、游、购、娱等多个经济部门,而且还涉及通讯、信息、文化等相关产业。
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里,陕西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的消费热点。
不过,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景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对旅游业和环境保护投资也十分有限,旅游的服务质量不高,市场竞争意识太差,部分景点环境脏乱,有些景点还到处设点,兜售商品,出现宰客现象,有的景点还大搞封建迷活动等。
为了给旅游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陕西省旅游部门对旅游业积极采取一手抓产品开发和结构调整;一手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开发,全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省旅游局还举办了“旅游质量万里行”、开展了淡季人才培训,开设了长安旅游大讲堂等活动,制定并实施了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质量提升细则,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诚信度和游客的满意度。
各市县利用节庆采取不同形式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我省旅游知名度。
通过政府的大力政策支持、财政拨款和招商引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省11年就接待境内外游客711.4万人次,总收入26.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9.5%和35.1%。
我省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发展旅游产业之路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闲度假已成为一种时尚消费。
在经受四川汶川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下,旅游业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调控能力,通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化危机为转机,我国旅游业在各行业中率先实现复苏和增长,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国内旅游总人数首次突破20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首次进入全球前五位。
建始县石门古风景区旅游规划正文 精品

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范围建始县石门古风旅游景区旅游规划范围东起高坪镇花石板村,西到红岩寺镇凉水埠村,南起高坪镇石垭村,北到高坪镇望坪村(包括野三河上游的全部范围),主要涉及建始县高坪镇的桑园坝村、麻扎坪村、八角村、金塘村、花石板村、石垭村、望坪村、青里坝村以及红岩寺镇的凉水埠村和三里乡的东北角,跨北纬30°36′至30°43′,东经109°59′至110°05′。
景区包括高坪游客接待中心(含自驾车旅游营地等)、石门河探幽赏桥游览带、巨猿洞访古怀旧游览带、石柱观道教养生休闲区、八角村农业休闲度假区,景区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二、景区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石门古风旅游景区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绝大部分地处建始县东部的高坪镇。
高坪镇处于恩施州东引西进的桥头堡位置,这里既是恩施州和建始县的“门户”(号称“建始县东大门”),又是“建始直立人”遗址所在地。
景区所在地高坪镇与巴东县隔河相望,西接茅田、三里、红岩,南邻花坪,东北与龙坪毗连。
“318”国道穿腹而过,横贯9个村,全长18.7公里,“高三”公路自东向西直达县城,“高渣”公路由南向北连接“318”和“209”国道,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横贯全镇。
全镇分布在巫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中,全镇村村通公路,户户相连结,物资交流活跃、市场繁荣。
石门古风旅游景区所在的建始县是我国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联系的陆路交通要道。
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的通车和正在开发的清江“黄金水道”以及规划的安吉高速公路都临近石门古风旅游景区,这将大大改善建始县及石门古风旅游景区的交通区位条件。
石门古风旅游景区距离建始县城54公里,距宜万铁路建始火车站56公里,距恩施州府104公里,距水电旅游名城宜昌157公里,距省会武汉540公里,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景区地貌奇特,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幽美,人文胜景众多,在这样一个旅游区位优良、旅游名胜丰富的风水宝地开发旅游,前程无量。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分析

第1 期
中 国 城 市 林 业
J our l na Chies of n e Ur ban F e ty or s r
V 19 N . 0. o 1
Fb 2 I e . OI
2 2 1 年2 2 01 月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分析
侯碧 清 彭 锋 李 进n s a er su c swi ies y e fb a tu a d cp so ihe oo ia,o r m , h r s o , a ihl d cp eo r e t dv retp so e ui l n sa e 仆 g c lgc ltu s d a h f l i
广 州华南环境资源研究院 广州 5 0 1 1 5 5
摘 要 :石 门国家森林公 园以其典型 的南亚热带 常绿 阔叶林顶 级森 林群 落著 称于世 ,公 园内森
林 风景资源 数量丰 富,种 类齐全 ,景观优美 、生态质量优 良,具有极高 的观 赏、游憩和科 学价
值 。公 园规 划 以生态优先和保 护性开发为理念 ,重 点打造 “ 国际生态名片 、国际性森林浴 场 以
( o t iaIsi t f vrn n su c s Gu n z o 0 5 S uhChn nt ueo i me t o re, a g h u5 5 、 t En o Re 1 1
Ab t a t S i e t n l r s a k wi t y ia u t p c l v r r e r a — a e o e tk o o b sr c : h m n Nai a e tP r , t i t p c l b r i a e g e n b o d l v d f r s n wn t e o Fo h s s o e e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一、引言风景名胜区是指以其自然体面或者人文景观而闻名的地区,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欣赏和体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辟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理和相关内容。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目标1. 保护自然环境:风景名胜区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规划应致力于保护和恢复这些自然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2. 提升游客体验:规划应注重提升游客的欣赏体验,包括遨游路线的设置、景点的布局和便利设施的建设等。
3. 促进经济发展:规划应充分考虑风景名胜区的经济价值,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地区的经济效益。
三、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自然环境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首要任务。
规划应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合理规划景区内的建设活动,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2. 人文关心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应注重人文关心,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提供便利的交通、餐饮、住宿等设施,同时保留和宏扬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特色。
3.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应注重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利益,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避免过度开辟和滥用资源。
4. 综合协调原则:规划应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需求,协调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5. 安全管理原则:规划应注重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规划中应考虑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安全的遨游环境。
四、风景名胜区规划内容1. 规划范围确定:确定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包括景区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通设施等,以及周边的保护区和开辟区。
2. 地形地貌分析:对风景名胜区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为后续规划提供依据。
3. 资源评估:评估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植被、动物、文化遗产等,为规划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4. 规划目标确定:根据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和需求,确定规划的目标和重点,如生态保护、游客体验、经济发展等。
石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SWOT分析

石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SWOT分析石门乡是一个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的乡村地区。
石门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优势,并有效应对潜在的挑战,对石门乡的生态旅游规划进行SWOT分析如下:一、优势:1.自然资源丰富:石门乡位于壮侗乌鲁木齐一系脉最南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壮侗乌鲁木齐一系脉的山地、森林、河流、湖泊等。
这些自然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特色文化传统:石门乡拥有悠久的壮族和侗族文化传统,包括民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品等。
这些文化传统能够吸引游客,并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3.区位优势:石门乡地处北海市合浦县,交通便利,距离合浦县政府所在地以及北海市中心都很近。
这使得游客前往石门乡旅游更加方便,也为石门乡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持。
二、弱势:1.设施基础薄弱:石门乡的旅游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包括交通设施、酒店、旅游设施等。
这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
2.旅游专业知识不足:由于石门乡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开发经验相对较少,当地居民和经营者的旅游专业知识相对不足。
这可能导致旅游活动的品质和可持续性问题。
三、机会: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鼓励生态旅游的发展,并提供政策支持。
石门乡可以利用这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开展旅游开发和宣传营销活动。
2.合作机会:石门乡周边的其他乡镇和城市也正在发展生态旅游。
石门乡可以与这些地方合作,共享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3.新业态发展: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应用技术的发展,新兴的旅游业态如农家乐、民宿等正逐渐兴起。
石门乡可以利用这些新业态,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四、威胁:1.竞争加剧: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石门乡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的竞争。
其他地方可能具有更好的资源、设施和品牌优势,这对石门乡的旅游发展构成威胁。
2.环境破坏:生态旅游对当地环境和文化传统有着一定的影响。
过度开发和未经规划的旅游活动可能导致环境破坏和文化传统的流失。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改造设计及效果分析

维普资讯
梁有添等 : 石门 家森林公 同风景林 改造 没讣及效 粜分析
8 9
逆性差 、 K 稳定 、 生 且景 缺乏变化 , 观赏价值低 , 因而要进行林分改造。塘仔 j区立地条件较好, 二 成土母 岩为花 岗岩 、 页岩 、 沙岩; 土壤为山地赤红壤 、 l 黄壤 、 L地 J 山地矮林黑土或 山坡草甸土 ; 土层 中至 , 有机质禽 量 中等 ,H50~ . , p . 5 5适合树水的生长。附近石灶 、 石门两工 区_ 大片华南地 区保存完好的哑热带常绿阔叶 仃 林, 町为 自然选择本地乡土树 种提供重要依据 。本规划设计 的林分 总改造面积 39 9h 际改造 积 6 . m ,
3 风景 林 的改 造 设 计
3 1 改造 设计 的理 论和 实践基 础 . 石 门 国家 森林 公 园属南亚 热带 季风 气 候 区 , 森林 植 被 类 型 主要 是 山地 常 绿 阔叶林 … , 森 林 生 态学 的 按
理论规点 , 其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方 向是: ①针叶林一②针叶树为主的针 、 昆 阔 交林一③ 阳性 阔叶树为主的 阔、 针叶混交林一④ 阳性树种为主的阔叶林一⑤耐 阴性 为主的阔叶林一⑥ 中生性常绿阔叶林 。这种森林 j 生 态 自然 演替 过程 , 需要 漫长 的岁 月 , 利 于风景林 的改造 。采 用 人工促 进 更新 , 以加 速森 林 演替过 程 , 不 可 改 变森林演替方 向和缩短演替时问 , 对提高石¨目家森林公闻风景林 的景观度 , 改善生态环境具有 要意义。 以石 门国家森林公园塘仔工区为例进行林分改造设计。r于该工 区原有森林植被 的林相 比较单一 、 } 1 抗
3 12h 占总规 划 没 ‘ 9 % 。 4 . m , 的 2 32 设计 理念 及 总体 国 家森林 公 园风 景林 的现状 及 社会 实际 需要 , 计 了 3种 风景 林林 分 改造 类型 , 设 并提 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规划背景分析一、南靖县经济与旅游发展概况1.南靖县区位与交通概况南靖县地处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北部,九龙江西溪上游,北纬24°26′20″~24°59′58″,东经117°0′12″~117°36′36″,东邻华安县,西接永定县,北与龙岩市、漳平市接壤,南界平和县,东南面与芗城区、龙海市毗邻,距漳州市区38公里,厦门市90公里。
全县现辖11个镇、1个省级高科技工业园区、1个省级华侨经济开发区,182个村委会、19个居委会(其中山城镇含1个街道办事处)。
南靖县人口34.10万。
通行闽南方言厦门话,少数地区通行客家方言。
全县东西宽61.4公里,南北长62.2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明显倾斜,依次可划分为中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4个地貌类型区,3列支脉和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山谷相间,呈“川”字形,把全县切成东、中、西3大块,形成许多向南开的马蹄形优良小环境,千米以上山峰62座,大多分布在县境西北部,最高点书洋蛟塘岽海拔1390.9米,最低点靖城沧溪海拔6.1米,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河谷平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6%。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1.4℃,最高温度(7月)36.7℃,最低温度(1月)1.3℃;年平均降水量为1580~1880毫米,分布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南,高山多于平原;年平均无霜期321天。
全县共有公路174条,以国道319线,省道208、209线为主干,通车794.8千米,并拥有县道4条,总长1319公里。
实现村村通公路,已基本实现水泥路面化;在“村村通油路”工程中,共有72个村,206公里实现柏油路面化。
漳龙高速的开通使漳州成为闽南进入闽西的桥头堡,改建后的山梅公路从南靖县城起经南坑、船场、书洋等镇,终于曲江,使“土楼之乡”书洋、梅林两镇距县城只需40分钟车程。
九龙江西溪航运通漳州。
2.南靖县经济发展概况南靖为省林区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135728亩,其中有林地1611649亩,森林蓄积量4563548立方米,可伐量506808立方米,立竹量1792万株,其中毛竹1615万株,森林覆盖率74%,绿化率85%。
南靖县是粮食、甘蔗、柑橘、香蕉、黑荆树、热带名贵药材生产基地县之一,农副产品有稻米、花生、黄麻、烤烟、夏橙、凤梨、龙眼、西番莲,靖城“绿荷包肉圆荔枝”、无核芦柑、蕉柑为珍品,花卉(建兰等)、蜂蜜、淡水鳗、特产薇菜干、药材巴戟天,书洋土纸、船场冬笋著名。
工业有制糖、建材、食品、能源、机械、化工、造纸、陶瓷、电子、冶金、森工、塑料、轻工等门类。
传统名产有山城竹筒席、下魏草席、丰田米粉。
全县水果总面积40万亩,产量34万吨,人均1000多公斤,人均占有量居全省首位,其中香蕉10万亩,芦柑12万亩,蜜柚3万亩,荔枝2.5万亩,龙眼3万亩;麻竹15.8万亩,占全省1/5,白背毛木耳1亿袋,蘑菇250万平方米;兰花5000亩,存圃兰花500多个品种8000多万株,年出口2000多万株,是“中国芦柑之乡”、“中国兰花之乡”、“中国麻竹之乡”、“中国香蕉之乡”和“中国白背毛木耳生产示范基地”。
全县茶叶种植面积4.1万亩,可采摘面积3万亩,产量9万担。
境内大小河流72条,总长1066公里,河流密度为0.54公里/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7.3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7377立方米,是全国的2.73倍,全省1.59倍,全县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水能源理论蕴藏量为19.211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3.5万千瓦,现有开发装机容量12.5万千瓦,其中南一2万千瓦,南二2.5万千瓦,南五0.48万千瓦,私人7.94万千瓦,年发电量3.3亿度,3.5万伏变电站16座,11万伏变电站2座。
境内温泉14处,热水点年出水量为250.5万立方米,金属矿、非金属矿和地下水资源等27种矿产。
3.南靖县旅游发展概况南靖县旅游资源丰富,共有各种类型的土楼计15000多座,其中堪称“人类建筑宏篇杰构”的三层以上圆楼368座,方楼1751座,清代道光以前古建筑土楼20多座,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列入“世遗”申报项目点;有东南沿海密度最高的原始植物群落的虎伯寮南亚热带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虎伯寮、水尖山、鹅仙洞、乐土4个小区);有徐霞客游览过的文昌塔、道源亭;有景色壮观的树海瀑布;还有石门岩风、新溪尾等风景区。
南靖县旅游经济发展状况良好,2007年接待旅游者41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38.5万人次,国外游客2.5万仁慈,实现旅游收入9250万元,人均旅游消费225元,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南靖土楼申报世遗成功后,将使南靖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为南靖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基础和市场号召力。
表1-1 南靖县旅游业发展年份总接待人数(万人次)每年增长幅度(%)旅游收入(万元)国内游客人数(万人次)国外游客人数(万人次)人均消费(元)旅游业收入占全县GDP1998 16.2 2916 15.1 1.1 180 1.08 1999 18.7 15.4 3366 17.5 1.2 180 1.28 2000 21.6 15.5 4320 20.3 1.3 200 1.51 2001 24.2 12 5280 22.9 1.3 220 1.71 2002 27.3 12.8 6006 25.8 1.5 220 1.74 2003 19.4 —29 4180 18.4 1 220 1.10 2004 30 54.6 6600 28.2 1.8 220 1.46 2005 34.2 14 7520 32.1 2.1 220 1.50 2006 39 14 8580 36.8 2.2 220 1.54 2007 41 5.1 9250 38.5 2.5 225 1.46二、船场镇经济与旅游发展概况(一)船场镇区位与自然资源概况1.船场镇的地理区位概况船场镇位于东经117°21′,北纬24°3′,位处南靖县中部,地处山区,地势高峻,山岭重叠,东有石鹰山、八仙围棋与金山、龙山镇为界;西有天岭与书洋乡为分水岭;南接南坑镇;北接奎洋镇,中部属船场溪冲积谷地,南北稍平坦属丘陵盆地。
海拔高达1100 m,最低为80 m。
境内船场溪由北而南穿过,山长公路纵贯西南,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交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
船场镇历史上是连接闽西南山区的水路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因这里水路运输方便,船只云集,故名船场。
船场镇元明、清时期属于永丰里南坑总,梧宅属梧宅总。
明国32年(1943年)属船场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年为第七区。
1958年为船场人民公社。
1984年7月改为船场乡。
1989年2月17日改设船场镇。
现辖有193个村民小组,共有6140户、27133人。
全镇有山地23万亩,耕地2.3万亩,是农、林、果、工、贸、商等多业发展的山区镇。
2.船场镇的自然资源概况船场为中山地貌,群峰起伏,山峰连绵,地形较陡,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而且船场物华天宝,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1摄氏度,年降雨量1700 m m,无霜期340天,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森林覆盖率60%,是闽南的一片绿洲。
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包括:(1)水资源船场溪源于南坑镇高港村,自南向北流经书洋、梅林,折向东流,横穿奎洋,直泻船场与沙溪河汇合后重迭南坑镇,流抵山城镇又与花山溪汇合入荆江,船场镇境内以船场溪为主干线的溪流纵横交错,总流程达60公里,水质清澈无污染;辖区内张坑、西坑、上汤三个村还拥有温泉资源,且点多、面广、水温高、水压大、埋藏浅、出水量大,是发展温泉淡水养殖的理想资源。
(2)农副产品资源船场农副产品资源非常丰富,全镇拥有柑桔、龙眼、橄榄、蜜柚等名优水果6万亩,年总产量达1500万公斤;年培植白背毛木耳1000万袋,蘑菇20万平方米;种植玉米笋4000亩,生姜3000亩,反季节蔬菜4000亩;全镇现有毛竹4.7万亩,蓄竹量700万支;麻绿竹2.5万亩;年产鲜笋800万公斤。
(3)矿产资源船场镇内彩玉石、花岗岩和石灰石等矿藏资源十分丰富,集中位于笔峰村的彩玉石矿床,原始露头在,矿石质地坚硬,色彩翠绿,条带相间,纹理清淅,是制作工艺品、饰面板材的优质材料。
据专家论证,主矿体总储量约500万立方米,矿体连续性好,开采条件良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位于张坑村、集星村等地花岗岩矿藏储量达500万立方米,是加工建筑饰面板材的良好材料;位于下岭村的石灰石矿储量达5000万立方米。
(4)电力资源船场镇内现有省属南二水电厂、县属南三水电站、乡镇小水电站共10家,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可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廉价的电力资源。
(二)船场镇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船场镇实施“飞地工业大镇、绿色农业名镇、生态旅游强镇”的发展战略,近几年实现了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到2007年底,全镇社会总资产值到8.3亿元,比增18%;其中工业总产值6.8亿元,比增20%;农业总产值1.5亿元,比增5%;财政收入388万元,同口径增长28.4%;向上争取资金356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922元,比增7%。
在2002-2006年共完成建设项目104个,项目总投资4.6亿元,工业项目69个,在全县率先成功引进“中冠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国祥纸箔制品有限公司”等六家飞地工业,总投资8500多万元,年创收产值4000多万元。
新开办的工业企业共69家,新增投资3.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水电、工业硅、水泥、机械制造、造纸、服装、木制品、塑料制品为主体的工业企业;新建了17座水电站,总投资达3560元。
粮食生产、食用菌、香蕉、麻竹、茶叶、花卉、肉牛养殖、健美鸭养殖等专业大户100多名,成为镇内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三)船场镇旅游资源概况船场镇境内山清水秀,自然景色宜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资源种类丰富,组合良好,可以形成以“观山水、赏兰花、泡温泉、朝圣庙、住农家、品健美鸭”为一体的田园风光游,境内主要旅游资源如下:1.新溪尾风景区位于辖区山长县20公里的世禄村境内,背靠巍峨的八仙围棋山脉,九龙江溪绕前而过,场地开阔,交通便捷,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新溪尾寺建于公元695年,是“坐甲向庚,双龙抢珠”的风水宝地,寺内安善堂供奉的“广应圣王”(名谢安,是东晋有名的宰相,公元383年,他亲率八万将士与前秦符坚的百万万雄师决战,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淝水之战”的胜利)神威显赫,名扬四海,因此此寺又称“广应圣王”寺。
1997年以来,景区进行分期分批开发建设,现在景区内千年古寺已修葺一新,显得更加金碧辉煌。
有主殿、侧楼、石雕山门、水面桥、碑亭等精美建筑,有唐代铜香炉和明、清时期石碑文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有1.5万㎡的花圃,还有6080㎡的放生池,广场绿草如茵,湖边长堤翠柳成行,在新溪尾寺的正殿前有雕塑一尊9.89 m高的谢安雕像,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广应圣王”的生日,当地从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起连续五天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每天朝圣的旅游者达上万人次,朝拜之余听歌看戏,购物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