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2)模拟试题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临安
刑法学模拟试题二

刑法学模拟试题(二)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一般要求偷逃关税数额在()万元以上。
A、一B、三C、五D、十2、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自己行为的能力。
A、预见和辨认能力B、理解和控制能力C、辨认和控制能力D、识别和控制能力3、叛逃罪的主体要件是()。
A、中国公民B、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任何人4、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犯罪成立的意义不同。
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危害结果5、想象竞和犯是指()。
A、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B、一个行为触犯数个法律条文C、数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D、数个行为触犯数个法律条文6、有期徒刑的期限是()。
A、 6个月以上20年以下B、3个月以上20年以下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D、3个月以上15年以下7、下列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是()。
A、犯罪动机B、犯罪目的C、自首D、退赃8、爆炸罪与采用爆炸手段实施的杀人罪之间的区别是()。
A、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B、行为是否有致人死亡的结果C、行为人的主观目的D、行为是否造成财产损失9、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
A、行为犯B、结果犯C、危险犯D、实害犯10、甲自制假药并予以销售,销售额达6万元,经有关部门检验,该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C、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1、偷税罪的构成要求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
A、10%并5万元B、10%并1万元C、5%并5万元D、5%并1万元12、我国刑法中的惯犯是()A 、盗窃成性或者以盗窃为业的B、一贯诈骗的C、以赌博为业的D、一贯走私的13、甲系有妇之夫,与本村现役军人乙的妻子通奸,致丙怀孕,丙怕众人知道难堪,遂自缢而死。
甲的行为()。
A、构成重婚罪B、构成破坏军婚罪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不构成犯罪14、甲自制假毒品200克卖给乙,得款2万元。
电大专科法学《刑法学2》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刑法学(2) 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1.王某不满上司刘某对其扣发工资的决定,将刘某值夜班所在的门市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达2万余元。
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
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B.放火罪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D.放火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2.叶某以普通食品原料生产“药品”,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
经检验,该“药品”根本没有药效,纯粹是小型食品。
叶某的行为构成( )。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生产、销售劣药罪C.生产、销售假药罪 D.诈骗罪3.陈某伙同吴某将自己制作的“美元”5000元兑换给赵某,获人民币40000余元。
陈某和吴某的行为构成( )。
A.伪造货币罪 B.持有、使用假币罪C.出售假币罪 D.诈骗罪4.叶某乘王某家保姆不备,将王某之子(1岁)偷偷抱走送给张某“收养”,并向张某索要“抚养费"6000余元。
叶某的行为构成( )。
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C.拐骗儿童罪D.拐卖儿童罪5.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是( )。
A.控告人 B.批评人C.申诉人 D.举报人6.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陈某的行为构成( 。
A.破坏交通设施罪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C.破坏生产经营罪D.盗窃罪7.构成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 )。
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C.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D.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或者为敌人指示一------- ,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构成间谍罪。
刑法学专题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刑法学专题研究》模拟卷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20题,共20分)1.(1分)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1分)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3.(1分)甲发现邻居刘某(女)正在家中卖淫,即将刘家价值6000元的防盗门砸坏,阻止其卖淫。
甲成立正当防卫。
()√×4.(1分)减刑不同于减轻处罚。
()√×5.(1分)危害结果必须是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
()√×6.(1分)死缓不是独立的刑种,而是执行死刑的方式。
()√×7.(1分)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对方的犯罪行为存在。
()√×8.(1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9.(1分)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指导下,扩张司法解释和限制司法解释都是越权违法的。
√×10.(1分)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的是双罚制。
()√×11.(1分)死缓制度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之后再执行的制度。
()√×12.(1分)一般认为,我国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
()√×13.(1分)如果行为人的某种行为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即使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也不构成犯罪。
()√×14.(1分)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15.(1分)甲为使被害人溺死而将被害人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被害人被摔死。
这是方法错误,甲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16.(1分)刑法的阶级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所以,我国刑法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
√×17.(1分)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及时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
电大考试《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

刑法学(2)(专科)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刑法学(2)(专科) 作业1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 【案情】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后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地。
2001年12月19日,王某自制了一个定时爆炸装置。
12月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
中午12点左右,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后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
12点30分左右,定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
吴某的伤情为轻微伤。
【问题】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第二题:【案情】谢某,男,26岁,××市公交公司121路车队司机。
2004年10月14日早上7时许,谢某驾驶121路1234号车搭载着20余名乘客驶近××中学门前的公交车站时,同样要在此停靠上下乘客的一辆120路车正在前面靠边行驶准备进站。
为了抢在120路车前面进站,谢某加大油门,驾车从120路车左侧超越,然后向右猛打方向盘冲向车站。
此时,在站上候车的50余名乘客正迎向车子走来准备上车。
谢某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但由于谢某的车速度快、惯性大,车下乘客躲闪不及,以致12人被撞倒刮倒受伤。
同时,急刹车导致车内乘客跌倒或与车内设施发生碰撞,造成9人受伤。
经鉴定确认,受伤乘客中4人重伤,6人轻伤,11人轻微伤。
谢某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问题】对于谢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答:姓名:学号:刑法学(2)(专科)作业2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胡某,女,33岁,无业。
2003年6月20日。
胡某拣到一个钱包,包内有一张名字为吴女士的身份证。
大学刑法2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刑法2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动机B. 犯罪目的C. 犯罪行为D. 犯罪结果答案:A2. 下列哪项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医生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手术,导致患者死亡B. 司机因操作失误导致行人被撞死C. 某人在争执中故意推倒对方,对方头部撞击地面死亡D. 某人在自卫过程中不慎杀死了攻击者答案:C3. 在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B. 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可以进行正当防卫C. 正当防卫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D. 正当防卫必须是在不法侵害发生时立即进行答案:D4.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罚金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5.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某人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损坏了他人财物B. 某人因疏忽大意导致严重后果C. 某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扰乱社会秩序D. 某人在被胁迫下参与了一次抢劫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B. 犯罪分子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C. 犯罪分子因意外情况未能完成犯罪D. 犯罪分子因第三人干预而未能完成犯罪答案:A, B7.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司资金C. 国有企业负责人擅自决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D. 政府官员接受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 C8.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有企业负责人接受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索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D. 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答案:A, B, C9. 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有立功表现D. 犯罪所得赃款赃物全部退缴答案:A, B, C, D10.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盗窃罪?A. 入室盗窃他人财物B. 捡到他人遗失物后拒不归还C. 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D. 盗窃公共设施答案:A,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犯罪预备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构成犯罪。
《刑法学(2)》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刑法学(2)》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刑法学(2) 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 维护社会秩序- B. 保护国家利益- C. 惩罚犯罪分子- D.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答案:A2. 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A.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手段- B.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犯罪过程- C. 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 D. 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犯罪过程- 答案:B3. 刑法的法律关系包括哪些?- A.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犯罪的关系- B.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司法的关系- C.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国家的关系- D.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刑事诉讼的关系- 答案:A4. 刑法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A.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必须性原则- B.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责任原则- C.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预防原则- D.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消灭原则- 答案:B5. 刑法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A. 从专门性向广泛性发展- B. 从实践性向理论性发展- C. 从国内向国际发展- D. 从经验性向科学性发展- 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刑法的基本任务。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
它通过制定和适用法律规范,对犯罪行为进行预防和惩罚,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
刑法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起到威慑作用,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和扩大,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2. 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有哪些?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和犯罪过程。
犯罪主体指进行犯罪行为的人,犯罪客体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客体,犯罪行为指犯罪主体所实施的具体行为,犯罪结果指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犯罪过程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8)一、选择题(何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1.叶某非法向走私分子王某收购其走私进口的彩电、照相机等价值250多万元(偷逃关税近60万元)的物品后倒卖,获利近80万元。
叶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经营罪B.逃税罪(偷税罪)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2.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oA.广告经营者B.广告发布者C.广告管理者D.广告主3.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o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刑事案件的证人D.普通公民4.王某和张某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
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
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oA.抢夺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绑架罪5.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
旅客某乙将一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
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已有。
某甲的行为构成()oA.贪污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盗窃罪6.某县民政局干部刘某从自己掌管的救灾款中挪用了 1万元,交给其弟作流动资金去广州进服装。
半个月后,刘某之弟将借款本息全部归还。
刘某的行为构成()oA.挪用公款罪B.贪污罪C.挪用特定款物罪D.滥用职权罪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
A.国家机关B.事业单位C.国有公司、企业D.人民团伙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而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9.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旦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构成逃税罪(偷税罪)。
10.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伪造货币罪定罪从重罚。
刑法学模拟测试试题二

刑法学模拟试题二[1]————————————————————————————————作者:————————————————————————————————日期:2刑法学模拟试题(二)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一般要求偷逃关税数额在()万元以上。
A、一B、三C、五D、十2、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自己行为的能力。
A、预见和辨认能力B、理解和控制能力C、辨认和控制能力D、识别和控制能力3、叛逃罪的主体要件是()。
A、中国公民B、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任何人4、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犯罪成立的意义不同。
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危害结果5、想象竞和犯是指()。
A、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B、一个行为触犯数个法律条文C、数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D、数个行为触犯数个法律条文6、有期徒刑的期限是()。
A、 6个月以上20年以下B、3个月以上20年以下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D、3个月以上15年以下7、下列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是()。
A、犯罪动机B、犯罪目的C、自首D、退赃8、爆炸罪与采用爆炸手段实施的杀人罪之间的区别是()。
A、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B、行为是否有致人死亡的结果C、行为人的主观目的D、行为是否造成财产损失9、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
A、行为犯B、结果犯C、危险犯D、实害犯10、甲自制假药并予以销售,销售额达6万元,经有关部门检验,该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C、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1、偷税罪的构成要求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
A、10%并5万元B、10%并1万元C、5%并5万元D、5%并1万元12、我国刑法中的惯犯是()A 、盗窃成性或者以盗窃为业的B、一贯诈骗的C、以赌博为业的D、一贯走私的13、甲系有妇之夫,与本村现役军人乙的妻子通奸,致丙怀孕,丙怕众人知道难堪,遂自缢而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法学专业(开放专科)
《刑法学》(2)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刑法分则条文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2、分裂国家罪是指、、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3、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的以上
且偷税总额在以上的,构成偷税罪。
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或者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5、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为目的,拐骗、、收买、贩卖、接送、
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6、盗窃公私财物,或者的,构成盗窃罪。
7、倒卖文物罪是指以为目的,倒卖的文物,情节严
重的行为。
8、行为人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的,构成传播性病
罪。
9、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侵吞、窃取、骗取或
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10、枉法裁判罪只能发生在、活动中。
二、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4分)
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D.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2、某甲故意将某乙所开职工班车的刹车搞坏,意图制造行车事故,使某乙受处分。
由于汽车开出后某乙发现刹车有故障,及时采取措施,才未造成严重后果。
对某甲应当以()论处。
A.破坏交通工具罪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未遂)D.故意毁坏财物罪
3、叶某非法向走私分子王某收购走私进口的彩电、照相机、手表等价值50多万元(偷逃关税近6万元)的物品后倒卖,获利近80万元。
叶某的行为构成()。
A.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B.收购、销售赃物罪
C.非法经营罪D.偷税罪
4、某甲系公安局刑警,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中,因犯罪嫌疑人某乙拒不供认,遂对其严刑拷打,结果造成某乙伤重死亡。
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处罚。
A.刑讯逼供罪从重B.故意伤害罪从重
C.故意杀人罪从重D.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合并
5、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条件是()。
A.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B .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构成犯罪
C .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D .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6、脱逃罪只能由( )构成。
A .犯罪嫌疑人
B .被告人
C .劳教人员
D .罪犯
7、某县民政局干部刘某从自己掌管的救灾款中挪用了1万元,交给其弟作流动资金去广州进服装。
半个月后,刘某之弟将借款本息全部归还。
刘某的行为构成( )。
A .贪污罪
B .挪用公款罪
C .挪用特定款物罪
D .滥用职权罪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 绑架罪
3、
职务侵占罪
4、 医疗事故罪
5、 受贿罪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抗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简述奸淫妇女罪的概念及其与强奸罪的区别。
3、简述伪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五、分析案例(16分)
案情:
被告人李某,男,17岁,某校高中学生。
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见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
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
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
李某随后扬长而去。
吴某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
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偷了一台照相机,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请分析: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本材料来自于中央电大试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