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角.色/角.度裨.益/裨.将刹.那/古刹.数.落/数.见不鲜B.骠.勇/骠.马秸.秆/诘.责内讧./杠.杆摒.弃/敛声屏.息C.挣.揣/挣.扎盘踞./拮据.商埠./阜.盛冠.冕/怒发冲冠.D.处.理/处.所自诩./栩.栩纶.巾/涤纶.和.面/曲高和.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楔子绣闼鳏寡孤独脍灸人口B.亢旱孟浪前合后偃宫商角徵C.蟊贼恓惶舞谢歌台一蓑烟雨D.弹劾汤镬遥涔远目锱铢必较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绘画原本就要自出机杼....,自行发挥,而不是迎合他人的嗜好。

如今,他已经攀上一座高峰,相信他定能画出更美的画作来。

②高考阅卷时看到的许多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堪卒读....、难以入目。

③今年西安地铁三号线“问题电缆”事件曝光后,市政府立即下达“军令状...”,一定全面排查,绝不姑息。

④全球创业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功,不能简单的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蹴而就....。

⑤王箬帆梦想着驰骋赛场,但祸起萧墙....,一场交通事故让他失去了一条腿。

他拄着拐杖,凭着毅力,完成了穿越亚马逊丛林的壮举。

⑥选举终极对决在阿拉斯加州拉开帷幕,胜券在握的希拉里决定鸣金收兵....,只让一批骨干力量与特朗普展开较量,自己静观其变。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探测到的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粒子,这一发现首次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所谓的“恒星际介质”。

B.今年,省上将新增20万亩林地,主要种植在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地方,如高速路或主干道的路边,对尾气削减和扬尘会有很好的作用。

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

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一切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人物形象的创造,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型,它同样具备电影艺术的所有文化品质和美学特征,动画形象塑造是动画电影创作成败的关键。

国外的动画电影,其美学特征非常清晰,一看就知道,这是美国的,这是日本的,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比如日本的动漫,尤其注意塑造自己的民族英雄形象,赋予人物极强的民族个性特征,他们的动漫形象已成为日本公民中的一个成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品格和美学特征的动画形象,至今深入人心。

比如孙悟空、阿凡提、哪吒、三毛、葫芦兄弟、小蝌蚪、三个和尚等等。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的推进,中国动画电影从资金投入到题材拓展、风格定位等诸方面全面开始学习好莱坞和日本。

遗憾的是,这种学习很多却变成了跟风和模仿,跟在好莱坞和日本之后亦步亦趋,除了学到了别人的风格和技术,并没有学到好莱坞和日本动画中最动人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反而因为太想追求国际化而丢弃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到的人物形象塑造。

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动画作品不是太像日本动画形象就是照搬好莱坞的创意。

因此,无论从形式还是人物塑造上,中国动画的民族文化特征亟待重新建构。

分析中国一些不成功的动画电影,除了题材贪大,主要是缺少幽默、诙谐、轻松的故事,缺少贴近现实、贴近常人情感的故事。

动画人物太过沉重,动辄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无所不能,人物身上往往集合了所有人的品格,附加的东西过多,缺乏个性塑造,缺乏想象力,成人观众看得都喘不过气,何况小观众?相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恰恰是来自观众对片中形象的喜爱。

比如灰太狼这个形象,本应是个反面形象,片中对它人格化的塑造却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成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妻管严”,经常挨老婆平底锅的痛打,总想抓个小羊来巴结老婆;比如风靡全球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中,极其张扬、自作高傲、不可一世的唐老鸭,总是被可爱、温和、智慧的米老鼠捉弄,二者性格对比非常强烈;《西游记》的成功也是因为师兄四人鲜明的性格特征差异,孙悟空虽能上天入地,却抵不过师傅唐僧的一句咒语,师徒四人皆优缺点共存,不是完人和超人,以上的这些成功形象都能和现实中的人物找到对应的人物性格。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面划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一笑(móu)渔阳鼙.鼓(pí)薜.荔 (pì) 岩扉.(fēi)B.渌.水荡漾(lǜ)膝之所踦.(yǐ)肯綮.(qìng)会.稽(kuài)C.汀.上白沙(tīnɡ)含情凝睇.(tì)修葺.(qì)玉扃.(jiōnɡ)D.肤如凝脂.(zhī)吞声踯躅..(zhú)纤.尘 xiān 訇.然(hō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三顾频烦鸿雁长飞势拨五岳泪满襟B.渔梁渡头摧眉折腰锦官城瓜州渡C.披荆斩棘踌躇满志大相径庭洞庭湖D.熊咆龙吟塞上长城花佃委地捣衣砧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青冥..浩荡不见底(暗青色)B.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C. 乾坤..日夜浮(日月星辰)垆.边.人似月(指酒家)D. 锦官城外柏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在汉族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共十一篇,《湘夫人》是其中的一篇。

B.鲍照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唐朝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C.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世称孟襄阳,40岁以后曾隐居鹿门山。

《夜归鹿门歌》写他“夜归鹿门”的情景。

这首诗写的“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

D.唐朝诗人韦庄,因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必修4)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

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待的。

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技”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

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

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

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

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萨罗的嫉性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

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

她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

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的坚毅反抗精神。

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

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题区域错误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不折叠。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陕西省西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陆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

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普通班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汉字虽一笔千年,但不能固步自封。

从早期外国传教士用拉丁字母对汉字进行注音,到中国学者的“拉丁化新文字”,再到民国政府的“注音字母”“汉字简化”等方案,中国汉字在变革中步履蹒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

这是汉语言文字改革力度最大、普及最快的时期。

从此,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古老的汉字也在改革中获得新生。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国际社会的汉语热随之升温。

今天,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让世界通过汉字、通过中华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

汉字的一路征程也曾走过弯路,比如汉字简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简化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但是一旦简单到无从认识或者误认,简化到瘦骨嶙峋,就失去了汉字结构的美、寓意的美。

科技的进步,也曾让中国汉字遭遇考验。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引发了信息革命,1952年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但是以字母为主的输入方式把方块汉字拦在了门外。

“中国必须摒弃传统汉字,走拼音文字道路”,外国专家如此定论,国内一些废除汉字的主张也沉渣泛起。

如果汉字进入不了电脑,在信息浪潮惊涛拍岸的今天,中国航船就无法驶入国际航道;如果放弃汉字,中国文化将面临竭泽断流的危险,何况失去汉字的国家还是中国吗?别无选择,一批中国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专攻汉字信息处理技术。

1956年,终于诞生了第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

随后30年,汉字输入输出方法、汉字编码程序、汉字智能终端、汉字打印系统等难题被一一攻克。

1985年,中国科学家王选领衔研制的中国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获成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古老的方块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出神奇的生命力。

中国的文化客厅容得下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可以让各种文明以礼相待,推杯问盏。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市一中大学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命题人:陈莉审题人:刘军旗一、语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A. 偌大nuó 踯躅zhízhú 商榷qiè 猗郁yīB. 裨益bì 訾詈zì lì 蜕变tuì 蕈菌xùnC. 咀咒zǔ 敛裾jù 肄业yì 相勖xùD. 弥除mǐ 赍钱jī 椽笔chuán 磐石pá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识记能力。

由选项字词来看,大都为生僻字和常见的方言误读字,可根据平时的积累,根据词语意思判断。

A项,偌大,形近字误读,应读ruò;商榷,属于音调全无,应读què。

B项,訾,属于调误,应读zǐ;C项,裾,属于调误,应读jū。

所以选D。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字音和字形是历年高考积累部分所考查的常考点,所考查的字音字形都是使用频率高且错误率高的词语。

类型及错因分析:类型:音同义近字、音同(近)形异字、形近字;错因:读音相同相近字、形相似意义混淆、固定典故、语文法规、有个别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有相同部分,词义也相同或相近等。

考生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

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

例如本题中A 项的偌大,就是考查形近字的误读。

2. 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秋以为期B. 高余冠之岌岌兮C. 客有吹洞箫者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可根据平时对文言句式的类型及用法的积累,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A项,状语后置句;BCE为定语后置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陆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

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朝鲜、日本,西段至法国。

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

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

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

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

而葡萄、核桃、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饮食增添了更多选择。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敦煌。

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种技术似乎只有东亚及南亚部分国家才有发达的造纸工业。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

人们已在在楼兰遗迹的考古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

而中亚地区虽然也是用纸,但没有发现造纸工业的证据。

很多人认为造纸术的西传为欧洲及中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而最初这场变革却是残酷的:唐朝与新兴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亚的势力摩擦不断。

在对中亚政治格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怛罗斯战役中,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而这些战俘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中国工匠。

最终造纸术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着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

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

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

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至中亚。

13世纪时期,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

15世纪时,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

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

【小题1】下列对原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

B.海上丝绸之路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C.元末,南方丝绸之路的作用比西北丝绸之路更加重要,成为陆上交流通道。

D.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不断往来,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

【小题2】下列对原文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上,因为丝绸和瓷器,当时的东亚非常强盛。

B.使用丝绸和瓷器是各国元首和贵族的荣耀,丝绸也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C.在唐代,《金刚经》在敦煌被发现,从而确定其为最古老的印刷品。

D.纸制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在西域已及更远的地方出现。

【小题3】下列对原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

B.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朝鲜、日本,西段至法国,是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C.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和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有很大关系。

D.印刷术由丝绸之路传到欧洲,第一个在意大利出现的印刷厂让印刷术很快传遍欧洲。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地锦聂鑫森景影夫妇之所以买这套二手房,是因为儿子要结婚,再买一套新房吧,钱还不够。

于是将早几年买的一套大房子让出来,重新装修,做了年轻人的洞房。

然后,他们寻寻觅觅,相中了这套房子安身立命。

这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没有惊动单位的任何人。

景影平日上班、下班,从不要单位司机接送,所以他搬家、安家没人知道。

儿子结婚,景影也没给本单位的人发请柬。

这叫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图的是一个清静。

景影夫妇太喜欢这套新买的房子了,虽说是二手房,虽说只有100平米,虽说与彼此上班的单位有着不短的距离。

但是这栋楼的外墙爬满了地锦,让呆板的水泥钢筋结构墙散发出无限生机,美得可人。

景影五十有五了,是林业大学园林系毕业的,之后又在园林管理局当技术员、工程师,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如今是副局长了。

景影一辈子与花花草草相厮守,心情好极了。

妻子刘欣在中学教语文,生得小巧玲珑,特别喜欢古人写花写草的诗词和散文,年纪大了却常常萌发少女的情怀,这很难得。

刘欣常和丈夫开玩笑:景影,你这辈子是改不了拈花惹草的毛病了。

景影点头称是,然后说:你常自比弱草娇花,我能不小心侍奉?这地锦的名字就很有诗意,它还有俗名叫爬山虎、爬壁虎,最有韧劲,值得世人效仿。

这栋楼只有6层,所以没有电梯,年岁在20年以上。

地锦把外墙涂得很绿,根扎在墙根,藤则攀墙乱爬,卵状的叶子重重叠叠,像厚厚的毯子。

景家住在5楼,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厨房的窗口周围,都密集着藤和叶,有的还向窗口探进头来,充满着好奇心。

到了六七月间,藤叶间还会冒出淡黄带点浅绿的小花,娇滴滴的。

落雨的时候,雨声沙沙啦啦,好听。

而下雪后,绿意上覆一层莹白,好看。

盛夏骄阳如火,地锦却浓荫送凉;深秋下霜,叶子绿中透红,如无数跳跃的火苗。

这地锦使景影浮想联翩,假如每个社区的每栋楼,都细心培养这种垂直绿化植物,那么,对于城市的空气净化和低碳化生活,功莫大焉。

他起草了一个报告《关于倡导城市住宅楼培植地锦的几点建议》,局办公会议全票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

景影完成这个报告的初稿,是在地锦送绿的书房里。

第一个读者当然是老伴刘欣。

刘欣边看边念,每到妙处必大声叫好,然后说:景影,我要为地锦口占一首诗。

可惜,它不能录入你的大文,遗憾。

题目是《咏护墙植物地锦》:地锦铺荫绿满墙,万家安乐笑炎凉。

最珍春雨潇潇夜,叶叶歌吟湿舞裳。

这回轮到景影喝彩了:好,言近而旨远。

可叹我无诗才,不能唱和。

但愿这个报告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并大力推广,则为大幸。

报告呈上去几个月了,如泥牛入海无消息。

景影很惆怅。

社区忽然贴出通知:将组织专人,把各住宅楼外墙的地锦全部清理干净,以便美化环境,参加全市美丽家园的评选活动。

景影感到很惊愕,这真正是瞎胡闹。

一打听,是省里一位领导,在市里有关部门陪同视察时,随口说了一句要显出外墙本色才有整体美感的话,于是层层认可,雷厉风行遵命照办。

景影雷急火急去了社区的管理办公室,对一位年轻的女主任,口若悬河地说了一大通道理,关键词是:决不能清除地锦!女主任漠然地看着景影,然后说:上头有指示,我能不办吗?再说许多住户都同意哩。

你想想,我得请人,得发工钱,还要刷涂料,我愿意吗?景影大声说:别人同意,我不能阻止。

但我家的房子,当然包括外墙,是我用钱买的,是我的私有财产。

我家外墙的地锦,决不能清除!谁敢清除,我上法院告谁!景影说完,气冲冲地走了。

一栋栋楼外墙的地锦,被清除干净了,再刷上白色的涂料。

只有景影家的外墙,还留着一片地锦,如白色波浪中的一个绿岛,格外扎眼。

景影对老伴说:我就守望着这一片绿色,可奈我何?有一天,正好儿子、儿媳回家来吃饭。

刘欣对景影说:你早出晚归,社区的许多闲话你听不到。

他们说:这家牛,因为男人是园林管理局的副局长,副处哩,谁敢去惹他!屁话!这是简单的维权,与当副局长何干?还有人说,小偷喜欢到有权有势的人家作案,他留下绿的标记,可以直奔其家,不致大家受难。

景影气得一拍桌子,吼道:这是什么混账逻辑!我若是贪官,有的是钱,还买这二手房干什么?吼完了,无力地坐下来,连连叹气。

儿子、儿媳忙说:爹,我们也担心哩。

万一小偷上门,偷不到值钱的东西,又正好撞着你们两个老人,撒气行凶,得不偿失啊。

景影忽然老泪纵横,说:你们看着办吧。

刘欣马上走向座机,拨号给社区管理办公室,说:我家外墙的地锦,你们去铲除吧。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上下班不要单位司机接送,搬家、安家没人知道,儿子结婚自己让房,买二手房这些情节都凸显了景影的为官清廉。

B.第六段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地锦的四季之美,构成景影夫妇活动的环境和背景,并承接上文揭示景影夫妇喜欢这套二手房的原因,引起下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社区有人这样议论这家牛,因为男人是园林管理局的副局长,副处哩,谁敢去惹他,这段话含蓄地批评了拥有权利的官员享有特权这一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D.文末景影忽然“老泪纵横,说:你们看着办吧”中“老泪纵横”这一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出景影面对舆论和亲人劝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痛苦和无奈。

E.小说善用烘托的手法,有艺术情趣。

最终妥协于现实的妻子刘欣、唯上级是从的女主任、嚼舌根的小区居民,都有力地烘托了景影这一人物形象。

【小题2】请分点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小题3】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

二、文言文阅读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