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场对现代剧场设计的借鉴作用

合集下载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受到挑战和重新审视。

传统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当代剧场中的探索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论述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以及如何在当代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和魅力。

一、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地位和现状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观众群体不断减少,传统演员的传承和培养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当代剧场中,传统戏曲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传统戏曲演员的传承和培养问题愈发严重。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和技艺的传承变得异常困难,很多传统戏曲演员和表演艺术家流失,导致传统戏曲的传承十分困难。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现状并不乐观,观众群体的缩减导致传统戏曲的市场需求大幅下降。

受到电影、电视等新的娱乐方式的冲击,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的市场地位愈发边缘化。

这些问题使得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的地位举步维艰。

在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传统戏曲艺术家们不断努力创新表演形式和艺术语言,力求在当代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和魅力。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阐述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与创新。

1. 融合现代元素,创新表演形式在传统戏曲演出中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是传统戏曲创新的一种方式。

现代舞美、服装、音乐等元素的融入,不仅可以使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上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也可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喜爱。

可以在传统戏曲表演中使用LED背景、舞美效果等现代化元素,加入时尚服饰和音乐等现代元素,使得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上更加富有时代感和时尚感。

2. 建立新型演出模式,拓展市场空间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可以通过建立新型演出模式来拓展市场空间。

如通过与现代戏剧、音乐剧等形式的跨界合作,或者通过在商业演出中推出传统戏曲演出等方式,扩大传统戏曲的市场领域,使得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到传统戏曲,并且喜欢上传统戏曲。

春节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

春节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

春节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传统戏曲和现代舞台剧成为人们欢庆新年的重要娱乐活动。

传统戏曲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现代舞台剧则是创新和现代艺术的结合。

本文将探讨春节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剧的共同点和差异,以及它们在春节文化庆典中的作用。

一、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剧的共同点传统戏曲和现代舞台剧虽然在形式和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之处。

首先,它们都以表演艺术为载体,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无论是传统戏曲的唱腔、念白和动作,还是现代舞台剧的对白、动作和舞蹈,都需要演员的表演技巧和专业素养。

其次,传统戏曲和现代舞台剧在创作上都注重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情感和行为展示故事的内涵和思想。

无论是传统戏曲中的英雄人物、古代宫廷故事,还是现代舞台剧中的现实主题和社会问题,都通过人物的表演来传达剧作家的意图和观念。

最后,传统戏曲和现代舞台剧在演出上都强调舞台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无论是传统戏曲的服装、道具和舞台布景,还是现代舞台剧的灯光、音效和舞台设计,都通过舞台艺术的手段来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

二、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剧的差异尽管传统戏曲和现代舞台剧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们在许多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传统戏曲强调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注重保持古老的文化艺术形态和传统的舞台表演方式。

而现代舞台剧则更加注重创新和现代艺术的融合,追求更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表演形式。

其次,传统戏曲在剧本和表演上更加注重象征和隐喻,通过意境的构建和舞台的表现来传达感情和情感。

而现代舞台剧在剧本和表演上更加直接和现实,更注重现实主义的表达和社会问题的探讨。

最后,传统戏曲的观众主要是年长的中老年人,这一传统观众群体对传统戏曲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而现代舞台剧则更具吸引力和亲和力,吸引了年轻一代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三、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剧在春节文化庆典中的作用在春节期间,传统戏曲和现代舞台剧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丰富着春节文化庆典的内容和形式。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传统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当代社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提倡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分析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戏曲与当代剧场相结合,推动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现状传统戏曲作为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当代社会,受到流行文化和大众娱乐的冲击,传统戏曲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表演受众逐渐减少,剧场的观众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兴趣逐渐淡薄。

传统戏曲的表演市场逐渐萎缩,传统戏曲剧团的数量和规模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有一些传统剧团因为缺乏市场需求而面临解散的困境。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面对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困境,越来越多的剧场艺术工作者开始探索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的新路径。

一方面,一些传统戏曲剧团开始尝试创新,通过合并传统戏曲和现代表演元素,创作出新的戏曲作品,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一些剧场艺术工作者开始探索将传统戏曲与当代表演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元化、更富有现代感的戏曲表演形式。

他们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融入当代的舞美、音乐、表演技巧等要素,使传统戏曲更加丰富、生动、有创意,走进当代观众的生活空间。

尽管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有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

传统戏曲表演市场的需求不足,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市场地位和表演收益远远不及流行文化和娱乐类剧目,这造成了传统戏曲艺术家缺乏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也造成了传统戏曲剧团生存发展的困难。

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不同,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需要更好地与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相契合。

传统戏曲的传承和教育体系落后,传统戏曲的学习、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成了当代剧场界的共同难题。

中国传统戏曲在现代戏剧中的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戏曲在现代戏剧中的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戏曲在现代戏剧中的创新应用戏曲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传统戏曲逐渐被边缘化,遭遇了一系列挑战。

然而,近年来,我们却看到了中国传统戏曲在现代戏剧中的创新应用,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首先,传统戏曲在现代戏剧舞台上融合了现代的舞美元素,展现出了新的视觉冲击力。

历史上,传统戏曲的舞台装置较为简约,主要依赖演员的表演技巧与精神内化。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舞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现代舞台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一些现代戏剧作品将传统戏曲与现代舞美相结合,通过高大的舞台布景、华丽的服装道具和灯光特效,为观众呈现出视觉上的奇观,提升了观赏性和感染力。

其次,传统戏曲在现代戏剧中寻找了新的表现形式,注重与当代社会、人性问题的结合。

传统戏曲的剧本往往是根据历史故事或古代文学著作改编而来,讲述的是古人的生活和思想,与当代观众有一定的距离感。

为了吸引现代观众的注意力,一些现代戏剧导演将传统戏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以当代社会为背景,通过反映与探讨一些当下的社会问题、人性问题,使传统戏曲在现代戏剧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时代价值。

同时,传统戏曲在现代戏剧中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传统戏曲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风格闻名于世,但是有时候也会被认为过于拘谨和僵化。

为了让传统戏曲在现代戏剧中焕发新的活力,一些戏剧创作者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创新。

他们将现代艺术手段引入到传统戏曲中,不断进行实验和尝试。

例如,现代舞蹈、声音艺术等元素的运用,使得传统戏曲具备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和审美体验。

最后,传统戏曲在现代戏剧中得到了更多的国际关注和认可。

传统戏曲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学术价值。

近年来,由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些国际剧院开始引入中国传统戏曲演出,不仅让观众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中国的传统戏曲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和变革。

中国古代戏曲与现代舞台表演的联系与差异

中国古代戏曲与现代舞台表演的联系与差异

中国古代戏曲与现代舞台表演的联系与差异中国古代戏曲和现代舞台表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表演形式在中国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代戏曲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而现代舞台表演则在近代时期出现,并且受到了西方戏剧和舞蹈的影响。

尽管二者都有相同的目标,即在舞台上向观众传达一定的故事情节或情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和差异。

首先,中国古代戏曲和现代舞台表演在表达方式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两者都利用舞台艺术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古代戏曲通过唱、念、做、打,即歌唱、念白、动作和舞蹈,以及戏曲特有的化装和道具来展现。

现代舞台表演则更注重肢体语言、音乐和舞蹈技巧的融合,通过舞蹈、演技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故事和情感。

古代戏曲和现代舞台表演都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身体技巧和表演能力。

然而,中国古代戏曲和现代舞台表演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表演形式上,古代戏曲主要分为京剧、豫剧、昆剧等不同流派,每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特点。

而现代舞台表演则具有更多的多样性,包括话剧、舞剧、音乐剧、现代舞等不同形式。

现代舞台表演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吸收了西方艺术的元素,并融合了更多的创新和实验元素。

其次,古代戏曲和现代舞台表演在演出内容和主题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古代戏曲主要以历史、神话、传说等为题材,重点展现古代中国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价值观。

而现代舞台表演则更加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表达方式。

现代舞台表演强调对当代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思考,通过表演艺术来传递对现实的态度和观察。

此外,古代戏曲和现代舞台表演在舞台形式和表演技巧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古代戏曲通常采用固定的舞台布景和道具,如纸扎戏和灯光等来衬托主演。

而现代舞台表演更加注重舞台设计和技术,通过现代舞台效果和灯光设备来增强视觉效果和观众的沉浸感。

现代舞台表演也更加注重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表演力,要求演员具备出色的身体控制和表演技巧。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摘要】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旨在探讨传统戏曲在当代戏剧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戏曲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分析了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与挑战。

接着探讨了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的融合,以及传统戏曲在当代舞台上的表现形式。

最后探讨了传统戏曲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并指出了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文章总结了传统戏曲对当代戏剧的启示,强调传统文化在当代剧场中的价值和影响力,为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中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丰富当代戏剧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度。

【关键词】传统戏曲、当代剧场、探索、历史背景、发展现状、艺术、魅力、挑战、现代戏剧、融合、舞台表现、国际化、重要性、发展前景、启示。

1. 引言1.1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传统戏曲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剧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传统戏曲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和审美。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旨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也在尝试与现代戏剧相融合,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探索,传统戏曲得以在当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为当代戏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创造力。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意味着对传统艺术的重新审视和重新诠释,同时也为现代戏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是一个既挑战性又富有活力的过程,将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传统戏曲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传统戏曲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娱乐和文化传承角色,但在当代社会,传统戏曲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随着现代科技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观众的口味和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戏曲的经典剧目一度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传承人才的匮乏也成为了一大难题。

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启迪

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启迪

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启迪【摘要】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启迪,深刻影响着现代设计领域的发展。

传统戏剧中的舞台布景、角色服装、灯光音效等元素,都为当代展示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灵感与启发。

舞台动作和剧情表达形式的互动关系,使得展示效果更加生动和丰富。

传统戏剧所蕴含的丰富元素,为当代展示设计带来了无限可能性。

结合现代科技和艺术表现方式,传统戏剧与当代展示设计趋势相结合,成为创新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借鉴传统戏剧艺术精华,展示设计将迎来更多的创意和惊喜,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必将为展示设计领域带来崭新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传统戏剧艺术,当代展示设计,舞台布景,角色服装,灯光音效,舞台动作,剧情表达形式,启示,灵感,创新性,吸引力,趋势,需求,可能性,精华,科技,艺术表现方式。

1. 引言1.1 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启迪传统戏剧艺术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在当代展示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启发角色。

传统戏剧通过舞台布景、角色服装、灯光音效、舞台动作和剧情表达等多种元素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为当代展示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灵感。

传统戏剧艺术中舞台布景的精心设计与当代展示设计中的空间布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舞台布景的布置和布景的选择都能够有效地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情感,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观赏体验。

在当代展示设计中,借鉴传统戏剧中舞台布景的手法和原理,可以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展示效果。

传统戏剧中角色服装的设计也对当代时尚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角色服装通过颜色、款式、材质等方面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同时也能够传达出剧情的主题和情感。

在当代时尚设计中,传统戏剧中的角色服装常常成为设计师们的灵感源泉,为时尚界带来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潮流趋势。

传统戏剧艺术中的丰富元素为当代展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启发,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与当代展示设计的趋势和需求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展示效果。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

传统戏曲在当代剧场的探索1. 引言1.1 传统戏曲的价值传统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

传统戏曲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一、历史价值。

传统戏曲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通过传统戏曲,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变迁和演变。

二、艺术价值。

传统戏曲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戏曲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和表现方式。

其精湛的表演技巧、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还对当代舞台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三、教育价值。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价值取向,常常与人们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共鸣,能够引发观众对人生、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思考和体验。

传统戏曲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启示作用,对于培育人们的情感、品格和审美情趣具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戏曲不仅具有历史、艺术和教育的宝贵价值,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在当代剧场探索中,传统戏曲应当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为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当代剧场的现状当代剧场作为现代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多种挑战和机遇。

在当今社会,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观众口味的多样化,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在当代剧场中逐渐失去了市场和观众的关注。

剧场的票房收入降低,观众数量下降,传统剧目的演出频率也在逐渐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当代剧场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越来越多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开始关注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创新,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让传统戏曲重新焕发生机,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一些剧院和表演团体也开始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戏剧相结合,打造出更具时代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作品。

当代剧场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状,如何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如何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这将是当代剧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建立在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的, 是几代乃至几十代匠人智慧的沉淀。笔者调查山东 境内几个典型传统戏场时发现,这些戏场中许多技 术层面的设计方法与现代剧场的设计方法有许多惊 人的相似之处,比如面光的设计,可调混响的设计 自然, 更能体现 等。传统戏场的设计方法更加生态、 中国戏曲自身的特点。下面将分别比较传统戏场与 现代剧场设计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2 面光设计比较
2.1 现代剧场面光设计方法 现代剧场的面光设计是剧场剖面设计的重要组 成部分, 典型现代剧场剖面形式, 见图 1。在进行设 计时一般要综合考虑观众厅顶棚样式、主光轴的俯 角、 与舞台的距离等因素。现代剧场是封闭空间, 没 台提供照明的重要光源,位置一般选在扩散体的上
面光是为舞 有自然采光, 所以采用人工照明的方法。
【摘 要】 传统戏场的一些建筑声学设计手法与现代剧场建筑 面光的设计, 可调 声学设计方法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比如, 混响的设计, 声扩散的设计, 防止干涉的设计, 独特的雅座区 的设计等多个方面与现代剧场设计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 而且, 传统戏场古戏台的设计方法更加生态、 自然, 更加尊 处。 重戏曲艺术本身将声学设计理念完美的融合于建筑设计之 中。 中国传统戏场古戏台; 现代剧场; 声学设计; 可调混 【关键词】 响 【中图分类号】 TU112.4+2 【文献标志码】 A
1 引言
作为酬神娱人的戏曲艺术是古代人们的重要社 会文化生活和追求, 因此它不仅要满足 “演” 的要求, 而且要适应观众和听众的 “视 ” 、 “听 ” 和其它功能条 件,从而使戏场建筑在戏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 步得到发展、 进步。戏场发展经历了勾阑 、 瓦舍 、 舞 亭、 看棚、 乐棚、 戏楼、 戏台的过程, 在长期的发展过 程中汇聚了广大人民的智慧。加上各处人文和地域 条件的差异, 也就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戏场建筑 ,于是 数百年来戏场建筑遍布各地,其影响之广,形式之 多, 数量之大, 成为古典建筑中一项珍贵遗产。其中, 有许多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在工程 设计中借鉴。本文将着重从建筑声学的角度来研究 古代戏场建筑为现代剧场设计带来的启示。 传统戏场的声学设计由于受到当时的科学技 术水平的限制, 没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传
图 6 6 典型传统室内剧场剖面
对比两种面光照明方式可以看出, 传统戏场面 光设计虽然没有照明那么富有表现力,但是古人那 种尊重自然的精神, 利用自然的能力, 却充分的表现 出来, 给人一种大巧若拙的感觉。
3 可调混响设计比较
3.1 现代演艺建筑内可调声学结构设计方法 随着音乐本身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 声学特性固 定不变的演出场所越来越显出它的局限性。从演出 场所的业主和演出团体的角度来看,希望一个演出 场所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形式演出的要求,以及不同 在此要求之下, 需要演 风格音乐演奏和听闻的要求。 出场所具有可调声学结构,以根据演出的需要来调 节声学特性。 近二十多年来设计建造的一些剧场和音乐厅设置 了可调声学结构, 这些可调声学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类: 1 ) 可调吸声结构 (如可收放的吸声帘幕、 转筒式 可变吸声体等 ) ; 2 ) 可调耦合空间结构 (混响室、 高度可变的天花 板等 ) ; 3 ) 电子混响系统。 其中, 前两类是通过物理手段来调节声场的, 电 子混响系统是非自然的手段,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也 许是一种选择, 但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用自 然的物理手段来调节声场的设计中目前绝大部分使 用可调吸声结构, 通过改变厅内的吸声量来改变混 响和侧向反射声等声学参数[1]。 国内的许多剧院和音乐厅采用了可调声学结 构, 而且都采用了可调声学结构中的可调吸声结构,
【Abs tra ct】 Many Chinese traditional theatrical buildings, we conclude that there are some similsarities in the design method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theatrical building and modern theater. For example: fore stage lighting gallery design, adjustable
?@AB ’ 558 EFGHIJ 666 K;,< L:AB ’ 800
幅度进而可以控制可调混响的变化幅度。表 1 列出 国内几个采用可调吸声结构演艺项目的基本数据。
图 10 题壁堂池座和二层楼座的窗户
Á Â Æ Á Ç Â È É È 2 3 4 Ã Ä Å 5 6 ! " # $ % & ' ( ) 0 1 Ä Å Æ Ä Å Æ Ç Ç È É È É Á Â Æ Ã Á Â Ã Ä
10 图 9 大连经济开发区文化中心大剧院 图 8 北京保利剧院内景 图 7 广东星海室内音乐厅内景
3.2 传统戏场可调声学结构设计方法 与现代剧场的封闭、 复合空间不同, 传统戏场多 是独立的建筑空间, 如济南的题壁堂、 浙闽会馆均是 独立的。 即戏场建筑本身为独立的, 不与周围其他建 筑相连, 当打开窗户和两侧的门时, 原来的室内封闭 通过调查发现, 题壁堂的池座和 空间就变成开场的。 二层楼座两侧均设置了可以开启的窗户 (见图 10 ) 。 浙闽会馆的一层两侧是可以开启的门,通向两侧的 庭院 (见图 11 ) 。这样通过门窗的开闭就可以达到调 节混响的目的,通过改变开闭门窗的数量与开闭的
特别关注
/m /% !"/s 140 2 010 7.0 7.4 0.30 0.40
西院 东院 采光窗
3.8 6.5 5.4 9.8 7.4 7.5 8.0 9.8
./01 2
148 2 004
活动厅
原建筑应与左边对称, 二层平面为复原平面
130 2 360
【文章编号】 1007-9467 (2009 ) 03-0008-05
中国传统戏场对现代剧场设计的 借鉴作用
魏卫刚 2, 程志红 3 , 尤昌明 4(1.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北京 100089; 2.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 上海 200092; ■ 郑磊 1, 3.济南市规划局, 济南 250102; 4.山东蓬莱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蓬莱 265600)
表 1 国内几个采用可调吸声结构演艺项目的基本数据[2]
/ /m / m/ ()
#$%& ’ 1 373 5 200 #$ 1 357 8 850 * +,#$ ’ 1 000 5 440 7 500 3 400 4 200 5 380 7 800
3456 ’ 765 9:;,< =>,< 462
5.5
0.30
7801 7801
305 2 400 125 1 240 282 1 856 196 1 902
12.7 10.1 14.6 10.3 7.2
0.44 0.48 0.38 0.50
图 12 浙闽会馆现场测试测点布置图
CD878 7801 78
186 2 600
0.36
图 13 题壁堂现场测试测点布置图
图 2 凯撒皇宫大剧院观众厅
 Á Ã Ä Å Æ Ç È É
1 1 现代剧场剖面图 图
图 4 题壁堂戏台所采用的正面采光
图 5 题壁堂戏台所采用的侧面采光
传统戏场借助中国古建筑的经典平面样式, 通
过引进自然光, 实现了与现代剧场内面光相同的使 对灯光形式要求 用功能。由于中国戏曲注重意境, 并不严格, 而且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 也无法进 行复杂的人工照明, 所以, 如此形式自然光照明已经
9
特别关注
完全能够满足白天演出的要求。这一点从某室内传 统剧场的剖面图中也可以得到清晰的论证, 见图 6。
其中几个较为知名的是: 广东星海室内音乐厅 (见图 7 ) 采用了转筒式, 北京保利剧院 (见图 8 ) 采用百叶 式, 汕头广播剧院采用升降式, 大连经济开发区文化 ) 采用升降幕帘式等等。由于现代 中心大剧院 (见图 4 剧场的容积较大, 壁面总面积也较大, 但是从室内美学的 角度一般并不允许可调混响装置所占的面积过大, 所以能用来进行混响时间调节的壁面面积非常有 限, 其调节幅度也是有限的。
reverberation time system design system. Chinese traditional theatrical building design is better in some ways. A coustics Technologydesign incorporates with architecture design. 【Ke 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theatrical building;modern acoustics design; adjustable reverberation time theater;
大幕线 乐池 音响梯
面光
面光
图 3 一个较为理想的面光设计
2.2 传统戏场面光设计方法 通过考察发现,几个典型室内传统戏场的平面 布局基本是一致的, 首先是入口, 然后是一个休息厅 中国古建 且人多时可以扩成观众厅, 最后就是大厅。 筑多是坐北朝南, 过厅是东西向, 大厅则是南北向。 大厅的屋脊一般要高于过厅的屋脊, 由于存在高差, 就形成了一个采光窗。光线就可以通过大厅上方三 在此以题壁堂戏台为例, 说明传统戏场的面光设计 图 5。 及采光设计, 见图 4、 角形采光窗照射进来, 这可视为一种原始的面光。
面, 见图 2。面光桥开口的尺寸会直接影响到早期反 图 2 中面光的设计对该剧场顶棚的声反射是不利
射声的分布, 这一点应引起声学设计者的充分重视, 的, 面光的的尺寸和角度会减弱反射声, 甚至造成某 为合理的面光设计,不会减少观众厅内来自顶棚反 射声的数量和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