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 第一章1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课件第一章绪论

2. 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由地C址P总U线,存储器,输入/输出 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如图1-3所示。
存储器
I/O接口
I/O外设
CPU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
不包括
存 系储 统器 总:线有:R按图O1传-M3送和微信型R息A计M的算。机类每的型组个分成存三储类单:元存 放 输C一 入PU/个输:字出是节接计数口算据电机数,路的据即:核总8是心位线C,二:P它进U双(的制或向性数存能据储决,器定每)与了个外整 存 部个储 设微单 备型元连计对接算应的机一桥的地个 梁各址地 。项总(址为关线。什键:地么指单址要标向和使,地用如址接运单口算元电速的度, 内 路内容 ?存)常容用量1,6进存制取控数时制表间总示等线。。:双向
3)系统总线
①ISA系总统线总:线工是业微标处准理体器系机结箱构内(的I底nd板us总try线, 用 Sta来nd连ar接d构A成rch微it处ec理tur器e)的总各线个。插件板。在 8有 ②0x下 E8I6列S系A几总列种线微::机扩系展统工中业,标使准用体的系系结统构总线主要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寄存BCHH器组BCLL,程序计数器BSPI,时序和控D制SSS 逻辑
部件DH,内DL部总线等组成DI。典型结构如ES 图1-2所示。IPFra bibliotekALU
PSW
控制逻辑
控制逻辑部件:图负1-责2 对微整处机理的器控的制结,构包括从存储器中
A÷数 算 取号部P果SL等指和及据 的WU操令时外(寄 数 特(作 , 序 部算存据征标) 对 , 协术器、。志和 指 送 调逻和中/逻 令 到 工辑状指间辑进微作单态运行型。针 结元寄算译计)及 果存(码算:变 或器与和机完址 地),分的成寄 址或析其:算存 。,,他术存器发非部运放出,件:算A响异 ,(存L应或 使U+放,运C的等参-P,控操算U加×制作内结运,信)
微机原理第1章1.2

内存
程
、、、
序
地 指令1
指令2
址 指令3
指令4
译
、、、 、、、
数
码
据
数据1
器
数据2 数据3
、、、
1、中央处理器的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运算器:计算机中加工和处理数据的功能部件。 功能:(1)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主要包括算术和
逻辑运算,如加、减、乘、与、或、非运算等。 (2)暂时存放参与运算的数据和中间结果。
小结:原码 正数0X 反码 正数0X 补码 正数0X
义求)
负数1X 负数1X 负数1X+1 (不必利用定
取反
加1
原码
反码
补码
求补
真值
4、 补码的应用
补码在运算时符号位与数值位同等对待,只要结 果不溢出,则结果是正确的(仍为补码)。
例:X=-1001110 =-78 Y=+1100011=99 [X]补=10110010 [Y]补=01100011
(1)将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送地址寄存AR。
(2)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1H,为取 下一条指令作好准备。
(3)地址寄存器AR将00H通过地址总线送至存储 器地址译码器译码,选中00H单元。
(4)CPU发出“读”命令。
(5)所选中的00单元的内容B0H读至数据总线DB 上。
(6)经数据总线DB,读出的B0H送至数据寄存器 DR。
D7 D6 D5 D4 十位
D3 D2 D1 D0 个位
非压缩型 数值范围 0~9
D7 D6 D5 D4 0
D3 D2 D1 D0 个位
二、码制(有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微机原理第01章第1-2节

研制价格低廉的超小型机和微型机 开拓应用领域和占领更广大的市场。
微型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
四、微型计算机概述
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3.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4.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5. IBM PC机的发展简史
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地址总线 AB
CPU
存 储 器
I/O 接 口
输 入 设 备
输
I/O 接 口
出 设 备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简介 1) 构成部件 ; 2) 工作过程
地址总线 AB
CPU
存 储
I/O 接
输 入 设
器
口
备
输
I/O 出 接设 口备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构 微机的硬件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地址总线的条数 决定CPU的寻址能力。
10根 → 210 1024
1K
20根 → 220 1024K 1M
32根 → 232 22 × 230 4G
36根 → 236 26 × 230 64G
数据总线 DB ( Data Bus ):双向 用来在CPU与存储器、I/O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数据线DB
C 地址线AB
P
n根
U 控制线CB
地址00...0000
地 地址00...0001
址 译
地址00...0010 地址00...0011
码
器 地址11…1111
11001100 00110011 10101010 11110000
10001000
微型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
四、微型计算机概述
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3.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4.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5. IBM PC机的发展简史
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地址总线 AB
CPU
存 储 器
I/O 接 口
输 入 设 备
输
I/O 接 口
出 设 备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简介 1) 构成部件 ; 2) 工作过程
地址总线 AB
CPU
存 储
I/O 接
输 入 设
器
口
备
输
I/O 出 接设 口备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构 微机的硬件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地址总线的条数 决定CPU的寻址能力。
10根 → 210 1024
1K
20根 → 220 1024K 1M
32根 → 232 22 × 230 4G
36根 → 236 26 × 230 64G
数据总线 DB ( Data Bus ):双向 用来在CPU与存储器、I/O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数据线DB
C 地址线AB
P
n根
U 控制线CB
地址00...0000
地 地址00...0001
址 译
地址00...0010 地址00...0011
码
器 地址11…1111
11001100 00110011 10101010 11110000
10001000
微机原理及应用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 0.6225
×
1.250 2
1 (b-1)
×
0.5 0 2
0 (b-2)
1.0
1 (b-3)
• 0.625 = 0.101B
2. 0.625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0.625 × 16 = 10.0 0.625 = 0.AH
3. 208.625 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208.625 = D0.AH
(三)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运算基础 1-2 计算机发展与组成 1-3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1-1 计算机运算基础
1-1-1 数制及其转换 1-1-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法 1-1-3 计算机中数的运算方法 1-1-4 计算机中的编码系统
1-1-1 数制及其转换
数制(即计数制)是计数的规则、计数的方式。 进制(即进位计数制)是按不同的进位规则(方式) 计数的 数制。
+0 +0 +0
1
+1 +1 +1
… … ……
127 +127 +127 +127
128 - 0 - 127 -128
… … ……
254 -126 - 1 - 2
255 -127 - 0 - 1
0~255 -127 -127 -128
~+127 ~+127 ~+127
1-1-3 计算机中数的运算方法
• 24=16 ,四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 • 举例:
• 3AF.2H = 0011 1010 1111.0010 = 1110101111.001B 3 A F2
• 1111101.11B = 0111 1101.1100 = 7D.CH 7DC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一章

-2n-1≤X<0(mod 2n) 2n+ X
注意:± 0的原、反码皆有两个,而补码只有一个; -128的原、反码无法表示,但其补码即为-0的原码。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小结
1. 三种编码的最高位都是表示符号位。 S=0,真值为正数,其余位为真值; S=1,பைடு நூலகம்值为负数,须按一定规律求出真值。
2. 对正数,三种编码都是一样的,即[x]原=[x]反=[x]补。 对于负数,三种编码不同。 原、反和补码的实质是解决负数在机器中表示的三种不同编码方法。 3. 当n=8时,机器所能表示的: 原码范围:-127~+127, -2n-1+1 ~ 2n-1-1 反码范围:-127~+127, -2n-1+1 ~ 2n-1-1 补码范围:-128~+127, -2n-1 ~ 2n-1-1
原码的优点: 简单易懂、与真值转换方便。 缺点: 不便于计算(首先判符号,再决定用加或减)
例1-5 设机器字长为n=8时,试求+0、+6、+127、-0、6、-127 的原码 解: [+0]原=00000000 [-0]原=10000000 [+6]原=00000110 [-6]原=10000110 [+127]原=01111111 [-127]原=11111111 正数:原码与相应的二进制数完全相同; 负数: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一定是“1”,其余各位是该 数的绝对值。 零: 有正零和负零之分
1、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 CPU、存储器、输入和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
DB数据总线 存储器
AB地址总线 CB控制总线
I/O接口
CPU
图1-3 微型计算机
2、微处理器(CPU) 作用 具有运算与控制功能,指挥整个计算机协调工作
微机原理第1章

CsC p 1
设次高位(数值部 分最高位)向最高 位(符号位)的进 位标志为 C;p 最 高位(符号位)和 次高位的进位相加 的进位标志为 CS 。
1.2 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及溢出问题
例11: (-83)+(-80)=-163<-128
1 0 1 0 1 1 0 1 B [-83] 补 + 1 0 1 1 0 0 0 0 B [-80] 补
1.2 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及溢出问题
同理,我们可得出结论:对于减法运算 (1)如果次高位有借位而最高位无借位,则结果溢出; (2)如果次高位无借位而最高位有借位,则结果溢出。
1.3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BCD编码)
一、 8241BCD码
前面讲过,计算机只认识0、1二进制代码,但人们最 习惯的是十进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了一个比较 适合于十进制系统的二进制代码的特殊形式—BCD码。
81
显然,结果出错。
解决办法:加6修正
1.3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BCD编码)
加6修正规则: (1)如果两个BCD码位相加没有进位,并且结果≤9,
则该位不需修正。
(2)如果两个BCD码位相加有进位,或者其结果≥10, 该位进行加6修正。
(3)低位修正结果使高位>9时,高位进行加6修正。
例3: (3C.4)16
= 3161 12160 4161
= (60.25)10
1.1 数制的基础知识
二、 各种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1、十进制
任意进制数(设为P进制)的转换规则
(1)整数部分:N 除以P取余数
例4:十进制数301 十六进制数
转换过程如下:
16 301 16 18 ……余数为:D= K0 16 1 ……余数为:2= K1
设次高位(数值部 分最高位)向最高 位(符号位)的进 位标志为 C;p 最 高位(符号位)和 次高位的进位相加 的进位标志为 CS 。
1.2 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及溢出问题
例11: (-83)+(-80)=-163<-128
1 0 1 0 1 1 0 1 B [-83] 补 + 1 0 1 1 0 0 0 0 B [-80] 补
1.2 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及溢出问题
同理,我们可得出结论:对于减法运算 (1)如果次高位有借位而最高位无借位,则结果溢出; (2)如果次高位无借位而最高位有借位,则结果溢出。
1.3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BCD编码)
一、 8241BCD码
前面讲过,计算机只认识0、1二进制代码,但人们最 习惯的是十进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了一个比较 适合于十进制系统的二进制代码的特殊形式—BCD码。
81
显然,结果出错。
解决办法:加6修正
1.3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BCD编码)
加6修正规则: (1)如果两个BCD码位相加没有进位,并且结果≤9,
则该位不需修正。
(2)如果两个BCD码位相加有进位,或者其结果≥10, 该位进行加6修正。
(3)低位修正结果使高位>9时,高位进行加6修正。
例3: (3C.4)16
= 3161 12160 4161
= (60.25)10
1.1 数制的基础知识
二、 各种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1、十进制
任意进制数(设为P进制)的转换规则
(1)整数部分:N 除以P取余数
例4:十进制数301 十六进制数
转换过程如下:
16 301 16 18 ……余数为:D= K0 16 1 ……余数为:2= K1
第1章微机原理课件

2024年7月29日星期一
第1章第3页共124页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在研制ENIAC计算机的同 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与 莫尔小组合作研制了EDVAC计算机,该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 方案,其后开发的计算机都采用这种方式,称为冯·诺依曼计算 机。冯·诺依曼计算机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微型计算机概述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 1.3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其转换 1.4 计算机中数与字符的编码 习题1
2024年7月29日星期一
第1章第1页共124页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微型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的发展史
20世纪40年代, 无线电技术和无线电工业的发展为电子计 算机的研制准备了物质基础, 1943年~1946年, 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研制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 算机。
2024年7月29日星期一
第1章第16页共124页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3.指令执行时间
指令执行时间是指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时间, 其 长短反映了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运行速度的快慢。
它一方面决定于微处理器工作时钟频率, 另一方面又取决于 计算机指令系统的设计、CPU的体系结构等。
微处理器工作时钟频率指标可表示为多少兆赫兹, 即MHz; 微处理器指令执行速度指标则表示为每秒运行多少百万条指令 (MIPS, Millions of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ENIAC计算机共用18000多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重达30吨, 占地170平方米, 耗电140 kW, 每秒钟能进行5000次加法计算, 领 导研制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利(J.W.Mauchly)和埃克特 (J.P.Eckert)。
CH01_1 微机原理 第1章绪论

主要应用: 嵌入式应用。广泛嵌入到 工业、农业、 航 空、航天、军事、通信、能源、交通 IT、 IT、金融、仪器仪 金融、仪器仪 表、保安、医疗、办公设备、娱乐 休闲、健身、体育竞 表、保安、医疗、办公设备、娱乐休闲、健身、体育竞 赛、服务领域等的产品中,已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重要的 赛、服务领域等的产品中,已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重要的 智能化工具。 学习重要性:单片机已成为电子系统中最普遍的应用手 段,除了单独设课程外,在涉及的许多实践环节,如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乃至研究生论文课题中,单片机系统都是 最广泛的应用手段之一。近年来,在高校中大力推行的各 种电子设计竞赛中,采用单片机系统解决各类电子技术问 题已成为主要方法之一。 请稍微留心一下我们的周围,看看周围由于应用单片机 请稍微留心一下我们的周围,看看周围由于应用单片机 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掌握微处理器、微型机和单片机的概念及组成; 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数制间的转换;(补充内 容) 掌握计算机中常用的编码BCD码和ASCII码;(补 充内容) 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原码、反码及 补码。(补充内容)
第一章 基本内容:
1.1 什么是单片机 1.2 单片机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1.3 8位单片机的主要生产厂家和机型 1.4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5 单片机的应用 1.6 MCS-51系列单片机
微处理器 MPU 核心 MicroProcessor Unit
器件
微控制器 MCU MicroController Unit
embedded
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
3、微型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微型计算机 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 内存储器 ROM:ROM、PROM、 EPROM、E2PROM、Flash ROM RAM:SRAM、DRAM、iRAM 、NVRAM I/O接口:并行、串行、中断接 口、DMA接口 系统总线:数据、地址、控制总 线(DB、AB、CB) 外围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 A/D 、D/A转换器 开关量输入/输出 终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巨型机 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可达1亿次每秒以上运算速度,主存 容量高达几百兆至几千兆字节,字长可达64位 运算速度一般在100万次/秒~几千万次/秒,字长32位~64位, 主存容量在几百兆字节以上。它有比较完善的指令系统,丰富 的外部设备和功能齐全的软件系统。 中型机规模介于大型机和小型机之间。 规模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维护容易,从而 得以广泛推广应用。
例2:(175.625)10=(10101111.101)2
整数部分转换结果:(175)10= K7K6K5K4K3K2K1K0=(10101111)2 计算步骤简化为如下形式:
对于小数部分:
0
小数部分转换结果:(0.625)10= 0.K-1K-2K-3=(0.101)2 计算步骤简化为如下形式: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非十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展开相加即可。 例如:(463)8=4*82+6*81+3*80 =4*64+6*8+3 =256+48+3 =(307)10 十进制换成其他进制: 整数部分采用除以基数取余,小数部分采用乘以基数取 整的法则。
例1:(54.39)10=(36.63D7)16
(4)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a) 用于科学计算(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及信息管 理方向;
1. 通用微机,例如:PC微机 2. 功能越强越好、使用越方便越好
(b) 用于过程控制及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 表方向
1. 专用微机,例如:单片机、工控机 2. 可靠性高、实时性强 3. 程序相对简单、处理数据量小
1.4 微型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以及运算基础
数字系统是仅仅用数字来“处理”信息以实现计算 和操作的电子网络。但是,数字系统中所用的数字是来 自于特别的数制系统,该数制系统只有两个可能的值: 该值要么是0,要么是1。此特征定义了二进制或基-2的 数制系统,数字的本身(0和1 )称为(bits)比特,简称 为“二进制数字”。 数字系统必须完成如下任务: 1. 将现实世界的信息转换成数字网络可以理解的二进制 “语言”。 2. 仅用数字0和1完成所要求的计算和操作。 3. 将处理的结果以我们可以理解的方式返回给现实世界。
外设扩展能力 主要指计算机系统配接各种外部设备的可 能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一台计算机允许配接 多少外部设备,对于系统接口和软件研制都有 重大影响。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打印机型号、 显示器屏幕分辨率、外存储器容量等,都是外 设配置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软件配置情况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配置是否齐全,直接关系到计算机性能 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例如是否有功能很强、 能满足应用要求的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汇编 语言,是否有丰富的、可供选用的应用软件等, 都是在购置计算机系统时需要考虑的。
1.3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特点、性能指标和应用
(1) 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按微处理器的字长,可分为:4 位机、8 位 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等; 按结构,可分为单片机和多片机; 按组装方式,可分为单板机和多板机; 按外形和使用特点,可分为台式微机和笔记 本式微机等等。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
数制----数制是人们利用符号来计数的科学方法, 一般采用的是进位计数制,又称进位制。
十进制(decimal system)其一般形式为:
D ki 10i
N进制数的一般形式:
D ki N i
其中,Ni为第i位的权,Ki为第i位的系数,N为计数基数。 二进制(binary system)使用的数码为0,1;每位的权 为2的幂。 例如:
(2)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①形小、体轻、功耗低 ②价格便宜 ③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④使用方便、通用性强
(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字长: 字长是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 数。一般一台计算机的字长决定于它的通用寄存器、内 存储器、ALU的位数和数据总线的宽度。 字长越长,一个字所能表示的数据精度就越高;在 完成同样精度的运算时,则数据处理速度越高。但是, 字长越长,计算机的硬件代价相应也增大。为了兼顾精 度/速度与硬件成本两方面,有些计算机允许采用变字 长运算。 一般情况下,CPU的内、外数据总线宽度是一致 的。但有的CPU为了改进运算性能,加宽了CPU的内部 总线宽度,致使内部字长和对外数据,总线宽度不一致。 如Intel 8088的内部数据总线宽度为16位,外部为8位。 对这类芯片,称之为“准××位”CPU。因此Intel8088 被称为“准16位”CPU。
微处理器的主频(或称为微处理器的工作 频率,或微处理器内频),目前最高 3GHz以上; 主板的工作频率(内存、控制芯片组和 CPU之间总线的工作频率,也称为微处理 器外频),目前最高为1000MHz,它们之 间的关系为 内频=外频×倍频
主板的性能指标 a.微处理器的支持能力,包括CPU插槽类型、 CPU种类、外频范围、电压范围 b.系统芯片组的类型 c.是否集成显卡、声卡、调制解调器(Modem)、 网卡 d.支持内存和高速缓存(Cache)的类型与容量 e.系统BIOS的版本、功能 f.扩充插槽及I/O接口的数量、类型 g.主板的电压输出范围
硬盘的性能指标 容量、速度和安全性是硬盘的3项主要指标 系统总线(连接微机各功能部件 )的性能指标 系统总线的性能指标包括: a. 总线的带宽(数据传输率) 总线的带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总线上可传输的 数据量,以MB/s为单位; b. 总线的位宽 总线的位宽是指总线能同时传输的数据位数; c. 总线的工作频率 又称为外频,它是指用于协调总线上各种操作 的时钟频率。 三者关系: 总线带宽=(总线位宽/8)×总线工 作频率(MB/s)
101.11 1 2 0 2 1 2 1 2 1 2
2 1 0
1
2
为什么要使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简化书写,便于记忆。 为方便起见,对不同进制的数常采用后缀字母以示区 别: 十进制 D或d或没有后缀 二进制 B或b 八进制 Q或q 十六进制 H或h 八进制(octal system)使用的数码为0,1,2,3,4,5,6,7; 每位的权为8的幂。 十六进制(hexadecimal system) 使用的数码为0,1,2,3,4,5,6,7,8,9,A,B,C,D,E,F;每位的 权为16的幂
2. 大型机 3. 中型机 4. 小型机
5. 微型机
采用微处理器、半导体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芯片组装,具 有体积更小、价格更低、通用性更强、灵活性更好、可靠性更 高、使用更加方便等优点。
工作站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档微机,运算速度快,主存储器容量 大,易于联网,特别适合于CAD/CAM和办公室自动化。
6. 工作站
计算机的处理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在 使用上,计算机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 1、 数----用来直接表征量的多少。他们有大小 之分,并能进行加减等运算。 2、 码----代码或编码(Code), 在计算机中用来 代表某个事物或描述某种信息。 数和码在使用场合上有区别,在使用形态 上并没有区别。数和码有时又是相通的,比如, BCD码虽然是码,但却用来表示十进制数,它 可以象二进制一样进行运算,只是运算后必须 进行相应的调整;又比如表示数时,对正、负 号的处理需用到码的概念。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裸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组成
1.2.2 操作系统及其功能
操作系统的四种类型 (1)批处理操作系统; (2)分时操作系统;
(3)实时操作系统;
(4)网络操作系统。
1.2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组成 1.2.3 计算机语言
(1)机器语言;
(2)汇编语言;=》汇编程序 (3)高级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一般用CPU每秒钟 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表示。由于不同类 型的指令所需时间长度不同,因而运算 速度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常用计算方法 有: 根据不同类型的指令出现的频度,乘 上不同的系数,求得统计平均值,得到 平均运算速度。这时常用百万条指令/秒 ( MIPS, Millions of Instruction Per Second)作单位。
最后将小数部分和 整数部分合并。
编码(Code)是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选用一 定的组合原则,以表示大量复杂多样的信息的技 术。 解码(Decode)是编码的逆过程,用于提取二 进制数字的含义。编码和解码可以看成是有一本 字典在人类语言和二进制数字之间进行翻译。 位(bit)是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最小和最基本的 数据单位。 字节(Byte)是微型计算机的另一个基本单位, 每个字节是八位二进制数的组合。字节这个词大 概是在1956年前后由IBM公司最早提出来的。 字长是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 位数。
内存储器容量、速度
存储器容量是衡量计算机存储二进制信息 量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微型计算机中一般以 字节B(Byte的缩写)为单位表示存储容量,并且 将1024B简称为1KB,1024KB 简称为1MB (兆 字节),1024MB简称为1GB(吉字节),1024GB 简称为1TB (太字节)。286以上的高档微机一般 都具有1MB以上的内存容量,40MB以上的外 存容量。 内存的速度决定计算机的速度。
例2:(175.625)10=(10101111.101)2
整数部分转换结果:(175)10= K7K6K5K4K3K2K1K0=(10101111)2 计算步骤简化为如下形式:
对于小数部分:
0
小数部分转换结果:(0.625)10= 0.K-1K-2K-3=(0.101)2 计算步骤简化为如下形式: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非十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展开相加即可。 例如:(463)8=4*82+6*81+3*80 =4*64+6*8+3 =256+48+3 =(307)10 十进制换成其他进制: 整数部分采用除以基数取余,小数部分采用乘以基数取 整的法则。
例1:(54.39)10=(36.63D7)16
(4)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a) 用于科学计算(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及信息管 理方向;
1. 通用微机,例如:PC微机 2. 功能越强越好、使用越方便越好
(b) 用于过程控制及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 表方向
1. 专用微机,例如:单片机、工控机 2. 可靠性高、实时性强 3. 程序相对简单、处理数据量小
1.4 微型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以及运算基础
数字系统是仅仅用数字来“处理”信息以实现计算 和操作的电子网络。但是,数字系统中所用的数字是来 自于特别的数制系统,该数制系统只有两个可能的值: 该值要么是0,要么是1。此特征定义了二进制或基-2的 数制系统,数字的本身(0和1 )称为(bits)比特,简称 为“二进制数字”。 数字系统必须完成如下任务: 1. 将现实世界的信息转换成数字网络可以理解的二进制 “语言”。 2. 仅用数字0和1完成所要求的计算和操作。 3. 将处理的结果以我们可以理解的方式返回给现实世界。
外设扩展能力 主要指计算机系统配接各种外部设备的可 能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一台计算机允许配接 多少外部设备,对于系统接口和软件研制都有 重大影响。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打印机型号、 显示器屏幕分辨率、外存储器容量等,都是外 设配置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软件配置情况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配置是否齐全,直接关系到计算机性能 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例如是否有功能很强、 能满足应用要求的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汇编 语言,是否有丰富的、可供选用的应用软件等, 都是在购置计算机系统时需要考虑的。
1.3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特点、性能指标和应用
(1) 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按微处理器的字长,可分为:4 位机、8 位 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等; 按结构,可分为单片机和多片机; 按组装方式,可分为单板机和多板机; 按外形和使用特点,可分为台式微机和笔记 本式微机等等。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
数制----数制是人们利用符号来计数的科学方法, 一般采用的是进位计数制,又称进位制。
十进制(decimal system)其一般形式为:
D ki 10i
N进制数的一般形式:
D ki N i
其中,Ni为第i位的权,Ki为第i位的系数,N为计数基数。 二进制(binary system)使用的数码为0,1;每位的权 为2的幂。 例如:
(2)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①形小、体轻、功耗低 ②价格便宜 ③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④使用方便、通用性强
(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字长: 字长是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 数。一般一台计算机的字长决定于它的通用寄存器、内 存储器、ALU的位数和数据总线的宽度。 字长越长,一个字所能表示的数据精度就越高;在 完成同样精度的运算时,则数据处理速度越高。但是, 字长越长,计算机的硬件代价相应也增大。为了兼顾精 度/速度与硬件成本两方面,有些计算机允许采用变字 长运算。 一般情况下,CPU的内、外数据总线宽度是一致 的。但有的CPU为了改进运算性能,加宽了CPU的内部 总线宽度,致使内部字长和对外数据,总线宽度不一致。 如Intel 8088的内部数据总线宽度为16位,外部为8位。 对这类芯片,称之为“准××位”CPU。因此Intel8088 被称为“准16位”CPU。
微处理器的主频(或称为微处理器的工作 频率,或微处理器内频),目前最高 3GHz以上; 主板的工作频率(内存、控制芯片组和 CPU之间总线的工作频率,也称为微处理 器外频),目前最高为1000MHz,它们之 间的关系为 内频=外频×倍频
主板的性能指标 a.微处理器的支持能力,包括CPU插槽类型、 CPU种类、外频范围、电压范围 b.系统芯片组的类型 c.是否集成显卡、声卡、调制解调器(Modem)、 网卡 d.支持内存和高速缓存(Cache)的类型与容量 e.系统BIOS的版本、功能 f.扩充插槽及I/O接口的数量、类型 g.主板的电压输出范围
硬盘的性能指标 容量、速度和安全性是硬盘的3项主要指标 系统总线(连接微机各功能部件 )的性能指标 系统总线的性能指标包括: a. 总线的带宽(数据传输率) 总线的带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总线上可传输的 数据量,以MB/s为单位; b. 总线的位宽 总线的位宽是指总线能同时传输的数据位数; c. 总线的工作频率 又称为外频,它是指用于协调总线上各种操作 的时钟频率。 三者关系: 总线带宽=(总线位宽/8)×总线工 作频率(MB/s)
101.11 1 2 0 2 1 2 1 2 1 2
2 1 0
1
2
为什么要使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简化书写,便于记忆。 为方便起见,对不同进制的数常采用后缀字母以示区 别: 十进制 D或d或没有后缀 二进制 B或b 八进制 Q或q 十六进制 H或h 八进制(octal system)使用的数码为0,1,2,3,4,5,6,7; 每位的权为8的幂。 十六进制(hexadecimal system) 使用的数码为0,1,2,3,4,5,6,7,8,9,A,B,C,D,E,F;每位的 权为16的幂
2. 大型机 3. 中型机 4. 小型机
5. 微型机
采用微处理器、半导体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芯片组装,具 有体积更小、价格更低、通用性更强、灵活性更好、可靠性更 高、使用更加方便等优点。
工作站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档微机,运算速度快,主存储器容量 大,易于联网,特别适合于CAD/CAM和办公室自动化。
6. 工作站
计算机的处理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在 使用上,计算机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 1、 数----用来直接表征量的多少。他们有大小 之分,并能进行加减等运算。 2、 码----代码或编码(Code), 在计算机中用来 代表某个事物或描述某种信息。 数和码在使用场合上有区别,在使用形态 上并没有区别。数和码有时又是相通的,比如, BCD码虽然是码,但却用来表示十进制数,它 可以象二进制一样进行运算,只是运算后必须 进行相应的调整;又比如表示数时,对正、负 号的处理需用到码的概念。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裸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组成
1.2.2 操作系统及其功能
操作系统的四种类型 (1)批处理操作系统; (2)分时操作系统;
(3)实时操作系统;
(4)网络操作系统。
1.2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组成 1.2.3 计算机语言
(1)机器语言;
(2)汇编语言;=》汇编程序 (3)高级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一般用CPU每秒钟 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表示。由于不同类 型的指令所需时间长度不同,因而运算 速度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常用计算方法 有: 根据不同类型的指令出现的频度,乘 上不同的系数,求得统计平均值,得到 平均运算速度。这时常用百万条指令/秒 ( MIPS, Millions of Instruction Per Second)作单位。
最后将小数部分和 整数部分合并。
编码(Code)是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选用一 定的组合原则,以表示大量复杂多样的信息的技 术。 解码(Decode)是编码的逆过程,用于提取二 进制数字的含义。编码和解码可以看成是有一本 字典在人类语言和二进制数字之间进行翻译。 位(bit)是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最小和最基本的 数据单位。 字节(Byte)是微型计算机的另一个基本单位, 每个字节是八位二进制数的组合。字节这个词大 概是在1956年前后由IBM公司最早提出来的。 字长是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 位数。
内存储器容量、速度
存储器容量是衡量计算机存储二进制信息 量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微型计算机中一般以 字节B(Byte的缩写)为单位表示存储容量,并且 将1024B简称为1KB,1024KB 简称为1MB (兆 字节),1024MB简称为1GB(吉字节),1024GB 简称为1TB (太字节)。286以上的高档微机一般 都具有1MB以上的内存容量,40MB以上的外 存容量。 内存的速度决定计算机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