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造纸》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蔡伦造纸》教学设计

《蔡伦造纸》教学设计

《蔡伦造纸》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对我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的研究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蔡伦造纸的历史意义。

-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展示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过程。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高度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 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教学内容2.1 课程导入- 通过展示古代纸张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造纸术的好奇心,为新课的研究做好铺垫。

2.2 教材内容讲解- 详细讲解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

- 分析蔡伦造纸术相较于之前的改进之处,如提高纸张质量、降低成本等。

2.3 知识拓展- 介绍造纸术的传播历程,以及它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其他科技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2.4 课堂互动- 设置问题讨论:蔡伦造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小组合作:探究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对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

3. 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运用案例分析、历史对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2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过程。

- 提供纸质文献、网络资源等,丰富学生的研究素材。

4.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蔡伦造纸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 关注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分析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 结合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评估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5. 教学时间与安排- 教学时长:共计2课时。

-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讲解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第二课时进行知识拓展、课堂互动与总结。

蔡伦造纸教案优秀

蔡伦造纸教案优秀

蔡伦造纸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课《蔡伦造纸》。

本文介绍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事件,通过讲述蔡伦观察大自然、动手实践、不断改进的过程,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提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

难点:理解蔡伦造纸的过程,学会提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古代造纸厂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蔡伦造纸的过程,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画的句子,解释为什么印象深刻,相互交流心得。

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蔡伦造纸的过程。

5.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纸张,体验造纸的过程,感受蔡伦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造纸术的传播历程,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蔡伦造纸改进造纸术观察大自然动手实践不断改进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七、作业设计(1)蔡伦是哪个朝代的人?(2)蔡伦为什么改进造纸术?(3)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是怎样的?2.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造纸术的传播历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实践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

学生在动手实践环节,体验了造纸的过程,感受到蔡伦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蔡伦造纸教案(优秀6篇)

蔡伦造纸教案(优秀6篇)

蔡伦造纸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该页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蔡伦造纸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蔡伦造纸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乐意倾听造纸的故事。

2、知道造纸术是中国人较早发明的。

3、体验自己动手造纸的乐趣。

【活动准备】1.事先引导幼儿收集各种废旧纸做成纸浆。

2.准备细网筛、清水、胶水、水盆、木棒等。

3.准备教育挂图《古代造纸流程》《现代造纸流程》、蔡伦的画像等。

【活动过程】一、提问激趣提问:你们知道吗?纸是谁发明的?激发幼儿了解古代造纸的兴趣。

二、教师讲述故事1、出示东汉蔡伦画像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蔡伦,记住蔡伦的名字。

2、讲述蔡伦造纸的故事。

3、提问:蔡伦是哪个年代哪国人?(东汉桂阳人)蔡伦是用什么材料造纸的?(禇树的树皮、麻缕等)后来又加入什么材料造纸,让纸变的'更牢固,不容易撕破?(破布、;烂渔网等)三、了解造纸术1、出示古代造纸术的流程图,引导幼儿认识古代造纸的过程2、出示现代造纸术的流程图,引导幼儿现代的造纸术的过程。

3、比较古代和现代造纸术过程的不同。

四、幼儿尝试自己造纸1、教师出示《自制再生纸》的教育挂图,并进行讲解2、提供细网筛、纸浆、等造纸工具、材料,让幼儿尝试自己造纸。

3、教师巡回知道,提醒幼儿注意卫生,安全,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提高成功率。

4、将幼儿自制的纸放到走廊等地方晾晒。

【延伸活动】1.让幼儿把自己造的纸和其他的纸做比较,看一看更像哪种纸。

2.把幼儿自己造的纸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利用自己造的再生纸进行绘画与制作。

3.在科学区里投放造纸工具与材料,让幼儿继续“造纸”。

4.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去参观造纸厂,了解现代造纸工业。

《纸的发明》教案篇二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

手术伟大录入手册保存约会经验阿姨欧洲社会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在掌握了部首查字法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生字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蔡伦造纸》教案

《蔡伦造纸》教案

《蔡伦造纸》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蔡伦造纸》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蔡伦造纸的背景、蔡伦造纸的工艺流程、蔡伦造纸的影响。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造纸术的发展,认识蔡伦造纸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工艺流程及其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2. 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蔡伦造纸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体会古代造纸技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蔡伦造纸的工艺流程及其影响。

难点:蔡伦造纸工艺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资料、造纸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水、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蔡伦造纸的图片和简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蔡伦造纸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古代造纸术的发展。

(2)详细讲解蔡伦造纸的工艺流程,配合PPT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造纸过程。

(3)分析蔡伦造纸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造纸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古代造纸技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蔡伦造纸的相关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蔡伦造纸》2. 内容:(1)蔡伦造纸背景(2)蔡伦造纸工艺流程(3)蔡伦造纸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蔡伦造纸的背景。

(2)描述蔡伦造纸的工艺流程。

(3)谈谈蔡伦造纸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 答案:(1)蔡伦造纸背景:古代造纸术的发展、蔡伦的改进。

(2)蔡伦造纸工艺流程:选材、浸泡、捣碎、搅拌、抄纸、晾干。

(3)蔡伦造纸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促进文化传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质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对蔡伦造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蔡伦造纸教案

蔡伦造纸教案

蔡伦造纸教案教案标题:蔡伦造纸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掌握蔡伦造纸的基本过程和原理;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蔡伦造纸的基本过程和原理;3. 制作纸张的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纸张的起源和使用情况,引发学生对纸张的思考和好奇心;2. 提出问题:你知道纸张是如何制作的吗?有没有想过自己亲手制作纸张?知识讲解:3. 介绍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包括蔡伦的生平和对造纸术的贡献;4. 讲解蔡伦造纸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包括选材、浆煮、漂白、搅拌、过滤、压制等步骤。

实践活动:5. 分组实施纸张制作实践活动,每个小组分配一份材料包括废纸、水、搅拌器、过滤网等;6. 指导学生按照蔡伦造纸的基本过程,依次进行选材、浆煮、漂白、搅拌、过滤、压制等步骤;7. 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创新尝试,如添加色素、花瓣等,以制作出不同特点的纸张;8.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践结果,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总结和展示:9.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纸张,让其他同学观摩和评价;10. 引导学生总结蔡伦造纸的重要性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1. 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回顾制作纸张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并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

拓展活动:12. 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造纸术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2. 评估学生对蔡伦造纸的理解程度和对纸张制作过程的掌握情况;3. 评估学生对实践结果的观察和记录能力;4. 评估学生对蔡伦造纸的重要性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投影仪;2. 蔡伦造纸的相关资料和图片;3. 纸张制作的实践材料,如废纸、水、搅拌器、过滤网等;4. 学生笔记和观察记录本。

蔡伦造纸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蔡伦造纸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蔡伦造纸教案引言造纸艺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伦作为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创始人,其贡献被广泛认可并且影响深远。

本教案旨在介绍蔡伦造纸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以及相关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蔡伦造纸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 了解蔡伦造纸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3. 掌握蔡伦造纸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蔡伦造纸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 蔡伦造纸术的原理和技术;3. 蔡伦造纸术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纸张,请学生观察和思考纸张是如何制造的,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是如何制造纸张的。

2. 介绍蔡伦造纸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通过简要介绍蔡伦的生平和造纸术的起源,让学生了解蔡伦造纸术的历史背景和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3. 探究蔡伦造纸术的原理和技术解释蔡伦造纸术的原理,包括纤维的提取、漂白、糊化和纸张的制造过程。

同时,介绍蔡伦造纸术的基本技术,如纸浆的搅拌、纸张的挤压和晾干等。

4. 实践活动:制作纸张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纸张的过程。

引导学生按照蔡伦造纸术的原理和技术,将纸浆均匀倒在纱网上,通过挤压和晾干制作出纸张。

5. 分享和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纸张,并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体会。

引导学生总结蔡伦造纸术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对蔡伦造纸术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蔡伦造纸术的理解程度;2. 评价学生对蔡伦造纸术的历史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理解和思考能力;3.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纸张样品;2. 蔡伦造纸术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 制作纸张所需的材料,如纱网、纸浆等。

六、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参观纸张制作工厂,深入了解现代造纸术的发展和应用;2. 组织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在其他文明中的传播和影响;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利用造纸术进行艺术和手工制品的制作。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6.1蔡伦造纸的历史(教案)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6.1蔡伦造纸的历史(教案)

1.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推测。 2. 运用归纳的方法,发现纸的结构特点。
课时
1
探究实践
1.通过比较不同时代的书写材料,发现改进书写材料的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 2.通过了解蔡伦的造纸术,知道造纸的基本流程。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几种纸的内部结构,归纳出造纸的科学原理。
态度责任
教学
1.知道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分享实验成果。 2.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 3.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A.龟壳 B.青铜 C.竹子 D.丝绸
2.蔡伦制造纸使用的材料主要有( )。
四、练
A.麻头 B.破布 C.树皮 D.旧渔网
一练
3.蔡伦造纸先用草木灰水浸泡后再蒸煮的目的是( )。
A.把渔网变成纤维
B.去掉杂质
C.把树皮泡烂 D.把破布泡烂
4.把造纸材料煮烂以后捞起来,滤干,舂捣成糨糊状,目
的是为了( )。
(预设
5分
钟)
二、探
1. 分析古代书写材料。[材料准备:PPT]
究:蔡
提问1:用这些材料进行书写记录有哪些缺点呢?
伦造
提问2:如果把这一本书,写在竹简上,需要多大的空间来
纸。 存放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携带不便)
25分 钟)
小结:携带不方便,“学富五车”由此而来。 提问3:用丝绸书写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携带不便的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环节
上课 教师自我介绍:
仪式 同学们好!
……

谈话导入[材料准备:PPT]

《蔡伦造纸》教案通用

《蔡伦造纸》教案通用

《蔡伦造纸》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理解其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掌握蔡伦的造纸工艺,了解其对现代造纸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蔡伦造纸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蔡伦造纸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造纸术的发展历程。

2. 讲解新课:(1)介绍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在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2)详细讲解蔡伦的造纸工艺,结合实物模型进行演示。

(3)探讨蔡伦造纸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明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以蔡伦造纸为例,分析古代造纸工艺的优缺点,启发学生思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简述蔡伦造纸的工艺流程。

六、板书设计1. 蔡伦造纸历史背景造纸工艺人类文明贡献2. 古代造纸工艺优缺点3. 蔡伦造纸工艺流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蔡伦造纸的认识。

2. 答案要点:(1)蔡伦造纸的历史背景和地位;(2)蔡伦的造纸工艺;(3)蔡伦造纸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蔡伦造纸的兴趣较高,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讲解造纸工艺时,部分学生对具体步骤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蔡伦造纸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提高学生的科技传承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蔡伦造纸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2. 例题讲解:古代造纸工艺的优缺点分析。

3. 作业设计:学生对蔡伦造纸的认识及答案要点。

4. 课后反思:学生对造纸工艺具体步骤的理解。

一、蔡伦造纸工艺的理解和掌握1. 原料准备:蔡伦选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废弃物作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等处理,提取纤维素。

2. 捣碎打浆:将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捣碎,形成纸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伦造纸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1个多音字。

会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和评价朗读的能力。

3、知道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了解蔡伦如何发明了纸,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会认字的音,会写字的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区分“龟”与“鱼”的字形。

2、正确书写“纸”字。

[教学准备]
1、纸的演变过程和蔡伦造纸过程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

3、学生收集各种纸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生活入手,谈话激趣。

1、同学们,请大家拿出事前准备的各种纸张,用手摸摸、掂掂、说说这些纸是怎么来的?
2、你们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
3、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与老师一起走进课本。

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看、边标出自然段、边想:是谁发明了纸?
4、板书课题,练习读课题。

5、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会认字词语读一读。

造纸刻写龟甲兽骨木板十分(重)
虽然很贵汉朝决心终于
3、指读会认字。

4、老师指导学生读准两个多音字。

(三)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四名学生,按自然段的顺序通读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蔡伦为什么造纸?
(2)课件演示:
甲骨文(刻写很不方便)
刻在竹片、木板上的书(重)
写在白绸上的书(贵)
(3)配合着课件演示再读课文。

①请你在文中找到,人们最早是怎样写字的,读给大家听。

(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板书:龟甲、兽骨。

追问:它的问题是什么?板书:不方便
②后来人们又是怎样写字的呢?从书上找到答案读读。

(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板书:竹片、木板、重。

③人们又是如何解决“重”的呢?(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板书:白绸、贵。

教师谈话:你们看,没有纸多么不方便!现在你们知道,蔡伦为什么造纸了吧?(用自己的话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


(4)请同学们看板书,教师进行小结: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不足就进行改造和创造,使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就是这种动力使得蔡伦下决心改进造纸术。

那么蔡伦要造一种怎样的纸呢?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完成填空。

蔡伦是()朝人。

他下定决心,要造出又()又()的纸来,供人们写字。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问:纸是怎么造的?你从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知道的?
(2)读第三自然段。

(3)全班共同讨论:“很多办法”“不断地实验”说明了什么?“终于”是什么意思?
(4)请你用“______”画出蔡伦造纸的句子,再读一读。

①板书或课件演示造纸的过程:
板书:泡打铺晾揭
②指导朗读。

(5)蔡伦造出了蔡侯纸,他为什么会想出这样的好办法?你们再读读第二自然段。

把蔡伦造纸的过程读清楚。

①教师范读,读出重音。

蔡伦想了很多办法,他不断地试验,终于找到了一个好方法。

自己试着读一读。

②总结:正因为蔡伦不灰心,不断地实验,终于造出了纸。

(6)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投影: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读一读)
再出示: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小结:四大发明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请再次拿出搜集的纸,看看纸已经发展到怎样的阶段。

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作业:搜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有关资料,弄清它们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有什么意义。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读准会认字的读音。

小组学习:小组长带领大家认读识字卡片,大家帮助不会的同学。

全班反馈:开火车读、齐读、抢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复习会写字字音。

2、出示汉字:“纸”。

教师强调:“纸”下边没有点。

想一想蔡伦造纸的原料,说一说纸为什么是绞丝旁。

再用歌诀记忆:一张白纸没有“黑点”,谁要点“点”废纸一张。

3、比较学习:“鱼”与“龟”。

(1)读一读比一比,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2)怎样记住字形?
(3)出示繁体字“魚”与“亀”,告诉学生为了简化把鱼下面的四个点写成了“一”;龟是省去了中间部分“日”。

4、学习其他字。

种:形声字,左边是形旁,右边“中”帮助记字音。

决:提醒左边是两点水,右边注意与“央”区别。

终: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冬”下边的两点要向右点。

于:与“干”区别,可以叫做“干勾于”。

(三)巩固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词比赛。

(5分钟)
2、读一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3、指导书写。

(1)把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找出来,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2)重点指导:龟,上面的“”写小些,中间的“日”要写得扁些,最后一笔竖弯钩在竖中线上。

纸:左窄右宽,右边第四笔是斜钩。

(3)练习写这些字。

板书设计:
30蔡伦造纸(四大发明之一)
泡打铺晾揭
龟甲、兽骨→竹片、木板→白绸————→蔡侯纸
↓↓↓↓
不方便重贵轻、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