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施用对耕地养分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摘要】黄绵土雨养农业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长期施肥对该地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的概述和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施肥方案的比较以及养分循环机制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施肥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但同时也会影响养分的利用效率。

结论部分对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综合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管理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黄绵土雨养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黄绵土雨养农业区、长期施肥、作物产量、养分效率、施肥方案比较、养分循环机制、综合影响、管理建议、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景:在黄绵土雨养农业区,由于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和土壤的特点,作物生长需要兼顾水分和养分的供给。

施肥作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长期不同施肥对该地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

作物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施肥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可能会对作物的产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施用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肥料对产量的影响等。

通过系统、全面地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施肥方式选择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机理,为更好地实现作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对比试验,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以便为优化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详细比较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揭示施肥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为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养分流失、减少农药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农作物肥料施用与养分管理

农作物肥料施用与养分管理

农作物肥料施用与养分管理肥料施用与养分管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农作物肥料施用与养分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和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肥料施用的现状与挑战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农作物产量的需求不断增加,肥料施用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过量施肥、施肥不平衡和施肥方式不当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因此,合理施肥和养分管理成为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紧迫问题。

二、农作物养分需求与肥料种类选择1.农作物养分需求农作物生长需要吸收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锌、硼等微量元素。

不同作物和生长阶段对养分需求有所不同。

了解作物养分需求,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肥料施用方案。

2.肥料种类选择根据作物养分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

氮、磷、钾肥料分别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元素。

复合肥料含有两种或三种主要营养元素,可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此外,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在土壤改良和作物养分供应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测土配方施肥原理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比例、用量以及相应的施用技术。

2.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三类六法:一类是基于土壤测试的施肥方法,包括单点施肥法和分区施肥法;二类是基于作物需肥规律的施肥方法,包括肥料效应函数法和目标产量法;三类是基于环境因素的施肥方法,包括水肥一体化法和养分回收利用法。

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施肥策略1.因地制宜根据地域、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生产条件,制定适宜的施肥方案。

例如,在土壤贫瘠的地区,适当增加肥料用量;在土壤肥沃的地区,适当减少肥料用量。

2.因时制宜根据作物生长阶段、气候条件和养分需求,调整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例如,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加大肥料施用量,促进作物生长;在作物生长初期适量施肥,保证作物起步生长。

不同锌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不同锌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不同锌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农作物产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提高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锌作为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不同锌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水稻对锌的需求水稻对于锌的需求并不多,但是缺锌时会严重制约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水稻对锌的需求量大概在每公顷1.5-3.0g,而且水稻对于锌的吸收能力很弱,只有细根和幼根才有较高的吸收能力。

因此在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正确的施用适量的锌肥,对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不同锌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1.合适的锌肥用量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适量的锌肥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适量的施用锌肥,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锌含量,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加株高、穗粒数等,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而且适量的锌肥可以促进水稻的开花结实过程,提高水稻的穗粒饱满度,增加水稻的产量。

2.过量的锌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虽然适量的锌肥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但是过量施用锌肥对水稻的产量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过量的锌肥会使土壤中的锌含量超标,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起到抑制作用,导致水稻植株长势不好,甚至出现生长迟缓的情况;过量的锌肥还可能对土壤和水稻植株造成毒害,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农民应该根据土壤的锌含量和水稻对锌的需求量,合理施用适量的锌肥,避免过量施用锌肥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不同锌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具有重要的影响。

合适的锌肥用量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促进养分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

而过量的锌肥则会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产生负面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需要根据土壤的锌含量和水稻的需求量,合理施用适量的锌肥,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磷肥施用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磷肥施用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磷肥施用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磷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磷肥的施用不仅可以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增加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还可以提高作物对其他养分的利用效率。

本文将针对磷肥在作物生长中的影响进行研究。

1. 磷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磷肥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肥料,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施用适量的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磷肥的施用能够增加作物的根系发育,增加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此外,磷肥还可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增加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和产量。

2. 磷肥对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磷肥的施用不仅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还可以提高作物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

磷肥能够改善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促进养分的释放和流动,提高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磷肥还可以调节土壤的pH 值,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加养分的有效性,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

3. 磷肥施用的建议为了提高作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合理使用磷肥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磷肥施用的建议:3.1 施用量合理。

磷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的磷素含量和作物的需求来确定。

过量的磷肥施用会导致土壤磷素的积累和环境的污染,而过少的施用则无法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3.2 施用时间适宜。

磷肥的施用时间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生长季节来确定。

通常,在作物的生长初期和孕穗期施用磷肥效果更好。

3.3 施用方式科学。

磷肥的施用方式包括底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应根据具体作物和土壤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施用方式。

4. 磷肥施用的影响因素磷肥的施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 pH 值、有机质含量、磷肥的种类和施用方式等。

土壤 pH 值越低,磷肥的有效性越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磷肥的利用效率也越高。

不同种类的磷肥对作物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有机磷肥对作物的影响更为显著。

不同肥料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不同肥料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不同肥料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积累的影响蒋敏华1丁懿1李宽1潘奕旻1鲍苗青3柳丹2*(1金华市婺城区植物保护和耕肥管理站,浙江金华321000;2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1300;3金华市婺城区农业农村局,浙江金华321000)摘要为探究不同配方缓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小区试验对比施用好乐耕(18-5-10)、晨耕(20-10-15)和劲驼(20-10-15)缓控释肥、常规施肥和无肥对照对水稻长优1103产量、养分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结果表明,施用肥料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以及养分的吸收和积累,与不施肥相比,晨耕、好乐耕、劲驼和常规施肥的产量显著提高70.73%、61.14%、72.28%和64.25%(P<0.05),稻谷稻草养分含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以施用劲驼(20-10-15)和晨耕(20-10-15)缓控释肥的增产效果和养分吸收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在水稻生产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缓控释肥;常规施肥;水稻产量;经济性状;养分吸收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4-0012-04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1],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4%左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2]。

肥料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投入品[3],化肥施用强度与其单产水平之间具有显著关联效应[4-5]。

目前,水稻生产所用肥料多为速效肥料,无法保证养分的长时间供应,需要多次追肥才能满足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6]。

而施肥量过大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降低了肥料的利用效率和增产效果[7]。

当前,随着肥料产业升级和施肥技术的革新,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化肥减施增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缓控释肥具有养分利用率高、省工节肥、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养分释放能够与作物养分吸收需求相对同步,可以有效减少肥料施用量和施肥次数,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8-10]。

施肥方式及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施肥方式及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农业发展迈入全新的阶段,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以及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施肥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其方法、用量往往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

因此,本文就施肥方式及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的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以及参考。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

化肥是提升农业生产产量的重要物质,对于提升我国农作物的产量以及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化肥使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长期、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使得土壤酸化、土地结构失衡、耕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化肥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一、研究施肥方式以及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的效率的意义水稻是目前阶段我国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战略储备粮食之一,对于农业而言水稻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相关部门以及个人为了提升水稻的产量导致水稻的化肥尤其是氮肥的用量超过十亿标准,使得水稻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的同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升,因此在现阶段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需要建立精简的施肥方式。

另外,化肥在问世之后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数据可知,化肥对于农作物的贡献率为40%~ 60%,但是我国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使得我国土地环境被大部分的化学物质污染,使得我国原有的土壤结构进行优化,以及内部的养分失衡,使得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威胁,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对化肥与作物稳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减少化肥的投入,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就是比较绿色环保的精简化肥施肥方式的技术,可以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在进行插秧的同时对肥料定位、定量进行均匀的施在秧苗的侧3cm、深5cm的土壤中,从而可以提升化肥的使用效率,减少化肥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另外这种施肥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肥料和劳动力的成本,从而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化肥对土地农作物质量的影响

化肥对土地农作物质量的影响

化肥对土地农作物质量的影响化肥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输入因素,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满足粮食需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肥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对土地和农作物质量的影响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化肥在土壤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农作物质量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一、化肥在土壤中的作用化肥是提供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能够通过补充植物需要的氮、磷、钾等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此外,化肥也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提供更好的栽培条件。

二、化肥对农作物质量的积极影响1. 提高产量:化肥补充了土壤中的养分,为植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供给,从而促进了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增加产量。

适量的化肥使用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2. 改善品质:化肥中富含的营养元素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特性。

例如,施用磷肥可以增加水果的糖度和口感;施用氮肥可以提高蔬菜叶片的绿色度和营养价值。

3. 缩短生长周期:化肥能够加速植物的生长速度,使植物早日达到成熟期,从而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增加种植次数,提高经济效益。

三、化肥对农作物质量的消极影响1. 土壤质量下降: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

长期下来,会造成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

2. 病害和虫害增加:过量施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中微生物的失衡,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增加农作物罹患病害和虫害的概率。

3. 食品安全问题:过量使用化肥会使农作物中残留农药的含量增加, 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此外,过量施肥还可能引发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四、化肥合理使用的建议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化肥对农作物生产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对土地和农作物质量的消极影响,有以下几点建议: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质地、作物需求和生长期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计量、计时、计次施肥,确保农作物所需养分的供给,避免过量施肥。

化肥对土地农作物果实品质的影响

化肥对土地农作物果实品质的影响

化肥对土地农作物果实品质的影响化肥是现代农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生产方式,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化肥的使用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对土地和农作物果实品质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化肥对土地和农作物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化肥使用,以减少其负面影响。

化肥的使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通过提供合适的养分,作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从而更快地生长。

然而,如果不合理使用化肥,可能会对土壤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氮肥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使得土壤酸度增加。

这会对土壤中一些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土壤的健康和养分循环。

其次,过量的化肥使用会导致养分的过剩积累,而这些养分可能会随着土壤的流失进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这将导致藻类过度繁殖,水体变得浑浊,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除了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外,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也会对农作物的果实品质产生一定影响。

一方面,过量的化肥使用会使植物过度生长,导致植株茂盛但是产量稀少。

这样产生的果实质量可能较低,稀疏的果实分布会影响农作物的市场价值。

另一方面,过量的氮肥使用可能导致农作物果实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这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为亚硝酸盐是一种可能致癌物质。

然而,正确管理化肥使用可以减少其对土地和农作物果实品质的负面影响。

首先,农民可以通过进行土壤测试来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从而确定化肥的使用量和种类。

这可根据土壤中养分含量的检测结果来确定,以确保作物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减少养分的浪费和过剩。

其次,农民可以采用有机肥料来代替部分化肥的使用。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并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此外,农民还可以采用精准施肥技术,根据作物特点和生长期来合理施用化肥。

这可以减少化肥的浪费,提高施肥的精确性,从而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化肥的使用对土地和农作物果实品质有一定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壤 有机 质含量 略 有上 升 , 周比上 升 11%; 是随 着农 产 品 . 5 三 产量 的提 高 , 尤其 是大量 化学肥 料 的投入 , 土壤 全氮 供 应 使 量 有所 提 高 , 同比 增加 1 .%: 、 等 大量 元 素 供应 量 均 24 磷 钾
表 4 0420 2 0 — 0 来自年与第 2次土壤 普查 时期 (9 0 l 8 ) 要 农 作 物 产 量 18一95 主 (gl2 k/ ) l m
提供 安全保障 。
收稿 日期
2 90
[】 霞 , 凤 兰 , 天 明 , . 河 区 耕 地 土壤 养 分 现 状 及 变化 原 因 分析 4王 韩 董 等临 f1 蒙 古农 业 科 技 ,0 8 1 :0 6 . J. 内 2 0 ( )6 — 2 [】 作 社 , 文 北 , 5刘 柴 高正 宝 , . 州 市农 田化 肥 投 入与 土 壤 养 分及 产 出 等滁 效 应 研 究[】 徽农 业科 学 ,02 5 :7 — 7 . J. 安 20 ( )6 3 6 5 [】 翻 身 , 文 彪 , 明 姬 . 荣 旗 耕 地 土 壤 养 分 含 量 现 状 及 变 化 原 因 6郜 李 朴 阿
4 结 论 与 讨 论
[] 2 郭淑鲜 , 王福 军, 杨建和 , 辽北地区耕地土壤 养分状况变化及培肥 等.
对 策 『1 殖 与稻 作 ,0 6 S )6 — 5 8 . J. 垦 2 0 ( 1 : 6 ,5 4
【J 芳 , 笃 忠 , 一 扬 . 州 烟 区 土 壤 养 分 状 况 研 究 [ . 南 农 业科 3袁 蒋 张 永 J湖 ]
题 逐渐 突出 。 目前耕地 质量 存在 土壤 养分 分布 不均 、 肥料 施
用结构 不合理现 象 , 成农 业资源 极大 浪费 , 重影 响农 业 造 严 效益 。 为此 , 者对比 研究 18 ~ 9 5年 全 国第 2次土 壤普 笔 90 18 查期 间与 20 ~ 0 7年 测土配 方施肥 项 目前后 的土壤 施肥 06 20
学 ,0 9 4 :5 5 , 1 2 0 ()5 — 76 .
从土 壤 养分 供 应方 面探 讨 中 国粮 食安 全 问题 , 践 证 实
明, 合理 增加 农 业投 入 , 地肥 力状 况将 越 来越 好 , 提 高 耕 能
农产 品产量 和质 量鲫 为我 国农产 品在 数量和 质量 上 的需求 ,
氮肥/t
l 3 8 9 5 5. 1 2 . 86 9 8 2 4 . 36 30
磷肥∥t
4 3 69 2 . 6 4 2. 7 4 6 3 0. 2 7
钾肥∥t
61 . 94 7 3. 4 6 8 59 6 .
NPO:2 :2s 0 K
lO 2 : o3 : . 20. 1O 3 0 0 : _5.. 4 lO2 : . : .7 0 0 4
大幅 度提 高 , 效磷 同比 增加 168 , 效钾 增 加2 .%。 速 2 .% 速 9 0 总体 来 说 , 壤肥 力 三要 素 氮 、 、 结构 性 比例 较 以 土 磷 钾
前有所 改善 , 但根 据各 乡镇具 体情 况分 析 , 各地 土壤 氮 、 、 磷
钾 分布极 不均衡 。
10 — 7 9 2 1 )2 0 9 — 1 0 7 5 3 (0 0 0 — 2 0 0
随着我 国人 口的增 加和 耕 地数 量 的减 少 , 食 安 全 问 粮
表 1 东 至 县 18 — 9 2年 期 间施 肥 情 况 9 0 18
年份
1 8 90 1 8l 9 18 9 2
平 均
2 0 . 06 28
57 67 0 .
7 30 4 .
1 . :.4 : 2 00 O 8
结构 、 壤养 分消长 、 量 变化等…, 土 产 以探讨 农业 可持续 发展
之路 。 1 2 0年 前 后 农 田施 肥 结 构 变 化 情 况
磷 、 肥对农 田的施 用比例 有 了较 大 变化 , 其是对钾 肥 的 钾 尤 施 用量 有较 大 的提高 。
2 耕 地 主 要 养 分 指 标 变 化 情 况
由表 12可知 , 、 、 ~ 氮 磷 钾施肥 配比 由原 来的 1 .8 . :2 : 0 0 0 4,
逐 渐 改 变 调整 为 现 在 的 1 .9 03 :. ~ .3 也 就 是 说 氮 、 :2 ~ . 02 07 , 0 8 6
资源 与环境 科学
《 代农业科 技 ̄ O O年 第 2期 现 2l
肥料施用对耕地养分及农作物产量 的影响研究
李珍洁 江锡元
( 徽 省 东 至 县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 徽 东至 27 8 ) 安 1 安 5 , 4 2 0
摘要 通过 对 1 8 ~ 9 5年 第 2次土壤 普 查和 2 0 — 0 6年 实施 测土 配方施 肥 项 目期 间农 田施肥 对 土壤 肥 力、 量的 影响 , 出合 90 18 04 20 产 指 理 进 行 肥 料 投 入 , 够 提 高 农 产 品 的 数 量 和 质 量 , 实 现 农 业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能 可 关键词 肥 料施 用 ; 耕地 养分 ; 作物 产量 ; 响 农 影 中 图 分 类 号 S4 .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72 文章 编号
由表 3可知 , 2 近 0多年 来 , 至县土壤 养分状况 发生 了 东
较大 的变化 , 主要趋 势有 : 其 一是土壤 有进一步 酸化 的趋 势 ,
表 2 20 0 6年 农 田 施 肥 情 况
土壤 p H测试值 由 2 0年前 的 62 . 5下降 为现 在 的 5 3 二 是土 .。 7
3 农 作 物 产 量 变 化 情 况
5 参 考 文 献
[] 清 河 . 同土 壤 养 分 供 应 强 度 和 配 比 下 作 物 生 产 力 变 化 与 平 衡 施 1褚 不 肥 『1 D. 南京 : 京 农 业 大学 ,0 9 南 20 .
由表 4可 知 , 2 近 0年 来 , 业 生产 通 过加 大 投 入 以及 农 综合技 术措 施 的实施 , 农产 品产 量有 了大幅 度提 高 , 单产 平 均增加 1 .%~ .%不等[ 03 142 1 5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