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精选word文档 (4页)
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

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一)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1 .构思要环绕主题展开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通线,这算是论文的主题。
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
论文妨碍读者要紧算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
所以,下笔写论文前,谋篇构思就要环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
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millet )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具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
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
2 .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会发觉需要按时刻顺序编写,有时又会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依然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
但别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
有时,构思浮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考虑的别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记忆一具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确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按照古人之去应机立断,须定一途的精神,确定一种较好方案。
3 .要作读者分析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所以,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
有了清楚的读者对象,才干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干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
普通说来,读者可分为专业读者、非专业读者、主管领导或科技工作主管机构负责人等,人们对科技文章的要求与评估标准各异。
关于学术论文来说,其读者对象为同行专业读者,所以,构思要从满脚专业需要与进展的角度去考虑,确定取舍材料与表达深度与广度,明确论文的重点。
假如一篇论文包含有重要性别同的几个论题,作者应分清主次,思考怎么由次要论题向要紧论题的过渡,以能引起专业读者的兴趣。
(二)怎么提高构思能力很难想象,一具思维别清楚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楚、脉络分明的论文来。
所以,重要的咨询题在于经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论文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议论文的谋篇布局Microsoft Word 文档

议论文的谋篇布局谋篇布局的定义谋,这里指的是计谋;篇,小义可指一篇文章,向广义上伸展,也可以说成是家事、国事、天下事;布局,对某事物的整体结构所做出的规划安排。
在给文章布局谋篇时,应该主要从三全方面考虑进行:1.根据主题进行布局谋篇。
因为没有主题,布局谋篇只能算是瞎想。
关于根据主题进行布局谋篇,属于主题与文章结构的关系问题。
解决好这一问题,文章的框架就基本上能够构建起来了。
2.根据具体材料进行布局谋篇。
没有具体材料,空有框架,文章还只不过是一张死皮。
没有材料,就无法检验布这个局、谋这个篇的效果如何,只有把具体的材料放到具体的框架中去考虑,并摊牌处理好它与具体的框架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的结构丰满起来。
3.根据具体的文体进行布局谋取篇。
不同的文体对文章的主体与具体材料的选取要求各不一样,如果在布局谋篇时忽略这一问题,则会容易导致所写出来驴头不对马嘴,即不像样,或者说,文章不是文体所要求的文章,也即文不对体。
常见的模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对比式、归纳式等下面以《说“思”》作文题目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一、总分式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说“思”:1.学会动脑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2.搞好学习、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动脑筋(分析问题)3.要养成多动脑筋的习惯(解决问题)二、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说“思”: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三、递进式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一)整体结构(三层五节式)1、开头(1节)[引论]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2、主体(2~4 节)[本论]分析问题(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论证论点3、结尾(5 节)[结论]总结全文重申(深化)论点(二)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1、“是为怎”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纵式结构】如: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纵式结构]①什么是母语(汉语)?②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③怎样学好中华母语?2、“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横式结构】如: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①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②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③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3、“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1)以“品味‘杂'为”题作文: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①文学因“杂”而多姿。
[体裁杂而美,人物杂而美]②艺术因“杂”而多彩。
[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综合艺术]③科学因“杂”而发展。
[理化生,仿生学,杂交水稻]④生活因“杂”而味美。
[火锅,服饰]【范文】乱花渐欲迷人眼“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其,中的“杂花”一词非但没有给予我们纷乱不堪的感觉,反而,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万物复苏、一派蓬勃的景致。
确实,虎啸深山、鱼游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呈,会时时令人感到喜悦和顿悟。
其实,不仅自然如此,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 “杂”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丽的天空?“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壮阔。
鲁迅曾就《红楼梦》说过一番话: “单单命意,就因读者的不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便是读者眼光的杂。
而对创作者来说,内容的纷杂就更显得重要。
浅谈谋篇布局之——构思法(一

浅谈谋篇布局之——构思法(一浅谈谋篇布局之——构思法(一)构思,从字面解释,有两部分意思。
构,有构造、连缀、结成、设计之意;思,有思考、考虑、图谋、探求之意。
构思合在一起,就是构造思维、图谋设计的意思。
在写作中,就是作者在写作前所进行的孕育、酝酿、设计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活动,是在作者的头脑中通过想象、联想、推理、判断而形成的,是贯穿着一定思想的关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总观念,又称“布局”、“谋篇”、“布格”、“定格”等。
构思是写作的起步和入门,是写作中首屈一指的重要环节。
构思的好坏与高下,关系到写作的成败优劣。
对此,古今中外的著名学者留下不少精辟的论述。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深刻地指出,构思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这就是说,动笔前的构思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安排篇章的重要开端。
日本人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论体》也说:“凡作文之道,构思优先,亟将用心,不可偏执。
”初学写作的人,往往不知构思的重要性,不懂得“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的道理,常常见到文题就急于下笔,结果写起来走走停停,不是拉杂松散,就是前言不搭后语;理我甚者,辞不达意、文题不符,令人费解。
因是之故,掌握构思方法,是每个学习写作的人必须解决的问题。
构思是一篇文章写作的通盘规划和总体设计。
规划得好,设计得妙,下笔就会文思潮涌,精采的词语纷至沓来,使文章写的巧妙、秀美、完整。
那么,怎样构思呢?这就要求我们对构思的目的、任务、内容有所了解。
从本质上讲,构思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写作意图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再现着对客观现实的感受、认识过程。
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一文中说:“生活经验的素材要经过综合、改造、发展这样的一系列的加工,然后成为作品的题材。
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构思’。
”构思的目的就是把文章的规划做好,其主要内容有:立意、提炼与确立主题,选择与加工材料,考虑设计人物情节,安排组织结构和选择表现方法、文体等等。
一般地讲,立意、主题的提炼与确立是构思的中心环节,谋篇布局是构思的主要任务。
毕业论文内容撰写顺序谋篇布局

毕业论文内容撰写顺序谋篇布局在完成毕业论文时,撰写顺序和谋篇布局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将直接影响到整篇论文的逻辑性和阅读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种合适的撰写顺序和布局方式,来帮助你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1. 引言引言是论文的开篇部分,用于引入研究背景和目的,概述研究内容,并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
引言应该简明扼要,准确传达论文的核心思想和主旨。
2. 文献综述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综述是一部分不可或缺的内容。
文献综述旨在回顾已有的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分析前人的方法、结论和不足之处。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为读者提供背景知识,确定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在这一部分,你应该明确描述你采用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这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和设备、研究对象的选择、数据收集和处理等。
要记得提供足够的细节,使读者能够重复你的研究。
4. 实验结果与讨论这一部分是你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分析和解读。
你可以使用图表、数据和统计分析来支持你的观点并回答研究问题。
此外,你还可以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发现你的研究结果与之前研究的异同之处。
5. 结论与展望结论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回答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此外,你还可以阐述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对相关领域的贡献,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6. 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应列于论文末尾。
你应该按照规定的引文风格(如APA、MLA等)书写参考文献,并确保引文格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7. 附录如果你有一些补充材料、数据、图表或其他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又不方便放在正文中,你可以将其放在附录中。
附录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多细节或补充信息,并辅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研究。
撰写毕业论文时,根据上述布局顺序来组织你的论文,可以使你的论文逻辑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
但请注意,实际情况可能需要根据你的研究内容和导师的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
因此,在着手撰写论文之前,先和你的导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确保你的布局顺序符合导师的要求。
学术论文写作如何构思

学术论文写作如何构思
学术论文的写作构思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论文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你构思学术论文。
1.确定论文类型:首先,你需要明确你的论文类型。
是一篇研究型论文,还是综述型论文?根据论文类型的不同,构思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2.研究问题:明确你要解决的研究问题。
这是构思的关键。
思考你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制定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这将是整篇论文的中心。
3.文献综述:在构思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你可以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和已有的研究成果。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你确定研究的研究现状,并为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4.数据收集和分析:根据你的研究问题,确定你需要收集什么数据,并制定数据收集的方法。
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收集和分析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思的必要环节。
5.结构安排:在构思论文时,要明确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一个典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根据具体情况,你可以调整这些部分的顺序,并为每个部分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内容。
6.写作计划:在构思完成后,制定一个详细的写作计划。
将论文分为小的部分,并为每个部分设定截止日期。
通过制定写作计划,可以提高你的写作效率,并确保论文能够按时完成。
7.论文大纲:根据构思的内容,制定一份论文大纲。
这将是你写作过程中的指导。
在大纲中,写出每个部分的主要要点和论据。
学术论文写作如何构思

学术论文写作如何构思学术论文是一种用于传达学术研究成果的文本形式。
写作一篇出色的学术论文需要进行合理的构思和规划,以确保逻辑清晰、内容完整。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构思学术论文的建议。
1.选择一个主题:首先,确定你要写论文的主题。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这样你就能够保持对论文的激情,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更有动力。
2.定义研究问题:在构思过程中,明确你的研究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你的论文应该围绕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展开,这样可以确保论文内容的一致性和深度。
3.进行文献研究:在开始写论文之前,要进行充分的文献研究。
阅读相关的文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你的研究领域,获取相关的观点和数据,以提供给你的论文提供支持。
4.构建论文结构:在构思阶段,为论文制定一个合适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
这个结构可以帮助你组织论文的内容,使其逻辑清晰。
5.提纲制定:根据你的论文结构,制定一个详细的提纲。
提纲可以帮助你整理思路,确定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6.收集和整理材料:根据你的提纲,收集和整理与论文相关的材料,包括研究数据、案例研究、实证证据等。
这些材料将有助于支持你的论点和观点。
7.写作和修改:在你完成提纲并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后,开始写作你的学术论文。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逻辑结构、语法和拼写错误,确保内容流畅和准确。
在写作完成后,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润色。
最后,写学术论文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
构思这个阶段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它将为你的论文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为你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框架。
合理的构思和规划将使你更容易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优秀范文5篇]
![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a21e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4.png)
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学术论文写作技巧第一条,先要围绕着论题去占有和选择材料。
也就是说,当你的论题已经确定以后,第一,围绕着立论去占有材料,多多益善的去看。
有的论题是来自老师已经拟订好的题目。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自己确立论题的,先积累材料,再有论点。
一旦立论确立了以后,再回过头来去占有材料。
在占有材料方面跟我《基础写作》里讲的有相通的地方。
第一要占有材料,占有研究对象的真实的材料。
比如你要研究某个作家,某个阶段的几部作品,就将这几部作品拿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进一步来确定自己的论点。
如果你的论文是报告类的,不是纯理论性的,用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总结的形式来写论文的,那么你的调查材料、实验材料也要占有。
第二,要对研究对象的外延材料占有。
比如你要研究的是作家作品的话,那么你就要对作家写作的背景材料,包括政治经济背景、文艺思潮背景等。
还有作家谈自己创作的材料,还有他人已经研究过的材料等。
有了这些材料,你就可以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使自己在研究当中尽量公允,不带偏见。
所以,充分占有材料,也就使你的论据更充分。
这样你将来的论证就会更加深广。
第三,在有材料的基础上要选择材料。
决不能只要有材料就统统拉进来。
这是你们写论文常出现的问题。
比如让你写一万字,你可能写到五六万字。
象刚才那个学生一样,写出六万字,太丰富了。
把握不住自己的时候,可以让老师来帮助你,告诉你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
多占有材料总比没有材料写不出来要好,因为删总是好删的。
在材料多的情况下,你就选更好的材料。
、选择论文的类型。
第二项准备工作就是选择论文的类型。
毕业论文的类型一是学术性论文,二是报告性论文。
应用性比较少的科目来说比较容易做成学术型论文,比如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对诗派的研究。
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比如教学领域、新闻领域、治疗科学和实验等,论文一般写成调查性的或总结性的,我将它概括为报告型论文。
杂志上发表的3000来字的论文,一般就是报告型的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
(一)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
1 .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
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
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
论文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
因此,下笔写论文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
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 millet )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
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
2 .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
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又会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
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
有时,构思出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经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确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按照古人之去“应机立断,须定一途”的精神,确定一种较好方案。
3 .要作读者分析
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
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
一般说来,读者可分为专业读者、非专业读者、主管领导或科技工作主管机构负责人等,人们对科技文章的要求与评估标准各异。
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其读者对象为同行专业读者,因此,构思要从满足专业需要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确定取舍材料与表达深度与广度,明确论文的重点。
如果一篇论文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几个论题,作者应分清主次,考虑如何由次要论题向主要论题的过渡,以能引起专业读者的兴趣。
(二)如何提高构思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论文来。
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论文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在正式撰写学术论文之前,先拟制定作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是有效的办法之一。
据资料报导,世界上先拟制定作提纲,然后按提纲进行写作的科技人员,约占总数的95% 。
写作提纲的作用,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 .写作提纲,类似一张建设蓝图,可以帮助作者自己勾划出全篇论文的框架或轮廓,体现自己经过对材料的消化与进行逻辑思维后形成的初步设想,可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如何表述一致,重点又放在哪里,哪里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解说。
按此计划写作,可使论文层次清晰,前后照应,内容连贯,表达严密。
2 .拟制写作提纲,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是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单元与相应的论点有机组织编成顺序号,工作量并不大,也容易办到。
当提纲写成后,再从总体上来。
这很象是转动万花筒,只要稍稍转动一个角度,便会出现新的图案。
提纲的调整也是如此。
应该说,高速提纲要比无提纲写好人文后再调整要轻松得多。
提纲中用以提示写作的句子,有时即可用来做论文段落的标题。
由此可见,通过写作提纲的拟制,可以确定论文的结构,使论文全篇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
3 .提纲的拟制,有昨于繁忙的作者与进行合作撰写的多作者。
前者,由于工作忙,时而中断写作过程,可藉提纲提示,帮助你在重新写作时立即恢复原来的思路;后者,可帮助合作撰稿人按照提纲进行分工与协调,避免由于各写各引起的重复与疏漏。
[ 示例 ]
论文:地基刚度对拱坝坝体应力的影响(研究对象:二滩拱坝地基)
一、引言
1 .介绍拱坝地理位置与形貌
2 .介绍坝址地质地貌
3 .提示坝基存在的局部缺陷 (1 坝基刚度左右岸不对称; 2 右岸坝基中部存在玄武岩软弱带 ;)
引出四种不同的均质变模地基,分别计算坝体应力的问题。
二、地基刚度对梁、拱分荷的影响
就三种地基情况对梁、拱分载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均匀地基λ值的影响
1 .给出λ的表示式。
2 .绘制“不同变模均匀地基对梁、拱分荷的影响”曲线图。
3 .提供“‘ 86 型'拱坝主要几何参数表”。
论点:λ变化对拱端分荷的影响远小于拱冠部位。
(二)两岸不对称地基刚度的影响
1 .绘制“左右两岸不对称的地基刚度对梁、拱分荷的影响”曲线图(对或、右端与拱冠分别绘制三张)。
2 .分析图示结果。
(三)局部低变模的影响
1 .分别就左、右端及拱冠绘制三张曲线图。
2 .分析图示结果。
对以上三部分进行归纳说明 [ 针对(一)、(二)、(三)一一对应说明影响程度 ] 。
三、地基刚度对坝体复位的影响
1 .均匀地基(图)。
2 .两岸不对称地基(图、表)。
3 .局部地基刚度降低的影响(图)。
四、地基刚度对坝体应力的影响
1 .均匀地基情况下,λ值的变化对坝本应力的影响(图、表)。
2 .两岸不对称(图)。
3 .地基局部变模降低的影响(图)。
五、结论(总归纳)
1 .针对λ值变化的影响的分析,指出在拱坝设计时需在底部考虑一定的倒悬度,以借助坝本的自重来减小底部由水压造成的应力。
2 .针对刚度,指出用结构上的不对称补偿地基刚度的不对称。
3 .虽存在有岩石软弱带,但只局限在边界附近,并不改变整个拱坝的应力分布。
重点说明地基变模对坝体应力的影响显著,其取值须引起重视。
( 二 ) 论证要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
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
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
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 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 (2) 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3) 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
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同。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晋江的万石山,因有摩尼光佛而香客、游人接踵而至。
你若来过晋江草庵,或许会知道摩尼光佛就趺坐在这古寺中。
它一眼望去,小小的庵门亮起一个小世界,那两株为陪伴它而等候数百年的圆柏,于沧桑中潜生奇崛、苍劲的虬枝,照焕岁月的光芒。
春冬之时,等风来,等小雨飘洒,一股梅花的香迎了过来,拂过行人的肩,贴着它,泛出温润的笑意和光,让人也心生端庄与慈祥。
还有那古井、亭子、石径、山石、果树等交叉环绕,似乎只有赞叹才能应景了。
设若携一身惶灼而来,在这幽僻之处清凉,沉潜时光,再轻松而去,应是畅然。
而对于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如我,大抵因可便宜观赏而更多感觉到了寡淡、不稀奇。
诚然,草庵仍是我时常光顾的所在。
清明节的那个周末,为了陪儿子完成一篇登山日记,我们又去了草庵。
依然先是在庵前的空地上停留、四处张望,继而复入寺中瞻仰摩尼光佛的尊座,读读石柱上的对联,做若有引动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