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卡夫卡创作中“人的动物化”

合集下载

卡夫卡《变形记》塑造的荒诞世界,体现了人性的异化

卡夫卡《变形记》塑造的荒诞世界,体现了人性的异化

卡夫卡《变形记》塑造的荒诞世界,体现了人性的异化《变形记》作为卡夫卡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通过怪诞的想象和简单朴素的文笔描述出社会中的冷漠和亲人之间的金钱至上,深刻的展示了金钱万能的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凄惨生活,在精神匮乏的时代想要同时追求内心自由和担负家庭责任的矛盾的小人物注定悲惨的命运。

卡夫卡的《变形记》正是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没有征兆的一夜之间变成甲虫的故事情节,表现出西方现代人群在外界社会和周围亲人之间的折磨下一步步走向绝望的情形,进一步揭示出人被社会的异化现象。

《变形记》中的人的异化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压榨、人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的无力以及人与人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挣扎。

《变形记》中,异化形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的自我异化,第二个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全面异化,第三个方面是社会对人的异化,身体在心理精神的异化中变形,亲情在金钱腐蚀下丧失,人性在变形中艰难救赎。

人的自我异化《变形记》中,小说中主人公格里高尔的自我异化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理异化,第二阶段心理异化。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首先进行了生理异化,外形变成了动物,然后是心理异化,精神逐渐麻痹。

某天早晨格里高尔醒来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征兆的就变成一只仰面而睡大甲虫,他突然拥有了无数向四面八方挥舞而不受完全自己控制的细小的腿。

甲虫是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的生物,一提到甲虫,脑海中就会浮现面目丑陋恶心的形象,人往往会对他避之不及或者毫不犹豫的杀死然后把他从家里扔出去。

在我们的传统固定观念中,甲虫就是这样百害而无一利的可怕生物。

但反过来相较于甲虫这类生物,他们需要时刻提防着不被人类毫不留情的杀死,他们是一直生存在惶恐不安中的,跟人类相比他们才更是弱小者。

在卡夫卡对甲虫的内心世界惴惴不安的叙述中,我们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同样的感受和相似的体验,这样会更加具有感染力。

通过格里高尔的生存状态,形象展示了主人公在家庭中实际上仅仅只是一只大甲虫的作用,总是伴随着恐惧和胆小,亲情早已荡然无存。

《变形记》中甲虫的形象研究

《变形记》中甲虫的形象研究

《变形记》中甲虫的形象研究摘要:弗兰兹·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

他在短篇小说《变形记》中,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变形为虫的故事,展现了现代人丧失自我,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

在《变形记》中,卡夫卡表现主人公的异化,选择了“甲虫”这一意象,本文将小说中的“甲虫”意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卡夫卡选择“甲虫”的原因,以及这一意象的意义、价值和审美蕴含。

本文认为选择“甲虫”这一动物作为主人公的变形物,并不是卡夫卡的心血来潮,而是巧妙地、别有用意地用甲虫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构建起了主人公格里高尔与甲虫的关联,以甲虫这一独特意象表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孤独、压抑、无助和挣扎,以及被异化为非人的处境与命运。

关键词:《变形记》格里高尔甲虫弗兰兹·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坛的天才。

虽然卡夫卡一生留下的作品并不多,生前也是鲜为人知,作品并未受到重视,但他的《变形记》《城堡》《失踪者》《诉讼》等小说后来却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对现代派小说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变形记》更是举世闻名。

一、弗兰兹·卡夫卡与《变形记》弗兰兹·卡夫卡1883年出生在犹太血统的奥地利商人家庭,是家中的长子,有三个妹妹,还有两个夭折的弟弟。

他从小就喜爱文学和戏剧。

十八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化学、文学、法律等学科,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作品受表现主义影响,后来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卡夫卡曾经有一位名叫略韦的朋友,略韦当时是一个伊地语演出剧团的导演和演员,两人相见恨晚,关系密切。

卡夫卡经常会去到朋友略韦的家中做客,也会邀请略韦到自己的家里来玩。

“而卡夫卡的父亲,对此十分不满,甚至是轻蔑的写道:‘谁同狗一起睡觉,起床时就会惹一身臭虫。

”卡夫卡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在长信《致父亲》中也写道:“只需我对一个人有一点兴趣(就我的天性而言,这种情况并不多),你就会毫不考虑我的感情、毫不尊重我的评价地对这个人破口大骂、污蔑、丑化。

论卡夫卡作品中的动物形象

论卡夫卡作品中的动物形象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论卡夫卡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分院专业名称班级学号提交日期年月日答辩日期年月日年月日论卡夫卡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摘要:动物形象是卡夫卡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通过选取动物作为切入点,描写处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状况,从而表达出他对人的存在的一种独特的感受。

卡夫卡之所以把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或是重要角色,定位于动物或类似动物的形象,其原因在于他对生活有非凡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使他对人的生活产生一种非人化的认知和感悟。

关键词:卡夫卡;动物形象;内涵;成因引言:动物形象并不是从卡夫卡的作品中材料开始出现的,事实上,在西方文学史中,动物形象早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就应经存在了。

而在不同时期,动物形象所代表的主要寓意也是不尽相同的,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动物形象更加成为成为人们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工具。

在卡夫卡生活的年代,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这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些思想犀利的文学家著书立说,批判他们认为荒诞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其中的人际关系,他们通过在文学作品中对动物形象的描述和借喻,反映出人内心的孤独绝望,以及造成这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一、关于动物意象(一)动物意象的概念“动物意象”即指以动物为载体的审美意象。

“动物意象”中的“动物”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理解的“动物”有区别,它不但包括统意义上的动物,也包括一些杂交物种和怪物等。

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动物意象的种类更是多种多样,如《变形记》中的甲虫(现实存在),《乡村婚礼的筹备》中的甲虫(想象存在),《一只杂交动物》中的羊猫狗杂交(杂交物种),《家父的忧虑》中的俄德拉代克(怪物)等等。

(二)动物意象在卡夫卡作品中的地位使用动物意象是“反常化”的一种常用的实现手段。

卡夫卡的动物世界将我们原本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起来,这种创造性的变形,使对象有了陌生的新面貌,增加了形象感受的难度,拉长了形象审美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卡夫卡所做的,无非是把人们丛“当事者”推到“旁观者”地位,为此他常常借助于动物题材以增加他的推力。

变形记思想内涵

变形记思想内涵

《变形记》艺术上的特色是成功地把虚幻和现实结合起来了。

卡夫卡主要用了以下几种艺术表现手段:一是象征。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变成了“物”,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小说通过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本质。

二是荒诞。

人变成了甲虫,这是荒诞的;甲虫而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更是荒诞的。

这来源于“世界是荒诞的”这一基本信条。

三是独特的讽刺。

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亲人们未变形却变了心,这是多么绝妙的讽刺!四是平淡、拙朴、凝重和冷漠的叙述风格。

《变形记》是一个悲剧,但作者叙述格里高尔的不幸时却不动声色、不带感情、不发议论,也不作任何评价,这种含而不露的表现手法,使这篇小说收到了深刻地震撼读者心灵的效果。

五、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

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

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情节和主题《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

小说分成三部分,用一、二、三标明。

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一半内容。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

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变了,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了人的意识。

他失业了,仍旧关心怎样还清父亲欠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

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

父亲、母亲、妹妹对他改变了态度。

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

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

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他怀着深情和爱意想他的一家人”,“然后他的头就自己垂倒在地板上,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死了。

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家里亲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把他弄走”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他的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

浅论卡夫卡及异化

浅论卡夫卡及异化

浅论卡夫卡及异化——《变形记》张翠云2010年1月摘要: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的文学鼻祖。

卡夫卡作品中就有很多异化现象,尤其是关于人和动物的,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1915年发表的《变形记》堪称现代主义文学经典之作。

这是一篇讲人变成虫的故事,杰出的把悲喜剧交融在一起的揭示20世纪西方社会的“异化”,人的生存的绝望。

关键词:关键词1 异化关键词2 人性关键词3 孤独关键词4 本能关键词5 下意识一、弗兰茨•卡夫卡(一)弗兰茨•卡夫卡(1833——1924)奥地利著名作家。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后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美国剧作家W•H•奥登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

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①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卡夫卡和卡夫卡的文学创作,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他的生活经历,家庭影响和社会环境是完全必要的。

(二)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自幼酷爱文学。

父亲海尔曼是一对乡村贫困夫妇的孩子,在苦难中挣扎了半辈子,终于白手起家,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商人。

父亲这种生活经历决定了他要不断致富,跻身社会名流的追求。

正因为这种人生追求,卡夫卡的父亲坚决反对他从事文学创作,强迫他学习法律,并以此为阶梯,以待将来出人头地。

父亲这种专横粗暴的干预,给卡夫卡的思想上形成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父亲的呵斥,怒吼,更是给卡夫卡心灵打上了难以愈合的创痕。

卡夫卡在给父亲但尚未发表的著名书信表明:卡夫卡是从家庭和孩子与被奉若神明父母的关系中认识到罪恶化的技术的,这成为他小说的一大主题。

卡夫卡中学时代就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产生极大兴趣。

大学时代,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先驱,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思想和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并在创作中有所反应,在爱好文学的同学马克斯•布洛德的鼓舞和支持下,开始文学创作。

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

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

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一、本文概述《试论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异化的主题》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弗朗茨·卡夫卡经典作品《变形记》中异化主题的学术论文。

本文将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变形记》的简要介绍、异化主题的提出、以及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对卡夫卡的《变形记》及其异化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一部重要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而闻名。

该作品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由人变成甲虫的荒诞经历,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生存的困境。

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一异化主题,探讨卡夫卡如何通过这一主题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卡夫卡及其作品《变形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背景知识。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异化主题在《变形记》中的具体表现,包括主人公萨姆沙的异化过程、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以及人性的异化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异化现象,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卡夫卡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总结《变形记》中异化主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出卡夫卡通过这一主题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类困境的普遍性。

本文还将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卡夫卡作品和异化主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二、《变形记》概述《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5年。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寓言,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变成甲虫后的荒诞遭遇。

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个旅行推销员,他忠诚于工作,勤勉于家庭,然而突如其来的身体异化使他从一个有社会地位和职责的人变成了一只无法被社会接纳的甲虫。

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个人身份的颠覆,更是对整个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讽刺。

在这部小说中,卡夫卡巧妙地运用了现实与幻想、荒诞与逻辑的结合,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卡夫卡《变形记》中“人性异化”之我见

卡夫卡《变形记》中“人性异化”之我见

卡夫卡《变形记》中“人性异化”之我见《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

它运用变形这种手法,转换视角,从另一侧面审视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感情的变化,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家庭关系的变化,描绘了人的异化过程,进而揭示了人性的异化。

文中,职业为旅行推销员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造成人变虫的深层原因,作者认为,是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

小说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

仔细品味,文章的主旨在于向世人揭示人性的异化。

当一个人被别人依赖时,那么他与别人的关系自然会处于正常状态。

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情况下,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维系着一家宁静温饱的小康生活,在家里受到尊重和爱戴,家庭同他的关系是融洽的。

格里高尔也曾有过片刻的欢乐,那是当他的辛勤工作换来“亮晃晃圆滚滚的银币,当着惊诧而又快乐的一家人的面放在桌上的时候”。

可惜这种时刻稍纵即逝,家人很快就习以为常,而格里高尔“再也没有那种光荣感了”,一朝成了大甲虫,失去了职业,一下子成了家庭的累赘。

这无异于天塌地陷,一家人对他的态度就变了,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乃至于他最亲密的兄妹关系,都变的冷冰冰,显示出一幅极端自私、冷漠、残酷、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亲情、伦理之情荡然无存。

父亲发现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由惊奇、愤恨而狂怒,握紧拳头,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用手杖竭力赶他回卧室。

格里高尔谦恭地恳求并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

由于父亲用力一推,格里高尔的身体被门挤出了血,但父亲还气恼不过,把一只苹果砸进他的背部的壳中,并一直深陷进肉里,始终没挖出来,造成了他的致命伤。

他的父亲憎恶这个可怕的东西,屡次攻击他、伤害他,并在最终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慈父之爱已消失殆尽。

母亲呢?起初,他的母亲可怜儿子,想看看儿子,却被他的丑陋形状吓得晕了过去。

由于格里高尔不能工作,家庭经济陷入了困境,所以和格里高尔最亲近的妹妹虽然最初还对哥哥抱有同情和关心,不过一旦格里高尔妨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连最同情他的妹妹也终于对他产生了厌烦,表示无法忍受,坚决要求把这“怪物”弄走,否则便会把父母“拖垮”,父亲亦十分赞同,而其实善良的格里高尔不过是爬出房间昕一听心爱的妹妹的小提琴声罢了。

“人化虫”的悲剧意蕴赏析

“人化虫”的悲剧意蕴赏析
独 特 的 悲剧 意 蕴 。
【 关 键词 】 促 织 变 形 记
人化虫 悲剧 意 蕴
在东西方文学的 比较研究 中 ,常常会从 文化起 源、宗教信
多, 成为人与异类 发生联 系的连结点 。 吴青庵梦 中与紫衣仙 女相 会, 梦醒后 “ 有 物腻然被褥 间 , 视之 , 钏也” , 再次梦醒后 “ 见婴儿
斗, “ 虫暴怒 ” “ 振奋作声” “ 翘然矜鸣 , 似报主知” ; 与鸡 斗则 “ 虫集 冠上, 力 叮不 释” ; “ 试 与他虫斗 , 虫尽靡 ” ; 且“ 每 闻琴瑟之声 , 则
蕴。这种带有悲剧意蕴的作 品在西方文学 中同样 占据 了重要地 位, 并通过表现人们痛苦 、 苦难 、 抗争 、 毁灭 的命运来获得读 者的 怜悯和同情 , 引发共鸣 。 悲剧意蕴 的赏析 , 在东西方文学作 品中,
“ 薄产累尽” , 虽“ 早 出暮 归” “ 探石发穴 ” 仍不 能交 差 , 文 中言道 : “ 旬余 , 杖至百 , 两股 间脓血流离 , 并 虫亦不能行捉矣 。 转侧床头 ,
的艺术符号 。 口 格 里高尔辛 勤工作 、 关 爱家人 , 有着一颗善 良的心
灵 。当他突变为 甲虫之后 , 社会与家庭给予 他的是冷 漠与无情 。
高尔一觉醒来异化为甲虫 , 最终无声地死去。 作品呈现的是人性
言, 人虫分离。 在苛政的重压之下 , 天真的孩童丧失 了人的尊严 ,
沦化为虫 , 丧失人性 。
《 变形记 》 与《 促织》 虽然都采用 了“ 人化虫 ” 这一情节 , 但从 审美意蕴上看是不 同的。《 变形记》 更像是一则资本主义社会背
景下 的寓言故事 , “ 虫”是卡夫 卡为人性异化创造 出的一个独特
在时代的重压之下极度扭 曲和变异 。尽管两部作 品诞生 于不 同 的时代 、 地域及文化背景之下 , 但都 同时设定 “ 人化虫” 的故 事情 节, 在荒诞不经 的叙事 中折射 出深沉的悲剧精神。 《 促织》 的祸患起于宫廷 , 为满足宫中斗蟋 蟀之乐而“ 岁 征民 间” , 官府贪鄙 、 里 胥刁猾 , 遂使得 “ 为人迂讷 ” 的成名家 业败落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的逃避者
在 l O ~ 1 0 年 间 , 卡 夫 卡 创 作 了 一 部 未 完 成 的 小 说 97 98 《 村 婚 礼 筹 备 》 , 其 中 就 有 关 于 拉 班 想 象 自己 是 一 只 甲虫 乡 去 参 加 乏 味 婚 礼 的描 述 : “ 压 根 儿 没 必 要 亲 自到 乡 下 去 , 我 我只需打发 穿着 我衣 服的躯体去就行 了。当我躺 在床上时 , 我相信 自己具有 一只大 甲虫……它将妥善处 理一切 。”拉班 自 己不 愿 去 参 加 乏 昧 而又 冗 长 的 婚 礼 ,只 派 躯 体 前 往 , 并 想 象 自己是只大 甲虫,且装 作冬眠的样子 。从表面 来看,拉班 龟 缩 在 大 甲虫 的 躯 壳 里 , 他 好 像 失 去 了 属 于 自 己 原 本 的 空 间 ,但 事 实 上 他 却 逃 避 了 应 尽 的责 任 与 义 务 ,甚 至 是 现 实 生 活 的 压 力 , 且 获 得 了 自由 。 拉 班 对 婚 礼 的 逃 避 与 卡 夫 卡 对 爱 情 与 婚 姻 的逃 避 在 此 处 不 谋 而 合 。 卡 夫 卡 一 生 主 要 与 菲 利 斯 、 密 伦 娜 和 朵 拉 这 三 位 女 性 有 过 较 为 亲 密 的 交 往 ,她 们 都 曾深 深 地 吸 引 了卡 夫 卡 ,但又在不 同程度 上让卡夫卡感到畏惧 。三 次订婚经历都 未 曾使他们步入 结婚 的殿 堂,卡夫卡也 曾因为爱情的不堪重 负 ,又 相 继 选 择 了逃 避 。 正 如 卡 夫 卡 在 日记 中 写 道 : “ 一 我 直 以来如此热烈地 爱着菲莉斯 ,但 出于 自身写作的考虑 ,它 却挡住 了我 ,因为我相信 婚姻对我 的创作 是有危害的 ”,卡 夫 卡 的努 力 最 终 以 失 败 告 终 。如 果 说 菲 利 斯 不 够 理 解 卡 夫 卡 的话 ,那 么 密 伦 娜 和 朵 拉 呢? 密 伦 娜 是 一 个 特 别 理 性 , 同 时 与 卡 夫 卡 有 着 相 同 的 兴 趣 ,并 且 非 常 地 爱他 和 理 解 他 的 人 , 但 正 因 为如 此 , 卡 夫 卡 又 惧 怕 与 密 伦 娜 结 婚 , 因 而 也 未 能如 愿 。至 于 理 解 卡 夫卡 又 不 让 他 感 到 惧 怕 的朵 拉 , 卡 夫 卡 却 痛 恨 她 出现 的太 晚 。 卡 夫 卡 终 身 未 娶 的原 因 正 如 他 在 日记 中提 到 的 一 样 , 他 最 挚 爱 的 文 学 创 作 需 要 的 是 自 由 、 孤 独 与 宁 静 , 写 作 如 同 魔 鬼 一 样 缠 着 卡 夫 卡 。 写 作 不 允 许 卡 夫 卡 结 婚 ,写 作 才 是 卡 夫 卡 真 正 的情 人 , 文 学 创 作 才 是 卡 夫 卡 的志

趣 所 在 ,爱 情 和 婚 姻 终 究 无 法 改 变 这 … 切 。 结婚 和 写 作 在 卡 夫 卡 那 里 根 本 不可 能 同 时 存 在 。 在 这 相 互敌对 的矛盾 中,他选 择 了逃避婚姻 ,就意 味着 全身心地 投 入写作 ,宁愿像拉 班一样呆在动物 的世 界里 ,把 自身附于动 物 的躯体 内,以此 寻找着属于他 的那份孤独 与安宁,望步于 结 婚 的殿 堂 。
“ 的 动 物 化 ” , 即在 卡 夫 卡 的 作 品 中 , 他 笔 下 的 艺 人 术 形 象 本 应 当是 人 , 可 卡 夫 卡 在 描 写 过 程 中 ,将 这 些 人 物 形 象作了动物化 的处理 ,从 而使 他们在外形或形态 上出现 了动 物的相关特征 。在卡 夫卡 早年 所作 的 《 乡村婚 礼筹备》 中, 卡夫 卡在 此 已经 开始 试着 去表 现人 的动 物化 了 ;在 《 形 变 记 》 ,卡 夫 卡 在 此 明确 写 到 人 变 形 为 动 物 — — 甲 虫 ; 人 的 动 物化特征在 《 饥饿艺 术家》中表现得较 为微妙 ,因为饥饿艺 术 家 在 外 形 上 一 直 没 有 明 显 的 动 物 化 的变 形 ,但 长 达 四 十 多 天 保 持 饥 饿 状 态 的 艺 术 表 演 , 这 远 远 超 出 了 常 人 的 生 理 极 限 ,实 际上 饥 饿 艺术 家 已经 动 物 化 了 。 “ 的 动 物 化 ”这 类 人 作 品 是 卡 夫 卡 所 表 达 的 思 想 旨趣 最 为 形 象 的概 括 , 而 不 单 单 是 作 为 作 品 的故 事 结构 而 出现 的 。
二 、家庭里的陌生人
在 中国古典文学 中,人化为动物 的事例 很多,如梁祝化 蝶 , 焦 仲 卿 、刘 兰 芝 化 作 鸳 鸯 等 。 蒲 松 龄 的 《 斋 ・ 织 》 聊 促 也写变形 ,其 中的鬼怪神狐都是人 的化 身,但其 笔下的变形 主 要 是 表 达 对 理 想 的 一 种 寄 托 之 情 。卡 夫 卡 写人 变 成 甲虫 , 他只注重写变 形的既定事实和结果 ,其变形 是一种世 界观 的 表达 。 《 形记 》的开篇 写道 : “ 变 一天早晨 ,格里高 尔・ 萨姆 沙从不安 的睡梦中惊醒,发现 自己变成 了一 只大 甲虫。 ”格 里 高 尔 由于 受 到沉 重 的 肉体 和 精 神 上 的压 迫 , 使 其 失 去 了 作 为人 的本质 ,异化为 甲虫 。同时,通过格里 高尔变形后的遭 遇 ,使其产 生了强烈的陌生感 、孤独感 、恐 惧感、放逐感、 压抑感及对威权 的恐怖 ,这正是对现代人真 实感 受的一种 体 现 。人变 成大 甲虫 成 了人生 存状态 的寓 言 ,成 了令 人可 怕 的 、无 出路 的 、在 劫 难 逃 的 孤 独 与 陌生 人 的 象 征 。这 种 陌 生 感 主 要 体 现 在 家 人 相 互 间 的亲 情 淡 化 、关 系 逐 渐 恶 化 , 直 到 后 来 遭 到 家 人 的 抛 弃 ,终 究 成 了家 中最 为 陌 生 的 人 。 《 形 变 记 》 中 的此 种 孤独 感 和 陌 生 感 就 是 通 过 格 里 高 尔 变 成 甲虫 后 所 遭 遇 的 一切 而 表 现 出来 的 。格 里 高尔 变 成 甲虫 ,此 刻 甲虫 便 从 人 的视 角 去 看 人 类 ,他 看 到 的 则是 一群 冷漠 无 情 的 人 。 站在人 的角度 来看 虫性,那么变形后 的格里 高尔 则变 得更加 的恐惧 、孤独 与无助 。变形后 的格里高 尔具有两 面性,他既 是 人 同 时 也 是 虫 , 他 体 验 着 人 与 虫 的双 重痛 苦 ; 可 他 又 不 是 人也不是虫 ,因为他无所归属 ,只是世界上的一个 陌生人 。 在格 里高尔的一生 中,家庭 、工作 和个 人理想间的冲突
2 1 年 8 刊 0 1 月
总  ̄ 1 ¥3 6期
浅 析卡夫 卡创作 中学 院
湖南 长沙
40 8) 10 3
【 摘要】动物形 象是卡夫卡创作 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 ,他选取 动物 或类似动物的 艺术形 象作 为作 品 中的 主人 公 或是 重要 角 色 ,其 根 本原 因在 于 他 对 人 的生 活 具 有 一 种 非人 化 的体 验 和 感悟 。正 因 为他 此种 非凡 的生活体验 ,致使他选取 动物形 象作 为 切入点 ,通过对他笔下生活在 下层 的小人物 的描写 ,从 而表 达他对人 的存在的独特 感受。 【 关键 词 】卡 夫 卡 人 的 动物 化 动 物 形 象 [ 中图分类号】1 1 【 5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5 4 ( 0 1 8 0 5 2 9 5 9 2 1 )0 —0 5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