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指标设计KPI资料重点
KPI绩效考核指标

KPI绩效考核指标一、生产管理部门:(1)产量达标率(2)产品不良率(3)出货达标率(4)日程计划达标率(5)交货延误率(6)交期变更率(7)制程不良率(8)指令错误件数(设备)(9)外包交期延误率(件数)、(设备)(10)机械稼动率(11)提案率(12)(月)报表呈交延迟品数(件数)(13)计划接单目标量(14)生产绩效:产出工时/实际总工时(15)工务、维修部门(16)单位产品耗油量(17)单位产品耗电量(18)设备故障率(次)(19)应保养未保养件数(20)月报表延迟次数(大数)二、生产制造部门:(1)产品达标率(2)产品不良率(3)单位制造成本(费用)(4)制品品质异常件数(5)物料单位耗用率(6)物料废料率(7)维修费用(8)品管圈参与率(9)机械故障率(10)机械稼动率(11)员工出勤率(12)报表延迟日数(件数)(13)教育训练次数(14)制品退货率(15)提案率(件率)(16)公伤、意外事故件数(17)5S活动评核(18)物料损失率(19)停工待料成率(20)交货达标率(21)出货品标示错误批数(率)三、总务、行政、人事部门:(1)员工出勤率(2)员工招募达标率(3)员工离职率(4)薪资发放错误次数(5)文件处理错误次数(6)伙食抱怨件数(7)设施应修未修次数(8)字处理不当次数(9)车辆维修费用(10)人事档案正确率(11)教育训练达标率(12)教育训练出席率(13)工伤件数(14)员工满意度四、教育训练部门:(1)教育训练出席率(2)教育训练实施(3)教育进度达标率(4)教育训练费用/人、月(5)教育训练满意度(6)研讨会次数(7)其他五、计算机部门:(1)程序完成率(开发、设计)(2)当机次数(3)程序延迟率(错误率)(4)报表坏帐张数(5)系统不练达标率(6)打印报表延迟件数(7)硬件维修完成率(成本)(8)其他六、营业部门:(1)接单达标率(金额)(2)收款达标率(3)出货达标率(批数、金额)(4)拜访客户数(达标率)(5)报表延迟品数(延迟率)(6)呆账金额(百分比)(7)商品占有率(8)客户L/C延开批数(9)新客户增加数(10)业务失误件数(11)费用预算控制率(12)客户抱怨件数(13)自行报价率(14)打样成功率(15)市场巡回次数(16)报价成功率(17)毛利率(18)下单错误件数(19)订单取消件数(20)其他七、开发、生产部门:(1)作业指针书完成率(2)开发进度达标率(3)设计变更次数(率)(4)异常处理完成率(5)标准未更新件数(6)计算机绘图延误件数(率)(7)绘图错误件数(率)(8)绘图修改变点件数(率)(9)样品确认完成件数(率)(10)产品设计达标率(11)BOM编定达标率(完成工时、计划工时)(12)BOM编定正确率(正确次、总项次)(13)工程数据正确率(14)工程数据变更率(15)量产试作缺点率、出勤率(16)提案件数(率)(17)作业效率:产出线总工时/实际总工时——除外工时(18)作业稼动率:实际总工时——除外工时/实际总工时(19)出图准时率八、品管、品保、检验部门:(1)检验批量达标率(2)检验批量正确率(3)检验标准制定达标率(4)仪器校正标准制定达标率(5)客诉处理结案率(6)可靠度*定达标率(7)异常处理结案率(8)首件样品执行率(9)出厂退货率(10)进厂检验不良批数(率)(11)检验日报(月报)延误件数(率)(12)原物料入厂特殊率(13)特殊出厂件数(率)(14)检验延误率(15)制程能力不合格率(16)品管训练参与率(17)品管圈参与率(18)退货率(金额)九、标准制定部门:(1)标准书制定完成率(2)标准书修订件数(3)未遵守标准书件数(4)工时则定完成率十、供应、物料部门:(1)供货商交货延迟率(2)供货商退货率(件数)(3)供货商新开发家数(率)(4)单据应到未到件数(5)特采件数(6)采购失误件数(7)请采购错误率(件数)(8)备料错误率(件数)(9)帐物准确率(10)发料(货)错误率(11)物料准时交货率(12)呆料准时交货率(13)降低购料成本率(14)交货量不符率(15)进料不合格率十一、会计部门:(1)财务报表延迟天数(2)相关报表延迟天数(3)凭证不符退件数(4)记账处理达标率(5)营运资金控制率(费用/销售额)(6)应收帐款延误率(7)进出口文件延误率(8)进出口费用损失率(9)部门费用预算差异率(10)薪资错误件数(率)。
绩效考核KPI要点

一、【KPI 指标必备内容】1)指标的名称?2)指标的定义?3)设置这个指标的目的?4)谁来负责收集所需的数据?用怎样的流程来收集?有哪些相关说明?5)所需的数据从何而来?6)计算数据的公式?7)统计的周期?8)谁负责数据的审核?9)指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 c! u% f+ [. m4 ~2 M0 C- j; W1 W二、【关键绩效指标KPI)怎么来的?】1)企业想干什么?----怎么样才能干好?----干好的标准是什么?----KPI;2)企业日常主要需要做什么?----做好的标准是什么?----KPI;3)企业哪些工作做得不好?----怎样做好?----做好的标准是什么?---- KPI。
本帖隐藏的内容三、【HR技巧贴:3个方面提取KPI指标】1)工作的难点;2)占工作期绝大部分时间的重点工作(或该岗位的主要职责);3)当前的主要任务。
这三方面指标的提取都是有针对性的,但都是“对事”而不是“对人”。
四、【KPI绩效指标的3个来源】1)从公司战略目标体系分解出指标体系;2)从关键绩效领域(KPA)分析出关键成功因素(CSF),设关键绩效指标(KPI),就是分析应该在哪些领域做什么事情,衡量这些事情的指标是什么;3)通过关键流程控制点获取需要改进的内容。
五、【提取KPI指标的4点考虑】1)指标应涵盖考核对象的主要工作领域;2)指标应为考核对象所能控制,考核不能控制的指标没有意义;3)考核者应能够获取证明指标实现情况的客观数据,纯粹需要考核者进行主观判断的指标不宜轻易选取;4)指标数量不宜过多,非关键的指标无需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来。
六、【选择关键绩效指标的5个原则】1)KPI必须与员工工作紧密相连;2)应该体现其关键性,避免主次不分、平均用力;3)体现SMART原则;4)战略导向原则,即指标的选择应该是基于企业战略的分解;5)关注财务性指标与非财务性指标的平衡,典型的非财务性指标如客户、内部运营及学习发展等。
第1节 绩效考评指标与标准设计(要点提炼)

1、确定战略的总目标和分目标
2、进行业务价值树的决策分析
3、各项业务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二)关键分析法
关键分析法就是通过多方面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寻求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点,弄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克敌制胜的,并对企业成功的关键点进行跟踪和监控。
(三)标杆基准法
在KPI指标和指标值的设定上,可以选择的参考企业至少存在三种情况:1、本行业领先的最佳企业;2、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最优企业;3、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顶尖企业。
二、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简答题)
(一)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
客户关系分析图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可以用于分析企业下属的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也可以用于各部门内部各种各类的工作岗位,不仅可以用于团队的工作产出评估,亦可用于员工个人的工作产出分析。
(二)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的指标
SMART方法
S:具体的——含义是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
M: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A:可实现的——指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可实现的;
R:相关性的——指绩效指标是要与目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T:有时限的——指绩效指标必须是有时限的,即应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可以区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时间指标。
2、平均的标准水平,包括本行业平均水平、国内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国际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
3、基本的标准水平,它是指期望被考评者达到的水平,这种标准的水平是每个考评者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水平。
(四)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简答题)
审核关键绩效指标的要点包括:
1、工作产出是否为最终产品;
2、多个考评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KPI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库

KPI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库关键绩效指标库(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是用于评估和测量组织或个人绩效的一组关键性指标。
它们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和跟踪组织或个人的目标是否得到有效地实现。
关键绩效指标库的设计和使用对于组织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关键绩效指标,并提供一些指标库的建议。
1.财务指标-利润率:指标库应包含净利润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等指标,可以帮助衡量组织的盈利能力。
-资产回报率:该指标衡量组织有效利用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
-现金流量:指标库应包含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等指标,以确保组织的现金流动性。
2.客户满意度指标-客户投诉率:用于衡量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客户续约率:衡量客户是否愿意继续与组织合作。
-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用于测量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
3.绩效评估指标-目标完成率:衡量个人或团队实现设定目标的能力。
-工作质量:衡量个人或团队完成工作任务的准确性和质量。
-工作效率:衡量个人或团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4.市场营销指标-市场份额:衡量组织在特定市场中的销售额占据的比例。
-销售额增长率:衡量销售额的年度增长百分比。
-客户获取成本:衡量获得新客户所需的资源和费用。
5.生产效率指标-生产成本:衡量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需的成本。
-工时生产量:衡量单位工时内的产量。
-段板利用率:衡量组织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
6.人力资源指标-员工满意度:衡量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待遇的满意程度。
-员工绩效评估结果:衡量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的表现。
-员工离职率:衡量员工流失的百分比。
7.供应链指标-成本降低:衡量组织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成本效益。
-供应商交货准时率:衡量供应商按时交付所订购的物料的能力。
-库存周转率:衡量组织平均每年售完存货的次数。
8.IT指标-系统可用性:衡量关键IT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IT支出:衡量组织在IT系统和技术方面的投资。
绩效考核KPI指标大全

4
工资增加率
(本期员工平均工资—上期员工平均工资)/上期员工平均工资
检测工资增加情况
5
人力资源培训完成率
周期内人力资源培训次数/计划总次数
检测人力资源部门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
6
部门员工出勤情况
部门员工出勤人数/部门员工总数
检测部门员工的出勤情况
7
薪酬总量控制的有效性
一定周期内实际发放的薪酬总额/计划预算总额
理赔统计、精算部
赔付率
(本期实际赔付额+本期未决赔款—本期支付上期未决赔款)/本期经过的寿险风险保费
理赔统计、精算部
内嵌价值的增加
将来保单价值的贴现值
精算部、财务部
人力成本总额控制率
(实际人力成本/计划人力成本)*100%
财务部
标准保费达成率
(公司实际标准保费/计划标准保费)*100%
财务部
附加佣金占标准保费比率
5
采购积压物资处理的及时性
是否及时有效地处理了仓库积压物资
检测采购供应部门对库存积压物资处理的及时性
6
采购资金使用情况
一定周期内采购资金付款数/采购物资的总额
检测采购供应部门的采购资金使用情况
7
8
产品技术设计指标
序号
指标
指标定义
功能
考核依据
1
研发计划完成率
当期按计划完成的研发项目数占当期计划完成的研发项目数的比例
客户信息是否完整并及时更新
检测客户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相关人员是否及时将客户信息更新
17
销售结算工作进行的及时性准确性
是否及时、准确地进行了销售结算
检测市场部门是否及时、准确地进行了销售结算工作
设计工程师绩效考核指标KPI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如何跟踪
准确和及时的工 程记录(30%)
•完成工程的记录
•提供安装支持பைடு நூலகம்
PIMS(个人信 息管理)
准确和及时的厂 房支持服务(20%)
1.操作和维修人员认为工程师:
•为解决车间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准确而 及时的支持服务
•为车间提供设计支持服务
操作人员
个人安全(10%)
•没有发生意外的事故
•没有不良安全记录
安全日志
报告和评估(10%)
•及时的做出报告和评估
•及时准确的向工程师提供有关信息
PIMS
车间计划支持(10%)
1.设计和操作人员对工程师的工作满意:
•完成了必要的准备工作使有关人员能够 进行及时的设计和安装
∙完成了必要的记录工作使有关人员能够 进行及时和准确的维修
设计和操作人 员
准确的成本和收 益分析(10%)
1.经理对下列事项满意:
•所提供的分析资料保证了相关工作的完 成
•工程师的日志中记录了所有车间机械的 运行和改进情况
经理反馈
给予技术上的指 导
1.维修人员认为工程师:
•为技术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为维护车间机械系统的运行提供了足够 的厂商和机械信息
维修人员反馈
公司绩效考核指标设定

公司绩效考核指标设定
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确保公司绩效考核指标能够明确反映公司的战略目
标和业务重点,以便员工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期望结果。
2. 确定量化的绩效指标,绩效考核指标需要能够量化,以便能够客观地评估员
工的表现和成绩。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销售额、利润率、客户满意度等。
3. 设定具体的时间表和周期,绩效考核指标需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和周期,以便
能够及时地评估员工的表现,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确保公平和公正性,公司绩效考核指标需要能够公平地评估所有员工的表现,避免主观性和歧视性的因素。
5. 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奖励机制,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以便能够及时
地向员工提供反馈,并根据表现给予奖励和激励,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6. 不断改进和调整,公司绩效考核指标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调整,以适应公
司业务发展和员工表现的变化,确保能够持续地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公司的业绩。
KPI绩效考核指标

方面 环节的成本费用
比率
34
财务 方面
1.1.2.6控制与降低客户 服务环节的成本费用
客户服务费用预算节省率
35
财务 方面
1.1.2.7控制与降低其他 成本费用
管理费用预算节省率
36
财务 方面
1.1.2.7控制与降低其他 成本费用
设备维修费用预算节省率
37
财务 方面
1.1.2.7控制与降低其他 成本费用
方面
研发方向达成率
105
内部 营运 方面
3.1.2提高技术开发的有 效性
新品不良反应发生次数
106
内部 营运 方面
3.1.2提高技术开发的有 效性
新产品开发周期
107
内部 营运 方面
3.1.2提高技术开发的有 效性
新产品开发各阶段按期完 成率
108
内部 营运 方面
3.1.2提高技术开发的效 率
新产品开发阶段按期完成 率
流动比率
58
财务 方面
1.3控制合理的财务结构
资产负债率
59
财务 方面
1.4加强清欠工作的开展 力度
清欠工作完成率
60
财务 方面
1.5降低资金闲置成本
61
客户 方面
2.1提高市场份额
62
客户 方面
2.1.1提高终端覆盖
资金闲置成本 市场份额 新开发OTC终端数
63
客户 方面
2.1.1提高终端覆盖
新开发新药终端数
方面
114
内部 营运 方面
3.3.1提高销售预测的准 确性
销售预测的准确率
内部 115 营运 3.3.2提高产能的实现率 标准产能实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