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各种局部麻醉操作详细讲解-ppt课件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抑制与兴奋作用并存,中枢抑制性神经元比兴奋性神 经元对局麻药更敏感
•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抗心律失常作用 – 直接负性肌力作用
• 同CNS相比,HVS具有更大的耐受性
三、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 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过高,可引起毒性反
应
• 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血
弱 0.1~0.25% 5~7h 200mg
一、局麻药作用机制
• 使神经细胞兴奋阈升高,动作电位降低,
传导速度减慢,直至完全丧失兴奋性和传 导性,对任何刺激均不引起去极化,但仍 保持正常的跨膜静息电位
• 局麻药通过阻止产生动作电位所必需的钠
离子内流而引起局部麻醉作用
二、药理作用
(一)局部麻醉作用
类 神经干阻滞
椎管内麻醉
(nerve trunks block) (intraspinal anesthesia )
硬膜外阻滞 (epidural anesthesia)
蛛网膜下腔阻滞 (spin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的优点:
• 对病人生理功能干扰小 • 安全性大,并发症少 • 简便易行 • 效果确定,有效地抑制应
0.2~0.3% 1~2% 0.5~0.75% 0.5~1%
0.3%
2%
0.75%
1%
0.1%
1%
0.25%
0.25%
少用
0.2~0.5% 0.2~0.25% 0.2~0.25%
0.5%~1% 不用 120~180 75mg
2%~4% (少用) 60~120 500mg
弱 0.1~0.25% 5~7h 150mg
• 概念
– 传导阻滞或传导麻醉,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 干(丛)旁,可逆性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达到 手术无痛的方法
– 抑制与兴奋作用并存,中枢抑制性神经元比兴奋性神 经元对局麻药更敏感
•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抗心律失常作用 – 直接负性肌力作用
• 同CNS相比,HVS具有更大的耐受性
三、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 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过高,可引起毒性反
应
• 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血
弱 0.1~0.25% 5~7h 200mg
一、局麻药作用机制
• 使神经细胞兴奋阈升高,动作电位降低,
传导速度减慢,直至完全丧失兴奋性和传 导性,对任何刺激均不引起去极化,但仍 保持正常的跨膜静息电位
• 局麻药通过阻止产生动作电位所必需的钠
离子内流而引起局部麻醉作用
二、药理作用
(一)局部麻醉作用
类 神经干阻滞
椎管内麻醉
(nerve trunks block) (intraspinal anesthesia )
硬膜外阻滞 (epidural anesthesia)
蛛网膜下腔阻滞 (spin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的优点:
• 对病人生理功能干扰小 • 安全性大,并发症少 • 简便易行 • 效果确定,有效地抑制应
0.2~0.3% 1~2% 0.5~0.75% 0.5~1%
0.3%
2%
0.75%
1%
0.1%
1%
0.25%
0.25%
少用
0.2~0.5% 0.2~0.25% 0.2~0.25%
0.5%~1% 不用 120~180 75mg
2%~4% (少用) 60~120 500mg
弱 0.1~0.25% 5~7h 150mg
• 概念
– 传导阻滞或传导麻醉,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 干(丛)旁,可逆性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达到 手术无痛的方法
局部麻醉药(药理学课件)

药理作用及局麻方法
作 1.局麻作用 用 2.吸收作用
方 法
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传导麻醉 4.蛛网膜下腔麻醉 5.硬膜外麻醉
课堂活动
➢临床在使用局部麻醉药作浸润麻醉时,常加入 适量肾上腺素,其目的何在? ➢手指、脚趾、耳部等身体末梢部位需局麻做手 术时,应禁止加入肾上腺素,又是什么原因?
分析:该处方Biblioteka 合理。 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利用肾上 腺素收缩血管的作用延长其作用时间,减少其不良 反应,但阴茎部位属身体末梢,血液循环相对较差 ,加入肾上腺素容易引起组织缺血坏死。普鲁卡因 肾上腺素注射液不能用于肢体远端手术
作 1.局麻作用 用 2.吸收作用
方 法
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传导麻醉 4.蛛网膜下腔麻醉 5.硬膜外麻醉
课堂活动
➢临床在使用局部麻醉药作浸润麻醉时,常加入 适量肾上腺素,其目的何在? ➢手指、脚趾、耳部等身体末梢部位需局麻做手 术时,应禁止加入肾上腺素,又是什么原因?
分析:该处方Biblioteka 合理。 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利用肾上 腺素收缩血管的作用延长其作用时间,减少其不良 反应,但阴茎部位属身体末梢,血液循环相对较差 ,加入肾上腺素容易引起组织缺血坏死。普鲁卡因 肾上腺素注射液不能用于肢体远端手术
局部麻醉.ppt课件

常用麻醉药
4、布比卡因:是一种强效、长时效局麻药。 多用于腰麻及硬膜外阻滞,成人一次限量 150毫克。 5、罗哌卡因:作用强度类似布比卡因,多用 于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成人一次限量 150毫克。
局部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是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用于粘 膜表面,使之透过粘膜而阻滞位于粘膜下 的神经末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的麻醉 方法。常用于眼、鼻、咽喉、气管或尿道 等部位的浅表手术或内镜检查。 2.局部浸润麻醉:指将局麻药注射于手术区 的组织内、阻滞神经末梢而达到麻醉作用。 其基本方法为沿手术切口线,自浅入深, 分成注射局麻药逐层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 梢。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 于担心麻醉安全性和手术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访视,简单介绍麻醉的相关知识, 给予心里疏导等等。 (2)局麻术后一般护理:局麻药对机体影响 小,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术中用药剂量 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应属病人在术后休 息片刻,经观察无异常方可离院。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局部麻醉方法
3、区域阻滞:指在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射局 麻药,以阻滞支配手术区域的神经纤维而 达到麻醉作用。适用于局部肿块切除术。 4、神经阻滞:指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干、丛、 节周围,阻滞其冲动传导而使其支配区域 产生麻醉作用。 (1)臂丛阻滞:适用于上肢手术和肩部手术。 (2)颈丛阻滞:适用于颈部手术。
3、积极处理过敏反应:病人一旦发生过敏反 应,应首先终止用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 予以吸氧。低血压者应适当补充血容量, 紧急情况下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时应 用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治疗。
附:毒性反应常见原因
1、一次用量超过病人耐受量。 2、局麻药误入血管内。 3、注药部位血供丰富、或局麻药液未加用肾 上腺素,药物吸收过快。 4、病人体质弱,对局麻药耐受部麻醉:是麻醉药只作用于周围神经系 统并使某些或某一神经阻滞;病人神志清 醒,而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 被暂时阻断,但运动神经功能保持完好的 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药》课件

1
手术预处理
使用局部麻醉药预处理手术区域,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2
手术中使用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局部麻醉药,使患者保持无痛状态。
3
术后疼痛管理
通过局部麻醉药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
使用局部麻醉药的注意事项
1 剂量控制
根据患者身体特征和手术类型,合理控制局部麻醉药的使用剂量。
2 监测患者反应
在使用局部麻醉药时,及时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3 遵循操作规范
按照标准操作规范使用局部麻醉药,避免使用错误或者过期的药物。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副作用
过敏反应
有些患者可能对局部麻醉 药物过敏,导致皮肤发红、 肿胀等症状。
神经系统反应
局部麻醉药过量使用可能 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
术后恢复问题
不合理使用局部麻醉药可 能导致术后恢复延迟或并 发症。
结论和展望
浸润麻醉药
用于注射到局部组织,使 局部区域麻醉,如利多卡 因。
神经阻断麻醉药
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阻断神经传递麻醉信 号,如硬膜外麻醉。
局部麻醉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1 高效可靠
局部麻醉药可以提供可靠而持久的疼痛缓解。
2 局部化作用
作用于目标区域,避免对全身产生负面影响。
3 安全性高
在正确使用下,局部麻醉药的风险较低。
局部麻醉药在手术中的应用
局部麻醉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其在手术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未 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研发新型局部麻醉药物,提高其效果和安全性。
《局部麻醉药》PPT课件
欢迎来到《局部麻醉药》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局部麻醉药的定义、作 用以及在手术中的应用。
局部麻醉药PPT课件

麻醉作用与作用机制
局麻作用 局麻药对不同种类的神经纤维有 不同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粗的神经纤维或有髓鞘包裹的神经 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低,所需 的剂量大
细的神经纤维或无髓鞘包裹的神 经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高,所 需的剂量小
三、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1 .局麻药的作用顺序依次为:
痛觉>温觉>触、压觉>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粘膜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也 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硬膜外,不 用于浸润麻醉
本品毒性大,安全范围小,毒性比普 鲁卡因大2~4倍。因药物穿透力强,易 吸收,而且代谢慢,易发生毒性反应
常用局麻药
利多卡因(lidocaine, xylocaine) 特点:
与普鲁卡因比,作用快、强、持久, 粘膜穿透力较强,局麻时间、效应及 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
common peroneal never
行程及分支分布
分为腓浅神经和 腓深神经
腓深神经
deep peroneal nerve
局麻给药方法
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esthesia) 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spinal anesthesia) 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使脊神 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麻醉范 围较广 适用于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 主要危险是呼吸麻痹和血压下降
亲水性的烷胺基——仲胺或叔胺,具有中 等强度碱性,有利于制成水溶性盐类。在 正常体液中均离子化
中间链:以酯键形式结合成芳香酯类如普 鲁卡因,或酰胺类如利多卡因。酯类药物 在血浆中被酯酶水解,而酰胺类药物则较 稳定,不易分解
分类及特点
分类: 酯类:普鲁卡因、丁卡因等 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为防止局麻药的吸收及延长局麻药 的作用时间,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入 少量肾上腺素
局部麻醉药ppt课件

麻醉强度为普鲁卡因的10倍,
毒性为普鲁卡因的10~12倍。
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
一般不单独用于浸润麻醉。
× √
32
12 .丁卡因常用作表面麻醉主要是 因为 A .麻醉效力强 B .毒性较大 C .黏膜的穿透力强 D .作用持久 E 比较安全 13 丁卡因不宜用于 A .表面麻醉 B .浸润麻醉 C .腰麻 D .传导麻醉 E .硬膜外麻醉
20
③如惊厥发生,静脉注射地西泮,立即吸 氧或人工呼吸,及时控制惊厥的发作。 ④腰麻发生低血压应及时有效地作对症处理, 一般先肌肉注射麻黄碱 (收缩血管)15~ 20mg。 ⑤水解产物能降低磺胺类抗菌能力、强心 苷类药效
21
1 .普鲁卡因产生局麻作用的机制 A.阻断Na+内流 B.阻断Ca2+内流 C.阻断K十外流 D.阻断Cl一内流 E.阻断K+内流
35
• 18 .如不及时抢救,致死的首发原因是
A .血压下降B .惊厥C .心率减慢
D .呼吸麻痹 E . 心肌收缩力减弱
19 .丁卡因的毒性比普鲁卡因大
A.2倍B.4倍C.6倍D.8倍
E . 10 倍
36
可卡因
cocaine 为第一个成功地用于临床的局麻药,具 有良好的表面麻醉作用。
37
14 .下列麻醉药在等剂量时,作用 强弱的顺序是 A .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B .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 C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 D .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 E .丁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布比卡因9酯类局麻药普鲁卡因丁卡因酯类类10酰胺类局麻药ch3ch3nhcoch2nc2h5c2h5利多卡因11脂类局麻药二常用的局麻药普鲁卡因12na通道局麻药阻滞na内流的作用局麻药的作用机制阻断动作电位的产生13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奴佛卡因1对粘膜的穿透力弱不适用于表面麻醉口眼鼻喉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皮下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毒性为普鲁卡因的10~12倍。
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
一般不单独用于浸润麻醉。
× √
32
12 .丁卡因常用作表面麻醉主要是 因为 A .麻醉效力强 B .毒性较大 C .黏膜的穿透力强 D .作用持久 E 比较安全 13 丁卡因不宜用于 A .表面麻醉 B .浸润麻醉 C .腰麻 D .传导麻醉 E .硬膜外麻醉
20
③如惊厥发生,静脉注射地西泮,立即吸 氧或人工呼吸,及时控制惊厥的发作。 ④腰麻发生低血压应及时有效地作对症处理, 一般先肌肉注射麻黄碱 (收缩血管)15~ 20mg。 ⑤水解产物能降低磺胺类抗菌能力、强心 苷类药效
21
1 .普鲁卡因产生局麻作用的机制 A.阻断Na+内流 B.阻断Ca2+内流 C.阻断K十外流 D.阻断Cl一内流 E.阻断K+内流
35
• 18 .如不及时抢救,致死的首发原因是
A .血压下降B .惊厥C .心率减慢
D .呼吸麻痹 E . 心肌收缩力减弱
19 .丁卡因的毒性比普鲁卡因大
A.2倍B.4倍C.6倍D.8倍
E . 10 倍
36
可卡因
cocaine 为第一个成功地用于临床的局麻药,具 有良好的表面麻醉作用。
37
14 .下列麻醉药在等剂量时,作用 强弱的顺序是 A .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B .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 C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 D .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 E .丁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布比卡因9酯类局麻药普鲁卡因丁卡因酯类类10酰胺类局麻药ch3ch3nhcoch2nc2h5c2h5利多卡因11脂类局麻药二常用的局麻药普鲁卡因12na通道局麻药阻滞na内流的作用局麻药的作用机制阻断动作电位的产生13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奴佛卡因1对粘膜的穿透力弱不适用于表面麻醉口眼鼻喉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皮下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概念:
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能力,引起 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出现各种兴奋或抑制 的临床症状。
普鲁卡因毒性作用小,但其扩散和穿透力均差,因而不 适用于表面麻醉,仅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 利多卡因性能稳定,起效快,扩散穿透能力均强,其毒 性与药物浓度有关,因此可用于各种局麻。
丁卡因毒性作用强,脂溶性高,穿透性能较强,麻醉效 能强,但起效缓慢,故很少用于局部浸润麻醉,而多用 于表面麻醉、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隙阻滞, 由于起效慢,所以在行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时常与起 效快的局麻药合用。
布比卡因为一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起效快,作用时间 长,可通过改变药液浓度而产生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分离 阻滞,且其时效因阻滞部位不同而异,但心脏毒性明显。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它不仅具有 布比卡因的临床特性,还具有以下优点:
产生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分离的程度大于布比卡因; 较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低; 有血管收缩作用,因此无需再加肾上腺素; 对子宫胎盘血流无影响。 左旋布比卡因(levobupivacaine)已付诸临床应用。
目
的
了解局部麻醉的种类。 熟悉常用局麻药的特点。 掌握局麻药中毒的原因,影响因素,临
床表现,预防及治疗。 了解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
滯麻醉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局部麻醉概述
一、概念
局部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暂时的阻断某些周 围神经传导功能,使受这些神经支配区域 产生麻醉的作用。
酯类 较差 假性胆碱酯酶
对位胺息香酸致 敏
酰胺 稳定 肝微粒体混合功能 无此产物故极少
类
氧化酶和酰胺酶 致敏
二、常用局麻药特点
pKa 分配系数
蛋白结合率
强度
毒性
脊麻
CEA
使 粗N
用 浓
细N
度 浸润
表麻
PCEA 持续T
Max dose(不包括 表麻和脊麻)
Procine 9 0.02 5.8 低 低 少用 少用 2% 1% 0.5~1% 无 不用 45~60 1000mg
一、分类
局麻药按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 酯类: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等 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
在临床上常依据局麻药作用时效的长短分为: 短效局麻药:普鲁卡因和氯普鲁卡因。 中效局麻药:利多卡因。 长效局麻药:布比卡因、丁卡因、罗哌卡因。
种类 化学稳 生化转化途径 定性
潜在过敏性
对老年病人、甲亢、糖尿病及周围血管痉挛性疾病病 人,局麻药中不加或少用
氟烷全麻时,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肾上腺素反应
局麻药中加用肾上腺素,有时可引起肾上腺素 反应 –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悸、气 短、恶心呕吐、血压升高 注意与局麻药中毒反应或过敏反应相区别 –发生肾上腺素反应后可对症处理,如应用巴 比妥类药物或吸氧 –对有严重高血压者可用酚妥拉明等血管扩张 药治疗
14mg/kg
Dicaine 8.5 4.1 75 高 中 10mg 0.2~0.3% 0.3% 0.1% 少用 0.5%~1% 不用 120~180 75mg 1~1.2mg/kg
Lidocaine Bupivacaine
7.9
8.1
பைடு நூலகம்
2.9
27.5
64
85
中
高
中
高
少用
7.5~15mg
1~2%
0.5~0.75%
三、适应证
各种小型手术,以及全身情况差或伴有其他 严重病变而不宜采用其他麻醉方法的病例。
可作为其他麻醉方法的辅助手段,增强麻醉 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从而减轻麻醉对机 体生理功能的干扰。
四、禁忌证
小儿、精神病或神志不清病人,不宜单独使用 局部麻醉完成手术,必须辅助基础麻醉或浅全 身麻醉;
除罗哌卡因本身具有缩血管作用,不加用肾 上腺素外.其他局麻药都可加用肾上腺素,配成 1:200000的浓度,肾上腺素一次用量最好不超过0.20 一0.25mg。
加用肾上腺素的注意事项
末梢动脉部位不用 如手指、足趾、阴茎等处,以防组织坏死
气管内表麻不用 肾上腺素可引起气管平滑肌扩张,加速局麻药的吸收
目前建议临床应用左旋布比卡因一次最大剂量为150mg, 24h最大用量为400mg。
注意
混合使用局麻药,局麻药的毒性反 应是两药毒性作用的总和。
三、局麻药中加用肾上腺素的目的及方法
使局部血管收缩,起效时间增快,作用时间延长。 阻滞效能加强。 延缓局麻药吸收,减轻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消除局麻药引起的血管扩张作用,减少创面渗血。
2%
0.75%
1%
0.25%
0.2~0.5% 2%~4% (少用)
0.2~0.25% 弱 0.1~0.25%
60~120
5~7h
400-500mg 150mg
7mg/kg
<2mg/kg
Ropivacaine 8.1
94 高 中 7.5~15mg 0.5~1% 1% 0.25% 0.2~0.25% 弱 0.1~0.25% 5~7h 200mg <3mg/kg
静脉局部麻醉(Intravenous Regional Anesthesia) 是局部麻醉的另一种阻滞形式。
局部麻醉的特点
完全可逆 不产生组织损害
局部麻醉的优点:
对病人生理功能干扰小 安全性大,并发症少 简便易行 效果确定,有效地抑制应
激反应,应用于创伤镇痛 疼痛治疗学的基础
二、局部麻醉分类
表面麻醉(Topical Anesthesia) 局部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区域阻滞麻醉(field block )
神经干阻滞
神经传导阻滞
硬膜外阻滞
(nerve blockade) 蛛网膜下隙阻滞(也称脊麻)
狭义上的局部麻醉不包括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阻滞 和蛛网膜下隙阻滞)。
对局麻药过敏病人; 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五、局部麻醉的一般原则
合理选择麻醉方式,确保麻醉作用完善; 麻醉前应向病人充分解释以取得合作; 适当用镇静、镇痛,提高痛阈; 选择适当的局麻药及其浓度和用量。 熟悉周围神经的解剖、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具
有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第一节 常用局麻药的临床药理 (Local Anesthe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