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接入实验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无线局域网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2.掌握无线局域网的组网配置和设备管理。

3.实践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和安全管理。

二、实验环境1.实验设备:2台笔记本电脑、1个无线路由器。

2.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

三、实验步骤1.搭建无线局域网将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到无线路由器上,并通过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进行配置,设置无线局域网的名称(SSID)、加密方式(WPA2)、密码等参数。

另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Wi-Fi连接到无线局域网。

2.配置网络参数通过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在无线局域网设置中,配置局域网的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以便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

3.测试无线局域网连接确保两台笔记本电脑都已连接到无线局域网后,可以通过双方的设备互相ping对方的IP地址来测试连接是否正常。

4.实践无线局域网应用在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笔记本电脑上,使用浏览器访问Internet,观察网页加载情况,测试无线局域网的上网速度。

5.实现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管理通过无线路由器管理软件,进一步设置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策略,如MAC地址过滤、IP地址过滤、无线密码修改等,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步骤的操作,成功搭建了无线局域网,两台笔记本电脑可以互相ping通,能够正常访问Internet,并且通过设置安全策略增强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2.实验分析无线局域网实验中,无线路由器充当了连接设备和无线设备之间的桥梁,起到了转发和分发数据的作用。

通过正确配置无线路由器的参数,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安全策略,提高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实验中的上网速度和连接稳定性等因素也受到了无线信号的影响。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无线局域网实验,我对无线局域网的组网配置和设备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同时,我也加深了对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和安全管理的认识。

无线测试报告

无线测试报告

东莞台心医院WLAN接入设备测试报告2012年12月目录第1章测试范围及设备 (2)1.1测试条件 (2)1.2测试要求 (2)1.3厂家提供设备 (2)1.4用户提供设备 (2)1.5厂家所用测试软件 (3)1.6测试拓扑图 (3)第2章无线网络测试 (4)2.1设备连通性测试 (4)2.25楼无线信号强度测试 (6)2.311楼无线信号强度测试 (9)2.4不同AP间跨二层漫游 (13)2.5无线网络覆盖图 (15)2.6在2.4G材质信号损耗 (16)2.7测试总结 (16)第1章测试范围及设备本方案规定了WLAN接入设备的测试条件、测试要求和测试内容等,提出了WLAN接入设备的功能、安全、性能、管理和维护等的测试要求。

1.1测试条件需要提供电源,3-4个插座,网络线要8根60米。

1.2测试要求AP接入医院应用网络中测试,可以达到最好的测试效果。

(没有提供)1.3厂家提供设备1.4用户提供设备1.5 厂家所用测试软件1.6 测试拓扑图软件名称 数量 用途WirelessMon1套 无线信号测试软件 Insider1套无线信号测试软件局域网PC1无线控制器AP2 AP3802.11b/g 802.11aSwitchPC2AP4AP5AP1第2章无线网络测试2.1设备连通性测试测试目的:WLAN设备的的IP可达性测试拓扑:测试方法:1. PC1终端通过PING WLC管理接口地址的方式测试WLC的连通性2. 通过HTTPS方式输入WLC的管理接口地址登录其Web管理界面,测试WLC的连通性3. 登录WLC管理界面,通过其内置PING 工具对无线AP的管理地址进行ping测试。

4. 登录WLC管理界面,导航wireless->access point查看已连接到WLC的无线AP。

5. PC1终端通过PING交换机管理地址的方式测试交换机的连通性。

6. 通过telnet方式远程登交换机,测试交换机的连通性。

无线局域网WLAN的建立和配置 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WLAN的建立和配置 实验报告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实验报告一、实验项目名称(实验题目):无线局域网WLAN的建立和配置二、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建立方法、配制方法。

三、实验原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及组网方法四、实验方案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等):无线局域网的概念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即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以无线传输媒体作为传输介质,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并能使用户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

之所以称其是局域网,是因为受到无线连接设备与计算机之间距离的限制而影响传输范围,必须在区域范围之内才可以组网。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1)安装便捷、维护方便免去或减少了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就可以建立覆盖整个建筑物或区域的局域网。

(2)使用灵活、移动简单一旦无线局域网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范围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

使用无线局域网不仅可以减少与布线相关的一些费用,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灵活性更高、移动性更强的信息获取方法。

(3)易于扩展、大小自如有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能胜任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无线局域网的主要设备1无限网卡.无线接入器,无线天线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1.Ad-Hoc模式,即点对点无线网络2.Infrastructure模式,即集中控制式网络配置步骤:1 配置无线AP第1步:给无线AP通电将无线AP自带的交直流电源线一端插入220V电源插座,另一端插入无线AP的电源接口,使其接通电源。

第2步:给计算机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将无线网卡插入计算机,系统自动提示发现新硬件,根据屏幕提示进行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

安装过程完成后,在计算机【设备管理器】里面可以看到网卡驱动正常安装。

如下页图所示。

无线接入技术实训报告书

无线接入技术实训报告书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接入技术在通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了解无线接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无线接入技术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无线接入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训目标1. 掌握无线接入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概念;2. 熟悉无线接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3. 能够独立完成无线接入网络的搭建和调试;4.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无线接入技术概述(1)无线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无线接入技术的分类和特点;(3)无线接入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2. 无线接入设备操作(1)无线接入设备的分类和性能指标;(2)无线接入设备的安装和调试;(3)无线接入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3. 无线接入网络搭建与调试(1)无线接入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规划;(2)无线接入设备的配置和参数设置;(3)无线接入网络的调试和优化。

4. 无线接入技术应用案例分析(1)无线局域网(WLAN)的应用案例;(2)无线城域网(WMAN)的应用案例;(3)无线个人域网(WPAN)的应用案例。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等方式,深入学习无线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备操作。

2. 实践操作:在实训室,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无线接入设备的安装、配置和调试。

3. 团队协作:在实训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无线接入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五、实训成果1. 掌握了无线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备操作;2. 熟悉了无线接入设备的安装、配置和调试;3. 能够独立完成无线接入网络的搭建和调试;4. 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实训总结本次无线接入技术实训,让我们对无线接入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无线接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

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无线局域网的实验报告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互通。

本实验旨在研究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来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一、实验设备和环境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一台无线路由器和多台无线终端设备。

实验环境为一个室内空间,包括有障碍物和无障碍物的区域,以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

二、实验步骤1. 设备设置将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电源,并通过网线将其与宽带接入设备(如光纤猫)连接。

根据实验需要,设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并选择适当的加密方式(如WPA2)。

2. 终端连接打开多台无线终端设备,搜索并选择目标无线网络。

输入正确的密码后,终端设备将成功连接到无线局域网。

3. 信号强度测试在不同位置放置终端设备,使用信号强度测试工具(如无线网络分析仪)测量信号强度。

记录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值,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4. 速度测试使用速度测试工具(如Speedtest)测量无线局域网的上传和下载速度。

在不同位置和时间进行多次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评估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5. 干扰测试在实验环境中引入干扰源(如其他无线设备或电磁干扰源),观察无线局域网的表现。

记录干扰对信号强度和传输速度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方案。

6. 安全性测试使用网络安全工具(如Wireshark)监控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传输,分析是否存在未授权的访问或数据泄露风险。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议。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信号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在无障碍物的开放区域,信号强度较高且稳定。

而在有障碍物的区域,如墙壁或家具的遮挡下,信号强度明显下降。

因此,在设计无线局域网时,应合理规划设备的放置位置,避免信号受阻。

2. 速度测试结果显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度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和网络负载有关。

无线网络测试报告

无线网络测试报告
□通过 □不通过
无线上网功能测试
使用PING命令, PING网关及局域网中的其它机器
能够PING通网关及局域网中的其它机器
□通过 □不通过
无线打印功能测试
无线网络环境中连接共享打印主机, 并打印文件
可正常打印文件到指定打印机
□通过 □不通过
无线文件共享测试
无线网络环境中读取共享服务器中共享文件
可读取共享文件服务器中文件测试报告源自项目名称:建设单位:
承建单位: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地点: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及步骤
测试合格标志
测试结果
无线信号强度测试
最远距离手机端连接无线网络, 并信号强度不低于2格
最远距离连接可以正常访问外网, 打开网页速度不低于三秒□通过 □不通过
无线信号速率测试
接入无线网络是查看系统无线连接速率
无线连接速率要求大于150MBPS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承建单位: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备注:
□通过 □不通过
测试报告
根据近期测试情况分析, 所有新设备品牌机设备均可以使用无线网络且不会出现断网故障, 部分旧设备因组装机部件与无线网卡连接有问题, 频繁出现无法连接无线网络和无法搜索信号故障。
建议
结合现有设备情况与今后发展情况, 无线网络可与线路并存同时覆盖办公区域, 新设备可使用无线网络连接网络, 旧设备使用线路连接, 设备更新换代后依据需求选择联网类型

WLAN接入实验报告模板

WLAN接入实验报告模板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名称:接入网技术实验项目名称WLAN 接入技术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WLAN 的基本组网知识掌握WLAN 的AP 组网方式理解WLAN 的安全策略掌握WLAN 的接入控制方式二、实验内容AP 模式组网与测试AP 模式接入控制与测试三、实验器材每组 1 个无线AP,每组一台以太网交换机,每人 1 张无线网卡,每人 1 台PC 机四、实验原理(简要描述)IEEE802.11 将网络基础模块定义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IEEE802.11 协议规定了无线站点(Wireless Station,STA)在一个BSS 内进行通信的规范(Station Service,SS)用于互连的多个BSS 的功能模块被定义为分发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DS),DS 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多个BSS 的无缝整合,为ESS 内STA 提供分组转发服务。

而STA 通过在BSS 内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使用DS 提供的分发系统服务(Distribution System Service,DSS),实现STA 在整个ESS 内通信。

WLAN 的组网方式:(1)Infrastructure‐based 方式——AP 模式任何两个节点的通信都必须经过中心控制点(AP )通信系统中的基础设Infrastructure)是指专门提供通信服务的设备。

AP 作为一个BSS 的通信基础设施,为BSS 内其它站点提供通信服务,并且站点的所有通信业务,包括访问Internet 或着与同一BSS 内其它站点的通信,都需要通过AP 中继,如图4‐2 所示。

基础网络又常被称为AP 模式网络。

(2)对等方式——Ad‐hoc 模式无中心控制点(AP),节点间的连接是对等的,并且所有节点共用一个无线信道。

一个Ad hoc 方式的无线局域网络对应一个独立基本服务集(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IBSS)。

无线测试实验报告模板

无线测试实验报告模板

无线测试实验报告模板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无线网络进行测试,评估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2. 实验环境- 硬件设备:一台电脑、无线路由器、手机- 软件工具:网络测试工具、浏览器3. 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的测试内容和指标,如网络速度、延迟等。

2. 配置无线路由器的参数,如网络名称、加密方式、信道等,并启动路由器。

3. 通过电脑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网络。

4.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测量网络速度和延迟,记录测试结果。

5. 在不同位置(如离路由器远近、有无障碍物等)进行测试,观察网络性能的变化。

6. 使用手机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网络,测试手机上网速度和延迟。

7. 使用浏览器打开不同网站,观察页面加载速度和网络稳定性。

8. 结合实际需求,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测试后,得到以下结果:- 在近距离(约5米)测试时,无线网络的下载速度为10Mbps,延迟为20ms,上传速度为5Mbps。

- 在远距离(约10米)测试时,无线网络的下载速度为8Mbps,延迟为30ms,上传速度为4Mbps。

- 在有障碍物(如墙壁)阻挡的情况下,无线网络的性能有所下降,下载速度为6Mbps,延迟为40ms,上传速度为3Mbps。

- 手机连接到无线网络后,上网速度和延迟与电脑连接类似,但在远距离测试时稍微有些下降。

- 在浏览器打开不同网站时,页面加载速度在1-3秒之间,网络稳定性良好。

5. 实验分析和改进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短距离内,无线网络的性能良好,满足常规上网需求。

- 随着距离的增加,无线网络的性能下降,可能会影响在线游戏、高清视频等对网络速度和延迟要求较高的应用。

- 障碍物对无线信号传输有一定影响,建议在布置网络时避免障碍物的阻挡。

- 手机连接无线网络后,网络性能基本与电脑连接类似,但信号强度稍弱。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可以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在网络布置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信道,避免信道拥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学号
报告时间年月日
分组实验是( ) 否( )
评分
评阅老师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简要描述)
六、实验操作与记录
1.AP模式基本组网与测试
(1)配置AP
①AP的无线参数配置
配置内容包括以下几大点:。

②AP的网络参数配置
本实验中AP采用路由模式。

开启DHCP功能,所有WPC的地址由AP动态分配。

表1 AP基本配置表
(2)配置WPC机
配置内容包括以下几大点:。

表2 WPC机配置与记录
表3 组网测试记录表
2.安全配置与测试
(1)MAC过滤配置与测试
表4 MAC过滤配置
(2)隐藏SSID配置与测试
表5 SSID不广播时的配置与现象记录
(3)WEP配置与测试
表6 WEP认证记录
3.WLAN接入控制(只填写选作的)
(1)桥接模式
AP 设置为桥接模式,PPPOE客户端在上,此时WPC的IP地址由分配。

(2)路由模式
AP 设置为路由模式,PPPOE客户端在上,此时WPC的IP地址由分配。

七、实验分析
1、简述SSID的作用,并解释实验中,为什么从无线PC机上可以观察到多个SSID?
2、如果改变AP的信道号,则频率是否会改变?请说明原因?无线PC机是否可以跟踪AP 信道的变化?为什么?
八、实验结论
九、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