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历年考试名言警句
考研政治:思修常考名言

考研政治:思修常考名言名言警句题是思修与法基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在历年考试中也多次以单选或多选的形式出现,如2010年第11题和第12题,2012年第11题,2013年第31题,2014年第31题等。
中公考研指出,如此高频率地在考试当中出现提醒我们对这一类型题目的重视,因此,我们针对思修与法基这门课中比较重要的名言警句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同学们集中复习这类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都寄托了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1.爱国主义2.团结统一3.爱好和平4.勤劳勇敢5.自强不息,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1)《诗经》“夙夜在公”(2)《尚书》“以公灭私,民其允怀”(3)贾谊《治安策》“国而忘家,公而忘私”(4)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1)孔子“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3)荀子“仁者自爱”(4)墨子“兼相爱,交相利”(5)“和为贵”“亲仁善邻,国之宝也”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1)“恭敬之心,礼也”(2)“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一)

1. 哲学家们只是⽤不同的⽅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本段话是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国内的唯⼼主义哲学家的时候,指出其康德和⿊格尔哲学只是停留在对世界的解释上,也即维护现实世界秩序或者说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对现实社会中的⽆产阶级的机器悲惨境地的⽆视。
对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萌芽,马克思的历史观⽴⾜于现实,体现了对⽆产阶级⽣活⼯作状况的⼈⽂关怀。
同时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质。
2.“全世界⽆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 本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中的最后⼀句话,放在宣⾔的最后,意思有两层,⾸先是作为⼀种思想宣传,是⼀个标语式的⼝号。
其次,是他的科学社会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美好愿望得以实现的途径,也即指出社会主义⾰命必须的依靠⼒量不是分散的⽆产者⽽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命,改变个⼈和整个阶级的悲惨境地,同时也指出只有⽆产阶级的彻底的⾰命性和组织性纪律性,没有哪⼀个阶级因为本⾝所受的剥削和压迫⽐⽆产阶级更多更⼤,因此他们的⾰命性组织性也。
号召⽆产阶级组织起来与占有⼀切的资产阶级进⾏决⽃! 3. 资产阶级,由于⼀切⽣产⼯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切民族甚⾄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来摧毁⼀切万⾥长城、征服野蛮⼈最顽强的仇外⼼理的重炮。
它迫使⼀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资产阶级的⽣产⽅式;它迫使它们在⾃⼰那⾥推⾏所谓⽂明,即变成资产者。
⼀句话,它按照⾃⼰的⾯貌为⾃⼰创造出⼀个世界。
——《共产党宣⾔》 本段话含有两层意思,第⼀层:是科学技术的运⽤,新的劳动⼯具投⼊⽣产和⽣产⼒的提⾼,推动了整个社会⽣产的发展和社会⽣产关系的变⾰,原来的封建庄园制社会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关于⽣产⼒与⽣产关系的⽭盾运动知识点,⽣产⼒决定⽣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产关系也会对⽣产⼒起到能动的反作⽤。
道德与法律的名人名言摘抄

道德与法律的名人名言摘抄法律是约束,道德是良知,道德与法律都是为了建设美好的社会,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有关道德与法律的名言,希望能帮到你。
目录法律与道德的名言名句1.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
――崔敦礼(宋)《刍言》2.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
――阿奎那(意)《神学大全》3.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4.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
――洛克(英)《政府论》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6.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
――格老秀斯(荷)7.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8.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
――日莲(日)《立正安国论》9.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刘禹锡(唐)《天论上》10.法小弛则是非驳。
――刘禹锡(唐)《天论上》11.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
――吕坤(明)《呻吟语·治道》12.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
――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13.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14.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15.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
――柯勒(德)《法律概念》道德与法律的格言1.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康德2.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政治考研名言名句背诵与理解

政治考研名言名句背诵与理解政治考研是考察学生对于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重要考试。
在备考过程中,背诵和理解政治名言名句是提高分数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政治名言名句,并对其进行解析和探讨。
1. "政权是由枪杆子里面取得的。
” - 毛泽东这句话强调了政权的实质,即权力的来源和维护。
枪杆子象征着武力,代表政权的实际掌控。
这句话意味着政治权力是通过武装斗争来夺取和保持的。
在考研中,理解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政权的本质和政治力量的作用。
2.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 - 邓小平这句话强调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它意味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主体力量。
在考研中,理解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3.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 - 习近平这句话强调了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民主性。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赋予政府以权力,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和保障人民的利益。
在考研中,理解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强调政府的服务属性。
4.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 毛泽东这句话强调了科学决策的必要性。
在政治活动中,要对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和了解,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考研中,理解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科学决策的重要性,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 - 毛泽东这句话强调了革命的艰辛和牺牲。
革命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奋斗。
在考研中,理解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改革和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努力和坚持。
6.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 习近平这句话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的自信和自豪感。
在考研中,理解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力量,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高频考点精解(三)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高频考点精解(三)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1.立志当高远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
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2.立志做大事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其中的道理就是希望青年人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
3.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
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
伟大出自平凡。
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
我们每做好一项工作,都是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都是为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铺路搭桥。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常常比事先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当人们热切期待着它的到来时,它却总是姗姗来迟。
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艰险和坎坷。
在阶级社会中,进步阶级在实现社会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反动阶级的残酷镇压。
所以,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考研政治名言警句总结

考研政治名言警句总结在备战考研政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名言警句,它们简短而有力地传递出对学习和生活的启示。
这些名人名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同时也能激励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努力奋斗的精神。
下面我想通过总结一些考研政治名言警句,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备考和生活。
首先,我们考研政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
毛泽东主席曾说:“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成为无数青年的座右铭。
在考研政治中,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我们作为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深刻理解我们学习政治的目的是为了能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这样的信念能够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考研政治需要我们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曾说:“没有坚实的基础,哪里会有高楼大厦?”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备考政治时,我们要先打好基础。
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目,需要我们全面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
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够在高楼大厦般的考试中站稳脚跟。
此外,考研政治需要我们注重细节,刻苦钻研。
鲁迅先生说过:“细节决定成败。
”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考研政治。
政治考试中,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基本的理论和概念,还需要深入研究一些具体案例和历史事件,了解不同政治观点的发展和演变。
只有细致入微地了解这些内容,我们才能在考试中有更好的发挥。
同时,考研政治也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
胡适先生说过:“大量的原是繁琐的发明。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考研政治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是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思考和探索去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只有主动思考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并运用地娴熟。
此外,考研政治也需要我们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
尤达大师在《星球大战》中说过:“要么试试,要么放弃。
不要有什么‘尝试’。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放弃思考“尝试”这个词。
备考考研政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能坚韧不拔地坚持下去,最终的收获将会是丰硕的。
常用于考政治的诗句名言警句

常用于考政治的诗句名言警句1. 关于政治的名言警句1: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孟子》2: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约翰??高而斯华馁3: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卢梭4: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
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罗素5: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
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苏霍姆林斯基6: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7: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
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伊??谢??科恩8: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
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
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汤因比9: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陈家琪10: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蒙田2. 考试常用名言警句200条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考研政治名言俗语哲学道理

政治格言分类讲解【哲学基本常识】1、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4、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5、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6、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古代朴素唯物。
7、神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物是观念的集合;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主观唯心。
8、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黑格尔“绝对精神”:客观唯心。
【唯物论】1、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物质运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要体现的哲理是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
8、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9、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0、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1、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考研
2016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题是思修与法基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在历年考试中也多次以单选或多选的形式出现,如2010年第11题和第12题,2012年第11 题,2013年第31题,2014年第31题等。
如此高频率地在考试当中出现提醒我们对这一类型题目的重视,因此,我们针对思修与法基这门课中比较重要的名言警句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同学们集中复习这类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都寄托了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1)《诗经》“夙夜在公”
中公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