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截面估算方法
电线怎么看平方数电线的平方是怎么计算

电线怎么看平方数电线的平方是怎么计算电线的截面面积是指电线横截面的面积,通常以平方毫米(mm^2)为单位。
正常情况下,电线的截面面积越大,其电阻越小,导电能力越强。
计算电线的截面面积,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测量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千分尺等工具直接测量电线的直径,然后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电线的截面面积。
圆的面积公式为:A=π*r^2,其中A表示面积,π近似取值为3.14,r表示圆的半径。
如果电线为圆形,直径为d,则半径r=d/2
例如,假设电线直径为2毫米,那么半径r = 2/2 = 1毫米,截面面积A = 3.14 * 1^2 = 3.14 mm^2
2.使用导线表
如果没有测量工具,可以使用导线表来查找电线的截面面积。
导线表是根据行业标准制定的,能够准确查找各种规格电线的截面面积。
3.通过截面图计算
如果电线的截面形状是复杂的,可以使用截面图来计算。
将截面图复制到透明纸上,然后使用透明尺测量图上的尺寸,根据尺寸计算出截面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电线的截面面积并不直接决定其承载能力,通常它是根据电线所使用的材料和结构来决定的。
因此,对于给定的负载条件,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线规格。
此外,电线在市场上通常有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按照这些标准选择和购买电线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电缆重量计算方法

电缆重量计算方法电缆重量计算方法1. 前言电缆是电力传输和电气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电缆的重量对于电力工程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缆重量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2. 常用电缆重量计算方法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的电缆重量计算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计算精度要求。
标称截面积法标称截面积法是电缆重量计算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通过根据电缆材料的密度和标称截面积来估计电缆的重量。
具体步骤如下: - 第一步,确定电缆的标称截面积; - 第二步,查找对应电缆材料的密度表;- 第三步,将标称截面积乘以密度,即可得到电缆的重量。
导线线径法导线线径法是通过电缆导线的线径来估算电缆的重量。
具体步骤如下: - 第一步,测量电缆导线的线径; - 第二步,查找对应导线材料的密度表; - 第三步,将线径平方乘以π再乘以密度,即可得到导线的体积; - 第四步,将导线的体积乘以导线的个数,即可得到电缆的重量。
导线重量法导线重量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电缆导线的重量来计算整个电缆的重量。
具体步骤如下: - 第一步,取得电缆导线的一段样品; - 第二步,使用天平或称重设备准确测量样品的重量; - 第三步,将样品的重量乘以电缆导线的个数,即可得到电缆的重量。
辅助计算法辅助计算法是通过电缆的其他特征参数间接计算电缆重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 第一步,根据电缆的材料、结构和规格,计算电缆的体积; - 第二步,查找对应电缆材料的密度表; - 第三步,将电缆的体积乘以密度,即可得到电缆的重量。
3. 结语电缆重量的准确计算是电力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电缆重量计算方法,包括标称截面积法、导线线径法、导线重量法和辅助计算法。
读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计算,以确保电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4. 标称截面积法详解标称截面积法是一种简便的电缆重量计算方法,适用于电缆结构简单、线径规格统一的情况。
电缆线选择估算口诀

电工的朋友没事看看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关闭电工熟知应用快速计算法及铜芯电缆导线安全载流量计算(明确网吧选用多粗的...已知三相电动机容量,求其额定电流口诀:容量除以千伏数,商乘系数零点七六。
说明:(1)口诀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的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计算。
由公式及口诀均可说明容量相同的电压等级不同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是不相同的,即电压千伏数不一样,去除以相同的容量,所得“商数”显然不相同,不相同的商数去乘相同的系数0.76,所得的电流值也不相同。
若把以上口诀叫做通用口诀,则可推导出计算220、380、660、3.6kV电压等级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专用计算口诀,用专用计算口诀计算某台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时,容量千瓦与电流安培关系直接倍数化,省去了容量除以千伏数,商数再乘系数0.76。
三相二百二电机,千瓦三点五安培。
常用三百八电机,一个千瓦两安培。
低压六百六电机,千瓦一点二安培。
高压三千伏电机,四个千瓦一安培。
高压六千伏电机,八个千瓦一安培。
(2)口诀使用时,容量单位为kW,电压单位为kV,电流单位为A,此点一定要注意。
(3)口诀中系数0.76是考虑电动机功率因数和效率等计算而得的综合值。
功率因数为0.85,效率不0.9,此两个数值比较适用于几十千瓦以上的电动机,对常用的10kW以下电动机则显得大些。
这就得使用口诀计算出的电动机额定电流与电动机铭牌上标注的数值有误差,此误差对10kW以下电动机按额定电流先开关、接触器、导线等影响很小。
(4)运用口诀计算技巧。
用口诀计算常用380V电动机额定电流时,先用电动机配接电源电压0.38kV数去除0.76、商数2去乘容量(kW)数。
若遇容量较大的6kV电动机,容量kW数又恰是6kV数的倍数,则容量除以千伏数,商数乘以0.76系数。
(5)误差。
由口诀中系数0.76是取电动机功率因数为0.85、效率为0.9而算得,这样计算不同功率因数、效率的电动机额定电流就存在误差。
由口诀c 推导出的5个专用口诀,容量(kW)与电流(A)的倍数,则是各电压等级(kV)数除去0.76系数的商。
电缆平方计算口诀

电缆平方计算口诀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电线电缆,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电线电缆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铜线: S= IL / 54.4*U` 铝线: S= IL / 34*U`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的长度(M)U`——充许的电源降(V)S——导线的截面积(MM2)说明: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电线电缆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截留是界面的倍数数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自己总结的电缆截面估算方法

电缆截面估算方法
先估算出负荷电流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等有关,由于工厂常用的是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口诀:
1、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电力指的是三相电动机,电热指的是纯阻性的负载,包括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变压器和整流器、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
单相千瓦,4.5安
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2、十下五,百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
穿管高温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注:此公式以铝芯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的
3、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以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电流估算截面适用于近电源。
电压降的计算
压损根据“千瓦*米”2.5铝线20—1,截面增大荷距大,电压降低平方低;
三相四线六倍计,铜线乘上1.7;
感抗负荷压损高,十下截面影响小,若以力率0.8计,十上增加0.2至1。
注:负荷距——电压损失为1%
千瓦*米就是负荷距的单位;
2.5平方的铝线每20千瓦*米对应的压降损失为1%;
三相四线制是为120千瓦*米;
铜线时为34千瓦*米;
因为线的截面越小,电阻越大,所以压降也就越大,而电压降适用于长距离。
电缆载流量对照表和估算口诀

电缆载流量对照表和估算口诀电缆载流量口决: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 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
从4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 120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 ㎡铝线计算。
计算电缆载流量选择电缆(根据电流选择电缆):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

首先应符合发热条件,即导线允许安全电流与允许电流密度两者值的大小(允许安全电流指在不超过它们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即负载电流,符号I;允许电流密度指导线芯的单位面积S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符号I m。
)计算方法: S=I/I m I=S × I m基本值: I m=5~8A/mm²(铜导线)即1mm²单位面积铜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5~8AI m=3~5A/mm²(铝导线)即1mm²单位面积铝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3~5A大家都知道功率公式:P=UI根据公式结合上面的计算方法就可算出导线所带负荷功率了。
那么知道负载功率能不能很快很方便算出用多大导线呢?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方法供参考:经验公式:铜导线面积等于负载功率千瓦数乘以0.65,得数小于或等于导线实际截面的就选其值,大于的选粗一级的导线,铝线在算出铜线结果的基础上粗一级。
这句话表面看很难懂,举个例大家就会明白:1、15Kw电机求导线截面?千瓦数15×0.65=9.75。
这时就要选择10mm²铜线,铝线则选16mm²。
2、3500W空调求导线面积?千瓦数 3.5×0.65=2.275。
这时应选择2.5mm²铜线足矣,铝线则选4mm²。
导线规格一般是:1.5m㎡、2.5m㎡、4m㎡、6m㎡、10m㎡、16mm²、25mm²、35mm²、50mm²、70mm²、95mm²、120mm²、150mm²、185mm²等等。
下面是转载相关知识供参考: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电线电缆安全截面计算方法及载流量表

电线电缆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口诀1:按功率计算工作电流:电力加倍,电热加半(如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流按“电力加倍”算得为11A)口诀2:按导线截面算额定载流量:各种导线的安全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得出。
口诀如下: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10下五是指10个平方以下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五倍,如6平方毫米的铝芯线,他的安全载流量为30A100上二是指100平方以上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二倍,如150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300A25、35四三界是指10平方至2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为线径的四倍,35平方至70平方内的线(不含70)为三倍。
70、95两倍半是指70平方与9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即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上面方法计算后再打八折(乘)。
若坏境温度超过25度的,按上面线径方法计算后再打九折。
对于穿管温度两条件同时时,安全载流量为上面线径算得结果打七折算裸线加一半是指相同截面的裸铝线是绝缘铝芯线安全载流量的倍。
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铝芯线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芯线条件计算,如:35平方裸铜线,升一级按50平方铝芯线公式算得50*3*=225安,即225安为35平方裸铜线的安全载流量。
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截面估算方法一二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
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例3】 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例4】 100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
这种设备的力率大多为1,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千瓦4.5安”。
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数乘4.5”就是电流,安。
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伏的直流。
【例1】 500伏安(0.5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伏电源侧)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2.3安。
【例2】 1000瓦投光灯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4.5安。
对于电压更低的单相,口诀中没有提到。
可以取220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多少,电流就反过来增大多少。
比如36伏电压,以220伏为标准来说,它降低到1/6,电流就应增大到6倍,即每千瓦的电流为6*4.5=27安。
比如36伏、60瓦的行灯每只电流为0.06*27=1.6安,5只便共有8安。
③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是接到相线上的,习惯上称为单相380伏用电设备(实际是接在两相上)。
这种设备当以千瓦为单位时,力率大多为1,口诀也直接说明:“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它也包括以千伏安为单位的380伏单相设备。
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或千伏安数乘2.5”就是电流,安。
【例1】 32千瓦钼丝电阻炉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80安。
【例2】 2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安。
【例3】 21千伏安的交流电焊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3安。
估算出负荷的电流后在根据电流选出相应导线的截面,选导线截面时有几个方面要考虑到一是导线的机械强度二是导线的电流密度(安全截流量),三是允许电压降电压降的估算1.用途根据线路上的负荷矩,估算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检查线路的供电质量。
2.口诀提出一个估算电压损失的基准数据,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估出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压损根据“千瓦.米”,2.5铝线20—1。
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
①三相四线6倍计,铜线乘上1.7。
②感抗负荷压损高,10下截面影响小,若以力率0.8计,10上增加0.2至1。
③3.说明电压损失计算与较多的因素有关,计算较复杂。
估算时,线路已经根据负荷情况选定了导线及截面,即有关条件已基本具备。
电压损失是按“对额定电压损失百分之几”来衡量的。
口诀主要列出估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数据,多少“负荷矩”电压损失将为1%。
当负荷矩较大时,电压损失也就相应增大。
因些,首先应算出这线路的负荷矩。
所谓负荷矩就是负荷(千瓦)乘上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是指导线敷设长度“米”,即导线走过的路径,不论线路的导线根数。
),单位就是“千瓦.米”。
对于放射式线路,负荷矩的计算很简单。
如下图1,负荷矩便是20*30=600千瓦.米。
但如图2的树干式线路,便麻烦些。
对于其中5千瓦设备安装位置的负荷矩应这样算:从线路供电点开始,根据线路分支的情况把它分成三段。
在线路的每一段,三个负荷(10、8、5千瓦)都通过,因此负荷矩为:第一段:10*(10+8+5)=230千瓦.米第二段:5*(8+5)=65千瓦.米第三段:10*5=50千瓦.米至5千瓦设备处的总负荷矩为:230+65+50=345千瓦.米下面对口诀进行说明:①首先说明计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负荷矩:千瓦.米接着提出一个基准数据:2 .5平方毫米的铝线,单相220伏,负荷为电阻性(力率为1),每20“千瓦.米”负荷矩电压损失为1%。
这就是口诀中的“2 .5铝线20—1”。
在电压损失1%的基准下,截面大的,负荷矩也可大些,按正比关系变化。
比如10平方毫米的铝线,截面为2 .5平方毫米的4倍,则20*4=80千瓦.米,即这种导线负荷矩为80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
其余截面照些类推。
当电压不是220伏而是其它数值时,例如36伏,则显灰出36伏相当于220伏的1/6。
此时,这种线路电压损失为1%的负荷矩不是20千瓦.米,而应按1/6的平方即1/36来降低,这就是20*(1/36)=0 .55千瓦.米。
即是说,36伏时,每0 .55千瓦.米(即每550瓦.米),电压损失降低1%。
“电压降低平方低”不单适用于额定电压更低的情况,也可适用于额定电压更高的情况。
这时却要按平方升高了。
例如单相380伏,由于电压380伏为220伏的1 .7倍,因此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应为20*1 .7的平方=58千瓦.米。
从以上可以看出:口诀“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
都是对照基准数据“2 .5铝线20—1”而言的。
【例1】一条220伏照明支路,用2 .5平方毫米铝线,负荷矩为76千瓦.米。
由于76是20的3 .8倍(76/20=3 .8),因此电压损失为3 .8%。
【例2】一条4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40米长的线路,供给220伏1千瓦的单相电炉2只,估算电压损失是:先算负荷矩2*40=80千瓦.米。
再算4平方毫米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负荷矩大”的原则,4和2 .5比较,截面增大为1 .6倍(4/2 .5=1 .6),因此负荷矩增为20*1 .6=32千瓦.米(这是电压损失1%的数据)。
最后计算80/32=2 .5,即这条线路电压损失为2 .5%。
②当线路不是单相而是三相四线时,(这三相四线一般要求三相负荷是较平衡的。
它的电压是和单相相对应的。
如果单相为220伏,对应的三相便是380伏,即380/220伏。
)同样是2 .5平方毫米的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是①中基准数据的6倍,即20*6=120千瓦.米。
至于截面或电压变化,这负荷矩的数值,也要相应变化。
当导线不是铝线而是铜线时,则应将铝线的负荷矩数据乘上1 .7,如“2 .5铝线20—1”改为同截面的铜线时,负荷矩则改为20*1 .7=34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
【例3】前面举例的照明支路,若是铜线,则76/34=2 .2,即电压损失为2 .2%。
对电炉供电的那条线路,若是铜线,则80/(32*1 .7)=1 .5,电压损失为1 .5%。
【例4】一条50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380伏三相线路,长30米,供给一台60千瓦的三相电炉。
电压损失估算是:先算负荷矩:60*30=1800千瓦.米。
再算50平方毫米铝线在380伏三相的情况下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荷矩大”,由于50是2 .5的20倍,因此应乘20,再根据“三相四线6倍计”,又要乘6,因此,负荷矩增大为20*20*6=2400千瓦.米。
最后1800/2400=0 .75,即电压损失为0 .75%。
③以上都是针对电阻性负荷而言。
对于感抗性负荷(如电动机),计算方法比上面的更复杂。
但口诀首先指出:同样的负荷矩——千瓦.米,感抗性负荷电压损失比电阻性的要高一些。
它与截面大小及导线敷设之间的距离有关。
对于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导线则影响较小,可以不增高。
对于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上的线路可以这样估算:先按①或②算出电压损失,再“增加0 .2至1”,这是指增加0 .2至1倍,即再乘1 .2至2。
这可根据截面大小来定,截面大的乘大些。
例如70平方毫米的可乘1 .6,150平方毫米可乘2。
以上是指线路架空或支架明敷的情况。
对于电缆或穿管线路,由于线路距离很小面影响不大,可仍按①、②的规定估算,不必增大或仅对大截面的导线略为增大(在0 .2以内)。
【例5】图1中若20千瓦是380伏三相电动机,线路为3*16铝线支架明敷,则电压损失估算为:已知负荷矩为600千瓦.米。
计算截面16平方毫米铝线380伏三相时,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由于16是2 .5的6 .4倍,三相负荷矩又是单相的6倍,因此负荷矩增为:20*6 .4*6=768千瓦.米 600/768=0 .8即估算的电压损失为0 .8%。
但现在是电动机负荷,而且导线截面在10以上,因此应增加一些。
根据截面情况,考虑1 .2,估算为0 .8*1 .2=0 .96,可以认为电压损失约1%。
以上就是电压损失的估算方法。
最后再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一、线路上电压损失大到多少质量就不好?一般以7~8%为原则。
(较严格的说法是:电压损失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准(如380/220伏),允许低于这额定电压的5%(照明为2 .5%)。
但是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端的电压规定又比额定电压高5%(400/230伏),因此从变压器开始至用电设备的整个线路中,理论上共可损失5%+5%=10%,但通常却只允许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