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一元二次方程:x²-6x-6-0| 配方后化为( )A. (x-3)²-15B. (x-3)²-3C. (x+3)²-15D. (x+3)²-32.(3分) 抛物线y=2(x-3)²+4 顶点坐标是( )A.(3,4)B. (-3, 4)C. (3, -4)D. (2, 4)3.(3分) 如图,⊙O的直径AB=8,点C 在⊙O上, ∠ABC=30°,则 AC 的长是( )A. 2B.2√2C,2√3D.44.(3分) 在 Rt△ABC中,∠C -90°, AB -4, AC-1,则cosB 的值为( )A.√154B.14C.√1515D.4√1717 5.(3分)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三点确定一个圆B.度数相等的弧是等弧C.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D.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6.(3分)如图所示,为测量出一垂直水平地面的某建筑物AB 的高度, 一测量人员在该建筑物附近C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处的仰角大小为45°,随后沿直线BC 向前走了 100米后到达 D 处,在D 处测得A 处的仰角大小为30°,则建筑物AB 的高度约为( )米.(注:不计测量人员的身高,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参考数据: √2≈1.41,√3≈1.73)A. 136B. 137C. 138D. 1397.(3分) 反比例函数 y −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为(x ₁,y ₁).(x ₂,y ₂).(x ₂,y ₃).若 x ₁<0<x ₂<x ₃.则 y ₁,y ₂,y ₂的大小关系是( )A. y ₁<y ₂<y ₂B. y ₂<y ₁<y ₂C. y ₂<y ₂<y ₁D. y ₁<y ₂<y ₂8. (3分) 函数 y=ax²+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 那么关于x 的方程ax²+bx+c -3-0| 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异号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实数根D.无实数根9.(3分) 过三点A (2,2), B(6,2), C (4,5)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A.y −3xB.y −4xC.y −5xD.y −6x 12.(3分) 如图所示, 抛物线 y=ax²+bx+c|的顶点为B(-1,3),与x 轴的交点A 在点(-3,0)和(-2,0)之间, 以下结论:①b²-4ac-0: ②a+b+c>0: ③2a -b-0: ④c -a-3A.(4,176)B. (4. 3)C.(5,176)D. (5. 3) 10.(3分)在△ABC中,若 cosA =√22,tanB =√3,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11.(3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点A 的坐标为(-4.0),点B 在y 轴上,若反比例函数y= k x(k ≠0)的图象过点C ,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正确的有( )个.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4分)若抛物线y=x²-6x+m 与x轴没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4.(4分)如图,一个小球由地面沿着坡度i=1:3的坡面向上前进了10m,此时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m.15.(4分)如图,O 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 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 .16.(4分) 将如图所示的抛物线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17.(4分)如图,点A、B、C是圆 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OF⊥OC 交圆O于点F.则∠BAF= .(1)分别求该化工厂治污期间及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后y与x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治污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后经过几个月,该厂利润才能达到200万元?(3)当月利润少于100万元时为该厂资金紧张期,间该厂资金紧张期共有几个月?25.(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A (1,4),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B(0,3),与x轴交于C、 D两点,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C、D两点坐标及△BCD的面积:(3)若点P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满足求点P的坐标。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如图,点D是△ABC的边BC上任一点,AB=4,AD=2,∠DAC=∠B.若△ABD的面积为a,则△ACD的面积为()A.a B.a C.a D.a2.(3分)如果Rt△ABC的各边长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锐角A的正弦、余弦值是()A.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B.都缩小为原来的C.没有变化D.不能确定3.(3分)如图,点A、B、C、D、E都是⊙O上的点,=,∠D=128°,则∠B的度数为()A.128°B.126°C.118°D.116°4.(3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7=0,则方程可化为()A.(x+4)2=9 B.(x﹣4)2=9 C.(x+8)2=23 D.(x﹣8)2=95.(3分)将抛物线y=2(x﹣1)2﹣3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y=2(x+2)2﹣1 B.y=2(x+2)2﹣5C.y=2(x﹣4)2﹣1 D.y=2(x﹣4)2﹣56.(3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CA是∠BCD的平分线,且AB⊥AC,AB=4,AD=6,则tan B=()A.2B.2C.D.7.(3分)如图,在长为30m,宽20m的矩形田地中开辟两条宽度相等的道路,已知剩余田地的面积为551m2,求道路的宽度.设道路的宽度为xm,则可列方程()A.(20+x)(30+x)=551 B.(20﹣x)(30﹣x)=551C.20×30﹣20x﹣30x=551 D.20×30﹣20x﹣30x﹣x2=5518.(3分)二次函数y=ax2+bx+c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2 ﹣1 0 2 4 5 …y…﹣7 ﹣2 1 1 ﹣7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物线的开口向上B.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C.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2D.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4k﹣1)x+4=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10.(3分)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AOB缩小后得到△COD,使△COD∽△AOB,且相似比为,已知点A(3,6),则点C的坐标为.11.(3分)如图,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A、点B(﹣1,0),则下列结论:①abc>0;②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③a﹣b+c<0;④b2﹣4ac<0;⑤当y>0时,﹣1<x<3.⑥3a+c=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12.(3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扇形ABC与扇形BCD的弧交于点E,AB=2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不求近似值)13.(3分)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0,﹣3),B(2,﹣3),C(﹣2,5),则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5的另一个点D的坐标是.14.(3分)车从甲地驶往乙地,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若列车要在 2.5h内到达,则速度至少需要提高到km/h.三、解答题(共78分)15.(4分)计算:﹣12022﹣+|﹣2|.16.(6分)如图,数学兴趣小组成员在热气球A上看到正面为横跨河流两岸的大桥BC,并测得B,C两点的角分别为53°和45°,已知大桥BC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长度为75米,又知此时地面气温为20℃,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约0.6℃,试求此时热气球(体积忽略不计)附近的温度.(参考数据:,,)17.(10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的直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AC=PC,∠COB=2∠PCB.(1)求证:PC是⊙O的切线;(2)求证:BC=AB;(3)点M是弧AB的中点,CM交AB于点N,若AB=8,求MN•MC的值.18.(10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口罩需求量急剧上升,经过连续两次价格的上调,口罩的价格由每包10元涨到了每包16.9元.(1)求出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2)在有关部门大力调控下,口罩价格还是降到了每包10元,而且调查发现,定价为每包10元时,一天可以卖出30包,每降价1元,可以多卖出5包.当销售额为315元时,且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优惠,应该降价多少元?19.(6分)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AD⊥BC,以AD为直径作⊙O,分别交AB、AC于点E、F,连接EF.判断EF和B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0.(12分)已知抛物线y=ax2+bx﹣2经过(2,2),且顶点在y轴上.(1)求抛物线解析式;(2)直线y=kx+c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①点P在抛物线上,当k=0,且△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c的值;②设直线y=kx+c交x轴于点M(m,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点N,当c=1,m>6时,求点N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21.(10分)如图,一次函数y=x+m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与x 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2,1).(1)求m及k的值;(2)求△AOB的面积;(3)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22.(6分)有2个信封,每个信封内各装有四张卡片,其中一个信封内的四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数,另一个信封内的四张卡片分别写有5、6、7、8四个数,甲、乙两人商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是:从这两个信封中各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把卡片上的两个数相乘,如果得到的积大于20,则甲获胜,否则乙获胜.(1)请你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计算甲获胜的概率.(2)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23.(14分)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若此抛物线与某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和顶点D的坐标;(2)若点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点H(n,t)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H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H1,当点H1落在第二象限内,H1A2取得最小值时,求n的值.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分析】首先证明△CAD∽△CBA,得,从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DAC=∠B,∠C=∠C,∴△CAD∽△CBA,∴,∴,∵△ABD的面积为a,∴S△CAD=a,故选:C.2.【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得新三角形与Rt△ABC是相似的,从而可得锐角A 的大小是不变的,即可解答.【解答】解:∵Rt△ABC的各边长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后,所得的三角形与Rt△ABC是相似的,∴锐角A的大小是不变的,∴锐角A的正弦、余弦值是没有变化,故选:C.3.【分析】连接AC、CE,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CAE,根据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求出∠ACE,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连接AC、CE,∵点A、C、D、E都是⊙O上的点,∴∠CAE+∠D=180°,∴∠CAE=180°﹣128°=52°,∵=,∴∠ACE=∠AEC=×(180°﹣52°)=64°,∵点A、B、C、E都是⊙O上的点,∴∠AEC+∠B=180°,∴∠B=180°﹣64°=116°,故选:D.4.【分析】将常数项移动方程右边,方程两边都加上16,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x2+8x+7=0,移项得:x2+8x=﹣7,配方得:x2+8x+16=9,即(x+4)2=9.故选:A.5.【分析】直接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将抛物线y=2(x﹣1)2﹣3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3)2﹣3+2,即y=2(x+2)2﹣1;故选:A.6.【分析】先判断DA=DC,过点D作DE∥AB,交AC于点F,交BC于点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点F是AC中点,继而可得EF是△CAB的中位线,继而得出EF、DF的长度,在Rt△ADF中求出AF,然后得出AC,tan B的值即可计算.【解答】解:∵CA是∠BCD的平分线,∴∠DCA=∠ACB,又∵AD∥BC,∴∠ACB=∠CAD,∴∠DAC=∠DCA,∴DA=DC,过点D作DE∥AB,交AC于点F,交BC于点E,∵AB⊥AC,∴DE⊥A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点F是AC中点,∴AF=CF,∴EF是△CAB的中位线,∴EF=AB=2,∵==1,∴DF=EF=2,在Rt△ADF中,AF==4,则AC=2AF=8,tan B===2.故选:B.7.【分析】由道路的宽度为xm,可得出剩余田地部分可合成长为(30﹣x)m,宽为(20﹣x)m的矩形,根据剩余田地的面积为551m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解答】解:∵道路的宽度为xm,∴剩余田地部分可合成长为(30﹣x)m,宽为(20﹣x)m的矩形.依题意得:(20﹣x)(30﹣x)=551.故选:B.8.【分析】根据给出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对应值逐一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抛物线经过点(﹣2,﹣7),(4,﹣7),则对称轴为x=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k,代入点(0,1)和(﹣1,﹣2)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2,∵a=﹣1,∴抛物线开口向下,故A不符合题意;∵对称轴为x=1,∴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开口向下,∴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2,故C符合题意;∵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1,2),∴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9.答案为:且k≠0.10.(3分)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AOB缩小后得到△COD,使△COD∽△AOB,且相似比为,已知点A(3,6),则点C的坐标为(1,2)或(﹣1,﹣2).【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点A与点C是对应点,△AOB与△COD的相似比是3,∴点C的坐标为(3×,6×),即(1,2),当点C值第三象限时,C(﹣1,﹣2)故答案为:(1,2)或(﹣1,﹣2).11.答案为:②⑤⑥.12.答案为:π.13.答案为:(4,5).14.答案为:240.三、解答题(共78分)15.(4分)计算:﹣12022﹣+|﹣2|.【分析】这里,先算﹣12022=﹣1,=4,|﹣2|=2﹣,再进行综合运算.【解答】解:﹣12022﹣+|﹣2|=﹣1﹣4+2﹣=﹣3﹣.16.(6分)如图,数学兴趣小组成员在热气球A上看到正面为横跨河流两岸的大桥BC,并测得B,C两点的角分别为53°和45°,已知大桥BC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长度为75米,又知此时地面气温为20℃,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约0.6℃,试求此时热气球(体积忽略不计)附近的温度.(参考数据:,,)【分析】过A作AD⊥BC,交CB延长线于点D,证△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CD=AD,再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得BD=AD,则AD﹣AD=75,求出AD的长,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过A作AD⊥BC,交CB延长线于点D,如图所示:则∠ACD=45°,∠ABD=53°,在Rt△ACD中,tan∠ACD=,∴CD===AD,在Rt△ABD中,tan∠ABD=,∴BD=≈=AD,由题意得:AD﹣AD=75,解得:AD=300(m),∵此时地面气温为20℃,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约0.6℃,∴此时热气球(体积忽略不计)附近的温度约为:20℃﹣×0.6℃=18.2℃,答:此时热气球(体积忽略不计)附近的温度约为18.2℃.17.(10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的直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AC=PC,∠COB=2∠PCB.(1)求证:PC是⊙O的切线;(2)求证:BC=AB;(3)点M是弧AB的中点,CM交AB于点N,若AB=8,求MN•MC的值.【分析】(1)已知C在圆上,故只需证明OC与PC垂直即可;根据圆周角定理,易得∠PCB+∠OCB=90°,即OC⊥CP;故PC是⊙O的切线;(2)AB是直径;故只需证明BC与半径相等即可;(3)连接MA,MB,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CM=∠BCM,进而可得△MBN∽△MCB,故BM2=MN •MC;代入数据可得MN•MC=BM2=8.【解答】(1)证明:∵OA=OC,∴∠A=∠ACO.又∵∠COB=2∠A,∠COB=2∠PCB,∴∠A=∠ACO=∠PCB.又∵AB是⊙O的直径,∴∠ACO+∠OCB=90°.∴∠PCB+∠OCB=90°.即OC⊥CP,∵OC是⊙O的半径.∴PC是⊙O的切线.(2)证明:∵AC=PC,∴∠A=∠P,∴∠A=∠ACO=∠PCB=∠P.又∵∠COB=∠A+∠ACO,∠CBO=∠P+∠PCB,∴∠COB=∠CBO,∴BC=OC.∴BC=AB.(3)解:连接MA,MB,∵点M是的中点,∴=,∴∠ACM=∠BCM.∵∠ACM=∠ABM,∴∠BCM=∠ABM.∵∠BMN=∠BMC,∴△MBN∽△MCB.∴=.∴BM2=MN•MC.又∵AB是⊙O的直径,=,∴∠AMB=90°,AM=BM.∵AB=8,∴BM=4 .∴MN•MC=BM2=32.18.(10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口罩需求量急剧上升,经过连续两次价格的上调,口罩的价格由每包10元涨到了每包16.9元.(1)求出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2)在有关部门大力调控下,口罩价格还是降到了每包10元,而且调查发现,定价为每包10元时,一天可以卖出30包,每降价1元,可以多卖出5包.当销售额为315元时,且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优惠,应该降价多少元?【分析】(1)设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为x,利用经过两次上调价格后的价格=原价×(1+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2)设每包应该降价m元,则每包的售价为(10﹣m)元,每天可售出(30+5m)包,根据每天该口罩的销售额为315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再结合要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优惠,即可得出每包应该降价3元.【解答】解:(1)设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10(1+x)2=16.9,解得:x1=0.3=30%,x2=﹣2.3(不符合题意,舍去).答: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为30%.(2)设每包应该降价m元,则每包的售价为(10﹣m)元,每天可售出(30+5m)包,依题意得:(10﹣m)(30+5m)=315,整理得:m2﹣4m+3=0,解得:m1=1,m2=3.又∵要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优惠,∴m的值为3.答:每包应该降价3元.19.(6分)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AD⊥BC,以AD为直径作⊙O,分别交AB、AC于点E、F,连接EF.判断EF和B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分析】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AD=∠FAD,则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再利用垂径定理的推理得到AD⊥EF,于是可判断EF∥BC.【解答】解:EF∥BC.理由如下:∵AB=AC,AD⊥BC,∴AD平分∠BAC,即∠EAD=∠FAD,∴=,∵AD为直径,∴AD⊥EF,而AD⊥BC,∴EF∥BC.20.(12分)已知抛物线y=ax2+bx﹣2经过(2,2),且顶点在y轴上.(1)求抛物线解析式;(2)直线y=kx+c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①点P在抛物线上,当k=0,且△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c的值;②设直线y=kx+c交x轴于点M(m,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点N,当c=1,m>6时,求点N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题意可知b=0,再将(2,2)代入y=ax2+bx﹣2即可求解析式;(2)①求出A(,0),B(﹣,0),再由2[c+2+(c+2)2]=4(c+2),即可求c;②由题意可得m=﹣,k<0,再由m>6,可得﹣<k<0,联立,得到AB的中点为(,+1),设AB的线段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k'x+b,与x轴的交点P (﹣,0),与y轴的交点为N(0,b),由∠PNO=∠AMO,可得k'=m=﹣,则有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x++,所以N点纵坐标为n=+,即可求<n<.【解答】解:(1)∵顶点在y轴上,∴b=0,∵抛物线y=ax2+bx﹣2经过(2,2),∴4a﹣2=2,∴a=1,∴y=x2﹣2;(2)①当k=0时,y=c,联立,∴A(,c),B(﹣,c),∵△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P点在抛物线的顶点(0,﹣2)处,∵AB=2,AP=BP=,∴2[c+2+(c+2)2]=4(c+2),∴c=﹣1;②∵c=1,∴y=kx+1,∴m=﹣,由题意可知,k<0,∵m>6,∴﹣<k<0,联立,∴x2﹣kx﹣2=0,∴x A+x B=k,∴AB的中点为(,+1),设AB的线段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k'x+b,∴与x轴的交点P(﹣,0),与y轴的交点为N(0,b),∵PN⊥AB,∴∠PNO=∠AMO,∴=,∴k'=m=﹣,∴y=﹣x+b,∴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x++,∴N点纵坐标为n=+,∴<n<.21.(10分)如图,一次函数y=x+m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与x 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2,1).(1)求m及k的值;(2)求△AOB的面积;(3)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分析】(1)把A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答案;(2)解由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出B点的坐标,求出C点的坐标,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即可;(3)根据图象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点A(2,1)在函数y=x+m的图象上,∴2+m=1,即m=﹣1,∵A(2,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2;(2)连接OA、OB,∵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令y=0,得x=1,∴点C的坐标是(1,0),由解得,,∴由图象可得:点B的坐标为(﹣1,﹣2),∴;(3)由图象可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22.(6分)有2个信封,每个信封内各装有四张卡片,其中一个信封内的四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数,另一个信封内的四张卡片分别写有5、6、7、8四个数,甲、乙两人商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是:从这两个信封中各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把卡片上的两个数相乘,如果得到的积大于20,则甲获胜,否则乙获胜.(1)请你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计算甲获胜的概率.(2)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分析】本题考查概率问题中的公平性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出各种情况的概率,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1)利用列表法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如下表:1 2 3 45 5 10 15 206 6 12 18 247 7 14 21 288 8 16 24 32由上表可知,该游戏所有可能的结果共16种,其中两卡片上的数字之积大于20的有5种,所以甲获胜的概率为P甲=.(4分)(2)这个游戏对双方不公平,因为甲获胜的概率P甲=,乙获胜的概率P乙=,,所以,游戏对双方是不公平的.(6分)23.(14分)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若此抛物线与某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和顶点D的坐标;(2)若点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点H(n,t)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H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H1,当点H1落在第二象限内,H1A2取得最小值时,求n的值.【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即可;(2)过点P作PG∥y轴交AC于点G,设P(t,﹣t2+2t+3),则G(t,t+1),S△PAC=﹣(t ﹣)2+当t=时,△PAC的面积最大值为,此时P(,);(3)由题意可知H1在抛物线y=﹣x2﹣2x+3上,再由H1A2=(t﹣)2+,可得当t=时,A2有最小值,求出n的值即可.H1【解答】解:(1)将A(﹣1,0),C(2,3)两点代入y=﹣x2+bx+c,∴,解得,∴y=﹣x2+2x+3,∵y=﹣x2+2x+3=﹣(x﹣1)2+4,∴D(1,4);(2)设AC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解得,∴y=x+1,过点P作PG∥y轴交AC于点G,设P(t,﹣t2+2t+3),则G(t,t+1),∴PG=﹣t2+t+2,∴S△PAC=×3×(﹣t2+t+2)=﹣(t﹣)2+,∴当t=时,△PAC的面积最大值为,此时P(,);(3)点H(n,t)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H1与H点关于y轴对称,∴H1(﹣n,t),H1在抛物线y=﹣x2﹣2x+3上,∴t=﹣n2﹣2n+3,∴H1A2=(n+1)2+t2=t2﹣t+4=(t﹣)2+,∴当t=时,H1A2有最小值,∴=﹣n2+2n+3,解得n=1+.。

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下列图形是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标识,这些汽车标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某斜坡的坡度i=l:,则该斜坡的坡角为()A.75°B.60°C.45°D.30°3.将抛物线y=﹣3x2﹣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抛物线为()A.y=﹣3(x+2)2+1B.y=﹣3(x﹣2)2﹣3C.y=﹣3(x+2)2﹣3D.y=﹣3(x﹣2)2+14.如图,在△ABC中,∠C=90°,若sin B=,则sin A=()A.B.C.D.5.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B.k>C.k>2D.k<26.如图,在△ABC中,点D、E和点F、G分别是边AB、AC的三等分点,△ABC的面积为18,则四边形DEGF的面积为()A.2B.3C.6D.97.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C作CE⊥CD交AB的延长线于点E,添加下列条件仍不能判断△CEB与△CAD相似的是()A.∠CBA=2∠A B.点B是DE的中点C.CE•CD=CA•CB D.=8.如图,四边形ABCD是半圆的内接四边形,AB是直径,=.若∠C=110°,则∠ABC的度数等于()A.55°B.60°C.65°D.70°9.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个.①abc>0;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③3a+c>0;④当ax2+bx+c>3时,x的取值范围是0<x<2.A.1个B.2个C.3个D.4个10.已知二次函数y=﹣x2+2x+3,截取该函数图象在0≤x≤4间的部分记为图象G,设经过点(0,t)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l,将图象G在直线l下方的部分沿直线l翻折,图象G在直线上方的部分不变,得到一个新函数的图象M,若函数M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大于5,则t的取值范围是()A.﹣1≤t≤0B.﹣1≤t≤﹣C.﹣D.t≤﹣1或t≥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二次函数y=x2﹣2x+m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坐标是(﹣1,0),则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12.如图,在△ABC中,∠ACB=90°,AC=BC,点D是△ABC内的一点,将△ACD以点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得到△BCE,若点A、D、E共线,则∠AEB的度数等于.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2,m),将直线y=﹣x沿y轴向上平移n个单位长度,交y轴于点B,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连接OC,若BC=OA,则n的值为.14.四边形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点E在AD上,将△ABE沿BE折叠,使点A落在矩形的对角线BD上,连接CF,若DE=1,请探究下列问题:(1)如图1,当F恰好为BD的中点时,AE=;(2)如图2,当点C、E、F在同一条直线上时,AE=.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总计16分)15.计算:(3﹣π)0﹣2cos30°﹣+|1﹣tan60°|.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1)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1C1,画出△AB1C1;(2)在给定的网格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画出△A2B2C2.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总计16分)17.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用配方法求顶点坐标.18.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AB=AC,BC交⊙O于D,DE⊥AC于点E,求证:DE是⊙O的切线.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20分)19.小聪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后,萌生了测量他家对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楼房高度的想法,他站在自家C处测得对面楼房顶端A的仰角为37°,然后又下楼至楼底的D 处,测得对面楼房顶端A的仰角为60°,已知CD的距离为40米,请你用小聪测得的数据求出对面楼房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1.41,≈1.73)20.如图,已知Rt△ABC中,∠BAC=90°,BC=6,AC=4,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与边BC交于另一点D.(1)求BD的长;(2)连接AD,求∠DAC的余弦值.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总计12分)21.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A(m,4)、B(2,n)的两点,与坐标轴分别交于M、N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x+b﹣<0的解集;(3)求△AOB的面积.七、(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总计12分)22.某大学生利用暑假40天社会实践参与了某公司旗下一家加盟店经营,了解到一种成本为20元/件的新型商品在第x天销售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销售量p(件)p=50﹣x销售单价q(元/件)当1≤x≤20时,q=30+x当21≤x≤40时,q=20+(1)请计算第几天该商品的销售单价为35元/件(2)这40天中该加盟店第几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在实际销售的前20天中,公司为鼓励加盟店接收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决定每销售一件商品就发给该加盟店m(m≥2)元奖励.通过该加盟店的销售记录发现,前10天中,每天获得奖励后的利润随时间x(天)的增大而增大,求m的取值范围.八、(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总计14分)23.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B为边BC上一点,连接AE,过点D作DN⊥AE交AE、AB分别于点F、N.(1)求证:△ABE≌△DAN;(2)若E为BC中点,①如图②,连接AC交DP于点M,求CM:AM的值;②如图③,连接CF,求tan∠CFE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下列图形是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标识,这些汽车标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进行分析.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2.某斜坡的坡度i=l:,则该斜坡的坡角为()A.75°B.60°C.45°D.30°【分析】根据坡度i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为i=tanα计算即可.解:设该斜坡的坡角为α,∵斜坡的坡度i=1:,∴tanα==,则α=30°,故选:D.3.将抛物线y=﹣3x2﹣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抛物线为()A.y=﹣3(x+2)2+1B.y=﹣3(x﹣2)2﹣3C.y=﹣3(x+2)2﹣3D.y=﹣3(x﹣2)2+1【分析】先确定抛物线y=﹣3x2﹣1的顶点坐标为(0,﹣1),再利用点平移的坐标变换规律得到点(0,﹣1)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2,﹣3),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解:抛物线y=﹣3x2﹣1的顶点坐标为(0,﹣1),把点(0,﹣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2,﹣3),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3(x+2)2﹣3.故选:C.4.如图,在△ABC中,∠C=90°,若sin B=,则sin A=()A.B.C.D.【分析】根据题目的已知设AC=4a,AB=5a,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最后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在△ABC中,∠C=90°,sin B==,∴设AC=4a,AB=5a,∴BC===3a,∴sin A===,故选:A.5.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B.k>C.k>2D.k<2【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1﹣2k<0即可解得答案.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1﹣2k<0,解得k>,故选:B.6.如图,在△ABC中,点D、E和点F、G分别是边AB、AC的三等分点,△ABC的面积为18,则四边形DEGF的面积为()A.2B.3C.6D.9【分析】由点D、E、F、G分别是边AB、AC的三等分点,可得DF∥EG∥BC,AD:AE:AB=1:2:3,即可证得△ADF∽△AEG∽△ABC,然后由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得S△ADF:S△AEG:S△ABC的值,再根据△ABC的面积为18,继而求得答案.解:∵点D、E、F、G分别是边AB、AC的三等分点,∴DF∥EG∥BC,AD:AE:AB=1:2:3,∴△ADF∽△AEG∽△ABC,∴S△ADF:S△AEG:S△ABC=1:4:9,∵△ABC的面积为18,∴S△ADF=2,S△AEG=8,∴四边形DEGF的面积为8﹣2=6.故选:C.7.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C作CE⊥CD交AB的延长线于点E,添加下列条件仍不能判断△CEB与△CAD相似的是()A.∠CBA=2∠A B.点B是DE的中点C.CE•CD=CA•CB D.=【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解:∵CE⊥CD,∴∠EDC=90°,∵∠BCA=90°,∴∠BCE=∠DCA=90°﹣∠BCD,∵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DC=DB=DA,∴∠DAC=∠A,∴∠BCE=∠DCA=∠A,∵∠CBA=2∠A,∠CBA+∠A=90°,∴∠A=∠BCE=∠DCA=30°,∠CBA=60°,∴∠E=∠CBA﹣∠BCE=30°,∴∠BCE=∠DCA=∠E=∠A,∴△CEB∽△CAD,∴A不符合题意,∵点B是DE的中点,∴BE=BC,∴∠BCE=∠E,∴∠BCE=∠E=∠DCA=∠A,∴△CEB∽△CAD,∴B不符合题意,∵CE•CD=CA•CB,∴=,∵∠BCE=∠DCA,∴△CEB∽△CAD,∴C不符合题意.由=,由于∠E和∠A不能判断相等,故不能判断△CEB与△CAD相似,∴D符合题意,故选:D.8.如图,四边形ABCD是半圆的内接四边形,AB是直径,=.若∠C=110°,则∠ABC的度数等于()A.55°B.60°C.65°D.70°【分析】连接AC,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DAB,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CB、∠CAB,计算即可.解:连接AC,∵四边形ABCD是半圆的内接四边形,∴∠DAB=180°﹣∠C=70°,∵=,∴∠CAB=∠DAB=35°,∵AB是直径,∴∠ACB=90°,∴∠ABC=90°﹣∠CAB=55°,故选:A.9.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个.①abc>0;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③3a+c>0;④当ax2+bx+c>3时,x的取值范围是0<x<2.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利由抛物线的位置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则可对②进行判断;由对称轴方程得到b=﹣2a,然后根据x =﹣1时函数值为0可得到3a+c=0,则可对③进行判断;根据抛物线在直线y=3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可对④进行判断.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0,∴b>0,∵抛物线交y轴的正半轴,∴c>0,∴abc<0,故①错误;∵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而点(﹣1,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3,0),∴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故②正确;∵x=﹣=1,即b=﹣2a,而x=﹣1时,y=0,即a﹣b+c=0,∴a+2a+c=0,即3a+c=0,故③错误;∵(0,3)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3),∴当ax2+bx+c>3时,x的取值范围是0<x<2,故④正确.故选:B.10.已知二次函数y=﹣x2+2x+3,截取该函数图象在0≤x≤4间的部分记为图象G,设经过点(0,t)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l,将图象G在直线l下方的部分沿直线l翻折,图象G在直线上方的部分不变,得到一个新函数的图象M,若函数M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大于5,则t的取值范围是()A.﹣1≤t≤0B.﹣1≤t≤﹣C.﹣D.t≤﹣1或t≥0【分析】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刚好等于5的时刻,则t的范围可知.解:如图1所示,当t等于0时,∵y=﹣(x﹣1)2+4,∴顶点坐标为(1,4),当x=0时,y=3,∴A(0,3),当x=4时,y=﹣5,∴C(4,﹣5),∴当t=0时,D(4,5),∴此时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0;如图2所示,当t=﹣1时,此时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4.综上所述:﹣1≤t≤0,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二次函数y=x2﹣2x+m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坐标是(﹣1,0),则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0).【分析】由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出图象的对称轴,由图象的对称性即可得出答案.解:∵二次函数y=x2﹣2x+m的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x轴的一个交点的坐标是(﹣1,0),∴由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得: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0);故答案为:(3,0).12.如图,在△ABC中,∠ACB=90°,AC=BC,点D是△ABC内的一点,将△ACD以点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得到△BCE,若点A、D、E共线,则∠AEB的度数等于90°.【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DCE=90°,CD=CE,则△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DC=∠CEB=135°,从而得出答案.解:∵将△ACD以点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得到△BCE,∴∠DCE=90°,CD=CE,∠ADC=∠CEB,∴∠CDE=∠CED=45°,∴∠ADC=∠CEB=135°,∴∠AEB=∠CEB﹣∠CED=90°,故答案为:90°.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2,m),将直线y=﹣x沿y轴向上平移n个单位长度,交y轴于点B,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连接OC,若BC=OA,则n的值为.【分析】由直线解析式求得A的坐标,进而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定义求得C 的横坐标,把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得C的坐标,代入y=﹣x+n即可求得n的值.解:∵直线y=﹣x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2,m),∴m=﹣(﹣2)=1,k=﹣2m,∴k=﹣2,∵BC=OA,∴C的横坐标为﹣1,把x=﹣1代入y=﹣得,y=2,∴C(﹣1,2),∵将直线y=﹣x沿y轴向上平移n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x+n,∴把C的坐标代入得2=+n,求得n=,故答案为:.14.四边形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点E在AD上,将△ABE沿BE折叠,使点A落在矩形的对角线BD上,连接CF,若DE=1,请探究下列问题:(1)如图1,当F恰好为BD的中点时,AE=;(2)如图2,当点C、E、F在同一条直线上时,AE=.【分析】(1)当点F恰好为BD中点时,由折叠的性质得EF⊥BD,即可求证∠ABE=∠DBE=∠ADB=30°,即可求出DE长;(2)当点C、E、F在同一直线上时,易知BF=BA=CD,∠BCF=∠DEC,∠BFC=∠CDE=90°,可求证△BFC≌△CDE(AAS),再根据△DEF∽△CED的相似比求解即可.解:(1)当点F恰好为BD中点时,由折叠的性质得EF⊥BD,∴EB=ED,∴∠EBD=∠EDB,由折叠的性质得∠ABE=∠EBD,∴∠ABE=∠DBE=∠ADB,又∵∠ABE+∠DBE+∠ADB=90°,∴∠ABE=30°,∴∠DBE=30°,∠ADB=30°,∴BE=DE=1,∴AE=BE==.故答案为:;(2)当点C、E、F在同一直线上时,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BF=BA=CD,∠BCF=∠DEC,∠BFC=∠CDE=90°,∴△BFC≌△CDE(AAS),∴FC=DE=1,设AE=x,可得EF=x,∵∠DEF=∠CED,∠EFD=∠EDC,∴△DEF∽△CED,∴DE2=EF•EC,∴12=x(x+1),解得:x=或x=(舍去负值),∴AE=,故答案为:.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总计16分)15.计算:(3﹣π)0﹣2cos30°﹣+|1﹣tan60°|.【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绝对值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解:原式=1﹣2×﹣2+﹣1=1﹣﹣2+﹣1=﹣2.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1)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1C1,画出△AB1C1;(2)在给定的网格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画出△A2B2C2.【分析】(1)利用旋转变换的性质分别作出B,C的对应点B1,C1即可;(2)利用位似变换的性质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2,B2,C2即可.解:(1)如图,△AB1C1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总计16分)17.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用配方法求顶点坐标.【分析】(1)通过待定系数法求解.(2)将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求解.解:(1)将(1,0),(0,1)代入y=﹣x2+bx+c得,解得,∴y=﹣x2﹣x+1.(2)∵y=﹣x2﹣x+1=﹣(x+)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8.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AB=AC,BC交⊙O于D,DE⊥AC于点E,求证:DE是⊙O的切线.【分析】连接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得∠C=∠ABC,∠ODB=∠ABC,进而得到∠ODB=∠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OD∥AC,继而可得DE⊥OD,由切线的判定定理可得DE为⊙O的切线.【解答】证明:连接OD,∵AB=AC,∴∠C=∠ABC,又∵OD=OB∴∠ODB=∠ABC,∴∠ODB=∠C,∴OD∥AC,∵DE⊥AC,∴DE⊥OD,∴DE为⊙O的切线.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20分)19.小聪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后,萌生了测量他家对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楼房高度的想法,他站在自家C处测得对面楼房顶端A的仰角为37°,然后又下楼至楼底的D 处,测得对面楼房顶端A的仰角为60°,已知CD的距离为40米,请你用小聪测得的数据求出对面楼房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1.41,≈1.73)【分析】根据正切的定义得出AB=BD•tan∠ABD=BD=1.73BD,=0.75,即可得出BD≈40.8米,从而得出AB=1.73BD=70.6米.解:作CE⊥AB于E,则CE=BD,BE=CD,在Rt△ABD中,tan∠ABD=,∴AB=BD•tan∠ABD=BD=1.73BD,在Rt△ACE中,tan∠ACE==,∴=0.75,∴BD≈40.8(米),∴AB=1.73BD≈70.6(米).答:楼房AB的高度约为70.6米;20.如图,已知Rt△ABC中,∠BAC=90°,BC=6,AC=4,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与边BC交于另一点D.(1)求BD的长;(2)连接AD,求∠DAC的余弦值.【分析】(1)过点A作AH⊥BD于H,利用面积法求出AH,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H,由垂径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过点D作DM⊥AC于M,利用面积法求出DM,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M即可解决问题.解:(1)过点A作AH⊥BD于H,如图1所示:∵Rt△ABC,∠BAC=90°,BC=6,AC=4,∴AB===2,∵AB•AC=BC•AH,∴AH===,∴BH===,∵AH⊥BD,∴BH=HD=,∴BD=;(2)过点D作DM⊥AC于M,如图2所示:由(1)得:AH=,BD=,AB=2,∴AD=AB=2,CD=BC﹣BD=6﹣=,,∵AH•CD=DM•AC,∴DM===,在Rt△ADM中,由勾股定理得:AM===,∴cos∠DAC===.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总计12分)21.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A(m,4)、B(2,n)的两点,与坐标轴分别交于M、N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x+b﹣<0的解集;(3)求△AOB的面积.【分析】(1)将A,B两坐标先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出m,n,然后由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根据直线在曲线下方时x的取值范围求解.(3)由S△AOB=S△AON﹣S△BON求解.解:(1)∵(m,4),(2,n)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4=,n=,解得m=1,n=2,∴A(1,4),B(2,2),把(1,4),(2,2)代入y=kx+b中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6.(2)由图象可得当0<x<1或x>2时,直线y=﹣2x+6在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下方,∴﹣2x+6<的解集为0<x<1或x>2,∴kx+b﹣<0的解集为0<x<1或x>2.(3)把y=0代入y=﹣2x+6得0=﹣2x+6,解得x=3,∴点N坐标为(3,0),∴S△AOB=S△AON﹣S△BON=ON•y A﹣ON•y B=ON(y A﹣y B)=×3×(4﹣2)=3.七、(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总计12分)22.某大学生利用暑假40天社会实践参与了某公司旗下一家加盟店经营,了解到一种成本为20元/件的新型商品在第x天销售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销售量p(件)p=50﹣x销售单价q(元/件)当1≤x≤20时,q=30+x当21≤x≤40时,q=20+(1)请计算第几天该商品的销售单价为35元/件(2)这40天中该加盟店第几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在实际销售的前20天中,公司为鼓励加盟店接收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决定每销售一件商品就发给该加盟店m(m≥2)元奖励.通过该加盟店的销售记录发现,前10天中,每天获得奖励后的利润随时间x(天)的增大而增大,求m的取值范围.【分析】(1)分别令当1≤x≤20时和当21≤x≤40时的函数值为35,然后求得对应的x的值即可;(2)分为当1≤x≤20时和当21≤x≤40时两种情况,列出列出与天数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3)先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然后依据前10天的利润随x的增大而增大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解即可.解:(1)当1≤x≤20时,30+x=35,解得x=10当21≤x≤40时,20+=35,解得x=35,经检验,x=35是分式方程的解.(2)当1≤x≤20时,w=(30+﹣20)(50﹣x)=﹣(x﹣15)2+612.5,当x=15时,w有最大值为612.5当21≤x≤40时,w=(20+﹣20)(50﹣x)=﹣525,当x=21时,w有最大值为725∵612.5<725∴第21天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725(3)W=x2+15x+500+m(50﹣x)=x2+(15﹣m)x+500+50m,∵前10天每天获得奖励后的利润随时间x(天)的增大而增大,∴对称轴为x=﹣=15﹣m>9.5,解得:m<∴2≤m<.八、(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总计14分)23.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B为边BC上一点,连接AE,过点D作DN⊥AE交AE、AB分别于点F、N.(1)求证:△ABE≌△DAN;(2)若E为BC中点,①如图②,连接AC交DP于点M,求CM:AM的值;②如图③,连接CF,求tan∠CFE的值.【分析】(1)由AAS证明△ABE≌△DAN即可;(2)①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E=AN=BC,则AN=AD=CD,再证△CDM∽△ANM,得==2即可;②过点C作CM⊥DN于M,设AB=AD=CD=2a,则BE=a,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E=AN=a,AE=DN=a,再证△CDM∽△DNA,求出CM=a,DM=a,则MF=a,然后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得tan∠MCF=,最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得∠CFE=∠MCF,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DA,∠B=∠DAN=90°,∵DN⊥AE,∴∠AFN=90°,∴∠FAN+∠ANF=90°,∵∠ADN+∠ANF=90°,∴∠FAN=∠AND,即∠BEA=∠AND,在△ABE和△DAN中,,∴△ABE≌△DAN(AAS);(2)解: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AB=BC=CD,∵E为BC中点,∴BE=CE=BC,同(1)得:△ABE≌△DAN(AAS),∴BE=AN=BC,∴AN=AD=CD,∵AB∥CD,∴△CDM∽△ANM,∴==2;②过点C作CM⊥DN于M,如图③所示:设AB=AD=CD=2a,则BE=a,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a,同(1)得:△ABE≌△DAN(AAS),∴BE=AN=a,AE=DN=a,∵∠DAN=90°,DN⊥AE,∴AF===a,∴NF===a,∵CM⊥DN,∴∠CMD=90°=∠DAN,∴∠DCM+∠CDM=90°,∵∠CDM+∠NDA=90°,∴∠DCM=∠NDA,∴△CDM∽△DNA,∴==,即==,解得:CM=a,DM=a,∴MF=DN﹣NF﹣DM=a﹣a﹣a=a,∴tan∠MCF===,∵DN⊥AE,CM⊥DN,∴AE∥CM,∴∠CFE=∠MCF,∴tan∠CFE=tan∠MCF=.。

九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

九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yōu)自得、默(mò)默无闻、意蕴(yùn)B. 翩翩起舞(piān)、鞠躬尽瘁(cuì)、屏息凝视(bǐng)C. 赏识(shì)、鞠躬(jū)、安之若素(ruò)D. 拈轻怕重(niān)、挑拨离间(jiàn)、皎洁(jiǎ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视野。

B. 他的作品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C.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跑得快,跳得高,而且还能拿奖。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开展多种课外活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孔子”。

B. 她在表演中表现出的精湛技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医者父母心”,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

D. 这个小镇以其秀美的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其中漓江最为著名。

B.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海子笔下最著名的诗句。

C. 鲁迅在《故乡》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 “你们年轻人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怕失败,不要怕挫折。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所著。

B.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罗贯中所著。

C.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所著。

D.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所著。

二、古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人买履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其所置之履。

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如果4a=5b(ab≠0),那么下列比例式变形正确的是()A. B. C. D.2.在Rt△ABC中,如果∠C=90°,AB=10,BC=8,那么cosB的值是()A.B.C.D.3.已知⊙O的半径为5,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8,那么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上 B.点P在⊙O内 C.点P在⊙O 外D.无法确定4.小明的妈妈让他在无法看到袋子里糖果的情形下从袋子里抽出一颗糖果.袋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糖果,它们的大小、形状、质量等都相同,其中所有糖果的数量统计如图所示.小明抽到红色糖果的概率为()A.B.C.D.5.如图,在△ABC中,D为AC边上一点,∠DBC=∠A,BC=,AC=3,则CD的长为()A.1 B.C.2 D.6.将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则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y=5(x+2)2+3 B.y=5(x﹣2)2+3 C.y=5(x﹣2)2﹣3 D.y=5(x+2)2﹣37.已知点A(1,m)与点B(3,n)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那么m与n之间的关系是()A.m>n B.m<n C.m≥n D.m≤n8.如图,点A(6,3)、B(6,0)在直角坐标系内.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那么点C的坐标为()A.(3,1)B.(2,0)C.(3,3)D.(2,1)9.如图,线段AB是⊙O的直径,弦CD丄AB,∠CAB=20°,则∠AOD等于()A.160°B.150°C.140°D.120°10.如图,点C是以点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上的一个动点(点C不与点A、B重合),如果AB=4,过点C作CD⊥AB于D,设弦AC的长为x,线段CD的长为y,那么在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3,那么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是.12.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它和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该园有一个六角亭,如果它的地基是半径为2米的正六边形,那么这个地基的周长是米.13.图1中的三翼式旋转门在圆形的空间内旋转,旋转门的三片旋转翼把空间等分成三个部分,图2是旋转门的俯视图,显示了某一时刻旋转翼的位置,根据图2中的数据,可知的长是m.14.写出一个图象位于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15.“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此问题的实质就是解决下面的问题:“如图,CD 为⊙O的直径,弦AB⊥CD于点E,CE=1,AB=10,求CD的长”.根据题意可得CD的长为.16.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相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已知反比例函数,当x>1时,求y的取值范围?”同学们经过片刻的思考和交流后,小明同学举手回答说:“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四象限,因此y的取值范围是y<0.”你认为小明的回答是否正确:,你的理由是:.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7.计算:|.18.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边AB上的高.(1)求证:△ABC∽△CBD;(2)如果AC=4,BC=3,求BD的长.19.已知二次函数y=x2﹣6x+5.(1)将y=x2﹣6x+5化成y=a(x﹣h)2+k的形式;(2)求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3)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0.如图,在Rt△ABC中,∠ABC=90°,BC=1,AC=.(1)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B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请画出变换后的图形;(2)求点A和点A′之间的距离.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2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 (﹣1,n).(1)求反比例函数y=的解析式;(2)若P是坐标轴上一点,且满足PA=OA,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2.“永定楼”是门头沟区的地标性建筑,某中学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测量它高度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图,他们在A点测得顶端D的仰角∠DAC=30°,向前走了46米到达B点后,在B点测得顶端D的仰角∠DBC=45°.求永定楼的高度CD.(结果保留根号)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23.已知二次函数y=mx2﹣(m+2)x+2(m≠0).(1)求证: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总有交点;(2)如果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求正整数m的值.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过点C作CE∥AD交AB于E,连接AC、DE,AC与DE交于点F.(1)求证: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2)如果EF=2,∠FCD=30°,∠FDC=45°,求DC的长.25.已知二次函数y1=x2+2x+m﹣5.(1)如果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2)如果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点B的坐标为(1,0),求它的表达式和点C的坐标;(3)如果一次函数y2=px+q的图象经过点A、C,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2<y1时,x的取值范围.26.如图,⊙O为△ABC的外接圆,BC为⊙O的直径,BA平分∠CBF,过点A作AD⊥BF,垂足为D.(1)求证:AD为⊙O的切线;(2)若BD=1,tan∠BAD=,求⊙O的直径.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7题7分,第28题8分,第29题7分)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经过点A(0,2)和B(1,).(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已知点C与点A关于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D在抛物线上,且点D的横坐标为4,求点C与点D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在点A,D之间的部分(含点A,D)记为图象G,如果图象G 向下平移t(t>0)个单位后与直线B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t的取值范围.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x,y)和Q(x,y′),给出如下定义:如果y′=,那么称点Q为点P的“关联点”.例如:点(5,6)的“关联点”为点(5,6),点(﹣5,6)的“关联点”为点(﹣5,﹣6).(1)①点(2,1)的“关联点”为;②如果点A(3,﹣1),B(﹣1,3)的“关联点”中有一个在函数的图象上,那么这个点是(填“点A”或“点B”).(2)①如果点M*(﹣1,﹣2)是一次函数y=x+3图象上点M的“关联点”,那么点M的坐标为;②如果点N*(m+1,2)是一次函数y=x+3图象上点N的“关联点”,求点N的坐标.(3)如果点P在函数y=﹣x2+4(﹣2<x≤a)的图象上,其“关联点”Q的纵坐标y′的取值范围是﹣4<y′≤4,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9.在菱形ABCD中,∠BAD=120°,射线AP位于该菱形外侧,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E,连接BE、DE,直线DE与直线AP交于F,连接BF,设∠PAB=α.(1)依题意补全图1;(2)如图1,如果0°<α<30°,判断∠ABF与∠AD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2,如果30°<α<60°,写出判断线段DE,BF,DF之间数量关系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证明过程)(4)如果60°<α<90°,直接写出线段DE,BF,DF之间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如果4a=5b(ab≠0),那么下列比例式变形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整式),结果不变,可得答案.【解答】解:两边都除以ab,得=,故A正确;B、两边都除以20,得=,故B错误;C、两边都除以4b,得=,故C错误;D、两边都除以5a,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两边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整式),结果不变是解题关键.2.在Rt△ABC中,如果∠C=90°,AB=10,BC=8,那么cosB的值是()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余弦为邻边比斜边,可得答案.【解答】解:cos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3.已知⊙O的半径为5,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8,那么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上 B.点P在⊙O内 C.点P在⊙O 外D.无法确定【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点在圆上,则d=r;点在圆外,d>r;点在圆内,d<r(d即点到圆心的距离,r即圆的半径).【解答】解:∵OP=8>5,∴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在圆外.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注意: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数量之间的等价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小明的妈妈让他在无法看到袋子里糖果的情形下从袋子里抽出一颗糖果.袋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糖果,它们的大小、形状、质量等都相同,其中所有糖果的数量统计如图所示.小明抽到红色糖果的概率为()A.B.C.D.【考点】概率公式;条形统计图.【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利用条形统计图得到绿色糖果的个数为2,红色糖果的个数为5,紫色糖果的个数为8,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解:根据统计图得绿色糖果的个数为2,红色糖果的个数为5,紫色糖果的个数为8,所以小明抽到红色糖果的概率==.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也考查了条形统计图.5.如图,在△ABC中,D为AC边上一点,∠DBC=∠A,BC=,AC=3,则CD的长为()A.1 B.C.2 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条件可证明△CBD∽△CAB,可得到=,代入可求得CD.【解答】解:∵∠DBC=∠A,∠C=∠C,∴△CBD∽△CAB,∴=,即=,∴CD=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将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则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y=5(x+2)2+3 B.y=5(x﹣2)2+3 C.y=5(x﹣2)2﹣3 D.y=5(x+2)2﹣3【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专题】几何变换.【分析】先确定抛物线y=5x2的顶点坐标为(0,0),再利用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0)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解答】解:抛物线y=5x2的顶点坐标为(0,0),把点(0,0)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点的坐标为(﹣2,3),所以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y=5(x+2)2+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7.已知点A(1,m)与点B(3,n)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那么m与n之间的关系是()A.m>n B.m<n C.m≥n D.m≤n【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来比较m与n的大小.【解答】解:∵反比例函数中系数2>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又∵点A(1,m)与点B(3,n)都位于第一象限,且1<3,∴m>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该题时,也可以把点A、B的坐标分别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相应的m、n的值,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可.8.如图,点A(6,3)、B(6,0)在直角坐标系内.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那么点C的坐标为()A.(3,1)B.(2,0)C.(3,3)D.(2,1)【考点】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得A、B的坐标求出OB、AB的长,根据位似的概念得到比例式,计算求出OD、CD 的长,得到点C的坐标.【解答】解:∵A(6,3)、B(6,0),∴OB=6,AB=3,由题意得,△ODC∽△OBA,相似比为,∴==,∴OD=2,CD=1,∴点C的坐标为(2,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掌握位似的两个图形一定是相似形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线段AB是⊙O的直径,弦CD丄AB,∠CAB=20°,则∠AOD等于()A.160°B.150°C.140°D.120°【考点】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垂径定理得出=,进而求出∠BOD=40°,再利用邻补角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线段AB是⊙O的直径,弦CD丄AB,∴=,∵∠CAB=20°,∴∠BOD=40°,∴∠AOD=14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垂径定理等知识,得出∠BOD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0.如图,点C是以点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上的一个动点(点C不与点A、B重合),如果AB=4,过点C作CD⊥AB于D,设弦AC的长为x,线段CD的长为y,那么在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专题】计算题.【分析】连结BC,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CB=90°,则利用勾股定理得到BC=,再利用面积法可得到y=,CD为半径时最大,即y的最大值为2,此时x=2,由于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不是抛物线,也不是一次函数图象,则可判断A、C错误;利用y最大时,x=2可对B、D进行判断.【解答】解:连结BC,如图,∵AB为直径,∴∠ACB=90°,∴BC==,∵CD•AB=AC•BC,∴y=,∵y的最大值为2,此时x=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函数图象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ACB=90°.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3,那么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是1:9.【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即可.【解答】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3,又∵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是1:9.故答案为:1:9.【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注意: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2.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它和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该园有一个六角亭,如果它的地基是半径为2米的正六边形,那么这个地基的周长是12米.【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由正六边形的半径为2,则OA=OB=2米;由∠AOB=60°,得出△AOB是等边三角形,则AB=OA=OB=2米,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如图所示:∵正六边形的半径为2米,∴OA=0B=2米,∴正六边形的中心角∠AOB==60°,∴△AOB是等边三角形,∴AB=OA=OB,∴AB=2米,∴正六边形的周长为6×2=12(米);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正多边形的问题,常常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来解决.13.图1中的三翼式旋转门在圆形的空间内旋转,旋转门的三片旋转翼把空间等分成三个部分,图2是旋转门的俯视图,显示了某一时刻旋转翼的位置,根据图2中的数据,可知的长是m.【考点】弧长的计算.【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出直径是2m的圆的周长是多少;最后用直径是2m的圆的周长除以3,求出的长是多少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m),即的长是m.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弧长的计算,以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并求出直径是2m的圆的周长是多少.14.写出一个图象位于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答案不唯一,如y=﹣x等.【考点】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系数与图象所过象限的关系,易得答案.【解答】解: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则其系数k<0;故只要给出k小于0的正比例函数即可;答案不唯一,如y=﹣x等.【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点.15.“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此问题的实质就是解决下面的问题:“如图,CD 为⊙O的直径,弦AB⊥CD于点E,CE=1,AB=10,求CD的长”.根据题意可得CD的长为26.【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连接OA,AB⊥CD,由垂径定理知,点E是AB的中点,AE=AB=5,OE=OC﹣CE=OA﹣CE,设半径为r,由勾股定理得,OA2=AE2+OE2=AE2+(OA﹣CE)2,即r2=52+(r﹣1)2,解得:r=13,所以CD=2r=26,即圆的直径为26.【点评】本题利用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解.16.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相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已知反比例函数,当x>1时,求y的取值范围?”同学们经过片刻的思考和交流后,小明同学举手回答说:“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四象限,因此y的取值范围是y<0.”你认为小明的回答是否正确:否,你的理由是:y<﹣2.【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和函数的增加性解答.【解答】解:否,理由如下:∵反比例函数,且x>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四象限,∴y<﹣2.故答案是:否;y<﹣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注意在本题中,当x>0时,y<0.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7.计算:|.【考点】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计算题;实数.【分析】原式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1=﹣1.【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边AB上的高.(1)求证:△ABC∽△CBD;(2)如果AC=4,BC=3,求BD的长.【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由已知可证∠A=∠DCB,又因为∠ACB=∠BDC=90°,即证△ABC∽△CBD,(2)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5,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CD=,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1)证明:∵CD⊥AB,∴∠BDC=90°.∴∠A+∠ACD=90°.∵∠ACB=90°,∴∠DCB+∠ACD=90°.∴∠A=∠DCB.又∵∠ACB=∠BDC=90°,∴△ABC∽△CBD;(2)解:∵∠ACB=90°,AC=4,BC=3,∴AB=5,∴CD=,∵CD⊥AB,∴B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9.已知二次函数y=x2﹣6x+5.(1)将y=x2﹣6x+5化成y=a(x﹣h)2+k的形式;(2)求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3)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考点】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1)运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为顶点式;(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3)根据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对称轴解答即可.【解答】解:(1)y=x2﹣6x+5=(x﹣3)2﹣4;(2)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x=3,顶点坐标是(3,﹣4);(3)∵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3,∴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灵活运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二次函数的性质的应用.20.如图,在Rt△ABC中,∠ABC=90°,BC=1,AC=.(1)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B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请画出变换后的图形;(2)求点A和点A′之间的距离.【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在BA上截取BC′=BC,延长CB到A′使BA′=BA,然后连结A′C′,则△A′BC′满足条件;(2)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2,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BA=BA′,∠ABA′=90°,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AA′的长即可.【解答】解:(1)如图,△A′BC′为所作;(2)∵∠ABC=90°,B C=1,AC=,∴AB==2,∵△AB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BA=BA′,∠ABA′=90°,∴△A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A′=AB=2.【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2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 (﹣1,n).(1)求反比例函数y=的解析式;(2)若P是坐标轴上一点,且满足PA=OA,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把A(﹣1,n)代入y=﹣2x求出n的值,确定A点坐标为(﹣1,2),然后把A(﹣1,2)代入y=可求出k的值,从而可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过A作AB⊥x轴于点B,AC⊥y轴于点C,则B点坐标为(﹣1,0),C点坐标为(0,2),由于PA=OA,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易确定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解答】解:(1)把A(﹣1,n)代入y=﹣2x得n=﹣2×(﹣1)=2,∴A点坐标为(﹣1,2),把A(﹣1,2)代入y=得k=﹣1×2=﹣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过A作AB⊥x轴于点B,AC⊥y轴于点C,如图,∵点A的坐标为(﹣1,2),∴B点坐标为(﹣1,0),C点坐标为(0,2)∴当P在x轴上,其坐标为(﹣2,0);当P点在y轴上,其坐标为(0,4);∴点P的坐标为(﹣2,0)或(0,4).【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两函数的解析式.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2.“永定楼”是门头沟区的地标性建筑,某中学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测量它高度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图,他们在A点测得顶端D的仰角∠DAC=30°,向前走了46米到达B点后,在B点测得顶端D的仰角∠DBC=45°.求永定楼的高度CD.(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得出DC=BC,进而利用tan30°=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B=46m,∠DBC=45°,则DC=BC,故tan30°===,解得:DC=23(+1).答:永定楼的高度CD为23(+1)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题目中整理出直角三角形并正确的利用边角关系求解.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23.已知二次函数y=mx2﹣(m+2)x+2(m≠0).(1)求证: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总有交点;(2)如果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求正整数m的值.【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专题】证明题.【分析】(1)令y=0,使得二次函数变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出方程中△的值,即可证明结论;(2)令y=0,使得二次函数变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对方程分解因式,又因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从而可以求得符合要求的正整数m的值.【解答】解:(1)证明:∵二次函数y=mx2﹣(m+2)x+2(m≠0),∴当y=0时,0=mx2﹣(m+2)x+2(m≠0),△=[﹣(m+2)]2﹣4×m×2=m2+4m+4﹣8m=m2﹣4m+4=(m﹣2)2≥0∴0=mx2﹣(m+2)x+2(m≠0)有两个实数根,即二次函数y=mx2﹣(m+2)x+2(m≠0)的图象与x轴总有交点;(2)∵二次函数y=mx2﹣(m+2)x+2(m≠0),∴当y=0时,0=mx2﹣(m+2)x+2=(mx﹣2)(x﹣1),∴,又∵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正整数m的值是:1或2,即正整数m的值是1或2.【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解题的关键是建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然后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过点C作CE∥AD交AB于E,连接AC、DE,AC与DE交于点F.(1)求证: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2)如果EF=2,∠FCD=30°,∠FDC=45°,求DC的长.【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可得出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2)作FM⊥CD于M,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F=EF=2,由已知条件得出△D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M=FM=DF=2,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出CF=2FM=4,CM=2,得出DC=DM+CM=2+2即可.【解答】(1)证明:∵AB∥CD,CE∥AD,∴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2)解:作FM⊥CD于M,如图所示:则∠FND=∠FMC=90°,∵四边形AECD为平行四边形,∴D F=EF=2,∵∠FCD=30°,∠FDC=45°,∴△D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M=FM=DF=2,CF=2FM=4,∴CM=2,∴DC=DM+CM=2+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2)的关键.25.已知二次函数y1=x2+2x+m﹣5.(1)如果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2)如果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点B的坐标为(1,0),求它的表达式和点C的坐标;(3)如果一次函数y2=px+q的图象经过点A、C,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2<y1时,x的取值范围.【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分析】(1)由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得出判别式△>0,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2)二次函数y1=x2+2x+m﹣5的图象经过把点B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m的值,即可得出结果;点B(1,0);(3)由图象可知:当y2<y1时,比较两个函数图象的位置,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二次函数y1=x2+2x+m﹣5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0,∴22﹣4(m﹣5)>0,解得:m<6;(2)∵二次函数y1=x2+2x+m﹣5的图象经过点(1,0),∴1+2+m﹣5=0,解得:m=2,∴它的表达式是y1=x2+2x﹣3,∵当x=0时,y=﹣3,∴C(0,﹣3);(3)由图象可知:当y2<y1时,x的取值范围是x<﹣3或x>0.【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由题意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6.如图,⊙O为△ABC的外接圆,BC为⊙O的直径,BA平分∠CBF,过点A作AD⊥BF,垂足为D.(1)求证:AD为⊙O的切线;(2)若BD=1,tan∠BAD=,求⊙O的直径.【考点】切线的判定.【分析】(1)要证AD是⊙O的切线,连接OA,只证∠DAO=90°即可.(2)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可求出AD,从而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即可得出⊙O的直径.【解答】(1)证明:连接OA;∵BC为⊙O的直径,BA平分∠CBF,AD⊥BF,∴∠ADB=∠BAC=90°,∠DBA=∠CBA;∵∠OAC=∠OCA,∴∠DAO=∠DAB+∠BAO=∠BAO+∠OAC=90°,∴DA为⊙O的切线.(2)解:∵BD=1,tan∠BAD=,∴AD=2,∴AB==,∴cos∠DBA=;∵∠DBA=∠CBA,∴BC===5.∴⊙O的直径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同时考查了三角函数的知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7题7分,第28题8分,第29题7分)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经过点A(0,2)和B(1,).(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已知点C与点A关于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D在抛物线上,且点D的横坐标为4,求点C与点D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在点A,D之间的部分(含点A,D)记为图象G,如果图象G 向下平移t(t>0)个单位后与直线B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t的取值范围.【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专题】计算题.【分析】(1)把A点和B点坐标代入得到关于b、c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b、c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2)利用配方法得到y=(x﹣1)2+,则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利用点C与点A关于直线x=1对称得到C点坐标为(2,2);然后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D点坐标;(3)画出抛物线,如图,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1,再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图象G向下平移1个单位时,点A在直线BC上;图象G向下平移3个单位时,点D在直线BC上,由于图象G向下平移t(t>0)个单位后与直线BC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1<t≤3.【解答】解:(1)把A(0,2)和B(1,)代入得,解得,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2)∵y=x2﹣x+2=(x﹣1)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点C与点A关于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C点坐标为(2,2);当x=4时,y=x2﹣x+2=8﹣4+2=6,∴D点坐标为(4,6);(3)如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一元二次方程x 2+2x=0的根是()A .x=0或x=﹣2B .x=0或x=2C .x=0D .x=﹣23.抛物线y=2(x+3)2+5的顶点坐标是()A .(3,5)B .(﹣3,5)C .(3,﹣5)D .(﹣3,﹣5)4.关于x 的方程kx2+2x ﹣1=0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A .k≥﹣1B .k≥﹣1且k≠0C .k≤﹣1D .k≤1且k≠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购买1张彩票就中奖”是不可能事件B .“概率为0.0001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C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等于180°”是必然事件D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正面向上的一定是5次6.下列函数中,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 .21y x =B .1y x -=-C .23y x =+D .11y x=-7.将抛物线2y x =向左平移2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的抛物线解析式为()A .()223y x =++B .()223y x =-+C .()223y x =+-D .()223y x =--8.如图,△ABC 内接于⊙O ,∠BAC =30°,BC =6,则⊙O 的直径等于()A .10B .C .D .129.方程()()135x x +-=的解是()A .121,3x x ==-B .124,2x x ==-C .121,3x x =-=D .124,2=-=x x 10.正六边形的半径为6cm ,则该正六边形的内切圆面积为()A .248cm πB .236cm πC .224cm πD .227cm π二、填空题11.反比例函数3y x=-中,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12.圆的内接四边形ABCD ,已知∠D=95°,∠B=__________.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a ++=的一个根为1,则方程的另一根为______.14.写出点(-1,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15.反比例函数6y x=当自变量2x =-时,函数值是________.16.若(m-2)22m x --m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______.17.已知点P 在半径为5的⊙O 外,如果设OP =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8.写出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19.若二次函数y =x 2﹣2x+k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k =0的解一个为x 1=3,则方程x 2﹣2x+k =0另一个解x 2=_____.三、解答题20.(1)23(1)9x -=(2)2320x x -+=21.如图,已知⊙O ,用尺规作⊙O 的内接正四边形ABCD .(写出结论,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22.如图所示,在⊙O 中直径AB 垂直于弦CD ,垂足为E ,若BE=2cm ,CD=6cm .求⊙O 的半径.23.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且当2x =时,13y =-,请你确定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求当6y =时,自变量x 的值.24.某水果批发商销售每箱进价为40元的苹果,物价部门规定每箱售价不得高于55元,市场调查发现:若每箱以50元的价格出售,平均每天销售80箱,价格每提高1元,平均每天少销售2箱.(1)求平均每天销售量y (箱)与销售价x (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该批发商平均每天的销售利润w (元)与销售价x (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5.一对姐弟中只能有一人参加夏季夏令营,姐弟俩提议让父亲决定.父亲说:现有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整数,先让姐姐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由弟弟随机地抽取一张.若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则姐姐参加,若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则弟弟参加.试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分析这种方法对姐弟俩是否公平.26.如图,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0a ≠)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且OC OB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7.已知:如图,在△ABC 中,BC=AC ,以BC 为直径的⊙O 与边AB 相交于点D ,DE ⊥AC ,垂足为点E .⑴求证:点D 是AB 的中点;⑵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⑶若⊙O的直径为18,cosB=13,求DE的长.28.如图,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1,a)和B两点,与x轴交于点C.(1)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在x轴上,且△APC的面积为5,求点P的坐标;(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x>0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C2.A3.B4.A 5.C 6.B 7.A 8.D 9.B 10.D 11.增大12.85°13.-314.(1,-3)15.3-【详解】当2x =-时,632y ==--,故答案为:3-.16.﹣2【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次的整式方程,据此即可得答案.【详解】根据定义可得:22220m m ⎧-=⎨-≠⎩,解得:m=-2.17.x >5【详解】解:根据点在圆外的判断方法,由点P 在半径为5的⊙O 外,可得OP >5,即x >5.故答案为:x >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8.1y x=-【详解】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0ky k x=≠,把点(-1,1)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得k=-1,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y x =-,故答案为:1y x=-.19.-1【分析】利用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问题,利用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k=0的解一个为x 1=3得到二次函数y=x 2-2x+k 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然后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二次函数y=x 2-2x+k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从而得到方程x 2-2x+k=0另一个解.【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k =0的解一个为x 1=3,∴二次函数y =x 2﹣2x+k 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二次函数y =x 2﹣2x+k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方程x 2﹣2x+k =0另一个解x 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ax 2+bx+c (a ,b ,c 是常数,a≠0)与x 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20.(1)121,1x x ==;(2)121,2x x ==【详解】试题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试题解析:(1)()2319,x -=()213x -=,()1x -=,121,1x x ==;(2)2320,x x -+=()()120x x --=,121,2x x ==.21.答案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画圆的一条直径AC ,作这条直径的中垂线交⊙O 于点BD ,连结ABCD 就是圆内接正四边形ABCD .试题解析: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即为所求:考点:正多边形和圆;作图—复杂作图.22.134cm 【分析】连接OD ,设半径为r ,由垂径定理求得DE 的长,在RT △OED 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得r 即可.【详解】解:连接OD ,设半径为r ,∵AB ⊥CD ,CD=6cm ,∴CE=DE=3cm ,∵BE=2cm ,∴OE=r-2,∴在Rt △OED 中,r²=3²+(r-2)²,解得:r=134,即⊙O 的半径为134cm .【点睛】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垂径定理是解答的关键.23.23y x =-,19x =-【详解】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 y x=,∵当2x =时,13y =-,2.3k ∴=-∴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3y x=-当6y =时,则有263x-=,解得:1.9x =-24.(1)2180y x =-+(2)222607200w x x =-+-【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平均每天销售量(y )与销售价x (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80250y x =--,化简即可;(2)根据销售利润w (元)=每箱的销售利润×每天的销售量,得到函数解析式即可.(1)(1)由题意得:()80250y x =--,化简得:2180y x =-+;(2)由题(1)可知:()40w x y =- ()()402180x x =--+化简得:222607200w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确定变量,明确其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模型.25.不公平,理由见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以及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的情况与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得其概率,比较概率的大小,即可知这种方法对姐弟俩是否公平.【详解】解:画树状图得:∵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有4种情况,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有5中情况,∴P (姐姐参加)=416=14,P (弟弟参加)=516,∴不公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游戏公平性的判断及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理解题意,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解是解题关键.26.223y x x =--+【分析】根据题意易得点C 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将A (1,0)、B (﹣3,0),C (0,3)代入抛物线2y ax bx c =++即可求解.【详解】解:∵点B (﹣3,0),∴3OB =,∵OC OB =,∴3OC =,即点C (0,3),将A (1,0)、B (﹣3,0),C (0,3)代入抛物线2y ax bx c =++,得:00933a b c a b c c =++⎧⎪=-+⎨⎪=⎩,解得:123a 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7.(1)见解析;(2)相切,证明见解析;(3)42【详解】(1)证明:连接CD ,∵BC为直径,∴∠BDC=90°,∴CD⊥AB,又∵AC=BC,∴AD=BD,∴点D是AB的中点.(2)DE是⊙O的切线.证明:连接OD,∵OB=OC,AD=BD∴DO是△ABC的中位线,∴DO//AC,∵DE⊥AC,∴DE⊥OD,∴DE是⊙O的切线;(3)∵AC=BC,∴∠B=∠A,∴cosB=cosA=1 3,在Rt△BDC中,∵cosB=13BDBC=,BC=18,∴BD=6,∴AD=6,在Rt△ADE中∵cosA=13AEAD=,∴AE=2,∴=28.(1)2 yx =(2)P的坐标为(﹣2,0)或(8,0)(3)1<x<211【分析】(1)先把点A (1,a )代入y=-x+3中求出a 得到A (1,2)然后把A 点坐标代入y=k x中求出k 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先确定C (3,0),设P (x ,0),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2×|3-x|×2=5,解方程可得到P 的坐标;(3)先解方程组23y x y x ⎧=⎪⎨⎪=-+⎩得B (2,1),然后在第一象限内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1)把点A (1,a )代入y =﹣x+3,得a =2,∴A (1,2),把A (1,2)代入反比例函数y =k x ,∴k =1×2=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2y x=;(2)当y =0时,﹣x+3=0,解得x =3,∴C (3,0),设P (x ,0),∴PC =|3﹣x|,∴S △APC =12×|3﹣x|×2=5,∴x =﹣2或x =8,∴P 的坐标为(﹣2,0)或(8,0);(3)解方程组23y x y x ⎧=⎪⎨⎪=-+⎩得12x y =⎧⎨=⎩或21x y =⎧⎨=⎩,∴B (2,1),∴当x >0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为:1<x <2.。

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 a > b,则下列哪个选项一定成立?A. a + c > b + cB. a c > b cC. ac > bcD. a/c > b/c (c ≠ 0)2. 下列哪个数是实数?A. √-1B. 3/0C. 2.5D. √-93. 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4,则这组数据中不可能出现的值为?A. 6B. 12C. 8D. 144. 下列哪个函数是奇函数?A. y = x²B. y = |x|C. y = x³D. y = x² + 15.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 -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 (2, 3)B. (-2, 3)C. (-2, -3)D. (2, -3)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 a > b,则 1/a < 1/b。

()2. 任何两个奇数之和都是偶数。

()3. 方程x² + 1 = 0 有实数解。

()4. 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5. 在直角坐标系中,所有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a² = b²,则 a = ______ 或 a = ______。

2. 两个连续奇数的平均数是 ______。

3. 函数 y = 2x + 3 的图像是一条 ______。

4. 若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 2, 4, 5, 7, 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______。

5.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3, -2) 的第四象限的对称点是 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有理数的定义。

2. 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3. 解释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

4. 什么是众数?如何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5. 简述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九上语文期末试卷金太阳

九上语文期末试卷金太阳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惊慌失措惊涛骇浪B.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装腔作调C. 前仆后继前因后果前功尽弃D. 风驰电掣风度翩翩风度翩然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位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诲人不倦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们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

C.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D.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多才多艺,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里有很多生词,你要认真去理解。

”老师对我说。

B. 小明从小就立志当一名科学家,他的理想是:“我要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C.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D.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4.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潜移默化潜移默化B. 畸形变态畸形变态畸形变态C. 纷至沓来纷至沓来纷至沓来D. 惊天动地惊天动地惊天动地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友谊,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B. 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让人深受启发。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趣,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做到节约用水、用电。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老师严肃地说。

B.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尤其是其中的这句话:“人生如梦,岁月如歌。

”C. 他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D. 这本书很有价值,推荐给大家阅读。

7.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震耳欲聋震耳欲聋震耳欲聋B. 青出于蓝青出于蓝青出于蓝C. 气壮山河气壮山河气壮山河D. 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水落石出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科学期未模拟试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Cl-35.5 Ca-40 Zn-65卷一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激凌融化 B.苹果腐烂 C.玻璃杯破裂 D.橘子榨成汁2.下列物质,在空气里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B、蔗糖溶液C、浓硫酸D、浓硝酸3. "谁污染谁治理”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原则。

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CO2、S02均超标,技术人员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治理废气是正确的?()A.用NaCl溶液吸收 B.用NaOH溶液吸收C.用浓HCI溶液吸收 D.用浓H2SO4溶液吸收4. 实验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牛奶6.3—6.6 B.苹果2.9—3.3 C.番茄4.0—4.4 D.玉米粥6.8—8.0 5.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6.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S+O2点燃SO2B、2H2O通电2H2↑+O2↑C、C+2CuO高温2Cu+CO2↑D、2HCl+2CuO=CuCl2+H2O7.硫铵是农村里常用的白色粉末状化肥,主要成分是硫酸铵[(NH4)2SO4],它能补充土壤() A.N元素 B.P元素 C.K元素 D.Ca元素.8.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铂)、Au(金)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

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A.Cu、Ag B.Fe、Zn C.Pt、Cu D.Ag、Au9.纳米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新型的无机材料,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纳米材料。

请问TiO2属于()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盐10.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纯碱 Na2CO3B、氯化钠食盐 NaClC、硫酸铜晶体胆矾 CuSO4D、碳酸钙生石灰 Ca(OH)211.在如图所示推、拉重物的实例中,没有做功的是 ( )A.①叉车举起货物到3米高 B.②直升机吊起架电线的铁塔到0.001米高的地方C.③马拉动原木走了3米 D.④小科用力但没有推动大石头12.下列试剂能区别稀硫酸和盐酸的是()A.锌粉B.紫色石蕊试液C.氯化钡溶液D.氢氧化钾溶液13.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比较如下:A.飞机外壳 B.灯丝 C.导线 D.保险丝14.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5.若要用5牛的拉力提起20牛的物体,可以采用下列简单机械中的哪一种?()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杠杆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16.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5分发射了绕月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

卫星在近地面升空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是()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17.“220V100W”的电热杯和“220V100W”的电风扇各自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它们放出的热量是()A. 电热杯多B. 电风扇多C. 两者一样多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8.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B C D19、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A 、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C 、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20、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心房→心室→静脉B、心房→心室→动脉C、心室→心房→动脉D、静脉→心室→心房卷二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3分,共60分)21.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写出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神舟六号”载人飞行的圆满成功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的航天大国。

2005年10月17日凌晨四点多,飞船的返回舱进入了大气层,由于返回舱对大气的高速摩擦,返回舱的速度急剧降低,同时飞船变成一团火球,表面达到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在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成了______能。

23、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强”或“弱”)。

24.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1)由于人的胃里有_______(填化学式),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

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被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泡,这是由于昆虫在皮肤内注入了少量丙酸(一种酸性物质)所致。

把少许上表所列的生活常用品 ______(填编号)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失。

25、酸雨是指pH值<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

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

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对于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值,数据如下:(1)酸雨水样的酸性是。

或“增强”)(2)在测定的时间内,酸雨水样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中的亚硫酸(化学式是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的缘故。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现有一个“12V,6W”的小灯泡,如果接在18伏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_欧的电阻,该电阻消耗的功率是_ 瓦.27、一用电器通以0.5A的电流工作10s时,电流做功为20J,那么这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这个用电器的电阻为。

28、如右图所示,如一垂直于杠杆的力F将杠杆匀速由水平位置拉至A位置,阻力G的力臂,/ 变小 / 不变”)29、图中的A,B 、C 为人体某器官内的血管,其中毛细血管是 。

如果血液流经该器官后,尿素等代谢废物的含量减少,则该器官是 ;如果该器官是肺,血液流经后,氧的含量变化情况: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30.小明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他的电源电压为3 伏的电池组、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等元件连接如图甲。

(1) 在实验中,连接电路前,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在测出第一次电压2.0伏后,要使电压达到2.5伏,滑动变阻器应向 (左或右)移动。

(3)从表一中可知,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该小灯泡的电阻为 。

31.一包白色粉未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中的2种或3种组成。

经实验得知,其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为了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请按该同学的思路填写下表面。

做了如下探究:(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2)若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气体;(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

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转变成 。

33、一般洗衣粉不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但生物活性洗衣粉则可。

一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但部分内容模糊不清。

某同学为了探究该洗衣粉的性质和用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为何生物活性洗衣粉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

(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34、35、36题各8分,37题6分共30分)34.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4克石灰石样品,把20克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求:(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5.学生分别用10克的铁屑、锌粒、镁片与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制取氢气,完全反应反所需时间与当地金属价格如下表所示;(1)你认为实验室选用锌粒的主要原因是。

(2)要制取10克氢气需锌粒多少克?36.蓄电池充电后即使不用,储存的能量也会逐渐损失,但其电压变化很小,可认为恒定不变。

如图是电压为12伏、容量为15A·h的某品牌蓄电池剩余容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现有一只该种蓄电池充足电,存放6个月,用来给额定电压为12伏、额定功率为36瓦的电灯供电。

求:(1)蓄电池容量为“15A·h”,它表示:若该蓄电池以1安的电流为用电器供电,可以工作15小时;则当该蓄电池以2安的电流为用电器供电时,可以工作小时。

(2)此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少安?(3)存放6个月的该蓄电池最多可给此灯提供多少焦的电能?37.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A,A重为1200牛,动滑轮重为20牛,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在2秒内上升了4米。

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多少?(2)在2 秒内F做的功为多少?(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