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散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6例
56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体会

泡而加 重感染 。 老年患者 肺弹性差 , 肺和毛 细血管改变 , 用系数降 氧利 低, 肺的顺 应性 降低 等呼吸 生理特 点 , 以在 给老 年患者 做雾化 吸人 所
时, 要采取 谨慎 的态度 , 护士守在 床旁 , 让患者取坐 位, 指导 患者深而慢 地吸气 , 频率不 宜过快 , 同时给氧 , 观察心率 、 密切 呼吸 , 意有无呛咳 、 注 痰 阻及缺氧情 况 , 痰液 过多者 , 雾化吸 人中 间可 有几次 小的 间歇 。 2 32 氧 气的温 化和 湿化 .. 吸入 1 = 燥的 氧 可使 气管黏膜 燥 , _ r
活失去信心 , 亲属的关心和耐 心细致的照料是十分 重要的 , 这时 应细心
观察 患者 的心理 变化 , 细致 的给予 照顾 , 励患者 的生存欲 望 , 耐心 激 使 患者能够充分认 识到 自己绝不是 一 个多余的人 , 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
从而 积极 配合 治 疗 , 取早 1康复 。 争 5 1
2. 心 理护 理 1
周 围进入 气道 , 此时 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 有效的咳嗽排痰 , 嘱患者深呼 吸, 在呼 气约2 3 / 时咳嗽 , 重复数次 , 因深呼 气可带 出少量 肺底分泌物 , 配合咳嗽 可产生 痰液运 动及咳 出的效果 , 对无 力咳 出痰液 的患者先 用
针刺加中药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总结

针刺加中药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总结
陈强
【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
【年(卷),期】2000(000)002
【总页数】1页(P53)
【作者】陈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针刺加翳风穴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J], 陈章妹
2.贴敷散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6例 [J], 王宝玲;于智芬
3.针刺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J], 曹庭欣
4.针刺加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 [J], 陈家鼎
5.中药贴敷治疗盆腔炎与中药贴敷加电热疗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对比分析 [J], 陈欢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6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3 . 1 影响健 康教育 效果 的主要 因素是 护士 自身 素质 , 比 如对教育者角色认识不够 ;有些 护士对专 业知识掌握不够 , 不
能有效地解决 患者 的健康 问题 ; 没有转变 以患者 为中心的思想
观念 , 不能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和交 流。患者 的素质及 文化程度
发呼吸衰竭 。 ⑤ 药物相关知识 : 介 绍药 物的作用 、 使用 方法 、 注
意事项和不 良反应 ; ⑥氧疗的相关 知识 : 低流量 ( 1 . 0 ~ 1 . 5 L / m i n ) 、
等因素。
3 . 2 通过有计划性 、 针对性 、 预见性的健康教育 , 本组 5 6例
低浓度( 2 4 %一 2 8 %) பைடு நூலகம் 间断持续给氧 。⑦ 出院指导 : 叮嘱患者加
强营养支持 , 进行适 当的运动 , 增强体质 , 预防感 冒, 定期复诊 ,
高龄慢性支气 管炎患者 5 6例健康教 育效果评价
熊红喜
( 宜丰县人 民医院 , 江西 宜丰 3 3 6 3 0 0)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俗称 老慢支 ) 是 内科 的常见病 、 多发病
之一 , 也是 内科 的危重症之一 , 主要症状 为 咳嗽 、 咳痰 、 呼吸急
由被调查者 自己填写 , 对不能 阅读 者 由专人 逐条解读 , 让其给
预 防呼吸衰竭 的发生 , 取得 良好 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表 1 5 6例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例 ( %)
1 . 1 一般 资料
随机 选择我 院 5 6例 高龄慢 性支 气管炎
患者进 行健 康教 育效果 的评 价, 其 中男 3 9例 、 女1 7例 , 年 龄
慢性支气管炎的针灸疗法及穴位敷贴治疗法

慢性支气管炎的针灸疗法及穴位敷贴治疗法内容导读:针灸疗法: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肺俞、脾俞等穴,常规针法或灸法,有增强体质、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效果。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防治:l.针灸疗法: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肺俞、脾俞等穴,常规针法或灸法,有增强体质、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效果。
2.穴位敷贴:常用冬病夏治消喘膏:白芥子、延胡索各21g,甘遂、细辛各12g,共研末(此为1人1年的用量),于夏季三伏天开始使用。
每次以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稠膏状,分摊于6块直径约5cm 的油纸或塑料布上,贴于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均为双侧)穴上,后用胶布固定;贴4~6小时。
每隔l0天贴l次,于初伏、中伏、晚伏各l 次,共3次。
连贴3~5年。
宜晴天中午前后贴,阴雨天贴效果欠佳。
贴药后不宜过多活动。
本法对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防发作用,疗效随贴药年限的延长而逐渐提高。
敷贴前后的皮泡液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皮泡液中IgA、IgG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测定表明,本法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贴药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说明可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血浆皮质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说明本法能使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得到改善。
亦可先在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拔罐5~10分钟,后将参术白芥散(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份,红参l/10量,麝香、冰片适量,共研细末,上药每l0g加海龙1条研末。
密封备用。
)于入伏、数九各敷贴3次,方法同上方。
l年6次为1疗程,连续贴穴两个疗程以上。
关于敷贴疗法,报道甚多。
如杨氏等用白芥子、洋金花、甘遂、细辛为主,另分别加入砒霜、、麝香与安息香组方制成泥丸,选患者双侧肺俞、心俞、膈俞针刺后以伤湿止痛膏进行穴位固定,于初、中、末伏第1天各贴药l次,3次为l疗程。
3方分别治疗110、106、112例,显效21、22、22例,好转69、64、67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1.8%,81.1%,79.5%,治疗后淋转率及IgA均上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差异(P<0.01)。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70例临床疗效观察

氧与髓核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小);如臭氧在患者椎间盘内呈分散分布,则通常疗效较为理想(臭氧与髓核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注射臭氧过程中采用脉冲式注射方式,以增加臭氧与髓核组织的接触面积。
在棘突间双侧旁及患侧臀中肌痛点注入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注射液及生理盐水配制成的神经营养液,以消除炎性物质造成的无菌性炎症刺激。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针刀配合经皮臭氧髓核消融联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内有部分研究者关注了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疗法相比,联合法的果法。
针刀疗法与臭氧髓核消融联合疗法可从多个方面治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主要包括:对突出椎间盘髓核有较为明显的回缩作用,从而缓解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作用;可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从而消除粘连等。
但是,该联合疗法也有其局限性。
具体来说,一方面,因为对治疗抱疑虑心态的患者往往治疗效果差,所以施术者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需要足够重视。
另一方面,小针刀手术对术者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既要熟悉解剖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及进针的深度,严格无菌操作。
目前,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研究大多局限于临床病例的观察,缺乏对科学指标评价体系、明确疗效评价及深入研究机制的探讨。
因此,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基础,规范其临床适用证,探讨作用机制,进而建立统一规范的临床诊疗标准。
[参考文献][]王洪伟,李长青,周跃•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7):563-571.J]海涌•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T002, 6(4):320.[]张超,周跃.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9005,15(45):1320-1324.[]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0.J]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1-35.[2]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9014:46-4.[收稿日期J2419-74-25[责任编辑]李洁DoP6.13621/j.1001-5949.2019.62938•经验交流・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74例临床疗效观察任永红,史俊波,朱治铭[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77例临床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81
穴位贴敷配合 中药 内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黎 沛环 吴锡 强 赵 晓燕 宋黎 梅 王冬 云
摘 要 :目的 :观察 穴位 贴敷 配 合 中 药 内服 治疗慢 性 支气 管 炎的 疗 效 。方法 :选 取60例 患有 慢 性 支 气管 炎 的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随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观 察组 。每 组3O例 。 对照 组 在每 年 三 伏 、三 九天 予 以 穴位 贴 敷 治 疗6次 ,连 续3年 ;观 察 组 在 穴 位 贴敷 基础 上 给 予 中 药 内服 治 疗 。结 果 :观 察组 临床 治愈 率 及 总有 效 率 均 高于 对照 组 ,两 组 疗效 比较 差异 显著 (P<0.05),并 且 随 穴位 贴敷 及 内服 中 药次数 的 增加 ,疗 效 有提 高 的趋 势 。结 论 :穴 位 贴敷 配合 中 药 内服 对 防 治慢 性 支 气管 炎有 良好 的作 用。 关 键 词 :慢 性 支 气管 炎 ;穴位 贴敷 ;中药
的 经济 和 生活 负担 。本 研 究采 用 穴位 贴 敷配 合 中药 内服 治疗 慢 性 甘草 6g),肾虚型 辨证 口服六 味地 黄丸或 金贵 肾气 丸 ,6 次 ,早 晚分
支气 管 炎 ,疗 效较 为满 意 ,现具 体报 道如 下 。
慢性 支气 管 炎 是 由 于感 染 、过 敏 等 因 素 ,引 起气 管 、支气 管 黏 解痉 、平 喘 等 对症 处 理 ;缓 解 期 加 强锻 炼 ,避 免 各 种致 病 因素 等 常
膜及 其 周围组 织 的慢 性非 特异 性炎 症 。早期 症状 轻微 ,病情 常 为慢 规治 疗 的基础 上均 采用 药物 敷贴 法 。观察 组在 三伏 和三 九期 间 ,加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7-02-08T14:07:49.9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作者:汪鲁运[导读]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穴位贴敷,疗效显著、安全。
(河南台前县中医院河南台前 457600)【摘要】目的:研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选取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非盲法随机分组试验,Ⅰ、Ⅱ组各43例,Ⅰ组接受单纯针刺治疗,Ⅱ组在针刺的基础上接受穴位贴敷,评估该两种方案对患者病情的缓解情况。
结果: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治愈率为93.0%(治愈+好转40例),与Ⅰ组的81.4%(治愈+好转35例)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
从咳嗽、咳痰与炎症吸收方面评测,Ⅱ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时间均明显缩短,优于Ⅰ组,统计学成立(P<0.05)。
两组在试验期间均未产生严重不适。
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穴位贴敷,疗效显著、安全,对炎症吸收与症状缓解均有促进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针刺;穴位贴敷;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288-02慢性支气管炎是因细菌、病毒等侵犯气管与支气管腔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
其病程较长、易反复发病,急性发作时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喘息、咳嗽和咳痰等一系列影响,迁延不愈,甚至可导致慢阻肺或肺源性心脏病[1]。
穴位贴敷、针刺均是祖国医学治疗本病的传统疗法,但目前联用二者治疗该炎症的报道仍较少。
本研究中,我们联合该两者对部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试验治疗,效果满意,现做相关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选取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做试验研究,入组标准:①经X线、痰检等检查确诊,②符合《实用内科学》[1]与《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2]中关于本病的判断标准,③对研究内容知情且同意试验;剔除标准:①其他因素致咳嗽或喘息,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③精神异常难以沟通者。
中药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f 2 1 张峰 , 牒军, 曹斌 , 等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桡 骨 远端 骨 折 的 临床 分 析
I 1 1 _ 现 代生物 医学进 展 , 2 0 1 , 1 j ( 1 7 ) : 3 2 9 4 - 3 2 9 6 【 3 】 陶志强 , 吴庭 胜 , 范 少勇 , 等. 中西 医结合 治疗老 年性 桡骨远 端 骨折
7 0
内蒙 中医药
. 2 仲 屈 活动 } 包 l 围 对 比: 经过 观 察 , 外 同定后 3 个 月两 组腕 部 的伸 7 6 例; 年龄 最小 6 0 岁, 最大 年 龄 8 1 岁, 甲 均年 龄 ( 6 8 . 1 2 ±3 . 1 4 ) 岁; 骨 2 , ) <O . 0 5 ) , 同时外 固定后 3 个 月治疗 组 折原凶: 车祸 伤 8 0 例, 砸伤 4 2 例, 摔伤2 8 例, 打击 伤 1 0 例; 骨折 部位 : 活 动范 围都明 高于 外 固定 前(
疗 效观察 … 光 明中 医 , 2 l J 1 5 , 6 ( 1 3 ) : 1 2 8 ( 卜1 2 8 1 .
2 0 1 6 8 月2 l H收稿
中药 配合 穴位贴敷治 疗慢 性支气 管炎 的疗效 观察
周 忠风
( 旬阳县甘 溪镇 中心 卫 生院 旬阳县 7 2 5 ( 1 ( 1 ( } )
2 结 果
参 考文 献
2 . 1 疗效对比: 经过判定 , 外固定后 3 个月治疗组 对照组 的优 良率分别为 9 7 . 5 %和8 7 . 5 %, 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0 . o 5 ) 。见表 1 表 1 两 组疗效 对 比( n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题词 支气管 炎/ 医药疗 法 中
慢 性 穴 , 俞 肺
穴, 心俞
@贴敷 散
采 用扶 正 固本 、 痰平 喘类 中药 外贴 配 合 针刺 治 祛
疗慢 性支气 管炎 5 例 , 得 较好疗 效 , 报道 如 下 。 6 取 现
敷 时间过 长 ( 过 1h , 超 0 ) 贴敷 药 物部位 出现水疱 ( 部 局 处 理后 , 无碍 ) , 外 其余均 无 明显不 良反应 。 与治 疗前 相 比, 疗效 有显 著性 差异 ( P< 0 0 ) .5 。 典 型 病 例 张某 , , 2岁 , 息 型慢 性 支 气 管 男 5 喘
药 末 摊 于 约 3m × 3m 大 小 的 油 纸 上 , 敷 到 上 述 已 c c 贴
1 0年 3 6例 ,0年 以上 1 1 4例 。 身症状 一般 较轻 , 全 咳
嗽、 咳痰 , 咳或 少量 粘 液性 痰 , 续 3 干 延 ~5周 , 延 不 迁 愈, 演变 成慢 性支气 管炎 。如 支气 管发生 痉挛 , 出现 可 程度 不等 的气促 , 伴胸 骨后发 紧感 。体 征不多 , 呼吸音
花 针打通 这些 穴位 。 后取 白芥 子 、 辛各 2 g 玄胡 、 然 细 0,
讨 论 经络 是人 体运 行 气 血 的通路 。经 脉是
主干, 犹如 途径 ; 脉络 是 分支 , 如 网络 。它们 贯 通上 譬 下 , 通 内外 , 横 交错 , 布全 身 , 机体 的各个 脏腑 沟 纵 遍 把
正常 。气 短 、 喘 , 时在两 肺听 到散在 干 、 性罗 音 , 气 有 湿
罗音部 位不 固定 , 咳嗽后 可减 小或 消失 。 重 的可并 发 严
打通 的穴 位上 , 嘱其 4 h后取下 。由于某 种原 因 , ~6 取 下 的 时 间超 过 6 造成 敷 药 的 穴位 皮 肤 形 成水 疱 , h, 来 医 院消 毒 处理 后 无 大 碍 。1 d后 第 二 次 治疗 , 问 隔 0 再 1 d第 三 次治 疗 。该 患 者 2 0 0 0 3年 冬季 不 曾发 病 ,0 4 20 年 及 20 0 5年夏 季 继 续 治疗 , 者 至今 不 曾发 病 , 患 老慢
维普资讯
30 9
陕西 中 医 2 0 0 8年第 2 9卷第 4期
贴 敷 散 配合 针 刺治 疗慢 性 支气 管 炎 5 6例
王宝玲 于 智芬 鲁 东大 学 医院( 台 2 4 2 ) 烟 6 0 5 摘 要 目的 : 察扶 正 固本 、 痰平喘 类 中药外 贴配合 针刺 治疗慢 性 支气 管炎 的疗效 。 观 祛 方法 : 采用 梅 花 针 打通 双侧 的肺 俞 、 盲俞 、 俞 、 膏 心 膈俞 等 穴 位 ; 用贴 敷散 ( 并 白芥 子、 细辛 、 胡 、 玄 甘 遂) 外敷 治疗 本病 5 6例 。结果 : 总有 效率 为 1 0 。结论 : 0 本方 法对本 病有扶 正 固本 , 痰 祛
临 床 资 料 本 组 5 6例 均 为 本 院 门诊 病 例 , 龄 年
1 ~6 5 8岁 , 均年 龄 (0 3 5 岁 。 中 , 生 2 平 4 ±1 . ) 其 学 4例 , 工人 1 3例 , 干部 1 例 ; 9 男性 2 6例 , 女性 3 0例 ; 年龄 3 0 岁 以下 2 4例 ,0岁 ~4 3 0岁 3例 ,1岁~5 岁 5 , 1 4 0 例 5 岁 ~6 0岁 6 , 1岁 以上 1 例 6 8例 ; 程 3 5年 6例 , 病 ~ 5
肢 节联 系成 为 一个 有 机 的整 体 , 而使 人 体 的各 种机 从
能活 动保 持相 对 的协 调平 衡 。
俞穴是 人体 脏腑 、 经络 之气 输注 于体 表 的部 位 , 刺 激这 些部位 , 过经络 的联 络 、 输 、 节作 用 , 够达 通 传 调 能
到 防治疾病 的 目的 。 以 , 代 医家并 不是把 俞穴 看成 所 古 孤立 于体 表 的部 位 , 而是把 它看 成与 脏腑 密切相关 、 和 经络 不可 分割 的特定部 分 。俞穴 不仅 能够 治疗该 穴所 在部 位及邻 近组 织 、 官 的局部疾 病 , 器 还可 以治疗 本经 循 行 所及 的远距 部 位 的脏 腑组 织 的疾 患 , 不 同状 态 对 的机 体能产 生双 向 良性 调节 作用 。 肺俞 、 膏盲俞 、 心俞 、 俞 同属于 足太 阳膀胱 经 , 膈 为 “ 背俞 ” 治各有 关 内脏 以及 与腑 脏功 能有 关 的组 织 器 主 官病 症 。 肺俞 主 治咳 嗽 、 喘 、 结核 、 哮 肺 肺炎 、 胸膜 炎 、 背 部软 组 织劳 损 ; 盲俞 主治 肺结 核 、 膏 咳嗽 、 喘 、 血 、 哮 贫
~
炎 , 1 年 病史 。 有 0 每年冬 季均 有发病 且较 重 , 春季 及秋 季 发病 较 轻 , 每年发 病 时问超 过 3个 月 。2 0 年 夏季 03 接受 中药穴位 贴敷 疗法 治疗 。 一 天治疗 , 第 首先将 背 部 皮 肤擦 净 , 干燥 , 由专 科 医生 取 梅花 针 小锤 , 打通 双侧 肺俞、 膏盲 俞 、 心俞 、 俞 等穴 位 ( 法 : 梅花 针 小锤 膈 方 用 规律 地 敲打穴 位 , 至穴 位变红 为止 ) 直 。然 后将调 好 的
支 治愈 。
为 肺心病 或肺 气肿 等 。 所有 患者发 病 2 以上 , 年 均符合 《 内科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慢性 支气 管炎诊 断标 准 。 治 疗方 法 首 先选 准穴 位 : 俞 位于第 三 胸椎 棘 肺 突下 旁 开 1 5寸, 俞位 于第 五 胸椎 棘 突下 旁 开 1 5 . 心 . 寸, 膏盲俞 位 于第 四胸椎 棘突 下 ( 脉 ) 开 3寸 , 督 旁 膈俞 位 于第毫 胸椎 棘突 下旁 开 1 5寸 , . 均为 双侧穴 位 。 用梅
甘 遂 各 lg, 2 研末 分 3次 用 ; 取 生 姜俩 , 烂 、 汁 , 再 捣 取 调 和药末 , 成 贴敷 散 。最后将 贴敷 散分摊 于 油纸上 , 制 分 贴于 双侧肺俞 、 盲俞 、 膏 心俞 、 膈俞 等穴位 上 , 外用胶
布 固定 ,~ 6 4 h后取 下 。 治疗 时间 : 年盛 夏季节 , 每 治疗 3次 , 每次 间隔 1 d 为 1疗程 。共治 疗 3疗程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