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系统初探秘(多系统测试 无设置超简易应用)
nas搭建原理

nas搭建原理【实用版】目录1.NAS 的定义和作用2.NAS 的搭建原理3.NAS 的优缺点4.搭建 NAS 的建议和注意事项正文1.NAS 的定义和作用网络附加存储(NAS)是一种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它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访问存储设备。
NAS 设备通常是一个独立的硬件设备,可以通过网络接口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连接。
它主要用于文件存储、备份和共享,提供了便捷的数据访问和管理方式。
2.NAS 的搭建原理AS 的搭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硬件:搭建 NAS 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例如硬盘、主板、内存、处理器等。
这些硬件设备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保证 NAS 的性能和稳定性。
(2)安装操作系统:NAS 设备需要安装操作系统,一般采用 Linux 发行版,如 FreeNAS、OpenMediaVault 等。
这些操作系统专门为 NAS 设备设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3)配置网络接口:NAS 设备需要连接到网络,以便用户通过网络访问。
网络接口的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包括网络协议、IP 地址、子网掩码等。
(4)设置数据存储和共享:NAS 设备需要设置数据存储和共享规则,以允许用户访问和操作数据。
这些规则包括用户权限、文件权限、共享目录等。
3.NAS 的优缺点AS 的优点包括:(1)易于使用:NAS 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数据,操作简单方便。
(2)便于管理:NAS 设备可以集中管理数据,便于进行数据备份、恢复和共享。
(3)安全性高:NAS 设备可以进行用户权限和文件权限管理,有效保障数据安全。
AS 的缺点包括:(1)成本较高:搭建 NAS 设备需要购买硬件设备,并进行系统配置,成本较高。
(2)性能受限:NAS 设备的性能受到网络带宽和硬件性能的限制,可能无法满足高性能计算需求。
4.搭建 NAS 的建议和注意事项搭建 NAS 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保证性能和稳定性。
NAS的知识点总结

NAS的知识点总结一、NAS的定义NAS是Network-Attached Storage的缩写,中文称为网络附属存储。
它是一种存储设备,通过局域网连接到计算机,并允许多个设备共享存储空间。
NAS设备通常运行一个专门的操作系统,如FreeNAS、OpenMediaVault等,提供基本的文件存储和网络服务功能。
二、NAS的特点1. 高可靠性:NAS通常支持RAID技术,可以将多个硬盘组成一个独立的存储空间,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即使一块硬盘发生故障,数据也不会丢失。
2. 易于扩展:NAS通常支持热插拔硬盘,并能够方便地进行存储空间扩展,满足不同规模的存储需求。
3. 灵活性:NAS设备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和协议,如SMB、AFP、NFS等,可以与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如Windows、Mac、Linux等无缝集成。
4. 低成本:相比传统的文件服务器,NAS设备通常价格更低,且易于安装和维护。
三、NAS的工作原理NAS通过网络连接到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为用户提供文件存储和共享功能。
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1. 数据存储:NAS设备通常配备多个硬盘,并使用RAID技术将其组成一个独立的存储空间,用来储存用户的数据文件。
2. 网络连接:NAS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局域网中的路由器或交换机,并分配一个IP地址,以便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可以访问。
3. 文件共享:NAS设备运行一个操作系统,提供文件共享服务,如SMB、AFP等协议,允许用户在局域网中共享文件和数据。
4. 远程访问: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NAS设备,进行远程文件访问。
一些NAS设备还支持云同步功能,可以在外网通过互联网访问存储的数据。
四、NAS的应用场景NAS设备在各种场景下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件共享:NAS设备可以作为企业或家庭的文件共享服务器,用来存储、管理和共享文件和数据。
2. 数据备份:NAS设备可以作为数据的备份设备,通过网络备份和同步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沙发管家】家用NAS真香了,一款安全隐私的存储神器

【沙发管家】家用NAS真香了,一款安全隐私的存储神器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尺寸也越来越大,电视机的分辨率也开始从 1080p 到 4K 乃至 8K。
部分影片也提供了 4K 分辨率的支持。
但苦于存储不够,都不敢下载 4K 观看,很多粉丝也反映百度网盘资源总是被莫名删除。
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款安全且隐私性很强的存储神器。
什么是NASNAS 是一种网络存储设备,可以使您从集中式位置存储数据。
NAS 系统灵活且可横向扩展,因此,如果您需要其他存储,则可以将其添加到现有存储中。
使用NAS,就像在办公室中拥有私有云一样。
通俗点说,NAS 就是一台很小的台式主机,里面装了很多块磁盘,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连到这台小电脑里面,把自己的资料储存进去,把需要的资料拿出来使用,而且你需要多少储存容量只要你买硬盘加上去就行了,非常方便。
NAS 曾经用于办公用途、文件共享、数据备份等,现如今随着 4k 的慢慢普及和国内发展受限的网盘业务向收费服务发展,NAS 开始向家庭化普及。
NAS 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就和网盘一样,主要用来存储,也就是通过网络储存本地文件以及下载保存网络文件,并通过手机、电脑、电视机等设备进行访问。
NAS 根据不同的设计,能够支持不同盘数的存储,其中大部分 NAS 设备支持 4 位硬盘的存储。
按照每个硬盘 2T 计算,则一台 NAS 设备将具备 8T 的容量,用于存放 4K 影片简直是绰绰有余。
NAS的优点•易于操作,通常不需要 IT 专家;••低成本(网盘几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轻松备份数据并在需要时访问;•以安全可靠的形式进行集中式数据存储的理想选择。
••稳定性好!(这点最重要,小编的NAS 在不更新固件的情况下几乎是24小时开机)。
NAS的名词解释

NAS的名词解释NAS(网络附加存储)是一种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它通过网络连接一组独立的存储设备,将其作为单个存储资源对外提供服务。
NAS逐渐成为企业和个人用户中备份和数据共享的首选方案。
本文将深入解释NAS的定义、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等方面。
一、什么是NAS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即网络附加存储,指的是通过网络连接的一组存储设备,可提供集中式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服务。
与传统的直接附加存储设备(如硬盘或磁带)不同,NAS通过网络连接到计算机,可以让多个用户共享数据,并提供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二、NAS的工作原理NAS设备通常由硬件和固件组成,硬件包括处理器、内存、网卡和硬盘等,固件则是设备内置的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提供数据存储服务。
NAS服务器连接到局域网或广域网,并分配一个IP地址。
用户可以通过本地网络或互联网访问NAS设备。
当用户发送文件请求时,NAS设备会通过网卡接收数据,并在存储设备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如读取或写入文件。
数据传输通过网络进行,因此NAS的性能和传输速度取决于网络带宽和设备性能。
三、NAS的优势1. 灵活性:NAS设备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如SMB、NFS、FTP等,能够在不同平台上进行文件共享和访问。
2. 数据安全:NAS设备可以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备份等措施来保护数据安全,减少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风险。
3. 高可用性:NAS设备通常支持冗余存储和热备份,一旦某个硬盘出现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硬盘,保证数据的可用性。
4. 扩展性:NAS系统可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可以通过添加更多的硬盘或扩展存储容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5. 简易管理:NAS设备提供简单易用的管理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进行配置、监控和管理,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
四、NAS的应用1. 家庭和个人用户:NAS设备可用于家庭娱乐和办公需求,如存储和共享照片、音乐、电影等大容量多媒体文件。
nas原理

nas原理NAS原理。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种网络附加存储设备,它通过网络连接到计算机,提供文件存储和共享服务。
NAS设备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可以通过网络协议(如NFS、SMB/CIFS、FTP)访问文件。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NAS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首先,NAS设备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驱动器、网卡等组件,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NAS设备的基本功能。
而软件部分则包括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等,这些软件组件使NAS设备能够实现文件存储和共享功能。
其次,NAS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网络连接到计算机,并提供文件存储和共享服务。
当用户需要访问NAS设备上的文件时,计算机通过网络协议(如NFS、SMB/CIFS)向NAS设备发出请求,NAS设备接收到请求后,通过文件系统将文件传输到计算机上,从而实现文件的访问和共享。
另外,NAS设备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本地访问和远程访问两种。
本地访问是指NAS设备和计算机在同一个局域网内,通过局域网内部的网络协议进行文件访问和共享;而远程访问则是指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连接到NAS设备,进行文件的访问和共享。
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访问自己的文件,极大地提高了文件的可访问性和共享性。
此外,NAS设备还可以实现数据备份、数据共享、多媒体服务等功能。
通过数据备份功能,用户可以将重要数据备份到NAS设备上,以防止数据丢失;通过数据共享功能,用户可以将文件共享给其他用户,实现文件的协作和共享;通过多媒体服务功能,用户可以将NAS设备连接到电视、音响等设备,实现多媒体文件的播放和共享。
最后,NAS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使其在家庭和办公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家庭环境中,用户可以将家庭照片、视频、音乐等文件存储在NAS设备上,实现家庭多媒体文件的共享和播放;在办公环境中,用户可以将办公文件、数据备份等存储在NAS设备上,实现办公文件的共享和备份,提高办公效率。
nas windows方案

nas windows方案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网络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方案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NAS是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存储设备,可通过以太网连接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为多台计算机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共享服务。
在众多NAS方案中,NAS Windows方案因其方便易用、功能丰富而备受企业青睐。
一、概述NAS Windows方案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种网络存储解决方案。
它使用Windows提供的存储服务和网络共享功能,在局域网内为用户提供快速、可靠的文件存储和共享服务。
NAS Windows方案可适用于各类企业,无论是小型办公室还是大型企业,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
二、特点与优势1. 易于安装和使用:NAS Windows方案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界面进行安装和配置,无需复杂的命令行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Windows资源管理器直接进行文件的读取和写入,操作简单方便。
2. 高度兼容性:由于使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NAS Windows方案具备广泛的兼容性。
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等。
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通过网络连接NAS进行文件的存储和访问。
3. 强大的权限控制:NAS Windows方案提供了灵活强大的权限控制功能,管理员可以根据用户的职责和需求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
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简称ACL)和用户组的管理,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4. 高可靠性和容错性:NAS Windows方案支持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简称RAID)技术,可以将多个硬盘组合成一个逻辑卷,并在其中实现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当某个硬盘发生故障时,系统会立即切换到其他正常的硬盘上,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访问和使用。
群晖NAS入门教程

数据备份与恢复
群晖NAS可以提供数据备份和恢 复功能,保护用户的重要数据安 全。
远程访问与云同步
群晖NAS支持远程访问和云同步 功能,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和
管理自己的数据。
02
群晖NAS硬件安装与连接
硬件设备准备
群晖NAS主机
定期检查硬件设备
定期检查NAS的硬件设备,包括硬盘、内存、风扇等,确保其 正常运行。
更换损坏硬件
如发现硬件设备损坏,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NAS的整体性能。
保持设备清洁
定期清理NAS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保持设备散热良好。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01
02
03
04
无法访问NAS
检查网络连接、IP地址设置、 DSM服务状态等,确保NAS可
将硬盘插入NAS主机的硬 盘槽中,确保插入牢固。
连接网线,将一端插入 NAS主机的网口,另一端 插入路由器或交换机的网 口。
按下NAS主机的电源按钮, 启动NAS。
连接电源适配器,将一端 插入NAS主机的电源接口, 另一端插入电源插座。
网络连接设置
通过电脑或手机连接到与 NAS相同的局域网中。
在管理界面中设置网络连 接,包括IP地址、子网掩 码、网关等参数。
虚拟化技术与容器应用
01
02
03
虚拟化技术
群晖NAS支持虚拟化技术, 如VirtualBox、VMware 等,可以在NAS上运行多 个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Docker容器
通过Docker容器技术,用 户可以在群晖NAS上轻松 部署和管理各种应用程序 和服务。
资源整合
QNAP 威联通 NAS的个人使用经验 篇二:QTS系统各功能讲解

QNAP威联通NAS的个人使用经验篇二:QTS系统各功能讲解系列QNAP威联通NAS的个人使用经验(共2篇)QNAP 威联通NAS的个人使用经验篇一:设备展示(TS-451)及基础知识QNAP威联通NAS的个人使用经验篇二:QTS系统各功能讲解接上篇8、NAS存储功能的使用存储功能是NAS最基本的功能,简单的说,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块外置硬盘,只不过它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连接,而非传统的数据线而已。
想要把数据存储在NAS上,或者访问自己的数据,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几种楼主介绍一下:a、使用QTS内置的FileStation功能如其名,你就把它当成一个不支持和计算机直接进行复制剪切粘贴的资源浏览器就好。
但是,它多出一个分享功能,用过任何云盘的朋友应该都会用,具体介绍请参考第9节。
b、以Windows共享文档的方式访问,就是俗称的映射网络驱动器,你可以使用威联通的Qfinder软件方便的进行映射,也可以自己按步骤添加使用Qfinder的话,点击“工具---联机网络驱动器”,就可看到下图,自行输入账号密码即可添加使用系统自带方式的话,在“我的电脑”界面,点击“添加一个网络位置”,在网络地址处输入,即你NAS的内网地址,点右边浏览,输入NAS的账号密码,即可看到所有的共享文件夹,按需要映射即可。
映射好之后样子,其实这已经和本地的磁盘分区没有大区别喽。
c、作为虚拟磁盘驱动器访问。
使用Qfinder的StoragePlug&Connect工具进行操作,楼主没有使用这种高端方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关于iSCSI磁盘的相关内容。
9、常用的数据同步、备份方法数据同步是私有云的基础,威联通官方的同步软件为Qsync,桌面客户端支援Windows/Mac,移动APP叫做Qfile,支持IOS/Android。
简单的说,Qsync会提供一个共享目录,这个目录内的所有文件,只要有网络,你可以在任意地点进行访问,并且会在所有安装了Qsync软件的客户端上进行完全同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S系统初探秘WD My Cloud(多系统测试无设置超简易应用)NAS系统俗称“那是……”,早在多年前(估计5-10年)就已经听说过此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东。
最早时只闻风声,未见水起,逐步市场化后,高昂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还好终于偶然发现《电脑报》上新品介绍WD My Cloud(西部数据)——家庭版NAS系统(个人云存储功能),这是西数的第二代个人版产品(第一代是My Book Live)。
这里更正《电脑报》介绍时的一个Bug,西部数据是专业制造硬盘的厂家,一般市面上的西部数据硬盘分绿盘、蓝盘、红盘、黑盘,其中绿盘比较低廉,黑盘是最高端的产品,而红盘据说是最近专为网络存储设备设计开发的,《电脑报》介绍时说WD My Cloud使用的就是红盘,而我为确保消息的可靠性,特地致电“西部数据”总部咨询,得到的结果是不能确保,而且还无法通过序列号查根源,可能是绿盘、可能是红盘,也可能是其它……晕撒!NAS系统学名应该叫“网络存储器”,顾名思义,说白了就是一网络硬盘,也就是你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上传下载任何资料。
入手前先调查了一翻同类产品信息资料,比价当然是需要的喽,嘿嘿……根据32位操作系统最大只能支持2TB的容量,本想入手2TB 的机器,但是卖家基本上都在卖3TB的,而且价格相差无几,经过测试,NAS系统是没有这个限制的,后面详细解说。
原装未拆封新机(旁边的光盘仅用于对比)开包装第一眼列行惯例,统统走位,摆好POSE,照“全家福”看到一贴心设计,插头可随意更换,里面有3套插头可以根据国家地域不同自行更换。
说明书中接线图(1是代表网线接入路由器,2是代表电源线),相当的形象直观,这里就不必再详细说明了。
直接上实物连接图,第一次通电后,会发现设备前部唯一的指示灯开始白色闪烁,经过耐心等待(3-5分钟),指示灯变为深蓝色,即代表系统启动成功,并连接上网络。
(这里说明一下,之所以叫NAS系统,那么在机器里面也有操作系统,只不过你看不见,所以肯定有一个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
)紧接着……嘿嘿,咱总是喜欢不走寻常路,说明书和手册上说这样就需要在电脑中安装设置软件、注册用户等等,统统扔一边,我就要看看它到底有没有别法,咱另辟蹊径……首先介绍一下本次测试的大体设备:1、IBM X60(Lenovo)SSD硬盘: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32位)2、SONY(VAIO)VGN-C22CH/B:Windows Vista Home Basic(32位)3、Apple MacBook Pro(SSD硬盘Retina 显示屏):OS X Mavericks / Windows 7 Ultimate(64位)双系统4、NETGEAR R6300v2:智能双频千兆无线宽带路由器5、NETGEAR JWNR2000v2:无线宽带路由器6、iPhone 4(电信版):OS 5.1.1越狱7、iPhone 4(通用版、移动卡):OS 6.0以上,未越狱8、iPhone 5(通用版、移动卡):OS 7.0以上,未越狱注:其中主要使用IBM X60为主要和首要连接测试设备,并安装设置软件。
以上所有设备均安装原配正版系统,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下所有操作均必须把“防火墙”全部关闭或者退出,以提高连接成功率!!!!!!!!在XP系统中直接进入“网上邻居”,选种“查看工作组计算机”,若有多个工作组选择“Workgroup工作组”,神奇的事情发生了……(Win 7 系统中操作选开始——计算机——网络——WD My Cloud)发现了一个网络计算机“WD My Cloud”果断进入后,发现了3个文件夹和一个网络打印机撑S胆大的,饿S胆小的,直接拷贝文件进入Public(公共文件夹),瞬间OK,删除操作测试也没问题。
(注意不要在根目录操作)以上证明,不用设置和安装任何软件,内部局域网操作绝对没有任何问题,长时间连接也很稳定。
接下来……咱还是要不走寻常路,既然网络使用OK了,那么这个东西能不能直接当普通的移动硬盘使用呢?众所周知,说到32位系统最大只支持2TB,也就是XP系统下只能认得2TB以下的硬盘,超过了就没反应了!心惊胆战的时刻到了!WD My Cloud后面只有一个网线插孔和一个USB3.0接口,这里要注意的是“NAS系统”接线只需要把路由器端直接拔下插入计算机的RJ45网线接口即可。
(设备上的USB接口只用于外接存储或者打印机,不能用于计算机直连,这里没有测试)接好后注意计算机的网络端口IP地址最好是自动获取,还是进入网上邻居……跟前面查找网络存储器的方法一样。
看到了么,惊不惊喜?开不开心?由此得出结论,使用NAS系统直接将它作为普通移动硬盘使用,无须考虑容量限制,直读!网络图标上可能有警告标志,不用管它。
不过还是要提醒各位防火墙切记关闭和退出啊……网络存储器的一大功能已经开发出来,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测试其通过Internet访问,例如你的WD My Cloud在家中,而你在办公室使用里面的数据资料。
(当然,两边必须全部保持都连接了Internet网络)通过Internet访问WD My Cloud数据有以下3种方法:1、注册后下载官方软件WD My Cloud Desktop(适用于Windows),并安装于计算机上。
通过这个软件进入WD My Cloud访问数据;2、注册后在你的电子邮箱中有封Email,通过Email,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直接访问你的WD My Cloud(其实Email中提供的是个地址链接,熟悉的人可以直接记录下地址,输入浏览器直接登陆);3、注册后iPhone、iPad、Android(安卓系统)安装APP应用后,通过“激活代码”连接到WD My Cloud(其实电脑也可以通过“激活代码”的方法连接访问)。
大家有可能已经看出3个方法都必须是在注册后的情况下,那如何注册呢?请继续往下看……首先,先进入西部数据的官网,找到WD My Cloud的介绍页面,选择进入其“下载”页面。
里面会看到许多相关的软件——真是一头雾水啊!其实里面真正用到的就是两个软件“WD Discovery Software”和“WD My Cloud Desktop”(千万不要下载WD My Cloud Setup切忌!切记!),这两个软件中“WD Discovery Software”是设置软件,而“WD My Cloud Desktop”就是应用软件的啦!安装软件步骤这里直接跳过,安装好后桌面自动生成“快捷方式”。
首先运行“WD Discovery Software”这个设置软件进行注册,其中需要用到一个可以正常使用的电子邮箱。
第一次运行软件时会有引导式页面,让你完成首次注册过程。
在过程中不想过慢的话,请取消掉“更新固件”等前面的勾选项,直接下一步。
上面的图为进入后的主页面,自动搜索后,左侧会出现“媒体服务器”和“网络附加存储器”两个图标,选中“网络附加存储器”,点击右侧的“配置”。
进入“配置”菜单主界面,在最上面一排,点“云访问”后,可以看到你刚才注册的用户名和Email(若注册后,刚才没有自动发送邮件到你邮箱,你可以在此重新发送)至此,注册过程告一段落。
前面提到通过Internet访问WD My Cloud数据有3种方法,以下我们开始一种一种分别实测。
首先是软件访问,安装好WD My Cloud Desktop软件后,点击桌面图标运行软件打开后你会发现里面已经有了你的设备图标,这里先不要急,因为你所看见的图标其实是你处在局域网中的本地硬盘,不是从Internet访问到的,正确的应该点击“手动连接到设备”输入电子邮件和密码(若没有密码,软件会自动跳出需要设置密码,若没有可以在前面提到的设置软件中设置,也可以先采用后面介绍的邮箱登陆的办法直接设置密码),全部输入登录后你就可以看到WD My Cloud中的数据资料。
一般用西部数据的专用软件登录,绝大部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这里也不多讲。
下面着重要讲Email登录的办法,因为我们许多时候用别人的电脑或者一些其它设备不适合随意安装软件,那么这种简便的方法是常用的。
首先进入你的Email邮箱收邮件,看到一封主题为《欢迎使用_WD_My_Cloud》的邮件,点进去查看邮件点“在此”直接跳转到登陆页面,仔细留意观察一下下面的一行地址链接,那就是登陆的页面链接,有心人可以直接保存,以后就不必进入邮箱了。
若你前面没有设置密码,这里会跳出添加密码,要Internet访问WD My Cloud必须设置密码。
输入之后点“提交”这是怎么回事情呢?原来直接访问需要运行Java插件,我在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中均遇到这个问题,必须下载安装Java 插件(此插件下载页面会自动跳转)安装完成Java插件后,先别急着再次进入,还要进行一些设置,打开Windows“控制面板”选择“程序”或“软件”中,你会发现Java的图标,点击它就会出现设置页面选择“安全”选项,你会看见安全级别是“高”,手动拉下到“中”,点确定。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重新启动电脑让设置生效,也可以尝试关闭所有的浏览器,然后再开(我个人认为是一个道理,事实上我也是选择的后者,嘿嘿……),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同理操作。
至此,就真正安装好了Java插件包,重复我们的Email进入的过程,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继续出现此页面你认为有选择吗?认命吧……顺利看到WD My Cloud里的文件夹,要进入哪个文件夹就点“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自动跳出资源管理器窗口在这里我不得不承认,西部数据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失败,至少是很不稳定,我使用IE浏览器在Windows XP和Windows Vista中均没有访问成功,只有测试Windows 7时候才顺利进入访问。
此功能使用比较烦琐,可能是西部数据建议使用它本身的软件来进入,所以这个方面是薄弱了些。
强烈建议西部数据改进这个方面,毕竟这个是重要使用对象。
为解决XP下远程访问的问题,经过N多次失败后,发现升级WD My Cloud的固件到最新固件,可以进行直接访问,但是速度实在是不敢恭维,太慢了。
下面讲解第三种方法,安装APP应用,通过“激活代码”连接到WD My Cloud(其实电脑也可以通过“激活代码”的方法连接访问),这里因为安卓系统类似,所以直接采用iPhone测试。
首先在“App Store”中搜索“My Cloud”,会找到这个应用,接下来么肯定是安装咧……出错!我靠……不是一般的难过,必须是iOS 6.0以上!也就是说老的iPhone和iPad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是没指望的了,真的是还得玩得起啊……安装好软件后运行,看见第一欢迎界面,点“立即连接”第一个,已在网络中找到“WD My Cloud”,这个其实就是你所在的局域网找到的,你可以直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