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 国际贸易常识与理论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货物、服务和知识交换的活动,是各国或地区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并且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
二、简答题1、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2、按国境和关境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三、论述题国际贸易的产生1、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之间进行的产品交换。
2、典型标志:三次社会大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这两个时期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为满足奴隶主、封建君主对奢侈品的追求而进行的,因此贸易的范围和商品的种类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具有真正的世界性。
(比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郑和下西洋用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去换取宝石、香料等)2、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提过了劳动力(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资本(建立殖民地进行掠夺性贸易所得)和市场(通过商业战争占领市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又进一步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效率高、产量大超出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成本低存在超额利润的实现可能以及对原材料的需求超过国内的供给能力)3、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国际贸易功能的多元化(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率、改进技术、加速资金积累等功能)、区域经济一体化(EU,APEC,NAFRA,ASEAN)、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除了货物贸易外,出现了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等形式)、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务贸易的平均发展速度一直高于货物贸易)、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力军地位第二章自由贸易理论一、简答题1、由于拥有不同的自然优势或后天获得的优势,两国在同一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各国都可以选择对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两国的国民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
国际贸易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技术的传播与创新,还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那么,什么是国际贸易?它又是如何发展和运作的呢?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跨越了国界,涉及到不同的货币、文化、法律和政策环境。
国际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和陶瓷就远销欧洲和中东地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捷和高效。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
有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而有的国家劳动力资源充足,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各国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用于出口。
再者,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人们渴望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和特色服务。
国际贸易的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货物贸易是最常见的形式,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制成品等的进出口。
服务贸易也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如金融、保险、运输、旅游等领域。
此外,还有技术贸易、知识产权贸易等新兴形式。
在国际贸易中,价格是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国家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等都会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汇率的波动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当一国货币升值时,其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涨,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反之亦然。
贸易政策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关税、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等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它可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减少进口。
非关税壁垒则包括进口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等。
出口补贴则是政府对本国出口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或优惠政策。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28
中国货物进出口统计
日期
进出口 总值
同比
出口总 值
同比
进口总 值
同比
进出 口差 额
2014年2月 2511.76 -4.8 1140.94 -18.1 1370.82 10.1 -229.9
进口额
64830 67420 78670 95680 108600 124440 143110 165410 127360 154640 184380
为什么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贸易术语:价格术语,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交 货地点,确定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 语。
出口:FOB价 FOB:Free on Board, “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
1516.43 876.81 3235.27 367.79 2042.72 407.52 853.2 3964.24
-261.66 -80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 3055.67 -954.05 84.51 122.28 -278.51 1097.88
欧盟**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俄罗斯 拉丁美洲
北美洲
价格指数由海关总署按月发布,基期价格指数 为100,进口价格指数与出口价格指数分别列出。
33
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的区别
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 西方国家的出口值1970年为2800亿美元, 1978年为11736亿美元; 若以7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00,则78年是265。
以出口价格指数来修正1978年的贸易值,即可得到该年出 口贸易量: 11736÷2·65=4429亿美元
178.96美元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6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续]
邮 购 贸 易 和 多 式 联 运 贸 易
陆 运 贸 易 、 海 运 贸 易 、 空 运 贸 易 、
( 五 ) 按 货 物 运 送 方 式 不 同 分 为
5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续]
直( 接四 贸) 易按 、有 间无 接第 贸三 易方 和参 转加 口分 贸为 易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是指贸易商品由生产国直接运销到 消费国,没有第三方参与的贸易活动。
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中间环节, 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公式
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
24
对外贸易条件
例如:以2010年为基准年,其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 而2012年出口价格上涨7%,进口价格下降3%,即2012年 出口价格指数为107,进口价格指数为97,则
贸易条件指数=107÷97×100=110.3
25
按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指数若大于100,则表示该国(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与基期相比,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更大, 或下跌的幅度更小,即计算期出口同样商品数量能换回比 基期更多的商品,交换比价上升,贸易条件有利。
进出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份额。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各大类(各种)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一国整个进出口贸易额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以进口初级产品为主,出
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特征 则是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27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通常把商品分为初级产品(Primary Products)和 工业制成品(Manufactured Goods)两大类 初级产品是指没有经过加工或加工很少的农、 林、牧、渔和矿产品 工业制成品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 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主要是按劳动、 资本、技术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的相对高低 来分类的。
第一章_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第一章_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贸易的概念与作用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开篇导读]国际贸易既包含着有形商品(实物商品)的交换,也包含着无形商品(劳务、技术、货币或咨询等)的交换,它对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贸易条约与协定是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之一,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整套强化了的规则和行为规范。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二、国际贸易的分类三、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它是各国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也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对外贸易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即站在一国(或地区)的角度来看一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换活动,就称之为对外贸易。
或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关系两者是总体和局部的关系。
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等等,对于国际贸易表示也不同。
其中,“国际贸易”是站在世界的角度或全球角度来看,整个国际范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交换活动。
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劳务和技术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对外贸易在交易范围(或区域)上的简单相加,不过当以一定货币单位来表示其总值时,国际贸易的总值就要小于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值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商品交换规模与空间范围的扩展国家的形成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现代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较共同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相同。
商业活动、交换环节、中介地位有共同的货币运动方式基本职能一样,都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现代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较区别:语言、法律和风俗习惯不同货币、度量衡、海关等制度不同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进出口管理政策、关税政策等国际贸易活动的风险大于国内贸易-资信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商业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等过程要复杂贸易行为受制约程度不同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二)对外贸易额和与对外贸易量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月、季、年)内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
国际贸易理论培训教程

国际贸易理论培训教程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1.1 国际贸易定义国际贸易是指在国与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这种交易通常涉及货物、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流动,以及货币的兑换。
1.2 国际贸易的意义国际贸易为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同时也为国际合作、和平与稳定提供了保障。
1.3 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和知识产权交易等。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2.1 经典贸易理论经典贸易理论主要由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构成。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其绝对优势产品,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其相对优势产品。
2.2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主要由产品差异化理论和国际规模经济理论构成。
产品差异化理论认为产品差异化可以带来市场份额的增加,国际规模经济理论则认为正规模经济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2.3 政府干预理论政府干预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关税、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等手段干预国际贸易,以实现经济、政治和外交目标。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3.1 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指无限制地开放市场,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3.2 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指通过设立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3.3 贸易自卫政策贸易自卫政策指为了应对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和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的行为,采取限制性措施,如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第四章:国际贸易实践4.1 WTO与国际贸易规则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旨在推动自由贸易和规范国际贸易行为。
4.2 自由贸易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建立的贸易自由区域,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市场的一体化。
4.3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全球范围内进行国际支付和结算的机制,目前主要是以美元为主导货币。
国际贸易知识.doc

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完成其交货义务时,风险转移。
3.通关手续的办理
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和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出口和进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4.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
(1)卖方对于买方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同样,买方对卖方也无订立运输合同的义务。
(2)卖方对于买方无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应买方的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的情况下,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其办理保险所需的信息。
成本加运费,又称运费在内价,也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例如,中国A公司与美国B公司按照CFR条件订立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中的价格条款规定:USD8.90 per piece CFR San.Francisco.CFR之后所加注的旧金山为目的港。
(二)买卖双方的主要义务
采用CFR术语时,买卖双方的主要义务及运输方式可概括如下:
(二)关于买卖双方义务的规定
采用FAS术语时,买卖双方的义务和运输方式可概括如下:
1.货物的交付
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装运港口,将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买方所派船只的旁边,完成交货。
2.风险的转移
卖方在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所派船只的旁边时,风险转移。
3.通关手续的办理
(1)卖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证件,并且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卖方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交货?
货物发生损坏或灭失的风险何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采用何种运输方式来完成货物的运输?
由谁负责办理货物的运输、保险和通关手续并承担相关的费用?
贸易术语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国际贸易中,确定一种商品的成交价,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还要考虑到商品从产地运至最终目的地的过程中,有关的手续由谁负担以及风险如何划分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贸易术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用来确定交货条件,即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时各自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另一方面,又用来表示该商品的价格构成因素。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国际贸易理论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念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1.国际贸易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P21 2.对外贸易概念: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P223.净出口:一国在同类产品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其中出口量大于进口量P23 净进口:出口量小于进口量P234.贸易差额: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P23 贸易顺差: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我国称它为出超,通常以正数表示P23贸易逆差: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我过称它为入超,通常以负数表示P24贸易平衡: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P245.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采用这种体系国家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贸易进出口P24总进口:凡进入本国国境的商品一律为进口P24总出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P24专门贸易体系:国家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贸易进出口P246.货物贸易:凡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进出口交易(有形商品贸易)P257.服务贸易:除货物贸易外其他的交易。
在国际交易商品中,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劳务的提供与接受等的统称P26特点:多为无形不可储存的;服务提供与消费同时进行;其贸易额在各国国际收支表中只得到部分反映;在各国海关统计中查寻不到8.直接贸易:P27间接贸易:P27转口贸易:P279.对外贸易额:以金额(货币)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又称对外贸易值P28 进口贸易总额(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值P28 出口贸易总额(出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P28 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P28国际(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通常单指世界出口货物总额P2910.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量P2911.贸易条件:在特定年份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P30 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P3112.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货物与服务进出口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P32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P32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P3213.国际分工: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பைடு நூலகம்10
菲律宾
阿曼
-100.2
-94.6
-129.5
-50.1
-22.6
89.0
注:对东盟逆差62.8亿美元,同比下降51.6%。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23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几个基本概念
6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和酱移 动而发生的收支状况的总和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其收入大于支出,叫国际收支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of Payments) 支出大于收入叫做国际收支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Payments) 收入与支出相等,叫做国际收支平衡 贸易收支是国际收支的一项重要项目,它同非贸易收支 一起,构成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如一国贸易收支为逆差,而非贸易收支为顺差,即可用 非贸易的顺差抵偿贸易逆差,抵偿有余,即为经常项目 的顺差;如抵偿不足,则称为经常项目的逆差
1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 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 劳务的交换活动,即站在一国(或地区)的角度来看一 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换活动,就称之为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 换活动。它是各国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 (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也称世界贸易 (World Trade) 关系 两者是总体和局部的关系。国际贸易是各国对外贸易在 交易范围(或区域)上的简单相加,不过当以一定货币 单位来表示其总值时,国际贸易的总值就要小于各国对 8 外贸易的总值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13
全国进出口简要情况表 金额单位:亿美元
12月当月 项 目 绝对值 同比% 绝对值
1—12月累计
同比%
进出口总值
2430.2
32.7
22072.7
-13.9
出口总值
1307.2
17.7
12016.6
-16.0
进口总值
1122.9
55.9
10056.0
-11.2
进出口差额
184.3
-52.8
1960.6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11
2008年进出口总额-2
全国进出口简要情况表 金额单位:亿美元
项 进出口总值 出口总值 进口总值
目
12月当月
绝对值 1,833.3 1,111.6 721.8 389.8 同比% -11.1 -2.8 -21.3 72.4
1—12月累计
绝对值 25,616.3 14,285.5 11,330.9 2,954.6 同比% 17.8 17.2 18.5 12.7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25
行 项 一.经常项目 A.货物和服务 a.货物 b.服务 1.运输 2.旅游 3.通讯服务 4.建筑服务 5.保险服务 目 1 2 3 4 5 6 7 8 9 次 差额 191,717,837 129,185,087 132,479,569 -3,294,482 -5,861,355 2,595,519 -52,719 2,715,835 -5,797,275 贷 方 828,389,270 742,081,928 669,986,890 72,095,038 19,174,808 20,232,000 736,503 4,729,119 540,786 借 方 636,671,433 612,896,842 537,507,322 75,389,520 25,036,163 17,636,481 789,222 2,013,284 6,338,061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15
2010年进出口图解
全国进出口简要情况表 金额单位:亿美元 12月当月 项 目 绝对值 同比% 绝对值 同比% 1—12月累计
进出口总值
2952.2
21.4
29727.6
34.7
出口总值
1541.5
17.9
15779.3
31.3
进口总值
对于发达国家以顺差为好,贸易顺差可以减缓生产过剩、就业 不足等矛盾;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就会使大量外 汇资金闲置,使外汇资金的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不可避 免地要承担通货膨胀的后果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19
贸易顺差来源地(2007)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18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几个基本概念
5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定义 一国在一定时期(如半年、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 之差,叫做对外贸易差额,简称贸易差额
如果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称为出超(Trade surplus), 或称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如果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为入超(Trade Deficit),或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如果进、出口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34.2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14
2010年进出口总额
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29727.6亿 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7%
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 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差 为1,831亿美元,减少6.4% 与此同时,中国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例 从2008年的11.6%降至2009年的8.9%, 2010年进一步降低至6.2%,对外贸易总体 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5
第一章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1.国际贸易的几个基本概念 2.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6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几个基本概念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7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几个基本概念
进出口差额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12
2009年进出口总额
据海关统计
2009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 同比下降13.9% 其中:出口12016.6亿美元,下降16%;进 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定义 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体积等物理计量单位来 表示的贸易规模
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额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确切地反 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不同时期的贸易额是不能直接比较的; 贸易量的概念是要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反映贸易的实际规模
贸易量=贸易额/物价指数
在实际工作中,各种商品的计量单位不一致,同样造成了贸 易上的不可比,因此,具体操作是将贸易额除以物价指数, 从而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出口价格指数
《国际贸易》课件.1
傅纯恒 Q:317909583 13606509773 (619773) zjhzfch@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1
课程结构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对外贸易政策理论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当代世界市场与市场价格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化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GATT&WTO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9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几个基本概念
3 贸易值(Trade value)
贸易值又叫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 标,各国一般都用本国货币表示 为了便于国际比较,许多国家同时又通行用美元计算 对外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月、季、年)内出 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 )
国际贸易额
是指一定时期内(月、季、年)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或地区出 口额之和 由于当今世界各国都偏向夸大本国的进口,而少算本国的出口, 因此,在统计时,通常都按FOB价计算出口额
出口货物按出口国离岸价格(FOB)计算
外国商品进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复运出口,称为复出口或再出口 复进口(Re-Import)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叫再 进口
进口货物按进口国成本、保险费加运费价格(CIF)计算
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半年或一年),某一商品既有出口又 有进口,但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其差额即为净出口;反之, 如果出口数量小于进口数量,其差额即为净进口 进口大于出口即为“贸易逆差”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2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3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傅纯恒.13606509773.
4
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 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同时GDP增长量也超过德国, 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我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 的比重提高到8.8%,世界排 名跃居到第二位 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 2972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 增长34.7%。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几个基本概念
2 进口(Import)和出口(Export)
概念辨析
进、出口的货物,指包括因外购和外销而运进和运出国境或关境 的货物。换句话说,凡是不以买卖为目的而运出和运入的货物, 都不包括在进出口统计之列。如外交机构所用的物品、出国访问 团体所携带的礼品、旅客行李和自由物品、免费赠送的货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