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郑和远航》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郑和远航PPT课件

( )战胜凶险
七次远航的意义 (6-7)
2021
14
朗读课文第一大段,在小组内讨论分层:
(1-3)扬帆启航 第一次远航的经过(1-5)( 4 )友好交往
( 5 )战胜凶险
七次远航的意义 (6-7)
2021
15
【学程单】:
1.朗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 想象扬帆启航的情景,你从这部分 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规模宏大
2021
18
2021
19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 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 粮船和水船。
装备精良
2021
20
战船
粮船
2021
水船
21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 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 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 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运用__比__喻__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风__浪__很_大__,__航__行__充__满_了__危__险__。
2021
11
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
七次远航的意义 ( )
2021
12
第一次远航的经过(1-5)
七次远航的意义 (6-7)
2021
13
朗读课文第一大段,在小组内讨论分层:
( )扬帆启航 第一次远航的经过(1-5)( )友好交往
壮观、规模之大。
2021
33
• (1)郑和远航的时间是1405年7月11日,地
点是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物是郑和及随行 的人员(人山人海)。
• (2)大船之所以成为宝船的原因是:
•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可 以乘1000多人;
七次远航的意义 (6-7)
2021
14
朗读课文第一大段,在小组内讨论分层:
(1-3)扬帆启航 第一次远航的经过(1-5)( 4 )友好交往
( 5 )战胜凶险
七次远航的意义 (6-7)
2021
15
【学程单】:
1.朗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 想象扬帆启航的情景,你从这部分 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规模宏大
2021
18
2021
19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 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 粮船和水船。
装备精良
2021
20
战船
粮船
2021
水船
21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 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 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 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运用__比__喻__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风__浪__很_大__,__航__行__充__满_了__危__险__。
2021
11
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
七次远航的意义 ( )
2021
12
第一次远航的经过(1-5)
七次远航的意义 (6-7)
2021
13
朗读课文第一大段,在小组内讨论分层:
( )扬帆启航 第一次远航的经过(1-5)( )友好交往
壮观、规模之大。
2021
33
• (1)郑和远航的时间是1405年7月11日,地
点是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物是郑和及随行 的人员(人山人海)。
• (2)大船之所以成为宝船的原因是:
•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可 以乘1000多人;
11《郑和远航》ppt课件

郑和远航
郑和(1371~1433):中国明
初航海家,回族,原姓马,出生于
云南,12岁入宫做太监,后被提拔
为内官监,赐姓郑。
郑和体格强健,聪明好学,机 敏善辩。他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入 宫后又信仰佛教。佛教以 “佛”“法”“僧”为三宝,他也
因此被封为“三宝(三保)太监”。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 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
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读准生字读音,画出生字词 和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3、理清课文条理。
wéi kuí xuàn cí shān yí
bìn
桅 魁 炫 瓷 珊 夷 鬓
mǎ qiǎn qì quán zèng sī fàn
码 遣 器 拳 赠 撕 范
浏览诊断 通过浏览课文,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时间( 范围( 意义( 影响( ) 长 ) 广 ) 重大 ) 深远 ) 大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 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5)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第二部分(6-7) 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共有7 次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洲国家 的友好交往。 第一部分可以分成三层,你能正确分层吗?并写 出段意?
• 在漫漫的旅途上,天气只是凶险的一 面,更凶险的还等着郑和和他的船队 呢! • 这种险境是什么?
(海盗的袭击)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 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 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读小资料,说说你的感受:
1、 87年之后,哥伦布两只小船 200多人发现了美洲 2、100多年后,麦哲伦3只小船 300多人发现了好望角
郑和(1371~1433):中国明
初航海家,回族,原姓马,出生于
云南,12岁入宫做太监,后被提拔
为内官监,赐姓郑。
郑和体格强健,聪明好学,机 敏善辩。他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入 宫后又信仰佛教。佛教以 “佛”“法”“僧”为三宝,他也
因此被封为“三宝(三保)太监”。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 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
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读准生字读音,画出生字词 和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3、理清课文条理。
wéi kuí xuàn cí shān yí
bìn
桅 魁 炫 瓷 珊 夷 鬓
mǎ qiǎn qì quán zèng sī fàn
码 遣 器 拳 赠 撕 范
浏览诊断 通过浏览课文,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时间( 范围( 意义( 影响( ) 长 ) 广 ) 重大 ) 深远 ) 大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 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5)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第二部分(6-7) 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共有7 次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洲国家 的友好交往。 第一部分可以分成三层,你能正确分层吗?并写 出段意?
• 在漫漫的旅途上,天气只是凶险的一 面,更凶险的还等着郑和和他的船队 呢! • 这种险境是什么?
(海盗的袭击)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 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 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读小资料,说说你的感受:
1、 87年之后,哥伦布两只小船 200多人发现了美洲 2、100多年后,麦哲伦3只小船 300多人发现了好望角
郑和远航.ppt完整版

(2)海盗的袭击
郑和表现: 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 烧着。 结果: 俘虏了海盗。
默读课文,根据“扬帆起航”、“友好 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 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复述课文的方法: 1:列提纲复述
2:抓住关键词复述
3:根据课文概要复述 复述课文应: 按照顺序、抓住关键、想象画面、活用复述
• 他们在途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 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 他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呢?
在大海上,船队好
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
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
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 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前, 一次次化险为夷。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
万里无云。苏州府刘家港码头
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和即将率领船队第
一次出使西洋。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 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点、人物是 什么?
2、复述第一自然段。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二
第11课
郑和远航
qiǎn
jiàn
kuí wú
bì n
派遣
Wéi gān
太监
xuàn
魁梧
zèng
鬓发
chéng
桅杆
炫耀
赠送
乘着
惊叹不已: 停止。
严阵以待: 等待。 扶老携幼: 带领。 化险为夷: 平坦、平安。
思考: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郑和远航? 1:课文具体生动的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的情况。 2:简要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意义和影 响。
11《郑和远航》ppt课件

•
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 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 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 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 术。
聪明的你做对了吗?
及时演练
•
友好交往: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 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 郑和作为明朝 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 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 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 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 香料等。
•
从 年至 年的28年间,郑 和率领船队共出洋 次。在本文中,作者 详写了第 次出洋,课文是 按 、 、 的顺序叙述的。
•
郑和远航, 之大, 之长, 之广,达到了 。它表现了我国 古代人民 , 也开阔了 。郑和出使, 。
•
结束
1、哪些小节你充分感受到是达到 了航海事业的“顶峰”?
2、哪些小节又让你感受到古代人 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3、哪些小节让你知道是促进了经济 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确认标识
•
他们在途中和各国进行了哪 些友好交往?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画 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 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 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 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 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 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 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 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 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 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 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 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 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11《郑和远航》ppt课件

浏览诊断 通过浏览课文,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时间( 范围( 意义( 影响( ) 长 ) 广 ) 重大 ) 深远 ) 大
确认标识
•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 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字词学习
码头 派遣 瓷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仪器 桅杆 魁梧 炫耀 珊瑚 鬓发 化险为夷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名扬海外 浩浩荡荡 波峰浪谷 镇定自若 人山人海
87年之后,哥伦布两只 小船200多人发现了美洲,
114年之后,麦哲伦3只 小船300多人发现了好望角 。
郑和远航的意义太广泛了,郑 和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航海家!难 道你不想对他说几句吗?
及 时 演 练
• 课文重点介绍了 的情 况,并点明 的重大意义。 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 精神 •和 技术。
聪明的你做对了吗?
•
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 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 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 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 术。
聪明的你做对了吗?
及时演练
•
友好交往: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 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 郑和作为明朝 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 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 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 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 香料等。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 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 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 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 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 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 一次次化险为夷。
• (1)险恶的风浪 •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大的浪花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 裂。 • 郑和表现:镇定自若、奋勇向前、化险为夷。 • 结果:战胜了风浪。 • (2)海盗的袭击 • 郑和表现: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烧着。 • 结果:俘虏了海盗。
《郑和远航》课件

《郑和远航》PPT课件
郑和是明代初期的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他带领船队远航,开辟了中国与世 界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
郑和的背景史背景,国家的政治情况。
2
郑和的生平经历
探索郑和早年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3
郑和的航海成就
展示郑和在明代永乐年间的航海成就,以及他领导的船队规模和构成。
1 朝贡和海外交往
解释郑和的使命,他领导船队进行朝贡和与海外地区的交流。
2 建筑和文化贡献
介绍郑和船队在海外地区建造的建筑和对当地文化的贡献。
3 文物和记载
展示郑和航行留下的文物和相关记载,揭示他的航海活动。
郑和的成就和影响
1
航海成就
总结郑和的航海成就和开辟海上贸易路线的影响。
2
评价和观点
介绍明朝和后世对郑和的评价和观点,反映他的重要地位。
3
影响和遗产
展示郑和对明朝海上贸易和中国航海史的影响,以及他的遗产。
中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艺
中国航海技术
介绍古代中国的航海技术,如 星宿导航和航海仪器。
造船技艺
探索中国古代的造船技艺,如 木船和帆船的构造和特点。
海洋观念
讨论中国古代的海洋观念和对 航海的重视程度。
后世对中国航海史的继承和发展
1 后世继承
反思:中国的海洋观念和航海精神
反思中国古代海洋观念与航海精神,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郑和的航行路线
东南亚
探索郑和船队在东南亚地区的航 行,与当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南亚
介绍郑和船队在南亚地区的航行, 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贸易和 文化交流。
中东
探索郑和船队在中东地区的航行, 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郑和是明代初期的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他带领船队远航,开辟了中国与世 界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
郑和的背景史背景,国家的政治情况。
2
郑和的生平经历
探索郑和早年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3
郑和的航海成就
展示郑和在明代永乐年间的航海成就,以及他领导的船队规模和构成。
1 朝贡和海外交往
解释郑和的使命,他领导船队进行朝贡和与海外地区的交流。
2 建筑和文化贡献
介绍郑和船队在海外地区建造的建筑和对当地文化的贡献。
3 文物和记载
展示郑和航行留下的文物和相关记载,揭示他的航海活动。
郑和的成就和影响
1
航海成就
总结郑和的航海成就和开辟海上贸易路线的影响。
2
评价和观点
介绍明朝和后世对郑和的评价和观点,反映他的重要地位。
3
影响和遗产
展示郑和对明朝海上贸易和中国航海史的影响,以及他的遗产。
中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艺
中国航海技术
介绍古代中国的航海技术,如 星宿导航和航海仪器。
造船技艺
探索中国古代的造船技艺,如 木船和帆船的构造和特点。
海洋观念
讨论中国古代的海洋观念和对 航海的重视程度。
后世对中国航海史的继承和发展
1 后世继承
反思:中国的海洋观念和航海精神
反思中国古代海洋观念与航海精神,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郑和的航行路线
东南亚
探索郑和船队在东南亚地区的航 行,与当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南亚
介绍郑和船队在南亚地区的航行, 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贸易和 文化交流。
中东
探索郑和船队在中东地区的航行, 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11郑和远航-课件-PPT课件

资料:
郑和下西洋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器、 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 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带回的物资 大多是土特产,有香料、药材、生产瓷器所需的 原料、珍稀动植物等。
郑和和西方航海探险家比较有本质的不同。 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 欺诈、领土扩张,以达·伽马为例,1502年他在 印度洋上遇到一艘没有武装的船,达·伽马下令 抢光船上的财物,船上700多人全被烧死,西方的 不少航海家都有残忍抢劫的记录。
• (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
浏览诊断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及意义) 经过:
1.扬帆起航 2.友好交往 3. 战胜凶险
意义: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 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 了。。。。。。
•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 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自学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
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读准生字读音,画出生字词
和自己不理解的生词。 3、理清课文条理。
浏览诊断 通过浏览课文,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大 ) 时间( 长 ) 范围( 广 ) 意义( 重大 ) 影响( 深远 )
生字词学习
wéi kuí xuàn cí shān yí bìn
郑和宝船模型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 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 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 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 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战船
粮船
水船
11、郑和远航PPT

• 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浏家港 (今太仓市浏河镇),地处浏河与长江交 汇处,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郑和船 队在浏家港集结出海之前,每次必到镇上 天妃宫进香朝拜,祭祀天妃,祁保出入平 安。宣德六年(1431年)曾刻石立“浏家 港天妃宫石颗番事迹碑”,因此,此处是 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
之大, 之广,达到了
•
。
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
•
,也开阔
•了
。郑和出使,
•
。
•
结束
• 战胜凶险: 当是统治爪哇国的有两个国王,互相 之间开战,史料记载是“东王”和“西王”,至 于到底是些什么人,那也是一笔糊涂账,反正是 “西王”战胜了“东王”。“东王”战败后,国 家也被灭了,“西王”准备秋后算账,正好此时, 郑和船队经过“东王”的领地,“西王”手下的 人杀红了眼,也没细看,竟然杀了船队上岸船员 一百七十多人。 郑和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十分
默读课文,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 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 扬帆启航: 据《明史》《郑和传》记 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 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 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 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 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 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记:“宝船 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生字词学习
• 码头 桅杆 • 瓷器 派遣 • 威胁 炫耀 • 鬓发 率领 • 化险为夷
魁梧 赠送 范围 满载
抱拳 珊瑚 撕裂 健步
•
• 扬帆起航 • 码头 人山人海
彩旗 迎风招展 宝船 雄伟壮观
• 郑和 身材魁梧 健步抱拳 高举令旗 大喊“启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大 (人多、船多)
战船
粮船
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 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 高举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郑和的( 自信、威武 )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 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友好交往
自由朗读4小节,用 笔划一划,看看郑和是 怎样与别国进行友好交 往的?
二、精读课文
•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 点、人物是什么?
• 2、他们在途中和各国进行了哪 些友好交往?
• 3、他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又 是如何克服的呢?
扬帆起航
自由朗读1-3小节, 边读边体会,看看你 会有什么感受?
交流:
(1)郑和远航的时间是( 1405年7月11日 点是( 苏州府刘家河码头 ),人物是 ( 郑和及随行的人员 )。 ),地
郑和远航
11郑和远航
1、本篇课文写郑和什么时候远航? 2、从哪里出发?经过哪些地方?到哪里去? 3、他带了哪些人、哪些物远航的? 4、远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 何克服的? 5、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刘家港
古里
郑和宝船模型
战船
粮船
水船
郑和宝船使用的铁锚
郑和宝船的舵
生字词学习
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 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 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 明宣宗赐葬郑和于南京牛首山 南麓。终年62岁。
87年之后,哥伦布两只 小船200多人发现了美洲,
114年之后,麦哲伦3只 小船300多人发现了好望角 。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 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 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 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 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 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运用了( 列数据 )说明方法
船大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航海罗盘: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 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
船先进
‚......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随行的有水手、......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船队像一条巨龙,...‛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 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 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如果你就是郑和,与别国国王见面时会怎么 做,又会怎么说?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 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 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 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 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 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 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 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 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 好的感情。
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他 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 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 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已在研 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通各 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 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 从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 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 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 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 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 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充分证明了 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 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 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 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 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时间之长、范围之广
(
顽强
)的探索精神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资料:
郑和下西洋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器、 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 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带回的物资 大多是土特产,有香料、药材、生产瓷器所需的 原料、珍稀动植物等。 郑和和西方航海探险家比较有本质的不同。 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 欺诈、领土扩张,以达· 伽马为例,1502年他在印 度洋上遇到一艘没有武装的船,达· 伽马下令抢光 船上的财物,船上700多人全被烧死,西方的不少 航海家都有残忍抢劫的记录。
理解词语
• 扶老携幼:携,携带。搀扶着老人,领着小孩。 • 惊叹不已:已,止。不住的惊讶赞叹。
• 严阵以待: 待,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
敌人。
• 化险为夷:
夷,平坦,平安。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 为平安。
我们今天要学的郑和是什么样的呢?
身材魁梧
抱拳告别 镇定自若
健步上船
友好亲切 鬓发全白
桅杆
魁梧
炫耀
瓷器
珊瑚
化险为夷
鬓发
码头
派遣
机器
拳头
赠送 捐赠
撕扯 撕破
范围 防范 模范
尺码
筹码
消遣
大器晚成 赤手空拳 拳打脚踢
调兵遣将 仪器
港码 桅杆
瓷器 险境
魁梧
沿途
健步 抱拳
满载 珊瑚
威胁 炫耀
鬓发 率领 化险为夷
俘虏
凶险
撕裂
规模宏大
浩浩荡荡 严阵以待
扶老携幼 名扬海外 波峰浪谷
惊叹不已 奔腾咆哮 镇定自若 脱缰的野马 狂风呼啸
(2)大船之所以称为宝船的原因是: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可以乘 1000多人; B、船上有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 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C、船上满载着瓷器、丝绸等。
每艘宝船长约148米,宽约60米,有十多层 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 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 驶。
当人们看 到如此精 美的东西 时,想象 下,人们 都会说些 什么?
战胜凶险
阅读第5小节,思考 他们遇到了哪些凶险? 又是怎样克服的?
你对郑和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智勇双全 (1)险恶的风浪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花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郑和表现:镇定自若、奋勇向前、化险为夷。 结果:战胜了风浪。 (2)海盗的袭击 郑和表现: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烧着。 结果:俘虏了海盗。
现在,你想怎样评价郑和的 这次远航呢? 意义重大 充满凶险 规模之大 范围之广 令人骄傲 史无前例 时间之长
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 航,在众多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 中与各国‚友好交往‛,一次次‚化险为 夷‛,真是令人回味无穷!我们还感受到 了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拓 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 到骄傲。
同学们知道世界上哪一年的哪一个人发现新 大陆的?
1492年 哥伦布
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 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 了80多年!
航海英雄——郑和
11 郑
和 远
航
郑和(1371~1433):
中国明初航海家,回族,原姓
马,出生于云南,12岁入宫做 太监,后被提拔为内官监,赐
姓郑。
郑和体格强健,聪明好学, 机敏善辩。他原先信仰伊斯兰 教,入宫后又信仰佛教。佛教 以“佛”“法”“僧”为三宝 ,他也因此被封为“三宝(三 保)太监”。
同学们,让我 们来一起分分 段吧!
第一段:主要 写郑和率领 船队第一次 远航的情况, 是分三层来 介绍的。 (详细)
第二段:简要介绍 郑和从1405年到 1433年有过七次 远航,促进了我 国和亚非国家的 友好交往。 (略写)
1 2 3 4 5 6 7
扬帆起航 友好交往
战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险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