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5.5.1测定及中腰线的调整(精)

合集下载

井下巷道测点及中腰线管理办法

井下巷道测点及中腰线管理办法

井下巷道测点及中腰线管理规定
测量是矿井生产的眼睛,巷道测点及中腰线是井下生产的导航标。

目前,随着我矿生产的延伸、采空区和老空区的增多,严格按生产科和地测中心的设计和放线的要求生产,是我矿安全生产重要保证,为此,结合实际情况并参照《测量规范》,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1.开、掘队组在新工作面开口施工前必须有生产科的设计及《施工准许通知单》,在接到通知单后2日内,地测中心核定放线后方可施
工。

若随意开口施工者,一切责任由开口者负责。

2.开、掘队组必须要保护好测点及中腰线点,如中腰线点受到破坏应停止施工并及时通知地测中心重新标定,如盲目施工造成巷道返工
等安全事故,由施工队组负责。

3.开拓队组喷一次中线或腰线,掘进队组每破坏一次中线,扣当月进尺2米。

4.生产队组在接到地测中心发送的到位通知单或停掘通知单后,应掌握好进度并及时上报地测中心及各有关单位。

5.开掘队组配备的激光由队组自行安装和管理。

若激光有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地测中心,地测中心在24小时之内维护及更换,因
队组原因造成激光损坏,按原价赔偿。

6.井下生产队组不得自行移动测点,如盲目施工造成巷道返工等安全事故,有施工队组负责。

7.在井巷施工中,队组施工外切眼以内,运输巷,回风巷中间的小贯
眼时,有队组与地测中心协商,经地测中心同意后,方可自行开口施工,否则扣除进尺,安全责任由开口者负责。

8.因测量原因造成工程事故,将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对有关测量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地测中心
2009年10月5日。

矿山测量中同时给定巷道中腰线方法的探讨

矿山测量中同时给定巷道中腰线方法的探讨

矿山测量中同时给定巷道中、腰线方法的探讨摘要:矿山测量中激光指向仪因其亮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单色性,被广泛应用于巷道中腰线标定。

传统方法激光指向仪是配合经纬仪和水准仪使用的,操作繁复,且精度相对较低。

本文利用激光指向仪配合全站仪,探讨一种可以同时给定巷道中线和腰线方法。

关键词:激光指向仪全站仪归化放样矿山测量中,激光指向仪因其亮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单色性,被广泛应用于巷道中腰线标定。

传统激光指向仪给中、腰线,是在经纬仪、水准仪分别放样出巷道的中线、腰线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激光指向仪,使激光束通过中线且平行于腰线而实现的。

其中,激光束方向的反复检核不但需花费大量时间,且方向调整仅靠三个中、腰线点来控制,调整的程度无法精确量化,自由程度较大,造成指向精度下降。

本文利用激光指向仪配合全站仪,探讨一种可以同时给定巷道中线和腰线方法。

1.传统激光指向仪给中线、腰线的步骤①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选择位置安装激光指向仪。

②用经纬仪给出巷道中线,中线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不少于30m,调节仪器,使激光指向仪通过中线。

③用水准仪在中线的垂线上给出腰线,并作记号,腰线点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不少于30m;调节仪器,使激光束平行于巷道腰线。

④反复检核激光束给出的巷道中线和腰线,直至合乎要求为止。

2. 新方法施测方案及实施步骤2.1 施测方案①直接或间接测量架设激光指向仪点(出光孔中心)的三维坐标S (X S ,Y S ,H S );②计算S 点所在巷道横断面的位置信息,距中线I 和距底板高差h ,如图;③在巷道掘进窝面,归化放样一点A ,使其在所在横断面的位置为距中线I A =I 和距底板高差h A =h ; ④调整激光指向仪,使激光束指向A点。

SA 即为巷道掘进方向。

2.2方案的实施2.2.1 利用Casio fx-5800计算器编程″X0=″?C: ″Y0=″?D: ″FWJ=″A:″BPDL=″?M: ″BPDH=″?H:″PD=″?B:″QG=″?T: ″K=″?K 巷道设计参数输入Lbl 0程序进口 ″X1=″?X: ″Y1=″? Y: ″H1=″?G: 变量(X 、Y 、H )输入 X-C →E:Y-D →F →S: 计算S Tan -1(F ÷E)→J:IF J ﹤0:THEN J+360→J:IFEND: 由坐标反算方位角 S ×SIN(J-A)→I: ″I=″:I ◢ 计算测点距中线并显示 S ×COS(J-A)→ L: ″L=″:L ◢ 计算该点进尺并显示图 1Abs(I)→I:H+(L-M)×B→Q: ″H0=″:Q◢计算该点所在断面底板设计高G-Q→U: U◢计算测点到底板高差Goto 0 程序出口说明:”X0”,”Y0”,为巷道起点坐标;”FWJ”为巷道设计掘进方向的方位角;”BPDL”为变坡点相对起点的进尺;”BPDG”为巷道变坡点高程:”PD”为边坡后的坡度,“K”为巷宽的一半。

井巷施工和巷道中腰线的标定与检查

井巷施工和巷道中腰线的标定与检查

xxxxxxx煤矿中腰线标定记录xxxxxxx煤矿2014年井巷施工和巷道中腰线标定管理办法为了加强煤矿测量工作管理,规范井巷施工和巷道中腰线标定工作方法,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测量规程》等法规,编制本管理办法。

一、技术管理规定1、新开工巷道和曲线巷道必须有标定工作设计图;须对起算数据的上一级导线进行检测。

重要贯通测量及500米以上巷道贯通测量应有设计并审批。

精度符合规程规定和工程要求,贯通通知单应提前(岩巷20-30米,煤巷30-40米)发送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和领导。

坚持巷道开门、停头、复工、停采及工程进度等通知制度。

2、新开工巷道标定中腰线的起算数据,应由两人单独抄录,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在井下点号不清时,标定前必须量边检查起算点。

开口线必须测量两次进行标定,或第一次标定开口线后,掘4~5米后及时进行第二次标定。

3、中腰线标定工作必须有专用记录本。

记录本要求封面、目录、备注栏、起算数据来源、草图等内容齐全。

4、中线点必须成组设置,每组均不少于3个,点间距离不小于2米,最前面的一个中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大巷、硐室、采区巷道最大不超过20米;回采巷道最大不超过30米。

5、腰线点15米一组,每组不少于3个,点间距离不小于2米;也可每30—40m设置一个,但须在帮上画出腰线;腰线距巷道底板(轨面)的高度在本矿井中为轨面以上1.0m,或巷道底板以上1.0 m。

最前面的一个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最大不超过20米;遇到巷道起伏,中线无法照准工作面,掘进队要及时通知地测科延设中线。

6、采用激光指向仪指示巷道方向时,激光指向仪安置必须安全牢靠,爆破掘进工作面,仪器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应大于70米;综掘工作面,仪器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应大于20米。

其光束方向应根据仪器标定的中腰线确定。

所用的中腰线点一般不少于3个,第一点距离指向仪不小于2米,第一、二两个中线点点间距离应不小于2米,第二、三中线点点间距离应不小于20米。

煤矿测量中腰线管理办法

煤矿测量中腰线管理办法

签发:中腰线管理办法为了加强煤矿测量工作管理,规范测量工作方法,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测量规程》等法规,编制本管理办法。

一、中腰线管理规定1、新开工巷道必须对起算数据的上一级导线进行检测。

坚持巷道开门、停头、复工、贯通、调向、变坡等通知制度。

2、新开工巷道标定中腰线的起算数据,应由两人单独抄录,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在井下点号不清时,标定前必须量边检查起算点。

第一次标定开口线后,掘8-15米后及时进行第二次标定。

3、中腰线标定工作必须有专用记录本。

记录本要求封面、目录、草图等内容齐全。

4、中线点必须成组设置,每组3个,点间距离不小于 2米,最前面的一个中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大巷、采区巷道最大不超过20米;回采巷道最大不超过30米。

5、腰线点15米一组,每组不少于3个,点间距离不小于 2米;腰线距巷道底板1.0m以上。

最前面的一个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最大不超过20米;遇到巷道起伏,腰线无法照准工作面,掘进工区要及时通知技术科延设中线;6、采用激光指向仪指示巷道方向时,激光指向仪安置必须安全牢靠,综掘工作面,仪器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应大于15米。

所用的中线点一般不少于3个,中线点点间距离应不小于2米,遇到巷道起伏,指向仪无法使用,掘进队要向技术科提交放线申请及时通知技术科前移指向仪。

7、巷道每掘进100米,应至少对中线点进行一次检查测量,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中线。

8、所有中腰线标定工作必须下发通知单,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使用统一的通知单格式,一式两份,一份发施工队,一份留技术科存档。

9、所有的腰线点要用白油漆标明。

10、在施工测量前,应熟悉设计图纸,验算与测量有关的数据,核对图上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几何关系及设计是否相符。

11、各种测量的起算数据,必须经过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12、各种原始记录内容必须齐全,不得胡乱涂改。

记录必须经过复核检查。

未经复核检查,其原始记录不得使用。

煤矿基建时中腰线制度

煤矿基建时中腰线制度

国投哈密一矿中腰线管理制度1、开工位臵、中心方向、坡度,由项目施工单位技术部门按各巷道总体设计进行给定,由哈密一矿地测部门及监理单位进行复合,中、腰线一经给定,任何人不准擅自变更位臵及中腰线。

2、各类巷道应按下列规定给定中腰线:(1)、巷道开门的5米之内,由项目部技术部门负责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给线,由建设方地测部门进行复测。

标定中腰线的起算数据,应由两人单独抄录,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在井下点号不清时,标定前必须量边检查起算点。

开口线必须测量两次进行标定,或第一次标定开口线后,掘4-5米后及时进行第二次标定。

(2)、爆破掘进工作面,直线巷道每50米由施工单位放一组中线,每组均不少于3个,点间距离不小于2米。

每前进30米,进行检查校正一次中线,因转弯、变坡、其他障碍影响等不能直视迎头时必须及时进行延线。

最前面的一个中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大巷、硐室、采区巷道最大不超过20米。

(3)、施工单位各班组在使用中线时,如3个中线点不共线时,必须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技术组按要求延设,严禁使用两个中线点照线。

(4)、巷道拐弯时,由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进行给拐弦方向线,每弦2米之内必须给定弦方向线。

(5)、主要巷道需要配臵激光指向仪,由施工单位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标定,及时上报建设方地测部门及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测量人员及监理进行校准;采用激光指向仪指示巷道方向时,激光指向仪安臵必须安全牢靠,爆破掘进工作面,仪器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应大于70米;综掘工作面,仪器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应大于20米。

其光束方向应根据仪器标定的中腰线确定。

所用的中腰线点一般不少于3个,第一点距离指向仪不小于2米,第一、二两个中线点点间距离应不小于2米,第二、三中线点点间距离应不小于20米。

正常施工时每前进80-100米时,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施测导线给予校正。

遇到巷道起伏,指向仪无法使用,施工队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前移指向仪。

(6) 巷道腰线每10米标定一组腰线点,每100米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腰线校核。

煤矿开掘巷道中腰线标定标准

煤矿开掘巷道中腰线标定标准

开掘巷道中腰线管理规定为了进一步规范巷道中腰线的标定、使用、保护,确保巷道按设计图纸施工,特制定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一、中腰线的标定、使用及保护1.直巷每30~40米地测队给一组中心线(开口、拐弯、变坡等特殊情况除外),每组中心线不少于3个中线点,中线点间的距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大于2米。

不沿煤(岩)层顶板既按设计坡度施工的巷道,根据设计坡度每30~40米放一个腰线点,沿煤(岩)层掘进的巷道,煤(岩)层顶板坡度即为巷道施工坡度,不再另给施工腰线。

中腰线点应有明显的标记。

2.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测队尽量给出巷道的正中心线,以方便施工单位使用。

因客观条件或精度需要只能给偏中心的,要以业务通知书的形式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偏中心和正中心的相对位臵关系。

3、新开口的巷道,开拓科按规定提前3天把开口通知单送给地测队。

地测队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并进行闭合验算,确认无误后,按开口通知单要求的日期,根据巷道的设计方位和设计顶(底)板标高给定中腰线。

4、巷道开口或拐弯的中线,可用图解支距法或用直径大于0.5m的量角器根据控制距离和设计夹角标定。

为确保工作质量,要求由测量组组长和包头测工一同作业。

掘进4-8m时用仪器重新进行精确标定。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直接用仪器标定。

为了及时发现标定错误,要求正巷施工50米前要进行第一次导线测量。

5、巷道开口或变坡的腰线,原则上同中线一起用经纬仪标定。

精度要求较低的巷道也可用坡度规(矿用半圆)给腰线。

并在业务通知单上注明腰线距底板的距离。

腰线至底板的距离是指腰线点沿垂直于巷道底板的法线方向到底板的距离,一般有1米、1.5米、巷道断面的拱基线高度三种规格。

6、施工单位要求放线的当班,现场必须有一名技术员以上跟班干部协调放线工作,当班验收员必须在现场配合,以利于测量放线的顺利实施和现场测量人员向施工单位交代中心点位臵及注意事项。

7、保护好标定的中、腰线点和导线点(现场有标记和点号)是施工单位的义务,导线点下不准堆放物料。

中腰线管理办法

中腰线管理办法

中腰线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掘进巷道中腰线管理的通知公司井下各施工队组:为了进一步规范井巷掘进的中腰线测设、标定工作,加强对井下巷道中腰线测点的管理保护,提升现场中腰线管理的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测量作业的精度,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一、中腰线的测设与标定1、本矿井下施工队组掘进巷道的中腰线由矿地测科标定、延伸,队组不得私自延伸中线。

2、本矿井下外委施工队组应配备专人负责管理日常中腰线工作。

3、所有外委施工队组,非专业测量人员不得随意私自测设、延伸巷道中线,标定巷道开口等工作。

4、掘进巷道每组中线点至少标定3个,间距不小于2米。

5、巷道内测点应尽量布置在顶板完好,压力小的位置,测点必须固定牢固,严禁拴在梯子梁、顶网上。

6、巷内所有测量点必须喷漆并用铭牌表示,任何队组或个人不得随意破坏测点和铭牌。

7、掘进巷道中线标定后,队组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激光指向仪的安装调整工作,并更新中腰线牌板,牌板内容要与现场一致。

8、所有掘进巷道的中腰线标定后,必须发放中腰线通知单,各队组在未接到新的中腰线通知单之前,不得私自调整中腰线。

9、激光指向仪必须安装牢固,不得摇摆晃动。

10、施工队组必须每班有专人负责施工前检校中线,确认激光指向仪能照准三个以上中线线绳,并都位于激光指向仪光斑中心。

如有异常经调整激光后仍达不到使用条件,应停止掘进并立即向矿地测科汇报。

11、激光指向仪光斑发散或照射不到工作面时,必须停止掘进,调整激光或重新测设、延伸达到使用条件后,方可继续掘进。

12、激光指向仪距离掘进面100米以内,光斑直径不大于15mm,距离掘进面200米以内,光斑直径不超过20mm。

13、巷道腰线必须在巷道两帮明确标识,并严格按给定腰线掘进,误差不超过±100mm。

14、所有新掘巷道的开口位置标定、腰线标定前,必须有生产科下达的书面开口定位通知单,明确位置和坡度。

15、巷道中线需要延伸时,队组应提前1个工作日向地测科发出延伸需求。

巷道中腰线管理办法1

巷道中腰线管理办法1

巷道中、腰线管理办法为保证井下测量和中腰线准确无误,不发生因测量引起的工程事故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根据矿井工程计划安排,地测科必须在巷道开工前三天,下达井巷工程开工、中腰线标定通知单,测量人员接到通知单后,必须以施工设计、规程、任务通知单为依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中腰线的标定。

二、测量部门应对设计数据进行复算,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部门联系,并及时解决。

施工队在施工的作业面需测量放线时,应提前一天与地测科联系,放线时施工队(或队长)提前到地测科与测量人员一起下井测量放线,测量放线结束后地测科测量人员现场交底,升井后及时以书面形式下发技术交底单,技术交底单一式三份,并将测点数据上图。

三、放线时测量人员要将中线点固定好,施工队要保护好,巷道进尺2米时要及时通知地测科进行复测,防止发生错向。

四、测量人员对巷道的中、腰线进行一次标定,中、腰线点要设置成组,每组不少于三个。

若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善造成测量点遭到破坏,将对该队实行罚款500元,负责人200元,同时与地测科联系进行补测。

测量点遭到破坏又不通知生产进行补测造成工程失误由施工队承担全部责任并罚款1000元,返工工程不预结算,且不考虑耽误工期。

地测科验收人员要每天对各井筒的中线进行验收,发现中腰线误差较大时要立即停止施工,进行返工。

五、需用激光指向仪指示中、腰线时,由施工队负责激光指向仪安装和管理。

仪器的安置必须安全牢靠,仪器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应不小于70m。

地测科测量人员负责调校,并根据标定数据及时向施工队发出标定通知书。

通知书要标明激光到顶、底、腰线的尺寸,施工单位要根据测量部门提供通知书尺寸进行施工。

激光使用期间施工单位要保证激光仪的稳定性,严禁乱调乱动,发现偏差及时向地测科联系,由测量人员重新标定。

若人为破坏或施工队管理不善人员造成激光偏移的发现一次罚责任人200元。

六、施工队队长对本区施工工程的中、腰线负全面管理责任,地测科测量人员负责定期校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线到下水平,直接丈量出井筒中心之间的偏差值,即为立井贯通 的实际偏差值。有时也可测绘出贯通接合处上、下两段井筒的横 断面图,从图上量出两中心之间的距离,就是立井贯通的实际偏 差。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三、贯通后巷道中腰线的调整
测定巷道贯通后的实际偏差后,还需对中腰线进行调整。 (一)中线的调整 巷道贯通后,如实际偏差在容许的范围之内,对次要巷道只 需将最后几架棚子加以修整即可。对于运输巷道或砌碹巷道, 可将距相遇点一定距离处的两端中心线A与B(图5-15)相连, 以新的中线 A 1' 2' 4' 3' B 代替原来两端的中线 A1 2 和 B 3 4 指导最后一段巷道的砌筑。
(二)平斜巷贯通时竖直面内偏差的测定 (1)用水准仪测出或用小钢尺直接量出两端腰线在贯通接合面 处的高差,其大小就是贯通在竖直面内的实际偏差。 (2)用水准测量或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连测两端巷道中的已 知高程控制点(水准点或经纬仪导线点),求出高程闭合差, 它也实际上反映了贯通高程测量的精度。
(三)立井贯通后井实际偏差的测定 立井贯通后,可由地面上或由上水平的井中处挂下中心垂球
贯通后实际偏差的测定 及中腰线的调整
一、贯通后实际偏差测定的意义
巷道贯通后,实际偏差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具有以下 意义。 (1)对巷道贯通的结果作出最后的评定; (2)用实际数据检查测量工作的成果,从而验证贯通测量误 差预计的正确程度,以丰富贯通测量的理论和经验; (3)通过贯通后的连测,可使两端原来没有闭合或符合条件 的井下测量控制网有了可靠的检核和进行评查和精度评定; (4)作为巷道中腰线最后调整的依据。 井巷贯通后,应在贯通点出测量贯通实际偏差值,并将两端导 线、高程连接起来,计算各项闭合差。
A1 2 1′ 2′
的调整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腰线的调整 若实际的贯通高程偏差△h很小时,可按实测高差和距 离算出最后一段巷道的坡度,重新标定出新的腰线。在平 巷中,如果贯通的高程偏差△h较大时,可适当延长调整坡 度的距离。如图5-16所示。
图5-16 纵断面图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贯通后实际偏差的测定
(一)平斜巷贯通时水平面内偏差的测定 (1)用经纬仪把两端巷道的中心线都延长到巷道贯通结合面 上,量出两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其大小就是贯通巷道在水平 面的实际偏差,如图5-14所示。
图5-14平斜巷贯通时水平面内偏差的测定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将巷道两端的导线进行连测,求出闭合边的坐标方 位角的差值和坐标闭合差,这些差值实际上也反映了贯通 平面测量的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