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运动治疗颈椎病
治疗颈椎的锻炼

治疗颈椎的锻炼
治疗颈椎的10种锻炼方法包括有打羽毛球、游泳、看天空、扩胸运动、向后转头、跳广场舞、左右耸肩、打篮球、颈部拉伸、抚项触背等。
1、打羽毛球:打羽毛球的时候眼睛追随羽毛球轨迹,可以有效运动颈部的肌肉以及韧带,有效缓解肌肉及韧带的紧张感或紧绷感。
2、游泳:颈椎病患者在游泳过程中需要经常将头部抬起进行呼吸,有利于维持颈椎正常的曲度。
3、看天空:在仰头看天空的时候,会拉伸颈部的肌肉以及韧带,增加颈部肌肉韧带的弹性,达到锻炼的作用。
4、扩胸运动:扩胸运动过程中也会牵拉到颈部的肌肉以及韧带组织,从而达到锻炼肌肉和韧带的目的。
5、向后转头:首先扎好马步,上身前倾后,头部向后旋转,也可以很好的锻炼颈部肌肉和韧带。
6、跳广场舞: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健身方法,该动作比较简单,可以使全身的肌肉得到有效锻炼。
7、左右耸肩:双脚分开与肩齐,双臂下垂,左右交替耸肩,对锻炼颈部肌肉也有一定帮助。
8、打篮球:打篮球是一种高强度的运动,运动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旋转颈部,也能起到锻炼进步的目的。
9、颈部拉伸:左右摇摆头部,可使颈部的肌肉以及韧带得到有效的伸展,帮助肌肉和韧带恢复弹性,以改善颈椎病引起的不适症状。
10、抚项触背:一侧手臂向上屈肘触摸后背,另外一侧手臂向下屈肘触摸后背,双手可交替运动,每次重复10-20次,也能起到锻炼颈椎的目的。
颈椎病四步法功能锻炼

预防为主:未来颈椎病的治疗将更加注重预防,通过加强颈椎保健知 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颈椎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四步法功能锻炼步骤及方法
第一步:仰卧位颈部屈伸运动
总结词
舒缓颈部肌肉,改善颈椎曲度
详细描述
患者仰卧于床上,双手交叉置于枕后,头部略前屈,使下颌向胸部方向靠近。然后缓慢还原,重复 10-15次。注意动作过程中保持舒适,不要过度用力。
第二步:俯卧位颈部后伸运动
总结词
增强颈部后伸肌群力量,改善颈椎生 理曲度
诊断方法
颈椎病可以通过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 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如X光片、CT、MRI等,综合判断是 否患有颈椎病以及其类型和程度。
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性
预防
预防颈椎病的关键在于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工 作或使用电子产品,加强颈部肌肉锻炼,保持适当的体重, 避免过度劳累等。
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后,可以减轻颈椎 的压力,改善颈椎的血液循环,促进 颈椎的恢复和健康。
肌肉力量增强原理
颈椎周围的肌肉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四步法功能锻炼通过特定的动作 和姿势,可以增强颈椎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的稳定性。
肌肉力量增强后,可以更好地保护颈椎,防止颈椎受到损伤,同时也可以提高颈 椎的支撑能力,减轻颈椎的压力。
01
局限性
02
效果因人而异: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不同,因此颈椎病四步 法功能锻炼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
03
需要长期坚持:该锻炼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对于一 些患者来说可能难以坚持。
如何治疗颈椎病

防治颈肩病的颈肩操,适合于长时间操作电脑,伏案工作的人群(来自央视2套《健康之路》节目)。
轻度的,坚持做颈肩操。
重度的,到医院看医生。
1.双掌擦颈十指交叉贴于后颈部,左右来回摩擦。
2.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感到酸胀为好。
3.前后点头头先向前再向后,往前时脖颈尽量向前拉伸。
4.回头望月双手叉腰,头颈转向身后(先左后右),观看身后天空中的月亮。
5.颈项争力两手紧贴大腿两侧,两腿不动,头转向左侧时上身向右转;头转向右侧时上身向左转。
6.颈手争力十指交叉紧贴在头后枕部,头颈用力后伸,双手用力向前顶。
7.双手托天双手交叉举过头,仰视手背5秒钟。
8.转身回望右腿前弓,身体向左旋转,右掌上托,左掌向下用力拔伸,回头望左手。
然后换左腿,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9.旋肩舒颈两手放在两肩,先由后向前旋转,再由前向后旋转。
10.双掌夹颈头略为后仰,左手掌拿捏后颈部肌肉。
然后换右手,动作相同。
注意事项:1.每天锻炼2次。
2.一套10个动作不一定全部都做,可以只选做几个。
3.开始学做,特别是老年人,动作的频率要慢,幅度要小,力度要轻。
/question/93510434.html?fr=ala0你坐一段时间以后,可以站一下,双腿稍稍分开,双手背在后面握好,两肩尽量往后,同时头往上抬,眼看天花板,做个几分钟。
很简单,但是很有效背上的肌肉肩膀颈椎都能锻炼到。
电脑族必做运动用10分钟放松你的肩部经常伏案工作,经常使用键盘、鼠标的人群,总是会感觉自己的肩部沉重、酸疼。
特别想找个人给揉揉,其实不用,只要每工作1个小时,用10分钟的时间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就可以缓解不适的感觉了。
上部:办公间放松运动1.坐姿伸展胸运动坐于椅上,双臂尽量向身体两侧伸展并做后拉动作,使胸部得到充分伸展,五指张开,双腿向前自然弯曲,头部稍向后仰,同时配合深呼吸,呼气时加大伸展活动,切勿弹振坐椅。
2.俯卧挺身练习身体自然趴在桌面,利用腰部做支撑点(可用衣服或毛巾做铺垫),腰部始终保持紧贴于桌面边缘,双臂交叉于胸前呈90度,上身缓慢做上行挺身运动,肘关节距离桌面10厘米即可,上行幅度不易过大,双脚不要移动。
颈椎病的自我锻炼方法

颈椎病的自我锻炼方法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痛等。
适当的自我锻炼可以帮助缓解颈椎病的症状,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自我锻炼方法。
1. 颈部伸展运动:坐直身体,放松双臂,然后缓慢地向前弯曲颈部,直至下巴靠近胸部,稍停片刻后慢慢还原。
然后将头向左、右两侧分别转动,每个方向转动数次。
2. 摇头运动:坐直身体,放松双臂,然后缓慢地将头向左、右两侧摇动,使耳朵尽量靠近肩膀,每个方向摇动几次。
3. 肩部放松运动:坐直身体,放松双臂,然后缓慢地将肩膀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分别收缩和松开,每个方向进行数次。
4. 转颈运动:坐直身体,放松双臂,然后缓慢地将头向左、右两侧转动,使头尽量靠近肩膀,每个方向转动数次。
5. 颈部按摩:用手指轻轻揉捏颈部肌肉,可以从下颌骨下缘开始,沿颈椎上下揉捏,可以帮助放松颈部肌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颈椎病自我锻炼方法,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果症状严重或者自我锻炼无效,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与睡姿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与睡姿颈椎病是一种影响颈椎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胳膊无力和感觉异常。
为了缓解颈椎病的症状,自我治疗和建立正确的睡姿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和正确的睡姿。
一、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1.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长时间的不正确坐姿或站姿可能会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应保持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并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 适当的休息和运动:当颈椎疼痛出现时,休息是必要的。
但是,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和颈椎僵硬。
因此,要适度休息并进行一些适量的运动,如颈部伸展运动、游泳和散步等。
3. 热敷和冷敷:对于急性炎症期的颈椎病,可以使用热敷来缓解疼痛和松弛肌肉。
而对于慢性疼痛或者肌肉紧张的情况,则可以使用冷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4. 减轻负荷和避免劳累:颈椎病的症状往往会因头部负荷过重或过度劳累而加重。
因此,要尽量减轻头部的负荷,避免长时间低头查看手机或者电脑屏幕,避免长时间用力抬举重物等。
5. 合理配戴颈椎支撑器和枕头:如果颈椎病症状严重,可以考虑佩戴颈椎支撑器。
支撑器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颈椎,缓解疼痛。
此外,选择合适的枕头也非常重要,应选择符合颈椎生理曲线的枕头,保持颈椎的自然弯曲。
6. 使用草药和药膏:一些草药如川芎、大黄等可以通过热敷或者擦拭的方式来缓解颈椎疼痛。
另外,一些具有舒缓作用的药膏如止痛膏也可以在患处涂抹,从而缓解疼痛。
7.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理健康:颈椎病可能会影响个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的态度,同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可以帮助缓解不良情绪和提高应对疼痛的能力。
二、正确的睡姿正确的睡姿可以减轻颈椎病的症状,加快康复进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正确的睡姿:1. 仰卧睡姿:仰卧睡姿是较好的睡姿之一,它可以保持颈椎自然弯曲,并减少颈椎受力。
在仰卧睡觉时,可以使用高度适中的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曲线。
2. 侧卧睡姿:侧卧睡姿也是常见的睡姿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当的枕头高度。
治疗颈椎病的动作

治疗颈椎病的动作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很多人都会遭受到它的折磨。
颈椎病的发生与我们现代生活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例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使用电脑、看书等等。
治疗颈椎病的动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治疗颈椎病的动作。
1. 转头运动转头运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颈椎病的动作。
首先,坐直或站直身体,然后缓慢地向左转头,保持5秒钟,然后再向右转头,同样保持5秒钟。
每次做10-15次。
2. 抬肩运动抬肩运动可以放松颈部肌肉和缓解压力。
首先,坐直或站直身体,然后缓慢地抬起双肩,并尽可能靠近耳朵。
保持5秒钟后放松下来。
每次做10-15次。
3. 俯身运动俯身运动可以拉伸颈部和背部肌肉,并改善血液循环。
首先坐在地上或者床边上,双手放在膝盖上,然后缓慢地弯下身体,尽可能将头和手放在地面上。
保持5-10秒钟后慢慢恢复原位。
每次做10-15次。
4. 侧弯运动侧弯运动可以拉伸颈部肌肉和改善颈椎的柔韧性。
首先坐直或站直身体,然后缓慢地向左倾斜头部,保持5秒钟,然后再向右倾斜头部,同样保持5秒钟。
每次做10-15次。
5. 仰卧运动仰卧运动可以放松颈部肌肉和缓解压力。
首先躺在床上或地面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缓慢地将头向后仰起,并尽可能靠近床面或地面。
保持5-10秒钟后慢慢恢复原位。
每次做10-15次。
总结:治疗颈椎病的动作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需要坚持长期练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改变不良的姿势习惯,并注意休息和锻炼身体。
患了颈椎病怎么治疗好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患了颈椎病怎么治疗好呢?
导语:我们都知道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平时看不出症状,可是一旦发病就十分痛苦,而且治疗起来也是个漫长的过程。
难道就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治
我们都知道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平时看不出症状,可是一旦发病就十分痛苦,而且治疗起来也是个漫长的过程。
难道就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治疗颈椎病吗?答案是有的,有的病不是仅靠药物就能治疗的,下面小编就教大家几种按摩、运动的方法,可以解决颈椎病患者的痛苦。
颈椎病患者可以自行点按、揉推、活动患部,会收到一定疗效。
方法是:
1.头向前、后、左、右各倾十次,然后慢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左、右臂各摇动二十次;
3.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五十次。
每天可自行施术一次,一般1到2月即可见效。
无论外伤还是劳损,颈肌和软组织痉挛都存在,导致颈部软组织对颈椎正常的平衡力学关系发生矛盾,部分紧张,部分松弛。
按摩使肌肉痉挛消除,由紧张僵硬、缺乏弹性变成了放松、柔软、恢复弹性。
摇动上肢: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
次数一般为20次。
抓空练指: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提揉两耳: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局部按摩: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颈椎病的最好锻炼方法大全

颈椎病的最好锻炼方法大全1、改坐姿每天用电脑的时间很长,下班还要坐车或是开车,一天“坐”的时间就会特别长,颈椎病就这样“坐”出来了。
树立正确的坐姿,能减少至少40%的颈椎病发病几率。
定制一与桌面呈10~30度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
一般电脑的键2、每天按摩耳朵每天按摩耳朵可保护颈椎腰椎。
耳朵上的那道最硬的脊,就是耳轮。
顺着耳轮找,上端协处,对应的就是管腰椎的穴位。
在我们耳朵的下端协处,对应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管颈椎的穴位。
并且在上端2/5的地方,对应的就是管我们胸椎的穴位。
所以说我们的耳朵是神经末梢的集聚地,然而我们的脊椎就是人体神经的最集中的地方。
当用大拇指和食指,顺着捏这三处穴位时,就可以刺激耳部神经末梢的反射,并将反射传达到脊椎中,不断刺激,就能起到刺激脊椎血液循环、保健防病的作用。
3、早晨主动调温无论冬夏,都要给自己的颈椎以舒适的温度。
即使是为了美丽,也要在办公室准备一件披肩,以保护好颈背部。
偶然有受寒的现象出现,就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
做法如下:取红糖2汤匙、生姜7片,将红糖、生姜与适量的清水一同放入锅中,煎煮10分钟即成。
可每日饮1剂,分2次饮完。
4、运动头部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在1~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
也可以进行夹肩运动,两肩慢慢紧缩3~5秒钟,尔后双肩向上坚持3~5秒钟,重复6~8次;也可利用两张办公桌,两手撑于桌面,两足腾空,头往后仰,坚持5秒钟,重复3~5次。
5、午休之后活动一下很多白领都有吃完饭午休一下的习惯,如果休息之后能够起来做做扩胸运动或者其它的动作的话,对缓解颈椎酸痛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6、选择健康的枕头枕头和床也是养护颈椎的重要因素。
枕头过高或者过低、床垫过于柔软都会连累颈椎受损。
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保健枕头可以对颈椎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让颈椎得到较好的休息。
同时,枕头的宽度应达到肩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运动治疗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
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
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
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
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颈椎病日常保健1、适当增加工间休息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
2、配合日常的颈椎病辅助工具增强颈椎肌肉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据调查,颈部肌肉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颈椎病发作的几率下降了80%,所以,颈部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维护颈椎骨质,椎管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3、选择合适的枕头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意义。
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
弹性不宜过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
习惯仰卧者最好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
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
4、防止外伤与落枕平时应防止颈部外伤及落枕,以免颈椎韧带损伤,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诱发加重颈椎病。
5、加强颈部的锻炼加强颈部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方法是:双手叉腰,放慢呼吸,缓缓低头使下巴尽量接角第一领扣;再仰头,头部尽量后仰;随后是左、右歪头,耳垂尽量达到左右肩峰处;左右转颈,颏部尽量接触肩峰。
上述动作,可按节律(默数到6)反复6次。
另外,经常做扩胸、旋肘、拍肩运动,也有好处。
方法是:两臂向左右平伸、用力后展,挺胸;然后两肘关节屈曲,手指搭同侧肩部,以肘尖作划圈运动,向前、向后交替进行;最后用右掌拍打左肩,左掌拍打右肩,交替进行。
约100次。
6、搓脚掌有利治病双脚大拇趾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为人体颈椎反射区。
每日用手搓此部位,可有效治疗颈椎病。
7、坚持做颈椎牵引办公室白领颈椎保健方法:1、做颈部肌肉锻炼。
主要做法是:双手十指交叉放在颈部,头用力向后伸,手用力阻挡,对抗用力,头虽没动,但通过两个方向力的较量让相应的颈部肌肉进行收缩;同样,我们可以用手抵住头的左侧,头向左偏,手与头相抵抗,右侧同理。
也可以左右旋转一下颈部,用手揉按一下颈部肌肉,这种运动可以让颈部紧张的肌肉放松一下,对颈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米”字操方式是以头为“笔”,按以下顺序反复书写“米”字:先写一横,头尽量由左到右画一横,头回到正位;再写一竖,头颈尽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画一竖线,头回到正位;头颈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头回到正位,同法书写米字右上点,头回正位,头颈尽量向右上方拉伸,向左下方画一撇,头颈回到正位;头尽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画一捺,恢复头颈正位。
动作宜柔和,切忌用力过猛,每日做1~2次,以感觉头、颈、肩轻快和舒适为度。
3、挺胸抬头、左顾右盼能强健颈椎离开办公室后,运动是强健颈椎的最好方式。
春天去郊外放风筝时,挺胸抬头,左顾右盼,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实在是老祖宗留给我们防治颈椎病的一个好方法。
而游泳的时候头总是向上抬,颈部肌肉和腰肌都得到锻炼,而且人在水中没有任何负担,也不会对椎间盘造成任何的损伤,算得上是比较惬意的锻炼颈椎的方式。
颈椎病自我锻炼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可自行掌握的治疗方法:1、调整枕头与睡眠体位。
首先是枕头的选择。
若引起颈椎病的病因是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后缘有骨刺者,枕头可稍低。
如果病因是椎管后方韧带肥厚内陷,对脊髓后方形成压迫者,可将枕头垫高,枕头的形状最好是元宝形。
其次是睡眠体位。
可取侧卧位,或仰卧位,不宜俯卧,要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弯曲状态。
2、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
A、不断改变头部及颈部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
B、工作时间较长时,要定期远望。
C、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使之与身体相适应。
3、自我牵引。
双手十指交叉合拢,举过头顶放于枕颈部,将头后仰,双手逐渐用力向头顶方向持续牵引5~10秒,连续3~4次,即可起到缓解椎间隙压力的作用。
4、服用适当的药物,如复方软骨素、维生素E。
5、佩戴简易颈围,可限制颈部过度活动,同时起到颈部支撑作用。
颈围的制作:用硬纸壳剪成高领状使之高度与颈部相适应,外包绒布。
6、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颈锥病的饮食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
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
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
解除疲劳。
另外,如颈椎病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菜;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之食物;如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
▲体针(一)取穴主穴:分2组。
1、夹脊颈4~7;2、哑1~4、风池、天柱、大椎。
配穴:神经根型加肩井、胛缝、曲池、合谷、后溪、养老;椎动脉型加百会、四神聪、太阳、头维、三阴交、太溪、行间;交感型加百会、四神聪、心俞、肝俞、胆俞、太冲;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阳、外关、委中、阳陵泉、环跳。
哑1~4位置:哑1与哑2、哑4均位于督脉上,哑1为第2、3颈椎棘突间(哑门下1寸)、哑2为第3、4颈椎棘突间,哑4为第6、7颈椎棘突间(大椎上1寸)。
哑3在哑2旁开05.寸(双侧)。
胛缝穴位置:肩胛骨内缘压痛点。
(二)治法主穴每次选1组,可轮流选用。
其中第1组穴,一般取夹脊颈5~6,如颈肩痛麻至腕指,可均取;第2组穴每次仅选哑(1~4)中之1穴,余穴选1~2穴。
配穴据不同症型,取2~4穴。
夹脊穴操作:取28~30号1.5~2寸之毫针,向脊椎方向成75度角刺入或旁开夹脊穴成45度角刺入,至针尖有抵触感即退针5分。
采用提插结合小幅度捻转,促使针感传导。
疼痛重者紧提慢插,肢体麻凉甚者紧插慢提。
一般则用平补平泻法。
哑1、2、4穴,均为直刺1~2寸,反覆提插不捻转,哑3进针法同夹脊穴。
要求取穴准确,得气后轻提插3~5分钟或捣针2~3分钟,要求哑3针感为上肢触电感余穴应达到四肢触电感。
针感宜由弱到强,逐步获得,不可乱捣猛刺。
如针感不满意,可调整方向,如仍无上述针感,则不必强求。
缓慢出针,出针后揉按穴孔片刻。
大椎穴,快速进针,缓慢送针至1.5寸深。
进针时针尖略朝上,得气后针尖略朝下,然后以拇食指夹持针柄作快速小幅度捻转,使病人有酸麻感循督脉下行,继而改为自上而下有节奏捻转(即拇指向上、食指向下捻针),运针半分钟。
退针至皮下,复将针尖指向患侧,提插捻转1分钟,使酸麻达到肩臂,不留针。
风池向鼻尖方向进针1.5寸左右,使针感向头颈部放射,天柱穴略向脊椎斜刺,针感向颈部放散为宜,均用平补平泻之法。
配穴,进针得气后亦用平补平泻法,其中,胛缝穴进针3~5分,有局部酸胀为宜;养老穴取穴时手掌朝胸前,针尖向内关方向刺入,针感应向肩、肘、腕放射。
以上穴位,除不留针者外,均留针20分钟。
每日或隔日1次,10~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颈椎活动度正常,但颈部X片显示退行性病变未见明显改善;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劳累后颈部稍有不适,余同上;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可做轻工作,余同上;无效:症状、体征均未见改善。
共治1991例。
其中1741例,按上述标准评定,临床痊愈778例(44.7%),显效566例(29.6%),有效401例(23.1%),无效46例(2.6%),总有效率为97.4%。
另250例,颈肩部疼痛改善率为91.6%,指麻及颈肩关节活动障碍有效率分别为89.5%和94.2%。
从总的治疗情况看,以神经根型针刺效果最好,而以脊髓型最差。
▲电针(一)取穴主穴:夹脊颈2~7。
配穴:养老、天柱、大椎、肾俞、大肠俞、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秩边。
(二)治法主穴,根据增生部位,选择相应夹脊穴。
配穴,每次取4~5穴。
主穴以2寸毫针作45度角向脊椎方向刺入,运针至针感出现传导,配穴进针得气。
平补平泻1分钟,然后接通电针仪,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连续波,频率120~250次/分,电流强度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一般在1~1.5毫安。
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5天。
(三)疗效评价共治疗168例,部分配合中、西药物,总有效率为93.3~96.4%。
▲拔罐(一)取穴主穴:分2组。
1、阿是穴或大椎;2、大杼、风门。
配穴:天宗、肩井、肩贞。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点。
(二)治法主穴第一组为刺络拔罐法,第二组为竹罐法。
每次一组,可交替选用。
如仅用主穴疗效不显,改用或加用1~2个配穴。
刺络拔罐法操作:可先以铍针刺,直入直出,深至骨膜,出针后有少量血液流出(一般不超过5毫升),亦可以皮肤针局部叩刺至皮肤微出血。
针后加火罐,留罐15分钟,去罐后作局部按摩及头部作旋转运动,3~5天1次,3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1周。
竹罐法:将大小不同之竹罐在煮沸的药水锅内煮2~3分钟,取出并甩尽药水,然后迅速置于穴位上使吸住皮肤,7~10分钟后取下,以出现瘀斑或充血为度。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3~5日。
药液制备:艾叶、杜仲、防风、麻黄、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10克,乳香、没药各5克,布包加水煎煮而成。
(三)疗效评价共治疗300例,结果临床痊愈54例,显效及有效215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为86。
7%。
▲穴位注射(一)取穴主穴:新设、阿是穴、大椎、天宗。
配穴:神经根型加天鼎,椎动脉型及交感型加风池。
新设穴位置:风池穴直下方,后发际下1.5寸。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点。
(二)治法药液:混合注射液(丹参注射液2毫升+10%葡萄糖注射液5~10毫升);野木瓜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
主穴每次选1穴,据症选1配穴。
阿是穴多在颈椎周围,须仔细探找,如能发现条索状或结节性痛点更佳。
在注入药液之前,应略作提插,使得气感明显,天鼎穴应使针感到达病臂及手指为佳,然后缓缓注入,每穴任选上述药液一种,注入1毫升(阿是穴可注入药液2毫升)。
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共治489例,临床痊愈184例(,显效247例,有效4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