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理论研究的作用是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体现科学本质和科学价值。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变化过程涉及的原理较多,只有揭示其过程的本质,掌握变化的规律,才能形成较好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学生才能基于一般原理,解决多样化的具体问题。

本节课力图通过沉淀溶解平衡模型的形成,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动态过程。

通过硬水软化和除水垢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深化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学习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最终建立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新认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学习者为实验班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和较高的学习能力。

已经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等相关知识,并具备应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中,学生将继续应用化学平衡的观点研究新的一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初步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善学生对与沉淀相关的生成、溶解、转化过程的认识,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2.教材分析本节是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的第三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本章的最后一部分,包括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

学生通过“沉淀溶解平衡”的学习,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的理论,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

3.教学策略分析(1)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形成概念、发展认识。

①通过AgCl 转化为AgI 的实验,形成认知冲突,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模型。

②在解决硬水软化及锅炉除水垢的实际问题中,巩固和应用沉淀溶解平衡相关知识。

③在沉淀溶解平衡建立、深化和应用的过程中,加深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教学难点: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能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角度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推荐精选]XX届高考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复习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推荐精选]XX届高考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复习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XX届高考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复习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XX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必修部分讲义第七单元第4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读与阐释考纲要求权威解读.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转化的本质。

本部分是新课标新增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常见的考查形式:①结合图像考查溶解平衡的建立、溶度积常数在生产、科研、环保中的应用;②根据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判断沉淀的溶解及转化;③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梳理与整合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导学诱思0.1mol•L-1的盐酸与0.1mol•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方程式①AgclAg++cl-、②Agcl===Ag++cl-、③cH3cooHcH3coo-+H+各表示什么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回归.Agcl溶解平衡的建立在Agcl的溶液中存在下述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的表面而溶于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正、负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而析出沉淀。

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得到Agcl的饱和溶液。

2.溶解平衡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v溶解____v沉淀,固体溶解。

v溶解____v沉淀,溶解平衡。

v溶解____v沉淀,析出固体。

二、溶度积导学诱思Agcl的ksp=1.80×10-10,将0.002mol•L-1的Nacl和0.002mol•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有Agcl沉淀生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七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56张PPT)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七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56张PPT)

适量的NaOH溶液
⑤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
⑥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⑦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
⑧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
A.①⑦ C.③④⑤⑥ 解析 B.①②⑦⑧ D.①③⑦⑧
②Ksp=c(Ca2+)·2(OH-),溶度积常数随温度变化而 c
容易实现。 ②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 (2)实例:
NaCl NaBr AgNO3 ――→ AgCl( 白 色 沉 淀 ) ――→ AgBr( 淡 黄 色 沉 KI Na2S 淀)――→AgI(黄色沉淀)――→Ag2S(黑色沉淀)。
【典例2】
(2013· 扬州质检)已知下表数据:
物 质 Fe(OH)2 Cu(OH)2 Fe(OH)3
方法
2.沉淀的溶解 (1)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a2++H2O+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Mg(OH)2+2NH4+===Mg2++2NH3· 2O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度相差不是很大”。
必考点61 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1.内因 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2.外因
(1)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Ksp
不变。 (2)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
高温度,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Ksp增大。
(3)相同离子: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难溶物相应的离子, 平衡逆向移动。

[精品]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八章第4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八章第4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优质课教案

第4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纲要求] 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2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转的本质。

考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1.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生成沉淀速率相等的状态。

(2)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溶液中的溶质①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②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③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3)溶解平衡的特点(4)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①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②外因以Ag() Ag+(q)+-(q) ΔH>0为例(5)20℃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①调节pH 法如除去NH 4溶液中的F 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 至7~8,离子方程式为F 3++3NH 3·H 2O===F(OH)3↓+3NH 错误!未定义书签。

②沉淀剂法如用H 2S 沉淀2+,离子方程式为H 2S +2+===S↓+2H +。

(2)沉淀的溶解 ①酸溶解法如O 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O 3+2H +===2++H 2O +O 2↑。

②盐溶液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 4溶液,离子方程式为Mg(OH)2+2NH 错误!未定义书签。

===Mg 2++2NH 3·H 2O 。

③氧还原溶解法如不溶于盐酸的硫物Ag 2S 溶于稀HNO 3。

④配位溶解法如Ag 溶于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g +2NH 3·H 2O===[Ag(NH 3)2]++-+2H 2O 。

(3)沉淀的转①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越容易转)。

②应用:锅炉除垢、矿物转等。

深度思考1.(1)01 ·L-1的盐酸与01 ·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届高考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复习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XX届高考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复习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XX届高考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复习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XX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必修部分讲义第七单元第4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读与阐释考纲要求权威解读.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转化的本质。

本部分是新课标新增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常见的考查形式:①结合图像考查溶解平衡的建立、溶度积常数在生产、科研、环保中的应用;②根据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判断沉淀的溶解及转化;③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梳理与整合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导学诱思0.1mol&#8226;L-1的盐酸与0.1mol&#8226;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方程式①AgclAg++cl-、②Agcl===Ag++cl-、③cH3cooHcH3coo-+H+各表示什么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回归.Agcl溶解平衡的建立在Agcl的溶液中存在下述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的表面而溶于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正、负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而析出沉淀。

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得到Agcl的饱和溶液。

2.溶解平衡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v溶解____v沉淀,固体溶解。

v溶解____v沉淀,溶解平衡。

v溶解____v沉淀,析出固体。

二、溶度积导学诱思Agcl的ksp=1.80×10-10,将0.002mol&#8226;L-1的Nacl和0.002mol&#8226;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有Agcl沉淀生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高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3.4.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教学目的:1.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2.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了解沉淀转化的应用。

教学重点: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教学难点: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了解沉淀转化的应用。

探究建议:①实验:沉淀的转化。

②查阅资料并交流: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提出预防龋齿加氟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溶解平衡及特征:开始时v(溶解)>v(结晶)平衡时v(溶解)=v(结晶)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思考]难溶物质AgCl、CaCO3、BaSO4等是否也存在以上溶解平衡?[板书]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A g+和Cl-反应真能进行到底吗?[思考与交流]1、网上查找有关电解质溶解的数据,在溶解度大小、易溶、难溶界限等方面,你得到那些信息?谈谈对课本后溶解度表中溶于不溶的理解。

2、根据你对溶解度、反应限度、化学平衡原理的认识,说明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真的能进行到底。

[汇报]物质溶解性的强弱和溶解度的大小,主要与溶质和溶剂的组成有关。

物质易溶于与它的结构相似的溶剂中,还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物质的溶解性通常分:易溶:指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可溶:指20℃时溶解度大于1g而小于10g的物质;微溶:指20℃时溶解度大于0.01g而小于1g的物质;难溶:指20℃时溶解度在0.01g以下的物质。

物质的溶解度只有大小之分,没有在水中绝对不溶解的物质。

所谓难溶解电解质是指溶解度小于0.01克/100克水的物质。

它可以是强电解质如BaSO4、AgCl等,也可以是弱电解质如Fe(OH)3、Mg(OH)2等。

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都很小,溶解的极少可以认为是100%地电离,所以我们不区分其强弱,统称为难溶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Ag+和Cl-作用产生白色的AgCl沉淀,但固态的AgCl并非绝对不溶于水,AgCl在20℃在水中溶解度为1.5×10-4g,它仍能微量地溶解成为Ag+和Cl-。

高中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四节5.教学时间:45 分钟二、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最后一部分,包括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其应用两个部分。

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之后,教科书接着介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的理论,使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

应用第二章所学的化学平衡理论,探讨水溶液中离子平衡问题,是化学平衡学习的延伸与拓展,是对中学化学的平衡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丰富,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难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理论分析的作用,体会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拓展和巩固前一章所学知识,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概念,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问题。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建立的过程、平衡移动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实验现象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能力,认识自然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3.教学重点、难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建立和应用。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及学业水平测试的洗礼,对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前三节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已经很到位,接着学习“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同小异,另外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学习自觉性增强,能通过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

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doc

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doc

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

学习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学习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学习过程:一、溶解平衡[思考与交流]指导学生阅读P59-60,思考: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在20°C时电解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如下: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2、当AgNO3与NaCl反应生成难溶AgCl时,溶液屮是否含有Ag+和C1?此溶液是否为AgCl的饱和溶液?3、难溶电解质(如AgCl)是否存在溶解平衡?仔细阅读、思考理解,并写出AgCl的溶解平衡表达式。

4、溶解平衡的特征:二、沉淀反应的应用(1)沉淀的牛成沉淀生成的应用: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达到分离或某些离子的目的。

废水处理化学沉淀法工艺流程示意图(见教材P61)沉淀的方法a调节PH法:b加沉淀剂法:写出使用Na2S, H2S作沉淀剂使C『+、Hg2+形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思考与交流]1、在生活中,水资源是很宝贵的,如果工业废水中含有Ag+,理论上,你会选择加入什么试剂?2、粗盐提纯时,NaCl溶液中含有S(V-离子,选择含Ca?+述是Ba?+离子的试剂除去?(2)沉淀的溶解沉淀溶解的原理:沉淀溶解的实验探究(实验3-3)[讨论]a、为什么加入lml盐酸沉淀溶解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为什么加入过量的氯化鞍溶液,沉淀也可以溶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试从以上现象中找出沉淀溶解的规律。

(3)沉淀的转化①沉淀转化的实验探究(实验3-4)实验一实验步骤NaCl 和AgNO3溶液混合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KI溶液向新得固液混合物中Na?S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二实验步骤向MgC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向白色沉淀中滴加FeCh溶液静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②沉淀转化的方法及实质沉淀转化的应用(阅读教材P63-64)三、溶度积(KJ(1)概念:(2)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 ni A n^^Mm n+(aq)+Na in-(aq), K sp =(3)溶度积规则:比较K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幕的乘积(离子积Q)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1.能用沉淀转化的知识分析问题。

2.学会分析饱和溶液容度积常数.
一.溶解平衡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和的速率时,得到溶液,即建立溶解平衡(溶解平衡是态平衡)。

如AgCl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但不会等于0,一般情况下,将20℃时,溶解度小于的叫难溶物质;溶解度在之间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在之间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以上的叫易溶物质。

练习1.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平衡,同样可以通过使平衡移动: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或沉淀转化为。

1.沉淀的生成
利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分离或除去某种离子,首先要使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够发生;其次是希
望生成沉淀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的常见方法有:
⑴调节溶液的pH,,使杂质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

如: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可加
入CuO,消耗溶液中的H+,使溶液的pH值增大,Fe3+生成沉淀而除去。

⑵加入沉淀剂。

使杂质离子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

如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应加入可溶性
钡盐而非可溶性钙盐,因为沉淀SO42-比沉淀SO42-要完全。

2.沉淀的溶解
使沉淀溶解的常用方法有:
⑴用酸溶解沉淀。

如:碳酸钙沉淀可溶解于足量的盐酸中。

⑵用盐溶液溶解沉淀。

如:少量氢氧化镁沉淀可溶解在足量的氯化铵溶液中。

3.沉淀的转化
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如:AgCl AgI Ag2S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两种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转化越容易。

[例5]向5mL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振荡,沉淀变为黑色。

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
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A.AgCl=AgI=Ag2S
B.AgCl<AgI<Ag2S
C.AgCl>AgI>Ag2S
D.AgI>AgCl>Ag2S
三、溶度积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平衡存在着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溶度积的符号为。

2.数学表达式:对下列沉淀溶解平衡:MmAn(s) mMn+(aq)+nAm-(aq),Ksp= . 例如:AgCl(s) Ag+(aq)+Cl-(aq), Ksp= .
3.溶度积的应用: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即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关系,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否生成沉淀或溶解:
Qc>Ksp, ;
Qc=Ksp, ;
Qc<Ksp, .
[例6]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c(OH- ) =Kw,存在等式c(M+)·c(X- )=Ksp,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
中,AgC l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①20mL0.01mol/LKCl溶液②30mL0.02mol/LCaCl2溶液③40mL0.03mol/LHCl溶液
④10mL蒸馏水⑤50mL0.05mol/L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④③⑤②①
[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D.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将AgCl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只有AgBr沉淀生成
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
C.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为主
D.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为主
3.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的浓度增大,有氧气放出
B.溶液中OH-的浓度不变,有氢气放出
C.溶液中Na+的数目减少,有氧气放出
D.溶液中OH-的浓度增大,有氧气放出
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2+(aq)+
2OH-(aq), 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 Ca2+)增大
B.c( Ca2+)不变
C.n(OH-)增大
D.c(OH-)不变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 Ca2++2H2O
B.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9.有100m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c(Cl-)=1.3mol/L。

要使Mg2+完全
转化为Mg(OH)2沉淀且与Al3+恰好分开,至少需要2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A.80mL
B.100ml
C.120ml
D.140ml
10.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⑴加入固体AgNO3,则c(I-) ;⑵若改加更多的AgI固体,
则c(Ag+) ;⑶若改加更多的AgBr固体,则c(I-) ,而c(Ag+) 。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11.⑴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同时还产生的现象有:①
②。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