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
小儿骨折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小儿骨折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儿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A. 手部B. 头部C. 躯干D. 下肢答案:A2. 小儿骨折的护理原则不包括:A. 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B. 避免过度活动C. 立即进行手术D. 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答案:C3. 小儿骨折后,家长应如何正确处理?A. 立即自行复位B. 立即送医院C. 等待疼痛减轻D. 用冰水敷伤口答案:B4. 小儿骨折后,以下哪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A. 轻微肿胀B. 骨折部位明显变形C. 骨折部位皮肤完好D. 骨折部位无明显疼痛答案:B5. 小儿骨折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A. 骨折线清晰,无错位B. 骨折线模糊,无错位C. 骨折线清晰,有错位D. 骨折线模糊,有错位答案:C二、判断题1. 小儿骨折后应立即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
(错误)答案:错误。
冷敷应在骨折发生后24小时内进行,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2. 小儿骨折后,家长可以自行给孩子复位。
(错误)答案:错误。
未经专业医生指导,家长不应自行给孩子复位,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3. 小儿骨折后,应避免让孩子进行任何活动。
(错误)答案:错误。
在医生指导下,适度的活动有助于骨折部位的恢复。
4. 小儿骨折愈合速度通常比成人快。
(正确)答案:正确。
由于小儿的新陈代谢速度快,骨折愈合通常比成人快。
5. 小儿骨折后,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
(正确)答案:正确。
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
三、简答题1. 简述小儿骨折的护理措施。
答案:小儿骨折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避免骨折部位受到进一步损伤;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减少疼痛和肿胀;适当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2. 如何预防小儿骨折?答案:预防小儿骨折的方法包括:加强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避免危险因素;鼓励孩子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骨骼强度;在孩子进行高风险活动时,确保有成人监护和必要的防护措施。
儿童骨折的紧急处理步骤

儿童骨折的紧急处理步骤1.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2.骨折怎么急救3.骨折后应进行哪些应急处理4.骨折该如何急救?5.骨折急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小孩子都活泼好动,属于容易遭受意外伤害的弱势群体,那么如果在他们不小心受伤后该及时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呢?接下来我就为大家分享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11、创伤的急救处理对大量出血的患儿,应首先止血;对切割伤及刺伤等小伤口,可挤出少量血液,以冲洗掉伤口上的细菌和尘垢;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清洗;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双氧水或碘酒消毒;对于较大的伤口,止血后应用清洁的布覆盖并立即送医院处理;凡是猫、狗咬伤,千万不要急着去医院,首先应立即、就地彻底地冲洗伤口,而且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伤口不可包扎,经过反复冲洗后再送医院进一步做伤口处理,并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2、严重创伤的急救处理搬动患者时,应头、颈、躯干一起移动;颈椎、脊椎要固定,可利用颈托、硬板等工具;骨折部位应固定;局部伤口压迫止血;转送三级医院。
3、中毒的急救处理紧急处理需要催吐:用手指刺激小儿的咽喉部,促进呕吐,反复进行,直到吐出液变清无味为止;有些毒物,如腐蚀性的酸碱中毒、汞中毒、汽油中毒等,可给患者喝牛奶、蛋清或豆浆;口服含盐溶液,可利于从尿液中排出安眠药、抗精神病药、避孕药、退热药等。
4、气道吸入异物的急救处理婴儿胸外按压、背部叩击法;儿童腹部推挤法。
5、消化道异物的急救处理误吞小的、光滑的、圆形的异物,无特殊表现,可从大便排出;误吞较大的、尖锐的异物,需及时到医院就诊;鱼刺或鸡鸭的小骨头卡在消化道,应立即去医院交由医生处理,切勿使用吞饭团或喝醋的办法,以免异物进入深部,损伤黏膜和血管。
6、溺水的急救处理岸边急救:立即倒出呼吸道积水,清除咽、鼻腔中的泥沙和污物,必要时应做人工呼吸,边抢救边设法转送附近医院。
科普:儿童骨折与成人骨折有什么不一样

科普:儿童骨折与成人骨折有什么不一样骨折是一种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当骨骼承受的力量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后,就会出现骨折。
骨折大多是由于外伤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活动障碍等问题,骨折的主要体征表现是骨部位的畸形反常活动以及骨擦音。
骨折本身并不是大病,但是在骨折治疗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儿童骨折和成人骨折有着较大的区别。
儿童骨折有许多成人骨折所没有的特点,甚至在某些方面与成人骨折截然不同,在治疗时要遵循这些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
小儿骨折小儿骨折主要是发生于儿童时期的骨折,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期,在身体构造上一切都较为稚嫩,并且儿童的骨骼比较细,缺乏足够的硬度。
如果在儿童骨折后不及时的治疗,或者治疗方式不恰当,容易造成儿童的骨骼出现错位,甚至造成儿童发育畸形,骨骼长歪变短变小等问题,会对儿童后续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加上儿童骨折后,由于自身机体恢复能力较高,骨折部位的愈合期较短,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容易造成儿童骨折部位长歪,进而出现长短腿的现象。
一般来说,在儿童骨折后,医生会选择采用保守治疗结合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小夹板等治疗措施。
成人骨折由于成人的身体构造已经基本成型,因此,在治疗成人骨折时治疗方案不必考虑过多,大多采用基础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式将其固定成型,成人骨折的修复期大约在6~8周左右。
儿童骨折与成人骨折的区别在哪?第一,结构不同。
骺板也被称为生长板,是小儿特有的组织,生长板主要构成元素是软骨细胞,具有橡胶样韧性,能够发挥出减振效果。
生长板也使得小儿骨折,往往能够避免出现类似成人骨折中常见的严重粉碎性骨折,并且,儿童骨膜不仅肥厚而且强度高,即使在骨折后出现错位,也常在一侧鼓膜完整未断的情况下,能够形成铰链效应。
如果手法得到,借助骨膜铰链,能够使儿童骨折部位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
并且,儿童的骨骼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儿童骨骼中无机盐含量相较于成人更高,其中没有过多的骨孔和哈弗管,因此,在骨折后有着较强的可塑性,能够缓解压力的集中减少骨折的严重性。
小儿骨科常见病

包括先天性因素(如椎体发育异常)、后天性因素(如坐姿不正、长期背负重物等)以及神经肌肉系 统疾病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轻度脊柱侧弯可能无明显症状,中重度侧弯可出现双肩不等高、背部隆起、骨盆倾斜等 表现。
诊断依据
通过体格检查(如Adam's前屈试验)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进行诊断 ,并评估侧弯角度和严重程度。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关节活动受限、肢体不等长、行 走异常等。
诊断方法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 查(如X线、CT、MRI等)进行 综合诊断。
矫正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
手术时机
根据患儿年龄、畸形程度及进展情况 等因素综合考虑,通常建议在患儿学 龄前进行手术。
术式选择
根据具体畸形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 的手术方式,如切开复位、截骨矫形 、关节融合等。
术后康复及效果评估
术后康复
术后需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关 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步态训练 等。
效果评估
通过影像学检查、功能评估等方法对 手术效果进行评估,观察畸形矫正情 况、关节功能改善程度等。同时,需 关注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定期随访复 查。
03
儿童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分类及原因
分类
根据侧弯角度和形态,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脊柱侧弯;根据侧弯部位,可分为胸椎侧弯、腰椎侧 弯和胸腰椎联合侧弯。
小儿骨科常见病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小儿骨折 • 先天性骨骼畸形 • 儿童脊柱侧弯 • 关节脱位与损伤 • 软组织损伤与感染 • 骨肿瘤与瘤样病变
01
小儿骨折
骨折类型与原因
骨折类型
小儿骨折类型多样,包括横断骨折、斜行骨折、螺旋骨折、 粉碎骨折、撕脱骨折、压缩骨折及多段骨折等。此外,还有 青枝骨折、弯曲骨折和骨骺损伤等儿童特有的骨折类型。
小儿骨折能评几级工伤

小儿骨折能评几级工伤小儿骨折是指发生在未满18岁的儿童身上的骨折,通常由于活动能力较大,骨骼还比较柔软,所以他们比成人更容易发生骨折。
对于小儿骨折而言,工伤认定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是否能享受工伤保险的相关待遇以及赔偿额度的确定。
下面就来简要介绍一下小儿骨折的工伤评级情况。
小儿骨折的工伤评级是按照《劳动能力鉴定规范》的要求来进行评定的。
根据工伤的严重程度和伤害后的影响,评定结果可分为十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级别,十级为最低级别。
第一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适用于大多数的重度骨折,比如严重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康复期较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残疾。
第二级为十级的90%以上伤残。
适用于严重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恢复期较长,存在部分劳动能力丧失的情况。
第三级为九级的70%-90%伤残。
适用于较严重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恢复期较长,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
第四级为八级的50%-70%伤残。
适用于中度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恢复期较长,可能存在一定的劳动能力丧失。
第五级为六级的40%-50%伤残。
适用于一般骨折,治疗过程相对较短,恢复期较快,伤残程度较轻,但仍存在一定的劳动能力丧失。
第六级为四级的20%-40%伤残。
适用于轻度骨折,治疗过程较短,恢复期较快,伤残程度较轻,劳动能力丧失较小。
第七级为二级的10%-20%伤残。
适用于较轻的骨折,治疗过程短暂,恢复期较快,伤情较轻,劳动能力仍有一定损失。
第八级为一级的1%-10%伤残。
适用于较轻微的骨折,治疗过程短暂,恢复期快,伤情较轻,劳动能力损失较小。
第九级为零级的1%以下伤残。
适用于非常轻微的骨折,治疗过程短暂,恢复期快,伤情极轻微,劳动能力基本未受到损失。
第十级为无伤残。
适用于即使有骨折,但对劳动能力没有任何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较为一般的评级情况,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小儿骨折患者,具体的评级情况还需通过医生的专业评估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综合评定来确定。
小儿骨骺骨折salter分型

小儿骨骺骨折Salter分型骨骺是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部分,而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骼损伤。
Salter分型是用于描述小儿骨骺骨折的一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伤情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骨骺骨折Salter分型的各个方面。
一、骨骺分离骨骺分离是指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正常连接断裂,导致骨骺与干骺端分离。
这种类型的骨折通常是由于剧烈的外力作用导致的,如车祸、跌落等事故。
骨骺分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对儿童骨骼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二、骨骺骨折骨骺骨折是指骨骺部分的骨折,通常是由于儿童在玩耍或运动中跌倒、碰撞等原因引起的。
骨骺骨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纵形骨折和横形骨折。
纵形骨折是指骨折线与骨骺线平行,横形骨折是指骨折线与骨骺线垂直。
骨骺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骨折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大部分骨骺骨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三、干骺端骨折干骺端骨折是指发生在干骺端部位的骨折,通常是由于直接外力导致的。
这种类型的骨折比较少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畸形愈合,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以恢复骨骼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四、软骨损伤软骨损伤是指骨骺周围的软骨受到损伤,通常是由于过度使用或剧烈撞击等原因引起的。
这种类型的损伤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需要及时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为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等。
五、骨折移位程度小儿骨骺骨折的移位程度是判断伤情和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根据骨折移位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移位、中度移位和重度移位。
轻度移位通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中度移位和重度移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骨骼的正常形态和功能,避免对儿童骨骼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小儿骨折的分型

小儿骨折的分型
小儿骨折是指儿童在运动、活动或意外事故中,骨骼发生断裂或
移位的损伤。
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小儿骨折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种
类型:
1. 基底骨骨折:基底骨是指手掌和脚底的五个骨头,由于在身体
运动和活动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因此常常发生骨折。
基底骨骨折通
常会伴随着关节脱位或软组织损伤。
2. 上肢骨折:上肢骨折通常包括肱骨(上臂骨)、尺骨(前臂骨)以及桡骨(前臂骨),当儿童在玩耍、运动或意外事故中跌倒或着地时,上肢骨折是常见的伤害形式。
3. 下肢骨折:下肢骨折包括大腿骨、胫骨、腓骨和踝骨等骨骼,
因为身体的重力大部分落在下肢,所以下肢骨折的风险要高于其他部位。
下肢骨折通常源于意外事故、交通事故或体育运动。
4. 脊椎骨折:虽然不常见,但小儿脊椎骨折通常是非常严重的骨
折类型。
脊椎骨折可以导致神经损伤、功能障碍,甚至是瘫痪。
以上是小儿骨折的常见类型,但是每种类型的骨折又有着不同的
分型,主要根据骨骼的断裂类型、骨骼的移位程度和伴随的软组织损
伤来划分。
对于小儿骨折的分型,家长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专业诊
断结果来进行处理和治疗,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时,
更需要及时正确地采取干预措施,以避免后续并发症和不必要的并发症。
小儿骨折讲课PPT课件

保守治疗
定义:非手术治 疗小儿骨折的方 法,包括牵引、 石膏固定等。
适用范围:适用 于稳定性骨折、 无移位或轻度移 位的骨折。
优点:避免手术 创伤,减少并发 症,恢复快,费 用低。
注意事项:需定 期复查,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避 免延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骨折端明显移位、 手法复位失败、关节内骨折等
家庭康复训练:家长在康复训练中起到重要作用,需要积极参 与并监督小儿的训练过程,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家庭护理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查,确保骨折愈合良好。 科学饮食: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有助于骨骼生长。 适当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安全防护: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避免再次发生骨折等意外伤害。
治疗效果评估、 康复训练及预 防措施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概述:介绍 小儿骨折的案例 背景、伤者情况 及治疗过程
案例分析:对小 儿骨折的原因、 症状、诊断及治 疗进行深入探讨
案例总结:总结 小儿骨折治疗的 经验和教训,提 出相应的预防措 施
案例启示:从案 例中获得启示, 强调小儿骨折预 防和早期治疗的 重要性
小儿骨折讲课PPT课 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Part Four
Part Five
Part Six
01
汇报人员:XX医院-XX
02
小儿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小儿骨折的定义:小儿骨 折是指儿童骨骼的完整性 和连续性受到破坏,导致 骨骼断裂或移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X线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骨折的X线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儿童骨折后X线图像及病例资料,其中男51例,女32例,年龄2月—14岁,平均8岁。
结果:74例中,上肢骨折46例,下肢骨折25例,复合骨折3例;其中青枝骨折和不完全骨折21例,骨骺骨折18例,完全骨折32例和多部位骨折3例。
结论:X线检查一般能很好显示儿童长骨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骨折,儿童;放射摄影术。
儿童骨骼有自身特点,儿童骨折与成人的骨折有差异。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10例儿童骨折的X线图象,对儿童骨折X线表现及与临床关系进行讨论,目的为儿童骨折患者的X 线诊断、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材料和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们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74例儿童骨折的病例资料,其中上肢骨折46例,伴关节脱位8例,下肢骨折25例,伴关节脱位2例,复合骨折3例。
年龄2月—14岁,平均8岁;男43例,女31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骨折部位的正侧两个互相垂直位置的X线摄片,部分X线怀疑不能定诊患者进行了CT扫描,检查时间为受伤后半小时—3天。
X线图象由两位高年资的主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者进行阅片、确诊,并结合患者临床方面的资料。
结果
通过分析74例儿童骨折患者的X线资料,其中上肢骨折46例伴关节脱位8例(肩关节骨折9例伴脱位2例,肘关节骨折14 例(图1)伴脱位6例,肱骨干骨折6例,尺桡骨骨折11例(图2,图3),其中一例桡骨远端骨折X线不明显,CT扫描确诊(图4),掌、指骨骨折6例(图5);下肢骨折25例伴脱位2例(股骨干骨折5例,膝关节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7例(图6),踝关节骨折4例伴脱位2例,足跖、趾骨骨折3例,),复合骨折3例。
图
图2 尺骨中远段骨折,尺骨略呈弯曲状。
图3 桡骨远段骨折,局部骨皮质皱褶成角,为青枝骨折。
图4 X线平片骨折不明显,CT扫描见桡骨远端一斜形骨折线,骨皮质不连续。
图5指骨骨折。
图6胫骨中远段骨折。
图7骨骺损伤
讨论
概述
小儿长骨的特点:骺软骨尚未完全骨化,长骨可分为骨干、干骺端、骨骺板和骨骺。
干骺端由松质骨组成,密度较低,X线片上表现为灰黑。
骨骺为长骨未完成发育的末端,为软骨,X线片上不显影。
骨骺板为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呈板状,X线片上表现为横行的透明线[1]。
同时小儿的骨骼中有机质与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2]。
在儿童时期,许多方面原因影响骨折发生,包括年龄、气候和时间。
特别是春秋季节儿童室外活动增加,骨折数量也会增加。
小儿骨折的发病率较高,约占儿科疾病的15%,以外伤性骨折为主,病理性骨折极少见,且以间接暴力导致的骨折占多数,闭合性骨折比开放性骨折多,以上肢骨折多见,青枝骨折或不完全骨折占相当一部分,关节部位的骨折容易造成骨骺的损伤。
儿童的骨折不同于成人,有以下原因:1、儿童的骨骼比成人骨骼弱小,它们更具有可塑性、柔韧性和折断前能吸收更大的能量,故在外伤时容易造成青枝骨折等不全骨折。
2、儿童的骨膜较成人为厚,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被从干骺端或骨干掀起掀起,这
种松散的连接减少了因骨折而破裂的骨质范围,剩余较多连接的骨膜更能起到稳定骨折、减少移位的机会和迅速愈合骨折的作用。
3、儿童的长骨有骨骺和骺板,骺板是儿童骨骼的最薄弱部分,是儿童骨折常发之处,故必须使其保持在接近正常的状态,尽可能避免发生生长停止或成角畸形。
这种儿童骨折(即骨骺损伤)与成人之间有明显不同[4] 。
同时小儿骨折的诊断比较复杂,临床表现仅以疼痛、肿胀、皮肤青紫等为表现。
其原因包括:(1)小儿语言表达能力差;(2)青枝骨折X线表现不明显,骨折线与骨骺线相混淆;(3)骨骺损伤是发生于儿童的一种特殊类型骨折。
根据骨骺、骺板和关节受累的范围来区别。
如果仅是经过骺板的骨骺分离,或是在分离的骨骺上附连着三角形的干骺部骨片,可作闭合复位治疗。
但如果是骺板分离伴有关节内的骨骺骨折,在移位时形成关节面不平整。
或经过干骺部、骺板,进入关节,关节面亦可不平整及骺板压缩性骨折,造成骺板永久性损伤。
常需作切开复位,保持关节面的平整。
如果不是正确的治疗,骨折将不会愈合,并可造成关节面不平整和成角畸形。
(4)并发症易漏诊,其原因是主诉不全面或骨折症状影响并发症的诊断,如肱骨髁上骨折,因疼痛而拒绝进行手指活动,从而影响神经损伤的检查诊断。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失误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骨质疏松、骨关节感染、骨缺血性坏死、关节强直、骨化性肌炎[3]。
对小儿造成一生的功能障碍及家庭的巨大负担。
小儿创伤骨折时,多表现为细微和不全骨折,有时看不到骨折线而表现为骨皮质皱折,皮角、凹折、裂痕,松质骨骨小梁中断、折曲或嵌插,且骨骺不显影,只能据临近结构改变等方面进行诊断,如肘关节肿胀,侧位片上显示前后关节囊内脂肪垫上移呈“八字征”[8],常暗示存在肘关节囊内骨折。
故分析小儿骨折X线图象时,除与成人骨折一样,注意区分骨折类型、错位情况、新鲜与陈旧骨折、外伤骨折与病理骨折之外,还要注意鉴别骨骺线与骨折线、骨骺位置是否正常等。
应了解、熟记各个骨骺的出现及愈合的时间,以免将正常的化骨核误为骨折碎片。
读片时应注意骨骺有完整的边缘,但骨折碎片的边缘不规则且其邻近的骨骼有骨缺损。
熟悉儿童关节的X线解剖特点,可减少误诊及漏诊,有时为了鉴别诊断的需要,需两侧对照,对可疑的病人宜做CT或短期内复查。
综上所述,骨折在儿童时期发生率高,且儿童骨骼具有生长板和骨骺多,且出现年龄不一,因此儿童骨折常涉及骨和软骨的损伤,所以放射科医师在做X线诊断时要特别熟悉小儿骨骼解剖形态及生理演变过程,了解骨骺的出现及闭合年龄,这样才能明确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给临床医师提供可靠依据,以免误诊、误治,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王溱X线诊断学(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放射医师专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217-218.
[2] 柏树令系统解剖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0.
[3] 吴恩惠医学影像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63.
[4] 王云钊中华影像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