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ppt.Convertor

合集下载

第六章项目分析.ppt.Convertor

第六章项目分析.ppt.Convertor

第六章测验题目性能与题目编写要点提示:1、测验题目有那些类型?各类型的题目功能如何?2、难度、区分度、猜测度,计算,控制3、选项分析与选项修改第一节测验题目类型、功能与题目编写一、测验题目类型及功能题目(item,也叫项目)。

题目主要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客观题有唯一标准答案主观题只有一个参考答案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含自陈选择题)、填空题、是非判断题、匹配题、行为情景判断题等。

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证明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作文题等。

类型自陈选择题:给出一系列陈述句或问题,描述一种特定的心理特质的行为特征,同时提供两个以上的选项供被试选择。

类型行为情景判断题: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具体情境,并针对该情境提供若干解决这一情境下具体问题的行为选项,要求受测者进行选择/评价的题型。

主要应用与实践能力及人格测量。

二、测验题目的编写编写选择题的注意事项:题干要描述清楚,应该让被试明白问题是什么,希望被试解决什么问题。

尽量避免与考核内容无关的材料设问应尽量正向,尽量少出现“下面哪个是不对的”这样的提问。

题干文字的字体应尽量一致(不要有的粗体,有的斜体等),减轻被试的阅读负担。

备选项避免出现逻辑上的包含关系。

备选项的长度、结构、语言表达尽量一致。

增加干扰项的迷惑性,在干扰项中不要使用“绝对”、“总是”等词汇,避免暗示被试排除或确认某些选项。

干扰项的设置应能反映出被试缺乏特定的知识或技能。

案例分析题的注意事项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且与实际生活相贴近。

试题材料必须条件充分,叙述完整,语言规范。

被试利用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确实可以得出结论的问题。

应该是有正确结论的案例,理论界还有正义的问题不宜作为考题材料以大纲对考核知识的最高要求为度,不能超纲。

一般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也可通过递进式的层层设问,最终达到考察综合应用知识的目标。

第二节难度一.定义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二.计算根据计分方式的不同,测验难度的计算分为二分法难度的计算、非二分法难度的计算两种。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Convertor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Convertor

教师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授课学时:72授课班级:10建筑设备10道路桥梁10酒店管理10房地产经营任课教师:朱良学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况掌握常用的软硬件知识,为计算机采购、组装与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同时掌握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方法对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有一个大致了解1.1 计算机的发展1.1.1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ENIAC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重达30吨,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每秒能计算5000次加法。

但与现代计算机相比,除了体积大、速度慢、能耗大外,它还有许多不足,如存储容量太小,要用外接线路的方法来设计计算程序等,但它却标志着计算技术已经进入了新的电子计算机时代。

在ENIAC 计算机研制的同时,另两位科学家冯•诺依曼与莫尔合作研制了EDV 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计算机,它采用存储程序方案,即程序和数据一样都存在内存中,此种方案沿用至今,所以现在的计算机都被称为以存储程序原理为基础的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1.1.2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为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程序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主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晶体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计算机主要采用晶体管为基本元件,体积缩小、功耗降低,提高了运算速度(每秒运算可达几十万次)和可靠性;用磁芯作主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程序设计采用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ALGOL等;在软件方面还出现了操作系统。

第09章 PowerPoint 2003办公基础.ppt.Convertor

第09章  PowerPoint 2003办公基础.ppt.Convertor

第09章PowerPoint 2003办公基础PowerPoint 2003是最为常用的多媒体演示软件。

无论是向观众介绍一个计划工作或一种新产品,还是作报告或培训员工,只要事先用PowerPoint做一个演示文稿,就会使阐述过程变得简明而清晰,从而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

用户只有在充分了解基础知识后,才能更加深入地学习PowerPoint 2003的高级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PowerPoint的操作界面及视图方式创建简单的演示文稿编辑幻灯片编辑幻灯片中的文本丰富幻灯片页面效果9.1 PowerPoint 2003概要PowerPoint 2003是Microsoft Office 2003软件包中用于制作演示文稿的办公软件。

本节主要介绍其操作界面及视图方式。

PowerPoint 2003的操作界面PowerPoint 2003的视图9.2 创建演示文稿在PowerPoint 2003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创建演示文稿。

例如使用模板、向导或根据现有文档等方法创建。

创建空演示文稿根据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根据现有演示文稿新建9.3 编辑幻灯片在PowerPoint中,幻灯片作为一种对象,用户可以对其进行编辑操作,例如添加新幻灯片、选择幻灯片、复制幻灯片、调整幻灯片顺序和删除幻灯片等。

在对幻灯片的编辑过程中,最为方便的视图模式是幻灯片浏览视图,小范围或少量的幻灯片操作也可以在普通视图模式下进行。

添加新幻灯片选择幻灯片复制幻灯片调整幻灯片的顺序删除幻灯片9.4 编辑幻灯片中的文本文本是演示文稿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对文稿中的主题、问题的说明与阐述具有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添加文本设置文本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项目符号9.5 丰富幻灯片页面效果在PowerPoint中,可以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图示及表格等对象,使其页面效果更加丰富。

使用图片使用艺术字使用图示使用表格。

PPT2003中另存为htm格式快速提取图片教程

PPT2003中另存为htm格式快速提取图片教程

PPT2003中另存为htm格式快速提取图片教程
PPT2003中另存为htm格式快速提取图片教程
PowerPoint2003是微软公司提供的一款幻灯片制作软件,该软件一般与投影仪来配合使用,不管是在演讲、上课、开会、培训等宣传上,这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设备。

如果我们需要将某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的图片单独提取出来,只要将其另存为网页格式即可,具体操作方法就让店铺为大家带来分享!
①启动PowerPoint,打开相应的演示文稿文档。

②单击“文件→另存为网页”,打开“另存为网页”对话框。

③在打开“另存为网页”对话框中将“保存类型”设置为“网页(*.htm*.html)” ,然后取名(如tp)保存返回。

④我们在上述网页文件保存的文件夹中,会找到一个名这“tp.files”的文件夹,其中单独保存了演示文稿中的所有图片。

02信息检索语言.ppt.Convertor

02信息检索语言.ppt.Convertor

第二部分信息检索语言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讲师、系统分析师潘恩林信息检索语言:它是根据信息存储和检索的需要而编制的人工语言。

1.信息检索语言的含义描述信息内部分类语言特征单元词标题词主题语言叙词检索关键词语言题名(书名、篇名、刊名等)描述信息外责任者部特征号码(如专利号、文献序号)机构年月2.信息检索语言分类3.信息检索语言的原理详见信息检索语言的原理.pdf分类语言是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用号码作为概念标识,按分类编排的检索语言。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介绍4.分类语言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N 自然科学总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B 哲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C 社会科学总论Q 生物科学D 政治、法律、R 医药、卫生E 军事S 农业科学F 经济T 工业技术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U 交通运输H 语言、文字V 航空、航天I 文学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J 艺术Z 综合性图书K 历史、地理类目《中图法》是由大大小小几千万个类目组成的,每个类目都有类号和类名。

例如:F25 物资经济C252.81 设备流通类号类名类号类名详见 2.主要体系分类检索语言.pdf5.主题语言介绍主题语言是以语词作为概念标识,按字顺编排的检索语言。

主题语言包括:标题语言单元词语言叙词语言关键词语言标题语言——最早使用的一种主题语言。

它以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作为标识,来表达文献涉及的主题概念。

单元词语言——是从文献内容中抽选出来的最基本的词汇,将代表最一般、最基本的、不可再分割的概念单元的词作为单独标引文献的单位。

叙词语言——叙词语言是以叙词(即主题词)作为文献内容标识,通过概念组配(不同于字面组配)来表达主题的检索语言。

叙词是从自然语言中优选出来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

关键词语言——直接从文献题目、摘要或正文中抽取出来的能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

6.在文献的篇名和摘要中如何提取关键词◆提取实质意义的词语例如:都市文明与女性文学关系论断关键词:都市文明女性女性文学◆避免使用普通、泛指的检索意义不大的词“发展”、“趋势”、“现状”◆以概念为单位,把重叠的概念进行拆分例如:经济领域犯罪的心理分析关键词:经济犯罪犯罪心理分析。

汉字输入pptConvertor

汉字输入pptConvertor

第03章汉字输入在日常办公事务中,用户经常需要在电脑中输入汉字,因此选择合适的汉字输入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用户的办公效率。

现在市面上有多种汉字输入法,本章主要介绍常用的拼音输入法和五笔字型输入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键盘布局指法的练习拼音输入法五笔字型输入法设置输入法3.1 键盘布局键盘是用户使用最频繁的输入设备之一,用户可以通过键盘对电脑进行各种操作。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键盘的形状与功能都更符合用户的要求。

常用的键盘有101、104和107键,虽然键数不同,但是键盘上基本的按键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

键盘分区标准键区数字键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键区键盘通常由标准键区、数字键区、功能键区和光标控制键区组成,除了以上4个区域,在键盘的右上角还有3个键盘指示灯,如下图所示。

3.1.1 键盘分区标准键区的主要功能是输入文字和符号。

这部分有26个英文字母键A~Z、10个数字键0~9、专用符号键(如&、@、#、$等)、标点符号键(如!、?、等),空格键,Enter键及一些特殊键(如Shift、Ctrl、Tab等)。

3.1.2 标准键区3.1.3 数字键区数字键区位于键盘的右下角,主要用于快速输入数字,其中大部分是双字键,上档键是数字,下档键具有编辑和光标控制功能。

Num Lock键为数字键的控制键,当按下此键时,键盘右上角对应的指示灯亮,表明此时为数字输入状态;再按下此键,指示灯灭,表明此时为光标控制状态。

3.1.4 功能键区在键盘的上方有12个功能键,即F1键~F12键,各键的功能依照不同的软件而定,并且用户可以自己定义这些键的功能。

功能键的作用在于完成某些特殊的操作。

3.1.5 光标控制键区光标控制键区位于标准键区和数字键区的中间,本节对一些常用的光标控制键进行了简要介绍,见书中的表3-2。

为了快速有效地进行汉字的输入,用户需要掌握相关的指法和练习指法的要领。

除了了解这些知识之外,用户还需要多加练习,以提高准确度和熟练度。

PowerPoint幻灯片切换效果教程

PowerPoint幻灯片切换效果教程

PowerPoint幻灯片切换效果教程PowerPoint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演示文稿制作和展示的软件。

其中,幻灯片切换效果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提升演示的观赏性和吸引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PowerPoint幻灯片切换效果,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步骤,希望能帮助您打造出精美的演示文稿。

一、淡出效果淡出效果是一种简洁而柔和的切换方式,使得幻灯片的切换过程显得更加流畅自然。

操作步骤:1. 打开PowerPoint软件,并创建新的演示文稿。

2. 在幻灯片编辑界面,点击“切换”选项卡。

3. 在“切换”选项卡中,点击“淡出”效果的图标。

4. 将鼠标点击在幻灯片的第一张图片上,该图片会被选中并显示选中状态。

5. 点击“播放”按钮,你将看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变为了淡出方式。

二、推出效果推出效果突出了幻灯片的重要元素,使其以快速而流畅的方式进入或退出画面。

操作步骤:2. 在“切换”选项卡中,点击“推出”效果的图标。

3. 将鼠标点击在幻灯片的第一张图片上,该图片会被选中并显示选中状态。

4. 点击“播放”按钮,你将看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变为了推出方式。

三、盒状切换效果盒状切换效果为幻灯片的切换增添了一种独特的层次感,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立体。

操作步骤:1. 在幻灯片编辑界面,点击“切换”选项卡。

2. 在“切换”选项卡中,点击“盒状”效果的图标。

3. 将鼠标点击在幻灯片的第一张图片上,该图片会被选中并显示选中状态。

4. 点击“播放”按钮,你将看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变为了盒状方式。

四、立方体旋转效果立方体旋转效果是一种非常炫酷的切换方式,通过立方体的旋转展示了幻灯片的内容。

操作步骤:2. 在“切换”选项卡中,点击“立方体旋转”效果的图标。

3. 将鼠标点击在幻灯片的第一张图片上,该图片会被选中并显示选中状态。

4. 点击“播放”按钮,你将看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变为了立方体旋转方式。

五、切割效果切割效果以切分画面的方式展示幻灯片的内容,给人一种独特的变幻感。

第2章内存.ppt.Convertor

第2章内存.ppt.Convertor

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并通过高速的系统总线直接供CPU进行处理的内部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

内存的容量、速度和可靠性等指标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

内存由半导体集成电路存储器组成,因此存取速度快、容量较小、单位存储容量价格高。

1.内存储器的作用2.3 内存概述2.3.1 内存简介1、存储器的类型DRAM:DDR2/DRR3内存SRAM:CPU内部Cache存储器半导体:闪存(SSD/U盘)外存磁介质:HDD光介质:CD-RAM/DVD/BD传统内存定义:直接与CPU进行数据交换的存储器称为内存,不能直接与CPU进行数据交换的存储器称为外存。

外存材料和原理更加多样化。

外存要求:容量大,价格便宜,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外存类型:半导体材料,如SSD、U盘、CF卡等;磁介质材料,如硬盘、软盘、磁带机等;光介质材料,如CD-ROM、DVD-ROM、BD-ROM等2.内存与处理器的关系3. 内存的外观一般以三种形式出现:计算机主存(RAM):主要由DRAM 动态随机存储器构成常见的有DDR、DDR2、DDR3只读存储器(ROM):一般都用于保存微机的BIOS系统通常由EPROM、EEPROM、FlashMemory 等构成高速缓存(Cache):高速缓存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在CPU和主存之间建立一个中间速度的缓冲区间,加快数据的读写速度。

高速缓冲存储器,一般含在CPU中。

“内存”:一般是指的微机中的主存部分。

4、内存的分类内存是计算机的另一个主要部件之一,是沟通CPU与其他设备的桥梁。

59.21mm61.86mm53.88mmDDR、DDR2、DDR3插口比较不同规格的DDR内存,断口位置不同。

内存条接口形式168针SDRAM DIMM内存插槽金手指每面为84Pin,金手指上有两个卡口,用来避免插入插槽时,错误将内存反向插入而导致烧毁184针DDR DIMM内存插槽金手指每面有92Pin,金手指上只有一个卡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1主要内容第一节植物的营养成分第二节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第三节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因素第四节叶片和地上部分其它器官对养分的吸收2一、植物的组成成分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及功能3第一节植物的营养成分一、植物的组成成分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及功能4植物由水和干物质组成,一般新鲜植物含有75—95%的水和5—25%的干物质。

灰分:植株燃烧后残留下来的部分。

70余种元素5第一节植物的营养成分一、植物的组成成分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及功能6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它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

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Arnon & Stout, 1939)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7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的化学元素.必需营养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则是非必需营养元素。

8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或17)种。

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镍)。

MnBFeSNCOHCaKPCuClZnMgMoNi9氢和氧:很早就知道水是植物必需营养物质,水由氢和氧组成;碳:1800年,Senebier 和Saussure氮:1804年,Saussure磷、钾、镁、硫、钙:1839年,Sprengel铁:1860年,J. Sacks锰:1922年,J. S. McHargue硼:1923年,K. Warington, 1926年,A. L. Sommer 和 C. B. Lipman锌:1926年,A. L. Sommer 和 C. B. Lipman铜:1931年,C. B. Lipman 和G. Mackinney钼:1939年,D. I. Arnon 和P. R. Stout氯:1954年,T. C. Broyer等镍:1987年,P. H. Brown等10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方法-M+M水培或砂培11非必需营养元素中,对某些种类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植物在特定环境下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称为有益元素。

元素名称主要生理功能主要受益植物硅(Si) 增强植物的硬度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麦、大麦)钴(Co) 参与豆科植物根瘤固氮豆科固氮植物(必需) 调节酶或激素活性12元素名称主要生理功能主要受益植物钠(Na) 参与C4或CAM光合途径,C4或CAM类植物代替钾调节细胞渗透压, (如甜菜等) 部分酶激活镍(Ni) 刺激种子发芽和幼苗一般植物生长,催化尿素降解铝(Al) 刺激生长、影响颜色喜酸性植物(如茶树)13第一节植物的营养成分一、植物的组成成分二、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三、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及功能14大量元素植物干重的0.X%-X0%碳(C)、氢(H)、氧(O)、氮(N)、磷(P)、钾(K)中量元素植物干重的0.X%-X%钙(Ca)、镁(Mg)、硫(S)微量元素植物干重的0.000X%-0.0X%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大量元素1.分组和来源根据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分组1516来源17K.Mengel和E.A.Kirkby把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分为四组:第一组:植物有机体的主要组分,包括C、H、O、N和S;第二组:P、B(Si)都以无机阴离子或酸分子的形态被植物吸收,并可与植物体中的羟基化合物进行酯化作用;第三组:K、(Na)、Ca、Mg、Mn、Cl,这些离子有的能构成细胞渗透压,有的活化酶,或成为酶和底物之间的桥接元素;第四组:Fe、Cu、Zn、Mo,这些元素的大多数可通过原子价的变化传递电子。

2.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18十六种(或十七种)营养元素同等重要,具有不可替代性;N、P、K素有“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之称;有益元素对某些植物种类所必需,或是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

需要注意的问题——19第二节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一、养分吸收器官——根系结构与功能二、养分向根表的迁移三、养分在根细胞的积累特点四、养分的跨膜运输20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矿质养分--根为主,叶也可根部吸收气态养分--叶为主,根也可叶部吸收21根系的构造22从根尖向根茎基部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毛区)和老熟区五个部分23从根的横切面从外向根内可分为表皮、(外)皮层、内皮层和中柱等几个部分24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吸收的含义:植物的养分吸收--是指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泛义的吸收--指养分从外部介质进入植物体中的任何部分确切的吸收--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根系对养分吸收的过程包括:1. 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2. 养分进入质外体3. 养分进入共质体养分:土壤根表根内迁移吸收截获质流扩散主动被动25质外体(Apoplast)--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

2. 共质体(Symplast)--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

26第二节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一、养分吸收器官——根系结构与功能二、养分向根表的迁移三、养分在根细胞的积累特点四、养分的跨膜运输27养分的迁移与吸收各种方式的贡献?迁移方式?28(一)养分向根表的迁移方式(1、截获2、质流3、扩散)土壤中养分到达根表有两种机理:其一是根对土壤养分的主动截获;其二是在植物生长与代谢活动(如蒸腾、吸收等)的影响下,土壤养分向根表的迁移。

29截获(Interception)截获:指根系在土壤伸展过程中吸取直接接触到的养分的过程;截获是根直接从所接触的土壤中获取养分而不经过运输。

截获所得的养分实际是根系所占据土壤容积中的养分,它主要决定于根系容积大小和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浓度。

30质流:养分离子随蒸腾流迁移到根表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土体之间出现明显水势差,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水流向根表迁移。

其特点是运输养分数量多,养分迁移的距离长。

养分通过质流到达根部的数量取决于植物的蒸腾率和土壤溶液中该养分的浓度。

质流(Mass flow)31质流获取的养分质流吸收的养分量(%)=土壤溶液养分浓度×全生育期中水分蒸腾量植物吸收的养分总量×10032扩散:由于根系吸收养分而使根圈附近和离根较远处的离子浓度存在浓度梯度而引起土壤中养分的移动。

当根系截获和质流作用不能向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时,根系不断的吸收可使根表有效养分的浓度明显降低,并在根表垂直方向上出现养分浓度梯度差,从而引起土壤养分顺浓度梯度向根表运输。

土壤养分的扩散作用具有速度慢距离短的特点。

扩散速率主要取决于扩散系数。

扩散(Diffusion)33Fick定律F=D·dc/dxF —扩散速率(单位时间内扩散通过单位截面积上的数量D —扩散系数dc/dx —养分浓度梯度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温度、离子种类、土壤对养分的缓冲能力等影响扩散系数34土壤养分离子到达根表的方式35(二)不同迁移方式对植物养分供应的贡献在植物养分吸收总量中,通过根系截获的数量很少。

大多数情况下,质流和扩散是植物根系获取养分的主要途径。

对于不同各种营养元素来说,不同供应方式的贡献是各不相同的,Ca2+、Mg2+和氮(NO3-)主要靠质流供应,而H2PO4-、K+、NH4+等扩散是主要的迁移方式。

离子浓度低,扩散系数小者主要以扩散形式迁移。

36部分养分离子在不同介质中的扩散系数37土壤饱和水溶液中几种养分的浓度*养分种类NO3-NH4+K+SO42-Mg2+*土壤是美国北部中性淋溶土不同迁移方式对小麦根系养分的相对贡献**根据Baeber(1974)估计,根容积等于土壤容积的1%正常生长植株的干物质中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元素符号 mol/克(干重)mg/kg %Mo 0.001 0.1 -Cu 0.1 0.6 -Zn 0.30 20 -Mn 1.0 50 -Fe 2.0 100 -B 2.0 20 -Cl 3.0 100 -S 3.0 -0.1P 60 - 0.2Mg 80 - 0.2Ca 125 - 0.5K 250 - 1.0N 1000 - 1.5O 30000 -45C 40000 -45H 60000 - 6钼铜锌锰铁硼氯硫磷镁钙钾氮氧碳氢40第二节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一、养分吸收器官——根系结构与功能二、养分向根表的迁移三、养分在根细胞的积累特点四、养分的跨膜运输41高等植物根细胞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矿质营养元素首先经根系自由空间到达根细胞原生质膜吸收部位,然后通过主动吸收或被动吸收跨膜进入细胞质,再经胞间连丝进行共质体运输,或通过质外体运输到达内皮层凯氏带处,再跨膜运转到细胞质中进行共质体运输。

(一)根细胞对养分离子的积累特点基质中离子浓度与丽藻和法囊藻细胞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4344质外体是指植物体内共质体以外的所有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空腔等。

它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中。

质外体可以进行物质储藏与转化、养分积累与利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信号传导、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反应等生理功能(二)根质外体养分离子的移动45在42K营养液中的大麦根系吸收42K的动态46时间(min)根中42K的含量(dpm/g)1000200050004000204060801001203000移入水中移入硫酸钾溶液中在K2SO4溶液中大麦根质外体空间42K积累的释放状况47根自由空间根自由空间是指根部某些组织或细胞允许外部溶液中离子自由扩散进入的区域。

内皮层凯氏带是溶质迁移至中柱的真正障碍。

内皮层以外的自由空间包括表皮、皮层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中胶层和细胞间隙;内皮层以内的自由空间包括中柱各部分的细胞壁、细胞间隙和导管。

在内外两个自由空间之间,离子和水分均不能自由扩散。

48矿质养分可通过沿浓度梯度的扩散作用或蒸腾流引起的质流作用或静电引力的作用进入植物根的细胞壁自由空间。

根自由空间中离子存在形态至少有两种:其一是可以自由扩散出入的离子,其二是受细胞壁上多种电荷束缚的离子。

前者主要处在根细胞的大孔隙即“水分自由空间”(WFS:水溶性离子可以自由进出的那部分空间),后者则处在“杜南自由空间”(DFS:细胞组织上所带的负电荷点位而吸持阳离子、排斥阴离子所占据的空间)。

49表观自由空间微孔体系示意图微孔大孔非扩散性阴离子阳离子阴离子WFSDFS50根自由空间中矿质养分的累积和运移并不是所有离子吸收和跨膜运输的先决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