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第3套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第3套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一、选择题1. 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B . 《植树的牧羊人》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
C .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全文以抒情为主,兼叙述和说理,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
D . 郑振铎先生的《猫》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怜爱之情,从而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
2. 这一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名著,请你辨别出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A . 《西游记》中女儿国只有女性,没有男性,女性借助子母河的水来生殖繁衍,女性处理一切事物,她们性格温柔、本性善良。
而《镜花缘》中女儿国并非纯女无男,而是有男有女,繁衍方式依然是男女结合,但是男主内,女主外,女人着男装,凌驾于须眉之上。
所以唐僧和林之洋同是到女儿国,所受待遇也不一样。
B .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行,被火焰山挡住了去路。
孙悟空向罗刹女借扇,反被扇到五万里外的观音菩萨处,于是悟空向观音借得定风丹再去索战。
C .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
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
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D . 长妈妈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不止一次写到的一位保姆。
我们在《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中认识了她,还在《五猖会》《琐记》中接触了她。
二、字词书写3.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hé________了。
这里有五六dòng________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________塌了,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xì________,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2019-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III)

2019-2020 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III)考生注意: 1. 全卷分三个部分,计18 小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够得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36 分)一、语言积累( 13分)1. 请依照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3 分)( 1)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1 分)( 2),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 分)(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1 分)( 4),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分)( 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1 分)( 6)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1 分)( 7)力所不及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1 分)( 8)《次北固山下》中描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 2分)( 9)但是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纪昀《河中石兽》)( 2 分)( 10)《虽有嘉肴》中以为学习今后就会知道不足,授课今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句子是:“是故,。
”( 2 分)二、语言运用( 24分)2. 依照情境,将以下对话补充完满。
( 4 分)课间,同学们在交换图书。
小刚:“喂!我书看完了,还给你!”小红:“又把我的新书弄脏了,今后不再借给你!”为了防备一触即发的矛盾,请你为他们重新设计以上的对话:小刚:“( 1)。
”小红:“( 2)。
”3.依照提示,完成( 1) - ( 3)小题。
( 8 分)鼓浪屿是一幅隽美的画卷,风景 A 美不盛收 sōu。
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向前走,一颗颗....榕树映入眼帘。
榕树的气根 B 千丝万褛....l ǒ u,又像垂柳婆娑美丽。
突然,好多“小星星”出现了,原来是市花三角梅,你看那小花在海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晃,就像一群.......C 花枝招 zhā...o 展的小姑娘,煞是迷人;.。
这里还有娇艳特别的杜鹃花,高雅华贵的茶花,竞相开放的佳丽蕉,把鼓浪屿装扮得 D 花团锦镞....zù。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三)

七年级语文第1页 共10页 ◎ 七年级语文第2页 共10页……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内…………○…………装…………○…………订…………○…………线…………○…………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三)语 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 .酝酿(y ùn ) 窠巢(k ē ) 应和(h è) 黄晕(y ùn )B .嘹亮(li áo ) 高邈(mi ǎo ) 澄清(ch éng ) 贮蓄(x ù)C .彩棱(l éng ) 吝啬(l ìn ) 莅临(l ìn ) 静谧(mì)D .淅沥(l ì) 咄咄逼人(du ō) 菜畦(q í ) 雪骤(zh îu ) 2.下列词语中文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 喉咙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B .抖擞 发髻 澄清 绿茵茵 C .高邈 憔悴 眼花撩乱 翻来覆去 D .瘫痪 絮叨 诀别 喜出望外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 .《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C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 .《天净沙 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C3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试卷C3一、积累运用1.(12分)默写。
(1),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月四日风雨大作》)(2),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4),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5)《观沧海》中描写秋风萧瑟,惊涛拍岸的句子是:,。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采用寄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时令,又表明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句子是:,。
(7)《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8)《诫子书》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的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2.(4分)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在旅途中,欣赏《春》,我们闻到了酝酿._____在空气里的泥土气息;阅读《纪念白求恩》,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niān_____轻怕重;徜徉《动物笑谈》,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们的怪诞不jīng_____;吟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_____……语文学习让我们流连忘返。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酝酿.②热忱.(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niān轻怕重②怪诞不jīng3.(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三藏道:“哪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1)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
(2)《西游记》中孙悟空踏上取经之路后,曾几度返回花果山,请选择其中一次简要叙述经过。
4.(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之一﹣﹣84岁的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钟南山院士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在特殊时期的“敢言”正与共产党的“讲真话”要求丝丝入扣,他“擅言”的能力与“敢言”的勇气,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树立了标尺。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03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03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晕.(yùn)掺.和(chān)朗润翻来覆去B.廖.阔(|iáo)清冽.(liě)梦寐花枝召展C.骸.骨(hái)攲.斜(jī)均称面面相虚D.菜畦.(xí)匿.笑(nì)荫蔽赅人听闻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麻木不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東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
(4分)×月×日星期三小雨转多云①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上玩,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
②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蜘蛛网。
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③,我数了数,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
④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1)第①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1分)(2)第②句啰唆,应改为________。
(1分)(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改为________。
(1分)(4)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1分)4.古诗文默写。
(5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2)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而立……”5.仿照例句的句式写句子。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第3套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在线上写出汉字。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熏陶、感染。
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学到了处理分(qí)________的艺术;在鲁迅的深切怀念里,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cuì)________的情感;在朱自清的春天里,我们闻到了酝(niàng)________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chén)________途中风景,尽情感受!2. 根据要求默写(1)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阐明了《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含义。
(4)《十二章》中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
(7)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通过全市人民处心积虑的努力,满洲里在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榜上有名。
B . 满洲里的新地标建筑群——套娃小镇充满异域风情,让游客流连忘返。
C . 翘首远眺,呼伦湖波平如镜,湖天一色,真是巧夺天工的美景啊!D .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鸟儿欢快歌唱,一片栩栩如生的景象。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B .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C . 那时我也不免要做个白日梦:“如果袋中有钱够多么好!到三阳春吃碗热热的排骨大面,回来这里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弹簧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
七上语文期末综合检测三(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真题汇编卷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个小题,20分)春惊二月,一声牛哞,惊醒了静m ì①谧的原野,春天来了。
春天不像冬天那样咄咄逼人....,花枝招zhǎn②展的春是 lă ng r ùn③朗润和软的,春之始是枝条吐出嫩芽,然后翠绿渐深,这绿又捧出了烂漫..的黄,高贵的紫,素净的白,几..的花,澄净的蓝,艳艳的红,淡雅乎所有的颜色和叶的绿色都能搭配起来且非常和谐。
绿,心甘情愿地衬托着花;花,温柔和顺地依偎着绿,一年又一年,叶与花在枝条之上,相约,相见,让人喜出望外....。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在横线处写出汉字。
(4分)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A.咄咄逼人B.烂漫C.淡雅D.喜出望外【解析】A 项,“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B项,“烂漫”指颜色鲜明而美丽;C项,“淡雅”指素净雅致,素淡典雅;D项,“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用在此处与上文“一年又一年,叶与花在枝条之上,相约,相见”意思不符。
故选D。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0分)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④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⑤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⑥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朱自清《春》)⑦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⑧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用“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两句连用三个地名,展开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抒发依依惜别之情。
福建省-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卷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5)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6)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7)《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更替又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8)《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为人不可放纵懈怠、轻薄浮躁的句子是:,。
【解答】答案:(1)山岛竦峙(注意“竦”的书写)(2)便引诗情到碧霄(注意“霄”的书写)(3)落花时节又逢君(4)不义而富且贵(5)思君不见下渝州(注意“渝”的书写)(6)秋风吹散马蹄声(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8)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注意“躁”的书写)2.(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毒品,公民个体也应具有一定的辨别防范。
B.寒假即将来临,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D.关于新产品发布方案的具体详情,刘经理一直守口如瓶。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可在句末添加“的意识”;B.正确;C.有误,两面对一面,将“能否”删去;D.有误,表意重复,“具体”与“详情”意思重复,可将“具体”删去。
3.(7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礼赞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动人的乐章。
为国家栋梁、时代kǎi ① A (A.楷 B.揩)模【甲】 B (A.分发 B.颁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体现了泱泱大国以“礼”正国、以励率民的国家态度。
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用行动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以卓② B (A.zu ō B.zhuò)越功勋和崇高精神,【乙】 A (A.感召 B.感动)亿万国人竖起珍爱英雄、尊敬英雄的社会风向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 . 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亲自到特困户李大爷家走访。
C .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D . 他总是担心2020年没办法实现小康社会,真是杞人忧天。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这类人往往因长时间低头而患上某些疾病。
(在“看手机”后加上“的人”)B . 潮安区金石镇2017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11月28日在大寨中学举行,来自全区近600名左右的社会各届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
(删去“近”或“左右”)C .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也引发强烈共鸣。
(将“强烈反响”和“强烈共鸣”互换位置)D . 我区中小学开展人人争当“最美少年”,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最美少年”’后面应该加上“的活动”)二、句子默写3. 根据课文默写占诗文。
(1)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潮平两岸阔,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夫君子之行,________,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4)刘禹锡《秋词》中赞美秋景胜春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4.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我妄下断语,yuān wàng________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②我想那piāo miǎo________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③他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jīng yì qiú jīng________。
④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________了。
四、语言表达5.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人收获。
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与愁苦;欣赏一处小小的风景,会让你体会心灵的静谧与安宁;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由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缀行甚远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 . 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一一御狼一一惧狼一一杀狼。
C .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 .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①适:嫁。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 . 昼夜苦学/才须学也B . 日昃始食/意与日去C . 五年未尝解衣就寝/废寝食者D . 辄以水沃面/投以骨(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3)范仲淹的身世、家境怎样?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植树的牧羊人(节选)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
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②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以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
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
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
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
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我打消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③我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
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
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④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
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
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
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干涸:________。
②坍塌:________。
③不毛之地:________。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第②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C . 第③段中“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卧”字生动地写出了羊群懒散、毫无生气的样子,侧面突出环境的恶劣。
D . 第④段作者主要采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
(3)文章中划线句子“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这句话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及寓意?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扁担的一生范宇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
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
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
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
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
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
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
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
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
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
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
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
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
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
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
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烟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
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
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
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
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处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
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
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
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
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扇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杠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⑪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________,第③段应填________。
A.这让我有了探常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阅读文章④一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
(每空不超过5个字)上好的木材→________→渐弯的扁担→________。
(3)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0.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
”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