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院校专业选择—环境科学与工程
考研工学类专业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

考研工学类专业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1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所以,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083002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属于工科学科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
它是一门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协调环境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原理和工程措施。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
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
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
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
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
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
研究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在当今时代,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而环境科学与工程这一学科领域,正是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名研究生,投身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融合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其研究内容广泛,涵盖了大气、水、土壤等各种环境要素,以及环境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估、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多个方面。
对于大气环境的研究,研究生们需要关注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传输和转化机制。
例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排放的污染物如何在大气中扩散和反应,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何种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运用物理化学原理、气象学知识以及先进的监测技术,来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和实际观测。
水环境保护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研究生们致力于研究污水的处理技术,探索如何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氮磷等污染物。
同时,还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研究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恢复。
土壤环境同样不容忽视。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研究生们需要研究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开发有效的土壤修复技术,如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方法,让受污染的土壤重新恢复生机。
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研究生们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策略。
比如,研发更加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提高废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以及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固体废物管理方案。
这些努力旨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环境监测与评估则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重要手段。
通过准确监测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和生态指标,我们能够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研究生们运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分析方法,对环境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保护与修复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长远目标。
一、适用学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

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一、适用学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30)(按一级学科培养并授学位)二、学分要求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要求学分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课程不少于17学分,自学课程的学分不计算在内),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不少于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18学分(其中必修环节不少于2学分、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本学科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不少于12学分)。
三、课程设置1、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60680012) 2学分(考试)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60680021) 1学分(考试)●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60640012) 2学分(考试)2、学科专业课程(≥18学分)(1)必修环节(2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 1学分(考查)●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学术活动要求:要求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采用IC卡记录方式考核。
(2)基础理论课程(≥4学分)●数值分析A (60420044) 4学分(考试)●其它数学类研究生课程(3)本专业课程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12学分)注意:专业课程的选择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还应满足:A组课程不少于6学分;外系所开课程不少于2学分。
A组●运筹学(70250124) 4学分(考试)●环境系统建模理论与复杂模型(80050092) 2学分(考试)●环境流体力学(70040123) 3学分(考试)●气溶胶力学(70050012) 2学分(考试)●水处理过程化学(70050062) 2学分(考试)●大气污染化学和物理(70050032) 2学分(考试)●多孔介质污染物迁移动力学(70050082) 2学分(考试)●现代环境生物学(70050072) 2学分(考试)●高等水处理工程(70050042) 2学分(考试)●废水生物处理的数学模型与新(70050262) 2学分(考试)技术●大气污染防治原理(70050022) 2学分(考试)●固体废物控制工程(70050102) 2学分(考试)●环境规划(80050082) 2学分(考试)●地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治理工(70050172) 2学分(考试)程●环境经济(70050162) 2学分(考试)●高等环境化学(70050182) 2学分(考试)B组●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70050092) 2学分(考试)●能源与环境(80050012) 2学分(考试)●环境核辐射及其示踪技术(70050252) 2学分(考试)●环境风险分析(70050112) 2学分(考试)●污染控制实验技术(80050022) 2学分(考试)●环境保护投融资(80050152) 2学分(考试)●环境系开设的其他研究生课程●化学系、生物系等相关专业硕士课程●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课程3、自学课程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自学,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自学课程的学分不计算在内。
学科、专业代码083002名称环境工程(精)

六、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考核方式)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参加4次以上(含4次)的学术活动,其中包括:参加校外学术交流或学术报告1次;本学科内做学术报告1次。
学术期刊:环境化学、工业水处理、化工环保、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工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水处理技术等与学科有关的期刊
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5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近五年文献不少于25篇);对研究方向有较全面的历史回顾,国内外研究动态有较深刻陈述,并对其研究出发点有立论依据。
考核方式:学术活动结束后,硕士研究生须提交参加学术交流的论文复印件、研究报告复印件或学术报告小结(不少于500字),由指导教师考核,并由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小组记载成绩。完成该必修环节的记1学分。
本学科研究生必须阅读的学术著作、学术期刊:
硕士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和课题,阅读有关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
学术著作:高等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流体力学、环境系统工程、环境生态学等
实践环节为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内容可以是讲授一定学时的本科课程,批改本科课程的习题,讲解习题课、参予本科生毕业环节等教学环节的任务,具体内容由导师根据教学需要来指定。教学实践时间一般安排在第3学期。折合工作量为120小时。考核方式:教学实践完成后,本人写出报告,由指导研究生教学实践的老师写出评语,获得通过,计2学分。
18
传递过程
40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描述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描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和解决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既关注环境污染与保护,也关注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
本文将从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定义、专业特点、学科研究领域、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描述。
一、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定义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多个领域。
它旨在研究并解决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损害问题,提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特点1. 跨学科性:环境科学与工程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性:环境科学与工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环境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进行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等工作。
3. 应用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提供环境保护和管理方案。
4. 国际化: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国际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具备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三、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研究领域1. 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规律和治理技术,开展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的监测与治理工作。
2. 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的策略。
3. 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评估环境风险,制定环境管理与规划措施,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环境风险的威胁。
4.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研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5. 环境政策与法律:研究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出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四、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就业前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机构、环境工程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就业。
主要岗位包括环境工程师、环境规划师、环境监测师、环境评价师、环境管理师等。
环境科学专业的一级学科目录

环境科学专业的一级学科目录一、二级学科目录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12个学科门类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法学:4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文学:4个一级学科,29个二级学科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个二级学科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1个二级学科农学:8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医学:8个一级学科,52个二级学科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12个门类,88个一级学科,375个二级学科附学科门类及一、二级学科目录:01哲学0101 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2 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03 法学0301 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0302 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0303 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4 教育学0401 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05 文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0504 艺术学050401 艺术学050402 音乐学050403 美术学050404 设计艺术学050405 戏剧戏曲学050406 电影学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8 舞蹈学06 历史学0601 历史学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60105 专门史060106 中国古代史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060108 世界史07 理学0701 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070102 计算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070206 声学070207 光学070208 无线电物理0703 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 天文学070401 天体物理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6 大气科学070601 气象学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 海洋科学070701 物理海洋学070702 海洋化学070703 海洋生物学070704 海洋地质0708 地球物理学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物理学0709 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04 构造地质学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0710 生物学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4 水生生物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1 生物物理学071012 生态学0711 系统科学071101 系统理论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0712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 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 工学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080102 固体力学080103 流体力学080104 工程力学0802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 车辆工程0803 光学工程注: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 材料学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0806 冶金工程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080602 钢铁冶金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1 工程热物理080702 热能工程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0808 电气工程080801 电机与电器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3 建筑学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0814 土木工程081401 岩土工程081402 结构工程081403 市政工程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5 水利工程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 化学工程081702 化学工艺081703 生物化工081704 应用化学081705 工业催化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 地质工程0819 矿业工程081901 采矿工程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01 油气井工程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01 纺织工程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104 服装设计与工程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082202 制糖工程082203 发酵工程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0823 交通运输工程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82402 轮机工程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1 飞行器设计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0827 核科学与技术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8 农业工程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9 林业工程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083001 环境科学083002 环境工程0831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83201 食品科学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考研专业环境科学就业分析指南

考研专业环境科学就业分析指南考研热门专业环境科学就业分析指南我们在参加考研热门专业的时候,需要把环境科学就业的问题了解清楚。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热门专业指南,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热门专业:环境科学就业分析一、专业介绍环境科学是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所以,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二、培养方案环境科学专业,设环境规划与管理和生态工程两个培养方向。
培养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和生态工程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北京大学为例:1、研究方向(01)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02)区域污染与全球变化(03)环境与健康(04)水环境控制与环境生物技术(05)环境规划与管理(06)环境经济学与政策(0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08)环境法(09)水资源与水沙环境2、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65经济学、366法学基础、363物理化学、364环境工程、360高等数学4881普通化学、884环境科学综合考试科目③中,方向01—04可任选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方向05、07、09限考高等数学;方向06限考经济学;方向08限考法学基础。
考试科目④中,方向01-04可任选普通化学和环境科学综合;方向05—09限考环境科学综合。
报考方向01—04和09的考生还可选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各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专业任一组考试科目。
三、推荐院校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山西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就业方向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城市规划与建设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应用技术方面的工作。
环境工程考研开通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考研开通院校排名点击:8209 好评:12 难度:58 1. 同济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6053 好评:0 难度:6 2. 北京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5072 好评:3 难度:3 3. 天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5007 好评:9 难度:9 4. 南京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4628 好评:64 难度:1 5. 北京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4457 好评:12 难度:2 6. 厦门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3782 好评:5 难度:4 7. 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3776 好评:7 难度:11 8.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3500 好评:8 难度:3 9. 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3462 好评:2 难度:3 10. 四川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3359 好评:4 难度:3 11.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3201 好评:2 难度:0 12. 武汉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3077 好评:2 难度:1 13. 南京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943 好评:2 难度:0 14. 中山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855 好评:2 难度:2 15. 上海交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681 好评:6 难度:6 16. 吉林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512 好评:6 难度:1 17. 燕山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478 好评:5 难度:6 1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439 好评:3 难度:0 19. 重庆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322 好评:7 难度:2 20. 西安交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319 好评:1 难度:0 21. 中国农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241 好评:3 难度:2 22. 江南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160 好评:3 难度:0 23. 复旦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154 好评:6 难度:3 24. 东北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046 好评:0 难度:0 25. 兰州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013 好评:0 难度:0 26. 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000 好评:0 难度:0 27. 浙江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976 好评:2 难度:0 28. 中国科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952 好评:0 难度:0 29. 山东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942 好评:5 难度:4 30. 武汉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781 好评:3 难度:0 31. 重庆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739 好评:4 难度:1 32. 中国科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731 好评:1 难度:0 33. 华东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701 好评:0 难度:0 34. 中国科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700 好评:2 难度:0 35. 东华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689 好评:4 难度:5 36. 浙江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631 好评:5 难度:4 37. 江苏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611 好评:0 难度:1 38. 中国科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610 好评:0 难度:3 39. 暨南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607 好评:1 难度:0 40. 中南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593 好评:1 难度:0 41. 西南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568 好评:0 难度:0 42. 西南交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512 好评:0 难度:1 43. 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372 好评:0 难度:0 44. 天津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369 好评:0 难度:0 45. 上海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364 好评:0 难度:0 46. 西安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358 好评:3 难度:1 47. 福州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323 好评:1 难度:0 48. 山东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322 好评:0 难度:0 49. 郑州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316 好评:0 难度:0 50. 南昌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309 好评:0 难度:2 51. 长安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286 好评:3 难度:1 52. 成都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281 好评:0 难度:0 53. 郑州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271 好评:0 难度:0 54. 河北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270 好评:4 难度:0 55. 昆明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269 好评:1 难度:0 56.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250 好评:0 难度:1 5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234 好评:0 难度:1 58. 首都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232 好评:0 难度:0 59. 西北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97 好评:1 难度:1 60. 北京工商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95 好评:1 难度:0 61. 武汉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76 好评:0 难度:1 62. 天津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73 好评:1 难度:1 6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41 好评:1 难度:1 64. 华中农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41 好评:0 难度:0 65. 太原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34 好评:1 难度:0 66. 合肥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30 好评:0 难度:0 67. 西北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29 好评:0 难度:0 68. 广西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28 好评:0 难度:0 69. 重庆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24 好评:0 难度:0 70. 西北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01 好评:0 难度:1 71. 广东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94 好评:0 难度:0 72.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93 好评:0 难度:0 73. 青岛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86 好评:3 难度:1 74. 青岛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84 好评:1 难度:1 7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82 好评:0 难度:0 76. 西北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69 好评:0 难度:0 77.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63 好评:0 难度:0 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36 好评:0 难度:0 7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27 好评:0 难度:0 80. 山东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16 好评:0 难度:0 81. 浙江工商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15 好评:0 难度:0 82. 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72 好评:1 难度:1 83. 贵州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71 好评:0 难度:0 84. 青岛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71 好评:1 难度:0 8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65 好评:0 难度:0 86. 解放军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61 好评:1 难度:0 87. 西安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39 好评:0 难度:0 88. 华侨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32 好评:0 难度:0 89. 南京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27 好评:0 难度:0 90. 湘潭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27 好评:0 难度:0 91. 兰州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10 好评:0 难度:0 92. 长安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03 好评:0 难度:0 93. 兰州交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97 好评:0 难度:0 94.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93 好评:1 难度:0 95.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78 好评:0 难度:0 96. 大庆石油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63 好评:0 难度:0 97. 济南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53 好评:0 难度:0 98. 安徽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34 好评:0 难度:0 99. 河南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29 好评:0 难度:0 10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19 好评:1 难度:1 101. 山西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17 好评:0 难度:0 102. 长江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10 好评:0 难度:0 103. 福建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09 好评:0 难度:0 104. 华东交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801 好评:1 难度:2 105.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798 好评:2 难度:0 106. 陕西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796 好评:0 难度:0 107. 山东农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795 好评:1 难度:0 108. 武汉科技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788 好评:1 难度:1 109. 大连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786 好评:0 难度:0 110.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751 好评:0 难度:0 111. 华南农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727 好评:0 难度:0 112. 河南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719 好评:0 难度:0 113. 四川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718 好评:1 难度:0 114. 安徽农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715 好评:0 难度:1 115. 江西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694 好评:1 难度:0 116. 安徽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691 好评:0 难度:0 117. 北京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686 好评:3 难度:3 118. 武汉工程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681 好评:0 难度:0 119. 华北电力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678 好评:1 难度:1 120. 江西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660 好评:0 难度:0 121. 内蒙古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649 好评:0 难度:0 122. 西南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631 好评:0 难度:0 123. 景德镇陶瓷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610 好评:0 难度:0 124.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587 好评:0 难度:0 125.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580 好评:0 难度:0 126. 重庆工商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564 好评:0 难度:0 127. 河南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549 好评:0 难度:0 128. 西安工程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446 好评:0 难度:0 129. 南昌航空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425 好评:0 难度:0 130. 江苏工业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414 好评:0 难度:0 131. 东北电力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361 好评:0 难度:0 132. 大连海事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342 好评:0 难度:0 133. 中国人民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302 好评:0 难度:0 134.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36 好评:0 难度:0 135. 北京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234 好评:0 难度:0 136. 北京工商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9 好评:0 难度:0 137.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6 好评:0 难度:0 138. 广州能源研究所-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5 好评:0 难度:0 139.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15 好评:0 难度:0 140. 南京土壤研究所-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8 好评:0 难度:0 141. 常州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107 好评:0 难度:0 142. 苏州科技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点击:98 好评:0 难度:0 143. 湖南农业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考研院校专业选择—环境科学与工程
万学海文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拉开帷幕,很多考生已经开始了专业及院校的选择,那么,作为一个志愿报考环境科学与工程的考生,你知道如何选择院校及专业才能使自己的考研命中率达到最大化吗?万学海文专业课的辅导老师们就为2012年要考研的同学们分析一下。
一、院校专业选择影响因素
1.自身兴趣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自身的兴趣,自己对什么专业最感兴趣,对什么专业了解最好,对哪个领域最擅长,以后想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
兴趣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有了兴趣的驱使,能极大的调动考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考生在以后的复习中能够更主动、积极,而不至于产生为了考研被迫学习的情绪。
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化学、环境过程模拟、城市与区域污染控制、环境监测技术、水污染控制与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学与政策、资源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法、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学、水污染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大气环境计算机模拟、自然资源管理、水处理工程、水治理理论与技术、工程环境模拟与信息系统、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废处置与资源化等。
万学海文专业课辅导老师们建议2012年的考生可以根据幻境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来确定报考专业。
2.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也应该是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的因素,毕竟,大部分考生考研是希望能够通过研究生的学习增加自己的求职竞争力,对于这部份考生而言,社会需求就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一些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由于社会需求的稳定及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双重影响,研究生的竞争力明显下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所以,万学海文建议2012年的考生在选择社会评价较高的专业时,也要考虑社会需求,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社会需求是否平衡。
3.备考难度
报考不同的专业对于考生而言,复习的难度也有所不同。
下面总结了几种报考模式,供大家参考:
本专业本校: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率最高,复习难度最小的。
一般来说,如果考生对自己的专业比较感兴趣,对学校也比较认同的话,建议考生选择这种模式。
本专业跨校:本专业跨校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考生对本校认同感一般,希望到一个更好的院校学习;二是本校本专业属热门,考生考取的把握不大,选择报考其他竞争相对缓和的院校。
本专业跨校难度有所增加,但是由于专业没有变化,对于考生而言,只要考生认真复习,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跨专业本校:考生对所在学校认同度较高,但是对本科专业兴趣不大,往往会选择这种报考模式,跨专业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
但是,跨专业本校报考的优势是方便考生去所报考专业听课及方便考生获取考试资料及考试信息。
跨专业跨校:这是所有考研模式中难度最大的一种。
考生在复习时将面临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万学海文建议考生选择跨专业跨校考研时要谨慎。
4.自身条件
考生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再跟自身的条件相结合做一个对比分析,之后再作出权衡取舍。
这里的自身条件主要指的是考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几个方面。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院校实力(前20名)
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院校实力排名,前20名院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以上二十所院校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实力各不相同,万学海文提醒2012年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再次进行信息的详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