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误动机理研究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10kV配电网接地方式探讨

电力系统10kV配电网接地方式探讨

电力系统10kV配电网接地方式探讨摘要:在电力系统中,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涉及到的范围非常之广,而且在电力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三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

关键词:电力系统;10kV;配电网;接地方式引言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投资较少。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压降为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1.732倍,流经故障点的电流是全系统对地电容电流。

系统对地电容较小时,故障电流较小,系统可继续运行1~2h。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根本弱点在于中性点绝缘,电网对地电容储存的能量没有释放通道,弧光接地时易产生间歇性电弧过电压,对绝缘危害很大,同时容易引发铁磁谐振。

因此该方式不能适应配电网发展,已逐渐被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取代。

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需要通过接地变压器提供中性点。

为避免出现谐振过电压,消弧线圈一般运行在过补偿状态。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仅为补偿后的残余电流,可抑制电弧重燃,减少间歇性电弧过电压出现概率。

故障后可持续运行一段时间,但在接地期间绝缘薄弱环节可能被击穿。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10kV配电网均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1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的主要问题在市区供电公司10kV配电网中,约有80%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20%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未来将全部改造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在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运行维护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少数变电站10kV母线电容电流过大,超过100A,消弧线圈长期欠补偿运行,发生线路单相接地后消弧线圈容量无法完全补偿电容电流;第二,部分10kV母线全部为电缆出线或以电缆出线为主,且电缆沟运行环境普遍恶劣,电缆绝缘水平降低。

线路单相接地后系统中性点电压升高,容易引起电缆沟内电缆绝缘击穿,甚至演变成同沟多起电缆事故,扩大事故范围;第三,部分变电站接地选线装置应用效果不理想,仍然要依靠线路轮切查找接地线路。

10kV含接地变压器的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分析和探讨

10kV含接地变压器的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分析和探讨

10kV含接地变压器的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分析和探讨摘要:随着电力电缆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广泛采用,容性电流越来越大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远超过10A,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已不满足安全运行要求,针对目前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对比小电阻接地系统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各自的优缺点。

研究10kV 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总体方案,主要分析接地变压器在小电阻接地系统作用、接地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小电阻的阻值选取、小电阻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问题的探讨。

为小电阻接地系统在配电网中的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关键字:小电阻;接地变压器;接地系统;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电网规模的扩大,电缆出线的增多使系统电容电流逐步增大。

采用不接地运行方式,单相接地故障的弧光和铁磁谐振过电压可达正常电压数倍对电缆和开关柜的绝缘构成严重威胁。

采用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则需要较大的补偿容量,因普通变压器带消弧线圈时,其容量不得超过变压器容量的20%,要求配置台数较多,10kV配电网线路在运行中操作较多,消弧线圈的分接头及时调整有困难,容易出现谐振过电压现象。

经接地变压器小电阻接地方式是解决这问题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现状,以某城区35k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对该站10kV系统的小电阻接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对接地变压器在小电阻接地系统作用、接地变容量的计算、小电阻的阻值选取、小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

本文就小电阻接地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小电阻接地系统在电网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1.1接地变压器的概述我国电力系统中10kV、35kV电网中一般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35kV以上电网中主变压器低压侧一般为三角形接法,没有可供接地电阻的中性点。

接地变压器的作用是在系统为△型接线或Y型接线中性点无法引出时,引出中性点用于加接消弧线圈或电阻。

接地变压器按相数可分三相接地变和单相接地变。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配电网的接地故障分析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配电网的接地故障分析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配电网的接地故障分析摘要:以电缆为主体的10kV城市电网,由于电缆线路的对地电容较大,随着线路长度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会增大。

现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中,为补偿越来越大的接地电容电流,消弧线圈增容改造成本逐渐增大,加上消弧线圈小电流选线困难、过电压水平高等缺点,为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供电局城市配电网开始逐步推广使用小电阻接地系统,其相比于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更加适用。

关键词: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方式1中性点接地方式对比分析1.1经消弧线圈接地变电站主变压器10kV侧多为三角形接线方式,当10kV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构成回路,流过故障点的是线路对地电容形成的容性电流,每相对中性点电压及相间的线电压保持不变,整个系统带故障维持运行2h。

系统中性点消弧线圈通过产生电感电流补偿对地的电容电流的方式,使流经故障点的电流保持在10A以下,起到消除接地点电弧的作用,有效提高瞬时接地故障时的供电可靠性。

1.2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接地电阻与对地电容会构成并联回路,流经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很大,通过线路自身零序保护就能快速动作切除故障,不存在选线问题。

由于能快速隔离故障,故障线路相电压升高的时间很短,减少了人身触电风险,绝缘要求也有所下降。

小电阻接地方式中,10kV出线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只需接入自身线路保护,依靠线路保护自身配置的零序过流或限时速断保护就对线路接地故障有较好的灵敏度,不用配置额外的选线控制器及连接回路。

同时电阻为耗能元件,也是电容电荷释放元件和谐振的阻压元件,可有效消除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接地电弧过电压。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时,故障点的接地电流十分大,故障点附近的跨步电压高达几千伏,如果保护装置没有快速切除故障,容易击穿接地点附近设备的绝缘,引起相间故障或人身事故。

同时,对于瞬时性或永久性的单相接地故障,线路保护均会动作跳闸,跳闸次数会增多,从而影响用户的正常供电。

10 kV线路接地零序保护不动作原因分析

10 kV线路接地零序保护不动作原因分析

10 kV线路接地零序保护不动作原因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在目前的广东城市配电网中主要是以电缆和架空线同时存在的混合型网络的10 kV电网。

接地故障主要存在于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本文以某变电站10 kV小电阻接地系统为背景,针对出现的10 kV小电阻接地系统中,10 kV线路接地零序保护不动作的现象进行分析关键词:10 kV线路接地零序保护不动作分析随着电力负荷的不断增长,城市电网的建设要不断扩大电网规模,架空线路及电缆总长度不断增加,导致10 kV系统的输电线路对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系统越来越复杂。

以惠州电网中110 kV沙田站为例,在不影响线路运行的情况下,用详细的综合的排除法,分析了10 kV线路接地零序保护不动作现象的原因。

1 事件概况在2012年的7月24日,由于受到台风暴雨的影响,供电所巡线工作人员发现正在运行的沙田站10kV田头线F10、花塘线F6在不同时段分别发生了树木直接折压在10 kV输电导线上的故障,田头线F10、花塘线F6在带电运行状态,均为单相接地,树枝及线路未发现放电痕迹,保护均未跳闸的异常现象。

基本情况:沙田站10 kV系统中性点采用了小电阻经曲折接地变中性点接地,其阻值为16Ω,F6挂在I母,F10上挂在II母,折枝压在导线上的位置与变电站出线柜相隔约为2公里。

2 对10 kV线路接地零序保护不动作的原因分析根据零序保护动作的条件,当线路发生接地时,可能造成10 kV馈线保护装置零序保护没有动作的原因如下。

2.1 保护装置整定或其二次回路故障(1)馈线保护装置零序保护回路接线错误。

(2)馈线保护装置故障、定值整定错误、压板投退错误。

2.2 零序电流值达不到i0>I0zd,t>T0整定的动作条件,即i0<I0zd,t<T0根据10 kV线路零序保护动作的充分必要条件(i0>I0zd,t>T0),由于树枝长期压在线路上,接地时间t远远大于整定值T0(T=0.8 m),t满足>T0的条件;而I0=U0/Z0≈U/Z0,U为系统电压,基本不变,影响I0的就基本只有线路接地的综合零序阻抗Z0了,而Z0由接地变中性点电阻Z0r+线路阻抗Z0l+线路接地过渡阻抗(包括地网阻抗)Z0j,即Z0=Z0r+Z0l+Z0j>Z0zd针对以上原因,继保专业人员对站内各站相关设备进行检查、试验。

10KV小电阻接地零序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10KV小电阻接地零序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10KV小电阻接地零序保护动作行为分析作者:郝晓芳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10期摘要:我国的城市配电网基本是以电缆为主和架空线为辅的混合型网络的35KV、20KV、10KV电网,其中性点运行方式之一是有效接地方式即经低电阻接地;另一种是非有效接地方式即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接地故障形式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单相接地是运行电网的主要故障形式。

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接地点的电流是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总和,一般接地电流在数安至数百安之间,接地时产生电弧接地过电压,使非故障相、系统中性点甚至故障相产生过电压,这种过电压通称为电弧接地过电压。

关键词:小电阻接地电网保护动作行为分析1 母线单相接地母线单相接地时,3Io从母线上的接地点D经大地到接地变的接地点再到接地变中性点O,最终流到接地点D的3Io,同线路单相接地时一样,特点也相同。

2 主变低压侧差动区内单相接地2.1 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及其流向3I0从接地点D经大地→接地变接地点→中性点T Ao→接地装置Ze→接地变中性点O→A、B、C各相流过相同的Io→主变低压侧TA 、TB、TC也流过相同的Io主变低压侧线圈AC、BC流过相同的Io,而AB线圈中无零序电流流过。

其特点是:接地变中性线上TAo中流过3Io,而主变低压侧各TA中流过相同的Io,方向指向主变。

2.2 主变低压侧差动区内单相接地时保护动作分析以某110KV变电站为例说明主变容量:50MVA 电压等级:110KV/10.5KV2.2.1 差动动作值差动动作定值:0.4Ie各级电压额定电流110KV侧动作值:0.4×Ie=0.4×944.8A=105A10.5KV侧动作值:0.4×Ie=0.4×2752A=1100A2.2.2 零序电流值当变压器低压侧差动区单相接地时按图:初步估算单相接地电流:为计算简单起见,假定正序电抗近似等于零序电抗即:ZΣ0≈ ZΣ1当A相接地时:即零序电压大小约等于相电压的1/3低压侧线电压10.5KV,零序电压大小约是线电压10.5KV的三分之一即3.5KV当Ze=10Ω3Io=3.5KV÷10Ω=350A(此时我们只考虑了接地装置的电阻值,接地变压器等的零序阻抗均没有算在内,否则3Io值更小)350A的值远低于10.5KV侧主变差动保护的动作值1100A。

10kV配电网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短路故障及保护探究谢跃钦

10kV配电网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短路故障及保护探究谢跃钦

10kV配电网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短路故障及保护探究谢跃钦发布时间:2021-08-09T01:39:27.665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8期作者:谢跃钦[导读] 近年来我国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东莞 523850摘要:近年来我国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从10kV配电网小电阻接地系统出发,分析其单相短路故障后的稳态特性和暂态特性。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研究10kV配电网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短路故障的处理措施及防控方案,在零序电流保护基础上全面提升10kV配电网小电阻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望为10kV配电网运维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短路;特性分析;保护方案小电阻接地能够在装置线路过载后快速切断,避免过载造成的装置损坏或线路损毁,已经在现阶段10kV配电网中广泛应用。

该系统设计非常简便,可利用主动接线或被动接线方式将10Ω左右的小电阻接入到系统中,从而形成有效的并联接地回路。

一旦出现过电压或过电流问题,系统零序电流增加,此时启动零序电流保护动作,准确完成故障线路投切,是配电网安全保护中不可或缺的关键。

1.10kV配电网小电阻接地系统概况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包括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两种。

前者主要是利用消弧线圈产生的电感电流补偿实现消弧保护,以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而后者则主要借助小电阻接入构成中性点接地电阻与对地电容的并联回路,以达到配电网过电压或过电流的保护。

目前,我国电网用户逐渐增多,用电压力日益增加,电网电容电流逐渐提升,通过消弧线圈进行中性点接地保护成本较高,小电阻接地系统开始大范围应用。

10kV配电网小电阻接地系统配置时应注意做好小电阻阻值的选择和保护装置的配置。

一般而言,电阻值越大,单相接地电流越小,此时配电网中继电保护的灵敏度越低。

10kV配网小电阻接地运行研究

10kV配网小电阻接地运行研究

10kV配网小电阻接地运行研究随着经济建设和国家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大型城市配电网主要以电缆网为主,在运行过程中,各回路的电容电流较大,约在100~1000A之间,现状变电站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等方式已满足不了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10kV配电线路在我国配电系统中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举足轻重,但是目前我国多数的10kV配电线路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所以对10kV配网小电阻接地运行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

标签:10kv配电;接地运行;措施配电系统是把最合适的电压按照用户需要的等级输送到用户端,因此配电系统是国家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我国主要城市中使用的10kV配电网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同时满足电网规划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但是现如今配电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设备不够先进,配电网架构不太合理的问题,这必定对10kV 配电网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这也是我们对其稳定性分析的必要性。

关键在于正确找出10kV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才能实现其供电的可靠性。

本文将对10kV配网小电阻接地运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概述1.1、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构成小电阻接地系统主要由接地变和小电阻组成。

其接线原理是通过接地变为主变10kV接线提供系统中性点。

对于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要求其与系统中性点电阻的选择相配套。

接地变常采用Z型接法,即将三相铁芯各个芯柱上的绕组分为长度相等、极性相反的两段,三相绕组则采用Z型接法构成星型接线。

其特点表现为:对正、负序电流呈现高阻抗,在绕组中流过的激磁电流很小;对零序电流呈现低阻抗,在绕组上只有很小的压降。

1.2、10kV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模式1.2.1、单回路放射式接线模式主要是进行串联,这种接线模式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接线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现今社会有着很打的弊端,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串联的电气元件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功率也不断增加图。

随着这种情况的发生,供电线路失效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人,因此,使用单回路放射式接线模式的供电可靠性会显著降低。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运用与探讨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运用与探讨

Application and Discussion of Small Current Grounding Line Selection Device in 10 kV Small Resistance Grounding System
Li Gang,Zhou Li-li,Fu Chang-qi
[Abstract]In the new substation, the proportion of 10 kV cable line is increasing, and the system capacitance current is greatly improved. Therefore, in the 10 kV power system, the neutral point small resistance grounding method is widely used, and the small current grounding line selection device is also important for the 10 kV system. As part of the specification, the small current grounding line selection device is mainly used in the neutral point ungrounded, grounded by the arc suppression coil or through the high resistance grounding syste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neutral point through the low resistance grounding system, improve the system Safety and reliabi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type of grounding resistance,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enables the small current grounding line selection device to fully play its role,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以某变电站 10 kV 小电阻接地系统为背景 ,针对屡次出现的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误动现象 ,建立了 10 kV配电网的数学模型 ,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 Matlab 数值仿真 ,提出了线路参数不对称及线路非金属性接地 两个因素共同作用 ,导致 10 kV 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方式下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误动的客观原因 ,以及系统 的设计 、安装 、管理等人为原因 。同时给出了检查 10 kV 出线电缆绝缘情况及建立零序电流监测装置等的相 应的防范措施 ,以防止此类故障的发生 。 关键词 : 小电阻接地系统 ; 零序保护 ; 故障机理 ; 10 kV 配电网 中图分类号 : TM77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24897 (2003) 0120030204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潘艳 ,等 10 kV 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误动机理研究
33
曲线 ;图 8 则为线路 2 不对称度 K = 21 时 ,零序电流 随线路 1 接地电阻变化的曲线 。
为 R 。图 5 、6 中给出了一种仿真得到的在两种情况
图 5 零序电流波形 Fig. 5 Waveform of zero sequence currents.
图 6 零序电流有效值 Fig. 6 Effective value of zero sequence currents.
同时作用下满足误动条件的情况 (即线路零序电流 未达 到 45 A 的 整 定 值 , 而 变 压 器 零 序 电 流 达 到 54. 4 A的整定值) 。线路 1 的 a 相发生非金属性接 地且接地电阻 R = 85 Ω;线路 2 的 a 相对地电容值 不同于另外两相 Ca = 36 μF , Cb = Cc = 1. 6μF。上 述情况下接地变压器零序电流 Ir , 线路 1 零序电流 Il1 ,线路 2 零序电流 Il2的波形图及其对应有效值图 分别如图 5 、6 所示 。图 7 给出了在线路 1 接地电阻 R = 85 Ω 时 ,零序电流随线路 2 不对称度 K 变化的
潘艳 ,等 10 kV 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误动机理研究
31
图 1 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分布图 Fig. 1 Distribution of single2phase ground2fault current
图 2 单相接地零序网络图 Fig. 2 Single2phase ground2fault zero sequence network
3 故障机理分析
3. 1 故障电流分布
该变电站 10 kV 配电母线上既有经小电阻接地
系统 ,又仍保留消弧线圈 ,10 kV 出线中某条线路单
相接地时电容电流的分布情况如图 1 所示 (为分析
方便起见 ,忽略线路电阻和变压器内阻的影响) 。单
相接地时零序网络则如图 2 所示 。图 2 中 , U0 为 l3 单相接地所产生的等效零序电压源 ; Xb1 = ωL b1 , 为 小电阻接地变压器零序电抗 ; Xb2 = ωL b2 , 为消弧线 圈接地变压器零序电抗 ; XL = ωLL , 为消弧线圈电抗
+ jωC ∑(3 R
+ jωL b1)
因为有 :L b2 ν LL ,
所以可忽略 L b2 ,3LL + L b2≈3LL ,于是有 :
λ=
(1
+
L b1 3LL
-
ω2 C ∑L b1)
+
j
(
3ωRC

-
R
ωLL)
已知 : R = 16 Ω,ωL b1 = 4. 4 Ω, 同时根据实测 10 kV
λ =
ID IR
=
IR + IL + Ic ∑ IR
=
U0 3 R + j Xb1
+
j3
U0 XL + j
X b2
+
-
U0 j XC ∑
U0
=
3 R + j Xb1
3
R
1 + jωL b1
+
j3ωLL
1 +
jωL b2
+
jωC ∑
1
=
3 R + jωL b1
1
+
3R jω(3
+ jωL b1 LL + L b2)
值;
Xc

=
1 ωC

,

10
kV
出线每相等效对地电容 ;
R
为小电阻接地变压器的接地电阻阻值 。
设分布系数为 :λ=
ID IR
,即故障点电流与小电
阻接地变压器的接地电阻上流过电流之比 。则 K
可计算如下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经现场调查 ,2000 年 7 月 1 日至 2002 年 5 月 26 日间 ,两套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过流保护动作次数 为 :左段母线上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动作 10 次 ,右 段母线上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动作 5 次 。其中只有 2001 年 2 月 21 日及 2002 年 5 月 24 日左段母线接地 变压器零序保护动作是由于该母线上一条出线未安 装零序保护 (该线路为新增线路 ,仅此一条线路未安 装零序保护) ,在其发生接地故障时 ,小电阻零序保 护作为后备保护而正常动作 。其它则均为不明原因 动作情况 。作为后备保护 ,如此动作几率是很不正 常的 。
全网电容电流值求得 :
ωC ∑ = 0. 016 S
又左段母线 1 # 消弧线圈有 :ωLL = 111. 193 Ω; 右段 母线 2 # 消弧线圈有 :ωLL = 66. 157 Ω。
将上述已知量代入 λ的表达式 , 可求得 :左段 母线 :λ1 = 1. 13 ; 右段母线 :λ2 = 1. 09 。两电流分布 系数均小于接地变压器与线路零序保护整定值之比 (1. 2) 。
因此 , 若母线上某一出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使 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动作的零序电流大小为 Ir 时 (已知 Ir > 54. 4 A) ,流过线路的零序电流为 :
Id = Ir·λ1 = 1. 019 Ir > 1. 019 ×54 > 45 A 可见当故障电流启动了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 时 ,它也同时启动了线路零序保护 。从以上分析得 出结论 :电网当前整定值与故障电流分布系数决定 了 ,当某一种接地故障发生时 ,故障电流若是足以启 动零序保护 ,则必然会同时启动线路零序保护和接 地变压器零序保护 , 然后根据保护整定时间所带来 的选择性 ( 线路零序保护整定时间为1. 5 s ,接地变 压器零序保护整定时间为2. 0 s) 线路先行动作 。因 此在正常情况下 ,出现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误动的 可能性很小 。 3. 2 主要故障原因 从 3. 1 条的分析中知道本文所探讨的零序保护 误动现象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但系统 本身若存在参数不对称的情况 (对于电缆线路来说 , 由于安装质量等问题 ,在电缆接头处绝缘下降造成 参数不对称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则 10 kV 配网中存 在着“参数不对称”和“接地故障”这两个“零序电压 源”。由分布系数的计算可知故障线路上的零序电 流与接地变压器上零序电流之比接近于 1∶1 , 于是 在两个零序电压源的作用下 , 接地变压器上流过两 个较大的零序电流的叠加 , 而故障线路上则只是本 身接地电流与线路参数不对称所带来的另一个较小 的电容电流的叠加 , 不对称线路上同样是一个较大 零序电流与较小电容电流的叠加 , 于是便可能出现 线路上零序电流未达到保护整定值 , 而接地变压器 上零序电流达到保护整定值的情况 。 下面通过等效电路进行故障原因分析 。 设 10 kV 出线中线路 1 某相绝缘下降造成对地 电容参数不对称 ,线路 2 非金属性接地 (如经树枝等 物体瞬时接地时) ,两零序电压源分别作用如图 3 和 图 4。 其中 , U01 、U02分别为线路 1 对地电容不对称和 线路 2 发生接地故障所产生的零序电压源 ; Xl1 , Xl2 分别为线路 1 , 2 的等值对地零序电抗 ; 其它元件标
图 4 线路 2 发生接地故障等值零序网络图 Fig. 4 Zero sequence network when single2phase
ground fault happens in line 2.
示含义同 3. 1 节 。将 3. 1 节所求参数值代入有 :
Ic ∑2 I R2
=
Ic ∑1 I R1
1 引言
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和供电业务的迅速发展 , 一些大城市新发展的 10 kV 配电网主要采用地下电 缆 ,使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大大增加 。如果采用消 弧线圈接地 ,则需要较大的补偿容量 ,而且要配置多 台 。此外 ,10 kV配电网线路在运行中操作较多 ,消 弧线圈的分接头及时调整有困难 ,容易出现谐振过 电压现象 。因此有些供电局的 10 kV 配电网中采用 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 但在实际运行中 ,某变电站的这种系统多次出现接 地变压器零序保护误动现象 。本文即针对此类误动 情况进行研究 。
30
第 31卷 第1期 2003年1月15日
继 电 器
RELAY
Vol .
Jan.
31 No. 1 15 , 2003
10 kV 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误动机理研究
潘艳1 ,李晓明1 ,袁勇1 ,谢江辉2 ,李彬1 ,孙红2
(1.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 2. 武汉供电局 , 湖北 武汉 43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