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警示录 建立救灾应急系统刻不容缓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刻不容缓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刻不容缓
闫志壮
【期刊名称】《中国减灾》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6月份,虽然七大江河干流水势平稳,但湖南、贵州、黑龙江等省局部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引发了严重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灾救灾形势骤然紧张。
【总页数】1页(P1)
【作者】闫志壮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J], ;
2.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J],
3.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J],
4.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有关工作的意见 [J],
5.周建春在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平台和不动产登记调度中心调研时强调加强系统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J], 山西省地环中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防震减灾消防安全宣传标语

1.科学发展能防灾,安全生产保减灾。
2.参与抗震救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树立防震意识,增强防震技能。
4.牢记汶川、唐山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5.减灾知识进校园减灾意识入人心家庭社会更安全6.防灾减灾,从我做起7.生命生存非同小可,防震减灾刻不容缓。
8.地震无情党有情,灾害无情人有情。
9.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10.治病于无病之日,防灾于无灾之时。
11.人人参与防震12.防震减灾,功在当代,利泽千秋!13.积极行动起来踊跃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14.防震减灾重如山,全民携手保平安。
15.时时处处防灾患,世世代代保平安。
16.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17.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18.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19.向战斗在抗灾一线的所有医务人员、人民子弟兵致以崇高敬意!20.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特大自然灾害!21.防灾减灾从娃娃抓起22.防震减灾不落空,关注民生便有功。
23.危难时刻伸援手地震无情人有情!24.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25.居安当思危,防灾人为先。
26.疏于日常防震减灾,等于漠视生命财产。
27.防震减灾,关爱生命28.防灾必须科学,减灾也是发展。
29.早防灾,减大灾,早治灾,少受灾。
30.平安幸福从防震减灾开始。
31.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32.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33.家事国事天下事,防震减灾是大事。
34.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平安山西。
35.动用各种渠道,保证物质供应,确保社会秩序稳定!36.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37.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38.全民携手防灾减灾39.加强巡查,严厉打击一切犯罪行为,确保社会治安稳定!40.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1.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2.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冲锋在前,保护人民群众安全!3.珍爱生命科学避震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系灾民奉献人民!5.防震安全宣传标语80句精选二6.用法律落实防震措施,强责任提升减震效能。
防震减灾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

《防震减灾珍爱生命》主题班会【班级】【班会目的】1、掌握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关爱生命,快乐学习生活每一天。
【时间】【班会内容】一、话题引入: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极大,并且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
地球上每年大约要发生500多万次大大小小的地震。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地区的8级大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防震减灾,珍爱生命。
二、地震的前兆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发生之前有时会有一些前兆,我们如果能掌握这些前兆,就会对地震的预防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
如地震前往往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野生动物反应异常,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
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决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三、地震发生的原因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四、学习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学生在学校如何避震?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在教室上课的,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如果正在操场或室外的,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当在室外上课。
3、家庭如何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2024年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文案

2、普及防震救灾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3、关注生命安全,加强防灾减灾。
4、搞好防灾减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抵御灾害能力。
6、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7、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震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8、参与防灾减灾,共建幸福家园。
31、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32、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33、防灾减灾,预警先行。
34、防灾减灾不落空,关注民生便有功。
35、防灾减灾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36、防灾减灾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7、防灾减灾践于行,和谐幸福见于心。
38、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
39、爱心减少灾难,和谐拯救危机。
24.参与防震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25.情系灾区共济风雨我们心连心。
26.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
27.人人参与防震
28.积极行动起来踊跃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
29.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30.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31.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32.无论春夏与秋冬,积极防灾不放松。
2、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3、防灾依靠科学,减灾依靠大家。
4、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5、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6、科学防灾,全民减灾。
7、关注生命,从防灾减灾日开始。
8、国家要科学发展,防灾要谋划先行。
9、加强防灾减灾,构建和谐校园。
10、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11、拒绝灾害,远离伤痛。
17、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防震减灾警钟长鸣演讲稿

防震减灾警钟长鸣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演讲。
本次演讲的主题是“防震减灾警钟长鸣”。
地震是自然界中极具威力的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我国正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点,地震频发,地震灾害风险极高。
因此,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使警钟长鸣,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要加强地震科学研究。
地震的发生机制繁复多变,只有深入研究地震的预测和预警技术,才能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
我们要投入更多的科研资源,加强对地震机理和地震预测的科学研究,以提升我们的预测和应对能力。
其次,我们要加强地震监测体系的建设。
地震的发生瞬息万变,只有通过高效的监测系统,才能及时准确地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我们要完善地震监测网络,加强地震自动监测仪器的升级与更新,提高我们的监测预警能力。
再次,我们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
地震灾害发生时,救援行动的即时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我们要加强国家和地方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装备更新,提高应急救援行动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地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人民群众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主体,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才能降低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我们要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开展地震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每个人都成为地震防范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地震防震减灾警钟必须时刻长鸣,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专家、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增强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不断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不仅要注重科学研究,还要注重技术创新与发展,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总之,地震防震减灾工作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每一个人的安全和幸福。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加强科研研究,完善地震监测体系,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宣传教育,使防震减灾警钟长鸣,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目录
一、地震基本知识概述 二、地震前兆识别与预警 三、校园建筑安全与避难场所选择 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01
地震基然现象的一种,指的是大 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即地壳某个 部位的岩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 突然释放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 震动的现象。
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岩石突然断裂和滑动造成的。这种断裂 通常发生在地壳的板块边界附近,因为这里的应力积累到足 够大的程度,超过了岩石的强度极限。当岩石断裂时,储存 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迅速释放出来,这些波会传播到地 球表面引起地面震动。
难和寻求帮助。
听从指挥,不擅自行动果断,不 要犹豫不决。地震突发性强,从 主震发生到结束一般也就几秒到 十几秒,躲避能否成功,就在千 钧一发之间,容不得你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时间就是生命。这 句话用在避震的行动上最贴切, 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果断行
动,科学避震,化险为夷。
在教室、图书馆,要躲避在书桌 旁边或下面,远离窗户,在礼堂、 食堂、体育场馆内,躲避在排椅、 桌椅、运动器具旁边或下面。在 宿舍,躲在内承重墙的墙根、墙 角,床旁边或下面。在室外,要 远离围墙、玻璃幕墙,远离可能 倒塌的建筑物和跌落的大型物件 等。破坏性地震过程十分短暂, 如果能坚持熬过这一两分钟,就 有生存的希望。
信息。
服从指挥
在地震发生后,服从政 府或救援部门的指挥和
安排。
03
校园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自救知识常记
记住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应急 避难场所是我们“生命的保护伞 ”,一般建在城市的公园、绿地 、广场和我们学校的操场等,同 学们平时要记住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标志,了解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位置,熟悉从学校或家到应 急避难场所最近的线路,以便地 震发生后及时到应急避难场所避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心得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心得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心得(通用17篇)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心得篇1陈醉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导致数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面对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类又一次表现出渺小和虚弱。
我们除了震惊、悲哀、坚强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面对地震、海啸、水灾,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灾害中,地震高居第一。
据《减灾必读》一书的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灭的城市就占了27个,超过一半;其余25个城市受毁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等。
因此,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是名副其实。
有的学生说:“现在不是有许多观测地震部门吗?防震减灾不是他们的责任吗?关我们什么事呢?”这句话正是大错特错。
防震减灾每个人都有责任的,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做到的。
我们应该从小学生开始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学会如何防震减灾。
所谓“防震减灾,人人有责。
”地震的威力是多么的大,能把美丽城市变成废墟;把人们带到另一个世界;把在幸福的家庭里生活的儿童变成孤儿……地震后的一切都不堪设想。
为了让这可怕的情景1不再出现,为了让人们不再听见凄凉的哭声,我们应该对全民的地震知识普及性宣传,宣传内容以普及地震科学常识、工程抗震知识,目的是增强群众的防震意识和增长方针知识,提高群众识别谣言的能力,克服恐震的心理,抑制谣言的发生和传谣。
要按“平时宣传”、“临震宣传”和“震后宣传”的宣传方式,让人们知道平时、临震和震后该怎么办我认为小学生在防震减灾中能发挥作用。
只要我们多看有关书籍,把知道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一个人都知道。
知道听到地震来了要镇定,不要胡乱传谣。
地震时不要惊慌,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
只要我们平时多向人们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在地震时,人们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样便减少了地震的灾害,减少了死亡率,减少了财产的损失,还让人们懂得地震知识及地震科普常识。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的倡议书(3篇)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的倡议书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大家好!我写这封倡议书是为了关注我们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地震灾害,并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提高我们社区的防震减灾能力。
在2024年,我希望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推动社区居民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和应对能力的提高。
地震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性是巨大的。
无论是人员伤亡还是财产损失,都会让社区陷入长时间的恢复重建之中。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地震的威胁,并做好预防和应对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
地震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现象,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预警系统的建设和个人防护工具的使用方法等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地震的本质,从而做到事前的预防和事后的救援。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社区的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工作。
在地震发生的瞬间,社区的组织能力和应对能力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应该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通过演练来提高反应速度和组织协调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地震发生时,保证社区居民的安全,并及时进行救援工作。
此外,我们还需要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抗震能力强的建筑物可以提供更好的避难场所,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们应该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大对建筑物抗震能力的监督和检查力度。
同时,我们还应该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建筑物抗震能力要求的认识,鼓励居民购置抗震设备和积极参与建筑物的抗震改造。
另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来提高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我们可以利用社区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资源,进行定期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社区活动、讲座等形式,组织防震减灾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防震减灾工作中。
最后,我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到社区的防震减灾工作中来。
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对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并主动行动起来。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提高社区的防震减灾能力,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信息技术
T_AuthorI nfo
分析师简介
侯利,电子行业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曾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从事信息产 业研究工作 4 年,2007 年 5 月加盟安信证券。
分析师声明
T_AuthorSta temen t
侯利声明,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本人对本报告的内容 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研究观点独立公正、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特此声 明。
3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免责声明
T_Dis claimer
本报告仅供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 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 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本报告中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带 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 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 时公开发布。同时,本公司有权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 更新或修改。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 告完整版本为准,如有需要,客户可以向本公司投资顾问进一步咨询。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 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提请客户充分 注意。客户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其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客户自身的投资判断与 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暗示, 本报告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 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转发 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安信 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声明条款具有惟一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T_Analys t
侯利
021-68763972 执业证书编号
行业分析师
houli@ S1450511020031
T_CONTACTnalys t
报告联系人 胡又文
021-68766271 huyw@
T_RelatedReport
前期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新政策奏响软件业“春天畅 想曲” 2011-02-10 大通信:产业系列报告之一 2010-12-22 计算机行业:工业软件、绿色 IT 和物联 网三大主题闪耀 2010-12-17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说明
T_CompanyS tate ment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本 公司及其投资咨询人员可以为证券投资人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 预测或者建议等直接或间接的有偿咨询服务。 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本公司可以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 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本公司的客户 发布。
T_ReportDate T_PreferredLis t
信息技术 领先大市-A
上次评级 领先大市-A
报告日期 首选股票
002232 002065 002308 600100 600588 启明信息 东华软件 威创股份 同方股份 用友软件 33.0 27.5
2011-03-14 目标价 评级
买入-A 买入-A
高科技可以减少灾害损失。 此次日本大地震能量超过汶川十几倍, 但日本凭 藉其高尖端的科学技术,极大地减少了灾害损失。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 预警系统。这个由约一千个地震仪组成的网路,覆盖全日本,可以觉察和分 析震波,并在预测震动强烈时发出警告。这次强震前1分钟发出地震预警, 数百万日本人在大地震发生前一分钟逃到室外。 新干线的地震应急系统自动 让正在行驶的列车减速或停驶;燃气、供水、电力等系统都具备智能化响应 系统,根据震级迅速切断或中止供应。 救灾应急系统建设刻不容缓。 目前人类受科学的局限, 对大部分自然灾害还 不能准确地预报。因此,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我们需要通过高效有力的灾害 应急系统尽量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完善的应急系统可以在灾难发生早期对 灾难可能引起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给出系统、详细的预防应对方 案,从而极大地减少伤亡和损失。在计算机软件领域,涉及灾害应急系统的 相关项目主要有: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赈灾指挥调度系统以及数据灾备 中心。 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清华同方子公司辰安伟业是国内应急平台建设领先企 业,相继承担了国务院应急平台、十多个省部级应急平台、数十个城市应急 平台。太极股份则在省市级及专项应急平台方面有较多成功案例,公司也已 经将应急方案事业部从二级单位升级为一级单位, 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公司领 先的业务单元。 赈灾指挥调度系统。 重大灾害事故对紧急救灾指挥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 集 中显示、处理复杂、海量信息。大屏幕数字拼接墙可以有效提升监控者的工 作效率与质量,从而完成在单个显示屏前无法完成的工作。威创股份是该领 域的龙头, 承接过包括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成都应急联动指挥信息系 统,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应急指挥中心等多个重大项目。此外,宁波GQY的 市场占有率超过15%,排名第二。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T_Reg ion
深圳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 2008 号中国凤凰大厦 1 栋 7 层 邮编: 518026 上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 1589 号长泰国际金融大厦 16 层 邮编: 200122 北京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5 号新盛大厦 B 座 19 层 邮编: 100034
报告摘要:
事件: 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这场日本自明治维新时代 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地震重创日本岛。
T_Graph
12 个月行业表现
点评: 地球正处于地震活动频繁期。 2010年至今, 全球重大地震灾害频发, 海地7.3 级,智利8.8级,新西兰6.3级,云南盈江5.8级。日本这次地震的震级之高, 十分罕见,上海市地震局专家表示,这表明地球正处于地震活动频繁期。
销售联系人
T_Sales
黄方禅 021-68765913 梁涛 021-68766067 张勤 021-68763879 马正南 010-59113593 周蓉 010-59113563 李国瑞 0755-82558084
上海联系人 huangfc@ 上海联系人 liangtao@ 上海联系人 zhangqin@ 北京联系人 mazn@ 北京联系人 zhourong@ 深圳联系人 ligr@
数据灾备中心。各行业在遭受灾难打击造成服务中断时的损失是十分巨大 的:以美国为例,证券业每小时平均损失650万美元;信用卡授权每小时平 均损失260万美元。2008年之前,中国灾备行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金融、电 信以及政府行业。2009年以来,随着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的信息化程度 逐步提高,灾备投入也大幅增长。东华软件、东软集团、启明信息、宝信软 件、浪潮软件等公司均在数据灾备中心建设中有过成功案例,未来有望受益 于灾备需求的不断增大。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各项声明
T_AuthorI nfo
2
敬请阅读本报告正文后
收益评级: 买入 — 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15%以上; 增持 — 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5%至 15%; 中性 — 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 减持 — 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5%至 15%; 卖出 — 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15%以上; 风险评级: A — 正常风险,未来 6 个月投资收益率的波动小于等于沪深 300 指数波动; B — 较高风险,未来 6 个月投资收益率的波动大于沪深 300 指数波动;
朱贤 021-68765293 凌洁 021-68765237 潘冬亮 010-59113590 李昕 010-59113565 胡珍 0755-82558073
上海联系人 zhuxian@ 上海联系人 lingjie@ 北京联系人 pandl@ 北京联系人 lixin@ 深圳联系人 huzhen@
维持评级 行业快报/证券研究报告
T_ReportAbs tract
信息技术
T_RankI nfo
地震警示录 :建立救灾应急系统刻不容缓
—承建救灾应急系统的软件业公司简介
报告关键点:
高科技可以降低灾害损失 灾害应急系统建设刻不容缓 救灾应急系统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平台、赈灾指挥调度系统、数据灾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