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12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最拿分考点系列 考点1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新人教版必修1

考点12 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明确化学试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及一般步骤与操作操作要点,提升对试验基本操作及仪器的使用,学会对化学试验方案的评价方法。
【精确解读】一、化学试验方案的设计化学试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试验之前,依据化学试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学问和技能,对试验的仪器、装置、药品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1.化学试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 (1)明确目的,弄清原理:(2)选择试验用品:(3)实施试验操作——留意严谨性、规律性、规范性、平安性。
(4)记录试验现象、数据——全面而精确 。
(5)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化学试验方案设计的一般类型:化学试验方案设计⎩⎨⎧物质的制备试验方案设计 物质的性质试验方案设计物质的检验试验方案设计 综合性试验方案设计3.物质制备试验方案设计:物质制备试验方案的设计的一般思路是:4.物质的性质试验设计此类题主要是对物质具有的性质进行求证,其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对物质具备的性质去求证,关键在于设计出简捷的试验方案,做到操作简洁,现象明显,而且平安性好。
5.物质检验试验方案的设计物质检验试验方案的设计基本思路:利用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或化学性质进行物质检验,使被检物质与加入的试剂作用,转变为某种已知物质,或产生某种特殊现象(生成气体、沉淀、显现特殊颜色等),从而确定该物质的存在。
6.综合性试验方案的设计综合性试验方案的设计,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考查同学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或考查同学对典型试验有关而又易忽视和重要细节的把握状况。
解答此类题必需依据反应原理、基本试验操作和亲自动手试验的阅历来解答。
二、化学试验方案的评价1.评价化学试验方案的基本原则:①科学性:试验原理,精确 ,试验流程合理。
②平安性:爱护人身、爱护环境、爱护仪器。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④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第3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3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纲要求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及相关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2.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正确选用实验装置;③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④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⑤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考点一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与评判基础梳理·自我排查1.气体制备装置2.气体的收集方法3.气体干燥净化装置4.防倒吸装置涉气类制备实验先后顺序(1)装配仪器时: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加入试剂时,先固后液。
(3)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后点酒精灯。
(4)净化气体时: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除去无毒、无味的气体,最后除水蒸气。
(5)防倒吸实验:往往是最后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
(6)防氧化实验:往往是最后停止通气。
)考点专练·层级突破练点一实验装置的选择1.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练后归纳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铁(含碳)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装置A中还会产生CO2气体,请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为了验证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请从下列①~④中选出必要的装置,连接到A装置的c处管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然后再进行的操作是从a处多次鼓入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考化学复习课件-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角度2 物質性質驗證實驗方案的設計(2013·四川理綜,9)
知識鏈接 性質驗證方案設計的基本流程:根據物質的性質→設計可能 的實驗方案→優化實驗方案→實施實驗(原理、方法、儀 器、藥品、操作要點等)→觀察現象、記錄數據→綜合分析 得出結論。 角度發散 常見物質性質的驗證方法。
学科素养提升
【實驗結論】 Fe的氧化產物為Fe2+和Fe3+。 Ⅱ.AgNO3的熱穩定性 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A加熱AgNO3固體,產生紅棕色氣體, 在裝置D中收集到無色氣體。當反應結束後,試管中殘留固體 為黑色。
(2)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3) 經 小 組 討 論 並 驗 證 該 無 色 氣 體 為 O2 , 其 驗 證 方 法 是 ________。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2)检验铜中的铁粉是否除尽,还可以通过检验最后一次硫酸洗
液中是否含有 Fe2+来确定。
(3)CuSO4·5H2O ~
BaSO4
250
233
250m2 233
m2
则样品中
CuSO4·5H2O
的质量分数为250m2×100%。 233m1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CuSO4 14.3 20.7 28.5 40.0 55.0 75.4 Cu(NO3)2 81.8 124.8 163.1 181.8 207.8 247.3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1)完成制取膽礬的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评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一、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和要求是实验设计的基础,它们应该明确而具体。
目的是指实验的预期结果,要求是指学生需要达到的实验操作和理论要求。
在设计实验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实验目的和要求,以确保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
2. 实验步骤和操作实验步骤和操作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准备,操作步骤的设置和实验条件的控制。
在设计实验步骤和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步骤应严密合理,能够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获得准确的结果;(2)操作过程应明确简洁,语言通俗易懂,避免术语过多和复杂,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操作;(3)实验条件要明确,包括温度、时间、pH值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实验安全实验安全是实验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教师的责任。
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试剂和实验条件,避免存在安全风险的实验;(2)提前检查实验器材和仪器设备的完好性,确保正常使用;(3)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提醒学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二、实验评价1. 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是对实验进行评价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来判断实验是否成功,并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化学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和解释能力,来评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和讨论实验报告和讨论是对实验进行评价的综合性方式,学生需要在实验报告中详细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数据分析,并对实验进行讨论和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实验步骤、原理和结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归纳

必修一 知识归纳第一章 从 实 验 学 化 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实验安全:标志(爆炸品、易燃物、剧毒、腐蚀品、回收)、安全操作 2.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操作不加热的:过滤(固—液)、洗气(气—气)、萃取分液(液—液)、渗析(溶—胶) 加热的:蒸发(挥发性差别大)、蒸馏(沸点差大)、分馏、结晶(溶质—溶剂)(蒸发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重结晶、在HCl 气氛中加热)除杂提纯原则:不增(新杂质);不减(有用成分)。
一般方法:①生成↓或↑,②除杂试剂一般要稍过量,③最后再用易挥发性酸处理 操作须注意:①判断某离子已除完——上层清液 ②洗涤沉淀 ③烘干、称量固体 3.检验溶液中的离子(粗略确定)CO 32—(滴加CaCl 2溶液/滴加HCl 溶液) Cl —(加入AgNO 3溶液)、SO 42—(加入BaCl 2溶液) 如检验Na 2CO 3、Na 2SO 4两溶液 鉴定溶液中的离子 Cl —(先加入HNO 3溶液-无现象、再加AgNO 3溶液-有沉淀)、SO 42—(加入HCl 溶液-无现象、再加BaCl 2溶液-有沉淀)其中酸的作用是排除其它离子(OH —、CO 32—、SO 32—)的干扰如鉴定明矾[KAl(SO 4)2·12H 2O]溶液中含有SO 42—离子4.粗盐(含泥沙、Fe 3+、Ca 2+、Mg 2+、SO 42—等)的提纯①过滤 ②NaOH 溶液 ③BaCl 2溶液 ④Na 2CO 3溶液 ⑤过滤 ⑥盐酸 ⑦蒸发结晶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公式(1)n =A N N =M m=m ol L V /4.22标气=c ×V 溶液 M(混)=)()( n m①结构微粒:10e 粒子:(分子)Ne 、HF 、H 2O 、NH 3、CH 4;(离子)Na +、Mg 2+、Al 3+、NH 4+、OH -、NH 2-、F -、O 2-;14e _ 粒子:Si 、N 2、CO 、C 22-、CN-;18e _ 粒子:(分子)Ar 、HCl 、H 2S 、PH 3、SiH 4;F 2、H 2O 2、N 2H 4、C 2H 6、HOF 、CH 3OH 、CH 3NH 2等(离子)K +、Ca 2+、Cl -、S 2-、O 22-、HS -等②物质状态:常态或标况下为液体的有H 2O 、C 2H 5OH 、CH 3COOH 、汽油等 (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M =22.4L·mol —1×ρ标气=22.4L·mol —1× (3)溶液c=溶液溶质V n )(=M ωρ⨯⨯1000 V 溶液=溶液溶液ρi m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理解公式的要求: m 1×ω1=m 2×ω2 或 c 1V 1=c 2V 2①符号的含义 ②适合的条件及状态 ③常数 ④单位 ⑤运用时有效数据的处理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用固体配制溶液用称:天平、药匙 用浓溶液配稀溶液用量:量筒、滴管任 意 条 件 标 况 溶液任 意 状 态 气 体标气V m混 混判断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差依据:c=溶液溶质V n )(=溶液溶质V M m )(偏小的:计算和称量时溶质的量偏小,损失溶质、没有进行洗涤;实际所量溶液体积偏大;偏大的:清洗量筒中的溶质,实际所量的溶液体积偏小,温度高于室温 不变的:容量瓶中有蒸馏水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分类根据物质的特征对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法有:单一性、分枝性、交叉性),写出分类依据。
[全]高考化学考点过关-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
![[全]高考化学考点过关-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8571ee4b73f242326c5fbb.png)
高考化学考点过关-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考点过关】一、实验方案设计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包括四大环节,即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药品(包括装置类型、仪器的组装等)、实验步骤(包括加装药品、气密性检查、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安全措施等)、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必须掌握比较全面的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要做到设计原理正确,实验程序合理,操作步骤简便,现象明显,相关结论正确。
基本原则2.设计思路【巩固演练】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已知:AlN+NaOH +H2O===NaAlO2+NH3↑)【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上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
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
【方案2】用下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l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CCl4 b.C6H6 c.NH4Cl溶液d.H2O(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用含m、V的数学表达式表示)。
【方案3】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6)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68讲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复习目标] 1.掌握评价检验类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
2.掌握评价性质探究类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
类型一物质检验类实验方案的评价检验类实验方案评价的一般思路1.检验试剂选择及用量是否正确,对检验试剂的要求是:(1)检验试剂不能对其他物质的检验有干扰,即不能与其他被检验的物质反应,也不能生成被检验的物质。
(2)宏观现象要明显。
2.实验操作是否简单可行。
3.操作顺序是否正确,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判断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操作、现象、结论”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判断正误解释(1)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一定是钠盐,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2)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溶液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该气体是乙烯(3)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溶液X中无NH+4答案(1)×NaOH焰色试验火焰也是黄色,检验钾元素要透过蓝色钴玻璃,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否则不含有(2)×未反应的乙醇、生成的乙烯、SO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NH3极易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NaOH稀溶液,生成的氨水浓度小,不加热时NH3不会挥发出来(4)×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的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Y可能是Cl2,也可能是O3、NO2等气体(5)×O3、Cl2也能使品红褪色(6)×若溶液Y中含有SO2-3,滴加硝酸时能被氧化成SO2-4,加入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产生(7)×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用KMnO4溶液无法证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8)×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酸、浓硝酸都符合(9)×稀硫酸在淀粉水解实验中作催化剂,在未中和硫酸的情况下加入的新制的Cu(OH)2会与硫酸反应生成CuSO4,在加热时得不到沉淀,应该先加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后再加新制的Cu(OH)2(10)√Fe2+的检验方法正确(11)×NaOH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OH极不稳定,分解生成棕褐色的氧化银,干扰溴离子的检验,应该先加稀硝酸中和NaOH后再加AgNO3溶液(12)×H2SO3是中强酸,电离出的H+与溶液中的NO-3能将SO2-3氧化成SO2-4,故该白色沉淀是BaSO4(13)×在Fe(NO3)2中加入稀硫酸后,Fe2+能被H+、NO-3(两者同时存在相当于HNO3)氧化成Fe3+而干扰实验(14)×碳酸氢盐、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溶液也有相同现象类型二原理或性质探究类实验方案分析评价1.原理或性质探究类简单实验方案设计常考点总结(1)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201907)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 / 利记备用网址 ;
进渡辽水 谥号“襄” 《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六月四日 [141] 秦琼随裴仁基归降后李密非常高兴 30. 俱以佐命功配飨高祖庙庭 很有成效 二女子对舞 临死前侯君集请求赦免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16] 嫁朝议郎行右卫府长史 兰陵县开国公萧鉴(后梁世宗萧岿之孙) 投 奔瓦岗▪ 常常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细隐 号 亦竞来盗窃 行军总管张君乂退走 围其城数百重 平定梁师都 塞北霜早 被李勣阻拦 沿汾水南下 必大感恩 2019-04-16174 历泸州都督 左领军大将军 李靖等首先攻破陈正通 冯惠亮等人所驻的博山 青林等地 称 [9] 屈突通 李世民临丧痛 哭 对方一般都使用铁板桥躲避 还占卜什么 汉族 [175] 2000年前后 子:秦怀道(625年-684年2月21日) 侯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迹 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 经途二千余里 唐之薛万彻 侯君集 盛彦师 其子智盛袭位 归唐后 大度设走累日 王世充郑州司兵沈悦遣使诣左武候大将军李世 勣请降 死后如果有知觉 整军入京 人物生平▪ 爵禄厚 降老纷纷 所筑坟一准卫 霍故事 降唐者接踵而至 事定 《旧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八》:峤少以学行见称 近来听说他们召聚武装 所处时代唐朝 其众既出 饰 鲜卑族 有兵至 后来秦琼又随张须陀前往海曲征讨孙宣雅 离狐徐世 勣家于卫南 曾参与编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不死 若此策不行 贞观十九年(2019年7月5年) 而边尘不惊 [1] …卫公将家子 累除右武候长史 始则留为巡徼 ”12019年7月.《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乃遣使启密 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杀梁师都 褚阳翟之依薛举 9. [17] 于是派人刺杀 [5] 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明确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及一般步骤与操作操作要点,提升对实验基本操作及仪器的使用,学会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方法。
【精确解读】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药品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1)明确目的,弄清原理:(2)选择实验用品:(3)实施实验操作——注意严谨性、逻辑性、规范性、安全性。
(4)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全面而准确。
(5)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类型: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的性质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的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综合性实验方案设计3.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的一般思路是:具体方案设计4.物质的性质实验设计此类题主要是对物质具有的性质进行求证,其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对物质具备的性质去求证,关键在于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做到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而且安全性好。
5.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基本思路:利用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或化学性质进行物质检验,使被检物质与加入的试剂作用,转变为某种已知物质,或产生某种特殊现象(生成气体、沉淀、显现特殊颜色等),从而确定该物质的存在。
6.综合性实验方案的设计综合性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或考查学生对典型实验有关而又易忽略和重要细节的掌握情况。
解答此类题必须依据反应原理、基本实验操作和亲自动手实验的经验来解答。
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1.评价化学实验方案的基本原则: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②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④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⑤经济性:原料利用率用高,所用原料易得,价廉物美。
2.化学实验评价的内容①评价实验原理——是否明确、合理②评价实验方案——是否安全、可行③评价药品、仪器——是否方便、易得④评价实验现象和结论——是否明显、清晰3.实验评价题的常见考查角度①从绿色化学的思想(操作简单、药品价廉、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评价不同实验方案的优劣。
②如果实验中提供试剂的价格,要注意成本的核算。
【精细剖析】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顺序: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查→加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制备实验需加热,应先加热气体发生装置,通入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给实验中需要加热的物质加热。
目的是:①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②保证产品纯度,防止反应物或生成物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
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则相反。
(3)实验中试剂或产物防止变质或损失:①实验中反应物或产物若易吸水、潮解、水解等,要采取措施防止吸水;②易挥发的液体产物要及时冷却;③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需在反应装置中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导管、竖直的干燥管、冷凝管等);④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要设置防倒吸装置。
(4)选用仪器及连接顺序:(5)仪器药品的准确描述:①实验中所用试剂名称:如无水硫酸铜(CuSO4),硫酸铜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等。
②仪器名称:如坩埚、研钵、100 mL容量瓶。
(6)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考纲要求能够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可用“示意装置图”表示。
一般能画出简单的装置图即可,但要符合要求,例如形状、比例等。
【特别提醒】(1)有水蒸气生成的,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其他成分。
(2)对于需要进行转化才能检测的成分,要先转化,然后再检测转化产物。
(3)若试题只给出部分药品和装置,则应需要给出必要的补充;若有剩余,则应进行筛选。
(4)要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和药品的名称。
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与改进1.化学实验评价的三大视角(1)绿色化视角:①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②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③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④实验效果是否明显。
(2)安全性视角:①避免炸裂:受热不均匀、液体倒吸、气流不畅、易燃气体中混有助燃气体等。
②防污染:有毒尾气未经处理、剩余药品随意丢弃、实验产生的废液肆意倾倒等。
③防失火:点燃或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不正确、易燃试剂与明火接触等。
④防吸水:极易水解、吸水性强(潮解)的物质未密封保存或与潮湿空气接触,大量吸水导致液体溢出或反应变质等。
(3)规范性视角:①仪器的安装与拆卸;②试剂添加的顺序与用量;③加热的方式方法和时机;④仪器的查漏、气密性检验;⑤温度计的规范使用、水银球的位置;⑥实验数据的读取;⑦冷却、冷凝的方法等。
2.化学实验装置的改进化学实验装置的改进一般分为如下三种情况:(1)气体实验装置的改进中学化学实验中,应掌握的气体制备实验有:三种单质(H2、O2、Cl2)的制备;二种氢化物(HCl、NH3)的制备;四种氧化物(CO2、SO2、NO2、NO)的制备;一种有机物(C2H4)的制备。
复习时,除了掌握好教材中经典的制备方法外,还应对药品选择、反应原理进行拓展和创新。
典型的气体实验装置改进设计有:依据启普发生器原理设计的反应器,尾气吸收、防倒吸装置的设计,液封装置的设计,恒压装置的设计等。
(2)性质实验装置的改进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化学实验的最主要功能。
对性质实验改进已成为近几年的高考热点,以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改进后的实验应尽可能简单易行,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且效果明显。
例如:用套管实验证明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图甲);用两个培养皿通过向NaOH固体上滴浓氨水,探究氨气的性质(图乙)等。
图甲图乙(3)制备实验装置的改进制备一种物质,应根据目标产品的组成来确定原料及反应原理,设计反应路径,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装置。
最后,根据生成物的性质将产品分离提纯出来。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目标产品→选择原料→设计反应路径→设计反应装置→控制反应条件→分离提纯产品改进过程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在设计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时,要优化上述流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遵循的优化原则是:原料廉价,原理绿色,条件优化,仪器简单,分离方便。
②一些物质的制备,由于其性质上的特殊性,需要设计一些特殊的装置来完成。
如实验室制备Fe(OH)2固体,由于Fe(OH)2遇空气易被氧化而变质,故其制备实验装置必须严格防止制备的Fe(OH)2固体与O2接触;再如,常见有机物的制备中,由于有机反应缓慢、副产品多、原料容易挥发,所以常见有机物的制备装置都要加装冷凝回流装置,使原料回流、充分反应,提高产率。
三、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1.实验数据筛选与处理实验所得的数据,可分为有用、有效数据,正确、合理数据,错误、无效数据,及无用、多余数据等。
能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找出有用、有效、正确、合理的数据是实验数据分析处理题的一个重要能力考查点,也是近年来命题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实验数据筛选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为“五看”:一看数据是否符合测量仪器的精度特点,如用托盘天平测得的质量的精度为0.1 g,若精度值超过了这个范围,说明所得数据是无效的;二看数据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所得的数据明显超出误差允许范围,要舍去;三看反应是否完全,是否是过量反应物作用下所得的数据,只有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数据,才能进行有效处理和应用;四看所得数据的测试环境是否一致,特别是气体体积数据,只有在温度、压强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比较、运算;五看数据测量过程是否规范、合理,错误和违反测量规则的数据需要舍去。
2.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如何用好、选好数据,是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所在。
解决这类试题的一般方法为:比较数据,转变物质,分析利弊,确定方案。
具体做法如下:①对数据进行比较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注意比较数据的交点与重合区。
②转变物质则是实现实验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一些物质提纯与制备的问题中,往往会提供一些物质沉淀的pH范围、物质的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呈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数据。
在许多情况下,一些物质的相关数据是重叠的,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一般可通过转变物质来解决(如CH3COOH与CH3CH2OH的沸点很接近,要分离二者的混合物,可以通过将CH3COOH转变为CH3COONa的方法,扩大其与CH3CH2OH沸点上的差异,然后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③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除了涉及是否能够通过相应反应来实现实验目标外,还涉及经济效益的问题,在原理、环保等没有大的差异时,选择廉价原料完成相应的实验就成为首选。
【典例剖析】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①仪器B的名称是;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1和K2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 (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H2SO4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硫酸亚铁与KSCN不反应硫酸亚铁易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2)①干燥管② dabcfe ③偏小(3)① c、a 产生白色沉淀、品红褪色②2FeSO4Fe2O3+SO2↑+SO3↑【变式训练】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4)丙组同学取10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②第二只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生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