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的经济利用价值
2024年红枣市场前景分析

红枣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红枣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材领域的干果,其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种植资源。
红枣市场前景备受关注,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红枣市场前景进行分析,以了解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红枣市场现状2.1 产量和供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其产量占全球的比例超过70%。
主要红枣生产地包括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份。
中国红枣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过去十年持续增长,为红枣市场提供了足够的供应。
2.2 消费需求红枣作为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干果,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消费市场。
人们常将红枣用于烹饪、食品加工、保健品和中药材等领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红枣的消费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2.3 出口市场中国红枣的出口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主要出口到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
红枣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3. 红枣市场发展趋势3.1 健康食品的推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红枣因其丰富的营养和功效,在健康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预计未来红枣市场将受益于健康食品潮流的推动,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2 产品创新和加工技术提升红枣产业正逐渐转型升级,产品创新和加工技术的提升将推动市场发展。
通过深加工红枣,可以开发出更多种类和形式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3 国际市场拓展中国红枣已经进入国际市场,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未来,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持续增长和对于红枣的全球需求的增加,红枣的国际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3.4 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红枣市场带来了新机遇。
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红枣的种植效率和质量控制,进一步促进市场发展。
4. 总结红枣市场在中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红枣产量丰富,消费需求和出口市场都在不断扩大。
未来,健康食品潮流、产品创新、国际市场拓展和科技应用将推动红枣市场的发展。
2024年枣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枣市场需求分析一、引言枣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枣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枣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和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枣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逐渐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枣产量持续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枣生产国。
在国内市场中,枣的销售额也在稳步增长,尤其是农村和中小城市市场需求较大。
据预测,未来几年枣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三、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增加。
枣作为一种天然、营养丰富的水果,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消费者对于枣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需求消费者希望通过食用枣获得健康的营养补充。
枣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于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等有益健康的作用,因此受到健康意识较强的消费者的喜爱。
2. 礼品需求枣作为一种传统的礼品水果,在过年、过节等喜庆场合被广泛赠送。
尤其是红枣,象征着吉祥和团圆,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礼品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 美容需求枣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对于皮肤美容有一定的功效。
许多爱美女性将枣作为一种保养品食用,对于保持肌肤的水润和弹性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枣也是一种受欢迎的美容食品。
四、发展趋势未来几年,枣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品牌化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枣行业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
品牌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对于品质和信任度的需求将越来越高。
因此,枣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2. 深加工产品受欢迎随着消费者对枣需求的多元化,枣加工产品也将受到更多人的追捧。
例如,枣酱、枣糕等具有更长保质期、更方便携带的产品将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3. 电商渠道成为主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渠道已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
枣生产企业需要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枣树的经济价值

(5)枣树管理粗放,一般枣树栽植后不需特殊管理,就能正常开花结果,并能获得满意的经济产量。
从以上各方面看,枣不论在营养价值,医用价值,还是栽培管理,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达50毫克,环磷酸腺苷对癌细胞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和抑制作用。另外还发现果实中还含有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成分卢丁(Rutin)。
枣果除鲜食外,又可制干和加工成酒枣、蜜枣、水晶枣等,枣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有人计算,出口一
吨金丝小枣等于出口30吨苹果的价值。枣树的值株也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它的枝叶是蚕和山羊、兔的优质饲料;我国农村还常利用它的嫩梢代替茶叶;它的木材坚
(2)在繁殖方法上可进行分株、插根、嫁接枝插,而其它果树繁殖方法单一,成苗较慢。
(3)枣树寿命长,且开始结果的年龄早,一般嫁接苗2~3年就可有一定产量。在老枣树区常能见到二三百年的大树结果。
(4)枣树喜光,枝叶稀,发芽晚,落叶早,所以有利在枣树行间种值矮杆作物,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枣树开花期迟(4月中下旬发芽,5月中下旬开花),因此,可以避免晚霜的威胁。
硬、纹理细致,是用作雕刻的优质材料,古代用它作为车轴。
枣树除以上的直接利用价值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枣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无论平原、丘陵、河滩沙地,海边盐碱地或其他果树不能栽植的瘠地,它都能生长。枣树的抗旱、耐湿、抗寒、抗热等也很强,在我国分布之广,适用性之强,是其他果树所,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枣的果实营养价值极高,据测定,含糖量干枣达62.1%、鲜枣
23.8%~30.36%,鲜枣含蛋白质为3.3%、脂肪0.3%~0.4%,另外还有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A、B、C、P等,尤其是维生素
种植红枣有什么好处吗

种植红枣有什么好处吗种植红枣有很多好处,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种植红枣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红枣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红枣需要耕地、施肥、种植、养护、收割等一系列工序,这些工作都需要劳动力参与。
因此,红枣种植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帮助农村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种植红枣对农民来说是一项可行的致富途径。
红枣是一种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红枣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等方面。
而且,红枣的需求量一直稳定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因此,种植红枣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再次,种植红枣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红枣树是一种耐旱、抗逆能力强的树种,能够生长在沙漠、山坡等较为恶劣的环境中。
在栽种红枣树的过程中,不需要大规模的开垦耕地,也不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了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与此同时,红枣树的树冠可以扩大土壤覆盖面积,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减缓土壤侵蚀。
此外,红枣树还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对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有积极作用。
此外,种植红枣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红枣的种植和加工过程都需要一系列的工业链参与,包括红枣种苗培育、果树种植、果实采摘、果品加工、包装等。
这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如农机具、农药、肥料、果品加工设备、物流等。
因此,种植红枣可以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最后,种植红枣还有很多的社会效益。
红枣富含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人体免疫力。
红枣还具有滋阴补血、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等药用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种植红枣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健康食品和药材,还有助于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农村形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种植红枣具有很多好处。
它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农村解决就业问题;可以成为农民的致富途径,增加收入;可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减少污染;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能提供健康食品和药材,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红枣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也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之一。
红枣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地
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红枣产业
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红枣产业的现状分析。
红枣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也是我国果树中产量最高、
分布面积最广的树种之一。
红枣覆盖了我国许多地区,尤其以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红
枣产量最高。
红枣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红枣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都有很大的需求,供不应求的情况比较严重。
农民通过红枣种植获得的收益也相对较高,
因此红枣产业对于农民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红枣产业在现阶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通过深入分析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可以为红枣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推
动红枣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种植枣树农村致富的甜蜜果实

种植枣树农村致富的甜蜜果实枣树是我国富饶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收入,更改变了其生活。
种植枣树已经成为了农村致富的热门选择。
本文将探讨种植枣树的优势、种植技巧以及农村致富的效益。
1. 枣树的种植优势枣树作为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枣树的生命力强,对土壤适应性广,耐旱、耐寒能力较强。
它可以生长在各种土壤的环境中,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茂盛。
其次,枣树的市场需求量大,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国外市场,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
此外,枣树的栽培管理相对简单,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只需要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基本操作即可。
2. 枣树的种植技巧种植枣树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以确保其良好的生长和产量。
首先,选择合适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品种的枣树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实大小、产量、抗病能力等。
因此,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自身的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来进行合理选择。
其次,合理的施肥是保证枣树健康生长的关键。
根据土壤的状况和枣树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保证其充分吸收养分。
此外,及时浇水、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冬季保温等措施也是种植枣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3. 种植枣树的效益种植枣树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首先,枣树的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枣树的果实可以用来制作干枣、蜜枣、枣酒等多种产品,销售渠道广泛。
其次,枣树具有一定的经济周期,一次投资多年受益。
一般来说,枣树的生产周期为5-10年,进入结果期后,每年都能获得丰富的收益。
最后,枣树作为乡村旅游的一部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枣园、枣花节等成为了当地的特色景点,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4. 枣树种植的前景目前,我国枣树种植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枣树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枣树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2024年大枣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大枣市场前景分析1. 介绍大枣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
在过去几年里,大枣市场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大枣市场的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大枣市场的规模正在逐年扩大。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和天然水果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大枣的营养和口感优势,使得大枣市场的需求量逐渐攀升。
3. 市场趋势3.1 健康食品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们日常饮食中摄入的食物。
大枣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食物选择。
这一趋势将促使大枣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2 传统中医药趋势大枣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
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对大枣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一趋势将对大枣市场的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3 电子商务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水果。
大枣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品种,也不例外。
电子商务平台为大枣市场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的规模。
4. 市场挑战4.1 产地限制大枣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理区域,如果产地供应出现问题,将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4.2 产品质量控制大枣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市场的竞争力。
产地和生产环境对大枣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保证产品质量成为市场发展中的一大挑战。
4.3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大枣市场的规模扩大,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各大品牌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将对市场带来一定的挑战。
5. 市场前景展望虽然大枣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仍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中医药的关注不断提高,大枣作为一种具有传统和营养价值的食物,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
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大枣市场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的规模。
在未来几年里,大枣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板块之一。
以上为2024年大枣市场前景分析,总字数1500字。
2024年枣加工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枣加工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枣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我国多个地区。
枣加工市场作为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枣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枣加工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政策支持等方面,旨在为枣加工企业提供参考,促进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全国枣加工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枣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品逐渐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同时,枣加工产品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如枣饼、枣膏、枣干等。
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整个枣加工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 竞争格局当前,枣加工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格局。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大型加工企业和小型农户。
大型加工企业通常具有技术力量雄厚、品牌影响力大等优势,能够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枣加工产品。
小型农户则通过规模小、成本低等特点,在市场上寻找自己的竞争空间。
此外,一些创新型企业通过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促进枣加工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多涉及到资金扶持、税收减免、技术培训等方面,为枣加工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例如,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的政策,有助于提高枣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和产能。
政府还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在产销一体化方面提供政策优惠,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5. 发展趋势未来,枣加工市场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枣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其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枣加工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提供有力支持。
另外,枣加工企业还应加大对市场营销的投入,通过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6. 结论综上所述,枣加工市场在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枣的经济利用价值枣果营养丰富,用途多样据测定,枣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380-600mg/100g▪鲜重)、cAMP(20-500nmol/g▪干重)、碳水化合物(60-80g/100g干重)以及钙(40-61mg/100g干重)等。
其重要食疗成分的含量均居百果前茅,是名符其实的高营养果品(表:不同枣产品与苹果的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枣果鲜食制干兼宜,除作为一般果品外,还是重要的节日用品、传统中药、滋补保健佳品以及烟用香精和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
可加工蜜枣、乌枣、南枣、醉枣、枣酒、枣泥、枣酱、枣汁、枣茶、滋补精、罐头、烟用香精、食用红色素、以及膳食纤维和cAMP糖浆等。
(参考食物成分表)表不同枣产品与苹果的主要营养成分比较项目水(%)热量 (千卡/100g)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灰分(%)Ca(mg/100g)Vc(mg/100g)cAMP(nmol/g)鲜枣73.499 1.20.223.2 1.60.414 54010-200干枣19.0 308 3.30.472.8 3.1 1.4 611220-500蜜枣18.6315 1.30.177.2 2.10.743--苹果84.6580.40.513.0 1.20.3 112-4 ---二、枣的生产状况及趋势1、国内枣的生产现状枣树的分布及近年来发展情况枣树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栽培果树之一,目前除黑龙江、吉林、西藏外,北纬•19-44度、东经76-124度的各个省区均有分布,其垂直分布在华北和西北的个别地区可达1300-1800m,在低纬度的云贵高原可达2000m。
近年来,在苹果、柑桔等大宗水果增势趋缓效益下降的情况下,枣树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期。
•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资料,从1979到2000年22年间,我国枣果总产量由33.89万吨上升到130.60万吨,增加了2.85倍(图:我国枣果总产量变化情况)。
产量上,枣树已经成为我国第七大果树树种(表:我国主要果品的产量 (2000)),就栽培面积而言,第一大干果。
从各产枣省市的产量变动情况看,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五大产枣省普遍增势强劲。
2003年全国枣树栽培面积100万公顷,产量157万吨,90%的产量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
2004年河北省枣产量66.6万吨,面积27.7万公顷。
无论从我国枣树的现有布局还是从各地枣树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五省仍将对我国的枣树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
图我国枣果总产量变化情况表我国主要果品的产量 (2000) 单位:千吨总产量苹果柑橘梨香蕉葡萄柿枣菠萝50893 20431 8783 84124941 3281 1591 1306 856枣树品种结构及其开发利用情况据《中国果树志·枣卷》编委会调查统计,全国现有各类枣树品种700余个,近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又新选育了枣树新品种30余个。
从目前我国各枣区主栽品种的构成来看,北方绝大多数为制干或制干加工兼用品种,南方则主要为蜜枣品种。
迄今为止,占品种总量37%以上的261个鲜食枣品种绝大多数尚未形成规模化栽培。
但近十几年,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北京、江苏等地对临猗梨枣、冬枣、大白铃、桐柏大枣、泗洪大枣等优良鲜食品种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据估计我国鲜食品种的栽植面积达10万公顷左右。
目前,在我国起主导作用的主栽品种为河北和山东环渤海盐碱区的金丝小枣(干制类)、•河北太行山旱薄山区的婆枣(阜平大枣,干制类)和赞皇大枣(兼用类)、山西和陕西黄河两岸的木枣(干制类)、•河南豫中平原(新郑和内黄及其周围地区)的灰枣和扁核酸(干制类)、山东的长红枣和圆铃枣(干制类),以及临猗梨枣(主要在山西、北京,鲜食类)、冬枣(主要在河北、山东,鲜食类)。
该10个品种分别集中于数至数十个县市,单品种产量都在千万至上亿公斤,其产量之和可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是最有希望形成区域产业优势的枣树品种。
不过,近年来随着对临猗梨枣、冬枣等优良鲜食品种的深度开发,鲜食品种正在成为当前我国枣树发展的新热点。
枣树的栽培管理现状在长期的枣树栽培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在繁殖、栽植、“开甲”、•疏花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真正系统的研究枣树丰产栽培技术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二十年间。
在国家科技、农业部、林业局以及有关省市科委等的组织和大力支持下,•河北农大、河北果树所、山东果树所、山西果树所、陕西果树所、河南林科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学院和中国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在单项技术攻关基础上,先后组装配套出了一批适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时期特点的枣树优质丰产综合技术,并建立了一大批优质丰产示范园区,如河北太行山区的阜平县车道村2.5(•约60公顷)万株成龄枣树自1984年以来连续十多年稳定在每公顷12000-15000kg、无虫果率保持在95%-99%以上;山西交城林科所在80年代末实现了3年生高密度梨枣园每公顷产20000kg;湖南溆浦在20世纪80年代、山西临猗在21世纪初先后创造了每公顷产鲜枣37500kg以上的高产记录。
通过大批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我国枣树栽培管理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平均株产由70年代的不足5kg提高到了8-10kg,无虫果率则大幅度下降。
然而,由于受传统习惯、经济条件和推广力度等影响,新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发展还很不均衡,许多关键技术如优种密植、夏季修剪、病虫测报、适期采收等尚未得到全面推广,总体水平还相当低,每公顷平均产量仍徘徊在3000kg左右。
枣果的分级包装和贮藏加工现状传统上,干枣一直主要采用大麻袋混合包装。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分级包装对产品档次、价格和销路的影响日显突出。
受价格利益驱动,近年来许多枣区群众已开始主动的进行人工分级,•并逐渐用瓦楞纸箱和塑料袋小包装取代大麻袋混合包装。
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枣产品的分级包装水平还较低。
在鲜枣贮藏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起,山西农大、山东果树所、北京农学院、•河北农大等在对鲜枣采后生理、影响耐贮性因素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打孔塑料薄膜小包装低温贮藏技术,•使鲜枣保鲜期由室温自然放置下的3-5天增加到60-100天。
鲜枣贮藏技术的进展,•虽然推动了近年来我国鲜食枣品种的商品化开发,但与市场上要求的周年供应(至少能保存到春节)还有相当距离。
•在干枣的贮藏方面,除了传统的缸藏、囤藏和屋藏外,从80年代起,塑料帐减压气调贮藏、•辐照贮藏以及用60度白酒喷洒处理后密封贮藏等可有效抑制过夏生虫和霉烂的新技术已开始应用于生产。
在加工方面,干制仍然是目前枣果最主要的初级加工方式。
•从干制方法来看绝大多数仍采用自然凉晒,干制过程中的浆烂损失相当普遍。
但令人可喜的是近年来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已出现清洗分级后人工干制(烘干)真空小包装的干制新模式,•不仅可有效的控制了浆烂损失,而且干净卫生、营养保存率高,效果很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以枣果为主要原料的果脯、罐头、饮料、果酒、果茶、果酱、色素、•香精等已达上百个品种。
更有高附加值的枣深加工产品正在研制开发,如河北农业大学研制的枣膳食纤维、多糖等特殊成分的提取和加工体系取得可喜进展。
值得提出的是,历史上形成的北方以干制为主、南方以加工果脯为主的格局近年来已被打破,•北方枣区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在枣的各主要加工品方面均已占据主导地位。
枣产品的内外贸现状我国枣及其加工品的产地主要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但消费主要在南方和东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枣产品总量虽然增加了2倍以上,•但迄今尚未出现大的积压,而且售价持续稳步增长。
枣是我国传统的拳头出口产品。
我国枣及其加工品的年出口量稳定在10000吨以上,约占枣果总产量的2%,其中原枣和加工品出口各占一半左右。
我国出口枣的主要省市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和广州,以河北出口量最大,约占全国枣总出口量的60%。
香港等地转口的枣产品均来自大陆。
我国出口的主要品种为河北、山东的金丝小枣、河北太行山的婆枣和赞皇大枣(主要以蜜枣和枣酱形式)、河南新郑的鸡心枣和灰枣以及山西稷山的板枣等。
从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主要为港澳、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占出口总量的80%-90%;其次为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此外对也门和毛里求斯等也有少量出口。
目前,除非洲外,我国的枣及其加工品已出口到世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国外枣的生产现状枣树原产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
据河北农业大学考证,•外国的枣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进的。
早在古代,我国的枣树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等亚洲邻国,•后沿“丝绸之路”传到欧美等地,渐及亚、欧、美、非、大洋洲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枣树在世界上的分布)。
•但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除韩国已形成规模商品栽培外,其它国家大多仅限于庭院栽培或作为种质保存。
目前世界上98%以上的枣树资源仍集中在我国。
韩国是除我国之外唯一有规模化枣树商品栽培的国家。
在韩国,枣树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全罗南道、全罗北道、忠清北道和庆尚南道。
主栽品种为从地方品种中优选出的绵城、无等、月出、红颜、福枣等。
由于枣树较一般果树管理省工,•加之枣果价格高(每吨6000-8000美元,是苹果、梨等大宗水果的3-5倍)、销路好,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曾一度发展十分迅速,•栽培面积由1985年的851公顷扩大到1994年的4676公顷,增长了4.5倍,年产量达到2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
但目前韩国的枣果产量尚供不应求,每年得从我国大量进口原枣和枣的初级加工品。
与韩国比较,•我国在栽培面积、总产量、品种资源、基础研究、•高密度栽培以及加工品种类和数量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在良种普及率、单位面积产量、人工干制、•深细加工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则不及韩国。
日本在奈良和平安朝时代(公元710-1192年),枣树栽培曾一度相当普及,但后来随着其它果树的大量引进,尤为苹果、梨、桃、葡萄和柑桔的迅猛兴起,枣树的数量大大减少,•目前日本的枣主要从我国进口。
从枣产品的国际贸易来看,虽涉及到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只有我国是出口国,韩国曾在1992和1993年分别有500和17000美元的微量枣产品出口,亦为进口国。
•由上述可见,•目前我国拥有全世界98%的枣树资源和近100%的枣产品国际贸易,在世界枣树生产和贸易中仍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表枣树在世界上的分布亚洲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以色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土耳其欧洲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大洋州澳大利亚3、我国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发展盲目性大,重发展、轻管理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枣产品供销两旺的势头持续发展,发展枣树的经济效益高,•枣树成为我国果树发展的又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