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三套附答案

合集下载

电大1311《儿童心理学》国家开放大学历届试题2019年1月(含答案)

电大1311《儿童心理学》国家开放大学历届试题2019年1月(含答案)
试卷代号 :1311
座位号rn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8 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儿童心理学试题
2019 年 1 月
lf;l-l 二|三 i 旦斗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
括号中}
1.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
A.十九世纪末期
C. 上世纪六十年代
C.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素,甲状腺(位于颈部)分泌的甲状腺素
D.雄性激素,雌性激素
810
提醒:电大资源网已将该科目2010年到2019年1月的历届试题 整合、汇总、去重复、按字母排版,形成题库,方便大家复习
6. 一一一在婴儿期就己经出现了'一一一一一是在两岁左右逐渐出现的。(A. 忆,再认C. 再现,再认
13. 家庭功能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什么是家庭功能?
14. 依恋是婴儿最早的社会关系,依恋有几种类型?其表现如何?
15. 尽管胎儿生长的环境与子宫外的世界相比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
胎儿的发育。请问影响胎儿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16. 幼儿一般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正确地握笔写字。这一过程通常分为哪儿个阶段?
匹配。只有抚养方式与孩子的气质拟合良好,才能较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5 分)
许多困难型气质的婴儿,接受了父母亲耐心而敏感的照料,当他们进人童年期或青春期
时,已经不再表现为困难型气质了。 (2 分)
但是对父母而言,面对一个过度活跃、情绪多变又不听话的儿童,要真正保持镇定、耐心和 敏感,确实不容易。许多父母在教养困难型气质的儿童时也会变得易怒、不耐烦,要求苛刻、还 可能采取惩罚的管教措施。但是,这样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与困难型儿童的气质类型并不

儿童心理学-2020.1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题及答案

儿童心理学-2020.1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311
国家开放大学2 0 1 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儿童心理学试题
2020年1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但在研究和学习中,我们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 )发展三大领域。

A.道德B.情感和社会性
C.感知觉D.游戏
2.学前儿童的发展主要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前( )阶段。

A.二个B.三个
C.四个D.五个
3._________规定了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而________(无论是使儿童被动接受的环境,还是由他们唤起的,或者是主动选择的环境)则确定了儿童发展的现实水平。

( )
A.环境与教育条件,生物因素B.生物因素,环境与教育条件
C.父母,教师D.教师,父母
4.致畸因子指所有能对( )造成损坏的因子。

A.胎儿B.母亲
C.婴儿D.亲子关系。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 )。

A.十九世纪末期B.中世纪以前C.上世纪六十年代D.中世纪2.“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再给我一个特殊的世界,让我在这个世界中养育他们。

我敢保证,在这十二个婴儿当中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的天份如何、嗜好如何、倾向如何、能力如何、其祖先的种族如何,我都可以训练他们成为任何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业巨子,或者乞丐或盗贼”。

这是( )代表性观点。

A.华生B.弗洛伊德C.皮亚杰D.高尔顿3.个体间的气质差异有其生物学基础,受遗传因素影响____,表现出。

( )A.较大相对的稳定性B.较大不稳定性C.较小相对的稳定性D.较小不稳定性4.( )是指主体在其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因素进行自主的、有目的的选择、改变与创造。

儿童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能适应、能胜任的环境,这也使在相同的环境中的儿童,各自拥有了不同的微社会环境,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

A.被动的互动B.唤起性的互动C.主动性的互动D.无选择的互动5.在神经系统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神经元也迁移到不同的位置,进而承担了特定的功能,这个过程就是神经元的( )。

A.复制B.修复C.髓鞘化D.分化6.视觉悬崖是吉布森等人用来研究婴儿( )发展的经典实验设计。

A.视觉B.听觉C.深度知觉D.感觉7.成人:浩浩,你长得这么胖、这么可爱,你小时候是吃什么长大的?浩浩(4岁):我是吃妈妈的牛奶长大的。

浩浩的反应说明了幼儿词汇发展过程中( )。

A.词汇量的变化B.自我中心的特点C.词义的过度扩张D.词义的过渡缩小8.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

因为这个单词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如“奶”代表着“我要喝奶”,因此我们称之为“( )”。

A.简单句B.被动言语C.主动言语D.单词句二、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9.观察学习10.致畸因子1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12.妈妈语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3.简述儿童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

2019年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

2019年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

2019年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心理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感受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称为运动觉。

2、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中,教师的 __一般教学效能感____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而___个人教学效能感________则随教龄的增加,表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向。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指教师在学生__思想品德教育______方面的特殊角色。

4、卡特尔根据智力功能上的差异,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和提升。

6、“勤能补拙”说明优良性格对学习具有补偿功能。

7、智力的多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其基本结构。

8、又想马儿好,又怕马儿多吃草,这时所产生的是趋避动机冲突。

9、无论将煤块放在强光照射下还是在暗处,人都会知道它是黑色的,这种知觉特性是恒常性。

10、观察法可分为客观观察法和自我观察法。

11、较有代表性的气质类型有四种: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12、成功智力是指用以达成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使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

13、在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影响较大的观点是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元认知P83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

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组成,其中元认知监控是最重要的心理成分。

2、记忆的组织策略P115就是将一组信息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单元,并且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3、创造力P196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又是一种人类比较特殊的能力。

4、教师心理枯竭P370是指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学事务中所表现出的由于工作的压力、紧张的心情及较低的成就感而导致的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

2019年7月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7月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1.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系统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 ( C ) 。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 2.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特点有( ABCD ) 。

A .情绪的冲动性减弱B .情绪、情感中的社会性成分增加C 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D .情绪调控能力增强3.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的心理学理论是 ( CD ) 。

A •认知一发现说B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 4.下列学习策略中,有利于提高回忆成绩的策略有 ( ACD ) 。

A .分散复习 B. 集中复习 c .试图回忆 D .谐音字法 5.创造性的组成部分有 ( BCD ) 。

A .创造环境B .创造意识C .创造性思维过程D .创造性活动8.-个孩子捡到 1 元钱交给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以后这个孩子每次捡到东西都主动交还失主或交给老师。

这种现象可以用 ( B ) 原理来解释。

A .经典性条件反射B .操作性条件反射C 自我强化D .替代强化 9.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的行为表现是 ( AD ) 。

A .重视集体的作用B .给学生完全的自由C .教师决定一切 D- 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10.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情绪因素有 ( ABC ) 。

A •好奇B •兴趣C •焦虑D •悲愤 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 。

A .桑代克B .詹姆斯 c .罗杰斯 D .巴甫洛夫 2.儿童脑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 ( D ) 。

A.3 岁 B .6岁 C .9 岁 D .12岁 3.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 ( B C ) 。

A.人本主义理论 B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5.儿童在知道了“萝卜、白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 A ) 。

2019年电大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电大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就要开始了,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取得满意的好成绩,加油,你最棒!2019年电大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2019年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多套汇编附答案【电大备考篇】

2019年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多套汇编附答案【电大备考篇】

2019年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多套汇编附答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中世纪以前,人们多半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 “小型成人” )。

2.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环境论的代表人物是___ _。

( 高尔顿,华生)3.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共一天左右,其间,受精卵不断地自我复制,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一 (270,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 )4.分娩过程通常要经过( 三个 )明显的阶段。

5.通常有几种常见的并发症会对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即( 缺氧、早产和足月低体重儿 )。

6.大脑—包括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动作记忆中枢、言语加工中枢、积极情感表达中枢,控制着身体的右侧。

大脑——包括空间视觉中枢、非言语声音中枢、触觉中枢和消极情感表达中枢,控制着身体的左侧。

(左半球,右半球)7.婴儿( 知觉整合能力 )的发展表现在其视觉与触觉的整合和视觉与听觉的整合中。

8.幼儿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会使用一些猜读策略,如认读半边字的现象,如把“倩”读成“青”,这些都反映了学前儿童书面语言习得过程中的( 过度规则化 )现象。

二、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9.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

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

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

10.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11.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

自尊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经历、将来的行为表现以及长期的心理调整。

12.同伴就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儿童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儿童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儿童心理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2. 认知发展:指儿童在思维、记忆、语言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3. 情绪发展:指儿童在情感体验、表达和调节方面的发展过程。

4. 社会性发展:指儿童在与他人互动、合作和适应社会环境方面的发展过程。

5. 游戏:指儿童通过自主参与和想象,以实现自我发展和满足需求的一种活动形式。

二、填空题:1.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2. 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从感知到思维的过程,其中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认知能力。

答案:感知3. 儿童的情绪发展包括了情绪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体验、表达、调节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了与他人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互动、合作、适应5. 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帮助儿童培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能力。

答案: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认知发展B. 情绪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生理发展答案:D2. 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A. 观察他人行为B. 模仿他人行为C. 自主探索和实践D. 接受教育指导答案:C3. 儿童的情绪发展与以下哪个因素密切相关?A. 年龄B. 性别C. 家庭环境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需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A. 独立完成任务B. 与他人合作和互动C. 接受他人的指导和帮助D. 避免与他人接触答案:B5. 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哪些作用?A.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B.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C. 增强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D. 所有以上作用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哪些?A. 实验研究B. 调查研究C. 观察研究D. 个案研究答案:A、B、C、D2. 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进行评估?A. 智力测验B. 行为观察记录C. 口头报告和访谈D. 所有以上方式答案:A、B、C、D3. 儿童的情绪发展可能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 家庭环境B. 学校环境C. 同伴关系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A、B、C、D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需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培养?A. 家庭教育和亲子互动B. 学校教育和师生互动C. 同伴交往和合作学习D. 所有以上途径答案:A、B、C、D5. 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 认知能力的提高B. 情绪调节能力的增强C. 社交技能的培养D. 所有以上方面答案:A、B、C、D五、判断题:1.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与生俱来的,不受环境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三套附答案试题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在( 单独选择玩具 )的情况下,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跨性别玩具选择行为。

2.大脑左半球包括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动作记忆中枢、语言加工中枢和( 积极情感表达 )中枢。

3.属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的是( 强制性颈反射 )。

4.儿童早期动作发展遵循( 头尾 )原则和远近原则。

5.幼儿阶段指的是(3~6 )岁。

6.(想象)是维持幼儿认知操作的重要手段。

7.( 感知觉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8.不属于玩物游戏的是( 趣味竞赛 )。

9.2岁的幼儿会对哀伤的同伴表现出一定的利他行为,这种反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他们可能会要去打那个让同伴哀伤的人,这种反应方式是(激烈式)。

10.分娩过程共分为( 3 )个阶段。

二、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以学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4分)12.图式描述儿童表征、组织和解释经验的模式或心理结构,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3分),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2分)。

13.脚本对熟悉环境中重复发生事件的特定顺序和因果关系的概要性表征,这是为了保持特定经历而采用的一种图式(5分)。

14.移情意识到他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感情或观点(1分),运用言语等方式互相交流感情,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4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5.请简述艾里克森的八个社会心理阶段中的前三个阶段。

艾里克森的八个社会心理阶段中的前三个阶段分别为:(1)o~1岁,处于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基本任务为学习信任别人,克服不信任。

此阶段的儿童需要其自身需要得到及时的满足,作为社会化代理人的母亲需要能积极、敏感的回应孩子的需要。

(3分)(2)1~3岁,处于自主对羞愧阶段,基本任务为获得自主感,克服自我怀疑、羞耻感,作为社会化代理人的父母亲需要给予孩子自我负责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分)(3)3~6岁,处于主动对内疚阶段,基本任务为获得主动感,避免内疚感,作为社会化代理人的家人需要让儿童承担责任和义务,对孩子的失败给予保护性态度。

(4分)16.请就“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进行解释和举例。

习惯化: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3分)。

举例(2分)去习惯化:如果同样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3分)。

举例(2分)17.请任意选取两个智力理论加以介绍。

智力理论包括二因素论、群因素论:层次结构模型、三维结构模型、多元智能理论、三元智力理论。

(从以上各理论中任意选取两个智力理论进行介绍,每完整表述一种理论,给5分)18.请简述游戏是如何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游戏中,儿童与同伴建立了最初的人际关系。

(2分)游戏促进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2分);在游戏中儿童有机会学习和表现、检验自己的社会问题解决的技能(2分);游戏有助于儿童学习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消极情绪(2分);游戏有助如儿童学习对诸如攻击行为等反社会行为的控制。

(2分)四、案例分析题(20分)19.案例:宝宝7个月了,喜欢上了爬行,于是乎家里到处都成了他的游乐场,而在爸爸妈妈看来这一切就好比一个战场,家里常常会一团糟,他们常常是又喜又悲。

他们不知该如何应对,请帮他们分析一下。

19.分析: (1)爸爸妈妈需要鼓励宝宝爬行;(2分)(2)爬行的意义;(6分) (3)爸爸妈妈鼓励的同时也要给予宝宝一些约束;(3分) (4)爸爸妈妈要与宝宝形成良好互动;(3分) (5)爸爸妈妈在已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宝宝的爬行,有助于宝宝的社会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宝宝感知觉发展。

(6分)试题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体系,初步将其划分成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及(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三大领域。

2.在出生时存在,后来消失,并能作为神经系统正常发展的指标的一种原始反射是(巴宾斯基反射)。

3.大脑右半球包括视觉中枢、( 非言语声音 )中枢、触觉中枢、消极情感表达中枢。

4.儿童的视敏度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约( 24 )个月时其视敏度水平接近成人。

5.( 同伴关系 )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6.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4岁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7.( 出生后的第一年 )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8.媒体暴力会降低儿童对暴力事件的( 敏感性 )。

9.学前儿童颜色(辨色力)在( 生后3个月 )发生的。

10.初步掌握本族口头语言的时期是( 学前末期 )。

二、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分,漏要点酌情扣分)12.气质气质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3分)。

对许多人而言,气质这个词隐含着行为的个别差异的生物基础,这个基础是会遗传且稳定的(2分)。

13.社会性参照婴儿通过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表情(2分),监控他人(比如:父母)对于不确定情境的情绪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3分)。

14.自我中心性儿童往往只注意自己的观点,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相区分和调节(3分),并且认为他人都是以与自己相同的方法去观察、思考和感觉(2分)。

15.请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发展的基本问题,是所有的发展心理学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对儿童心理现象的理解、解释和预测的不同。

(2.5分)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有三个:(1)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2.5分)(2)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2.5分)(3)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2.5分)16.请说明影响儿童早期身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并请分别举例。

影响因素有:遗传和激素、情感、营养、疾病和受伤,(答对每1因素给1分,针对每一因素举例说明1分)17.请简述鲍尔贝的婴儿依恋行为的发展阶段,并对其中的某个阶段加以举例说明。

运用鲍尔贝的理论,婴儿依恋行为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对人无差别反应阶段、对人有选择反应阶段、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的依恋期和交互关系形成阶段。

(每答对一个阶段,得2分;选择任何一个阶段进行举例,另加2分)18.请简述影响同伴接受性的因素。

有5个影响因素:父母的教养行为、出生次序的影响、认知技巧、名字和生理特征。

(每答对一个因素,得2分)四、案例分析题(20分)19.案例:幼儿园小班的明明回到家后,一直都嘟着小嘴,一副伤心难过的样子。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此时明明的心理特征及发展状态,并为明明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19.分析:这是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5分)。

说明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5分)。

措施: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4分);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等(3分);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3分)。

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2.情绪理解是指儿童能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

情绪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

(二)选择题(每个3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 在新生儿的反射中,有些反射具有生存和适应价值,如(眨眼反射和吸吮反射,),还有一些原始反射没有适应性价值,如(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等,这些反射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逐渐消失。

2.视觉悬崖是用来研究婴儿(深度知觉)发展的经典实验设计。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语言的发展有其生物学基础,所以,语言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

一般而言,婴幼儿阶段是大脑对语言刺激最为敏感的阶段,也是语言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

错过了这个时期,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

基尼语言的发展说明了语言敏感期的存在。

(4分)语言的学习必须有适当的环境刺激。

环境和学习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模仿和强化是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

(3分)语言发展还受认知发展、信息处理策略的影响。

认知发展的研究表明,1、2岁的婴幼儿心理表征能力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日渐成熟,这些都是词汇的理解和掌握、语法的获得和运用的关键因素。

(3分)2. 婴儿早期记忆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婴儿记忆的早期迹象表现于他们对刺激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中(3分)当婴儿已习得了某个刺激时,他们就不再注意这个刺激(习惯化);而当新刺激出现时,婴儿会将新刺激与已习得的刺激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相匹配,注意则会再度出现。

(3分)婴儿的记忆能力还表现于条件反射的形成中。

如见到妈妈或听到妈妈的声音,3个月的宝宝就开始做吸吮动作,这说明他记住了妈妈的样子和声音。

(2分)记忆的发展还表现在儿童的模仿行为中。

婴幼儿有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

出生不到七天的新生儿就已经能够模仿成人的许多面部表情,如吐舌头、张嘴闭嘴。

(2分)(四)论述分析题(16分)1.朵朵是一个困难型气质的幼儿,他容易焦虑、紧张,对新的生活常规(如4岁了,。

试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的“拟合模型”说明这个案例。

答.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是人格发展的基础。

这种差异影响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对儿童作用的效果。

所以,托马斯等人认为,气质并不直接决定儿童人格的发展,他们提出“拟合模型”,用来解释气质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最为有利的结果。

所谓“拟合模型”就是指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间的匹配。

只有抚养方式与孩子的气质拟合良好,才能较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许多困难型气质的婴儿,接受了父母亲耐心而敏感的照料,当他们进入童年期或青春期时,已经不再表现为困难型气质了。

(6分)但是对父母而言,面对一个过度活跃、情绪多变又不听话的儿童,要真正保持镇定、耐心和敏感,确实不容易。

许多父母在教养困难型气质的儿童时也会变得易怒、不耐烦,要求苛刻、还可能采取惩罚的管教措施。

但是,这样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与困难型儿童的气质类型并不拟合,于是,孩子变得更焦虑、紧张,对父母的惩罚措施也更抵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