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南水北调对沿线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分析

矛盾,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首先,调水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应用大量现代高 新技术,有利于大范围内对高新技术的普及,促进 受水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这项 巨大工程的实施,将带来无数个就业机会,有利于 发挥部分受水地区的劳动资源优势,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地区就业压力。第三,调水工程纵贯南北,横 跨无数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名城,这将有效促进沿 线受水地区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中生态旅游 成为关注之焦点,使得生态旅游取得质的发展。
除此之外,调水区域使河流径流量和水量大幅 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河水的自净能力,有 效地改善了水质,为水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良 好的栖息环境。水环境的改善,植被的增加,也为 鸟类等陆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业科技
第 38 卷
蚀导致生态环境不断退化,与 1950 年相比,天然
林面积减少 6%,森林储量减少 70%,草地退化率也
2 南水北调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乃生命之源,万物生长之根本。对沿线地区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南水北调建成 后,为了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在沿线周围设计了绿 化带,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和保护水污染的作用, 而且有利于增加植物多样性。以焦作为例,南水北 调从市区横穿而过,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增 加了植被覆盖率。据有关调查报告,南水北调通水 后,焦作市山阳区绿地面积增加到 246 355 m2,植 物种类达到 216 种,有效地增加焦作市的植被覆盖 和植物多样性。
南水北调工程横跨大半个中国,工程的实施将 会对沿线地区的城市产生重要影响,改善城市的生 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南水北调工程还将影响沿 线地区的功能结构,将带动区域农业、工业、服务 业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工程的实施,也将加强受 水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 这都将促进沿线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使城市整体 发展达到一个高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对河南省经济的促进作用

在 为建材 企业创 造 巨大 利润 的同时 , 还 对 电力供 应 、 交通运输 、 工 收 、 保证 农村 社会稳 定 的重要措 施 。 程 机械 等行 业有 着显 著促 进作用 。同时 南水 北调 工程税 收对 河 三、 南水北 调中线工 程促进 了河 南省 经济 结构的调 整和 经济
南水 北调 主体 工程静 态 总投 资 1 3 6 7亿元 , 其 中河 南境 内静态投 提供 水资源 保 障, 增强 抵御干 旱灾 害的 能力 , 对 促进 沿线缺 水地 资6 7 0 亿元 , 考 虑到 由于 国家政策调 整 、 物 价上 涨、 及投 资结构 的 区农 业持续 稳 定、 高产 、 健康 发展 , 保障 粮食 安全有 着 重要意 义 。 改变 等因素 , 动态投 资将 超千亿元 , 每年在 河南 省投 资强度近 2 0 0 同 时, 农 业 的发展 也带 动 了原粮加 工转化 产业 的发 展 , 拉长 农业 亿元。 据 初步估 算 , 河 南省 总干渠 工程 需水泥 5 7 2万吨 、 钢材 8 1 . 4 万吨、 木材 8 . 2 万立方 米 、 油料 7 O 万吨 、 沙 石料 2 6 7 8 万立方米 , 产 业链条 , 由农 产品 的粗加 工到 附加值 高 的精深加 工 , 实现 转化 增值, 有效 地解 决 了缺 水地 区农村 经济 发展 滞后 , 是 确保 农 民增
地 最 多、 投 资最 大、 文物 点最 多、 移 民征迁 任务 最 重、 计划 用水 量 省水 利厅 的资料 , 全省 水资源 总量 只有 4 0 5 亿 立方米 , 人均 占有 最 大 的省份 。南 水北 调 中线工 程对 缓解 河南 省水 资源严 重短 缺 量 不足 4 2 0 立 方米 , 亩 均 占有 量不 足 3 3 0立方 米 , 分别 为全 国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产业布局与发展的影响

一
少 , 资源 短 缺 , 水 时 空 分 布 不 均 , 旱 灾 害 频 水 降 水 繁 , 些基 本 国情 决 定 了灌 溉 排 水 对 于 我 国农 业 这
生 产 的特殊 意义 。“ 有收 无 收在 于水 , 多收 少收 在
于肥 ” 对水 与农业 关 系最 简要 、 形 象和 最真 实 是 最 的描述 。 目前 , 区 以 占全 国 4 % 的耕 地 生 产 了 灌 5 全 国 7 % 的粮食 、0 的商 品粮 、0 以上 的经 济 0 8% 9% 作 物 , 一 步说 明 了灌 溉排 水 在 我 国农 业 生 产 中 进
上 还 处 于较 低 的水 平 , 与农 业 和 农 村 经 济发 展 很
不适 应 。 ( ) 二 工程 沿线 河 南段农 业 布局 的现 状 与 问题
第二 , 区域 间联 系 不 紧 密 。和 全 国 的农 业 布 局一样 , 由于 旧体制 的阻 碍 , 线 城 区之 间 的物质 沿
自 19 9 9年始 , 河南 境 内的 工程 沿 线 城 市共 进
省 份 。 因此 , 工程对 河 南三 大产 业的布 局 与发展 具有 重要 影 响 。一 方 面 , 以解 决工程 沿线 产业 布局 与 可
发 展 的水资 源短 缺瓶 颈 ; 另一方 面也会 有一 些不利影 响 , 比如 工程 占地 、 汰某 些产 业等 。河 南应扬 长避 淘
每, 优化 工程 沿线 的产业布局 与发展 。
占有举 足轻重 的 地位 。河 南省 农业 用 水 约 占全 省
、
工程建设 对河 南农业 布局及 发展 的影 响
农 业布 局是 指 农 业 生产 的 地 域 分 布 , 称 农 又
南水北调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研究

南水北调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研究一、绪论南水北调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覆盖区域最广、投资总额最大的水利工程,旨在解决我国华北地区长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该工程的实施对环境与经济均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从环境与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
二、南水北调对环境的影响1.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流域面积较大,工程建设及运行期间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尤其是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更加严重。
2. 水资源利用及调配出现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导致水资源向华北地区调配,长时间的水资源移动及紫外线照射和涂层人工射线消除增强故出现水质变差,周边地区户外休闲活动的人群会不自觉地受到污染。
3. 影响其它生态系统南水北调工程会造成水质变差,可能会导致一些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三、南水北调对经济的影响1. 对地方经济带动效应显著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周边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得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并带来就业机会。
2. 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水平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区域生产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3. 促进区域统一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其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内资源的统一建设,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
四、结论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环境与经济都有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虽然工程建设及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有所破坏,但对周边地区经济及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是显著的。
因此,在实施该工程的同时,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政策,以减少负面影响。
在经济及社会尤其是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对中国的水资源分配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力。
河南南水北调最新规划方案-最新版

河南南水北调最新规划方案河南省目前正在推进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本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这项工程对于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河南省发布了最新的南水北调规划方案,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背景南水北调工程是集中全国水利、环保、节能等多个领域的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是中国谋求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接收区域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南省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规划,逐步完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方案。
规划方案河南南水北调最新规划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引水工程、输水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
引水工程引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内容,主要负责将长江水引入华北平原。
河南省最新规划方案中,引水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黄河水调工程:通过修建黄河闸门、调节闸门、引水闸等工程,实现对黄河水的调控和利用。
2.西线引水:将长江水引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最终到达河南省。
3.集中式城市供水:配合引水工程,建设南水北调长江沿线城市集中供水工程。
输水工程河南省南水北调输水工程主要负责将引入的长江水输送至适当位置,满足农业、城市等领域的用水需求。
规划方案中,输水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水闸工程:对输水工程进行管理和调控。
2.端点水厂及输水管道:修建适当的端点水厂及输水管道,将输送来的长江水分配至具体的领域中。
3.农业灌溉工程:在适当的地区,建设农业灌溉工程,满足农业用水需求。
配套设施建设引水工程和输水工程的建设都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
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利工程:修建排水工程、拦沙过河,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环保工程:建设污水处理、水质净化等环保设施,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与可靠性。
3.农村饮水工程: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建设饮用水工程,改善农民的饮水条件。
总结最新的河南南水北调规划方案,用科技和创新的手段,有效解决了河南省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河南南水北调座谈会发言稿

河南南水北调座谈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南水北调座谈会,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河南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河南省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
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我们相信大家一定是对南水北调工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关注,今天我们将共同探讨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共同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献言献策。
首先,我想重点介绍一下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和背景。
南水北调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水利工程,也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资源调运至黄淮海北部地区,从根本上改善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状况。
这对于保障华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长期处于水资源紧张状态的局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传输地区,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使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为河南省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保障,有力地支持了河南省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另一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也给河南省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保护、水质保障、水价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和协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需要围绕南水北调工程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首先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有效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必须始终以科学规划和技术保障为基础,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强化管理和保障机制,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南水北调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环境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合乎环保要求。
最后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对河南省的经济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南水北调工程对当地的社会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目的是通过调水北送,解决中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改善水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局面。
其中,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长江水资源引入黄河流域,为河南、山东等地区提供支持。
本文将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设计思路、技术特点和对当地水资源带来的影响。
一、中线工程的设计思路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长约1278公里,旨在通过引水将长江水源引入黄河流域,为黄河流域地区提供水资源支持。
中线工程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水源:中线工程的调水源主要是从长江干流的汉江、赵水段引水,通过引水渠将水资源输送到黄河流域地区。
2. 项目规模:中线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涉及建设引水渠、涵闸、泵站等设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3. 工程路线:中线工程所选路线经过的地理环境复杂,需要克服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阻碍,同时考虑到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生态保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相关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二、中线工程的技术特点中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技术特点:1. 大规模引水:中线工程采用大规模引水方式,通过引水渠将长江水资源引入黄河流域,解决当地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2. 复杂地形克服:中线工程所经过的地形复杂,包括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阻碍,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克服。
3. 工程运行稳定: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保证工程的运行稳定性,特别是在繁忙运行时期,以确保水资源的持续供给。
4. 生态环境保护:中线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相关技术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5. 经济运行效益: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保证工程的经济运行效益,让地区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达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南水北调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南水北调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近年来实施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
它通过调水方式,将长江、汉江、淮河三大水系的水资源运输到黄淮海平原地区和北京、天津等地,解决了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提升了区域经济水平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黄淮海平原地区实现了水资源的大规模调配,解决了地区镇、小城市和农村等地方的用水困难问题,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在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以来,火电、化工、钢铁等行业能源得到了较大保障,改善了包括新乡、许昌等地的能源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地区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南水北调工程在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
传统的水资源供应方式,常常让很多地方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水资源得到了合理的调配,为地区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保障。
例如,在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地区水体的流量,同时也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环境。
过去长江的流量偏小,而如今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提供的水源,长江的水利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带来了地区更为丰富、绿色的生态系统。
三、促进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工程建设的龙头,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地方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例如,在河南省,南水北调和中线引江济汾两大工程的实施,使得当地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
水头接力、调水输送等多项工程的建设,改善了地区的水电产业结构,增强了地区基础设施的整体实力。
总之,南水北调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不仅提升了区域经济水平,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地方基础设施的全面发展。
未来,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完善,它将会更加深入地影响到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为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水送往华中、华北地区,年可调水 10 m 。 5 亿
2 .南水 北调 中线 工程 河南段
南 水北调 中线工 程河南 段南 起南 水北 调 中线工 程 源头—— 丹 江 口水库 陶岔 取 水 口 ,北 至 安 阳市 , 干渠 全 长 75 m,全线 采用 干渠方 式 自流输 水 , 自 3k
吴 慧娟
[ 上海浦 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
摘
运营管理部,河南 郑州 4 00 ] 502
要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是缓 解我 国华北地 区水 资源严重 短缺和 生态环境 恶化 状况 ,促进 水资 源在 全 国
优化配置的一项大型调水工程。河 南省既是 南水 北调 中线 工程 的水 源地 又是 受 水 区,是 渠道 最 长、投 资最 大、 计划用水量最 多的省份 ,同时还是移 民最 多, 占地 最大 的省份 ,产业发展 受生态保护 的约束。 河南必须转 变产
业 发展 方 式 , 大 力发 展 生 态农 业 、 生 态林 业 、生 态工 业 、生 态旅 游 业 ,发展 循 环 经 济 。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河 南经济 ;生 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 :F6 . 0 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3 2 (0 8 0 0 6 一o 0 8— 9 8 20 )6— o 1 3
会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 有利于推进河南省城 市化进程 .
中线工程总干渠交叉的大小河流有 40 0 余条 ,流域
收 稿 日期 :20 0 8—1 0—1 4
作者简介:吴慧娟 (90一 ,女,河南郏县人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会计师 、经济师。 17 )
・
61 ・
第 2 卷第 6期 l 20 0 8年 1 1月
河 南商业 高 等专科 学校 学报
J u n lo n n B s esC l g o r a fHe a ui s ol e n e
Vo. No 6 1 2l . NO . 0 V 2 0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经济 的影响及对策
我 国早期 的跨 流域调 水工 程大 多是 为 了漕运 和 农业灌 溉 ,但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发展 和生产 力水 平 的 提高 ,跨 流域 调水 工程 的 目标 已多 元化 ,不仅 服务 于农业灌 溉 和航运 ,而且 还有 城市 供水 、旅游 、生 态环境 改善等 多种 功能 。
一
面积大于 10 k 00 m 的主要河流有 1 条。河南省受 5
水城 市为 1 1座省 辖 市 、7座 县 级 市 和 2 4座 县 城 , 这些城 市在 全省 的经济 发展 中具 有重要 地位 ,但这
些城市 目 前大都存在着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 ’
3 .河 南省 南水 北调供 水 配套 工程
、
南水 北调 中线工 程河 南段概 述
河南省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是指从总干渠沿
线 分水 口到各 受水 城市 水厂之 间 的输水工 程 。南水 北调 中线 总干 渠 将 在 河南 省 设 置分 水 口 3 9处 ,配 套工 程采 用管 道 、渠 道 和利用 河道输 水三 种形式 向 4 2座城 市供 水 ,需 完 成土方 大约 96 22万 m ,其 中 规划 铺设 输水 管道 6 8条 ,总 长 93 9k 7 . 1m。河南 省 配套 工程 已在 20 0 8年 初 开 工建 设 ,将 与 主体 工 程 同步 建设 、同步达效 。配套 工程 建设 资金通 过省 财
海河四大流域 ,供水范围跨京 、津 、冀 、豫 、鄂五
省市 ,供城市 生活 、工业 、农业 及 其他用 水 。工程 建成后 ,将 以 每 秒 50 。的 流量 ,把 丹 、汉 两 江 0m
政出资 、南水北调基金和银行贷款三个渠道筹资。 二 、南水 北调 中线 工程对 河南经 济 的有利影 响 1 .有利于缓解河南省产业发展的水资源约束 河南全省水资源总量为 4 3 m ,人均水 资 1亿 。 源占有量 40 4 m ,分别为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 l / 5 /0 、12 。根据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2 00年 工业产值要翻两番的目标估算,中等干旱年份全省
南至北通过南阳、平顶 山、许昌、郑州 、焦作 、新 乡、鹤壁和安 阳市 ,源头取水量约 为 10亿 m / 5 a 左右,通过河南后 的输水量约 10亿 m / ,再加 0 a 上原引丹灌区分 配给河南省水量 6亿 m ,中线工 程将分配给河南省总水量约 5 亿 m 。供水区内与 O
1 .南水 北调 中线工 程
南水 北调工 程 有 东线 、中线 和西 线 三 个 部 分 。 南水 北调 中线工 程 由水 源 区工程 和输水 工程 两大 部 分组成 。水 源 区工程 为丹江 口水利 枢纽 后期 续建 和 汉 江 中下 游补偿 工程 ,输水 工程 即引汉 总干 渠 和天 津 干渠工 程 。 中线 近 期 工 程 从 汉 江 丹 江 口水 库 引 水 ,沿唐 白河 平 原北部 及黄淮 海平 原西 部布设 输水 总 干 渠 ,全 长 14 k 26 m,沟 通 长 江 、淮 河 、黄 河 、
20 08年第 6期
南水 北调 中线工 程对河 南经济 的影 响及对策 污后 通水 , 生态 后用 水 ” 先 方针 , 国家 和各 级政 府 加
作 为农业 大省 的河南 ,二元结 构 明显 ,城 市化
南提供 1. 亿 m 一 9 6 m 的农业用水 ,约增 82 1. 亿 。 加 2.2 r 一 80 万 h 60 万 n 2.2 m 的有效灌溉面积 ;南 水北调 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好 ,可基本满足受水区较
长 时期 内 工业 与 城 市 居 民用 水 需 要 ,为 经 济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