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徐堃)

合集下载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2)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2)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本课题中,教室教师采用了生活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实验、组织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实验的进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讨论等方式自主得出结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即突破1.重点(1)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

(3)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制取方法和检验方法。

3.教学突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整个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操作顺序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收集及验满,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电脑及投影仪。

学生用具:(1)仪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2)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火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比较归纳】类型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类别药品及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A B CD E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填写上表,表发言。

在以上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探究后进一步有学生和教师总结出实验室中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小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1、反应物的状态2、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1、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2、气体的溶解性教师引导学生看书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这是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首先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因素,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大小比较和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来比较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仪器,由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最后,教材给出了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并在“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中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

(2)根据实验室内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实验。

(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4)了解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质,学会收集、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用科学的方法去推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探究欲。

能从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实验装置,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教学准备】仪器:锥形瓶(或广口瓶、大试管)、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等。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溶液。

教具:多媒体电脑平台和PPT课件一、导入新课[设问]在课题1中我们学过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高温下碳还原氧化铜都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是否可以利用这些反应呢?[提问]请同学们讨论总结:根据前面学过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思路是什么?[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是: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检验所制得的气体等。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简案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缪徐一、教学目标: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4.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二、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三、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

四、教学用品: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可乐饮料;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钠;澄清的石灰水等)。

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

2.知识回顾。

(1)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

(2)教师总结。

3.探究活动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师生活动——议一议(2)学生实验——做一做(3)学生活动——说一说(4)学生活动——想一想(5)师生活动——理一理4.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师生活动——相信你会思考(2)师生活动——相信你会选择(3)师生活动——相信你会变通(4)师生活动——相信你会设计5.探究活动3:探究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

(1)过渡与讲述。

(2)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区别。

6.探究活动4: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1)回忆操作步骤。

(2)学生实验。

(3)反思评价。

7.课堂小结。

(1)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学生回顾所用方法。

8.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略)。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精编文档).doc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禹州市顺店镇第四初级中学杜亚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和原料;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并利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 过程和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并设计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启发探索法、实验探究法:讲解、讨论、实验的引导探究。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教学难点: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教学准备:仪器:试管架、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大试管、小试管、集气瓶、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药匙、弹簧夹、解剖针。

药品:碳酸钠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原理、装置,第二课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原料的选择和反应原理原料:稀盐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原理: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 二、装置的确定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 2的反应原理和装置;2、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通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导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过的,永不忘记!)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的再现 ⑴发生装置的确定⑵收集装置的确定二、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信你能完成!)1、阅读下列信息,并填写下列空白。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基础巩固 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F
氢气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氢气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实验室中可以用金属锌与稀硫 酸反应制取氢气, 酸反应制取氢气,其发生装置应使用 F , 收集装置可选用 C 或 E .
创新拓展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外探究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外探究中,设计 的几种装置: 的几种装置: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改进完善
讨论归纳 三、实验室制取CO2的主要操作步骤有: 实验室制取CO 的主要操作步骤有:
1.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入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3.装入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4.收集气体 5.验满
总结交流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氧 气
都是固态
H2O2 和 MnO2
不加热 液态和固态
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 密度与空气比较 密度比空气大 氧气 水中的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使用的简易装置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使用的简易装置是:
想一想
1、如果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把 、如果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试管换成哪些仪器? 试管换成哪些仪器? 如果想在制气的过程中补充酸液, 2、如果想在制气的过程中补充酸液,或控制酸 液的加入量,可设计什么样的装置? 液的加入量,可设计什么样的装置? 如果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如果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还可怎样设 装置呢 计装置呢?
实验现象
快速产生气泡

课题2 (使用)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2 (使用)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反应物:
HCl 稀盐酸(液体) 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固体) (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CaCO )
3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
CaCO3 +2HCl === CaCl2 + H2CO3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 H2CO3 ==== CO2↑ + H2O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思路
反应原理
反应物及 化学反应 的方程式 反应物的状态 和反应发生的 条件
发生装置 制取装置 收集装置 利用气 体的化 学性质 验证、验满方法
气体的密 度、溶解 性以及气 体是否与 水反应
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想在
家中制取CO2气体。可用哪些家庭用 品材林代替实验仪器呢?
分析:
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
和收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
课后完成

作业 课本P112 1、2、3、4。
MnO2 MnO2


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第1种方法:
第2种方法:
2 H 2O 2KMnO4 === K2MnO4+MnO2+O2 ↑
Mn O2 ===
2 H2O +O2↑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O2的装置
发 生 装 置 收 集 装 置
加热高锰酸 钾制取氧气
用MnO2在常温 下催化H2O2分 解制取氧气
排水法 收集O2
向上排空气 发收集O2
1.制取氧气为什么可以用两套不同的发生装置,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可用两种方法收集到氧气?
二 氧 化 碳 制 取 的 研 究*(学生总结)
活动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 践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 参考案例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 参考案例3

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单位:临沂市罗庄区华盛教育中心姓名:徐加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课题分析碳元素是继氧、氢元素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的非金属。

二氧化碳不仅是重要的含碳化合物,而且在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广泛的用途。

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首先利用所学知识探究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采用活动与探究的形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是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且通过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在“学问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中总结出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充分利用前后知识的联系,挖掘实验功能,突出解决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加强分析、归纳能力养成,为能更好地学习碳以及含碳的其他化合物及它们之间的演变关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能力目标(1)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提高和锻炼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2)探究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对知识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1)认真经济开展科学探究,在探究中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与能力(2)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绩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三、重点和难点利用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采用活动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四、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应紧紧围绕“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这一主题,采用实验探究的活动课方式,层层展开。

首先让学生回顾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出本节需要探究的课题。

1、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2、探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3、验检二氧化碳的方法和验满方法的探究。

当确定的三个课题探究完成后,要求各组学生利用提供的仪器,设计一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并用这套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是否收集满。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六单元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南化二中蒋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2 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

3 提高和锻炼学生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实验技能类比归纳出气体制取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学生自学讨论、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巩固提高等合作式学习,使学生参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认识体会过程性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继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通过合作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1药品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设计选择、操作步骤顺序。

2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

3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的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本质理解,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组药品和实验仪器,多媒体课件,学案。

学生准备:1.阅读课本,对本节课进行预习,并且完成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

2.预习教材第113页第5题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装置特点:固体液体直接反应操作步骤:(略)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验满: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是否熄灭2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固体和固体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发生装置液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密度比空气的大——向上排气法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的小——向下排气法收集装置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教学反思:我们学校现在正在推进学习杜郎口学校的教学经验的“315工程”,由一些315示范班级展示教师的比较成功的教学检讨课,笔者在听课中,感受到教师设计课堂流程和教学环节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参与课堂的活动和活动的效果,突出的是学习团队的相互竞争,学习成员的相互合作,在班级形成整体向学的学习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 反应液面以下; 4、锥形瓶中的导气管不应伸入 反应液面以下,应刚露出胶塞为 宜;
5、伸入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口应 位于集气瓶底部,而不应位于集 气瓶口。
4、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将生成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中, 若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生成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生活小常识
长期使用的热水瓶内壁,会附着较多的水垢(主要
成分为碳酸钙),既不卫生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 可加入适量的食醋(含有醋酸)除去,同时还会产生二 氧化碳气体。
联系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列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 氧化碳的反应,与同学们交流: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 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可产生二氧化碳 石灰石高温分解 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 ………… 这些方法中哪些
B
。 (填序号),收
O2
(2)我猜想此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 2H2O +O2 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 2 H2O2
,可以产 。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 研究。 ——加菲劳
醋中,鸡蛋就在醋中浮上浮下,好像一艘潜水艇一样在 海洋中潜入浮出。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二氧化碳发生器
冬季人们为提高大棚
蔬菜的产量,在大棚内放
置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你 知道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内 的药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吗?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吗?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探究目的:
1.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2.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探究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2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
固体和固体 发生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和液体
液体和液体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密度比空气的大—— 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的密度 收集装置 密度比空气的小—— 向下排空气法
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排水法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根据实验室条件选择反应原理;
②、装置选择(组装装置)
试一试
根据上述比较,利用以下仪器,(还可 以利用代用品)试设计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 置,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在纸上画出。
作品展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实验步骤(以下图装置为例)
注意事项: 1、固体药品应事先直接加入锥 形瓶中;
2、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加入液体 药品;
课前提问:
1、实验室是如何制制取氧气的?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气体如何选择发生装置 和收集装置?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东铺二中 徐堃
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发生装置的选
择、操作步骤、检验和收集方法。
2.初步解释选择所用仪器、装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
鸡蛋潜水艇
向一个玻璃杯内倒入半杯食醋,再将一枚鸡蛋放入
适用于实验室制
取CO2?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可产生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 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石灰石高温分解 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 …………
所 得 气 体 不 纯
取 材 不 便
条 件 限 制
探究实验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
可供选择的原料: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钠(Na2CO3)、 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 可供选择的仪器:小试管、药匙。 探究方法:
(3)怎样检验所得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 为CO2。 (4)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已满。
问题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如何?
查 装

验(满)

实验总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1.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长颈漏斗的下端浸入液面以下, 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继续向长颈漏斗加水,发现长颈 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加药品。 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达标测评:
1. 实验室只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的原因(D )
A.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 CO2能溶于水 C. 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D. 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2. 检验CO2的正确方法是(
B. 使人感到气喘、头痛
D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实验分析
反应速率太快,不 易收集 反应速率太快,不 易收集 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气体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 收集 反应速率太快,不 易收集 反应一会儿就停止
4
5 6
实验总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H2O+CO2↑ 总反应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将一根燃着 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若木条熄 灭,则说明二氧 化碳已收集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小结: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装置:
操作步骤: 连、查、装、集、验 检验: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将燃着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B)
B.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里
D.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
4.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组配好仪器; ③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④收集气体; ⑤向锥形瓶中加入小块的大理石; ⑥验满。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所需仪器:
长颈漏斗
双孔橡皮塞
锥形瓶
导气管
所需仪器:
2.收集装置:
集气瓶
玻璃片
想一想:只能用向上排气法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 因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解于水
3.二氧化碳的制取
想一想:
(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为什么要伸入液面以下?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排出。
(2)集气瓶内的导管为什么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以收集到更纯的二氧化碳。
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所以所采用 的气体发生装置也不同
3、进一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①、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关性质比较
反应物的 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比空 气大或小 是否与水反应 状态
二氧化碳固体的液体 反应
常温

能溶于水并能 与水反应
氧气
固体
加热
略大
不能
想一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否与制取氧 气的装置相同?为什么?
探究实验2、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问题思考: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何?
该装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怎样收集氧气?依据是什么?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及反应条件
2H2O2
氧 气 MnO2 2H2O+O2↑
确定依据
①MnO2为固态; 过氧化氢溶液为液态; ②无需加热
请选择:
发生装置
A
收集装置
验满方法 或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B
①MnO2为固态; 过氧化氢溶液为 液态; ②无需加热
密度大于空气,不 易溶于水
氧气的助燃性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及反应条件
2H2O2
氧 气 MnO2 2H2O+O2↑
确定依据
①MnO2为固态; 过氧化氢溶液为液态; ②无需加热
请选择:
发生装置
A
收集装置
验满方法 或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B
①MnO2为固态; 过氧化氢溶液为 液态; ②无需加热
密度大于空气,不 易溶于水
氧气的助燃性
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的比较
O2 固体和液体 CO2 固体和液体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的密度 水溶性
不加热 大于空气
难溶于水
不加热 大于空气
能溶于水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实验室
想一想
制取CO2时,应该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发生装置:
4.收集气体。 导气管插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5.验满。
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二、怎样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实 验 室 制 取 气 体 的 装 置
气 体 发 生 装 置 气 体 收 集 装 置
固体和固体反应
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和液体反应 液体和液体反应
。。。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密度比空气的大——向上排空气法
9、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
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 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 此气体可能是
CO2
实验步骤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及结论
石灰水变浑浊,则为CO2
E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右图中的 集装置是 。 E
方案 1
现象
2 3 4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