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介绍
板式换热器选型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目录1、目录 12、选型公式 23、选型实例一(水-水) 34、选型实例二(汽-水) 45、选型实例三(油-水) 5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 67、附表一(空调采暖,水-水)7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89、附表三(卫生热水,水-水)9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水)10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水)11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水)12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选型公式a 、热负荷计算公式:Q=cm Δt 其中:Q=热负荷(kcal/h )、c —介质比热(Kcal/ Kg.℃)、m —介质质量流量(Kg/h )、Δt —介质进出口温差(℃)(注:m 、Δt 、c 为同侧参数) ※水的比热为1.0 Kcal/ Kg.℃b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Δt m其中:A —换热面积(m 2)、K —传热系数(Kcal/ m 2.℃) Δt m —对数平均温差注:K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值越大。
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0.2~0.8m/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 以内时可按上表取值)Δt max -Δt min T1Δt maxΔt minΔt max 为(T1-T2’)和(T1’-T2)之较大值Δt min 为(T1-T2’)和(T1’-T2)之较小值 T2’ T1’c 、板间流速计算公式:T2其中V —板间流速(m/s )、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m 3/h – m 3/s )、 A S —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 —流道数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 计压力1.0Mpa 、垫片材质EPDM 、总换热面积为9 m 2 板式换热器。
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选型实例一(卫生热水用:水-水)LnΔt m =1、使用参数一次水进水温度:90℃一次水流量:50m3/h一次水出水温度:70℃二次水进水温度:10℃二次水流量:20m3/h二次水出水温度:60℃2、热负荷Q=cmΔt=1×50×1000×(90-70)=1,000,000Kcal/h3、初选换热面积平均温差Δtm=(70-10)-(90-60)/ ln(70-10)/(90-60)=43.3℃传热系数取K=3000K cal/h·℃面积A=Q/K.Δtm=1,000,000/3000×43.3=7.7m2取设计余量17%(如介质比较洁净不易结垢,设计余量可偏小些。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介绍

目录1、目录 12、选型公式 23、选型实例一(水-水) 34、选型实例二(汽-水) 45、选型实例三(油-水) 5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 67、附表一(空调采暖,水-水)7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89、附表三(卫生热水,水-水)9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水)10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水)11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水)12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选型公式a、热负荷计算公式: Q=cm t此中: Q=热负荷( kcal/h )、 c—介质比热( Kcal/ Kg.℃)、m—介质质量流量(Kg/h )、t —介质出入口温差(℃)(注: m、t 、c 为同侧参数)※水的比热为 1.0 Kcal/ Kg.℃b、换热面积计算公式: A=Q/K. t m2 2. ℃)此中: A—换热面积( m)、K—传热系数( Kcal/ mt m—对数均匀温差K 值表:介质水—水蒸汽- 水蒸汽-- 油冷水—油油—油空气—油K 2500~ 4500 1300~2000 700~ 900 500~ 700 175~ 350 25~ 58 注:K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值越大。
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0.2 ~ 0.8m/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 之内时可按上表取值)t max- t min T1t maxLnt mint max为( T1-T2’)和( T1’-T2 )之较大值t min为( T1-T2’)和( T1’-T2 )之较小值T2’ T1’c、板间流速计算公式:q T2 V=A S n此中 V—板间流速( m/s)、 q----3 3体积流量(注意单位变换, m/h – m /s )、A S—单通道截面积(详细见下表)、n—流道数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设备参型号BR0.05 BR0.1 BR0.25 BR0.3 BR0.35 BR0.5 BR0.7 BR1.0 BR1.35 数最高使用压力 Mpa 2.5使用温度范围℃-19~200装机最大换热面积 5 15 30 65 80 120 220 350 500310 25 40 120 150 250 430 650 1730最大流量 m/h标准接口法兰 DN 25 40 65 80 100 125 150 250 350 单板换热面积 m2 0.051 0.109 0.238 0.308 0.375 0.55 0.71 1.00 1.35均匀流道截面积20.000494 0.000656 0.00098 0.00118 0.00119 0.001691 0.0020350.0286 0.004 m设施参照质量 Kg 87 290 485 870 980 1800 2800 3700 7200 型号说明:表示波形为人字形、单板公称换热面积0.3m2、设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合用于本企业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选型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目录1、目录 12、选型公式23、选型实例一(水-水)34、选型实例二(汽-水)45、选型实例三(油-水)5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67、附表一(空调采暖,水-水)7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89、附表三(卫生热水,水-水)9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水)10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水)11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水)12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选型公式a 、热负荷计算公式:Q=cm Δt其中:Q=热负荷(kcal/h )、c —介质比热(Kcal/ Kg.℃)、m —介质质量流量(Kg/h )、Δt —介质进出口温差(℃)(注:m 、Δt 、c 为同侧参数) ※水的比热为 Kcal/ Kg.℃ b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Δt m其中:A —换热面积(m 2)、K —传热系数(Kcal/ m 2.℃) Δt m —对数平均温差 K 值表:注:K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值越大。
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以内时可按上表取值)Δt max -Δt minT1 Δt maxΔt minΔt max 为(T1-T2’)和(T1’-T2)之较大值Δt min 为(T1-T2’)和(T1’-T2)之较小值 T2’ T1’c 、板间流速计算公式:T2A S n其中V —板间流速(m/s )、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m 3/h – m 3/s )、 A S —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 —流道数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LnΔt m =型号说明:表示波形为人字形、单板公称换热面积、设计压力、垫片材质EPDM、总换热面积为9 m2 板式换热器。
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选型实例一(卫生热水用:水-水)1、使用参数一次水进水温度:90℃一次水流量:50m3/h一次水出水温度:70℃二次水进水温度:10℃二次水流量:20m3/h二次水出水温度:60℃2、热负荷Q=cmΔt=1×50×1000×(90-70)=1,000,000Kcal/h3、初选换热面积平均温差Δt=(70-10)-(90-60)/ ln(70-10)/(90-60)m=℃传热系数取K=3000K cal/h·℃面积A=Q/K.Δtm=1,000,000/3000×=取设计余量17%(如介质比较洁净不易结垢,设计余量可偏小些。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目录1、目录 12、选型公式 23、选型实例一(水-水) 34、选型实例二(汽-水) 45、选型实例三(油-水) 5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 67、附表一(空调采暖,水-水)7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89、附表三(卫生热水,水-水)9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水)10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水)11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水)12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选型公式a 、热负荷计算公式:Q=cm Δt 其中:Q=热负荷(kcal/h )、c —介质比热(Kcal/ Kg.℃)、m —介质质量流量(Kg/h )、Δt —介质进出口温差(℃)(注:m 、Δt 、c 为同侧参数) ※水的比热为1.0 Kcal/ Kg.℃b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Δt m其中:A —换热面积(m 2)、K —传热系数(Kcal/ m 2.℃) Δt m —对数平均温差 K 值表:介质 水—水 蒸汽-水 蒸汽--油 冷水—油 油—油空气—油K2500~4500 1300~2000 700~900 500~700 175~350 25~58注:K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值越大。
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0.2~0.8m/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 以内时可按上表取值)Δt max -Δt min T1Δt maxΔt min Δt max 为(T1-T2’)和(T1’-T2)之较大值 Δt min 为(T1-T2’)和(T1’-T2)之较小值 T2’ T1’c 、板间流速计算公式:q T2A S n其中V —板间流速(m/s )、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m 3/h – m 3/s )、 A S —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 —流道数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BR0.05 BR0.1 BR0.25 BR0.3 BR0.35 BR0.5 BR0.7 BR1.0 BR1.35最高使用压力Mpa 2.5 使用温度范围℃ -19~200装机最大换热面积 5 15 30 65 80 120 220 350 500 最大流量m 3/h 10 25 40 120 150 250 430 650 1730 标准接口法兰DN 25 40 65 80 100 125 150 250 350 单板换热面积m2 0.0510.109 0.238 0.3080.3750.550.71 1.00 1.35 平均流道截面积m20.000494 0.0006560.000980.00118 0.00119 0.0016910.0020350.02860.004LnΔt m = V=型 号设 备 参 数设备参考质量Kg 87 290 485 870 980 1800 2800 3700 7200 型号说明:BR0.3-1.0-9-E表示波形为人字形、单板公称换热面积0.3m2 、设计压力1.0Mpa、垫片材质EPDM、总换热面积为9 m2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确定换热量首先需要确定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量,也就是两种介质之间需要传递的热量。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介质的热物性参数,计算出换热量的大小。
换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m * cp * ΔT其中,Q为换热量,m为流体的质量流量,cp为流体的平均比热容,ΔT为介质的温度差。
2.确定换热面积换热面积是决定换热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换热量和换热系数的关系,可以求得所需的换热面积。
换热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A=Q/U其中,A为换热面积,U为换热系数。
3.确定换热器尺寸根据换热器的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可以确定换热器的尺寸。
主要包括板片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换热器的厚度。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制造工艺的限制,确定合适的尺寸。
4.确定板片数量根据换热面积和单片换热面积,可以确定所需的板片数量。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制造工艺的限制,确定合适的板片数量,通常采用偶数个板片。
5.确定流体通道确定流体通道是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重要步骤。
根据介质的性质和换热条件,选择适合的流体通道方式,例如并流式、逆流式或交叉流式。
6.确定板片间距板片间距是决定流体通道宽度的参数,对换热器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制造工艺的限制,确定合适的板片间距。
7.确定流体速度流体速度是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根据换热器设计要求和流体性质,确定合适的流体速度,通常根据实际工程经验进行估算。
8.确定板片材料根据介质的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板片材料。
常见的板片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镍合金等,需要根据介质的腐蚀性和温度要求进行选择。
以上是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定最适合的板式换热器规格和参数。
同时,还需要考虑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设备。
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选型计算

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选型计算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肥、冶金、医药、食品、造纸等行业中。
选用合适的换热面积对于保证换热器的正常工作和提高换热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的选型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和参数。
1.热传导方程热传导方程描述了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对于板式换热器而言,可以简化为以下形式:Q = U * A * ΔTlm其中,Q为换热器的换热量,U为整体换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ΔTlm为对数平均温差。
2.对数平均温差对数平均温差是计算换热器换热面积的重要参数。
对于共流、逆流和交叉流三种流体流向情况,计算公式如下:对于共流:ΔTlm = (ΔT1 - ΔT2) / ln(ΔT1 / ΔT2)对于逆流:ΔTlm = (ΔT1 - ΔT2) / ln(ΔT1 / ΔT2)对于交叉流:ΔTlm = (ΔT1 - ΔT2) / ΔT3 = (ΔT1 - ΔT2) / ln(ΔT1 /ΔT2)3.整体换热系数整体换热系数U是指在一定流量、温度条件下,单位换热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量与平均温差之比。
换热器的整体换热系数由传热面的材料、换热介质、流体流速等因素决定。
一般在选型计算中,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和经验值确定整体换热系数。
4.温差温差指的是进出口流体的温度差,能够直观地展示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温差越大,热传导速率越快,换热效果越好。
在进行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选型计算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换热介质及其物性参数首先,需要明确换热的介质是什么,包括名称、流量、进出口温度等参数。
然后,根据介质的物性参数如比热容、导热系数等,计算出介质的换热特性。
2.确定换热方式和流体流向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和换热效果需求,确定换热方式是共流、逆流还是交叉流。
根据实际工艺条件,确定流体的流向。
3.确定整体换热系数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和经验值,确定整体换热系数。
4.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根据确定的换热方式和流体流向,利用对数平均温差计算公式,计算出对数平均温差ΔTlm。
板式换热器性能参数及选型手册

板式换热器性能参数及选型手册
一、简介
振动板式换热器由一组两头密封、在机壳内上下移动的振动换热器板组成,它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高效的换热效率、节省能源、安装方便和低噪音等优点。
振动板式换热器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广泛用于油气、化工、环保、冶金、火力、热电、食品、制药等各行业,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二、设计原则
1、换热面积:按实际使用要求计算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一般来说,换热量越大,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也越大,然而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也会增加,所以在计算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时要把重量和体积考虑进去。
2、密封方式:振动板式换热器的密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油封式机械密封,另一种是环氧树脂密封,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密封形式。
3、安装方式:振动板式换热器有自流式安装和抽气式安装两种安装方式。
自流式安装可以满足一般的工艺要求,但抽气式安装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换热器内热量的影响,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板式换热器选型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目录1、目录 12、选型公式23、选型实例一(水-水)34、选型实例二(汽-水)45、选型实例三(油-水)5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67、附表一(空调采暖,水-水)7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89、附表三(卫生热水,水-水)9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水)10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水)11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水)12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选型公式a 、热负荷计算公式:Q=cm Δt 其中:Q=热负荷(kcal/h )、c —介质比热(Kcal/ Kg.℃)、m —介质质量流量(Kg/h )、Δt —介质进出口温差(℃)(注:m 、Δt 、c 为同侧参数) ※水的比热为1.0 Kcal/ Kg.℃b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Δt m其中:A —换热面积(m 2)、K —传热系数(Kcal/ m 2.℃) Δt m —对数平均温差注:K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值越大。
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0.2~0.8m/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 以内时可按上表取值)Δt max -Δt min T1Δt maxΔt minΔt max 为(T1-T2’)和(T1’-T2)之较大值Δt min 为(T1-T2’)和(T1’-T2)之较小值 T2’ T1’c 、板间流速计算公式:T2其中V —板间流速(m/s )、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m 3/h – m 3/s )、 A S —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 —流道数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LnΔt m =计压力1.0Mpa、垫片材质EPDM、总换热面积为9 m2 板式换热器。
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选型实例一(卫生热水用:水-水)1、使用参数一次水进水温度:90℃一次水流量:50m3/h一次水出水温度:70℃二次水进水温度:10℃二次水流量:20m3/h二次水出水温度:60℃2、热负荷Q=cmΔt=1×50×1000×(90-70)=1,000,000Kcal/h3、初选换热面积平均温差Δtm=(70-10)-(90-60)/ ln(70-10)/(90-60)=43.3℃传热系数取K=3000K cal/h·℃面积A=Q/K.Δtm=1,000,000/3000×43.3=7.7m2取设计余量17%(如介质比较洁净不易结垢,设计余量可偏小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目录 (1)2、选型公式 (2)3、选型实仞M 水—^水) (3)4、选型实例二(汽—水) (4)5、选型实—(Y由—水).... .. .. . .. .. 5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 (6)7、附表一(空调米暖,水一水) (7)8附表二(空调米暖,汽—水) (8)9、附表二(卫生热水,水一水) (9)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一水) (10)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水) (11)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一水) (12)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选型公式a、热负荷计算公式:Q=cn At其中:Q=热负荷(kcal/h )、c—介质比热(Kcal/ Kg.Q、m—介质质量流量(Kg/h)、△—介质进出口温差(°C)(注:m △ t、c为同侧参数)※水的比热为1.0 Kcal/ Kg. Cb、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A m其中:A—换热面积(m r)> K—传热系数(Kcal/ m f. C)At m —对数平均温差K值表:介质水一水蒸汽-水蒸汽--油冷水一油油一油空气一油K 2500〜4500 1300~2000 700〜900 500〜700 175〜350 25 〜58注:K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值越大。
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0.2〜0.8m/s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以内时可按上表取值)At max" At minA m ----------------At maxLn= At min-At max 为(T1-T2')和(T1'At min 为(T1-T2')和(T1c、板间流速计算公式:其中V—板间流速m/s)、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 m?/h m F/s )、V= JA S nA S—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流道数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BR0.05 BR0.1 BR0.25 BR0.3 BR0.35 BR0.5 BR0.7 BR1.0 BR1.35 设备参数最高使用压力Mpa 2.5使用温度范围C-19〜200装机最大换热面积 5 15 30 65 80 120 220 350 500 最大流量n^/h 10 25 40 120 150 250 430 650 1730 标准接口法兰DN 25 40 65 80 100 125 150 250 350 单板换热面积酹0.051 0.109 0.238 0.308 0.375 0.55 0.71 1.00 1.35 平均流道截面积m2 0.000494 0.000656 0.00098 0.00118 0.00119 0.001691 0.002035 0.0286 0.004计压力I.OMpa垫片材质EPDM总换热面积为9 &板式换热器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选型实例一(卫生热水用:水-水)1、使用参数一次水进水温度: 90 C一次水流50m?/一次水出水温度: 70 C二次水进水温度: 10C二次水流量:20rm/ h二次水出水温度: 60 C2、热负荷Q=cn A t=1X 50 X 1000X(90-70)=1,OOO,OOOKcal/h3、初选换热面积平均温差At m= (7O-1O) - (9O-6O) / In(70-10)/(90-60)=43.3 C传热系数取K=3000Kcal/h「C面积 A=Q/K.Atm=1,000,000/3000 X 43.3=7.7mf取设计余量17% (如介质比较洁净不易结垢,设计余量可偏小些。
余量一般在10%- 30%之间)则 A=9.0m?根据流量及换热面积初选用BR0.3-1.0-9-E人字型波纹板型。
4、流速校核:需用单板面积为0.27m F的板片约33片。
初选流道布置方案:1X 16/1 X 16有效换热面积A C=0.27 X 32=8.64*根据“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选 BR03型其主要几何参数:单板换热面积:0.27m2单通道截面积:0.0012 m角孔直径:DN80一次水侧流速V1=q1/As.n 1=50/3600 X 0.0012 X 16=0.72m/s二次水侧流速 V?=q2/As .n 2=20/3600 X 0.0012 X 16=0.29m/s流速范围在0.2〜0.8 m/s之间,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选型BR0.3-1.0-9-E ;流程组合为1X 16/1 X16。
注:以上选型计算只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选型实例二(散热器采暖用:汽-水)1使用参数热源采用0.4 Mpa饱和蒸汽(饱和温度150C),采暖面积为2万平方米。
散热器要求供水温度80 E,回水温度60 C。
2、热工计算每平方米按80大卡计算则总热负荷为160万大卡。
热水流量为:m=Q/c A t=1600000/1 X( 80-60)=80,000 Kg/h=80 m3/h3、初选换热面积平均温差At m= (150-60) - (150-80) / In(150-60)/(150-80) =79.6 C传热系数取 K=1500Kcal/h「C面积 A=Q/K.At m=1,600,000/1500 X 79.6 =13.4m?取设计余量30% (为了使蒸汽冷凝水温度更低,余量一般取大些,余量范围一般在10%- 30%之间)贝U A=17.4&根据流量及换热面积初选用BR0.3-1.0-18-E人字型波纹板型。
4、流速校核:需用单板面积为0.27m2的板片约67片。
初选流道布置方案:1 X 33/1 X 33有效换热面积A C=0.27 X 66=17.82*根据“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选 BR03型其主要几何参数:单板换热面积:0.27m2单通道截面积As: 0.0012 m2角孔直径:DN80蒸汽侧流速Vi=q1/As.n 1=2667/3600 X 2.548 X 0.0012 X 33=7.34m/s(蒸汽热值按60万大卡每吨计算,0.4 Mpa饱和蒸汽密度查表为2.548Kg/m i3。
热水侧流速V?=q2/As .n 2=80/3600 X 0.0012 X 33=0.56m/s水侧流速范围在0.2〜0.8 m/s之间,汽侧流速在15 m/s以内,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确定选型BR0.3-1.0-18-E ;流程组合为1X 33/1 X 33。
注:以上选型计算只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选型实例三(冷却润滑油用:油-水)1使用参数润滑油进口温度:60 C流量:50mVh润滑油出口温度:40 C冷却水进口温度:32 C冷却水出口温度:37 E2、热负荷Q=cm t=2.043 X 50X 864X( 60-40) =1765152KJ/h=422184 Kcal/h(查表:4.181为KJ与Kcal的换算率,润滑油在60C时比热为2.043 KJ/(Kg.K),密度为864Kg/ m?)冷却水流量 m=Q/C A t=422184/1 X (37-32)=84437 Kg/h=84.5 M/h3、选换热面积平均温差At m= (60-37) - (40-32) / In(60-37)/(40-32)=14.2 °C传热系数取 K=600KcaI/h •C面积 A=Q/K.At m=422,285/600 X 14.2=49.6mf取设计余量17% (如介质比较洁净不易结垢,设计余量可偏小些。
余量一般在10%- 30%之间)则 A=58.0m根据流量及换热面积初选用BR0.5-1.0-58-E人字型波纹板型。
4、流速校核:需用单板面积为0.52m?的板片约111片。
初选流道布置方案:1 X 55/1 X 55有效换热面积A C=0.52 X 110=57.2m?根据“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选 BR05型其主要几何参数:单板换热面积:0.52m2单通道截面积As: 0.00162 m角孔直径:DN125润滑油侧流速V1=q1/As.n 1=50/3600 X 0.00162 X 55=0.16m/s冷却水侧流速V2=q2/As.n 2=84.5/3600 X 0.00162 X 55=0.26m/s由于润滑油侧及冷却水流速较低(0.16m/s v 0.2m/s ),流程组合重新排为:1X 27+1X 28 / 1X 27+1X 28则润滑油侧重新计算流速为0.3 m/s,冷却水侧重新计算流速为0.52 m/s。
流速范围在0.2〜0.8 m/s 之间,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选型 BR0.5-1.0-58-E ;流程组合为 1X 27+1X 28 / 1X 27+1X 28。
注:以上选型计算只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选型实例四(冷却麦芽汁用:麦芽汁-水)=4.014.18 X 32 X 1000X( 98-8)=2,762,870Kcal/h(查表:4.18为水的比热容,麦芽汁在 50E 时比热为4.01 KJ/(Kg.K)) 冷却水流量 m=Q/C A t=2762870/1 X (80-2)=35421 Kg/h=35.5 n ?/h 3、 初选换热面积 平均温差At m = (98-80) - (8-2 ) / ln(98-80)/(8-2)=10.9 C传热系数取K=3000Kcal/h •K 面积 A=Q/K.At m=2762870/3000 X 10.9 =84.5m r取设计余量17% (如介质比较洁净不易结垢,设计余量可偏小些。
余量一般在 10%- 30%之 间) 则 A=98.8&根据流量及换热面积初选用BR0.5-1.0-100-E 人字型波纹板型。
4、 流速校核:需用单板面积为0.52m r 的板片约193片。
初选流道布置方案:4X 24/4 X 24 有效换热面积A C =0.52 X 192=99.8*根据“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选 BR05型 其主要几何参数: 单板换热面积:0.52m 2单通道截面积As : 0.00162 m 角孔直径:DN125麦芽汁侧流速V 1=q 1/As.n 1=32/3600 X 0.00162 X 24=0.23m/s冷冻水侧流速V?=q 2/As .n 2=35.5/3600 X 0.00162 X 24=0.25m/s流速范围在0.2〜0.8 m/s 之间,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选型BR0.5-1.0-100-E ;流程组合为4X 24 / 4X 24。
麦芽汁进口温98 r麦芽汁出口温度: 8.0 r 冷冻水进口温度: 2.0 r 冷冻水出口温度: 80 r、热负荷 Q=cn A t1、使用参数 流量:32 t/h注:以上选型计算只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附表一、(风机盘管空调采暖用1:热侧90C〜70C;冷侧50C〜60C)说明:板片材质采用进口不锈钢 SUS304垫片材质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设计压力1.0 Mpa设计温度95C, 100万大卡以上冷侧加装旁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