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八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八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__________。

A.建立模型的过程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D.验证证据的过程(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________2.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金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

步骤2: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步骤3: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4次的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电流的大小 1.2 1.4 1.6 4.8 2.0 2.2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1)请你在图中用一根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的结是:________。

(3)小科在第4次实验后结束了实验,小明觉得实验数据还不够。

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从起点向右前进,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实验探究(专题一)

实验探究(专题一)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 得出结论】 (填序号) 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应用】 【结论应用】 根据探究结果, 不能” 反应, ①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镍与硫酸铜溶液 (填“能”或“不能”)反应, 理由是 。 除小红的实验设计外,你能否象小红一样,设计另一组实验, ②除小红的实验设计外,你能否象小红一样,设计另一组实验,也这样一次验证上述假 设的正确与否, 只写出一组即可)。 设的正确与否,你的设计所用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 (只写出一组即可)。
H+能使氧化铜溶解 (1)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的假设是 H+能使氧化铜溶解 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2)通过实验 可以证明 H2O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通过实验 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 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 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 稀盐酸(或硫酸钠溶液) 稀盐酸(或硫酸钠溶液) 中应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Ⅱ和Ⅲ,在Ⅲ中应该加入 ; 能使氧化铜溶解 (4)探究结果为 H+能使氧化铜溶解 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 探究结果为 。 为除实验Ⅱ 所用试剂外, 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 稀盐酸(稀硝酸 稀硝酸) 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物质是 稀盐酸 稀硝酸 。
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 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 差县殊,小红很猎奇,打算进行研究。 差县殊,小红很猎奇,打算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金、 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 一种是金、镍、铜、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 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 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用于耐腐 蚀的化学义器及首饰等,俗称“ 蚀的化学义器及首饰等,俗称“白 元素符号Pt。 金”[platinum]——元素符号 。小红结合化学课 元素符号 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1)鉴别两种白金,她的方法可能是 )鉴别两种白金, ;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合集教案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合集教案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合集教案
主题:趣味化学实验合集
目标:通过一系列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
学思维。

实验一:变色的魔法水
材料:红色、蓝色食用色素,水杯,滴管
步骤:将水杯中倒入适量水,分别加入红色和蓝色食用色素,用滴管搅拌均匀。

让学生观
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思考为什么混合后的颜色会变成紫色。

解释:红色和蓝色食用色素混合时,会产生颜色相互叠加的效果,形成紫色。

实验二: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材料:小锥瓶,氢氧化钠固体,盐酸,导管,水槽
步骤:在小锥瓶中放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加入适量盐酸,然后将小锥瓶颠倒放入水槽中
收集气体。

让学生观察气体的生成过程,并用火柴点燃收集到的气体。

解释: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是一种可燃气体,可以点燃。

实验三:酵素活性的观察
材料:苹果,细盐,水杯
步骤: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入水杯中,然后加入少量细盐。

学生观察苹果的变化,思考细
盐对苹果的影响。

解释:细盐中的氯化离子能够抑制苹果中的氧化酶活性,从而减缓苹果的氧化过程。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趣味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奥妙,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希望老师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创造更多有趣
的实验内容,让化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氧化铜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
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分析整理
(3)据上表可知氧化铜用量过多,产生氧气的速率(填“变快”、“变慢”或“不变”),氧化铜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时,反应速率最快.
结论1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
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许多实验中都用到水,图H中水的作用分别是H:和.
9.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査后加入药品,并已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1)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①缓缓通入CO2,点燃A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O2 2C0
②点燃B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B处玻璃管内
以上实验说明具有还原性
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A、B两处的火焰
C中有D中液体进入
/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罝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b.
(2)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讲解教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了解酸和碱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实验材料:
1. 盐酸溶液
2. 碳酸钠溶液
3. 酚酞指示剂
4. 试管
5. 坩埚和黏合剂
6. 火钳
7. 火柴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

2. 在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

3. 将酚酞指示剂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并轻轻摇匀。

4. 将盐酸溶液中加入的盐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直到出现颜色变化。

5. 记录所需盐酸溶液的滴数,并计算反应中生成的盐和水的化学计量比。

实验原理:
碳酸钠为碱性物质,盐酸为酸性物质,当二者反应时会产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酚酞指示剂为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下呈现无色,在碱性环境下呈现粉红色。

因此,在实验中,当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溶液呈现粉红色,从而可以观察到反应的进行。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品需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火源的安全,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3. 实验结束后需将化学废液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验延伸:
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的酸和碱在反应中产生的产物的比例,或者尝试将其他酸碱对组合进行实验,探究不同酸碱对之间的中和反应特点。

酸碱盐实验探究题专题

酸碱盐实验探究题专题
㈣实验反思:
⑷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以确保安全。
⑸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性(填“酸”或“碱”)。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的过程呢?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10、过氧化钙(CaO2)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是优良的供养剂。
制备CaO2:工业制备过氧化钙的一种方法是氢氧化钙法。
(1)Ca(OH)2和H2O2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生成CaO2·8H2O,它在120℃时完全分解为CaO2等。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液面逐渐下降,为防止试管和量气管内气体压强
过大,可将漏斗(填“上提”或“下移”)。
(5)计算含量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填字母序号)
A.氧气的体积B.样品的质量C.反应的时间
(6)若样品质量为0.20 g,反应前量气管读数为2.10 mL,反应后量气管读数为24.50 mL(常温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实验中量气管的最佳规格是。(填字母序号)
⑵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是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⑶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㈢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证明无O2;B中观察到铜网表面变红,证明该气体是H2。
12、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一氧化碳测定。CuO的还原率。实验开始时,对参与实验的气体未作任何处理就直接使用,结果测得的CuO的还原率超过了l00%。后来经过分析讨论并改进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及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图、表。

初二实验课题

初二实验课题

初二实验课题
一、物理实验
1. 欧姆定律的验证
2. 电磁感应实验
3. 光的折射与反射实验
4. 声音的传播与反射实验
二、化学实验
1. 酸碱反应实验
2. 燃烧的条件实验
3. 物质的溶解性实验
4. 物质的氧化与还原实验
三、生物实验
1. 植物细胞的观察实验
2. 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实验
3. DNA的提取与观察实验
4. 动物生理结构解剖实验
四、地理实验
1. 地形地貌模型制作实验
2. 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实验
3. 大气循环与水循环模拟实验
4. 土壤成分分析实验
五、数学实验
1. 函数图像的绘制与变换实验
2. 概率统计模拟实验
3. 几何图形的构造与性质实验
4.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实验
六、历史实验
1. 古代生活用品复原实验
2. 历史事件模拟重现实验
3. 古代货币制作与鉴定实验
4. 历史文献的考证与整理实验
七、计算机实验
1. 网络协议模拟实验
2.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现实验
3. 网站设计与开发实验
4. 人工智能基础应用实验
八、体育实验
1. 体能测试与训练方法研究实验
2. 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实验
3. 运动营养补充与效果评估实验
4.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训练实验
九、音乐实验
1. 乐器制作与改良实验
2. 和声学基础应用实验
3. 音乐风格分析与实践实验。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密度实验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 c 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___g.3.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你为小明设计实验表格,并填入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4.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矿石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写表达式),V矿石=________(写表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移动滑动变阻 器滑片,现象不变
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电流表无示数 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不变
P额= 1 . 08 1 . 52 1 . 89
1 . 50
3
老师认为该小组数据处理过程有误,你认为 错误之处是: ,正确测量 结果P额= W。 (4)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需要多次试验。 如在本实验中,若进一步综合分析实验数 据,你能发 现 , 可见这里的多次试验是为了发现不同现象 背后的共同规律;有的多次试验是为了求 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如: (填实验名称)。
明和小玲想利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 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 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 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 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温度计显示 煤油的温度。 (1)这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应 该 。试验中把铜丝与镍铬合金丝串联 的目的 是 。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 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将图23中的 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23中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试验中,小明和小玲发现B烧 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 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 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 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如图所示,小灯泡规格为“6V 3.6W”(灯丝 电阻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当 滑片P移至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4V, 则……( )
1)清根据图甲中的电路,将图乙中实物 电路补充完整。 (2)在这个实验中,你将选用学生电源的 ____________V档,选择 _______(选 填“A”、“B”)滑动变阻器。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置 于 ________端(选填“A”、“B”)。调 节变阻器,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A1 的示数如图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是 __________W。
(1) 如果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2 W,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A; (2) 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 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3) 在实验中,若电压表示数为2 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选填“>”、“<”或“=”); (4)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则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是D和 。当电压表的示 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 A,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 另一组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 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 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 ; ② 。
A.小灯泡灯丝电阻是6Ω B.电源电压是10V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是10Ω D.滑片P位于b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0.8W
在测定标有“3.8V"小灯泡(阻值约为10Ω) 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给器材如下:学生 电源(有3、6、9V三档)、电阻R1=5Ω、两 块电流表(0-0.6-3A)、两只滑动变阻器 (A、“5Ω2A'’,B、“10Ω1A'’)。请完成 下列实验:
(2)当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终过分 折,同学们猜想了一些可能的原因,见上 表。 请根据同学们的猜想,在表中写出对位的电 压表和电流 表的示数情况。(3)故障排除后,同学们移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 小灯泡两端 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 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了通过小 灯泡的电流随其 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11所示)。分 析图像可 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为 Ω。 (
③小王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始终不亮。 小王在查找电路故障时发现,电流 表的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6伏。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 小灯或滑动变阻器上,电路故障 是 .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天津广播电台新闻节 目的广播频率为909kHz,它 的波长为 m。
图23
图24
图25
(6)小勇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 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 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 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 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 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 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 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 器三只:R1(5Ω 0.5A)、R2(10Ω 0.5A)、 R3(500Ω 1A)。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8所示: 1)电压表应选用 挡,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R1”、“R2”、“R3”) (2)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部分同学 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 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 因
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提供 的器材包括:小灯泡(2.5V, 0.5A),电源(电压为3v),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 器,开关,导线若干。 请用笔画线将图a中的电路连 接完整。
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闭合开 关后,正确的操作为: 最后利 用公式求出额定功率。 (3)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 数如图b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 实际功率为 W。 (4)实验要求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进行多次测量,这样做是为了 。
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 有关,小琴同学用漆包线(表面涂有 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匝, 制成简单的电磁铁,下图甲、乙、丙、 丁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①当开关闭合后,请在甲图中标出磁 体的N极; ②比较图 和 可知:匝数
我国第一批赴亚丁湾海域护航的海军舰队已圆满 完成护航任务凯旋归来.在我国自主建造的旗舰 “武汉号”上,装备有我国最新研制的“北斗二 号”卫星导航仪,它可以通过与导航卫星“北斗 二号”互相传递信息,来确定舰艇的准确位置, 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为舰艇准确导航,还 可以让舰艇上的官兵通过可视电话与祖国亲人互 致问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导航仪与导航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的 B.导航仪上的移动电话是通过电流来传递信息 的 C.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比光的传播速度慢
(4) 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4所示)为 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 将图23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 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 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25所示 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 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 合开关S1和S2,灯L正常发光;则 断开开关S2时 A.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仍然正常 发光B.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变 亮C.电压表示数变大,灯L的实 际功率变小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路的总功 率变大
.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 实验中,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0所 示的实验电路未连接部分连接好 (连线不得交叉)。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 置于______ (选填“a”或“b”)端。
从“实验步骤”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1)在图中标出此时录音磁头线 圈中电流的方向. • (2)说出录音和放音过程主要 运用了哪些物理原理. • (3)请你再列举一个用磁来记 录信息的生活实例.

小张、小李和小王三位同学各自进行“测定小灯 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标有 “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 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 ①小张连接的电路如图13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 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②小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移动变阻器的 滑片,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或“变 小”;当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中点上(即它接入 电路的电阻为10欧),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的 额定功率为 瓦。
由焦耳定律可知,在电流和通电 时间相同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成正比。电炉丝与插头处的导线 是串联的,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 间都相同,而电炉丝的电阻比插 头处导线的电阻 ,电流产 生的热量较多。因此电炉丝热的 发红,而插头处的导线去不很热。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 器滑片P在_________,使连入电路中 的电阻最大。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读出电压表 和电流表的示数。 ③根据测量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R 的阻值。
4)从图像还可以看出,小灯泡灯丝 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逐 渐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 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造成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5)实验中测出了小灯泡在多次不同 电压下的灯丝电阻,有些同学认为 可以进一步求出 它们的平均值以 减小误差。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19世纪中后期,物理学中引入了新的、革命性的概念 “场”。 1)爱因斯坦说过,“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 一样实在。”的确如此,磁场虽然 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它对放入其的 _____________产生力的作用来认识它。 (2)像这样,用易观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来认识或显示 不易观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 方法。请再举一例并简要说明。 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创新;而技术的进步,也时时 为物理学提供着先进的没备和 手段,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物理与技术交相辉映。请 列举一例,并简要说明二者之间 的互动关系
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 中,张超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 电流表、一个开关、电压为6 V的 电源、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 和一个标有“20 Ω 1.5 A”的滑动 变阻器,设计的电路如图14甲所示 的电路。
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 的 C.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磁铁线圈 的匝数有关 • D.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 生感应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