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郑新杰【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 W E)的预防、诊治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A W E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术后病理检查为确诊主要依据;本组19例均一次切除病灶,术后切rTI 期愈合,病理检查见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问质,腺体分化良好,3例伴大小不等的巧克力囊肿;出院随访0.5—5年,未见复发和恶变。

结论手术切除为A W E惟一有效治疗方法,确诊后应尽旱手术,充分切除以防复发;剖宫产术中避免蜕膜组织和子宫内膜问质成分散落术区,保护腹壁切口,避免子宫内膜种植是预防A W E的关键。

【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 i nal w al l endom et r i om a。

A W E)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产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临床少见,近年随剖宫J“率上升而增多。

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例患者年龄24~39岁,平均28.2岁,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其中腹壁横切口15例,纵切口4例,发病距产后8—34个月,平均23个月,病程2年以下者11例,2—3年6例,3年以上2例。

均在腹壁切口处出现不规则结节状痛性肿块,约l cm×1.5c l n一3cm×4.5cm大小,局部胀痛、刺痛明显,随月经发生周期性变化,患者服用消炎药物及理疗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

1.2临床表现:患者均有随月经周期变化的腹壁切口周期性疼痛,轻重不一,多呈进行性加重。

月经前及月经期疼痛加重,痛性结节或肿块明显增大变硬,月经后疼痛减轻、肿块缩小变软,至经后3~7d消失。

腹壁切口下方或周围在月经期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约l em×1.5cm一3em x4.5cm大小,质地中等偏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18例为单发,l例扪及2个肿块。

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 关键 词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腹壁 ; 剖官产 ; 治疗 ;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 7 1 1 _ 7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2 8 — 0 1 5 9 — 0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l i ni c a l An a l y s i s o f 2 0 Ca s e s o f C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I nc i s i o n o f Ab do mi n a l Wa U
r e c u r r e n c e . C o n c l u s i o n :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i n c i s i o n o f a b d o mi n a l w a l l e n d o m e t i f o s i s i s a n i a t r o g e n i c e n d o m e t r i o s i s ,f d c u s i n g o n p r e v e n t i o n,i n
wa l l e nd o me t r i o s i s . Me t hod: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c l i ni c a l d a t a o f 20 c a s e s o f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i n o ur h o s p i t l a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0 8 t o J a n u a r y 2 0 1 3 we r e a b d o mi n a l i n c i s i o n e nd o me t r i o s i s p a t i e n t s . Re s ul t :Th e i mp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o f l e s i o n s we r e f o l l o we d u p f 0 r 6 mo n t hs t o 3 y e a r s wi t h n o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全、 有效 的 。该 组 7 2例 患者 , 术后 均无 明显 并发 症 ,
且住 院 时间 短 , 得推 广应 用 。 值
参考 文献 :
[ ] 郎 景和. 世纪 的妇 科 腹腔 镜 手术 [ ] 1 新 J .中 华 妇 产 科 杂 志 ,
2 0 ,3 :2 9 — 2 . 0 4 9 8 91
维普资讯
河 南 职 工 医学 院 学 报
V0.1 No. t20 7 1 9 5 Oo . 0
J u n l。 n n Me ia ol g o tf a d W。 k r o r a fHe a dc 1C i ef rS a n r e s e
院 20 年 1 ~ 04年 1月 收 治 的 1 01 月 20 8例 剖 宫 产 术 后 腹 壁 切 口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的 临 床 资 料 。 结 果 1 8例 均 行 B 超 检 查 , 示壁 内低 回声 肿 块 , C 15均有 不 同 程 度 升 高 。1 提 查 A2 3例 术 前 于月 经 来 潮 行 肿 块 穿 刺 细 胞 学 检 查 。 1 8例
及 时进行 盆腔 冲 洗 。 因此 , 在 术 前 最 大 可 能地 应
明确 诊 断卵巢 囊 肿 与 卵巢 癌 , 免 对 卵 巢 恶 性 肿瘤 避
患者 施行 腹腔 镜 手 术 。该 7 2例 患者 均 在 术 前 接受 B超 检 查 , 时 行 肿 瘤 相 关 标 志 物 如 A P E 同 F 、 A、 C 2 、 H G 等 辅 助 检 查 , 助 筛 查 良、 性 肿 A15 血 C 协 恶 瘤 。从 本组 病 例 结 果 来 看 , 果 经 严 格 、 致 的 如 细 术前筛 查 , 明腹 腔 镜 手术 治 疗 卵 巢 良性 肿瘤 是 安 证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1 1 0・
可 南外科学杂志 2 0 1 3年 7月 第 1 9卷 第 4期 HE N A N J O U R N A L O F S U R G E R Y J u 1 . 2 0 1 3, V o 1 . 1 9 , N o . 4
前无 临床症状 , 彩超提示宫内异常 回声 , 术后彩超示 宫 内回声无
手术 。由于本组手术指征选择的好 , 故手术全部成功 。 术 中并发症主要有大出血 、 子宫穿 孔 、 低钠 血征 、 水 中毒 等。 预 防子宫穿孔发生 , 术 中要有超声引导 … , 操作 时把握好切 割深 度, 宫腔切面到子宫浆膜 面保 证在 1 0 mm左右 。对 宫角部 操作
剖宫产 手术史 。月经复潮后 , 腹壁 切 口均有 同期 性疼痛 , 随着月
经来 临次数 的增多 , 腹 壁 切 口处 可 触 及 一 实 性 包 块 , 质韧 、 不 活
近年来 , 随着剖宫产率 的增加 , 术后腹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 位 症的发 病率也随之增 多 … , 已成 为剖宫产 术后 主要 的远期并 发 症 。2 0 0 9— 0 1 _2 0 1 3一 O 1 , 我科 共收治 1 8例剖宫 产术 后并发 腹 壁切 V I 子宫 内膜异 位症患 者 , 现将 其发病 原 因、 临床特 点 、 预 防
剖 宫产 术 后 腹 壁 切 口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1 8例 临床 分 析
王 瑞 鹏
河 南 安 钢 职 工 4 - I K院 妇 产 科 安阳 4 5 5 0 0 4
【 摘要 】 目的
据 。方法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 、 临床特点 、 预防及诊治方法 。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
肌瘤 时术后宫 内放 置球囊 压迫 , 球囊 内注入 液体量 应少 于切 除

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临床分析

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临床分析
医学信 息 2 1 0 0年 l O月第 2 卷第 1 期 Mei l n r a o . c 2 1. o 2 . o 0 3 0 d a If m t n O t 0 0 V 1 3 N . c o i . 1
近似 难以确认时 , 应注 意病 史 的认 真询 问 , 对一些 无痛经史 的病人 , 应结合 临床及妇科检查 。另外 , 应提 高超声操作 人员 的操作 技术水 平, 获得 高质量 图像 , 条件者可采用 阴道超声检 查 。② 难 以与子 有 宫肌瘤 相鉴别 : 由于在声像 图上没有 能够鉴别子 宫腺肌病 与子宫肌 瘤 的特异性征象 , 因此 鉴别颇为 困难 。本组 1 因月经 过多 、 6例 声像 图显示 有低或 稍强 回声 的光 团 , 两组声 像图有 重叠 现象 , 别诊 断 鉴 有一 定困难 , 相互 间误诊 的情况并 不少 见 , 断准确 率 尚待进一 步 诊 提高H 。③ 积血小囊征 显示 率较低 : 组积血小囊显 示率为 1 %, 本 5 其 原 因可能是异位 的子宫 内膜来 自反应 功能较差 的基底层 内膜 , 部 小 分对 雌激素呈增生 而不增殖型反应 , 故与无排 卵性月 经相 同。有 人 认 为只有 13的内膜具有机能活 动[ 加上受检 者绝大部分是 在经期 / 5 1 , 前来检 查 , 因此 积血小囊显示率较低 。本组 9例离体子 宫 , 经多个 切 面肉眼观察未见紫 蓝色囊状突起 。因此 , 如果 病变程 度轻紫蓝 色囊 状 突起数 目少 , 直径小 , 声像图没有异位改变是 完全可能的。 回声光团型 : 肌壁见剖面遍布漩 涡状结 构 5例 , 1例肌壁 内可 见直径 2c . m边界不清 , 5 色泽分布不均红色区域 , 无紫蓝色囊状 突起 , 可 3例 见陈旧性积血 。镜下 见肌壁内有 岛状分 布的腺体 , 周围平滑肌呈漩

最新-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19例分析 精品

最新-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19例分析 精品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分析作者张可楠【关键词】剖宫产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手术并发症也相应增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盆腔病灶占大多数,腹壁切口处较少见。

1990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共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17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例病人均有剖宫产术史,年龄25——47岁,平均353岁。

其中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16例,中期妊娠行剖宫产术1例。

首发症状距剖宫产术时间为3个月——9年,平均36年,其中1——2年9例,占529412临床表现17例病人均表现为月经周期腹壁切口瘢痕处疼痛或肿胀,可触及不规则、质韧有不同程度压痛的包块,随术后时间延长,周期性疼痛加重,以月经前后为著。

其包块大小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经前及经期增大,经后缩小。

腹部检查示手术切口瘢痕处有孤立或多个结节,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差,压痛。

包块直径1——5彩色超声检查示皮下或肌肉层内呈低至无回声区,包块形状不规则,无明显包膜,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

病理诊断为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含有4种成分子宫内膜腺体、子宫内膜间质、纤维素及血液成分。

13治疗方法及结果手术切除病灶,包块及侵及范围较大的病人加用药物治疗。

17例病人均在硬膜外医学专用下行切口瘢痕部位病灶切除术距包块边缘外侧1处切开皮肤,电刀锐性切除全部病灶及包块外侧缘1的正常组织。

术中发现病灶均向下侵及腹直肌前筋膜,行筋膜减张缝合。

其中1例筋膜切除范围较大,减张缝合较困难,采用生物补片加固筋膜层。

常规冲洗缝合切口。

17例切口均Ⅰ期愈合。

7例术后服用孕三烯酮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用法月经第1天开始,每次25,每周2次,持续3个月。

术后17例均无复发。

2讨论2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不清,其来源有几种学说,包括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及血行-淋巴播散学说等。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临床分析

[ ] 石燕 . 位更换 中心静 脉导 管纠 正导管 堵塞 的讨 论.0 6,9 4 原 20 1
( )3. 4 :2
细 致 耐 心 的解 释 及 鼓 励 , 知 更 换 导 管 的必 要 性 与 重 要 性 , 告
完成 治疗提供 了基本 的保 障 。原 位更换 导 管可 以不用 再次 定位 、 选择血管 , 也不用再次穿刺 , 可消 除患者对穿 刺的恐惧
心 理 , 少 了患 者 的 痛 苦 。 减 轻 术 者 的心 理 压 力 , 于 患 者 减 对
15 对导 管 的要求原则 上是选 择与 原导管 型号 、 . 厂家 相 同
的导管。
时使用了双腔 中心静 脉 导管 , 管末 端 有多 个侧 孔 , 导 对该 2 例患者在放疗模拟定位 机下 观察 , 发现 J型导丝进 入 了导 管
1 6 操作 时 , . 严格遵守无菌术 原则 , 者与 配合护士术 前进 术 行充分的沟通 , 探讨 术 中可能发 生 的情况 及其 处理 措施 ; 动 作轻柔 , 如果置人新导管 困难 , 采用旋转方 法送入 , 尽量 避免 使用 扩张器 , 不可强行 置人 , 以免造 成导 管弯 曲打 折增加 置
17 在更换新 的导管时 , . 动作要迅 速 , 切勿在拔 出 旧导 管与 置人新 导 管 之 间 间 隔 过 长 , 防 空气 进 入 导 管 引 起 空气 以
栓塞 。 2 结 果
笔者为 2 6例 中 心 静 脉 留置 导 管 的 患 者 进 行 了 原 位 更 换
导管术 , 中 1 其 6例一 次更换 成功 , 8例二 次 更换 成功 , 另 失 败 2例 , 置换成 功率 9 . % , 发 生血 管 损伤 、 61 未 导管 导丝 断 裂、 气胸 、 空气 栓塞 、 静脉血栓及感染等并 发症。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临床分析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临床分析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是 生 育期 妇 女 的多 发病 。近 年来 , 由于剖宫 产率 急剧 增 加 , 剖宫 产 术 后腹 壁 切 口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亦 有 逐 渐 增 加 趋 势 。我 院 于 2 0 1 0年 6月 至 2 0 1 3年 6月 期 间 , 共收治 2 0例 腹 壁 子宫 内膜异 位症 患者 , 经手 术治 疗 , 收到 良好 效 果。
2 讨 论
子宫 内膜 异 位 症 发 病 机 制 至 今 尚 未 完 全 明 了, 目前 有 以 下 三 种 主 要 学 说 : 子 宫 内膜 种 植 学 说、 淋 巴血 管 播 散 学 说 和 体 腔 上 皮 化 生 学 说 。腹 壁 切 口子宫 内膜 异 位 症 支 持 子 宫 内膜 种 植 学 说 , 属 医源 性 种 植 。 国外 报 道 发 生 率 为 0 . 0 3— 0 . 4 5 %, 实验 观 察 不 同 类 型 子 宫 内 膜 种 植 能 力 不 同, 次 序为 : 经后期 >经间期 >分 泌期 >经 前期 > 经期 >早期 妊娠 >晚期 妊娠 。其 中经后 期 子 宫 内 膜 主要 由基 底 层 细 胞 组 成 , 最 具 生 长 活 力 。剖 宫 产 手术 医师 用纱 布反 复擦 拭 子 宫 腔 , 人 工 剥 离 胎 盘, 过程 中子宫 内膜 间 质脱 落 , 使 子宫 内膜 粘 附 于 切E l 处, 分 化 成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异 位 的 子 宫 内 膜 组织 在微 观上含 有 4种 成分 : 子宫 内膜 腺 体 、 子 宫 内膜 间质 、 纤 维 素及 出 血 。病 理 检 查 含 2种 以 上 成分 即可诊 断 。病 理特 征 : 镜 下 见 内膜样 腺 体 , 内膜 间质 和/ 或 吞 噬 含 铁 血 黄 素 的 巨 噬 细 胞 。 多 数报道 血 C A 1 2 5对本 病诊 断价值 不 大 。腹 部 切 口 E M 恶变 率报 道 为 4 %, 恶变后 表现为腺癌、 囊 腺 癌、 内膜样 癌 、 透 明细 胞 癌 和癌 肉瘤 。需 与切 口部 位肿 痛炎性 包块 、 腹壁 血 肿 机化 、 腹 壁 切 口疝 等 疾 病相 鉴别 。 因此 , 剖 宫 产 术 后 半 年 左 右 出 现 腹 壁 切 口瘢痕 处与 月经相 关 的疼痛 性 结节 、 肿块 , 边 界 不清, 应 高度警 惕此 病 。 为排 除恶 变 可 能 , 术 前 可 行 腹壁包 块穿 刺细胞 学 检查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9正
右江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第 2期
产程及胎心率出现异常 , 应及 时剖宫产 。对严 重羊水 过少者 不 宜试产 , 行择期 剖宫产 , 以降低新生儿 的窒息 发生率 , 提高 围生 儿 质量 。
参 考文献 : [ ] 乐 杰 . 产 科 学 [ ]6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3 1 妇 M . 北 人 20 :
1 5— 1 6. 术 [ . 阳 : 宁科学技 术 出版社 , M]沈 辽
19 5 9 8: 2.
[] 顾美 皎 . 3 临床妇产科学 [ . : M]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0 1 20 :
1 1 9 .
[ ] 罗告琳 . 水过 少对 围产 儿的影响 9 4 羊 5例 分析 [ ] 国误 J 中 诊 学 杂 志 ,0 5 1 5 :0—7 . 2 0 ,( )7 1
收 稿 日期 :0 9—0 20 2—0 4
腹 壁 切 口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1 9例 临 床 分 析
颜 琼程 ( 苏省海 门市人 民 医院 , 苏 海 门 2 6 0 ) 江 江 2 1 0
摘 要 :目的 探 讨腹 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位症 的发病原 因及 治疗 。方法 对 l 9例腹壁切 1 宫内膜 异位 症患 者 的资 3子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1 9例 患者 术 前 均 诊 断 正 确 , 后 病 理 证 实 。 均 予 手 术 彻 底 切 除 , 访 无 复 发 。 结 论 子 宫 术 随 内膜 异位 种植 是 该 病症 的 主要 发 病 机 制 , 彻底 手术 是 唯 一有 效 的 治疗 方 法 。 严 格 掌 握 剖 官产 指 征 , 中保 护 腹 壁 切 口是 术 预防的关键。 关 键 词 : 子 宫 内膜 异位 症 ; 壁 切 口 腹 中 图分 类 号 :R 1 .1 7 1 7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 —5 1 (0 9 0 —0 3 0 1 8 7 2 0 ) 2 22—0 2 d i 03 6  ̄. s .0 1 8 7 2 0 .2 0 2 o: .9 9 in 10 —5 1 .0 9 0 .5 1 s 子宫 内膜异位症为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 , 病灶多见于盆 腔 腹膜 和 脏 器 。近 十 年 , 着 剖 宫 产 技 术 、 醉 技 术 的 进 一 步 提 随 麻 高, 以及诸 多社会因素的介入 , 国剖宫产率 逐年上升 , 我 术后并 发 症 也 1趋 增 加 。剖 宫 产 术 后 腹 壁 切 口子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为 剖 3 宫 产 术 后 远 期 并 发 症 之 一 。周 期 性 的 腹 部 切 口肿 块 增 大 和 经 期 疼 痛 常 给 患 者 带 来 一 定 的痛 苦 , 响 了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 现 影 就 我 院 收 治 的 1 剖 宫产 术 后 腹 壁 切 口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作 回 9例 顾性分析如下 : 1 资 料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1 9 . 9 7年 1月~2 0 年 1 06 月我院共收治 剖宫 产 术后 发生腹壁切 口子宫 内膜异位症患者 1 , 9例 年龄 2 ~3 8 6岁 , 平均 3 2岁 。腹 壁 纵 切 口 3例 ( 中 2例 有 2次 剖 宫 产 史 ), 其 横 切口1 6例 。急诊副官产 9例 , 择期剖宫 产 l 0例。发病 时 间为 术后 5个 月 ~6 , 年 但大多数在术后 6个月 ~3年。所有患者腹 壁 切 口瘢 痕 附 近 发 现 渐 进 性 增 大 的 触 痛 肿 块 , 经 期 肿 块 增 月 大, 疼痛加重 , 经期过后肿块缩 小 、 疼痛 缓解。切 口皮 下可触 及 触 痛 结 节 , 地 较硬 , 态 多 不 规 则 。B超 提 示 皮 下 结 节 回升 不 质 形 等 , 间可见囊性小 灶。 中 12 方 法 l 患 者 均 在 月 经 期 皮 下 结 节 增 大 明 显 时 , 硬 . 9例 在 膜 外 麻 醉 下 行 腹 壁 病 灶 切 除 术 , 口边 缘距 病 灶 约 lm, 免 残 切 c 以 存病灶复 发。术中发现病灶向下侵及腹直肌 1 , 累及腹 3例 2例 膜但未侵 入腹 腔者 , 除部分腹膜 。部分 患者因创 面大且腹壁 切 肥厚行 切 口减张缝合术 。 治 的腹壁 内异症均为足月妊娠剖宫产 术后 , 可能 与近年 来剖宫 产率上升有关 。剖宫 产术 中产科 医生 常常 在胎 盘娩 出后 用干 纱布清洁官腔 , 擦官 腔过程 中使子宫 内膜 间质 脱落增 多。如果 基 底 细 胞 移 至 一 种 适 宜 的 环 境 , 剖 宫 产 新 鲜 伤 口 , 粘 附 于 如 则 其 上 增 殖 分 化 成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 着 伤 口的 愈 合 包 围 于 其 中 随 的子 宫 内膜 细 胞 随 激 素 的 作 用 继 续 生 长 , 终 达 到 一 定 的 体 积 最 而 引起硬结及疼痛 等临床 表现 , 严重 时 引起 皮肤 破溃 而 出血 。 术 中胎盘的娩出尤其 手取 胎盘 , 除子宫 下 段胎 盘碎 屑 , 子 清 使 宫 内膜直接接触伤 I的机会增多。 : q 2 2 诊 断 主要依据有剖宫 产史 , . 临床 表现 , 腹壁切 1瘢 痕附 : 3 近发现渐进性增大的触痛肿块 , 月经期肿 块增 大 、 疼痛加 重 , 经 期 过 后 肿 块 缩 小 、 痛 缓 解 及 B超 等 辅 助 检 查 。本 组 患 者 全 部 疼 确 诊 。抓 住 切 口疼 痛 及 切 口下 结 节 有 明 显 的 周 期 性 表 现 , 与 且 月经关系密切这一特点 , 即可作 出正 确诊断 。如遇 到诊 断 困难 时 可 在 肿 块 处 穿 刺行 组 织 学 检 查 。 造 成 本 病 误 诊 的 原 因 , 要 主 是 医生 缺 乏 对 本 病 的 认 识 , 问 病 史 不 详 或 没 有 进 行 认 真 的 检 追 查 。并 应 注 意 与 切 口部 位 感 染 、 物 或 转 移 性 瘤 结 节 等 疾 病 的 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