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在改善中风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中的影响价值体会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在改善中风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中的影响价值体会发布时间:2021-11-26T02:55:24.1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月13期作者:王懿[导读]王懿(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江苏苏州215500)【摘要】目的: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在改善中风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中的影响价值体会。
方法:此次实验为对比研究实验,探究实验的时间为2020.1-2021.5,探究实验的对象是40例中风患者,并且按照相关要求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开展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患者早应用中对于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的影响。
结果:由对比实验可以看到,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自理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在患者护理中,能够促使中风患者在治疗中,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
【关键词】中风患者;康复技术:心理护理;自理能力;精神状态我院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患者中就包括了中风患者,这种疾病的患者在患病期间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会比较高,还会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1]。
加强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时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实验为对比研究实验,探究实验的时间为2020.1-2021.5,探究实验的对象是40例中风患者,并且按照相关要求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开展护理和常规护理,2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8-75岁,平均(60.26±2.16)岁,病程10-19天,平均(13.26±1.85)天;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性12女性8例,年龄47-74岁,平均(61.52±2.21)岁,病程10-18天,平均(12.95±1.81)天。
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高血压病病史 2 6例 , 其他病史 l 。2组一般资料 比较 4例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 .5 , 0 0 )具有可 比性 。 12 诊断依 据 . 12 1 诊 断标准 ..
确诊 J 。
救治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 其病 死率 明显 降低 , 幸存 但
【 关键词 】 偏瘫 ; 风后遗症 ; 中 护理
030 ) 650
【 中图分类号】 R252R622 【 .; . 5 8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2 21( 1)4 01 —2 1 — 692 00 —62 0 0 0
中风 又名脑卒 中, 临床表现 以猝然 昏仆 , 半身 不遂为 主要特征 , 亦有 未见 昏仆 , 仅见 半身不 遂 , 是严重危 害 中 老年人健康 的常见病 、 多发病 , 当于 现代医学 的急性脑 相
2 0 ,8 1 :5—6 . 0 3 3 ( )6 8
( 收稿 日期 :0 9—1 2 ) 20 1— 2
参 照“ 中风病诊 断与疗 效评定 标准 ” 肌力评 价上下 肢均 <3级 ; 日常生
12 2 纳入标准 ..
< 0分 J 4 。
活能力状 态分 级 评 分 ( cvtso a yl i , D 均 at ie fdi i n A L) ii l vg
13 治 疗方 法 .
11 一 般资料 .
症的发 生 。保 持 大 便 通 畅 , 充 足 营 养 , 高 机 体 抵 予 提
13 2 护理组 在 常规 护理基 础上 进行 心理 干预及康 ..
2 ; 6例 其中右侧 偏瘫 3 2例 , 左侧 偏瘫 2 8例 ; 高血压 病 伴
中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中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引言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通常会导致脑部供血中断或血流受阻,进而引发大脑组织损伤。
该疾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困扰,同时也对他们的家人和护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护理要求。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风患者的护理问题,并介绍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1. 行动能力障碍中风患者常常会出现行动能力受限的问题。
由于脑部损伤,患者可能丧失平衡、肢体活动能力降低或完全丧失。
这给患者的生活自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日常生活自理困难中风患者常常会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许多困难,如进食困难、穿衣困难、洗漱困难等。
这些问题使得患者更加依赖他人的帮助。
3. 情绪不稳定中风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包括焦虑、抑郁、易怒等。
这可能是由于脑部损伤和病情变化所致。
4. 语言障碍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下降的情况,甚至完全失去语言能力。
这给与他人交流带来了困难。
护理措施1. 行动能力障碍的护理针对行动能力障碍,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 给予患者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以帮助恢复行动能力。
- 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以提高患者的稳定性和行动能力。
- 定期检查患者的行动能力,并根据情况调整护理计划。
2. 日常生活自理的护理为了帮助中风患者克服日常生活自理困难,以下措施可以采取: - 提供适量的帮助和支持,确保患者能够正常进食、穿衣和洗漱。
- 提供助餐器具、穿衣辅助工具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自理任务。
- 积极与患者交流,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自己的护理中。
3. 情绪不稳定的护理对于中风患者的情绪不稳定问题,以下措施可以帮助缓解情绪困扰: - 与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倾听,尊重他们的情绪表达。
- 提供积极的情绪引导,如通过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方式来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
-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和社交活动,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4. 语言障碍的护理对于中风患者的语言障碍问题,以下措施可以帮助改善语言能力: - 提供语言治疗,包括练习发音、语言理解和交流技巧,以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语言能力。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40例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 理 干预 对 脑 卒 中 4 0例 负 面情 绪 与 生活 质 量 的影 响
桂 海 艳
江西省鹰潭市 中医院 ,江西 鹰潭 3 3 5 0 0 0
【 摘
要】 目的 :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 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 响。方法 :选取 8 0例脑卒 中患者 ,按数 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
・
1 4 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 0 1 5年 1 2月第 2 4卷第 2 4期 C h i n e s e J o u n r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I l d E t h n 叩h a 玎 n a c y , 2 0 1 5 , V o 1 . 2 4 , N n 2 4
4 0例和对照组 4 0例 ,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护理 ,干预组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 给予 心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 的 S A S评分 、S D S评 分和 S S—Q O L 评分。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的 S A S评分 、S D S评分明显低 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干预组护理后的 S S—Q O L评分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1 ) 。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 心理干预 可有效 改善患者 的负 面情绪 ,加快 患者 的神经功 能的恢 复 ,提升患者 的生活质量。
2 .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 A S评分 、S D S 评 分 比较
两组
龄 、性别 和 病 程 一 般 资料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护理前 的 S A S评分 、S D S评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干预组 护理后 的 S A S 评 分 、S D S评分 明显低于 对照
论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

14 8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e Mei l n s h Mein 2 1 年 第 9卷 ek dc A dA kT e d ie 0 1 a c
第9 期
绪的患者 , 护士 和患者家属可通过教患者使用写字 、 打手势等 身体语言来弥补其讲话的内容。 对于在讲话 时出现单音 或音调 不连贯现象的患者 , 护士和患者家属可通过猜测来澄清患者所 想 表 达 的 内容 , 使患 者 知 道 他所 讲 的话 已被 听懂 ( 此做 法有 助 于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 ) 。
大多数 中风患者在发病后都需要 长期卧床 , 而长期的卧床 又会 导 致 患 者 出 现呼 吸 道 感 染 、 尿 系 感染 和褥 疮 等 并 发症 。 泌 因此 , 中风 患者 进 行 适 当的 护理 干 预对 于其 病情 的康 复是 非 为 常 重 要 的 。 了研 究不 同护 理 千 预 法对 中 风患 者 预 后 的 影 响 , 为 我 院在 2 0年 l月 ~20 年4 08 1 09 月对 6 例 中风 患者 采 用 不 同 护理 0 干 预 法 进 行 护理 , 报 告 如 下 。 现 1 临床 资料
针药并用干预中风后抑郁症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针药并用干预中风后抑郁症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周翠侠;崔晓;胡永善;倪欢欢;吴佶;史骏超;冯美兰【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疏肝健脾法)干预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西药组,每组32例.分别予中药、针刺、中药配合针刺及氟西汀胶囊治疗,各组疗程均为30 d,治疗前后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观察不同方案对PSD近期疗效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结果四组各有30例纳入结果分析,治疗后HAMD 量表评分降低(P<0.01),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针药组与其他三组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积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口常生活活动能力,且针刺配合中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2(031)004【总页数】3页(P228-230)【关键词】中风;抑郁症;针刺;针药并用;中药疗法【作者】周翠侠;崔晓;胡永善;倪欢欢;吴佶;史骏超;冯美兰【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上海200051;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上海20005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200040;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上海200051;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上海200051;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上海200051;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上海20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急性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针刺、针刺配合中药对中风后抑郁症的作用,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探讨针刺配合中药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效果分析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脑卒中患者在生理上面临很多挑战,同时心理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区作为脑卒中患者最常居住的地方,对于进行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意义和价值。
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很多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
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树立信心,更好地适应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而社区又是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地方,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也更为直接和持久。
1. 缓解焦虑抑郁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因为疾病的影响而产生焦虑和抑郁,对未来充满恐惧和失望。
社区心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支持小组等形式,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化解心理冲突,减轻负面情绪。
一些研究表明,社区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使患者更加乐观积极面对生活。
2. 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脑卒中患者在意识和认知方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到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社区心理干预可以通过认知训练、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活。
研究表明,社区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显著的提高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增强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社区心理干预不仅可以直接帮助患者,还可以通过患者的家人和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的家人了解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学会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
心理干预也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研究表明,社区心理干预可以显著增强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区心理干预对于脑卒中患者有着显著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早期社区康复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6-2007年脑卒中1年内的偏瘫患者4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等康复治疗手段,采用ADL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效果。
结果:干预6个月后康复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17人(80.95%),对照组改善3人(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和病残率相当高。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120~150万,50.00%以上为老年人,存活患者中约75.00%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00%[1]。
约3/4的幸存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早期积极的康复训练治疗,对减少肢体功能残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脑卒中后4~10 d就开始康复介入最为有利[2]。
本文从2010年起探索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训练,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月社区新发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45人,病程均在1周内。
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3]。
其中康复组21人,其中男14人,女7人;年龄最大86岁,最小50岁;缺血型卒中13人,出血型卒中8人。
对照组24人,其中男17人,女7人;年龄最大83岁,最小58岁;缺血型卒中16人,出血型卒中8人。
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
1.2 方法干预组于偏瘫1周内开始社区综合康复训练①运动疗法卧位训练、坐位训练、立位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②作业疗法手功能训练。
③物理治疗生物反馈、脑循环、电脑中频、四肢循环治疗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残率却 明显上 升 , 部分存 活 者均有 不同程 度生 活 自理能 大 力下降 , 以中风的康 复 , 所 尤其是 自理 能力 的恢 复是广 大 医务 工作者关注 的焦点。2 0 0 9年 1 2月 , ~1 我们对 印 例中风患者
行 早 期 心 理 干 预 , 者 生 活 自理 能 力 恢 复 有 了 明 显 提 高 。现 患 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理人员是具有丰富 临床 经验和 0 mn
工作 责任 心的护理组长 , 首先对 患者进行详 细 的心理评估 , 找
出其存在 的心理问题 , 采取相应 的早期 心理干预措施 。 13 评 价方法 采用 改 良 B  ̄ e( I 指数量 表对 患者 在 . a hl MB )
理, 采用 描述性统计 学方 法 、 检验 对数据 进行 分析 。检验 水 t
2 结果
两组患者 B r e 指数评分 比较见表 1 at l h 。
表 1 两组患者 B  ̄h l a e 指数评分 比较 ( , s 分 ± )
3 早 期 心 理 干 预
有恐惧感 时 , 应明确答复患者提 出的有关病情 问题 , 使患 者对 自己的病情有正确 的认识 , 主动 配合 医护人员 , 保持 良好 的心 境; 同时讲 解疾 病的转归与情绪 因素 的相关性 , 稳定 患者 的情
完 全 依 赖 ; 1 0分 : 度 功 能 障 碍 , 活 依 赖 明 显 ; 1~ 0 2 —4 中 生 4 6
1 1 临床资料 .
碍 ; 中脑梗死 8 其 2例 , 脑出血 3 8例 ; 平均住 院 ( 8 5 4 0 ) 1 .3± . 2
d 。随 机分为两组各 6 0例 , 观察组男 4 8例 , 1 ; 女 2例 平均年龄
齐鲁护 理杂 志 2 1 0 0年第 1 6卷第 6期
早 期 心 理 干 预对 中风 患 者 自理 能力 的影 响
孙 惠金 。 秀丽 。 翠 莲 , 胡 钟 李 荣 ( 州市 中 医医院 广 东 惠 州 5 6 0 ) 惠 1 0 1
摘 要 将 10例 中风 患 者 随 机 分 为观 察 组 和 对 照组 各 6 2 0例 , 照 组 采 用常 规 治 疗 和 康 复 训 练 , 察 组 在 对 照 组 对 观
治疗 积极 或效 果显 著 的患 者 同一 病 房 , 和 患 者 的 不 良情 绪 , 缓
通常出现在发病 6 d后 , 因为离开熟悉 的生
活、 工作环境 , 而且 担心 自己能否 重新 站起 来 , 否 回归社会 能
继续工作 , 患者就有孤独 感 、 郁 , 抑 表现为 悲观失 望无助 、 无食
绪。
31 恐惧 、 虑 . 焦
通 常 出现 在 发 病 初 1 , 中风 患 者 发 —2 d 因
病突然 , 来势 凶猛 , 患者毫 无心 理准 备 , 临着 生命 的威胁 和 面
肢 体 的伤 残 , 与死 的体 验 , 理 打 击 沉 重 , 痛 万 分 , 感 脆 生 心 悲 情
弱。护理人员应理解 患者 因疾 病带 来 的心理 负 担 , 任 其发 3 3 抑郁 、 先 . 孤独 泄后 , 然后适时适 度地 劝说 与安 慰 , 给予 心理 支持 , 贴关 心 体 尊重患者 , 责任护士对患者及 家属进行 详细入 院介绍 , 安排 与
基 础 上 早 期 给 予心 理 干预 。 结 果 治 疗后 两组 B a e 指 数 评 分 均 有 不 同程 度 改 善 ( 0 0 a hl P< .5或 P<0 0 )但 观 察 组 的 改 .1,
善程度较对 照组 更明显( 0 O ) P< . 1 。认为 中风 患者 早期给 予心理 干预 , 生活 自理 能力恢复 有明显提 高。
(4 4± . ) 。对照组男 3 6. 59 岁 5例 , 2 女 5例 ; 均年龄 ( 2 5± 平 6.
分: 重度 功能障碍 , 生活需要 帮助 , 0分 : >6 生活基本 自理 。 14 统计学方法 .
准 = . 5 00 。
调 查资料用 S S 1 . P S3 0软件进行 统计学 处
关键词 心理 干预 ; 中风 患者 ; 自理 能 力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 2 6 2 1 )6— 0 5— 2 10 7 5 (0 0 1 0 7 0 中 图分 类 号 : 4 35 R 7 .
中风病是一组 危害 中老年 人生命 和健 康 的常见 病 , 具有
入 院 时 、 院 半 月 时 和 出 院 时 进 行 A L全 面 评 定 。A L评 定 住 D D
项 目包括 个人卫生动作 、 进食 动作 、 衣动作 、 更 排便 动作 、 器具 使用 、 认识交流动作 、 上运 动 、 床 移动动作 及入浴 动作共 5 0个 本组 10例 , 为首 次发 病 , 2 均 不伴 有意 识 障 项 目, 每项满 分 2分 , 分 10分。0~2 总 0 0分 : 全残 疾 , 完 生活
4 8 岁 。两组性别 、 .) 年龄 、 中中风类 型 、 经功能 缺损评分 、 卒 神
A L的 MB 评分 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 D I P>00 ) .5 。 12 实施 方法 . 两组均给予药物 治疗 和康 复训练 , 常规 治疗 中风的药物包括降低颅 内压 、 控制血 压及 营养神经 的药物 等 ,
发 病 率 高 、 死 率 高 及 病 残 率 高 的 “ 高 ” 征 。随 着 中风 病 三 特
实验组在 常规治疗 和康 复训练基础 上进行早 期心理 干预 。心
理 干 预 时 间定 为 患 者 入 院 第 1周 , 天 不 少 于 1次 , 次 不 少 每 每
病急性期治疗和处理 的迅速发展 , 病死 率开始逐 步下降 ,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