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习题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全)(五篇模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全)(五篇模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全)(五篇模版)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现代史,是指(B)以来中国的历史。

A、1839年B、1840年 C、1841年 D、1842年2、(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史。

A、1948年B、1949年C、1950年D1951年3、提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这一主张的是(D)。

A、洪秀全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4、(A)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习一点历史”的号召。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单项选择题1、(C)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A、禁烟运动B、虎门销烟C、鸦片战争D、割让香港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尼布楚条约》3、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是(D)。

A、资本主义社会B、半封建社会C、封建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C)是最主要的矛盾。

A、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5、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要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B)A、进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B、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C、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D、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6、鸦片战争后,美国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B)。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7、到了(A),中国清王朝已经衰相尽显,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A、鸦片战争前夜 B、鸦片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时期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不包括(D)。

中国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中国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中国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特征1. 近代中国特征:- 经济落后:中国在近代时期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与西方列强存在巨大差距。

- 社会秩序混乱:近代中国社会中充斥着冲突、动荡和不稳定的因素。

- 文化逐渐启蒙: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并逐渐启蒙,形成了近代化的思潮。

2.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真正面临外部压力和冲击。

-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起义,对清朝造成了巨大压力。

- 戊戌变法:兴起了变法运动,试图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3.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丧失了部分主权。

- 刺激了中国的变法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激起了对国家状况的反思和变革的呼声。

- 加强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战争让中国人意识到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引发了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 戊戌变法的推动者:- 康有为、梁启超等民族主义者。

- 李鸿章、张之洞等官僚改革派。

2.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清朝内外势力的反对:清朝保守派和西方列强的干预导致变法失败。

- 内部失去支持:一些关键改革政策未能获得足够的支持。

3. 维新派和德先生的主张:- 维新派:主张变法振兴国家,倡导实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改革。

- 德先生(林则徐):主张中西合璧,吸收西方科学技术,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4. 辛亥革命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封建的结束,规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奠定了基础。

- 成为亚洲各国爱国运动的榜样,对亚洲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上是对《中国现代史纲要》的课后习题的详细解答。

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自考本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自考本科)
2、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点: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 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 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 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 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 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 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 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 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 现“左”倾错误?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 4、长征的意义是什么? 第六章 中国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 难? 2、怎样评价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以及基本经验是什么? 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怎样的重大贡 献?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 速走向崩溃?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 本经验是什么?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各族人民彻底完成新民 主主义革命任务的? 2、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 变革?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早期探索取得了那些成果?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中有哪些失误?这些错误的性质和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4、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那 些理论贡献?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历史性 转折? 2、试举例说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把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的? 3、试举例说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进一步推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把数千居民枪杀。

A.旅顺大屠杀B.江东六十四屯惨案C.皇姑屯事件D.九一八事变2.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3.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下列哪个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五口通商章程》D.《北京条约》5.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台湾军民抗日之战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D.义和团运动7.1885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率部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A.冯子材B.陈化成C.关天培D.邓世昌8.“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孙中山所赞美的“血战”是指()A.虎门销烟B.镇江保卫战C.镇南关战役D.义和团运动9.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10.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A.郑观应B.林则徐C.魏源D.严复11.在近代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林则徐B.魏源C.王韬D.孙中山12.在近代中国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严复二、多项选择题1.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伊犁条约》E.《天津条约》2.《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广州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3.殖民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所采取的手段有()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实行商品倾销D.实行资本输出E.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4.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A.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B.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C.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D.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E.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5.下列条约中, 涉及关税问题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E.《天津条约》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军,其中击毙或击伤的外国侵略军头目有()A法国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 B.“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A. 清朝军队的腐败和弱小B. 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C. 鸦片的烟草销售导致的社会问题D. 清政府对西方国家的态度答案:B. 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2.下列哪个事件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A. 辛亥革命B. 二战结束C. 反对日本侵略的抗战D. 学生示威运动答案:D. 学生示威运动3.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A. 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B. 推翻了封建制度C. 开启了共产主义革命D. 建立了满清政府答案:B. 推翻了封建制度4.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A. 1921年B. 1949年C. 1911年D. 1945年答案:A. 1921年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的第一次五年计划的目标是什么?A. 发展重工业B. 加强农业生产C.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 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答案:A. 发展重工业第二部分:简答题1.论述清朝末年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答案:清朝末年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中国近代史有着重大的影响。

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压榨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困境。

由于清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和封闭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不平衡严重,导致大量财富外流。

同时,农民和工人遭受剥削和压迫,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这些问题催生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变革和革命,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等,最终导致了清朝的垮台和新中国的建立。

2.试述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这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民主、科学和先进思想的渴望。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学生领导了一系列的示威抗议活动,对传统的封建和专制制度提出了质疑,呼吁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

这一运动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促进了社会觉醒和革命的兴起。

3.论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1. 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这一内容的是(B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2.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C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3.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B)A.经济技术的落后B.社会制度的腐朽C.外国势力的强大D.人民抵抗不力4.下列哪个条约中第一次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C )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南京条约》5. 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A.林则徐B.郑观应C.魏源D.王韬6.《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D)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C.赔款数额巨大,清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7.所谓“国中之国”是指(C )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C.租借地D.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8. 中国的关税权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在哪个条约( D)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9.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香港工人大罢工D.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割台斗争10.“中国不败而败”是指下列哪场战争(C )A.中日甲午战争B.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11.1885年3月,在镇南关大捷中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的清军老将是( A )。

A.冯子材B.乐善C.史荣椿D.刘铭传12.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D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C.《北京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3.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D )A.手工业B.农业经济C.工业D.小农经济14.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 B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中华民国建立15.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16.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B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17.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北京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D.《中法新约》18.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B )A.太平天国起义B.三元里人民抗英C.义和团运动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9.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C )A.列强之间的矛盾B.中国的实力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义和团运动20.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21.较早通过翻译西方著作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学者是( D )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严复21.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C )A.康有为B.严复C.孙中山D.梁启超22.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C )A.主权不完整B.领土被割占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23.下列哪一个条约并非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定的? ( C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黄埔条约》24.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 D )A.商品市场B.原料产地C.劳动力市场D.殖民地25.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 A )A.先于中国资产阶级B.晚于中国资产阶级C.同时于中国资产阶级D.几乎同时于中国资产阶级2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C )A.是完全对立、坚决反对的B.是完全依赖、坚决追随的C.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D.只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27.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C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28.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出发点是( C )A.反对贪官污吏B.发展资本主义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D.争取民主29.割占我国九龙半岛南端的不平等条约是( B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瑷珲条约》D.《马关条约》30.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31.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 B )A.鸦片战争时的英军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英法联军C.甲午战争时的日军D.八国联军32.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的英国人是( B )A.普鲁斯B.赫德C.金登干D.李提摩太33.在中法战争期间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 C )A.关天培B.陈化成C.冯子材D.邓世昌34.在甲午战争中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C )A.关天培B.陈化成C.邓世昌D.海龄35.“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哪一篇著作?( B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夷情备采》D.《筹海篇》36.哪一次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中国人开始普遍有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战争后37.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A )为核心。

中国近代史纲要1-4章习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1-4章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上编综述及第一章单选题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A手工业B农业经济C工业D小农经济2、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A 虎门销烟B 鸦片战争C 洋务运动D中华民国建立3、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5、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英《北京条约》C 中日《马关条约》D《中法新约》6、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太平天国起义B三元里人民抗英C义和团运动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7、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A列强之间的矛盾B中国的实力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义和团运动8、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9、较早通过翻译西方著作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学者是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严复10、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A康有为B严复C孙中山D梁启超11、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A主权不完整B领土被割占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12、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13、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14、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C道光帝犹豫不决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15、下列哪一个条约并非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定的?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黄埔条约》16、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A.商品市场B.原料产地C.劳动力市场D.殖民地17、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A先于中国资产阶级B晚于中国资产阶级C同时于中国资产阶级D几乎同时于中国资产阶级1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A是完全对立、坚决反对的B是完全依赖、坚决追随的C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D只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19、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20、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出发点是A.反对贪官污吏B.发展资本主义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D.争取民主21、割占我国九龙半岛南端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瑷珲条约》D.《马关条约》22、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23、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军是A.鸦片战争时的英军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英法联军C.甲午战争时的日军D.八国联军24、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的英国人是A.普鲁斯B.赫德C.金登干D.李提摩太25、在中法战争期间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A.关天培B.陈化成C.冯子材D.邓世昌26、在甲午战争中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是A.关天培B.陈化成C.邓世昌D.海龄27、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B.清朝政府的顽强抵抗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世界舆论的反对28、“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哪一篇著作?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夷情备采》D.《筹海篇》29、哪一次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中国人开始普遍有了民族意识的觉醒?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战争后多选题1、近代中国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社会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A民族独立B人民解放C国家富强D人民共同富裕3、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什么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4、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军事侵略的主要表现为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B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C勒索赔款,抢夺财富D控制中国内政、外交5、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手段包括A划分势力范围,侵占领土B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D扶植、收买代理人6、近代中国,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是A控制中国通商口岸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7、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文化渗透主要表现在A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B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D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8、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当时的实力弱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帝国主义过于强大 D经济技术落后9、鸦片战争后新产生的阶级有A工人阶级B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地主阶级10、近代以来,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救国的新思想,意图唤醒国人,如:A“师夷长技以制夷”B“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C与西方“商战”的主张D“振兴中华”11、近代以来列强没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在于A列强不想瓜分中国B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清政府的顽强反抗1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黄埔条约》13、割占我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有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北京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是非判断题1、孙中山在《救亡决论》中提出“救亡”的口号。

近现代史纲要1-4章

近现代史纲要1-4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鸦片战争2.公车上书3.护国运动4.新文化运动5.八七会议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失败原因: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3. 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1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2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瓜分非洲和东南亚时,都是如此。

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

4.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习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中英南京条约》
2、甲午中日战争
3、镇南关大捷
4、《海国图志》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什么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三、论述题
1、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由此试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资政新篇》
2、中体为用
3、百日维新
4、谭嗣同
二、简答题
1、简评《天朝田亩制度》。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简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三、论述题
1、怎样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2、如何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戊戌维新运动?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兴中会
2、《革命军》
3、保路风潮
4、《临时约法》
二、简答题
1、简评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政纲。

2、怎样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在中国取得成功?
三、论述题
1、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2、试述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要性。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新青年》
2、巴黎和会
3、中共一大
4、北伐战争
二、简答题
1、怎样认识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如何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八七会议
2、秋收起义
3、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4、遵义会议
二、简答题
1、如何认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政治格局及其走向?
2、简述1927年中共领导的三大伐蒋起义。

3、简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革命纲领和结论。

三、论述题
1、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什么是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天它对我们有什么历史启示?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卢沟桥事变
2、一二九运动
3、南京大屠杀
4、延安整风运动
二、简答题
1、简析毛泽东提出的抗日战争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试述抗战时期完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

2、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重庆谈判
2、《中国土地法大纲》
3、淮海战役
4、七届二中全会
二、简答题
1、简析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2、什么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怎样认识它的历史地位?
3、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和意义。

三、论述题
1、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统治为什么会迅速走向崩溃?
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
2、过渡时期总路线
3、“一五”计划
4、“四马分肥”
二、简答题
1、简述建国初期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2、简析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3、什么是人民政府管理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三、论述题
1、试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政策的实施。

2、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论十大关系》
2、“大跃进”
3、八字方针
4、粉碎“四人帮”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党的八大路线是正确的?
2、怎样认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全面内乱?
3、建国初期(五十—六十年代)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题
1、怎样认识中国共产党在50—6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
程?
2、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两个凡是”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三步走”发展战略
4、科学发展观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3、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论述题
1、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