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4年级下册语文13 猫教学反思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观评课记录本堂课李老师教学思路清晰,主线明确,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这节课首先找出两部分的中心句,接着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为主线,以阅读为基础,由“词”引领,在读中反复品味反复朗读,抓住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感受猫的性格特点以及对猫的喜爱之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练笔大作用。
本节课设计的小练笔充实了课文内容,是深化文章的扩写,是拓展学生思维的续写,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
如果每节课都有这样的片段练习,学生的作文就不愁言之无物,写不具体了。
教学反思《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细致、生动而又逼真的描述,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内容具体,描写生动,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的范文。
理解猫的性格古怪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大花猫的性格古怪:讲它又老实又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胆小,但又那么勇猛。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可以说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
表现在:一是刚满月的小猫,腿脚还站不稳时就会玩耍;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都体现了作者浓浓的喜爱之情。
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因此不必在内容上花过多工夫,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领会到作者是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特点。
写猫的性格古怪时,运用具体事例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鲜明生动起来。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领悟总分式段落结构,体会用具体例写的表达方法。
学生在体会猫的特点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来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如,“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内容主要描述了作者家的猫的古怪性格和它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关爱。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学会通过观察和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和深层次的情感体会尚有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学会通过观察和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猫的了解和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猫的性格特点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悟。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猫的古怪性格和与家人亲密关系的句子,并进行分析理解。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动物的关爱和珍惜生命的感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13.猫[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屏”和“折”。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以及赏析语句,体会猫的古怪、淘气等特点以及总分式写作手法的妙处,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的手法。
3.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猫的古怪与淘气的特点以及学习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的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猫的挂图)学生描述他们喜欢的猫的特点。
教师予以归纳,猫:属于猫科动物,机敏灵活,行动敏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猫。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识读生字词。
(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读)2.再读课文,并概括本篇课文写了哪两个时期的猫?圈点勾画出这两个时期的猫都有什么核心特点?(板书:大——古怪;小——淘气)3.快速阅读全文,找到概括猫特点的句子,说说它与上下文的关系,即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妙处?(总分式写法)三、初步体会猫的古怪1.紧接着,让我们分别体会猫的古怪与淘气。
2.说说猫的古怪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指名概括)指名回答,分别用下列句子概括。
它既,又,又。
(老实、贪玩、尽职)它高兴时会,不高兴时会。
(温柔可亲、一声不吭)它既又。
(什么都怕、勇猛敢斗)3.我们知道了猫性格的古怪之处,作者如何具体去写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猫,课文主要写大猫性格古怪和小猫淘气可爱。
2.作者写小猫淘气可爱是对它们怀着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把大猫的古怪性格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们继续学习,进一步感受猫的古怪。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1.细读第1—2自然段,找到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体会它的这些特点,并且朗读出老实、贪玩、尽职的感觉。
(教师指导朗读)(1)理解“无忧无虑”“屏息凝视”的含义。
课文猫教学反思范文

《猫》是一篇关于猫的文章,看似是一篇教育文本,但实际上更像是一篇抒发诗意的散文。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除了作者的用心之外,也与猫这个主题本身有关——猫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与人类建立联系,让人类感受到它们的美妙与神秘。
课文通过对猫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呈现了猫的特质,展现了它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
通过这些描写,孩子们能够逐步了解猫的性格、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等方面,从而加深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中蕴含的价值,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和感悟,从而进一步促进其认知和情感发展。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孩子的感官体验。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有关于猫的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深入体验猫的威武、神秘、灵动和温柔。
通过各种感官刺激的积累,孩子们可以更加生动、丰富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深入感受到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接着,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走进猫的内心世界,了解猫的生活、行为方式的原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讲一些猫的有趣事情,例如猫为什么会咕噜声、为什么喜欢玩线球等等,让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到猫的习性与性格。
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课文中的情景描写,表达对猫的情感和感悟,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与情感世界。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猫的善待和保护,引导孩子们增强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在课堂上,可以与孩子们探讨猫的保护问题,让孩子们了解到许多猫在人类的生活中面临的困境,进而引导孩子们关注和保护猫,让孩子们呵护并保护这些温柔的小生命。
课文《猫》是一篇具有丰富内涵的散文文章,通过对猫的描写和赞美,呈现了猫的神秘和美妙,引导人们从心理和精神上与猫建立联系。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课文猫时应引导孩子们有效地了解到猫与人类之间的真谛,表达对猫的情感和感悟,让孩子们学会与生命共存与和谐相处。
这样将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情感素养与认知水平,为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石。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猫》教学反思(课后反思)3篇

《猫》教学反思《猫》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之作。
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以及对猫的一片喜爱之情为主线,把猫的古怪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让学生读懂领悟名家名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泛泛的讲述、分析对学生来说,只不过是浮于浅表的被动接受。
仍无法体会、领悟文章的经典之作,独到之处。
因而,在教学本文时,我实施了探究性研读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有不少的创意。
具体作法如下:一、整体感知,质疑探究《猫》一文结构层次清晰、行文精悍,语言表达独特。
我放手让学生反复朗读,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提出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
经过一番自由朗读学生提出了三对相互矛盾的问题:(一)猫既老实又贪玩(二)高兴又不高兴(三)胆小又勇猛,以及满月的小猫有什么可爱。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在自由朗读中自行发现的问题绕有兴趣,必定有一种强烈的探究研读的愿望。
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开展全班性的探究性学习,在这一充满激情的基础上教学,自然是水到渠成。
二、合作探究,真切感悟。
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我安排了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经过一番激烈地探讨学生们感悟深刻,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明白了三对矛盾的问题实际并不矛盾的。
这样写,是更加能突出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
对于第一问题的探究,学生能感悟到老舍爷爷是把猫当作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
尤其是在研读第二自然段猫高兴时,同学们众说纷纭:有同学体会“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抓痒”一句是写出了猫高兴时对主人的亲昵、要好、撒娇,主动讨好主人,对主人亲热的表现。
这样写是作者把猫看作是母亲身边的一个撒娇的孩子,全然是一种拟人的写法。
还有同学发表意见说:“稿子上踩几个梅花印”这句话是写出作者对猫喜爱之极,连上大作家的稿子踩脚印也不讨厌,反而当作一种美来赞赏。
就是对猫的叫声一连用了四个词语的理解也较深刻。
认为这不仅是词汇的丰富,更是有概括和分述之变。
从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写出猫叫声的丰富多腔。
《猫》教学反思(优秀9篇)

《猫》教学反思(优秀9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有名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编辑帮家人们整理的《猫》教学反思(优秀9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猫》教学反思篇一在这节课中,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爱猫、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我设计了自由读、默读、浏览、指名读、有体会地读、师生共读、评读等多种读书形式,在各种读的形式中,学生由于各自的理解不同,对不同字句、语调、重音的处理也不同,读的效果较好。
在各种读书形式的穿插运用中,学生从整体感知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始终边读边悟,较后深切地体会了老舍先生的爱猫、爱生活的'情感。
我感到学生再读“猫的性格古怪”一部分时,读出了自己对性格古怪的猫的喜爱之情,在读满月的小猫玩鸡毛、玩线团、糖、桌腿等词句时再现了满月小猫更可爱的情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标、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
使学生乐学,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会不断思考、不断改进。
猫教学反思篇二《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时的淘气可爱。
尤其是在写大猫的古怪性格时,是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古怪鲜明生动。
老舍先生对猫爱同儿女,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老舍先生是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
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为本,以“悟”为核心。
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本节课我执教了关于大猫性格古怪这一部分,即文章的1—3自然段。
教学设计中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为主线,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总—分”的写作方法为重点,加强三年级学生对文章构段方法的学习。
这节课,从学生的表现,从自己的反思,从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指导中,我受益颇深。
本节课的优点在于:一、理清文章脉络。
语文《猫》教学反思

语文《猫》教学反思前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文学作品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其中,《猫》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短篇小说。
然而,在教学《猫》这篇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猫》这篇作品的教学进行反思与探讨。
教材分析《猫》是一篇描写狂热追求爱情而致命的故事,它突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爱情的无限美丽。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这篇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性的理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这篇作品还能够带给学生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教学反思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教学《猫》这篇作品时,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全文的主旨和思想意义,以及通过分析文本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只关注一些细节问题,使学生失去全局的把握。
因此,我们需要更明确地设定学习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深入挖掘文本信息。
缺乏多元化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使用讲解和讲解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并且容易产生疲劳感。
因此,我们需要增加多种教学策略,并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写作训练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氛围不足在教学《猫》这篇作品时,并没有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激励机制。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却忽略了创造一个学生们愿意参与的课堂氛围。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更多的教学工具,如音乐和照片等,以激励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在展示和讨论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改进策略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清晰的教学目标,并适时调整以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要。
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真正深入理解人性和文学。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地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我们应该尝试提问、辩论和写作训练等方法,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掌握作品的内容,并将其应用到语文学习中。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

13 猫【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
能正确读写“无忧无虑、呼唤”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口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
4.阅读不同文章中写猫的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文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口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师:动物历来受人们喜爱。
作家笔下的动物更是特色鲜明,栩栩如生。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猫。
二、师生查记,解决生字词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正音,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生字:忧虑贪职屏蹭稿腔解闷蛇遭殃盆勃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容易写错的字:“虑”的偏旁是“虍”,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
3.学习本课词语(课件展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学会生字词的基础上再轻声朗读课文,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交流。
①课文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好玩”两个方面写猫的。
②分段:第一段:1-5节第二段:第6节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发现特点,自读自悟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画出表示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或段落。
指名学生回答(第一段)。
2.根据段落特点,自主学习,归纳段意。
3.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
交流出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猫胆小勇猛二、细读品味,体会喜爱之情1.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体现作者感情的有关语句。
2.齐读句子,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3.自主学习后面内容,圈画相关语句,组内交流。
体会句子: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学生演示动作,感受猫与人的亲近,人对猫的喜爱)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猫教学反思3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认为成功之处如下:
教学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感。
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老实”“贪玩”“尽职”等重点词,通过反复诵读,从而去体会猫的性格古怪。
同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如在了解猫性格古怪特点时,安排了学生自由选择问题探究,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找表现猫性格古怪的词环节,让学生板书,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文要抓住关键词。
这样写,是更加能突出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
对于第一问题的探究,学生能感悟到老舍爷爷是把猫当作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
尤其是在研读第二自然段猫高兴时,在体会“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抓痒”一句时,推敲‘蹭、伸”两词在文中的独到之处。
课文为什么在这里一定用“蹭”而不用“擦、抓、碰”。
因为只有“蹭”(轻轻地擦)能体现猫对主人的亲近、熟悉,没有距离,又有一钟依偎、撒娇之感。
“伸”是体现主人喜欢猫而猫对主人也是十分依赖,无拘无束之情。
通过比较句子,理解作者对猫喜爱之极,连上大作家的稿子踩脚印也不讨厌,反而当作一种美来赞赏。
认为猫的叫声是在歌唱。
这样的探究,深刻地体会到“人和猫”的和谐情趣。
同时也把作者如何喜爱这古怪的猫淋漓尽致地挖掘出来。
这种从“词、句、文”几方面来探究文本能真正达到学语文的效果。
让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抓住动物的神态、动作、声音来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不精炼,情绪也不够到位。
如果能尽量做到自然巧妙地过渡,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会更活跃。
2.读得还少。
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熏陶,朗读指导还需要加强。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通过反复多样的阅读来获得体会的,但这节课中我只寄希望于课下的预习,课上朗读及默读的环节都是轻轻点水一般,没有深入阅读。
其实在第一个环节上,可以设计一个初步朗读重点语段的环节,让学生首先从字面上感知课文内容。
而有些情感体验的词语也可以富有情感朗读出来,相信效果会更好。
3.“体会情感”环节,完全可以让学生放开谈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所谓的理不一定非要和老师讲解的一模一样才对,一定要相信学生能谈出自己的感受。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而这个环节,学生们对自己的感受已经谈的很好,我又啰嗦地补充,实属多余,这样就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