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沟中学高二地理期末复习试题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在温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点,这样有助于提矮小家的分数。
下面是编辑教员为大家预备的高二上学期天文期末考试试题。
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完成以下效果 (14分)
资料一:赣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季习尚候区,以山地、丘陵为主。
近年来,农耕面积扩展,陡坡拓荒、乱砍内滥伐破坏植被招致水土流失加剧。
(1)剖析赣江流域下游植被破坏对流域自然天文环境的影响。
(5分)
资料二赣州自上世纪70年代末尾引进脐橙种植以来,赣州脐橙面积已达11. 6万公顷,目前已开展成为集消费、仓储、保鲜、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产销量逐年添加。
(2)简述赣州种植脐橙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分)
资料三:图中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消费基地,目前中国粮食流通格式正出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消费地域重心发作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有专家指出在西部地域:不能把农业消费作为重点,更不能把农业消费的重点放在粮食。
(3)简述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域的积极意义。
(3分)
资料四:赣江与莱茵河,通航里程相当,年径流量简直相等,
但赣江年货运量缺乏莱茵河的三分之一。
(4)简析赣江与莱茵河相比航运价值较低的缘由。
(3分) 编辑教员在此也特别为冤家们编辑整理了高二上学期天文期末考试试题。
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二天文试题栏目!。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练习.doc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近日点附近)运行到乙期间,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A.长江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80°N)正值极夜C.扬州低温少雨D. 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右图2是画有纬线的地球部分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
据图判读3—4题:3.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4.图中D风带的风向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5-7题: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B.地貌特征是沟谷发育,沟壑纵横C.农业垦殖历史悠久,宜农荒地已不多D.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素质高6.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 保持水土B. 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C. 改良土壤D. 解决农村燃料不足7.黄土高原地区采用轮荒制的耕作方式,引起的后果是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B.林草生长更茂密C.林草资源破坏严重D.水土流失得以抑制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①农业科技先进②人均耕地面积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市场广阔A.a—①、b—②、c—③、d—④B.a—②、b—④、c—③、d—①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水热条件优越B.人均耕地面积大 C 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陆地,周边空白处表示海洋。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A. 12小时B. 24小时C. 365天D. 1个月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引起地球季节变化?A. 地轴倾角B. 地球公转C. 太阳辐射D. 大气层的存在3. 地球上常见的地形包括下列哪些?A. 山地B. 沙漠C. 平原D. 海洋4.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气温的变化?A. 经度B. 纬度C. 海洋湿度D. 高度5.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6.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第一长江?A. 长江B. 黄河C. 淮河D. 嘉陵江7.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导致环境污染?A. 工业废气排放B. 水污染C. 大气污染D. 人口增长8.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个地方?A. 河流湖泊B. 冰川冰雪C. 地下水D. 大气水汽9. 下列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0. 下列哪个是我国幅员最大的省份?A. 新疆B. 青海C. 西藏D. 广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
2. 英国所在的洲是欧洲。
欧洲。
3. 地震最常发生在地壳上。
地壳上。
4. 我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
5. 地球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里海。
6. 大气圈的最外层是热层。
热层。
7. 我国的南海位于南中国海。
南中国海。
8. 我国的大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9. 美洲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
10. 黄金分割是指一物体的两部分之比等于整体和较大一部分之比。
一物体的两部分之比等于整体和较大一部分之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它们的周期分别是多长时间?答: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行一周的运动,周期为365天。
2. 请简要解释地球的季节是如何形成的?答:地球季节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轴倾角有关。
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试题第?卷(选择题,共52分)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下图是某地气压年变化状况图,读图回答1~4题。
1. 该图所示地区可能是( )A. 亚速尔群岛B. 蒙古高原C. 夏威夷群岛D. 东非高原2. 形成该地区年气压变化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活动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 洋流D. 海陆分布3. 该地区主要自然带是( )A. 温带草原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热带草原带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 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是( )A. 水稻种植B. 热带经济作物C. 畜牧业D. 亚热带水果下图为四大洋位置图,据此回答5—7题。
5. 以下各组排序与图示一致的是( )A. 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D.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6. 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 马六甲海峡B. 白令海峡C. 巴拿马运河D. 直布罗陀海峡7. 全球台风发生频率、强度与因板块张裂而形成的海洋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①下图为沿28°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第8题。
8. ① 处南部是某种农作物的故乡,并且至今是这种农产品的主产区,这种农作物是( )A. 小麦B. 玉米C. 咖啡D. 天然橡胶读下图,回答9~10题。
图89. 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中,工业兴起最早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10. 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中,主要工业部门是( )A. 纺织工业B. 钢铁工业C. 电子工业D. 激光工业11. 我国与鲁尔区钢铁企业区位选择不相似的城市是( )A. 攀枝花B. 包头C. 武汉D. 宝山12. 澳大利亚与日本的自然特征相同点有( )A. 东部有亚热带季风气候B. 西部有广布的沙漠C. 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不发达D. 首都与第一大港同为一个城市下图为南美洲地形图,若搭乘飞机由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飞往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读图回答13~16题:13. 由波哥大飞往巴西利亚,此时飞机是往哪一方向飞行(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14. 飞机沿途将飞越:① 亚马孙平原② 巴西高原③ 安第斯山地上空依次飞越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应为( )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②③①15. 巴西、阿根廷两大国,在地理上具有哪一项共同性( )A. 濒临大西洋B. 热带雨林广布C. 位于热带和亚热带D. 人口城市集中山间盆地16. 巴西出口中国最多的矿产为( )A. 石油B. 煤C. 铁D. 锡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高二地理题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二地理题期末试卷及答案直面高二的挑战,认清高二的自己,明确高二的目标,意义重大。
因为,高二的这个岔路口,分出的是渐行渐远的两条路,指向的是人生意义上的两个截然相反的阶段性终端。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地理题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Ⅰ卷 (选择题和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3日16:30,“嫦娥二号”在700万千米深空成功探测到“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
读图l,回答1~4题。
1.小行星图塔蒂斯不属于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嫦娥二号”飞越小行星图塔蒂斯时,伦敦的时间是A.2012年12月14日0:30B.2012年12月13日8:30C.2012年12月13日0:30D.2012年12月12日8:303.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与太阳距离太远B.宇宙环境不安全C.没有昼夜更替现象D.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4.从“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到成功飞越小行星图塔蒂斯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读图2,回答5~7题。
5.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甲表示陆地,乙表示海洋,则此图所示情形为A.白天的海风B.夜晚的海风C.白天的陆风D.夜晚的陆风6.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A.甲地多为晴朗天气B.乙地气温一定低C.③表示东北信风带D.②气流因冷下沉7.若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夏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中,乙是陆地B.甲、乙两地中,乙地气温高于甲地C.该环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③气流寒冷干燥图3是“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 8~10题。
8.近地面大气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一②一③一④B.①一②一④一③C.①一③一②一④D.①一④一②一③9.决定近地面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的是A.④B.②C.③D.④10.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地面吸收②辐射少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D.大气吸收④辐射少图4为四种不同的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的气压变化过程图,读图回答11—13题。
高二期末考试试卷地理

高二期末考试试卷地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2. 下列哪个是地球公转的直接结果?A. 日夜更替B. 季节变化C. 潮汐现象D. 月食3.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几种?A. 3种B. 5种C. 7种D. 10种4. 以下哪个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海洋B. 地形C. 纬度D. 人类活动5. 长江是中国的哪一条河流?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6.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太湖B. 鄱阳湖C. 洞庭湖D. 青海湖7.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A. 东北B. 西藏C. 新疆D. 云南8.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戈壁沙漠C. 库姆塔格沙漠D. 巴丹吉林沙漠9.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东南亚?A. 越南B. 菲律宾C. 泰国D. 印度10.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1. 以下哪个是板块构造学说中的概念?A. 地壳B. 地幔C. 板块D. 地核12. 以下哪个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A. 火山爆发B. 地壳运动C. 海啸D. 气候变化13. 以下哪个是造成海啸的主要原因?A. 地震B. 火山爆发C. 气候变化D. 台风14. 以下哪个是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A. 台风B. 干旱C. 地震D. 气候变化15. 以下哪个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A. 降雨量减少B. 河流干涸C. 气候变化D. 地壳运动16. 以下哪个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A. 过度放牧B. 森林砍伐C. 气候变化D. 火山爆发17. 以下哪个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森林砍伐D. 火山爆发18. 以下哪个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森林砍伐D. 火山爆发19. 以下哪个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森林砍伐D. 火山爆发20. 以下哪个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森林砍伐D. 火山爆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________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沟中学高二地理期末复习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图1是北半球极昼面积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节气判断正确的是A .甲——春分B .乙——夏至C .丙——秋分D .丁——冬至2.图示日期中当北半球极昼面积接近于0的时候江苏各地A .昼短夜长B .昼长夜短C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滇池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呈南北向断裂作用形成的湖泊,历史上其湖岸线发生明显变迁。
图2是滇池湖岸线变迁示意图,其中10、100米古湖岸线分别指高于现代湖岸线10、100米的古湖岸线。
读图回答3题。
3.通过湖岸线的对比可以推断100米古湖岸线以内A .东岸坡度大于西岸B .古城海拔高于呈贡C .湖西岸径流速度较快D .湖西岸降水量较小图3中EF 为晨昏线,P 、Q 两地相距3330千米。
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从E 至F 方向为A .西南向东北B .东北向西南C .东南向西北D .西北向东南5.若一架飞机飞越O 地上空时,当地为某日18时20分,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是 A .20°NB .20°S C .5°N D .5°S图15001000150020002500图2图36.若Q 地5时日出,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A .2月B .6月C .10月D .12月7.图4为等温线分布图,M 地、N 地的地形应为( )A .高原和平原B .高原和山地C .盆地和平原D .盆地和山地24节气足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图5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读图回答8~9题。
8.“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现象。
“小满”现象最明显的地区是 A .成都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台湾岛 9.立夏至立秋期间,台北市每天的日出时间A .提早B .先提早后推迟C .推迟D .先推迟后提早 (二)双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20°W 和160°E 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下图6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回答11~12题。
11.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图4 图5图6A.南半球B.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12.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C.各地夜长乙>丙>丁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自然现象发生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下图7为我国乌鲁木齐一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亿焦耳/米2·年),读图回答13~14题。
图713.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四川盆地,云量多B.乙地处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D.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形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14.图中a、b、c三地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相比,b点的昼夜温差大B.b与c相比,b地太阳辐射强,是葡萄重要产区C.a与c相比,距海洋远是c地气温年较差大的唯一原因D.a、b、c三地相比,a处热量条件最优越二、综合题(7题,共90分)15.读太阳光照图8(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9,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ME 为晨昏线中的_____线。
(2)图8所示情形出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9中的_____(填写数码)处。
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太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由图9中③处移向④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________(变快、变慢)。
(4)一年中扬州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9中的_____(填写数码)处。
(5)早晨6点的是_____点。
(填字母)(6)A 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点。
(7)C 点在B 点的_____方向。
16.《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面积大约3.6亿平方公里的海域按照法律地位的不同,分成了国家管辖海域、公海和国际海底。
2016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施行,对国际海底海域进行立法管理。
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该法所称深海海底区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范围 (填“以内”或“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图中甲、乙两地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管辖范围的是 。
(2分)(2)丙海域主要海底地形是 ,海底扩张常说认为其形成的主要驱动力图8图9图9是,甲、丙两海域海底岩石年龄较新的是。
(3分)(3)丙所在大洋主要海底矿产资源包括、等。
(2分)(4)为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今后我国在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分)17.图10为“浙江省简图及江厦潮汐发电站位置图”,下表为“世界著名潮汐发电站重要指标对比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浙江海岸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_ ___,开发利用的方向主要是___ ___。
(4分)(2)舟山群岛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条件主要有_________ ___ 。
(3分)(3)潮汐电站的发电量主要取决于______ _____ _ 等因素。
(3分)(4)从大坝选址、海湾形态、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我国建设江夏潮汐试验电站的有利条件。
_______ ____ _ (3分) 18.(14分)2016年3月8日,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根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江苏海域海浪Ⅳ级警报(蓝色)。
图11是该日等海浪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海岸物质组成,江苏省海岸类型多为 海岸。
该类型海岸适合发展 (产业)。
(2)当前,江苏省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 。
(3)该日,江苏省南部沿海等海浪高度线较北部沿海 ,说明了 。
(4)为减轻此类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措施有 。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材料一:图12为世界部分地区PM2.5浓度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利用量达到3600亿立方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图18(1)我国新疆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是雾霾严重区。
试分析两地区的PM2.5浓度大的不同原因。
(3分) (2)PM2.5的危害主要有 。
(3分) (3)材料二中非化石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举一例),其在我国主要分布地区为 。
(2分)(4)为推行我国的煤改气或油改气战略,可采取哪些举措。
(2分) 19.“荒漠化”是指因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
图13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图”,图14为“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比例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图12ABCDEF生态环境脆弱区图21 图22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盐渍化 冻融荒漠化图13 图14(1)在我国生态脆弱的A 、B 、C 、D 、E 、F 区域中,风蚀荒漠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盐渍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3分)(2)A 区域的荒漠化会加重B 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 因此B 区域环境保护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3)从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D 、E 、F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有__________。
(3分)(4)防治生态恶化的环境管理手段,除了法律手段、新闻媒介和宣传教育手段外,还有______ _ _手段等。
(1分)20.(14分)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焚烧、堆肥、填埋及多元化处理。
图15为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模式下处理率、资源利用率和投资率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单一垃圾处理方法中,垃圾处理率最高的是 。
该方法与多元化处理模式相比的优点是 。
(2)防治处理城市垃圾污染的原则是 。
(3)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有 。
(4)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环境意义 。
焚烧 堆肥 填埋焚烧+堆肥+填埋图1515.(1)晨(2)④;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昼短夜长(3)变快(4)②(5)E(6)18;21(7)东南16.(10分)(1)以外(1分)甲(1分)(2)大洋盆地(海盆)(1分)地幔物质的对流(1分)甲(1分)(3)锰结核热液硫化物可燃冰(2分)(4)防控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保护海洋生物生存环境(3分)17.(1)2分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岛屿(1分)建港口,发展海洋运输;发展海洋旅游(任答一点得1分)(2)2分浅海大陆架,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入海径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
(任答两点得2分)(3)3分平均潮差、库区面积、装机容量(3分)(4)3分大坝位于海湾狭窄处,工程量小(1分);海湾呈喇叭口状,有助于产生足够大的潮差(1分);所在地能源供应紧张(1分)18.(1)淤泥质(1分)滩涂农业、水产养殖业、旅游观光业(任答两点,2分)(2)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等(任答两点,2分)(3)密集(1分)南部沿海风力较大(南部沿海浪高或风浪大)(1分)(4)加强海洋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强海洋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沿岸堤坝建设,提高防灾能力;完善沿岸防灾应急系统;成立海上搜救中心等(任答三点,3分)19.(1)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风沙危害严重(1分)长江三角洲地区:燃煤;汽车尾气;燃烧秸秆;工程建设等(2分)(2)削弱太阳辐射、阻挡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影响气温变化;污染大气影响,影响人体健康,大气能见度下降,影响交通安全等(任3点,3分)(3)太阳能、分布在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最丰富;风能、分布在沿海区和内陆高原地区;水能、分布在西南、中南、西北地区(或大江大河经过三大阶梯过渡地区)(2分)(4)加强天然气后备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资源的进口;推动天然气相关产业发展;降低天然气单位价格;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使用天然气。
(2分)20.(1)3分 A B C(2)3分沙尘暴、雾霾(任答一点得1分)生态环境恶化(1分)营造防护林(1分)(3)3分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季节分配不均,多暴雨(1分);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1分);人多地少,毁林开荒、陡坡开荒导致植被破坏(1分)(4)1分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任答一点得1分)20.(10分)21.(10分)(1)填埋(1分)投资率低或投资少(1分)(2)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3分)(3)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等(3分)(4)减少垃圾数量,少占用土地或水域;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