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月考地理
2023届淄博实市验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淄博实市验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图是我国东南海滨某地略图,该地地形复杂,适合漂流运动,且瀑布较多,成为著名的旅游地。
图中三个瀑布甲落差最大,丙落差最小,丙瀑布落差为30米。
据此完成1~3题。
1.a等高线数值是A.0B.100C.0或100D.100或2002.乙瀑布的落差可能是A.30米B.40米C.50米D.60米3.图示漂流河段平均流速由快到慢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端,三面临海。
某年4月16日21:03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遭遇一次暴发性浓雾,自21:20开始,机场航班无法正常起降,近百个航班被迫取消。
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面同安湾一带形成了一条西北一东南向的冷舌,冷舌逐渐加强,17:00达到最强,为机场提供近地层冷平流(较冷空气向较暖空气方向输送)。
下图示意该年4月16日17:00厦门岛及其周边地区气温分布(单位:℃)。
据此完成4~6题。
4.该日17:00,机场最可能盛行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5.机场东北面冷舌的形成有利于A.促进机场大气的垂直运动B.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C.增加机场大气中水汽含量D.提高机场地面保温效应6.机场暴发性浓雾生成时,机场及附近地区A.海风势力不断减弱B.大气能见度降到最低C.水汽凝结速度减慢D.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为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
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
右图为各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
据此完成7~9题。
7.据图可知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C.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8.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A.冷空气聚集多B.水汽蒸发强C.海平面气压低D.降水量较大9.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A.等压线稀疏区B.气旋大风区C.等压线低值中心D.气旋降水区海洋锋指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地理含解析

长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年级地理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M 地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H 和h为当地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H>h),据此完成1-3题。
1.M地可能位于( )A .海南岛B .格陵兰岛C .南极半岛D .苏门答腊岛 2.该日M 地物影运动轨迹最接近( )A .B .C .D .3.当a 值在一年内最小时( )5.推测标志塔地面镶嵌砖红色直线的延伸方向是( ) A .正北—正南 B .正东—正西 C .西北—东南D .东北—西南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于2023年7月28日20:00正式开幕。
下图为成都大运会开幕时地球北极点俯视图。
据此完成6-8题。
6.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西半球,则此时甲地的当地时间为( ) A .7月28日1:40 B .7月28日13:40 C .7月28日3:00 D .7月28日15:00 7.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转角速度甲小于乙 B .自转线速度甲小于乙 C .自转线速度甲大于乙D .自转角速度甲大于乙 8.成都大运会开幕时( ) A .图中线可能是晨昏线B .新奥尔良(90°W ,30°N )太阳半露地平线C .乌鲁木齐(87°E ,43°N )星光璀璨D .全球几乎处于同一天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长的沙岛。
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9月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80分)1.(6分)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A. 甲为岩浆岩B. 乙为沉积岩C. 丙为变质岩D. 丁为岩浆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冷却凝固作用B. ②是变质作用C. ③是外力作用D. ④是重熔再生作用3.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
和田玉属于()A. 侵入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喷出岩2.(4分)岩浆热场指的是很短时间内一个局部区域出现的岩浆活动使该区域地热梯度明显上升,形成局部区域的瞬间热场。
它往往伴有流体的活动,是流体循环、上升、汲取地壳中某些元素的场所,往往有矿产形成。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岩石乙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作用为A. 冷却凝固B. 侵蚀搬运C. 高温变质D. 沉积固结5.图中矿产可能为A. 煤炭B. 金矿C. 天然气D. 石油3.(4分)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A. 喷出岩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4.(6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8.图中M、N处地质构造分别是( )A. 背斜、向斜B. 向斜、背斜C. 断层、背斜D. 断层、向斜9.图中花岗岩的形成( )A. 属于沉积作用B. 属于变质作用C. 早于岩层②D. 晚于岩层③10.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5.(4分)读以下各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荥阳高中9月月考地理试题带答案(必修三1-4章内容)

荥阳高中二年级文科9月月考地理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命题人:刘进轩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地理区域的含义的正确的叙述是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发映②区域有一定区域特征③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④区域边界不随外部因素变化而变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与图示区域C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①行政区②政治区③热量带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和青岛市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②⑥D.③④⑤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率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①红外线②X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根据上图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①划分植物类型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5.要对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RS B.乙是RSC.丙是GISD.甲是GPS7.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B.运用GI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C.运用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D.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
读表回答8~9题8.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③过度放牧,草场破坏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10~11题。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江西省九江市某校初三(上)9月月考地理试卷

2021-2022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某校初三(上)9月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天是圆的B.海上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槐杆后消失C.太阳东升西落D.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2. 读经纬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四点中,位于热带的是()A.②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图中②点位于④点的()A.西北方向B.正东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3. 在英国旅游的小明于某天参观了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如图示意他站在本初子午线标志旁,面向南方拍照的情形。
读图并根据所学,完成(1)~(2)题。
(1)如图中,小明正站在()A.东经度的一侧B.180°经度的一侧C.东西半球分界线的东侧D.南北半球分界线的北侧(2)小明拍照的时间是()A.清晨B.上午C.中午D.下午4. 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E和20°W 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A.他们不会相遇B.他们可在南极相会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D.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5. 如图所示为某地不同时间的昼夜长短变化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据图回答(1)~(3)小题.(1)该地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C.地球的公转D.地球是静止不动的(2)夏至日,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乙图所示,则该地位于()A.北极圈及其以北B.南极圈及其以南C.赤道D.北回归线(3)当全球昼夜长短如甲图所示,则太阳直射点位于()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二、非选择题读下图所示四幅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丁图中D点位于________半球。
(2)A、B、C、D四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低纬度的点是________,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温带的点是________。
(3)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

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60分)下面为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 秋分(9月23日前后)B. 春分(3月21日前后)C. 寒露(10月8日)D. 清明(4月5日)2.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南半球,向北移B. 北半球,向北移C. 北半球向南移D. 南半球,向南移碳汇是指自然环境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面积广大,因其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青海省门源县某观测站(101°E)各季节CO2浓度的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一天中碳汇效果最佳时,该地接近()A. 光照最强B. 气温最高C. 湿度最大D. 气压最高4. 图中A、B、C、D曲线分别代表的季节是()A 春、夏、秋、冬 B. 夏、春、秋、冬C. 冬、秋、夏、春D. 冬、春、秋、夏本班(32°53′E,24°05′N)光伏产业园位于埃及南部,园区占地37km2,是埃及首个由正泰新能源公司等几家中企承建并参与融资的光伏发电项目,主要采用中国技术。
项目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2019年年底满负荷运行,是世界最大光伏产业园之一。
下图示意中企某工程师2019年9月25日用手机拍摄的该园区一角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照片拍摄时,手机镜头的朝向和当地时间分别为()A. 东南11:00B. 西北12:00C. 西南16:00D. 西北8:006. 该工程师把拍摄照片第一时间发往位于温州(120°36′E,28°N)的公司总部,推测看到照片时总部所在地()A. 朝阳初升B. 烈日当空C. 夕阳西下D. 夜幕深沉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陆续在世界各地蔓延。
中国积极采取防控措施,迅速控制住疫情,并帮扶世界其他国家战胜疫情。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地理含答案

地理(答案在最后)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6分。
图示意地球局部地区某时刻昼夜分布,其中深颜色表示夜,其余为昼。
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a地的夜长约为()A.4小时B.5小时C.6小时D.7小时2.图示时刻,a、b、c三地()A.三地太阳高度相同B.b地出现极昼现象C.c地地方时为12时D.a地即将日出东北3.该日,南通(32°N,121°E)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A.23.5°B.34.5°C.38.5°D.27.5°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单位:hpa)。
当天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A.2月B.5月C.7月D.10月5.“当天北京局部为零星小雪”是因为北京当天()A.受较强的反气旋控制B.基本处于大风天气C.暖气团水汽含量较少D.冷气团势力较弱小6.下列对图示时刻天气描述正确的是()①湘赣两省天气晴好②河套平原微风不燥③黄海北部风急浪高④我国大部雨雪飘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卡里马塔海峡是南海和爪哇海及印度洋水体和热量交换的通道。
科学家在数值诊断实验中用拦水坝关闭卡里马塔海峡,以研究卡里马塔海峡不同季节对爪哇海的影响及对望加锡海峡南下洋流流速的影响。
下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洋流()A.全年向南流B.7月向南流,1月向北流C.全年向北流D.7月向北流,1月向南流8.若拦水坝关闭卡里马塔海峡,则1月()A.爪哇海水温上升,水位下降B.望加锡海峡南下洋流流速减慢C.爪哇海水温下降,水位上升D.望加锡海峡北上洋流流速加快9.图示区域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影响显著。
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图示区域()A.海水蒸发减弱B.生物多样性骤减C.洪涝灾害多发D.涌升补偿流强盛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是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带南缘。
北京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北京高二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9题;共66分)1. (2分) (2017高二上·本溪月考)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B . ④地的地方时比③地晚80分钟C . ③地位于⑤地的正西方向D . 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2)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A . 一直向正东飞行B .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飞行C . 先向正南再向正北飞行D .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飞行2. (4分) (2017高三上·江海月考)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洛杉矶位于孟买的()A . 西南方B . 东南方C . 西北方D . 东北方(2)一架飞机由甲地(70°E)飞往乙地(110°W),其最短航线的航向是()A . 先东北方再东南方B . 先正北方再正南方C . 先西北方再西南方D . 先东南方再东北方3.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 下图中,长春(43°53′N,125°19′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A . 甲地B . 乙地C . 丙地D . 丁地4. (2分) (2016高二上·邹平期中)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甲国的首都在右图中甘德机场的()A . 西北B . 西南C . 东北D . 东南(2)左图中甲国的首都距右图中甘德机场的距离最接近()A . 4500千米B . 450千米C . 3000千米D . 2500千米5. (4分)读下列两段沿20°纬线的海陆分布图,①②之间和③④之间为陆地,其余两侧为海洋,回答。
(1)8月份,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海水温度最低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叙述正确的是()A . ①处海域冬季洋流东流B . ②处海域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C . ③处海域有上升流,形成渔场D . ④处沿海有荒漠景观6. (4分) (2017高一上·乾安月考)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6图1 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地理)一.单选题(22×1.5=33分)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和人口生理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耕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个国家中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排序正确的是 ( ) A .丙〈丁〈乙〈甲 B .乙〈甲〈丙〈丁 C .丙〉乙〉丁〉甲 D .甲〉丙〉乙〉丁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四个国家中粮食问题最突出的是 ( ) A .甲 B .丙 C .乙 D .丁3.若表中四国为中国、印度、埃及和加拿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是加拿大 B .丙是埃及 C .乙是印度 D .丁是中国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
读图15—6回答4—5题。
4.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 .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C .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D .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5.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 ) A .旅游业 B .工业 C .商业 D .农业“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图1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
读图,完成6~7题。
6.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 )A .2020年B .2007年C .2012年D .2002年7.“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A .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B .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C .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D .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下表是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据表回答8~9题。
8.表中显示人口跨省流动的大致空间特征是( ) A .城市到农村 B.中西部到沿海C .城市到城市D .农村到农村9.表中人口跨省空间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 .自然因素 B .政治因素 C .资源条件D .经济灾害右图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10~11题。
10.甲曲线所代表城市A .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B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C .人口总量不断增加D .劳动力日趋紧缺 11.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 .江苏 B .安徽 C .贵州 D .四川读上海市某年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阴影部分表示外来人口),回答12~13题。
1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年上海市的人口特点是(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③人口机械增长多 ④已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是()A.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B.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C.增加社会养老福利支出D.加快郊区的城市化进程2009年,北京市在优先保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优势产业用地供应的原则下,制定了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如图6所示)。
读图,回答第14——15题。
14.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是()A.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B.该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国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发展D.公用事业的发展15.该土地供应计划最有利于该市()A.推动科教事业B.促进工业发展C.调整产业结构D.改善人居环境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30%C.20% D.40%17.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90年代后期 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 D. 60年初期18.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进入加速发展阶段C.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D.进入郊区化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读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图,回答19~20题。
19.有关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B.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D.工业化与城市化呈同步增长趋势20.第三阶段促使该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是()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读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21~22题。
21.两城市发展进入() A.城市化阶段B.逆城市化阶段C.郊区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22.导致两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B.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的加快C.城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D.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二.综合题(67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材料1:2011年10月31日凌晨,将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材料2: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材料3: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4: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图。
(1)材料1反映出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什么?(2分)(2)根据相关材料描述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3分)(3)材料3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何种人口问题?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_____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4)材料4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问题,针对此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5分)(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4分)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分)材料1: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2年春运从1月8日起至2月17日,为期40天。
材料2: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3:(1)春节前后人口流动主要的方向分别为(1分)()A.农村→农村,城市→城市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D.城市→农村,农村→城市(2)根据材料2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1分)(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影响。
(8分)(4)从材料3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5)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4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0分)材料一2011中国西部国际生态城市建设博览会在陕西省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城市建设协会、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主办,将于2011年11月23日至25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以“彰显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生态城市集群、构建和谐魅力西部”为主题,将自然、人文、资源、环境、科技有机结合,着力提升生态城市发展品位,不断打造“宜居、宜商、宜学、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品牌,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搭建起一个“大舞台”。
材料二下图是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
(1)对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景观的主要原因是(2分)( )A.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污染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横流D.城市“雨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2)要实现西安市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你认为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4分)(3)材料2中中环区域布局的优点是什么?外环工业仓库的布局对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影响?(4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1: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 575 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 149 546人,占50.3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 137 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 237 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材料2: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达到65%以上。
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
材料3:下图为北京城市化及三类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化统计图。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材料4: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表。
(1)根据材料1、2(2)据材料3说明,1990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6分)(3)据材料4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8分)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卷地理答题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26题,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单选题(22×1.5=30)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