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货币练习

合集下载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货币不仅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稳定性。

然而,除了正常流通的货币之外,还有一些不寻常的货币存在。

本文将介绍一些神奇的货币练习题,带您领略不同国家独特的货币风情。

第一部分:传统货币形式1. 石币:石币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式。

它以玛瑙、翡翠等贵重石材制成,形似硬币,有平整的边缘和中间的孔。

石币在生活中被用作交换媒介,也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2. 轮胎币:在太平洋小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雅浦群岛,一种独特的货币形式出现——轮胎币。

这些“轮胎”实际上是由轮胎橡胶制成的大圆环,直径约为2米。

居民将轮胎币套在吊索上放置在庭院中,作为财产的象征。

第二部分:特殊货币设计1. 臂币:比利时发行的一种货币,其特殊之处在于正面图案的手臂向外伸展。

臂币象征着比利时人民的团结和抵抗精神。

2. 透明钞票:2009年,加拿大皇家银行发行了一种透明钞票。

这种钞票采用了全新的防伪技术,由透明塑料制成,可以从正反两面清晰地看到钞票中心的图案和水印,有效防止伪造。

第三部分:稀世珍品1. 亿万美元巴比伦钞票:巴比伦钞票是公认的最早的纸币形式。

其中一张价值达到了1亿美元的钞票,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钞票之一。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和稀缺性。

2. 黄金圆:美国金币中有一枚黄金圆,它被誉为“世界上最贵重的硬币”。

这枚罕见的黄金圆有着较高的黄金纯度和独特的设计,价值连城。

第四部分:未来趋势1. 电子货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正逐渐兴起。

比特币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它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交易。

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货币的形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创新。

2. 地区货币:地区货币指的是在特定地区流通的货币形式,如欧元、人民币等。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地区货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方便了跨境贸易和旅行,还加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结论通过了解这些神奇的货币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货币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发展。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练习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练习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练习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A.为购买者着想,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2.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3.2011年7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半年报”,报告认为,今后加息预期继续,加息短期内对宏观经济速度会产生一定影响,中长期看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息会改变货币供应状况,有利于A.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 B.抑制人民币汇率上升C.促进财政收入增加 D.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4.2002~2009年人民币对欧元的年平均汇率(人民币元/100欧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①2002~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②2002~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③2008~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④2008~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表明①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②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6.针对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多次动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利器”,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对这一举措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减少货币供应量B.导致通货紧缩局面的出现C.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过大D.抑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7.对于增加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只要增加纸币发行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C.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一般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8.何为血燕?金丝燕吐血而成,价值千金,营养价值极高。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打印版)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打印版)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打印版)###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打印版)一、选择题1. 货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物物交换时代- B. 黄金时代- C. 纸币时代- D. 电子货币时代2. 货币的基本职能不包括:-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社会地位象征3.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的职能?- A. 记账单位- B. 交换媒介- C. 财富储存- D. 社会契约二、填空题1. 货币的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用于______的次数。

2. 货币供应量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M1通常包括现金和______。

3.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的实际需求,导致______上升的现象。

三、判断题1. 货币的价值是由其内在的金属含量决定的。

(对/错)2.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可以作为财富的储存形式。

(对/错)3. 所有的货币都是法定货币。

(对/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货币的三种基本职能。

2. 描述货币供应量增加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3. 解释为什么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管理是重要的。

五、计算题1. 假设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为1000亿,流通速度为5次,计算该国家的GDP。

2. 如果某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0%,而GDP增长了5%,计算通货膨胀率。

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D二、填空题1. 购买商品和服务2. 活期存款3. 价格水平三、判断题1. 错2. 对3. 错四、简答题1. 货币的三种基本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标准;流通手段是指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促进商品和服务的买卖;贮藏手段是指货币可以作为财富储存的形式,用于未来的消费或投资。

2. 货币供应量增加可能会刺激经济活动,导致需求增加,但同时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即价格水平上升,购买力下降。

3. 货币供应量管理对于控制通货膨胀、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一、选择题A. 人民币B. 美元C. 欧元D. 英镑2. 人民币的缩写是?A. RMBB. USDC. EURD. GBPA. 美国B. 中国C. 德国D. 英国A. 100元B. 50元C. 20元D. 10角A. 1元B. 5角C. 1角D. 2分二、填空题1. 我国的法定货币是______。

2. 人民币的缩写是______。

3. 人民币硬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面额。

4. 人民币纸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面额。

5. 在购物时,我们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支付方式)进行支付。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人民币的历史。

2. 请说出三种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纸币。

3. 请说出三种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硬币。

4. 请举例说明货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5. 请谈谈你对数字货币的理解。

四、应用题1. 假设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一瓶矿泉水(2元)、一袋饼干(5元)和一支牙膏(15元)。

请计算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

2. 假设小红有10张10元、5张50元和3张100元的人民币纸币。

请计算小红一共有多少钱。

3. 假设小华去文具店购买了一支铅笔(1元)和一块橡皮(0.5元),他使用了5元支付。

请计算小华应该找回多少钱。

4. 假设我国某年的通货膨胀率为5%,小明去年存款1000元,今年他的存款实际购买力减少了多少元?5. 假设小刚有100元,他想买一本价值80元的书。

请计算小刚买书后还剩下多少钱。

五、判断题1. 人民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货币之一。

()2. 人民币硬币中的1角硬币是金黄色的。

()3. 人民币纸币上的图案都是相同的。

()4. 在中国,所有的交易都必须使用人民币进行。

()5.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通用名称是CNY。

()六、匹配题A. 人民币 1. 美国B. 美元 2. 中国C. 英镑 3. 英国D. 澳元 4. 澳大利亚E. 日元 5. 日本七、连线题A. 1元 1. 纸币B. 5元 2. 硬币C. 10元 3. 纸币D. 50元 4. 纸币E. 1角 5. 硬币八、计算题1. 小李有3张20元、5张10元和2张5元的人民币纸币,请计算小李一共有多少钱。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神奇的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物品的出现,使消费者能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和他人共同使用产品和服务,而无需持有产品与服务的所有权。

这些共享物品( )A.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B.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C.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答案 A解析共享物品的使用是需要支付费用的,是商品,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了交换,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A正确,B、D判断错误。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C的原因错误。

2.众多旅游公司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自由行、深度游、周边游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方式。

旅游公司提供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A.是使用价值和价格的统一体B.只有使用价值,因而不是商品C.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D.是无形的,商品价值无法实现答案 C解析这里“个性化定制”服务是商品,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有价值属性,C正确。

A错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忽视了商品的价值属性,判断错误。

D错误,商品价值可通过交换实现。

3.老北京卖布头的商贩曾通过顺口溜唱道:“经铺又经盖,经洗又经晒,经拉又经拽,经蹬又经踹,您说皮实不?(皮实是老北京方言,指耐用、经得起折腾的意思)”商贩高声颂唱该顺口溜的主要目的是( ) A.比较顺利地实现商品的价值B.充分展示商品的使用价值C.通过广告宣传获得竞争优势D.说明该商品的不可替代性答案 A解析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营利,实现商品的价值,故A正确。

4.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决定自2018年9月17日起,召回22 702辆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2017-2018款杰德(JADE)汽车。

这些被召回的问题汽车( )①没能完成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②被召回的根源在于使用价值不合格③召回进行维修时已不具有商品身份④召回后厂家重新拥有了汽车的价值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C解析这些被召回的问题汽车,主要是其使用价值存在问题,②正确。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及答案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高一政治试题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习题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选项是()A刘先生摸彩票中得宝马轿车一辆B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酒瓶C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D蔬菜与瓜果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劳动产品是个永恒范畴,而商品是个历史范畴B劳动产品不反映社会关系,而商品则反映社会关系C劳动产品在没交换之前和交换过程中是商品,交换过的劳动产品便不再是商品D劳动产品和商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金银充当货币之后,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B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4.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对人民币应这样认识()A人民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B人民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C人民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D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国银行负责发行5.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

从根本上说,商品的出现是()A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C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D由于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6.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这说明①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②商品就是能同其他产品交换的劳动产品③商品就是通过交换供他人、供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④商品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7.商品交换关系本质上是()A物物交换关系B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关系C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D双方交换劳动产品的关系8.韩国三星公司通过调查发现,有5%的印度顾客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异而对三星的手机机型产生不同需求,于是三星开始接受特殊机型的定货服务。

三星这样做,根本原因是()A为了生产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B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C顾客是上帝D市场竞争的激烈性9.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黄金,其本质是()A交换媒介B一般等价物C结算手段D财富代表10.“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表明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B想象的货币C现实的货币D一种价值符号12.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

神奇的货币练习题

神奇的货币练习一、选择题1.2011年新年以来,贵州省遭受大面积冰冻雨雪灾害。

截至1月9日,整个贵州省投入资金3 103万元,设置临时救助站167个,累计发放棉被22 873床、棉衣37 027件、毛毯2 100床、棉衣裤4 301套、捐赠衣服65 620件、鞋6 360双,粮食3 015吨,食品(饮用水)11 110箱(件)、食用油4 379千克,煤炭74吨。

这批发放和捐赠的物品() A.是商品,因为是灾区群众特别需要的B.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C.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答案:C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题中向灾区发放和捐赠物品,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此这些物品不是商品。

2.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②正确,③错误。

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商品数量乘以商品价格,④正确。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的价值无关,①不选。

3.《墨子·经说下》指出:“贾也,宜不宜,在欲不欲。

”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是否适宜,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有益启示是() A.消费者的欲望决定商品的价格B.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就是求得心理慰藉C.销售者要高度重视消费者的需要D.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答案:C解析:商品的价格适宜与否,要看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体现了需求对价格的制约,因此经营者要重视消费者需要,选C项;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而商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非使用价值,故A、D两项说法错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B项说法错误。

4.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__________元的购买力。

(专题)神奇的货币Word含解析

(专题)神奇的货币Word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1·太原五中月考)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中感到缺少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相应知识,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陷入了日益增长的知识焦虑中,因此,“知识付费〞也应运而生。

可见,知识成为商品的前提是()A.知识凝结着无差异的人类劳动B.知识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C.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步转变D.开展资料消费成为最根本消费解析:选B。

从材料可以看出,知识成为商品的前提是知识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才会被人所需要,B符合题意;知识凝结着无差异的人类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而知识能够交换出去首先在于它有用,这是知识成为商品的前提,A与题意不符;C与题意不符;生存资料消费是最根本的消费,D 错误。

2.(2021·长沙质量普查调研)过去红白双色的回力鞋是人们的经典回忆,如今,回力鞋把智能穿戴作为新的突破口,在局部鞋子内安装定位芯片,可以防止孩子和老人走丢,销售额节节上升。

在欧美地区,原本售价2欧元的回力鞋的销售价格已经到达50欧元。

这说明()①商品价格的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理念②产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了人们的消费需求③提升产品附加值是实现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④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其有用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回力鞋把智能穿戴作为新的突破口,在局部鞋子内安装定位芯片,可以防止孩子和老人走丢,销售额节节上升。

在欧美地区,原本售价2欧元的回力鞋的销售价格已经到达50欧元,这说明产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是实现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②③符合题意;商品价格的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而不是消费理念,①说法错误;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既关注其有用性,也关注其价格,④错误。

3.〔2021·广东名校高三联考〕2021年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一套桔祥文化金银纪念币,重量从5克到100克、面额从10元到100元不等,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同步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里的商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

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2.关于货币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纸币是货币符号C.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D.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3.下列选项中,属于商品的是()A.原始森林 B.自产自用的粮食 C.商店里卖的电器 D.援助灾区的物资4.价值是指()A.凝结在商品中的具体劳动 B.凝结在产品中的具体劳动C.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劳动 D.凝结在产品中的无差别劳动5.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这是因为()A.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B.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下跌C.纸币是货币符号,只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D.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6.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为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这会引起。

()A.8000 0.5 纸币贬值 B.4000 0.25 购买力降低C.16000 2 通货膨胀 D.2000 3 购买力提高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它们的共同本质是()A.都是交换的媒介 B.都是劳动的产物 C.都是一般等价物 D.都是由金银充当8.货币出现以后,人们把货币看得很神秘,使货币成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这是因为()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B.货币是商品,有价值C.货币是由贵重金属来制造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9.关于“商品—商品”这个公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价物已经出现 B.是直接的物物交换C.一般等价物已经出现 D.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10.主要用于外埠的银行转帐结算的信用工具是()A.转帐支票 B.信用卡 C.汇票 D.现金转帐支票11.北京某公司从新疆某果品厂订购一批葡萄干,货款300万元,果品厂急等钱周转,该公司的付款方式应当是()A.送现金 B.给转账支票 C.电汇 D.信汇12.作为流通手段、贮藏手段的货币()A.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B.用观念上的货币即可C.纸币和金银都可以 D.只有纸币才可以同时执行上述两种职能1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的相同点是()A.都是购买商品的一种手段 B.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商品在时间上不可分C.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是货币和商品在时间上分离D.都可以称为购买手段,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14.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它们的相同点是()A.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B.流通手段是商品交换的媒介C.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D.价值尺度产生在前,流通手段产生在后15.转账支票、汇票和信用卡都是()A.财务人员使用的信用工具 B.属于电子货币的一种C.支付手段 D.在转账结算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16.《人民日报》(海外版)曾载文说,如果原油价格持续走高,下半年通货膨胀仍有升高的机会,黄金可重获市场青睐,成为对抗通货膨胀的保值工具。

这说明()A.黄金价格升高能引起通货膨胀 B.黄金本身有价值,能起到保值的作用C.黄金仍是当今流通的主要货币 D.黄金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17.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20元钱买了10斤苹果 B.顾客买了3斤苹果,三天后付款C.顾客用20元钱可以购买10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订10斤苹果目前国内黄金消费的停滞不前在相当程度上和国内市场开发不足有关。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外汇非常紧缺,黄金长期被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国家控制很严,其他方面的黄金消费,一直受到限制。

据此回答18—20题。

18.长期以来,黄金能作为一种防范通货膨胀的手段,是因为黄金具有()A.价值尺度的职能 B.贮藏手段的职能 C.世界货币的职能 D.支付手段的职能19.黄金能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这说明()A.黄金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自由流通 B.黄金在国际市场上重新取代了纸币C.作为货币的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D.黄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20.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黄金,其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 B.交换媒介 C.结算手段 D.财富代表21.在我国的市场上,持有人民币的人们可以购买到各种商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表明()A.人民币可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B.人民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C.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D.人民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22.外币主要执行的是货币的()A.支付手段职能 B.贮藏手段职能 C.价值尺度职能 D.流通手段职能23.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购买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支付的本国货币比以前少便是外汇汇率()A.升高 B.跌落 C.不变 D.居高不下24.在我国的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网上银行,开通了网上支付、网上自动转帐和网上缴费等业务,初步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服务。

该材料表明,货币发展进入了()A.金属货币阶段 B.纸币阶段 C.信用货币阶段 D.电子货币阶段二、不定项选择题2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A.待售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的流通次数 D.居民货币持有量26.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A.货币发行量是否过多 B.物价是否持续攀升C.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D.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27.在家电市场上,一台彩电标价2700元,这2700元是()A.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商品的价值 C.观念的货币 D.商品的价格28.比较“商品——商品”同“商品——货币——商品”()A.前者是简单的物物交换;后者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B.前者买与卖同时进行;后者买与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C.前者需要多次交换才能成功;后者一次交换就能成功D.前者的缺点突出;后者没有矛盾29.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上述纸币的定义可以说明()A.在一定时期发行多少纸币由国家决定 B.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C.各种面值的纸币发行多少是国家决定的 D.每种面值的纸币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30.有些地方出现买卖“放大样人民币”的现象,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因为()A.人民币只能由国家发行 B.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不是商品,不能买卖C.放大样人民币不能强制使用 D.放大样人民币的买卖会严重损害人民币的尊严31.“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商品。

”这说明()A.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B.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C.货币与商品是同时产生的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人民币升值事件是整个2003年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围绕人民币币值的问题,我国政府的态度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运用有关知识,回答32—33题。

32.所谓人民币的升值问题,是指一些国家认为人民币的价值被,人民币汇率,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

()A.高估过高 B.高估过低 C.低估过低 D.低估过高33.我国政府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重大意义。

它们是()A.相同的人民币能购买更多的东西,从而提高人民生活B.货币是财富的代表,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能增加我国社会财富C.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D.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三、简答题34.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为什么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35.为缓解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增长,中央要求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把握好金融调控力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国家为什么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四、辨析题36.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行的。

37.纸币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流通中的纸币越少越好。

五、论述题38.根据国务院反假币工作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反假币宣传周活动于2001年6月10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国务院反假币联席会议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使人民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常识,爱护人民币,维护人民币的信誉,提高防范假币的能力。

(1)为什么要爱护人民币,维护人民币的信誉?(2)为什么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假币活动?39.(1)对我国而言,表中哪些货币属于外汇?(2)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什么职能?(3)外汇和汇率是一回事吗?为什么?(4)对比表中两天的情况,我国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第1课神奇的货币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C5.D6.A7.C8.D9.C 10.C 11.C12.A 13.A 14.C 15.D 16.B 17.A 18.B 19.C 20.A 21.D 22 .A 23.B 24.D二、不定项选择题25.ABC 26.AB 27.CD 28.AB 29.ABC 30.ABD 31.ABD 32.C 33.CD三、简答题34.①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以货币的形式取回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

②货币产生前是物物交换,不存在风险。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商品生产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才能用这笔钱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而商品能否顺利交换回货币,要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商品的质量、人们是否需要等。

否则,就会卖不掉。

因此,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一次惊险的跳跃。

③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地把商品换成货币,把商品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否则,就意味着白白付出了劳动,自己需要的商品买不回来,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因此说从商品到货币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④这“惊险的一跳”会促使商品生产者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35.(1)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适应待售商品数量的增加,国家增加货币供应量是必要的。

(2)在当前通货紧缩、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刺激需求,扩大内需,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纸币贬值,发生通货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